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中药的有毒与无毒泰和县2011药械从业人员培训课程提纲课程背景介绍中药有毒无毒的内涵探讨中药毒性影响因素的分析课程总结一、课程背景介绍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事件频发。中药安全性引起广泛关注。马兜铃酸肾病事件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人们对中药毒认识的误区胞浆毒学说肾缺血学说细胞凋亡学说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学说马兜铃酸的DNA加成物学说马兜铃酸肾损害马兜铃酸肾病事件取消了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的药用标准规定含马兜铃、寻骨风、天仙藤和朱砂莲的制剂按处方药管理;增补说明书使用注意。慎用禁用马兜铃酸肾病事件
美国FDA于2001年6月作出决定:①禁止进口和全面回收市场上含马兜铃酸的植物制品。②敦促医师在开具植物药处方时,去除含马兜铃酸成分的制品。
马兜铃酸肾病的国际负面影响严重过敏反应急性肾功能损害溶血反应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占中药ADR75%以上人们对中药毒认识的误区全然不知中药毒性(老百姓)片面夸大中药毒性(西方医学)刻意回避中药毒性(某些中医)因此,与战斗在临床用药第一线的执业药师同仁探讨中药的有毒无毒理论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人对毒性的认识源远流长!《淮南子·修务训》云:“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一日而遇七十毒”。说明在原始社会,先祖通过生产和生活实践,对药物的有毒与无毒已经有了初步了解。
历史源流周代,医药学家已学会了用药物的“毒性”治病。故《周礼·天官》有“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之说。历史源流汉代,我国最早的本草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按有毒无毒将365种药物分为上品、中品、下品三类。上品“无毒”,中品“有毒或无毒”,下品“多毒”。历史源流不仅如此,《神农本草经》还首次明确提出了配伍禁忌和配伍减毒思想。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历史源流历史源流并提出服用毒药的剂量疗程控制原则,云:“若用毒药疗病,先起如黍粟,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以上记载说明,汉代,人们已懂得通过药物配伍和控制药物剂量疗程的方法来避免毒性反应的发生。而毒中又有轻重,且如狼毒、钩吻,岂同附子、芫花辈耶?凡此之类,皆须量宜。”意思是说,使用毒药治病时,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斟酌药物中含毒量或药物的毒性大小决定服药剂量的大小。历史源流唐代王冰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就安全用药而言,这显然比《神农本草经》中所云“取去为度”更加科学。历史源流明代,张景岳强调凡药皆有毒,如《景岳全书·卷四十八·木草正》云:“本草所云某有毒、某无毒,余则甚不然之,而不知无药无毒也。”,“药以治病,因毒为能。”又如《类经·卷十二·论治类·五方病治不同》云:“毒药者,总括药饵而言,凡能除病者,皆可称之为毒药”。历史源流清代医药学家对药物毒性分级的认识更加细化,如汪昂《本草易读》突破前世本草四级分类法,将有毒药物分为大毒、毒、小毒、微毒和微有小毒五个等级。一些清代著作从药物偏性角度阐释药物毒性,并提出警示。如景东阳云:“一药之生,其得寒热温凉之气,各有偏至,以成其体质,故曰药。药者,毒之谓。”历史源流各国的传统医药学,都与本国的传统文化紧密相连。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不例外。所以,要弄清中药学中的有毒与无毒的内涵,就必须从文字学入手,首先弄清“毒”字的本意。
“毒”字的本意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云:“‘毒’,厚也。从‘艸’,毐声。”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云:“‘毒’兼善恶之辞,犹‘祥’兼吉凶,‘臭’兼香臭也。”“毒”字的本意也就是说,所谓“毒,厚也”的厚,其本意应该是一个中性形容词,表示“多也”、“重也”、“剧也”、“峻烈也”等。据此推之,“恶而厚”可谓之为“毒”,“善而厚”也可谓之为“毒”。
“毒”字的本意在中药学中,“毒”或“有毒”的含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有毒的涵义有毒的涵义所谓狭义的“毒”,即指药物可以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性质。有毒的药物,大多性质强烈,作用峻猛,极易损害人体,常用治疗量范围较小,安全性低。药量稍微超过常用治疗量,即可对人体造成伤害。正如隋代《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六》云:“凡药物云有毒及大毒者,皆能变乱,于人为害,亦能杀人”有毒的涵义所谓广义的“毒”主要有两种涵义:①药物的总称。即“毒”与“药”通义。明代《类经·卷十二》云:“毒药者,总括药饵而言,凡能除病者,皆可称之为毒药”以上文献中,“毒”即是指“药”。有毒的涵义②药物的偏性。中医药学认为,药物之所以能治疗疾病,就在于它具有某种偏性。临床用药就是取其偏性,以调节脏腑功能,纠正阴阳盛衰,最终达到祛除病邪,强身健体之目的。古人常将药物的这种偏性称之为“毒”。有毒的涵义广义的“毒”虽在表述上有药物的总称与药物的偏性之分,而实际上却很难分割。因为凡药必有偏性,有偏性才可称为药。可见,中药有毒的理解既包括了“毒”字“善而厚”之义,又包括了“毒”字“恶而厚”之义。所谓“无毒”,即指单用某药在不超过常规用量时,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一般说,凡无毒的药物,性质均比较平和,常用治疗量幅度较大,安全系数较高,临床应用时,只要合理对证,就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无毒的涵义然而,这部分药也不是个个绝对无毒,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伤害。其中一部分偏性较突出,作用较强,当常量或稍大于常量应用时,不会损害人体,而大量应用则可对人体造成伤害。无毒的涵义如大黄无毒,功能泻热通肠,大量或超大量应用可伤阳败胃;人参无毒,功能补气生津、益智安神,大量或超大量应用则可引发滥用人参综合征,轻则火热上炎、口鼻出血,重则兴奋狂燥,乃至于死亡等。无毒的涵义另一部分无毒药则偏性甚弱,作用平和,即使大量或超大量应用,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如浮小麦、山药、薏苡仁等药食两用之品。也就是说,所谓无毒的中药,实际又可分为有潜在毒性的药与确实无毒的药两大类。无毒的涵义全面认识有毒无毒中药的“有毒”与“无毒”既是相对的,又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应动态看待中药的有毒与无毒甘草无毒,《本经》列为上品,若蜜炙后常量服用,可收补中益气之功;若恃其无毒而大量久服,即可出现毒副反应,使服用者脘腹痞满或水肿。全面认识有毒无毒人参无毒,《本经》亦列为上品,若常量合理服用,可收补气强壮之效;若恃其大补而滥用久服,亦可毒害人体,轻则出现口鼻出血、烦躁不安等不良反应,重则导致死亡。全面认识有毒无毒反之,有些有毒或大毒的药物,只要适量合理应用,则能化毒为利,而不毒害人体,转化为“无毒”之药。巴豆有大毒,《本经》亦列为下品,在使用常量并去油用霜条件下,亦可收既不毒害人体,又能消积导滞通肠之效。全面认识有毒无毒三、中药毒性影响因素分析药物自身因素患者机体因素临床用药因素药物自身因素一.药材品种二.药材产地三.采集时间四.贮存条件五.炮制方法六.药品质量七.药物成分一、药材品种我国地域辽阔,药用资源极为丰富,中药品种繁多,而且我国用药历史悠久,药名演变过程复杂。因此,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等品种混淆现象较为普遍。不同品种的药物之间相互替用和乱用必然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一、药材品种
木通三叶木通川木通关木通马兜铃科肾毒性无毒二、药材产地
许多中药,特别是植物类药所含成分常因产地不同而有所区别。
原因:各地的自然条件如土壤、水质、气候、雨量、光照、温度及海拔高度等相差很大,从而导致相同品种而产地不同的中药,成分含量有别。进而影响ADR发生。二、药材产地0.526%0.205%0.16%乌头总碱含量三、采集时间春夏季,苦楝素含量高,毒性大有毒蜂蜜,多产于农历七月春季,乌头碱含量最高,毒性大蜂蜜苦楝皮乌头四、贮存条件苦杏仁斑蝥升药高温强光析出水银虫蛀酶解失效减毒五、炮制方法芫花用时以好醋煮十数沸,去醋,以水浸一宿晒干用,则毒减也。醋炙芫花的LD50较生品提高了一倍。促进肠蠕动的作用也较生品增强。六、药品质量
中药制剂的质量问题
中药成分复杂,加之中成药多数为复方制剂,因而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的确存在一定困难。不同药厂生产的同一品种甚至同一药厂生产的不同批号产品的质量都可能存在差异。特别是中药注射剂的质量问题更应引起注意——鱼腥草注射液。吐温80相差八倍七、药物成分
有毒中药的ADR发生与其毒性成分密切相关
举例:砒霜、生乌头、生半夏、生甘遂、雄黄、生白附子、生附子、水银、生巴豆、生马钱子
马钱子:番木鳖碱,5-10mg中毒,30mg致死
巴豆:巴豆油,消化道和皮肤很强的刺激作用服用巴豆油20滴致死。
七、药物成分绿原酸黄芩苷双黄连双花黄芩致敏药效
无毒中药ADR的发生亦与所含成分有关患者机体因素一、患者年龄二、患者性别三、病理状态四、体质差异五、精神因素一、患者年龄
儿童代谢能力和耐受力弱
临床对儿童用药须谨慎选择。有毒的中药和某些作用峻猛的中药应禁用于儿童。此外,儿童用药时也不宜将成人药品直接减量服用,最好选用小儿专用药品。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二、患者性别举例:麝香具有开窍醒神,破血消痈,散瘀止痛,催生下胎的功效。常量应用于男性患者,不会引起显著危害;应用于月经期或妊娠期妇女,则有导致血崩或堕胎的可能,应慎用或忌用。二、患者性别
根据药物作用的强弱,可将妊娠禁忌药分为禁用药与慎用药两大类:
禁用药禁用药大多系剧毒药,或药性作用峻猛之品,及堕胎作用较强的药。
慎用药慎用药主要是活血化瘀药、行气药、攻下药、温里药中的部分药。妊娠禁忌三、病理状态病理状态下,机体对药物的反应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否和严重程度。如气分热盛的患者,对大苦大寒类清热药的耐受性增加,可以耐受黄芩、黄连、石膏、栀子等苦寒之品;如肝肾疾病患者,代谢、排泄速度慢,容易导致体内药物蓄积.特别是当使用有毒药物时,要考虑肝肾机能减退这一因素,适当降低用药剂量、缩短用药时间,防止药物蓄积中毒。四、体质差异过敏体质耐受体质特异体质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皮肤损害过敏性休克呼吸系统损害循环系统损害消化系统损害,等比例最高症状最严重同时出现五、精神因素
精神状态对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都能产生重要的影响
安定、乐观的情绪,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能使呼吸、循环系统功能稳定,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烦躁焦虑、忧郁悲观、愤怒恐惧能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注射紧张临床用药因素一、给药途径二、用药剂量三、用药疗程四、辨证情况五、组方配伍六、中西药联用七、煎药方法一、给药途径
不同的给药途径直接影响药物吸收速度的快慢、吸收量的多少、血浆药物浓度的高低,进而影响到药物作用的快慢、强弱、持续时间。因此,给药途径对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否以及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有着重要影响治疗作用ADR一、给药途径
砒石有剧毒,成人内服用量0.002~0.004g,中毒量约0.005~0.01g,致死量约为0.1~0.2g。使用不慎,易导致中毒或死亡;若外用,局部小面积涂敷于正常皮肤,则不一定导致中毒。蚀疮祛腐杀虫劫痰平喘截疟一、给药途径
同属体内给药范畴的不同给药方法,也因药物进入机体的具体部位不同,而影响药物成分的吸收速度及其所产生的效应。因而,影响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否及严重程度。口服安全性高注射安全性低思考一、给药途径
双黄连双花黄芩连翘无毒ADR静脉注射二、用药剂量剂量标准不统一,范围较大用药随意性较大,剂量不规范某些药物本身因素使得剂量难以控制二、用药剂量标准不统一;剂量范围大朱砂:镇心安神定惊清热解毒明目朱砂(药典):0.1-0.5g朱砂(教材):0.3-1g硫化汞二、用药剂量
误认为中药毒副作用小,用药剂量随意性大。如牵牛子苦寒有毒,一般入汤剂3~9g,入丸散1~3g,但有医生处方用量竟达100g以上,患者服后即腹泻,排出粘液样血便,肉眼血尿。二、用药剂量某些药物因素使得剂量难以控制如蜈蚣,辛温有毒,2005年版《中国药典》中规定的剂量比较严格,为3~5g。但有些单位调配处方以条为基本单位,而蜈蚣小者仅0.5g,大者可达2g,大小重量相差4倍。某些其他动物药也存在类似问题息风止痉通络止痛三、用药疗程长期应用某种中药,容易引起药物成分在体内过量蓄积而发生不良反应。如有患者连续42年服用含关木通的龙胆泻肝丸,导致肾衰竭。
肾损害三、用药疗程牛黄解毒片慢性砷中毒皮肤损害皮肤色素沉着、皮肤角化过度、疣状增生、皮肤癌血液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砷中毒与长期用药有关四、辨证情况中医药学历来强调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临床辨证失误、用药不当,甚或不经辨证、随意滥用,是导致中药ADR原因之一。热证、阳证误用温热药物,易导致耗损阴津;阴证、寒证乱投寒凉药物,易导致损伤阳气。五、组方配伍灵活运用配伍减毒审慎对待配伍禁忌避免组方繁多庞杂五、组方配伍相杀相畏组方中,利用相杀、相畏配伍可降低有毒药物毒性,进而降低ADR发生的可能性五、组方配伍“十八反”、“十九畏”形成于金元时期,是我国中药配伍禁忌理论的重要内容,但历代本草医籍中也可见到“十八反”、“十九畏”药物同用的实例。作为执业药师,应从安全用药的角度考虑,谨慎对待含有“十八反”、“十九畏”的处方。如何看待配伍禁忌五、组方配伍中药配伍组方关键在于精巧合法,力图小方轻剂解决问题,尽量避免使用大方。有统计表明,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能随用药总数的增加而增加。所以,配伍用药以精练为宜,切忌方剂庞大、杂乱。六、中西药合用
存在共性,可配伍同用《医学衷中参西录》阿斯匹林+白虎汤中西药合用治疗“非典”注意区别,审慎配伍理论体系不同用药思想迥异来源区别明显六、中西药合用
有机酸含量高的中药(乌梅、山楂等)不宜与磺胺类药物合用。
大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一英语学案:预习导航Themeparks-SectionⅡ
- 2024年铜陵市中医医院招聘真题
- 2024年黔西市市属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2024年邳州农村商业银行招聘真题
- 趣味课堂-创意无限卡通模板
- 2024年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招聘专职辅导员真题
- 2024年广安市前锋区定向选聘社区工作者真题
- 技术入股合作协议书(2025年版)
- 人教初中地理八下八年级地理期末试题1
- 物品采购合同范本药品
- 银屑病门诊病历分享
- 无人值守道闸运营方案
- 2025年湖北省武汉市高考数学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 通信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汇编(2023版)-定额质监中心
- 人教版 七下 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期末复习导航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成品
- 2024年全国半导体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半导体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装调工赛项)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铝合金模板细部节点深化设计指导图册(三维图)
- 信用卡协商还款协议书模板
- GB 20997-2024轻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及评价指标
- 福建省福清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原卷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