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22课《寓言四则》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22课《寓言四则》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22课《寓言四则》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22课《寓言四则》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22课《寓言四则》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寓言四则教学目标1.识记并积累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掌握常见的文言字词,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几则寓言的故事情节和寓意。3.了解寓言的艺术特色。4.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5.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培养健全人格。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通过品味关键词语理解寓言含义。品味文本中的细节,理解并感受文本的讽刺效果。4.联系生活经验,选定角度灵活理解寓意。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一、新课导入安徒生的童话,古希腊的寓言,这都是人类文化史上闪亮的明珠。今天,让我们学习两则古希腊寓言,通过对这两则寓言的分析,去享受绮丽瑰宝——寓言的无穷魅力。二、自主预习1.作者介绍伊索(约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作家。善于讲寓言故事讽刺权贵,终遭杀害。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或散文的形式结集,成为后世流传的《伊索寓言》。2.知识链接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常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3.检查预习(1)订正字音赫拉(hb)宙斯(zhou)庇护(bi)粘住(zhan)(2)词语释义庇护:袒护;保护。庇,遮蔽,掩护。添头:指买东西时商家为促销而额外赠送给顾客的东西。爱慕:因喜爱而向往。较量:用竞赛或斗争的方式比本领、实力的高低。凯歌:打了胜仗所唱的歌。(3)词语辨析庇护”和“袒护”两个词都有“保护”的意思。“庇护”则重于“庇”多指有意识、有目的地掩护他人的缺点、过错或罪行,语义较重。“袒护”侧重于“袒”,强调一种情感上的偏向,多指出于私心偏爱而无原则地支持或保护他人错误的思想行为。三、合作探究(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答案示例:因为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2.赫尔墨斯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他此刻的心理是什么样的?答案示例:先问宙斯雕像的价格,大有跟最高的神一比高低的想法;知道价钱不高后,他十分满意。问赫拉雕像的价钱之后,他更觉得自己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3.蚊子为什么能打败狮子?答案示例:扬长避短。4.蚊子为什么会败给蜘蛛?答案示例:骄傲自满。(二)精读课文,内容探究试分析《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答案示例:(1)赫尔墨斯的性格:赫尔墨斯来到人间的目的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表现出他爱慕虚荣的性格;赫尔墨斯听到宙斯的雕像只值一个银元,又笑着问赫拉的值多少钱。他以为宙斯的雕像只值一个银元,赫拉的雕像也一定不值多少钱,表现他自以为是的性格;赫尔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表现了他自命不凡的性格。(2)蚊子的性格:蚊子向狮子挑战时说的那一番话,表明它对敌我双方的长短看得很清楚,并相信能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战胜对方,所以他很自信地“吹着喇叭冲过去”;“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表现出它得意忘形、目空一切的性格特点;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的话,表现出它到死才明白自己的缺点。(三)品读课文,句段赏析仔细品味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1.赫尔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答案示例:一个“笑”字,描写赫尔墨斯的表情,使他傲然的神情跃然纸上,形象生动。2.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答案示例: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蚊子在与狮子的较量中,毫不畏惧智取强敌,打了胜仗得意扬扬的模样。(四)熟读课文,主旨探究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概括这两则寓言的寓意。答案示例:《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这则寓言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蚊子和狮子》通过蚊子战胜狮子却成了蜘蛛的俘虏的故事,尖锐地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便得意忘形的人,由于忽视自己的短处,势必要被小人物打败。(五)赏读课文,鉴赏评价深入文本,比较这两则寓言的艺术特色。答案示例:《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文短小精悍,构思精巧。采用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有伏。正当赫耳墨斯的虚荣心越来越旺盛时,却遇到雕像者如一瓢冷水似的答语,陡转之下便戛然而止。文章的陡转,给读者以巨大的反差,造成了出人意料的结局,讽喻之意已暗含其中。短短的一百多字,却写得跌宕有致,耐人寻味。《蚊子和狮子》构思尤为精巧,短短的篇幅中,情节却大起大落,写出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转化。人们不常见蚊子战胜狮子,听蚊子的“宣言”还以为是吹牛,再一看,还真不假。人们常见蚊子被蜘蛛网粘住,但是蚊子刚刚战胜狮子,正把自己看得无敌于天下时,却被打败了,这反而让人觉得出乎意料,再一想,却又毫不奇怪。作者巧妙地把二者联结起来,构成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六)课外拓展,对比延伸下面两则是改动情节后的寓言,讨论思考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并说明原因。改动后的寓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蚊子和狮子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答案示例:寓言的寓意是从故事情节中得来的,如果改动情节,那寓意相应也有变化。如,改动后的《蚊子和狮子》去掉了蚊子向狮子宣战和取胜后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网上被蜘蛛吃掉这两个情节,那么原文中讽刺蚊子的骄傲之意便不存在了。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的赫耳墨斯打听到宙斯和赫拉的雕像的价格后,为什么一言不发,悄然离去了?他心里这时是怎么想的?显然,原文中讽刺缺少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人的寓意没有了。寓言的故事情节都是作者依据现实生活想象创造的,阅读寓言故事,首先要分析故事情节;而创作寓言,更不能忽视对情节的具体想象。四、课堂小结通过这两则寓言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其中蕴含的道理:《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通过自命不凡的天神赫耳墨斯在雕像者的商店里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蚊子和狮子》通过蚊子击败狮子,却成了蜘蛛的俘虏的故事,讽刺了那些取得一点儿成绩就得意忘形,忽视自己短处的人,揭示了即使取得大的胜利也不能骄傲,要始终谨慎行事,否则可能在小处受到挫败的道理。五、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的练习册及《有效课堂》。第二课时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一、课前复习复述两则寓言的寓意,联系生活经验说说其蕴含的道理。二、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则外国寓言,在我国的文学宝库里,也有不少诙谐幽默的寓言,如《杞人忧天》《滥竽充数》《守株待兔》《自相矛盾》《老马识途》等等,那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两则我国的寓言。三、自主预习1.作者介绍吕不韦(?—前235),卫国濮阳(今河南安阳)人。战国末期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宰相。列子,本名列御寇(“列子”是世人对他的尊称),战国时期郑国圃田(今河南郑州)人,道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对后世哲学、文学、科技等影响深远。《列子》旧题为御寇著,但据后人考证,可能为晋代人所著。2.知识链接《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集体编撰的一部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博采众家学说的著作,又名《吕览》。全书分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一百六十篇,有二十多万字。文章语言简明,常以寓言故事来说明事理,富有说服力。《列子》又名《冲虚真经》,是道家重要典籍。该书按章节分为《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等八篇。全书共一百四十章,由历史故事、寓言故事、哲理散文和神话传说组成,思想内容较为复杂,文学价值颇高,其中有很多脍炙人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两小儿辩日”等。3.检查预习(1)通假字身亡(w®所寄(亡,通“无”,没有)其人舍(Shi)然大喜(舍,同“释”,解除、消除)(2)古今异义词[古叉:告知,开导。例:晓之者曰。晓]今义:知道。[古义:你。例:若屈伸呼吸。若]今义:如果。'古义:于是,就。例:因往晓之。因S.今乂:原因。〔古义:伤害,受伤。例:亦不能有所中伤。中伤〔今义:诬蔑别人使受损害。(3)一词多义

'有闻而传之者动词,听见闻'有闻而传之者动词,听见闻q闻之于宋君动词,使知道[日月星宿名词,太阳日「纟冬日在地上行止名词,一天(4)文言虚词'及其家穿井代词,他其<奈何忧其坏代词,它,指“大地、其人曰代词,那宋之丁氏助词,的<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代词,指“穿井之.得一人”这件事求闻之若此定语后置的标志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介词,向于'闻之于宋君介词,被、非得一人于井中也介词,在(5)文言句式被动句闻之于宋君(“于”表示被动)倒装句A•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宋君令人于丁氏问之”)B•求闻之若此(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若此求闻”)固定句式奈地坏何(“奈……何”,拿……怎么办)三、朗读指导节奏停顿指导。•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四、疏通文意•《穿井得一人》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全国人都把“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一直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宋国国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杞人忧天》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人说:“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那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五、合作探究(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说说这两则寓言各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答案示例:《穿井得一人》的寓意可以概括为凡事都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要深入调查研究,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所有的流言都不可信,只有实际才是真理。《杞人忧天》告诉我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二)精读课文,内容探究1.“晓之者”是怎样为杞人解“忧”的?答案示例:由表及里,化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2.如何理解“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这句话?答案示例:这句话的意思是:日月星辰,也不过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气体,即使坠落,也不会击中甚至打伤人。这句话揭示了杞人的担心是毫无根据且完全没有必要的。3.你是如何看待杞人的行为与“晓之者”的解释的?答案示例:杞人的忧虑缘于他对自然、宇宙的错误认识,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在今天看来,杞人的行为似乎并不能看成傻子行为,从新的宇宙观、环保观来说,还是有理由的。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日、月、星辰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称赞的。(三)熟读课文,主旨探究1.你还能从中国古代成语中找出一个成语的意思和《穿井得一人》的寓意相似吗?请把你知道的成语故事讲述给大家并说说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答案示例:庞恭陪伴魏国太子到邯郸做人质。在临行前,庞恭对魏王说:“要是现在有个人跑来说,热闹的街上出现了一只老虎,大王您相不相信?”“不信!”魏王立刻答道。“如果同时有两个人跑来说,热闹的街上有一只大老虎,您相信吗?”庞恭又问。“我会怀疑。”魏王回答道。“那么要是三个人异口同声地说街上有只老虎时,您会相信吗?”庞恭接着问,魏王回答道:“我会相信。”于是庞恭就劝诫魏王:“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希望大王明察此事。”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可是,庞恭走前就有人毁谤他。庞恭陪太子回国,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他了。这故事本来是讽刺魏惠王无知的,但后世人引申这故事成为“三人成虎”这句成语,乃是借来比喻有时谣言可以掩盖真相的意思。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2.如果从积极的方面看待“杞人忧天”,你会做出什么评价?请结合你的学习或生活说一说。答案示例: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