2014高考复习资料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解析_第1页
2014高考复习资料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解析_第2页
2014高考复习资料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解析_第3页
2014高考复习资料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解析_第4页
2014高考复习资料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知识诠释思维发散第四单元第11讲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背景:二战结束后,以苏联为首的①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

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与斗争激烈。(2)内容A.“另起炉灶”第四单元第11讲内涵: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要另

行建立新的同等的外交关系。意义:变更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建立起独立

自主的外交关系。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内涵:先清除②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

西方国家建交。意义: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③同等第四单元第11讲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C.“一边倒”内涵:坚决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意义: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成功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

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3)成就: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

立了外交关系。第四单元第11讲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时间: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2)目的: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3)内容:相互敬重领土主权、互不侵扰、互不干涉内政、平

等互惠、和平共处。(4)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新中国外交成熟的标

志,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

世界上影响深远,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④基本准则。第四单元第11讲(1)日内瓦会议背景:朝鲜停战后,美国干涉中国内政,并企图从⑤印度支那

地区对中国进行军事威逼。目的: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成果:达成《关于复原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意义: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与的重要

国际会议。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3.步入世界外交舞台第四单元第11讲目的: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概况:中国提出“⑥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成功。影响: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

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易错扫描】

(1)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

加的会议是日内瓦会议,而不是万隆会议。日内瓦会议探讨

的内容包括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而不仅仅是探讨印度

支那问题。(2)万隆会议背景: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第四单元第11讲同反对殖民主义,谋求发展,而不是社会意识形态相同;“异”是指亚非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建设道路不同。【知能拓展】

“一边倒”和“独立自主”并不冲突:因为

“一边倒”的最终目的是捍卫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并不是

盲目地听从苏联而不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二、开创外交新局面1.复原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背景:在美国阻挠下,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始终被台

湾的⑦国民党集团非法占据;20世纪70年头,中国的国际地位(2)“求同存异”方针中的“同”是指亚非国家团结一样共第四单元第11讲日益提高;广袤发展中国家要求复原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

位。(2)经过:1971年,第⑧26届联大复原新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

合法权利;国民党集团的代表被从联合国驱除出去。(3)意义: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复原是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功,中

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中美关系正常化(1)缘由美国:长期实行的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第四单元第11讲守势。中国:中苏关系的恶化,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疆构成对中国安

全的威逼,在这种形势下,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的国际

地位,应付来自苏联的威逼特殊有利;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和平解决⑨台湾问题的须要。(2)过程乒乓外交:打开中美友好交往的大门。基辛格访华: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尼克松访华:1972年,双方在上海签订《⑩中美联合公报》,第四单元第11讲标记着中美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为两国关系进一步改善和

发展打下了基础。中美建交:1978年发表《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中美两国正

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3.中日关系的改善(1)缘由:中美关系的缓和干脆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日本

很多对华友好政党、社团和人士及首相田中角荣的主动推

动。(2)过程:1972年,日本首相

田中角荣访华;1978年,双方缔结第四单元第11讲《中日和平友好条约》。(3)意义:中日建交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

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

的和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易错扫描】

(1)1971年中国是复原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而不是加入联合国。这是因为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

也是安理睬常任理事国的原始国之一。(2)中美正式建交的标记不是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签

署,而是1979年中美建交。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关系实现完

全正常化,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放弃了压制中国的政策。第四单元第11讲(3)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关键,但不是根本原

因,根本缘由是关系正常化符合中日双方的共同利益。三、新时期的外交建树(1)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

济建设上来,起先实行改革开放。(2)目的:反对

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3)表现:开展以 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主动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主动发展与 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第四单元第11讲【易错扫描】

中俄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不是中俄结成联盟,

而是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新型关系,既从本国

利益动身,又充分考虑了伙伴的利益。【概念阐释】

新时期我国不结盟政策的含义:中国奉行独

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依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自主地、

独立地推断国际问题,确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以意识形态

和社会制度划分,不同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结盟。

第四单元第11讲1.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历史的新纪元。1949年春,毛泽东在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中苏关系是亲密的兄弟关系”,

“只要一有机会就要公开发表文告说明这一点”。下列外

交政策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的是(

)A.“一边倒”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另起炉灶”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四单元第11讲[答案]

A[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中苏关系是亲密的兄弟关系”等

可以分析出指导思想是“一边倒”;B、C两项含义与题意

不符;D项提出于1953年,与题干时间“1949年春”不符。第四单元第11讲2.“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包括共产党国

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材料中的“转

折点”是

(

)A.中国复原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中美关系起先正常化C.中日邦交正常化D.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第四单元第11讲破产。中美关系起先正常化是在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是

在1973年,D项是在1953年。依据时间分析,符合题意的只有

A项。[答案]

A[解析]

由于美国阻挠,中国复原联合国席位受阻。1971年

中国复原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标记着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第四单元第11讲C.中国经济实力大幅提高D.中苏关系缓和[解析]

解题的关键在于把握题干设问的角度,即对当时世

界政治局势的理解,强调的应是毛泽东的“世界变更了尼克

松”,结合所学学问可知,20世纪70年头,美苏争霸,美趋守势,

B项正确。A、C、D三项说法都是错误的。[答案]

B3.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对此有

人说:“尼克松变更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变更

了尼克松。”以下关于当时世界政治局势的理解,正确的是(

)A.多极化格局形成B.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第四单元第11讲核心突围技能聚合第四单元第11讲

三大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目的以维护独立和主权为主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主要区分是什么?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外交政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特点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划分阵营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第四单元第11讲

三大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影响巩固了新中国的独

立逐渐得到国际社会

认可,成为处理国与

国之间关系的基本

准则,在国际上产生

了深远影响地位是新中国成立初期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政策的具体表现标志着新中国外交

政策的成熟续表第四单元第11讲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心人民政府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具有决心,

以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之间

的友好与合作,共同防止日本帝国主义之再起及日本或其他

用任何形式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勾结的国家之重新侵略,亟

愿依据联合国组织的目标和原则,巩固远东和世界的许久和

平与普遍平安,并深信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

和国联盟之间的亲善邦交与友情的巩固是与中苏两国人民

的根本利益相符合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0年2月14日)第四单元第11讲材料二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

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这些原则是:

甲、相互敬重领土主权;乙、互不侵扰;丙、互不干涉内政;

丁、同等互利;戊、和平共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材料一表明中国同苏联结盟的关系,从而表明中国当时实行“一边倒”的政策;材料二反映的是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两则材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外交政策

的发展。第四单元第11讲【思维拓展】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1)包涵性: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

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

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2)开放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和平的原则,也是发展的原

则,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

代的发展不断得到充溢和丰富。(3)同等性:强调全部国家,

不论大小、强弱,都应当同等互利,和平共处,体现了国家间

关系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第四单元第11讲用如何?1.20世纪50年头(新中国成立初)(1)特点:“一边倒”。(2)缘由:二战后,世界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

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实行政治上不承认、经济

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逼、外交上孤立的政策。中国

只有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避开在维护独立与主权斗争中

处于孤立地位。(3)作用:中国坚决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先后与苏联等二、新中国各个阶段外交政策有何特点?其缘由有哪些?作第四单元第11讲17个国家建交,从而使新中国在保卫成功果实,维护独立与主

权斗争中不至于处于孤立地位。2.20世纪50年头中期至60年头末(1)特点:既反苏又反美,“一大片”。(2)缘由:美国利用台湾和侵越斗争威逼中国,苏联对华实行

大国沙文主义政策,我国外交环境恶化;20世纪50年头中期,

又有更多国家脱离殖民枷锁而独立。(3)作用:中国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二十多个国家建交,

大大改善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境况,扩大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影第四单元第11讲响。3.20世纪70年头(1)特点:“一条线、一大片”,改善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

的关系。(2)缘由:美苏争霸,美趋守势,苏联陈兵边疆给中国造成巨大

压力,中美双方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3)作用: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中国同更多的西方国家建

交,扩大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4.20世纪80年头后第四单元第11讲(1)特点:全方位、“无敌国”外交。(2)缘由:20世纪80年头,美苏关系缓和,第三世界发展壮大等

国际形势发展的须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国内

社会主义建设的须要;90年头,两极格局终结,世界进入新旧

格局转换的过渡时期;多极化趋势接着发展。(3)作用:我国同周边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赢得了和平稳定

的国际环境,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已成为举足轻重的力气。同

时,广泛的外交活动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材料一我国同宏大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同各人民民主国家建立了颠扑不破的友情,我国人第四单元第11讲民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友情也日见增进,这种友情将

接着发展和巩固。我国依据同等、互利、相互敬重主权和

领土完整的原则同任何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的政策,已

经获得成就,今后将接着贯彻。在国际事务中,我国坚决不移

的方针是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的崇高目的而努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材料二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我知道,1954年在

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

(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羞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第四单元第11讲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

束了,另一个时代起先了。”——《尼克松回忆录》材料三邓小平在1984年5月和拉丁美洲的一位国家首脑

说:“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

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984年5月29日) 

材料一表明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就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材料二表明在20世纪70年头,中国外第四单元第11讲交获得重大突破;材料三说明20世纪80年头中国实行不结盟

的外交政策。三则材料从整体上说明中国外交走向成熟和

灵敏务实。【知能拓展】

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1)始终坚持独

立自主的原则。(2)坚决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3)

主动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4)加强同

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5)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6)

中国主动参与多边外交活动,是维护世界和平、地区稳定的

坚决力气。第四单元第11讲基础·角度·思路第四单元第11讲1.(基础再现)周恩来曾经说,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驻在旧

中国的各国使节,我们把他们当做一般侨民对待,不当做外交

代表对待”。这体现的外交方针是 (

)A.“一边倒”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另起炉灶”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解析]

把“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不当做外交代表

对待”,体现了新中国在外交上与旧中国政府的屈辱外交的

彻底决裂,这反映的是“另起炉灶”。[答案]

C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第四单元第11讲2.(基础再现)1954年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的发言中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它的邻邦进行的斗争和战

争扩大的紧急,不能不加以亲密的留意。”这是针对会议讨

论的 (

)A.和平解决朝鲜问题B.复原印度支那和平问题C.亚非国家独立的问题D.反对美国的“冷战”政策[解析]

依据题干“1954年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可知

这次国际会议是日内瓦会议,此次会议就是为和平解决朝鲜

与印度支那问题而召开的。[答案]

B第四单元第11讲3.(基础再现)珍妮·克莱格在《中国的全球战略:走向一个多

极世界》中写道:“1971年……周恩来在万隆播下的种子终

于开花结果。”此处的“种子”是指中国在万隆会议上

(

)A.致力于复原印度支那和平B.提出了重返联合国的愿望C.成为全球有影响力的大国D.成功增进与亚非国家友情第四单元第11讲非等广袤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下复原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

位这一事务,由此联系这一结果与万隆会议上中国增进了与

亚非各国的友情关系有很大关联。[答案]

D[解析]

由引文中的“1971年”可联想到这一年中国在亚第四单元第11讲4.(基础再现、视角拓展)越南主席胡志明曾发表文告说:

“在会议上,由于我国代表团的斗争,由于苏联和中华人民共

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助,我们取得了一个宏大的成功,法国政

府承认了我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这次会

议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使会议取得圆满成功B.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与的国际会议C.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与的国际会议D.会上周恩来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四单元第11讲[解析]

胡志明所说的这次会议应是1954年召开的日内瓦

会议。A、C两项的表述属于万隆会议;D项是1953年12月周

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答案]

B第四单元第11讲5.(基础再现、视角拓展)尼克松向美国《时代》周刊杂志记

者说:“假如我在死以前有什么事情可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

去,假如我去不了,我要我的孩子们去。”这说明当时美国政

府 (

)A.已经与中国建交B.有意改善中美关系C.严厉制裁中国D.准备彻底抛弃台湾[解析]

从材料中尼克松希望到中国去的愿望,反映了美国

政府有意改善中美关系。[答案]

B第四单元第11讲6.(基础再现、视角拓展)右图是一幅珍贵的历史照片,照片

的背景是东京的一家杂货店,店前挂有中日两国政府领导人

的大幅画像。这幅照片最有可能拍摄于 (

)A.1971年B.1972年C.1975年D.1978年[解析]

留意照片上的关键信息“祝日中国交樹(树)立”,

明显是为了庆祝中日两国邦交实现正常化。[答案]

B第四单元第11讲7.(基础达标、视角拓展)有世界“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周刊有“封面人物特写”栏目,周恩来总理曾经六次登上

该封面。下面是其中的四次。图1:上面的小字是“共产主

义者周恩来”,下面的小字是“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中华

民国)的敌人”。图2:上面的小字是“红色中国的周恩来”,

周总理背后是一条令人恐怖的目露凶光的青龙。图3:左上

角的文字是“中国人来了”。图4:封面文字是“尼克松的

中国之旅”,右上角为周恩来总理。第四单元第11讲

图11951年图21954年图31971年图41972年对以上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

)①图1的时代背景是朝鲜斗争②图2的时代背景是万隆会

议③图3的时代背景是中国重返联合国④图4的时代背

景是中美正式建交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③第四单元第11讲[解析]

本题可用解除法解答。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

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图片背后的“目露凶光的青龙”与会议不符,②可解除;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起先

缓和,但中美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故④错误。[答案]

C第四单元第11讲8.(视角拓展)美国著名传记作家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

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行

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相互没有接触了。……日本连忙拥

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对此材料的理解,错误的

是 (

)A.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共同要求B.日本始终谋求与中国关系正常化C.中国须要美国支持以对抗苏联D.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利于推动台湾问题解决第四单元第11讲[解析]

材料信息表明,中美关系的缓和,有利于改善两国关

系,中美须要相互支持应付苏联,中美关系改善也有利于台湾

问题的解决,故A、C、D三项说法正确;日本战后始终追随

美国反对新中国,中美关系正常化推动了中日邦交正常化,故

B项说法错误。[答案]

B第四单元第11讲9.(基础再现、视角拓展)1982年,中国外交政策调整,对美适

当拉开距离。钱其琛就是在这个时候走上中国的外交舞台

。钱其琛在《外交十记》中讲了中美关系中我们必需把握

三点,据所驾驭的学问推断,这三点应是 (

)①中美关系的战略基础是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②基本格局是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方面存在严峻分歧,经

济上互有需求③在国际事务、经济交往和全球性问题处

理上,美国无需中国的合作④中美关系有两面性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第四单元第11讲、经济交往和全球性问题处理上,美国须要中国的合作;而在

国际权力支配、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政治层面,双方利益

针锋相对。国际政治是利益之争,对美国来说,某个时期处理

国际事务或者经济利益占首位,这时候对华关系相对就好一

些;反之,某个时期国内政治斗争须要或者政治上的考虑更多

一些,这个时期就起先给中美关系制造麻烦。[答案]

C[解析]

美国对中国的政策始终是两手策略。在国际事务第四单元第11讲10.(基础再现、视角拓展)20世纪80年头初,邓小平明确指出:

“国际上一切和平力气都是我们的挚友,谁搞霸权主义,我们

就反对谁,也不搞集团政治,不依附于任何集团。这个政策对

于维护和平比较有利。”“这个政策”具体是指 (

)A.中苏建立友好合作的同盟B.与中小国家建立同盟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解析]

留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不搞集团政治,不依附于任何集团”,这明显是主见实行不结盟政策。[答案]

D第四单元第11讲11.(基础再现、视角拓展)中俄两国为弘扬中俄世代友好和

互利共赢的理念,外交活动频繁。新中国成立初能见证中俄

两国人民友好篇章的史实不包括

(

)A.毛泽东访苏B.中苏建立外交关系C.《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D.《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第四单元第11讲[答案]

D[解析]

“新中国成立初”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中俄睦邻

友好合作条约》签署于2001年,故答案为D项。第四单元第11讲12.(视角拓展、高度提升)20世纪八九十年头,我国同苏联、

蒙古、越南、老挝、韩国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后又同俄罗

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签订了

边疆地区加强军事方面相互信任的协定。这些外交举措的

基本动身点是 (

)A.坚持对外开放政策B.实行不结盟政策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为经济建设赢得和平的周边环境第四单元第11讲[解析]

我国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和周边国家、

地区建立和平的外交环境,是为了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创建和

平的国际环境。[答案]

D第四单元第11讲13.(基础再现、实力综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假如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

同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逼和对侵

略干涉内政的恐惊将为平安感和互信所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化集》第3集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第四单元第11讲(1)依据材料一,概述“这些原则”所要解决的问题,并指出

其是针对什么现象提出的。(8分)(2)材料二是谁在何时何地何会议上的发言?他阐明白什么

方针?(6分)(3)材料一与材料二的精神是否冲突?说出你的理由。(6分)材料二在我们之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

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

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的苦痛。……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

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当使它

阻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国际关系资料选编》(1945~1980年)第四单元第11讲“求同存异”。(2分)(3)不冲突。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

的基本准则,是“求同存异”方针的基础。“求同存异”是

具体灵敏地贯彻此原则。(6分)[答案]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