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修正M-F模型研究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金融学论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bf7e4a8d38b4c97ef771b87a8d58278/5bf7e4a8d38b4c97ef771b87a8d582781.gif)
![运用修正M-F模型研究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金融学论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bf7e4a8d38b4c97ef771b87a8d58278/5bf7e4a8d38b4c97ef771b87a8d582782.gif)
![运用修正M-F模型研究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金融学论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bf7e4a8d38b4c97ef771b87a8d58278/5bf7e4a8d38b4c97ef771b87a8d582783.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用修正M-F模型研究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金融学论文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undell-Flemingmodel,下面简称M-F模型〕是在IS-LM模型基础上参加国际收支平衡线〔BP线〕发展而成的,该模型以为:在利率〔r〕和收入〔y〕坐标系中国际收支平衡线的斜率为正,由于利率的上升改善国际收支〔通过吸引资本流入〕,而货币收入增加会恶化国际收支〔通过恶化贸易收支〕,而在汇率〔S:本文均采用直接标价法〕和收入〔y〕坐标系中国际收支平衡线的斜率同样为正,由于外汇价格的上升改善国际收支,而收入提高会恶化国际收支,所以要让国际收支保持不变,外汇价格上升必须伴随着产出提高。其含义是,产出的提高必须伴随本国货币贬值才能维持本国国际收支的平衡。但从中国实际情况看,自1994年进入市场经济以来,进口关税不断下降、经济高速增长,利率不断下降,但是国际收支却持续顺差,并且顺差额呈现逐年扩大趋势。人民币汇率始终保持稳中有升,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这些显然有悖于M-F模型的前提条件。中国的BP线斜率能否为正?也即经济增长对汇率的作用机理是什么?国内外学术界对此问题的回答一直存在两种相反的观点,一种以为随着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其货币价值会得到提升,因此经济增长会导致该国货币对外升值,如购买力平价学讲、汇率货币模型和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而另一种观点则以为经济增长会使进口增加,经常账户恶化进而导致该国货币对外贬值,如凯恩斯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和M-F模型。我们以为斜率为正的国际收支平衡线〔BP线〕只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和中国实际相符合,但当前学者们在运用M-F模型分析中国现实问题时,并没有将该模型的运用范围限定于很短时间;而且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都存在时滞,若仅在很短的时间内和中国实际相符合,则M-F模型作为一个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工具,就失去了意义,因而我们需要对M-F模型进行修正。在2006年,我们已对中国的BP线进行了较为具体的研究〔见以下为参考文献[2]、[3]和[4]〕,以为中国的BP线斜率应该为负,并运用几何模型对中国的BP线进行了推导。下面我们将运用修正后的M-F模型〔在M-F模型中,我们称BP线斜率为负为修正后的M-F模型,BP线斜率为正为传统的M-F模型〕研究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二、开放经济条件下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随着2005年中国汇率制度的重大变革以及进一步放开对金融和资本账户的管制,各种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将发生深入变化。本节将运用修正后的M-F模型分析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经济在面对各种冲击时,不同的汇率制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已有部分学者运用传统的M-F模型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例如孙华妤通过对M-F模型和多恩布什汇率超调模型的分析,揭示一国货币金融制度选择不是面临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稳定与完全的资本流动的三难选择,以为只要是面对开放经济,就会有货币政策独立性的缺失的开放经济两难选择,所以货币政策独立性不能作为汇率制度选择的参照标准。而应该考虑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实行固定汇率制度还是浮动汇率制度更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赵庆明运用传统的M-F模型分别讨论了中国经济在面临实际冲击和金融冲击时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的优劣,以为:在资本流动管制较严格时,中国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更有利于产出的稳定;在资本项目可兑换时,中国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更有利于产出的稳定。所以,固定汇率制度与资本项目管制是合理搭配,浮动汇率制度与资本项目可兑换是合理搭配。下面我们将运用修正后的M-F模型重新审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1.对资本流动管制较严格时,中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如此图1所示,假设中国最初经济在A点到达内外平衡,若采取较严格的资本管理体制,则BP线较为陡直。下面分析不同汇率制度下,实际冲击和金融冲击对本国产出水平的影响。〔1〕实际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一是采取固定汇率制度。假设中国面临实际冲击〔如此图1所示〕,例如:净出口忽然减少,将会使IS0曲线向左移至IS1,与LM0线交于S点。中国经济在S点实现内部平衡,但由于S点位于BP0线下方,因而,本国国际收支表现为逆差。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为了维持汇率稳定,央行将在外汇市场上抛出外币、购入本币,本国货币供给量随之减少,LM0线左移至LM1,中国经济内部平衡点移至B点。由于是固定汇率制度,所以BP线不会发生移动,中国经济无法到达外部平衡,内外平衡不可调和。此时国内产出水平为Y1,也即遭到外部冲击的影响,平衡产出水平将会大幅下降。二是采取浮动汇率制度。同上面分析,净出口的忽然减少,使得IS0线向左平移至IS1,与LM0线相交于S点〔如此图1所示〕,此时,中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但由于采用浮动汇率制度,央行在货币市场上不进行干涉,本国货币供给量保持稳定,所以LM0线不变,本币将自动贬值,这会导致BP0线将逐步向左平移至BP1,同时,本币贬值有利于促进出口,抑制进口,进而使得IS1线逐步移至IS2。中国经济在C点同时实现内外平衡,此时的平衡产出水平为Y2,产出减少幅度比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时的平衡产出水平〔Y1〕要小。比拟可得,在资本项目管制较严格情况下,若发生实际冲击,中国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优于固定汇率制度。〔2〕金融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如此图2所示,假定中国碰到某种忽然的金融冲击,不妨设发生了忽然的资本外逃,资本外逃使得本国净资本流出增加,即需要更高层次的利率才能使本国净资本流出维持原状,这将导致BP0曲线立即向右移到BP1位置,下面分析不同的汇率制度对产出的影响。一是采用固定汇率制度。设经济初始状态是处于内外同时平衡的A点,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资本外逃将使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央行必须抛出外币,回收本币,导致本国货币供给量将自动减少,即LM0线左移至LM1〔如此图2所示〕;同时,资本外逃也会导致国内投资减少,使IS0曲线向左移动到IS1,中国经济在B点到达内部平衡,但是无法到达外部平衡,内外平衡无法调和。此时,国内平衡产出水平为Y1,与金融冲击以前相比,国内产出水平大幅下降。二是采用浮动汇率制度。同上面分析,资本外逃导致BP0曲线立即右移到BP1位置〔如此图2所示〕,同时,国内投资减少,导致IS0线向左移至IS1。但由于采取的是浮动汇率制度,央行不干涉外汇市场,所以货币供给量保持稳定,LM0线不变动,并且本国货币将贬值,会导致BP1线逐步回移至BP0。本币贬值有利于净出口增加,使IS1线逐步向右移动,即IS1曲线逐步右移回至IS0,最终中国在A点同时到达内外平衡,此时的平衡产出水平回到Y0,也即中国产出水平将逐步恢复到原来水平。比拟可得,在面对金融冲击时,中国采取浮动汇率制度更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通过以上的比照分析,我们可得:在资本项目管制严格的情况下,固定汇率制度存在明显的缺陷,无法同时到达内外平衡;选择浮动汇率制度,在面对各种冲击时都能够通过汇率的自我调节到达内外平衡,较固定汇率制度更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2.资本项目可兑换后,中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如此图3所示,设经济初始状态是处于内外同时平衡的A点,若中国资本项目实现了可兑换,即资本流动愈加灵敏,则BP曲线应该较为平坦,因而,能够假设中国经济平衡的利率水平与国际市场利率水平一样,本国利率的波动会导致资本流动的迅速变化。下面分析不同汇率制度下,实际冲击和金融冲击对中国产出水平的影响。〔1〕实际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现假设中国忽然遭到某种实际冲击,例如,净出口忽然下降,这将通过乘数效应使IS0曲线左移,此时不同的汇率制度对产出将产生不同的影响。一是采用固定汇率制度。实际冲击使得IS0曲线向左移至IS1,与LM0曲线交于S点,S点在BP线下方,本国国际收支表现为逆差。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为了维持汇率稳定,央行将抛出外币、购入本币,本国货币供给量随之减少,LM0线左移至LM1。中国经济在B点到达内部平衡,但是无法到达外部平衡,内外平衡无法调和。此时本国的平衡产出水平为Y1,产出比冲击前大幅度减少。二是采用浮动汇率制度。同上面分析,实际冲击使得IS0曲线向左移动到IS1,与LM0曲线相交于S点,此时,国内市场到达平衡,但是国际收支出现不平衡,表现为逆差。但由于采取的是浮动汇率制度,央行不干涉外汇市场,所以货币供给量保持稳定,LM0线不变动,并且本国币将贬值,BP0线向左下方移动到BP1〔如此图3所示〕。本币贬值将使净出口增加,经常项目下国际收支得到改善,IS1曲线逐步向右移动至IS2。中国经济在C点到达新的内外平衡,国内平衡产出水平为Y2,产出减少幅度比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时的平衡产出水平〔Y1〕要小。由以上比拟能够看出,在资本项目可兑换后,若发生实际冲击,中国采取浮动汇率制度的表现要优于实行固定汇率制度。〔2〕金融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假定开放经济遭到某种忽然性的金融冲击〔如此图4所示〕,例如,发生了忽然的资本外逃,这将导致BP0曲线立即右移到BP1位置。下面分析不同汇率制度下,金融冲击对本国产出水平的影响。一是采用固定汇率制度。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资本外逃将使中国国际收支中资本账户出现逆差。为维持汇率稳定,央行必须抛出外币,回收本币,导致货币供给量将自动减少,即LM0曲线左移至LM1,使利率上升。由于在资本项目可兑换条件下,金融市场上利率及资金流动的调整是极其迅速的,利率上升,会使得资本回流中国,使得中国资本账户迅速得到改善、恢复平衡。由于资本账户从出现逆差到恢复平衡所需时间较短,所以,此时的资本外逃对经常账户基本不产生影响,我们能够假定此时IS0线不发生变动。中国在B点同时到达内外平衡,此时的平衡产出水平为Y1,本国产出水平下降。二是采用浮动汇率制度。资本外逃将使中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投资减少,IS0线向左移至IS1,但由于央行不干涉外汇市场,货币供给量保持稳定,所以在浮动汇率制度下LM0线不变动,同时本国货币贬值,BP1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回到BP0位置。同时,货币贬值有利于本国净出口增加,进而通过乘数效应使得产出增加,经常账户得到改善,即IS1线又逐步右移至IS0。中国经济在A点重新到达内外平衡,此时的平衡产出水平仍为Y0。综合以上分析能够看出,在资本项目可兑换之后,无论是面对实际冲击、还是金融冲击,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比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更有利于本国经济的稳定。三、小结本文首先对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能否适用于中国进行了分析,以为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线斜率应该为负。然后运用修正后的M-F模型分析和比拟了当中国经济面临外部因素冲击时,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的优劣,以为中国无论是在资本流动管制较严格时还是在资本项目可兑换时,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明显优于固定汇率制度。此结论与运用传统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存在明显差异:运用传统的M-F模型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在资本流动管制较严格时,固定汇率制度优于浮动汇率制度;在资本项目可兑换时,浮动汇率制度优于固定汇率制度。由于1994年中国进入市场经济以来,始终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度〔1994-2005年是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2005-2013年是软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相对于盯住美元汇率制度而言,软盯住美元汇率制度允许人民币汇率有一定幅度的浮动〕,所以对本文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当前难以进行较全面和科学的实证检验,我们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比拟分析。1994年以来,中国经济遭碰到两次较大的外部冲击,即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债危机,这两次外部冲击都使中国的外贸净出口大幅度减少,1998-2001年期间,中国的货物净出口减少了48%;2008-2011年期间,中国的货物净出口减少了52%〔见表1〕。固然在1998-2001年期间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都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美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3.6%,世界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3.25%〕,但由于中国在这里期间实行的是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导致中国经济增长率较低〔年平均只要8.1%〕。而在2008-2011年期间,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增长率较低〔美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0.2%,世界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2.2%〕,但由于中国在这里期间实行的是软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年平均为9.6%〕。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本文的结论,即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优于固定汇率制度。运用传统的M-F模型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在资本流动管制较严格时,中国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更有利于产出的稳定。但是,在1998-2001年期间,中国对资本流动管制较严格,且并实行的是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然而经济增长率却大幅度下降,这一事实也讲明运用传统的M-F模型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不符合中国现实的。以下为参考文献:[1]蒙代尔.蒙代尔经济学文集:第三卷[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41-11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申请撤销处分申请书
- 2025年度人工智能教育培训合作框架协议书模板
- 城市居民低保申请书
- 2025年度新能源发电项目租赁合同
- 入学生会组织部申请书
- 办砖厂申请书
- 二零二五年度泰康保险业健康保障计划协议存款合同
- 现代珠宝店营销中社交媒体的不可或缺性
- 个人劳动仲裁申请书范本
- 收费员调站申请书范文
- 2023年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单招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常见食物的嘌呤含量表汇总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 SB/T 10752-2012马铃薯雪花全粉
- 2023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湿型砂中煤粉作用及检测全解析
- 积累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课件
- 机动车登记证书英文证书模板
- 第8课《山山水水》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
- T∕ZSQX 008-2020 建设工程全过程质量行为导则
-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2016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