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秋季蠡湖水环境质量监测与保护策略研究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水质监测课题研究小组摘要:本研究小组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文献研究等手段分析蠡湖水质治理的现状,分阶段有计划地采集水样,通过理化分析和生物数据分析等科学方法实时监测蠡湖水环境质量的阶段性变化,初步总结了引起蠡湖水质变化的可能因素,针对性地提出保护性建议与行动计划。经过十多年的综合治理,蠡湖水质虽已有所好转,但由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内外源性污染难以控制,其整体情况仍不容乐观,而蠡湖水环境的优劣对无锡市经济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对蠡湖进行水质调查和监测,为蠡湖的水环境评价和综合整治提供一定科学依据,意义十分重大。一、课题研究目的小组成员意在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达到以下目的:1、在高校有关专家、教授指导下自主完成课题研究全过程,及早感知科学研究的内涵,近距离接触生物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在活动中,培养学科志向2、通过亲身实践,小组合作,问卷调查,实地考察,采集水样,利用相关仪器及设备完成水质监测实验,学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在活动中培养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3、通过实际研究走近社会,走进自然,更真切地认识蠡湖水质的现状,亲身感受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性,从而号召更多中学生增强节水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主动加入到保护蠡湖的行列之中,课题研究小组以2014年秋季蠡湖水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在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蠡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所采集的水样样品进行理化性质测定与生物学测定,结合社会调查中所获得的数据,运用统计学、微生物学、社会学等的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各单项因子进行评价;同时,选择总磷(TP)、总氮(TN)、叶绿素a(Chla)、透明度(SD)和高锰酸盐指数(CODMn从而对蠡湖水环境质量作出评价,结合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的结果,分析蠡湖水质变化与其周边环境的相关性,提出蠡湖水环境保护性建议和行动计划。研究小组成员分工:成员姓名分工内容成员姓名分工内容章馨叶测定叶绿素a、总氮发放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数据处理吕栋测定总氮搜集相关资料杨莹记录水质数据测定总磷、叶绿素a藻类观察、数据处理周莘佩测定总氮搜集相关资料朱子瑶拍照记录搜集相关资料制作调查问卷顾志远测定总磷拍照记录藻类观察胡钦宇测定叶绿素a发放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数据处理傅敏康测定叶绿素a水质数据处理藻类观察王若愚测定高锰酸盐水质数据处理牛旗旗测定高锰酸盐水质数据处理三、研究过程(一)、文献研究组内成员分工查阅了无锡市蠡湖综合治理方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水质监测方法、水质监测技术、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水污染治理、蠡湖湿地修复生态工程建设等资料,了解相关理论,为下一步行动研究提供指导。(二)问卷调查为了了解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认知程度,了解无锡市民对蠡湖水质治理的关注度以及居民生活方式对水质的影响,设计调查问卷,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调查表附后)。(三)实地考察与水样采集测定1、实地考察与水样采集,本课题研究选取的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观测点如下图。观测点1:宝界公园内部。该区域水边植物数量较多,周边污染较少,并且水的流动性较高,能够较为有效地反应出蠡湖水质的实际状况;观测点2:鼋头渚大门口。该区域水域开阔,周边植物较少。由于靠近风景区,人员密集,容易反映出人类活动对于蠡湖水质的影响;观测点3:水上明月酒店门口。周边无植物,并且靠近餐饮业,人类活动较多,所得数据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餐饮业对于蠡湖水质的影响。我们对三个观察点周边的生物种类与分布、地质地貌、人类活动等进行实地考察。同时按计划对三个观察点水样进行了三次采样。采样时间均为晴天下午1点半到3点。采样水深为水面下0.5m左右。每个采样点用水质采样器采3次样,分别装在对应的采样瓶中。同时,现场测定如下指标:水温(T)、水样pH、溶氧(DO)以及透明度(SD),每个采样点测三次,记录数据计算平均值(见下表)。采集人员全体采样日期及时间2014年10月12日下午采样地点pH温度/℃溶解氧透明度/cm备注宝界公园7.923.5840.5风大鼋头渚大门口822.68.327.67水上明月酒店门口29.67发现死鱼采集人员全体采样日期及时间2014年10月18日上午采样地点pH温度/℃溶解氧透明度/cm备注宝界公园7.96无鼋头渚大门口8.0122.28.828.67无水上明月酒店门口8.0421.4829.67无采集人员傅敏康、牛旗旗、吕栋采样日期及时间2014年11月1日下午采样地点pH温度/℃溶解氧透明度/cm备注宝界公园7.9420.58.2/阴雨,未测透明度鼋头渚大门口7.9228.4/水上明月酒店门口8.1221.77.8/为便于直观比较,根据以上数据绘制直方图如下:2、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采回的水样进行了化学测定与生物测定。化学测定选择总磷(TP)、总氮(TN)、叶绿素a(Chla)、透明度(SD-数据见上)和高锰酸盐指数(CODMn)5项主要污染指标(生物测定见结果与分析)。(1)测定原理①总磷(TP)测定原理总磷是水样经消解后将各种形态的磷转变成正磷酸盐后测定的结果,以每升水样含磷毫克数计量。水体中的磷是藻类生长需要的一种关键元素,是湖泊发生富营养化和海湾出现赤潮的主要原因。水中磷可以元素磷、正磷酸盐、缩合硫酸盐、焦磷酸盐、偏磷酸盐和有机团结合的磷酸盐等形式存在。水样在中性条件下用过硫酸钾(或硝酸-高氯酸)消解后可将各种形态的磷转变成正磷酸盐,在酸性介质中,正磷酸盐与钼酸铵反应,在锑盐存在下生成磷钼杂多酸后,立即被抗坏血酸还原,生成蓝色的络合物,可用700nm波长测定吸光度从而测定总磷含量。②总氮(TN)测定原理总氮为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与有机氮的总称,是反映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指标。在120℃~124℃碱性介质中,加入过硫酸钾氧化剂,可将水样中氨、铵盐、亚硝酸盐以及大部分有机氮化合物氧化成硝酸盐,以硝酸盐氮的形式采用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可进行总氮的测定。③叶绿素a(Chla)浮游植物的主要光合色素是叶绿素(Chlorophyll),常见的有叶绿素a、b和c。叶绿素a(Chla)存在于所有的浮游植物中,大约占有机物干重的1-2%,是估算浮游植物生物量的重要指标,因此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的测定成为浮游植物生物量的重要指标而被广泛应用。用丙酮溶液提取浮游植物色素进行荧光测定,根据提取液酸化前后的荧光值,可分别计算叶绿素a及脱镁色素的含量。④高锰酸盐指数(CODMn)高锰酸盐指数代表水样中可被高锰酸钾氧化的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污染物)的总量,用O2的mg/L数来表示,非常类似于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越高,说明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的程度越严重。(2)测定步骤项目一、总磷(TP)测定①材料及设备水样、50mL具塞比色管、纱布、细绳、移液器、乳胶手套、分光光度计、灭菌锅②实验过程吸取25.0mL水样加入50mL具塞比色管中,加4mL5%的过硫酸钾溶液,加塞后管口包一小块纱布,用细绳扎紧。将包扎后的具塞置于高压蒸汽灭菌锅内加热,待锅内压力达压力为0.10MPa以上,调节温度120℃,30min后取出比色管并冷至室温,加水稀释至50mL。向比色管内加5mL钼酸铵溶液,混匀,加入0.25mL氯化亚锡溶液充分混匀。室温放置15min后,在30min以内用10mm玻璃比色皿于700nm波长处,以0浓度空白为参比,测量其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查磷含量m。③计算:总磷的含量按下式计算c=m/v式中c——总磷的含量,mg/L,以P计;m——由工作曲线上查得的磷的含量,μg;V——所取水样的体积,mL。项目二、总氮(TN)测定①材料及设备水样、50mL具塞比色管、纱布、细绳、移液器、乳胶手套、紫外分光光度计、灭菌锅②实验过程取10.0mL水样于50mL比色管中,加入5.00mL碱性过硫酸钾,塞紧磨口塞,用纱布裹紧比色管塞后应系牢。将比色管放入压力锅内,加热到120℃,30min后取出比色管并冷却至室温。加入(1+9)盐酸1.00mL,用无氨水稀释至25mL标线,摇匀。以无氨水作参比,用10mm石英比色皿分别在220nm及275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A=A220-2A275,在工作曲线上查出水样中氮的含量m。③计算:总氮的浓度由下式计算:总氮(mg/L)=m/v式中:m——从校正曲线上查出的含氮量,μg;V——水样体积,mL。项目三、高锰酸盐指数(CODMn):酸性法①材料及设备水样、250mL锥形瓶、移液器、玻璃珠若干、电炉或沸水浴,酸式滴定管②实验过程移取100mL混匀水样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5ml(1+3)H2SO4溶液,混匀。加入10.00mL0.01mol/LKMnO4溶液,摇匀,立即放入水浴中加热30min(从水浴重新沸腾起计时),沸水液面应高于反应溶液的液面。或放在电炉上直火加热煮沸10min(从沸腾开始计时,加热前应加几颗玻璃珠以防暴沸时溶液溅出瓶口)。取下锥形瓶,趁热加入10.00mL0.01mol/LNa2C2O4标准溶液,摇匀,立即用0.01mol/LKMnO4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30s不褪色),记录消耗的KMnO4溶液的体积,记作V1(mL)。(若水样经稀释时,应同时另取100mL水,同水样操作步骤进行空白试验。)将上述已滴定完毕的溶液加热约70℃,准确加入10.00ml0.0100mol/LNa2C2O4标准溶液,再加入0.01mol/LKMnO4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30s不褪色),记录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记作V(ml),按下式求得KMnO4溶液的校正系数(K)。K=10.00/V式中V测定校正系数K时,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mL。③计算:水样不经稀释高锰酸盐指数(O2,mg/L)=[(10+V1)K-10]×M×8×1000/V水样式中V1滴定水样时,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mL;K校正系数;MNa2C2O4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8(1/2O)的摩尔质量;V水样100mL。水样经稀释高锰酸盐指数(O2,mg/L)={[(10+V1)K-10]-[(10+V0)K-10]×C}×M×8×1000/V2式中V0空白试验中高锰酸钾溶液消耗量,mL;V2水样体积,mL;C稀释的水样中含水的比例。项目四、叶绿素a常规检测方法①材料及设备水样、滤膜、移液器、离心管、洗瓶、10mL容量瓶、冰箱、紫外分光光度计、抽滤器、真空泵、离心机、组织研磨器、90%的丙酮溶液、碳酸镁粉末②实验过程抽滤:摇匀水样并准确量取水样100mL。在滤器上放入滤膜,将水样倒入滤器中抽滤。抽滤时负压不能过大(约为50kpa),水样抽完后,继续抽1-2分钟,以减少滤膜上的水分。还应注意不能在滤器壁上粘附浮游植物,若有,一并用洗瓶冲下。提取和离心:取出带有浮游植物的滤膜,在(0-4°C)冰箱内低温干燥6-8小时后放入组织研磨器中,加入4-5mL90%的丙酮和充分研磨。将研磨好的样品倒入离心管中,用少量丙酮冲洗研磨用具,洗液也倒入离心管中,使最后的体积不超过10mL。离心机离心10min(4000转,4°C),将上清液倒入10mL容量瓶中,加入90%的丙酮至10mL。比色:先用少量丙酮溶液润洗光程为1cm的比色皿。分别读取波长为750nm和663nm和645nm和630nm四处的光密度。并用丙酮做空白吸光度测定,对样品吸光度进行校正。③计算:叶绿素a(mg/m3)=[11.64×(D663-D750)-2.16×(D645-D750)+0.10×(D630-D750)]×V1/V×ß式中V1提取液定容后的体积,ml;V抽滤水样的体积,L;ß-比色皿的光程,1cm;D吸光度先根据水指标准曲线(上图),将实验值代入,分别计算总磷(TP)、总氮(TN)、叶绿素a(Chl.a)、透明度(SD)和高锰酸盐指数(CODMn)对应浓度,再根据:营养分级评分标准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各单项因子进行评价;同时,选择总磷(TP)、总氮(TN)、叶绿素a(Chl.a)、透明度(SD)和高锰酸盐指数(CODMn)5项主要污染指标,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水体的营养状态按“贫营养”、“贫中营养”、“中营养”、“中富营养”“富营养”、“重富营养”进行归类(见表1)2)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各单项因子进行评价;同时,选择总磷(TP)、总氮(TN)、叶绿素a(Chla)、透明度(SD)和高锰酸盐指数(CODMn)5项主要污染指标,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水体的营养状态按“贫”、“中”、“富”进行归类(见表2)。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计算方法如下:TLI(Chla)=10(2.5+1.086lnChla)TLI(TP)=10(9.436+1.624lnTP)TLI(TN)=10(5.453+1.694lnTN)TLI(SD)=10(5.118-1.94lnSD)TLI(CODMn)=10(0.109+2.661lnCODMn)TLI(∑)=QUOTE式中:TLI(∑)——综合营养状态指数;Wj——第j种参数的营养状态指数的相关权重;TLI(j)——代表第j种参数的营养状态指数。rij——第j种参数与基准参数Chla的相关系数;m——评价参数的个数。表1湖泊富营养化评分和分级标准营养分级评分值Chl.a(mg/m^3)TP(mg/m^3)TN(mg/m^3)CODmn(mg/L)SD(m)贫营养<=100.51.0200.1510201.02.5300.38贫中营养<=302.05.0500.45中营养<=404.0253002.01.5中富营养<=5010.0503004.01.0富营养<=6026.0508008.00.570652002000100.4重富营养<=70652002000100.4801606006000250.3904009009000400.21001000130014000600.12表2水质类别与评分值对应表营养状态分级评分值TLI(∑)定性评价贫营养0﹤TLI(∑)≤30优中营养30﹤TLI(∑)≤50良好(轻度)富营养50﹤TLI(∑)≤60轻度污染(中度)富营养60﹤TLI(∑)≤70中度污染(重度)富营养70﹤TLI(∑)≤100重度污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是反映湖泊营养状态的一个常用指标,其根据总磷、总氮、叶绿素a、透明度和高锰酸盐指数5项主要污染指标来评判水体的营养状态。总磷、总氮、叶绿素a、高锰酸盐指数越大,且透明度越小,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越大,表明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越严重,反之亦然。因此,通过测定上述水质指标,能够综合评价蠡湖的水质状况。四、研究结果与结论通过对蠡湖水质的分析及相关的社会调查的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本课题研究小组对秋季蠡湖水样监测结果显示:蠡湖三个代表性区域水质处于重度富营养并且仍然处于重度污染状态。三次所测得的TLI值分别为:观测点一:69.384、68.2601、75.6758;观测点二:72.0722、68.16、74.3778;观测点三:77.008、72.553、72.71。参照相关评价标准进行水质评价,所测得的TLI指数蠡湖水质类别处于中度富营养化到重度富营养化,定性评价处于中度污染到重度污染之中。根据所测得的三个观测点的Chl.a、TN、TP、SD、CODmn单独分析:观测点一:Chl.a重富营养TN中富营养TP中营养SD富营养CODmn中营养;观测点二:Chl.a富营养TN中富营养TP中营养SD富营养CODmn中营养;观测点三:Chl.a富营养TN中富营养TP中营养SD富营养CODmn中富营养。所以根据TLI值和单因子数据分析都可以看出,蠡湖水环境仍然存在较高程度污染。(2)根据实地考察和统计分析可知:水样周边的植物环境与水质的好坏存在有一定的联系。第一观测点以及第二观测点水样周边有数量较多的植物,并且植物种类较多,而观测点三水边植物的数量则大大少于第一、第二观测点的植物数量。因此,在水质分析中,第三观测点的水质明显劣于观测点一与观测点二所获得的数据。(3)根据抽取的固定化水样的生物数据分析可知:蠡湖水质的好坏与其水中的藻类的数目有一定的联系。蓝藻密度:观测点一:800个/mm²观测点二:1418.18个/mm²观测点三:1327.27个/mm²;绿藻密度:254.55个/mm²观测点二:490.91个/mm²观测点三:254.55个/mm²;藻类植物密度:观测点一:54.55个/mm²观测点二:36.36个/mm²观测点三:36.36个/mm²;隐藻密度:观测点一:90.91个/mm²观测点二:163.64个/mm²观测点三:200.00个/mm²;不等鞭毛藻密度:观测点一:0.00个/mm²观测点二:36.36个/mm²观测点三:36.36个/mm²。详细数据如下表:蠡湖水样中藻类数目基本符合标准,暂时没有发现藻类污染的情况。并且不同藻类的数目与蠡湖水质的好坏有一定的联系。根据所回收的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可知:①对于蠡湖的治理,20.11%的被调查者是表示了解,52.89%的被调查者略有了解,仍存在27.00%的被调查者表示毫不知情;②分别有35.70%和38.80%的被调查者认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对于蠡湖水质影响最大,而分别有15.74%和9.76%的被调查者认为周边餐营业和旅游业的影响最大;③对于“哪个自然因素最能体现蠡湖水质好坏”,20.63%的被调查者认为是“气味”,30.84%认为是“水是否清澈”,25.62%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周边动物栖息的多少”。事实上,最能体现蠡湖水质好坏的自然因素应是“水生植物的多少”,仅有22.90%的被调查者选择此项;④对于“对进一步治理蠡湖水质帮助最大的举措”,40.50%的调查者认为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对蠡湖水质的认知度”,42.56%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政府加大资投入,改善生态环境,严厉处罚违规企业、个被调查者”,16.93%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加大科研投入,研发友好高效环境治理新技术”。*政府相关政策投入材料一:无锡“十一五”期间累计投入300多亿元。实施并建成大批重点工程。到目前为止国家总体方案确定的2012年“治太”项目.无锡已提前两年基本完成,太湖无锡水域水质持续改善,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入湖污染物总量逐年下降.并连续三年圆满完成了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水质黑臭的“两个确保”目标。无锡太湖水治理目标责任书完成情况汇报会的信息显示,2010年太湖无锡水域富营养化指数、总磷、总氮和高锰酸盐指数分别较上年度下降0.5%、2.3%、1.5%和1.1%。蓝藻聚集时间比上一年明显推迟。发现频次减少近三成。“治太”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本材料选自“江南论坛-2011年1期-江南”作者单位:无锡市传染病医院2011-01)*材料二:为了重现太湖碧波美景,“十二五”期间,无锡将全力实施太湖(蠡湖)新城、望虞河西岸、直湖港、宜兴太湖西岸四大重点片区的水环境综合整治。力争通过3-5年的时间,使上述区域水环境得到根本改善,为提升太湖水质提供切实保障。“十二五”期间,无锡将先后总投资约458亿元用于太湖治理,而上述四大片区重点区域的水环境综合整治,占到全市“十二五”治太总投资的60%。(本材料选自《江南晚报》“无锡再投458亿元治理太湖重点做好四大片区‘水文章’”2012-02-15)*材料三: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发生后,(政府)加强了太湖流域监督监测工作。针对太湖地区一些企业违法超标排污现象,在江苏省政府、环保厅组织下,江苏省环境等针对太湖蓝藻危机的水质监测
29监测中心2008年参与了70多次太湖地区的监督监察工作.编制了300多份监督监测报告。监督监测涉及地区包括无锡、常州、苏州市辖区、南京溧水县、高淳县、镇江丹阳市、句容市,监督行业包括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纺织染整、化学、造纸、钢铁、电镀、食品制造),监测采样点主要为直排排人太湖水体的企业污水排放口.分析项目主要为水中的COD
NH3~N,TN。TP,评价依据标准执行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或相关行业标准,参照执行DB
32/1072-2007《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对于超标排污的企业.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受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委托出具监测报告
监督监测采样多数在夜间进行突击检查,采样单需准确、详细记录企业名称、地址、采样日期、采样项目等相关信息,以确保监测的真实性:监测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包括对样品的平行样、加标样和标样分析,对监测方案和监测报告的三级审核,以确保监测数据的精密性和准确性:分析和报告编制隔日可出结果.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及时性
据统计,仅6月12日和6月13日,监督监测检查企业共156家.现场采样共150家
结果发现.超标排污单位71家。其中,检查工业企业103家,超标排污35家:检查城镇污水处理厂53家,超标排污36家
经研究.省政府决定对7家企业实行挂牌督办.对18家企业责令停产整治.对16家企业责令限产限排,对17家企业责令限期整改阁。(针对太湖蓝藻危机的水质监测作者单位:1.南京晓庄学院化学系,
江苏
南京;
2.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江苏
南京;3.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江苏
南京收稿日期:2009-04-03
修回日期:2009-01-12)由此可知,政府已投入不少资金用于太湖蠡湖水污染治理,但是人们对此的了解远远不够,很多人依旧保留着蠡湖水质很差的认识。五、秋季蠡湖水环境保护建议与策略1、加大生物多样保护宣传“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际上就是生物基因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的基础。它的重要的社会经济伦理和文化价值无时不在宗教、艺术、文学、兴趣爱好以及社会各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解与支持等方面反映出来。它们在维持气候、保护水源、土壤和维护正常的生态学过程对整个人类做出的贡献更加巨大。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它的生态价值。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新的物种,同时,随着生态环境条件的变化,也会使一些物种消失。所以说,生物多样性是在不断变化的。近百年来,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和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加之环境污染等原因,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及其生态系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生物多样性也受到了很大的损害。有关学者估计,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万种生物物种灭绝,平均每天灭绝的物种达140个,估计到21世纪初,全世界野生生物的损失可达其总数的15%~30%。在中国,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压力,对生物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坏,生物多样性所遭受的损失也非常严重,大约已有200个物种已经灭绝;估计约有5000种植物在近年内已处于濒危状态,这些约占中国高等植物总数的20%;大约还有398种脊椎动物也处在濒危状态,约占中国脊椎动物总数的7.7%左右。问卷调查显示无锡市民对生物多样的认同度极低,因此,加大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以及这些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活条件的宣传和教育,同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2、对蓝藻进行综合治理,变废为宝太湖蓝藻暴发给人们生活带来影响。其实,从资源化角度来看,富营养化的蓝藻也同样是巨大的资源库。江苏省农科院在国内率先进行了太湖蓝藻综合利用研究,使之“变废为宝”。该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韩士群介绍说,目前蓝藻利用的最大“瓶颈”在于打捞困难。蓝藻是单细胞生物,一般由100多个藻体聚合成气泡,打捞时很容易造成气泡破裂而无法收集。为此,他们专门研发了一套高效的打捞工具,将收获蓝藻干物质的比例(指水中含藻量)从过去的1%提高到了5%,效率大为改善。蓝藻含氮量高达10%左右,含磷量也近1%,江苏省农科院已成功将之制成优质生物肥料,可以很好地取代化肥。他算了一笔账,1立方米蓝藻可生产4公斤氮,相当于8公斤尿素,加上生产沼气的收益,综合利用1立方米蓝藻的总收入可达50元。2007年7月起这项成果即将在太湖边进行中试,一旦项目取得最终成功,严院长说,解决太湖周边40万亩土地的肥料供应则不成问题。【材料出自《新华日报》2007年7月6日A05版】3、继续实施蠡湖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湖滨湿地是湖泊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在拦截陆域污染物、净化湖泊水体、保持湖泊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由于围湖造田,人口增加,工业污染,蠡湖周边湿地破坏情况严重,蠡湖周边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环境受到严重影响。2005年7月,无锡市启动建设占地约625公顷(其中水面80公顷)的长广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2008年,由滨湖区负责,长广溪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正式全面启动。(1)针对蠡湖湖滨湿地水体中的氮、磷污染物特点,运用生态浮岛-生物膜技术、仿生植物-脱氮细菌技术、释放通道阻隔技术、浮游动物培育技术、滤食性渔类净化技术、人工促降技术、水生植物吸收存储技术、聚磷吸收沉降技术、底泥氮磷释放等措施,来消减和控制湖滨湿地水体的氮、磷含量,进一步改善湖滨湿地水质。同时针对湖滨湿地自然环境特征,采用生长床-沉水植物移植、浅根系沉水植被修复、深根系沉水植被修复,扎根浮叶植被修复等四种技术措施来进行湖滨湿地植被生态修复。
(2)综合运用遥感技术对蠡湖湖滨湿地生态修复前后景观生态格局及演变进行分析,得出湖滨湿地区域内绿地、林地和水域面积以及水域破碎度都有所增加,这充分表明,经过实施生态修复工程,蠡湖湖滨湿地内的水体分布更为广泛,水体对周围环境的渗透也在增强,这无疑有利于维持蠡湖湖滨湿地整体的生态系统平衡。
(3)从湖滨湿地景观稳定性、优美性、自然性以及服务性四个层面,开展湖滨湿地景观适宜性的预测和评价。经过综合分析得出蠡湖湖滨湿地多个区域的景观适宜性趋于高度适宜和中度适宜。因此,可以得出,经过实施生态修复与景观重建工程,蠡湖湖滨湿地景观正呈现出丰富、多样、协调趋势。
(4)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后,蠡湖湖滨湿地水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悬浮物含量变动在8.4-20.7mg/L之间,总氮含量均值为1.47mg/L,处于地表水质标准(GB3838-2002)的IV类水标准范围,溶解性总氮(DTN)的均值为1.14mg/L,占总氮的78%,总磷的浓度均值为0.064mg/L。【本材料取自湖湖滨湿地植被修复与景观重建研究】4、加强执法与管理力度,增加违法成本在采集水样的过程中,我们见到了一些违反道德甚至违反法律的行为。例如:①某些游客在景区游览时随意丢弃塑料包装、饮料瓶等垃圾,而有些在附近的景区工作人员对此并不进行管理。②有些游客随意攀折花木。③在蠡湖边,有些工程项目在完工后未将建筑垃圾带走,而是随意地丢弃在原工地附近。④有居民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告传媒居间推广提成协议
- 医疗器械融资存款居间合同
- 2024灵石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济南汶源工商管理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甘德县红格尔多吉民族职业高中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施工安全防范合同范本
- 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试题库+参考答案
- 城市绿化工程项目施工合同
- 花卉静物美术课件
- 耐药菌感染病人的护理
- 2025年龙江森工集团权属林业局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生猪购买合同范文
-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完整版
- (二模)温州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听力音频+听力原文
- DeepSeek+AI组合精准赋能教师教学能力进阶实战 课件 (图片版)
-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培训
- 6.1.2化学反应与电能 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流程
- 外来植物入侵工程施工方案
- 2025届高考地理专项练习: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含答案)
- 初中生科学素养与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考核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