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村咏怀》朝代:宋代/作者:邵雍
原文: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译文:到二三里远的地方,有四五个生着炊烟的人家。路过六七座亭台楼阁,周围有十几枝花。.
故事:一个小孩,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的繁茂,小孩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嘴里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他想折下一枝来对乡村,纯朴乡风的热爱画朝代:唐代作者:王维原文: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译文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注释
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惊:吃惊,害怕。在远处可以看山色青翠引人,到了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春天过去了但花儿还在枝头绽放,
人走近枝头上的鸟儿却不会受惊.
此诗把画景和实景进行对照描述,表达了画的形象生动,神韵逼真.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赞美,轻松愉悦的心情.画鸡头上红冠不用裁①,满身雪白走将②来。平生③不敢轻④言语⑤,一⑥叫千门万户⑦开。[2]画鸡词语注释①裁:裁剪,这里是制作的意思。②将:助词,用在动词和来、去等表示趋向的补语之间。③平生:平素,平常。④轻:随便,轻易。⑤言语:这里指啼鸣,喻指说话,发表意见。⑥一:一旦。⑦千门万户:指众多的人家。[3]画鸡白话译文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特别剪裁,雄鸡身披雪白的羽毛雄纠纠地走来。它平生不敢轻易鸣叫,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4]这首诗描绘了公鸡的威武,写出了它的高洁。把鸡这种家禽的神态气质和报晓天性展现的淋漓尽致。它平时不多说话,但一说话大家都响应,由此表达了诗人的思想和抱负,从此诗还可看出诗人“不避口语”的写诗特点,富有儿歌风味。[2]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注释】(1)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2)疑:好像。(3)举头:抬头。【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鉴赏】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一年级下册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注释】1.春晓:春天的早晨。2.闻:听。【译文】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夜里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风雨声;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鉴赏】《春晓》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诗歌从春鸟的啼鸣、春风春雨的吹打、春花的谢落等声音,让读者通过听觉,然后运用想象的思维方法,转换到视觉,在眼前展开一夜风雨后的春天景色,构思非常独到。诗歌语言自然朴素,通俗易懂,却又耐人寻味。从那“夜来风雨声”中,我们可以尽情地想象那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的烂漫春光。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注释】⑪村居:住在农村。⑫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⑬醉:迷醉,陶醉。⑭散学:放学。⑮纸鸢:鸢:老鹰。纸鸢:风筝。【译文】绿草茂盛,黄莺飞舞,正是二月早春,轻拂堤岸的杨柳沉醉在烟雾之中。乡间的孩子们放学回来得很早,一个个借着东风愉快地放起了风筝。【鉴赏】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前两句描写江南二月里的自然风光,用一个“拂”字,一个“醉”字,把静止的杨柳人格化了。后两句叙写了儿童们放学归来放风筝的情景,刻画出了孩子们的天真烂漫,也映衬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注释】⑪牧童:指放牛的孩子。⑫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⑬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⑭欲:想要。⑮捕:捉。⑯鸣:叫。㈦“所见”,即诗人偶然看到的一幅生活画面。【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鉴赏】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想象。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注释】①泉眼:泉水的出口。②惜:爱惜。③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④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⑤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尖端。⑥头:上方【译文】小泉无声像珍惜泉水淌着细流,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鉴赏】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二年级上册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注释】②擎:举,向上托。(擎雨盖:喻指荷叶)③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④君:你,指刘景文。⑤盖:车盖,这里比喻荷叶。【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鉴赏】这首古诗是写秋末的景色,第一句以荷败、菊残,写出了秋末的特征。接下来诗人以橙子的金黄与橘子的青绿,把深秋的景色点缀得色彩鲜明而富有生气。诗人在此一反悲秋的调子,突出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擎雨盖”指荷叶。第二行诗赞颂了菊花的残枝有傲霜凌寒的气概。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注释】1.山行:在山中行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3.径:小4.白云生处: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5.斜:此字读xiá,为伸向的意思6.坐:因为。【译文】深秋时节,沿着山上盘曲的小路行走,白云升腾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停下车来是因为欣赏这傍晚枫林的美景,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还要红。【鉴赏】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注释】①少小:年轻少时②老大:年纪大了。③乡音:家乡的口音。④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⑤无:没有⑤衰(cuī):疏落,衰败。【译文】我在年少时外出,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故乡。我口音虽未改变,但我那双鬓却已经斑白。所有儿童们看见我,都没有一个认识我的;他们笑着互相问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呀?【鉴赏】是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注释】①踏歌: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②不及:比不上【译文】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启程,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桃花潭水纵然有一千尺那么深,也深不过汪伦送别我的一片真情。【鉴赏】一首赠别诗。诗中首先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十分朴素自然地表达出一位普通村民对诗人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后两句诗人信手拈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比较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自己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令人回味无穷。二年级下册草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注释】①离离:青草繁茂的样子。②一岁:一年【译文】平原上繁茂的野草,每年枯萎、繁盛一次。野火烧不尽它,遇到春风吹拂它又生长起来。【鉴赏】《草》是一首咏物诗,情景交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注释】1.新市徐公店:新市:地名。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名。2.篱落:篱笆。3.径:小道。4.阴:树阴。5.急走:快速奔跑。6.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7.黄蝶:黄银色的美丽的蝴蝶。【译文】在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树上的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没有长得茂盛浓密。一个孩子奔跑着追逐翩翩起舞的黄蝴蝶,这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怎么也找不到了。【鉴赏】宿新市徐公店》描绘的是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见到的生机勃勃的暮春景色。它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和可爱的儿童,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把景物与人物融为一体,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极富生活情趣,作者的喜悦之情也尽在对景物、人物的描写之中。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注释】①香炉:指香炉峰。②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③遥看:从远处看。④挂:悬挂。⑤前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⑥直:笔直。⑦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⑧疑:怀疑。⑨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⑩九天: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译文】在阳光的照射下,庐山的香炉峰升起紫色的云雾。一条瀑布从青翠的山壁间跌落下来,好像一条大河挂在山前。那长长的瀑布飞快地直往下泻,真让人以为那是银河从九重天外落了下来。【鉴赏】诗人李白运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尽情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注释】①西岭:西岭雪山。②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③泊:停泊。④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④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梢上欢乐地歌唱,一行白鹭在晴朗的天空中自由飞翔。透过窗户看得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外江面上停泊着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鉴赏】鸣叫的黄鹂、飞翔的白鹭、高山的积雪、待发的船只,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图画。“黄、翠、白、青”描绘出明丽的色彩,“千秋雪”表现出时间的永恒,而“万里船”又让人联想起广阔的空间。这首小诗对仗工整,朴实自然,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为我们展现了杜甫草堂周围多姿多彩、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观。同时,诗人愉悦的心情也蕴含于写景之中。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注释】①萧萧:风声。梧:梧桐树。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③挑:捉。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④篱落:篱笆。【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鉴赏】抒发了诗人在秋天里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先是写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感所代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zhūyú)少一人。【注释】(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民间很器重这个节日,在这一天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传说能以此避灾。忆:想念。山东:指华山以东(今山西),王维的家乡就在这一带。(2)异乡:他乡。(3)倍:加倍,更加。(4)遥知:远远的想到。登高:指民间在重阳节登高避邪的习俗。(5)茱萸:又名越椒,一种香气浓烈的植物,重阳节时有佩戴茱萸的习俗。【译文】:“我”一个人客居异乡,每次遇到重阳佳节就加倍思念家乡亲人。这时候,“我”想远方的弟兄们一定登上了高处,弟兄们身上都佩带了茱萸,只是少了一个人。【鉴赏】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首抒写乡情的千古绝唱,诗人的思乡之情在前两句中得到了直接抒发,要特别引导学生体会第一句中“独”字和两个“异”的表达效果。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注释】(1)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2)中断:指东西两山之间被水隔开。(3)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4)开:开掘;开通。(5)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6)回:转变方向,改变方向。(7)两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8)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好像来自天边。【译文】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叶孤舟从天地之间飞速飘来。【鉴赏】描绘了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寓含了诗人的喜悦之感。饮湖上初晴后雨宋朝·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注释】①潋滟(liànyàn)——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②方好——正显得美。③空蒙——细雨迷茫,若隐若现的样子。④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之首。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县)西,所以称为西施。⑤亦奇:也显得奇妙。【译文】那水波荡漾的晴天,景色真好,烟雨迷茫的雨天景色更加奇特。如果把西湖比作西施,不论她是淡雅的装束,还是浓艳的打扮,都是一样光彩照人。【鉴赏】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前两句描写了西湖晴天和雨天的湖光山色:“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后两句用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三年级下册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注释】(1)咏:歌颂、赞美⑫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颜色如碧绿色的玉。(3)妆成:装饰,打扮。(4)一树:满树。(5)一,满,全(6)万:很多。(7)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像丝带般的柳条。(8)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9)二月:农历二月,正是初春时节(10)似:好像,如同,似乎。【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剪裁出来的?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鉴赏】前两句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静态中的柳树,却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后两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赋予巧妙的想象,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春天的赞美。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注释】(1)春日:在春天里(2)胜日: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3)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4)泗水:水名(5)滨”:水边。(6)光景:风光景色。(7)一时:形容时间很短,一时之间、一下子(8)等闲:平常、随便。(9)识得:认识到。(10)东风面:春风的面貌(11)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奇斗艳的景色。(12)总是:都是。【译文】在风和日丽的一天,诗人到泗水流域去观赏风景。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鉴赏】是一首春游诗,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同时也点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前两句是从感性上得到认识,后两句从理性上受到启发。同时,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描绘春天的景色,“无边光景一时新”是虚写,“万紫千红总是春”是实写。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注释】⑪乞巧: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⑫碧霄:浩瀚无际的天空。⑬几万条:虚指,比喻多。【译文】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仰望天空,似乎有牛郎和织女在喜鹊桥向会。家家户户在秋月下乞巧,不知道穿尽了几千条红丝线啊。【鉴赏】表现了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注释】1.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2.云母屏风:嵌着云母石的屏风。此言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影和屏风相伴。3.长河句:银河逐渐向西倾斜,晓星也将隐没,又一个孤独的夜过去了。4.碧海:《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阔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译文】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嫦娥应该后悔偷吃了灵药,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寂。【鉴赏】一般认为是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借嫦娥飞月的故事抒写了身处孤寂中的感受。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注释】(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2)题:写上。(3)西林:西林寺,在庐山。(4)横看:正面看。(5)侧:侧看,从侧面看。(6)岭:山岭。(7)峰:山峰。(8)缘:因为。(9)此山:庐山。【译文】横看庐山是雄奇的大岭,侧看则是陡峭的高峰,随着视线的转移,从高处、低处、远处、近处各不同角度去看,景象各不相同。不能认识庐山的真正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鉴赏】借景说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或: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也各不相同。)游山西村南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注释】①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②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③足:足够,丰盛。④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⑤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译文】不要笑话农家腊月做的酒浑浊,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一重重山,一道道水,怀疑会有无路可行的时候,忽然看见柳色暗绿,花色明丽,又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鉴赏】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现在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注释】(1)黄鹤楼:(2)孟浩然:李白的好朋友。(3)之:去、到(4)广陵:扬州。(5)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6)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7)下:顺流向下(8)碧空尽:在碧蓝的天际消失。尽:没了,消失了(8)唯:只(9)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10)辞:辞别。【译文】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鲜花烂漫的三月去往扬州。孤帆的影子远去,在碧空中渐渐模糊消逝,只能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边流去。【鉴赏】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诗人巧妙地将对好友的一片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注释】浥:润湿【译文】渭城早晨的细雨,润湿了路上轻微的浮尘,旅店旁的棵棵绿柳,被雨水冲洗得更加翠色欲滴。劝您再喝完一杯酒,向西出了阳关,再也没有老朋友了。【鉴赏】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与祝福。四年级下册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注释】(1)尽:没有了。(2)独去:独去,独自去。(3)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⑭厌:满足。【译文】群鸟高飞,绝尽踪影,一片孤云独自悠闲地飘浮而去。我伫立在山顶,注视着敬亭山,敬亭山也看着我,彼此久看不厌。【鉴赏】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也正是诗人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以山为伴,寻找安慰的真实写照。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③②【注释】①两相和:色彩搭配和谐,交融在一起。②镜未磨:比喻水面平静,又不十分明亮。③“遥望:远远望去【译文】湖光秋月互相辉映,显得多么和谐,平静潭水无风,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迷蒙的铜镜,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从远处看,就好像在白银盘里盛放着的一枚青螺。【鉴赏】诗人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注释】①忆江南:词牌名。②旧:从前。“曾”:曾经。“谙”:熟悉。③江花:江边的花。④蓝:蓝草,叶子青绿,可制染料。【译文】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光我曾经很熟悉。日出时,江边的红花颜色鲜艳胜过火焰,春天来了,江水绿如蓝草。能不想念江南?【鉴赏】词中所回忆的是诗人曾经观光游览杭州风景时所留下的印象。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注释】1.山原:山陵和原野。2.白满川:河流里的水色映着天光。3.川:平地。4.子规:杜鹃鸟。5.如:好像。6.才:刚刚。7.了:结束。8.蚕桑:种桑养蚕。【译文】山陵、原野间草木茂盛,远远望去,一片葱郁。稻田里的色彩与天光交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大地一片欣欣向荣。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起了活儿,村里没有一个人闲着。他们刚刚结束了种桑养蚕的事情又开始插秧了。【鉴赏】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明亮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四时田园杂兴南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注释】时:季节.四时:四季.田园:田地和园圃,泛指农村.【译文】夏忙时,农民们早晨出去在田里除草,晚上还得在灯下搓麻线.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有自己的工作,男耕女织都是行家.孩童们虽然不懂得耕田,织麻,却同样在靠近桑树旁的田里忙着学种瓜呢!【鉴赏】表现了诗人赞美农民勤劳,喜欢孩子天真的思想感情。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注释】1.渔歌子:词牌名。2、不须:不想。3、归:回去,回家。【译文】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飞,桃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不想回家。【鉴赏】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五年级上册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注释】1、泊船:停船。泊,停泊。2、一水:指长江。3、间:读jiān。王安石是想说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想说它们的隔离。4、隔:间隔。5、数重:几层。读shùchóng6、绿:吹绿。7、何时:什么时候。8、还(huán):回到【译文】从京口到瓜洲只隔一江,从京口到钟山也只隔几座山而已。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何时才能照我回到家乡啊!【鉴赏】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注释】1、作:写2、意万重:形容要表达的意思很多3、复:又4、行人:这里指捎信的人5、临:将要6、发:出发7、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译文】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催我写一封家书,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捎信人即将出发,我又拆开了缄上的信封,赶快再添上几句,说不尽的心事,无奈太匆匆。【鉴赏】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注释】【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也。【榆关】山海关【那畔】那边,此处指关外。【帐】军营的帐篷,千帐指军营之多。【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是说整夜风雪交加。【聒】声音嘈杂。【故园】故乡【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译文】走过一条条山路,走过一条条水路,正向榆关那边走去。夜深了,人们在帐篷里点灯。晚上又刮风又下雪,声音嘈杂打碎了我思乡的梦,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鉴赏】写出了关外将士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注释】1、难:艰难险阻。2、万水千山:这里的“千”、“万”都是泛指,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3、等闲:平常,不放在眼里。4、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5、细浪:小浪花。6、磅礴: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7、走泥丸:小泥球在脚下滚过去。8、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9、暖:温暖。10、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11、寒:心里害怕,有一丝寒意。12、三军:指的是红军的第一方面军,第二方面军和第四方面军。后来通常用“三军”来泛指全军。而不是海,陆,空三军。也不是古代晋国所作上军,中军,下军的三军。13、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露出笑面。【译文】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鉴赏】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写出了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五年级下册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①六七里,笛弄②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③卧月明。【注释】1、横野:宽阔的原野2、弄:逗弄。3、蓑衣:棕或草编的外衣,用来遮风挡雨。【译文】绿草如茵广阔的原野,一望无垠。牧笛逗弄晚风,悠扬悦耳,时断时续地从远处传来。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草地里休息了。【鉴赏】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让我们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也看到作者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舟过安仁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注释】1、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2、棹:船桨。3、怪生:怪不得。4、使风:诗中指两个小孩用伞当帆,让风来帮忙,促使船向前行驶。【译文】一叶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坐在船中。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鉴赏】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儿童才有的奇思妙想,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同时也赞美了两个小孩的聪明伶俐!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注释】①清平乐·村居:清平乐,词牌名。村居,这首词的题目,意为乡村生活。“乐”在此处读yuè②茅檐:茅屋,茅屋的屋檐。③吴音:吴地的方言。④相媚好: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⑤翁媪:老年夫妇,老翁老妇。⑥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⑦织:编织,文中指编织鸡笼。⑧亡赖:“亡”在这里念"wú",指顽皮、淘气。⑨卧:趴。【译文】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夫妻,刚刚饮罢酒,带着醉意,亲热地在一起悠闲自得地聊天。大儿子在溪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家门口编织鸡笼。最有趣的是三儿子,他是那么调皮地玩耍,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鉴赏】诗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安宁、平静生活的羡慕与向往。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注释】1、绝:断绝2、善:擅长,善于。3、鼓:弹。4、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5、哉:语气词,表示感叹,也表示"啊"的意思。6、峨峨:山高峻的样子7、兮:语气词,相当于“啊”。8、若:像„„一样。9、洋洋:广大。10、念:心里所想的。11、必:一定,必定。12、之:他。13、谓:认为。14、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15、乃:就。16、复:再,又。【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听辨琴声。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太好了!就像巍峨的泰山!”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宽广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宛如一望无际的江河!”无论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会清楚地道出他的心声。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朗读停顿】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鉴赏】写出了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六年级下册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注释】1、弈:下棋。(围棋)2、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3、通国:全国;善:善于,擅长。4、诲:教导。5、其:其中。6、惟弈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别墅洋房钢筋劳务合同
- 后勤综合服务合同
- 建筑水电工劳务合同
- 建筑水电劳务安装合同
- 塑钢门窗制作安装合同
- 农业机械承包合同
- 挖机机械设备租赁合同
- 升级合同协议
- 印刷合同保密协议
- 投资上市协议合同范本
- 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2024年上海市闵行区高三语文二模作文指导与佳作:“温故”和“知新”可以是什么关系呢
- 2023-2024学年四川省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国外导引头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 《陆上风电场工程设计概算编制规定及费用标准》(NB-T 31011-2019)
- 肿瘤防治知识讲座总结与反思
- 5M1E人机料法环测质量
- (高清版)DZT 0426-2023 固体矿产地质调查规范(1:50000)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课件:欧洲西部
- 2024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含答案)精华版
- 影视短剧推广方案策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