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荷载效应组合及设计要求第四章
荷载效应组合及设计要求高层结构的设计要求2荷载效应组合1主要内容高层结构的设计要求2荷载效应组合1主要内容荷载效应组合1无地震作用有地震作用竖向荷载:结构、填充墙、装修等自重和楼面使用荷载、雪荷载;水平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按照概率统计和可靠度理论把各种荷载效应按一定规律组合。荷载效应组合1无地震作用竖向荷载:结构、填充墙、装修等自重和荷载标准值:风荷载、地震等效荷载。分项系数:考虑各种荷载可能出现超过标准值的情况而确定的荷载效应增大系数。组合系数:考虑到某些荷载同时作用的概率较小,在叠加其效应时要乘以小于1的系数。几个概念:荷载标准值:风荷载、地震等效荷载。分项系数:考虑各种荷载可能
工程结构设计时应区分下列设计状况(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第4.2.1条):
①持久设计状况:适用于结构使用时的正常情况;
②短暂设计状况:适用于结构出现的临时情况,包括结构施工和维修时的情况等;
③
偶然设计状况:适用于结构出现的异常情况,包括结构遭受火灾、爆炸、撞击时的情况等;
④
地震设计状况:适用于结构遭受地震时的情况,在抗震设防地区必须考虑地震设计状况。工程结构设计时应区分下列设计状况(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1.1、持久设计状况和短暂设计状况下(无地震作用组合)当荷载与荷载效应按线性关系考虑时,按下式:分项系数;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永久荷载、楼面活荷载、风荷载标准值;考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的荷载调整系数,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时取1.0,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时取1.1;楼面活荷载和风荷载组合系数。1.1、持久设计状况和短暂设计状况下(无地震作用组合)分项系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求及荷载效应组合培训资料课件
SGE——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1.0自重+0.5雪荷载+(0.5-0.8)活荷载1.2、地震设计状况下当作用与作用效应按线性关系考虑时,荷载效应组合按下式确定:
SEhk——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尚应乘以相应的增大系数、调整系数;
SEvk——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尚应乘以相应的增大系数、调整系数;分项系数;风荷载组合系数。SGE——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1.0自重+0.5雪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求及荷载效应组合培训资料课件高层结构的设计要求2承载力要求侧移要求舒适度要求稳定性和抗倾覆延性要求高层结构的设计要求2承载力要求高层建筑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验算:
①持久设计状况、短暂设计状况(无地震作用)
0Sd≤Rd
②地震设计状况
Sd≤Rd/rRE
2.1、承载力要求考虑地震作用的偶然性与短时性。高层建筑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验算:2.1、承载力要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gRE型钢(钢管)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gRE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gRE型钢(钢管)混凝土构钢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gRE
当仅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组合时,各类结构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rRE均应取1.0。高层建筑应具备必要的刚度,在正常使用条件下,避免产生过大的位移而影响结构的承载力、稳定性和使用要求。2.2、侧移限制钢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gRE当仅考虑竖向地震1、使用阶段层间位移限制
在风荷载或多遇地震标准值作用下,结构按弹性计算的楼层层间最大水平层位移与层高之比△u/h应满足:⑴高度≤150m的高层建筑,其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不宜大于下表的限值:结构体系框架1/550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板柱—剪力墙1/800筒中筒、剪力墙1/1000除框架结构外的转换层1/1000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的限值1、使用阶段层间位移限制⑴高度≤150m的高层建筑,其楼⑵高度≥250m的高层建筑,其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u/h不宜大于1/500;⑶高度在150~250m之间的高层建筑,其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u/h的限值,按上述限值线性插值取用。
限制侧移的原因:防止主体结构开裂、破坏;防止填充墙和装修开裂、破坏;过大的变形会使电梯等无法正常工作;并使人有不舒适感;过大的侧移还会使结构产生附加应力。⑵高度≥250m的高层建筑,其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2、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层间位移限制——大震不倒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为防止倒塌,高层建筑要限制结构的最大弹塑性层间侧移——即薄弱层的弹塑性变形验算。
⑴下列结构应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
①7~9度时楼层屈服强度系数ξy<0.5的框架结构;
②7~9度甲类建筑和9度抗震设防的乙类建筑结构;
③采用隔震和消能减震技术的建筑结构。
④房屋高度大于150m的结构。2、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层间位移限制——大震不倒在罕遇
楼层屈服强度系数,为按构件实际配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楼层受剪承载力,与按罕遇地震作用计算的楼层弹性地震剪力的比值。
计算结构楼层或构件的受剪承载力标准值,取决于实际结构的破坏机制。由于地震作用的随机性,结构在强震下的破坏机制很难预估。因此,一般只能假设在一定破坏机制条件下估计其楼层受剪承载力。较简化的实用计算方法有“拟弱柱化法”、“节点失效法”、“节点平衡法”等。楼层屈服强度系数,为按构件实际配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⑵下列结构宜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①符合下表所列范围且竖向不规则的高层建筑结构;
②
7度Ⅲ、Ⅳ类场地和8度抗震设防的乙类建筑结构;
③板柱—剪力墙结构。⑵下列结构宜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①符合下表所列范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大多数结构进入弹塑性状态,变形较大,验算结构层间变形是否超过限值。结构薄弱层(部位)层间弹塑性位移应符合下式要求:△up——层间弹塑性位移;
h——层高;
——层间弹塑性位移角限值,按下表采用:结构类别框架结构1/50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板柱—剪力墙结构1/100剪力墙结构和筒中筒结构1/120除框架外的转换层1/120层间弹塑性位移角限值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大多数结构进入弹塑性状态,
对框架结构,当轴压比<0.40时,可将表中数值提高10%;当柱子全高的箍筋构造采用比本规程中框架柱箍筋最小配箍特征值大30%时,可将表中数值提高20%,但累计不宜超过25%。
影响高层建筑舒适度的主要两个方面:一是结构在风的作用下,出现过于明显的变速振动;二是楼盖的竖向振动频率和加速度。1、风载下结构顶点最大加速度限值
高度较大的高层建筑,在风载下易产生风振。过大的振动加速度,会使人产生不适甚至不能忍受。2.3、舒适度要求对框架结构,当轴压比<0.40时,可将表中数值提高10%
舒适度与风振加速度的关系:《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高度超过150m的高层建筑具有良好的使用条件,满足舒适度的要求。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的10年一遇的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结构顶点的顺风向和横风向振动最大加速度不应超过下表限值。舒适度与风振加速度的关系:《高层建筑混凝使用功能住宅、公寓0.15办公、旅馆0.25结构顶点最大加速度2、楼盖竖向振动加速度限值《高层规程》中规定楼盖结构的竖向振动频率不宜小于3Hz,竖向振动加速度不应超过下表的限值。使用功能住宅、公寓0.15办公、旅馆0.25结构顶点最大加速
结构整体稳定性是高层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研究表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仅在竖向重力荷载作用下产生整体丧失稳定的可能性很小。稳定性设计主要是控制在风荷载或水平地震力作用下,重力荷载产生的二阶效应(P-Δ)不致过大,以免引起结构的失稳、倒塌。P-Δ效应:在水平荷载作用下,高层建筑出现侧移后,重力荷载会产生附加弯矩,附加弯矩又会增大侧移,这种二阶效应称为P-Δ效应。
由此可见,结构整体稳定性问题,实际上是结构抗侧移刚度和重力大小的问题。结构抗侧移刚度和重力荷载之比(简称刚重比)是影响重力P-Δ效应的主要参数。2.4、稳定性与抗倾覆结构整体稳定性是高层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研究1、在水平力作用下,当高层建筑结构满足下列规定时,可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的不利影响。
1)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
2)框架结构:式中:EJd—结构在一个主轴方向的等效侧向刚度。
H—房屋高度
Gi,Gj—分别为第i,j楼层的重力荷载设计值
Di—第i楼层的弹性等效侧向刚度,可取该层剪力与层间位移的比值。n—结构总层数。
1、在水平力作用下,当高层建筑结构满足下列规定时,可不考虑重2、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
2)框架结构:
(i=1,2,…,n)2、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应符合下列规定3、抗倾覆控制:⑴、控制高宽比H/B;⑵、控制基底零应力区面积,<15%总面积。3、抗倾覆控制:1、延性的概念—一般是指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对于构件和构件截面来讲,延性是指保持承载力情况下的塑性变形能力。以钢筋混凝土适筋梁为例加载至钢筋屈服加载至极限荷载利用延性吸收地震能延性比=2.5、延性的要求1、延性的概念—一般是指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对于构件和构件2、延性——塑性变形带来的变化⑴有利方面:出现塑性变形后,结构的刚度减小、周期变长,结构所受到的地震作用明显减小。这对抵抗地震作用、尤其是大震过后的余震是非常有利的;⑵不利方面:出现塑性变形,意味着混凝土构件要出现塑性铰、较大的裂缝和永久变形。会影响到结构的稳定。结构的继续使用需要修复。2、延性——塑性变形带来的变化⑴有利方面:出现塑性变形后
从抗震角度来看,出现超过设防烈度的地震是不可避免的,结构应该具备足够的塑性变形能力。
但是结构过早地出现塑性变形也是十分不利的。结构在小震、甚至风荷载作用下就出现塑性变形,必然导致裂缝和变形过大,将影响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采用了“三个水准”的抗震设计原则:
小震不坏——结构处于弹性状态;
中震可修——结构出现塑性变形;
大震不倒——结构应保持整体稳定。从抗震角度来看,出现超过设防烈度的地震是不可3、构件的延性控制——抗震等级
由此可见,延性是必须的,但延性的利用是有代价的。因此,重要性不同构件,应有不同的延性控制。
而且影响延性的因素是比较复杂的。以最简单的梁端塑性铰为例:压区高度材料变形能力塑性变形中不能剪坏计算和构造3、构件的延性控制——抗震等级由此可见,延性
我国《规范》依据设防分类、设防烈度、结构类型、房屋高度,划分了结构的抗震等级。一级要求最高,延性很好,二级、三级次之,四级要求最低。不同抗震等级,对应不同的延性要求。设计时采取不同的计算和构造措施。
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如下表所示:我国《规范》依据设防分类、设防烈度、结构类型、房屋高度,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求及荷载效应组合培训资料课件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求及荷载效应组合培训资料课件
⑴甲、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当建筑场地为I类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⑵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当建筑场地为I类时,除6度外,应允许按本地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注:当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A级高度:⑴甲类建筑,应采取更有效的抗震措施;
⑵乙类建筑,抗震等级应按特一级考虑。
抗震设防标准:⑴甲、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思考题1、什么是荷载组合效应?有地震作用组合和无地震作用组合的区别是什么?2、限制结构侧向位移的原因?3、各类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思考题1、什么是荷载组合效应?有地震作用组合和无地震作用每一次的加油,每一次的努力都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自己。12月-2212月-22Friday,December30,202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09:45:1909:45:1909:4512/30/20229:45:19AM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全,常把弓弦绷。12月-2209:45:1909:45Dec-2230-Dec-2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掌控人心方位上。09:45:1909:45:1909:45Friday,December30,2022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12月-2212月-2209:45:1909:45:19December30,2022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2年12月30日9:45上午12月-2212月-22扩展市场,开发未来,实现现在。30十二月20229:45:19上午09:45:1912月-22做专业的企业,做专业的事情,让自己专业起来。十二月229:45上午12月-2209:45December30,2022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2022/12/309:45:1909:45:1930December2022科学,你是国力的灵魂;同时又是社会发展的标志。9:45:19上午9:45上午09:45:1912月-22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新的一天开启。12月-2212月-2209:4509:45:1909:45:19Dec-22人生不是自发的自我发展,而是一长串机缘。事件和决定,这些机缘、事件和决定在它们实现的当时是取决于我们的意志的。2022/12/309:45:19Friday,December30,2022感情上的亲密,发展友谊;钱财上的亲密,破坏友谊。12月-222022/12/309:45:1912月-22谢谢大家!每一次的加油,每一次的努力都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自己。12月-第四章
荷载效应组合及设计要求第四章
荷载效应组合及设计要求高层结构的设计要求2荷载效应组合1主要内容高层结构的设计要求2荷载效应组合1主要内容荷载效应组合1无地震作用有地震作用竖向荷载:结构、填充墙、装修等自重和楼面使用荷载、雪荷载;水平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按照概率统计和可靠度理论把各种荷载效应按一定规律组合。荷载效应组合1无地震作用竖向荷载:结构、填充墙、装修等自重和荷载标准值:风荷载、地震等效荷载。分项系数:考虑各种荷载可能出现超过标准值的情况而确定的荷载效应增大系数。组合系数:考虑到某些荷载同时作用的概率较小,在叠加其效应时要乘以小于1的系数。几个概念:荷载标准值:风荷载、地震等效荷载。分项系数:考虑各种荷载可能
工程结构设计时应区分下列设计状况(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第4.2.1条):
①持久设计状况:适用于结构使用时的正常情况;
②短暂设计状况:适用于结构出现的临时情况,包括结构施工和维修时的情况等;
③
偶然设计状况:适用于结构出现的异常情况,包括结构遭受火灾、爆炸、撞击时的情况等;
④
地震设计状况:适用于结构遭受地震时的情况,在抗震设防地区必须考虑地震设计状况。工程结构设计时应区分下列设计状况(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1.1、持久设计状况和短暂设计状况下(无地震作用组合)当荷载与荷载效应按线性关系考虑时,按下式:分项系数;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永久荷载、楼面活荷载、风荷载标准值;考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的荷载调整系数,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时取1.0,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时取1.1;楼面活荷载和风荷载组合系数。1.1、持久设计状况和短暂设计状况下(无地震作用组合)分项系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求及荷载效应组合培训资料课件
SGE——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1.0自重+0.5雪荷载+(0.5-0.8)活荷载1.2、地震设计状况下当作用与作用效应按线性关系考虑时,荷载效应组合按下式确定:
SEhk——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尚应乘以相应的增大系数、调整系数;
SEvk——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尚应乘以相应的增大系数、调整系数;分项系数;风荷载组合系数。SGE——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1.0自重+0.5雪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求及荷载效应组合培训资料课件高层结构的设计要求2承载力要求侧移要求舒适度要求稳定性和抗倾覆延性要求高层结构的设计要求2承载力要求高层建筑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验算:
①持久设计状况、短暂设计状况(无地震作用)
0Sd≤Rd
②地震设计状况
Sd≤Rd/rRE
2.1、承载力要求考虑地震作用的偶然性与短时性。高层建筑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验算:2.1、承载力要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gRE型钢(钢管)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gRE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gRE型钢(钢管)混凝土构钢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gRE
当仅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组合时,各类结构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rRE均应取1.0。高层建筑应具备必要的刚度,在正常使用条件下,避免产生过大的位移而影响结构的承载力、稳定性和使用要求。2.2、侧移限制钢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gRE当仅考虑竖向地震1、使用阶段层间位移限制
在风荷载或多遇地震标准值作用下,结构按弹性计算的楼层层间最大水平层位移与层高之比△u/h应满足:⑴高度≤150m的高层建筑,其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不宜大于下表的限值:结构体系框架1/550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板柱—剪力墙1/800筒中筒、剪力墙1/1000除框架结构外的转换层1/1000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的限值1、使用阶段层间位移限制⑴高度≤150m的高层建筑,其楼⑵高度≥250m的高层建筑,其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u/h不宜大于1/500;⑶高度在150~250m之间的高层建筑,其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u/h的限值,按上述限值线性插值取用。
限制侧移的原因:防止主体结构开裂、破坏;防止填充墙和装修开裂、破坏;过大的变形会使电梯等无法正常工作;并使人有不舒适感;过大的侧移还会使结构产生附加应力。⑵高度≥250m的高层建筑,其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2、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层间位移限制——大震不倒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为防止倒塌,高层建筑要限制结构的最大弹塑性层间侧移——即薄弱层的弹塑性变形验算。
⑴下列结构应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
①7~9度时楼层屈服强度系数ξy<0.5的框架结构;
②7~9度甲类建筑和9度抗震设防的乙类建筑结构;
③采用隔震和消能减震技术的建筑结构。
④房屋高度大于150m的结构。2、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层间位移限制——大震不倒在罕遇
楼层屈服强度系数,为按构件实际配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楼层受剪承载力,与按罕遇地震作用计算的楼层弹性地震剪力的比值。
计算结构楼层或构件的受剪承载力标准值,取决于实际结构的破坏机制。由于地震作用的随机性,结构在强震下的破坏机制很难预估。因此,一般只能假设在一定破坏机制条件下估计其楼层受剪承载力。较简化的实用计算方法有“拟弱柱化法”、“节点失效法”、“节点平衡法”等。楼层屈服强度系数,为按构件实际配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⑵下列结构宜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①符合下表所列范围且竖向不规则的高层建筑结构;
②
7度Ⅲ、Ⅳ类场地和8度抗震设防的乙类建筑结构;
③板柱—剪力墙结构。⑵下列结构宜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①符合下表所列范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大多数结构进入弹塑性状态,变形较大,验算结构层间变形是否超过限值。结构薄弱层(部位)层间弹塑性位移应符合下式要求:△up——层间弹塑性位移;
h——层高;
——层间弹塑性位移角限值,按下表采用:结构类别框架结构1/50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板柱—剪力墙结构1/100剪力墙结构和筒中筒结构1/120除框架外的转换层1/120层间弹塑性位移角限值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大多数结构进入弹塑性状态,
对框架结构,当轴压比<0.40时,可将表中数值提高10%;当柱子全高的箍筋构造采用比本规程中框架柱箍筋最小配箍特征值大30%时,可将表中数值提高20%,但累计不宜超过25%。
影响高层建筑舒适度的主要两个方面:一是结构在风的作用下,出现过于明显的变速振动;二是楼盖的竖向振动频率和加速度。1、风载下结构顶点最大加速度限值
高度较大的高层建筑,在风载下易产生风振。过大的振动加速度,会使人产生不适甚至不能忍受。2.3、舒适度要求对框架结构,当轴压比<0.40时,可将表中数值提高10%
舒适度与风振加速度的关系:《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高度超过150m的高层建筑具有良好的使用条件,满足舒适度的要求。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的10年一遇的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结构顶点的顺风向和横风向振动最大加速度不应超过下表限值。舒适度与风振加速度的关系:《高层建筑混凝使用功能住宅、公寓0.15办公、旅馆0.25结构顶点最大加速度2、楼盖竖向振动加速度限值《高层规程》中规定楼盖结构的竖向振动频率不宜小于3Hz,竖向振动加速度不应超过下表的限值。使用功能住宅、公寓0.15办公、旅馆0.25结构顶点最大加速
结构整体稳定性是高层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研究表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仅在竖向重力荷载作用下产生整体丧失稳定的可能性很小。稳定性设计主要是控制在风荷载或水平地震力作用下,重力荷载产生的二阶效应(P-Δ)不致过大,以免引起结构的失稳、倒塌。P-Δ效应:在水平荷载作用下,高层建筑出现侧移后,重力荷载会产生附加弯矩,附加弯矩又会增大侧移,这种二阶效应称为P-Δ效应。
由此可见,结构整体稳定性问题,实际上是结构抗侧移刚度和重力大小的问题。结构抗侧移刚度和重力荷载之比(简称刚重比)是影响重力P-Δ效应的主要参数。2.4、稳定性与抗倾覆结构整体稳定性是高层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研究1、在水平力作用下,当高层建筑结构满足下列规定时,可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的不利影响。
1)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
2)框架结构:式中:EJd—结构在一个主轴方向的等效侧向刚度。
H—房屋高度
Gi,Gj—分别为第i,j楼层的重力荷载设计值
Di—第i楼层的弹性等效侧向刚度,可取该层剪力与层间位移的比值。n—结构总层数。
1、在水平力作用下,当高层建筑结构满足下列规定时,可不考虑重2、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
2)框架结构:
(i=1,2,…,n)2、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应符合下列规定3、抗倾覆控制:⑴、控制高宽比H/B;⑵、控制基底零应力区面积,<15%总面积。3、抗倾覆控制:1、延性的概念—一般是指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对于构件和构件截面来讲,延性是指保持承载力情况下的塑性变形能力。以钢筋混凝土适筋梁为例加载至钢筋屈服加载至极限荷载利用延性吸收地震能延性比=2.5、延性的要求1、延性的概念—一般是指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对于构件和构件2、延性——塑性变形带来的变化⑴有利方面:出现塑性变形后,结构的刚度减小、周期变长,结构所受到的地震作用明显减小。这对抵抗地震作用、尤其是大震过后的余震是非常有利的;⑵不利方面:出现塑性变形,意味着混凝土构件要出现塑性铰、较大的裂缝和永久变形。会影响到结构的稳定。结构的继续使用需要修复。2、延性——塑性变形带来的变化⑴有利方面:出现塑性变形后
从抗震角度来看,出现超过设防烈度的地震是不可避免的,结构应该具备足够的塑性变形能力。
但是结构过早地出现塑性变形也是十分不利的。结构在小震、甚至风荷载作用下就出现塑性变形,必然导致裂缝和变形过大,将影响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采用了“三个水准”的抗震设计原则:
小震不坏——结构处于弹性状态;
中震可修——结构出现塑性变形;
大震不倒——结构应保持整体稳定。从抗震角度来看,出现超过设防烈度的地震是不可3、构件的延性控制——抗震等级
由此可见,延性是必须的,但延性的利用是有代价的。因此,重要性不同构件,应有不同的延性控制。
而且影响延性的因素是比较复杂的。以最简单的梁端塑性铰为例:压区高度材料变形能力塑性变形中不能剪坏计算和构造3、构件的延性控制——抗震等级由此可见,延性
我国《规范》依据设防分类、设防烈度、结构类型、房屋高度,划分了结构的抗震等级。一级要求最高,延性很好,二级、三级次之,四级要求最低。不同抗震等级,对应不同的延性要求。设计时采取不同的计算和构造措施。
对钢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龙岩学院《视频处理与检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龙岩学院《财税综合实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版东莞离婚协议书模板定制与调解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度农业防灾减灾农田承包合同大全3篇
- 2024版带压堵漏技术培训与支持合同3篇
- 开发区精装修房屋租赁合同
- 企业货物运输合同
- 2024年标准离婚合同全文电子版阅读指南版
- 2024年度专业录音棚租赁录音协议3篇
- 六盘水师范学院《建筑造型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机器人等级考试一级真题8套
- Axure原型设计基础教学ppt课件(完整版)
- 220t锅炉课程设计 李学玉
- 综合与实践《我们身体上的“尺”》教材分析
- 电动给水泵液力耦合器基础知识ppt课件
- 监理公司各部门职责
- 253种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别主要特征
- 论辛弃疾词作的愁情主题及其审美价值
- 新形势下我国保险市场营销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 LTE无线网络优化PPT课件
- 动态血压监测在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的意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