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公共管理核心内容培训讲座之课件_第1页
公务员公共管理核心内容培训讲座之课件_第2页
公务员公共管理核心内容培训讲座之课件_第3页
公务员公共管理核心内容培训讲座之课件_第4页
公务员公共管理核心内容培训讲座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务员公共管理核心内容培训讲座之席战修公共行政濮阳市公务员培训中心公务员公共管理核心内容培训讲座之席战修公共行政濮阳市公务11、中央主管部门关于在全国公务员中开展公共管理核心内容培训的规定△原人事部〔2005〕29号文:关于在全国公务员中开展公共管理核心内容培训的通知○要求:全体公务员都要参加公共管理核心内容培训○目的:围绕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需要,通过培训增强公共行政意识,提高公共行政能力。○内容:公务员通用能力、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经济、依法行政前言1、中央主管部门关于在全国公务员中开展公共管理核心内容培前2△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十一五”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纲要的通知,国办发〔2007〕8号——培训纲要制定的主要培训任务之“3”:按照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的要求,根据不同地区和部门公务员的特点,深入开展公共行政、公共政策、依法行政、廉洁从政、危机管理等教育培训工作。2、全国各省市公共管理核心内容培训工作情况——普遍已开展培训,其中:△上海:“8+X”模式:8门公共管理课程——宪法与政府、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务员制度、行政伦理、行政法、组织行为学、公共经济;“X”是指设置若干专业课,供不同部门岗位人员选学。2004—2008春完成。△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十一五”行政机关公务员培3△广东,浙江、四川、辽宁、广西,宁夏等省市2007年底前完成五门核心内容培训△山东:从2006年11月起至2008年底前分三个专题,每个专题自学和集中培训7-8个月时间。三个专题:公务员通用能力、公共行政与公共政策、公共经济。每个专题培训实行全省统考、实行培训登记管理。今年3月底前,已完成前两个专题培训。现正进行“公共经济”培训。△河南:2007年底前,郑州和其他16个地市完成培训,只有濮阳没有开展。3、人事部:公务员公共管理核心内容培训大纲△公务员通用能力○基础知识(1)公务员能力的内涵及特征。(2)公务员能力建设的途径和方式方法。△广东,浙江、四川、辽宁、广西,宁夏等省市2007年底前完成4

(3)加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4)党的十六大对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能力建设的具体要求。(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历史背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各项部署。(6)国外政府和公务员能力建设的基本情况。(专题一)政治鉴别能力(1)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3)理想信念、廉政意识、社会主义荣辱观。(4)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执政的基本经验。(3)加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5(专题二)依法行政能力(1)法律意识、规则意识、法制意识。(2)依法行政基本知识。(3)与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4)行政执法的具体要求。(专题三)公共服务能力(1)党的宗旨与群众路线。(2)公务员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3)公务员的纪律和行为规范(4)公共服务方式方法(5)公共服务的成本控制和效能意识(专题二)依法行政能力6(专题四)调查研究能力(1)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调查研究的有关重要论述。(2)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3)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专题五)学习和创新能力(1)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2)科学的学习方法。(3)建设学习型组织。(4)创新意识与科学精神。(5)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技能。(专题六)沟通协调能力(1)全局观念、民主作风和协作意识(2)语言、文字技能(3)民主集中制(4)沟通协调的方式方法(专题四)调查研究能力7(专题七)应对突发事件能力(1)发现带有倾向性、潜在性问题的方法和技能。(2)制定应急预案的方法和技能。(3)快速研究分析突发事件原因、影响、应对措施的方法和技能。(4)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协调不同利益关系的方法和技能。(5)有序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6)国内外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和教训。(专题八)心理调适能力(1)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3)心理健康基础知识(4)心理调适的具体方式方法(专题七)应对突发事件能力8△公共行政○基础知识(1)公共行政内涵。(2)公共行政职能。(3)公共行政体制。(4)公共行政过程。(5)公共行政方式与制度化建设。(6)国家政治体制与行政体制的关系。(7)中外政府管理体制的比较。(专题一)行政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1)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行政改革的特点。(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次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内容、过程、经验。(3)新时期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性及发展方向。(4)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目标、主要任务。△公共行政9(专题二)政府管理创新与构建和谐社会(1)构建和谐社会相关理论。(2)政府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3)建立长效的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4)通过政府管理创新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专题三)政府绩效考核(1)政府绩效考核基本理念和功能。(2)国外政府绩效考核的发展趋势。(3)我国政府绩效考核的历史和现状。(4)我国政府绩效考核的发展方向和主要措施。(专题四)政府人力资源管理(1)国外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特点及发展趋势。(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精神实质和重要意义。(3)我国公务员管理的原则。(4)我国公务员的条件、义务和权利。(5)我国公务员管理的主要环节及其法律法规规定。(专题二)政府管理创新与构建和谐社会10(专题五)危机管理(1)危机管理在政府管理中的地位、作用。(2)现阶段我国突发公共事件产生的原因、表现和特点。(3)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方法。(4)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原则。(5)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本地方(部门)相应预案体系和要求。(6)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运行机制和应急保障措施。(专题六)政务信息化与电子政务(1)电子政务发展对政府管理的影响。(2)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的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网上办公实务。(3)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主要目标和任务。(4)信息安全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专题五)危机管理11(专题七)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1)政府与社会关系。(2)政府社会管理职能。(3)政府公共服务内容。(4)公共服务方式改善。(专题八)公共权利监督与防范腐败(1)公共权利的行使与问责制。(2)公共权利监督与反腐败斗争。(3)有效监督公共权利的体制和机制。△公共政策○基础知识(1)公共政策的内涵。(2)公共政策与法律的关系。(3)公共政策作用的边界。(专题七)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12

(4)公共政策制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5)公共政策执行。(6)公共政策评估。(专题一)改革开放政策(1)我国改革开放基本历程。(2)我国改革开放基本经验。(3)我国改革开放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专题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我国“三农”问题的由来及现状。(2)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3)发展现代农业主要政策措施。(4)增加农民收入主要政策措施。(5)改善农村面貌主要政策措施。(6)培训新型农民主要政策措施。(7)增加农业农村投入、深化农村改革的主要政策措施。(4)公共政策制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13(专题三)区域协调发展政策(1)区域协调发展互动机智。(2)西部大开发战略。(3)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4)中部地区崛起战略。(5)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6)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专题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1)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2)我国创新体系主要内容。(3)保护知识产权基础知识。(4)我国教育“普及、发展、提高”三大任务主要内容。(5)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主要内容。(6)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7)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要求。(8)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主要政策措施。(专题三)区域协调发展政策14(专题五)人口、就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及社会保障体系(1)我国人口现状及政策措施。(2)我国就业体制改革历程。(3)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4)发达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基本特点。(5)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6)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路和目标。(专题六)民族、宗教政策(1)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2)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原则及主要内容。(3)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内容。(4)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内容。(专题七)外交政策与祖国统一(1)我国外交政策指导方针。(2)近五十年来我国外交基本历程。(3)实行“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专题五)人口、就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及社会保障体系15△公共经济○基础知识(1)公共经济的含义。(2)政府的经济职能。(3)公共经济基本理论。(4)公共支出理论。(5)公共收入分析。(6)公共经济政策工具。(专题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3)我国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4)完善现代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5)改善宏观调控体系。△公共经济16(专题二)可持续发展政策(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目标。(2)经济增长方式转型。(3)自然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政策。(4)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措施。(5)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政策措施。(专题三)财政体制(1)西方国家财政体制基本情况。(2)我国财政体制的历史沿革及其问题。(3)构建中国特色公共财政体制。(专题四)税收体制(1)我国税收体制的改革及其问题。(2)我国税制的演变。(3)现行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4)我国主要税种。(5)税收法制化。(专题二)可持续发展政策17(专题五)政府采购(1)政府采购的内涵、特点及意义。(2)政府采购的原则。(3)政府采购的方式。(4)政府采购的审计与监督。(专题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1)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历程。(2)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3)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4)加快推进和完善垄断行业改革。(专题七)涉外经济(1)我国涉外经济基本政策。(2)我国利用外资指导思想及基本方式方法。(3)世界贸易组织基础知识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的影响。(4)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专题五)政府采购18△依法行政○基础知识(1)法的基本特征。(2)法律规范的结构。(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渊源。(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部门。(5)我国法律适用的效力范围。(6)我国的法律解释。(7)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专题一)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1)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过程。(2)江泽民同志对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的发展。(3)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法制基本要求的内容。(4)依法治国的必然性、必要性。(5)依法治国的核心、目标和基本要求。(6)依法治国与加强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依法行政19(专题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1)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3)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目标。(4)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5)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6)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主要政策措施。(专题三)宪法(1)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结构形式和政权组织形式。(2)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主要内容。(3)我国国家机关的组成情况。(4)我国行政组织的性质、法律地位、机构设置。(5)我国各级政府的职权和领导体制。(专题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20(专题四)行政法律规范的制定与适用(1)行政法律规范制定的主体、权限和程序。(2)行政法律规范的适用规则。(3)行政法律规范冲突的解决。(专题五)行政处罚制度(1)行政处罚的概念和性质。(2)行政处罚的原则。(3)行政处罚的设定权和种类。(4)对行政处罚实施主体的有关规定。(5)行政处罚的适应规则、时效规定及计算。(6)行政处罚的程序与法律责任。(专题六)行政复议制度(1)行政复议制度的概念、特征及作用。(2)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及其具体要求。(3)行政复议的范围。(4)行政复议的程序。(专题四)行政法律规范的制定与适用21(专题七)行政诉讼制度(1)行政诉讼的概念、原则及特点。(2)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3)行政诉讼的审理。(4)行政诉讼的判决。(5)行政诉讼的执行。(专题八)国家赔偿制度(1)国家赔偿制度的概念及适用范围。(2)国家赔偿的构成要件。(3)行政赔偿。(4)司法赔偿。(5)国家赔偿方式、赔偿请求时效、计算标准。(专题九)行政监察制度(1)行政监察的概念、主体与对象。(2)行政监察的基本原则。(3)行政监察机关及其权限。(4)行政监察的程序。(专题七)行政诉讼制度224、全国公务员结合各地、各部门开展公共管理培训的作用一、公共管理基础知识(一)公共管理涵义、实践与理论1、公共管理涵义指公共部门与准公共部门共同满足公共需求,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实现良好治理的管理活动。

○管理:主管和治理。其实质:管理对象是社会关系——权力、利益、协作;管理手段方式——通过组织和协调活动,达到管理目的——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公共:社会公共需求2、公共管理实践与理论○实践:中国古代国家管理到现代西方公共管理:形成国家行政、生产管理、军队管理、宗教管理四大系统;权威机制、社会机制、市场机制三大机制。○理论:公共行政学科理论始于西方国家公共行政,变迁和发展为公共管理,仅100多年历史。4、全国公务员结合各地、各部门开展公共管理培训的作用23★传统公共行政模式(1880年—1970年):在市场失灵基础上,政府职能扩大、干预市场,政府内部规范多;政治行政分开,行政组织内部采用等级官僚体制,文官制度的建立,科学管理技术的应用——形成公共行政学、传统行政模式。★公共管理模式(1970年至今):针对传统行政模式出现的许多“政府失灵问题”,主张减少政府干预,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主张社会多元化主体,参与公共事务管理;主张重构一套“企业型”政府的运作机制,形成新公共管理理论。3、公共管理的学科体系△以公共管理为重点,以公共行政学、行政法学、公共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策科学、领导科学、基本政治理论与政治制度为主要专业方向的学科体系。公共行政是公共管理的核心,宏观经济是公共管理的重点,公共政策和领导方法是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行政法则是规范行政权力、保护人民合法权益的制度保障。★传统公共行政模式(1880年—1970年):在24△公共管理核心内容培训大纲五部分:

○公务员通用能力○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经济○依法行政(二)公共行政的内涵和基本问题1、公共行政内涵指国家行政机构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活动。○主体○客体○依法、有效率2、公共行政主体及其体系以政府为核心开放体系△政府组织是核心主体

△中国共产党员是重要主体△公共管理核心内容培训大纲五部分:25△各政治团体是重要参与力量△自治组织的特定功能

△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组织○以上为公共组织△非公共组织——市场主体、公有企业、私人企业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的区别——目的、服务内容、管理模式、活动依据3、公共行政客体(内容、功能)△社会公共需求是政府存在的原因,决定着政府活动的范围;政府的目的和功能就是满足社会公共需求。

○社会公共需求:社会成员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在个人需求满足之后,寻求解决公共问题、安全、自尊、幸福和发展所产生的公共需求。△政府公共服务:满足社会需求、提供公共产品的服务行为总称。○政府公共服务(也叫公共产品)的内容种类和提供方式

○基本公共服务——由政府部门提供△各政治团体是重要参与力量26○混合公共服务——由政府、非政府组织、非公共组织提供

○管制性公共服务——由政府、非公共组织(企业)提供△公共行政的主体与客休之间的基本关系,即社会公共需求与政务公共服务之间关系,构成了公共行政的基本内容。行政客体提出的社会公共需求,行政主体必须加以满足——构成政府职能的主要内容。4、公共行政职能即政府职能,是政府依法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应承担的职责和功能。简单地说就是政府应当管什么,不应当管什么△任务性职能——依社会公共需求的内容分为政治职能、经济职能、社会职能、文化职能△程序性职能——提供公共服务的执行运作机制、决策、组织、领导、控制△政府职能定位与转变○社会需求内容决定职能○社会需求的发展变化指导职能转变○混合公共服务——由政府、非政府组织、非公共组织27○政府职能及其转变是行政体制的核心,职能转变必须与整个行政体制改革同步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市场经济自身弊端与缺陷:★垄断和非公平竞争★无法满足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不能解决社会福利和收入分配公平问题★不能确定和控制宏观经济总量平衡★无法解决市场外部性问题○市场经济自身的缺陷是政府对经济进行间接干预和宏观调控的根源。★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经济调节:宏观调控,平稳发展改革经济体制,国企国资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繁荣农村经济○政府职能及其转变是行政体制的核心,职能转变必须28市场监管:健全市场体系,加强监管,维护秩序打破垄断,改革公用事业体制社会管理:保障人权,维护社会安全协调矛盾,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危机管理公共服务: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5、公共行政体制(1)公共行政体制:指公共行政系统的结构模式和规范的总称(经院式)又: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的权力划分、机构设置及运行制度的体系和机制的总称(通俗式)市场监管:健全市场体系,加强监管,维护秩序29(2)公共行政体制的系统模式

权力划分和职能配置——核心社会需求——立法、司法、行政权——中央与地方、地方各级间关系——职能配置。

行政组织机构、职位、人员——载体行政权力和职能的表现形式——落实到机构、职位人员——与权力职能为一体。

行政运行机制——灵魂主要环节是决策、执行、反馈,关键是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体制,建立决策体制的关键是提升公务员整体素质与业务知识、创新能力、法治意识。公共行政体制系统(2)公共行政体制的系统模式权力划分和职能配30二、公共行政体制改革公共行政体制改革是职能、机构和运行机制的统一协调改革,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一)西方国家的公共行政体制改革1、行政体制改革动因财政压力——原动力经济信息化——内在推动力经济全球化——外在压力2、行政体制改革总体框架△改革两条主线:市场化、绩效化

△改革三大领域:○政府做什么——按照核心职能与非核心职能分开的思路,理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叫政府卸载与政府职能结构优化。二、公共行政体制改革31○政府如何做——属于政府份内的事务如何做,市场化、社会化是方向。尽可能借用社会力量,核心理念是公共服务的安排者与生产者分开。○政府内部管理体制的适应性调整——改革从理念,体制、 机制和操作技术四个方面,涉及组织结构、人事制度、 预算财务管理、工作程序设计多因素。总的改革导向 是绩效化。3、公共行政体制改革的指导理论△西方当代公共管理四种主流理论○公共产品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治理理论○政府如何做——属于政府份内的事务如何做,市场化32△新公共管理理论——改革两条主线的指导理论,由公共选择理论、新管理主义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构成。

其中:○公共选择理论主张:重新界定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在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中的作用,主张 缩小政府作用,扩大市场与社会作用。○新管理主义理论主张: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在管理上并无本质差别;私人部门管理具有优越性;借用私人部门的管理模式重塑政府。△公共选择理论——指导市场化改革主线新管理主义理论——指导绩效化改革主线4、当代西方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新公共管理理论——改革两条主线的指导理论,由公33

(1)政府职能的结构优化a、非国有化——公有企业和公用事业的产权转移或私有化b、自由化——具有自然垄断特征的行业和公用事业的民营化c、压缩式管理——压缩政府社会职能(2)公共服务的市场化a、政府业务合同出租b、强调消费选择(3)政府内部管理体制改革a、设立独立的执行机构——决策与执行分离b、公民宪章运动——公共服务内部承诺制接受公民监督c、绩效管理5、公务员制度改革——专业化与灵活性统一(1)政府职能的结构优化34(二)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内容目标(2020年):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突出政府职能,组织机构,运行机制的改革,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1、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理顺职责关系: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市场中介分开——从“越位、错位、缺位”中找准“位置”

△更好地发挥市场主体(非公共组织)、社会组织(非政府组织)、公民在公共事务管理中作用。(二)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内容35△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全面正确——改善经济调节严格市场监管加强社会管理注重公共服务

△中央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之间:○分工明确、权责一致、财力与事权相配,突出各级的管理和服务重点。△政府各部门职能责任明确,权责一致:○明确责任、分工合理、一事一部门管理,职能不交叉;多头管理事项,明确牵头,分清主次。△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362、推进政府机制改革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紧紧围绕职能转变和理顺职责关系,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完善运行机制。△政府机构设置、改革的理念缺失○以控制为导向,缺失服务意识★政府控制人、财、物的分配,不提供服务。★以提高效率为主旨,通过法令、集权、强制构建秩序。★政府组织被更多地视为设立职能、授予权威和正式结构结合体,不是服务体。★管理上,讲求计划和控制职能,视组织成员和公众为管制对象,忽视为社会和民众服务。2、推进政府机制改革37○官僚式的组织结构★过分强调明确的相互孤立的职能和部门分工。★组织权力高度集中,权力来源职位,上下级间等级森严,层次多,机关官多兵少,效率低。★决策权集中于高层,“领导批示”行政。★条块分割的沟通与协调模式。○地方政府尤其市县政府人治大于法治△政府机构改革内容○围绕转变职能和理顺职责关系设置和改革从中央到地方的政府机构、议事协调机构、办事机构。○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严格编制法规○官僚式的组织结构383、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规范决策行为,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健全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度△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以上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行政体制改革的提纲式内容,在以下几个问题中都还要涉及到具体的理念、体制、管理机制和操作技术等诸多方面的具体改革措施。3、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39三、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同行政管理发展到公共管理一样,从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不单是词语和组织的变化,而是观念和实质内容的变化。(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理念1、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

△工商管理中的人力资源是指企业员工△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力资源是指处在劳动年龄(18岁以上)的各行业从业人员和待业、退休人员△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现代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组织、培训,使人力、物力,经济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的目标。三、公共人力资源管理402、从公共行政到公共管理,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特征的变化与趋势△基本理念不同:从成本、使用和控制、物质、职位和外在激励,到用人的同时注重把人当成资源,且是组织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注重对人的培养、开发,更注重对人的尊重、信任、培养的内在激励。△性质与职能不同:人事部在企业、事业和行政单位中,处于一般执行层,以事务性、操作性为主,而领导层人选的配置权处于核心地位,对整体人员能力的管理和开发处于次要地位;人力资源管理与国家的发展战略有机地联系,其性质就把传统的事务性、操作性提升到战略性位置,强调人力资源计划、培训考核、职业管理等职能;领导层人选依法、民主、公开招聘。

2、从公共行政到公共管理,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41△组织结构、运作方式的不同:从科层官僚体制结构向弹性化、扁平化转变;权力结构从集中、等级式转化为分散、网络式,自上而下的控制转为相互作用和成员自我控制;通过对话建立权威、权力均等化;组织价值观从效率、安全、回避风险转向效能、敏感性与创新;职位结构更倾向于以专门技能和专业知识为基础,协调手段将更多地强调建议和说服,而不是高压和强迫;精简与效能统一,职能与机构相配。△管理手段和目标不同电子政府——电子政务绩效管理——团队、个人积极性充分发挥公共伦理责任——公共行政伦理文化建设公共人力资源的开发——持续的学习改变人员的态度、行为和技能的重要性△组织结构、运作方式的不同:从科层官僚体制结构423、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责任总体是管理与开发△从原来管行政机关、全供事业单位、企业性事业单位、国企、集体企业员工,扩大到所有就业员工。从管就业人员扩大到待业人员、失业人员、无生活着落人员;从管城镇人力资源扩大到城乡一体化——职责范围大大拓展,把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国家核心战略资源管理地位。△就单个劳动者,从就业、工资福利待遇到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管到底——健全从就业到养老的服务保障体系。△打破行业、身份界限,打破部门分割管理,按岗位设置技能、素质要求和相应报酬,劳动者凭自己条件和报酬要求选岗(双选),实行统一政策、管理,无论哪个部门,无论什么身份,国家都提供从就业到养老的服务和保障。3、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责任43△建立统一的城乡人力资源市场△统筹人力资源的计划、需求、培训、考核、薪酬、劳动关系、激励等管理服务工作△对公务员的义务、权利、行为规范提出特殊要求四、公共危机管理在这里突发事件与危机同意△突发事件(公共危机):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性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公共危机管理有法律规定——突发事件应对法△建立统一的城乡人力资源市场44(一)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心工作是搞好“一案三制”为核心内容的体制机制建设1、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一案”——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为总纲;专项预案25个;部门预案86个;省、市、县地方政府预案;临时举行大型活动预案。△“三制”○应急管理体制——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完善法律制度“一案三制”正在完善、健全(一)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心工作45(二)应对突发事件管理存在的问题1、忧患意识差2、应急管理基础工作(公共设施)薄弱3、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4、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装备和技术有待加强5、全民防灾、互助自救能力需要提升6、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宣传贯彻不到位五、服务型政府建设十七届二中全会:按照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的要求,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做到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体制保障。(二)应对突发事件管理存在的问题46(一)服务型政府内涵和背景1、涵义: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服务责任的政府核心:突出公共服务性,实现政府职能和管理理念全面更新2、背景:推力、动力、托力、拉力、压力(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措施1、理念更新2、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3、提高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4、建设与服务型政府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5、加快培育社会组织(一)服务型政府内涵和背景47六、政府绩效管理1、涵义政府绩效就是政府部门的工作成绩或管理活动所产生的积极效果。2、政府绩效管理的程序3、绩效评估的概念作用、方法概念作用方法4、树立正确政绩观六、政府绩效管理48公务员公共管理核心内容培训讲座之49演讲完毕,谢谢观看!演讲完毕,谢谢观看!50公务员公共管理核心内容培训讲座之席战修公共行政濮阳市公务员培训中心公务员公共管理核心内容培训讲座之席战修公共行政濮阳市公务511、中央主管部门关于在全国公务员中开展公共管理核心内容培训的规定△原人事部〔2005〕29号文:关于在全国公务员中开展公共管理核心内容培训的通知○要求:全体公务员都要参加公共管理核心内容培训○目的:围绕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需要,通过培训增强公共行政意识,提高公共行政能力。○内容:公务员通用能力、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经济、依法行政前言1、中央主管部门关于在全国公务员中开展公共管理核心内容培前52△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十一五”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纲要的通知,国办发〔2007〕8号——培训纲要制定的主要培训任务之“3”:按照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的要求,根据不同地区和部门公务员的特点,深入开展公共行政、公共政策、依法行政、廉洁从政、危机管理等教育培训工作。2、全国各省市公共管理核心内容培训工作情况——普遍已开展培训,其中:△上海:“8+X”模式:8门公共管理课程——宪法与政府、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务员制度、行政伦理、行政法、组织行为学、公共经济;“X”是指设置若干专业课,供不同部门岗位人员选学。2004—2008春完成。△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十一五”行政机关公务员培53△广东,浙江、四川、辽宁、广西,宁夏等省市2007年底前完成五门核心内容培训△山东:从2006年11月起至2008年底前分三个专题,每个专题自学和集中培训7-8个月时间。三个专题:公务员通用能力、公共行政与公共政策、公共经济。每个专题培训实行全省统考、实行培训登记管理。今年3月底前,已完成前两个专题培训。现正进行“公共经济”培训。△河南:2007年底前,郑州和其他16个地市完成培训,只有濮阳没有开展。3、人事部:公务员公共管理核心内容培训大纲△公务员通用能力○基础知识(1)公务员能力的内涵及特征。(2)公务员能力建设的途径和方式方法。△广东,浙江、四川、辽宁、广西,宁夏等省市2007年底前完成54

(3)加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4)党的十六大对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能力建设的具体要求。(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历史背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各项部署。(6)国外政府和公务员能力建设的基本情况。(专题一)政治鉴别能力(1)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3)理想信念、廉政意识、社会主义荣辱观。(4)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执政的基本经验。(3)加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55(专题二)依法行政能力(1)法律意识、规则意识、法制意识。(2)依法行政基本知识。(3)与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4)行政执法的具体要求。(专题三)公共服务能力(1)党的宗旨与群众路线。(2)公务员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3)公务员的纪律和行为规范(4)公共服务方式方法(5)公共服务的成本控制和效能意识(专题二)依法行政能力56(专题四)调查研究能力(1)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调查研究的有关重要论述。(2)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3)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专题五)学习和创新能力(1)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2)科学的学习方法。(3)建设学习型组织。(4)创新意识与科学精神。(5)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技能。(专题六)沟通协调能力(1)全局观念、民主作风和协作意识(2)语言、文字技能(3)民主集中制(4)沟通协调的方式方法(专题四)调查研究能力57(专题七)应对突发事件能力(1)发现带有倾向性、潜在性问题的方法和技能。(2)制定应急预案的方法和技能。(3)快速研究分析突发事件原因、影响、应对措施的方法和技能。(4)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协调不同利益关系的方法和技能。(5)有序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6)国内外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和教训。(专题八)心理调适能力(1)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3)心理健康基础知识(4)心理调适的具体方式方法(专题七)应对突发事件能力58△公共行政○基础知识(1)公共行政内涵。(2)公共行政职能。(3)公共行政体制。(4)公共行政过程。(5)公共行政方式与制度化建设。(6)国家政治体制与行政体制的关系。(7)中外政府管理体制的比较。(专题一)行政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1)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行政改革的特点。(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次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内容、过程、经验。(3)新时期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性及发展方向。(4)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目标、主要任务。△公共行政59(专题二)政府管理创新与构建和谐社会(1)构建和谐社会相关理论。(2)政府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3)建立长效的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4)通过政府管理创新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专题三)政府绩效考核(1)政府绩效考核基本理念和功能。(2)国外政府绩效考核的发展趋势。(3)我国政府绩效考核的历史和现状。(4)我国政府绩效考核的发展方向和主要措施。(专题四)政府人力资源管理(1)国外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特点及发展趋势。(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精神实质和重要意义。(3)我国公务员管理的原则。(4)我国公务员的条件、义务和权利。(5)我国公务员管理的主要环节及其法律法规规定。(专题二)政府管理创新与构建和谐社会60(专题五)危机管理(1)危机管理在政府管理中的地位、作用。(2)现阶段我国突发公共事件产生的原因、表现和特点。(3)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方法。(4)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原则。(5)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本地方(部门)相应预案体系和要求。(6)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运行机制和应急保障措施。(专题六)政务信息化与电子政务(1)电子政务发展对政府管理的影响。(2)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的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网上办公实务。(3)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主要目标和任务。(4)信息安全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专题五)危机管理61(专题七)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1)政府与社会关系。(2)政府社会管理职能。(3)政府公共服务内容。(4)公共服务方式改善。(专题八)公共权利监督与防范腐败(1)公共权利的行使与问责制。(2)公共权利监督与反腐败斗争。(3)有效监督公共权利的体制和机制。△公共政策○基础知识(1)公共政策的内涵。(2)公共政策与法律的关系。(3)公共政策作用的边界。(专题七)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62

(4)公共政策制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5)公共政策执行。(6)公共政策评估。(专题一)改革开放政策(1)我国改革开放基本历程。(2)我国改革开放基本经验。(3)我国改革开放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专题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我国“三农”问题的由来及现状。(2)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3)发展现代农业主要政策措施。(4)增加农民收入主要政策措施。(5)改善农村面貌主要政策措施。(6)培训新型农民主要政策措施。(7)增加农业农村投入、深化农村改革的主要政策措施。(4)公共政策制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63(专题三)区域协调发展政策(1)区域协调发展互动机智。(2)西部大开发战略。(3)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4)中部地区崛起战略。(5)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6)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专题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1)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2)我国创新体系主要内容。(3)保护知识产权基础知识。(4)我国教育“普及、发展、提高”三大任务主要内容。(5)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主要内容。(6)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7)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要求。(8)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主要政策措施。(专题三)区域协调发展政策64(专题五)人口、就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及社会保障体系(1)我国人口现状及政策措施。(2)我国就业体制改革历程。(3)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4)发达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基本特点。(5)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6)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路和目标。(专题六)民族、宗教政策(1)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2)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原则及主要内容。(3)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内容。(4)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内容。(专题七)外交政策与祖国统一(1)我国外交政策指导方针。(2)近五十年来我国外交基本历程。(3)实行“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专题五)人口、就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及社会保障体系65△公共经济○基础知识(1)公共经济的含义。(2)政府的经济职能。(3)公共经济基本理论。(4)公共支出理论。(5)公共收入分析。(6)公共经济政策工具。(专题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3)我国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4)完善现代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5)改善宏观调控体系。△公共经济66(专题二)可持续发展政策(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目标。(2)经济增长方式转型。(3)自然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政策。(4)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措施。(5)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政策措施。(专题三)财政体制(1)西方国家财政体制基本情况。(2)我国财政体制的历史沿革及其问题。(3)构建中国特色公共财政体制。(专题四)税收体制(1)我国税收体制的改革及其问题。(2)我国税制的演变。(3)现行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4)我国主要税种。(5)税收法制化。(专题二)可持续发展政策67(专题五)政府采购(1)政府采购的内涵、特点及意义。(2)政府采购的原则。(3)政府采购的方式。(4)政府采购的审计与监督。(专题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1)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历程。(2)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3)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4)加快推进和完善垄断行业改革。(专题七)涉外经济(1)我国涉外经济基本政策。(2)我国利用外资指导思想及基本方式方法。(3)世界贸易组织基础知识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的影响。(4)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专题五)政府采购68△依法行政○基础知识(1)法的基本特征。(2)法律规范的结构。(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渊源。(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部门。(5)我国法律适用的效力范围。(6)我国的法律解释。(7)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专题一)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1)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过程。(2)江泽民同志对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的发展。(3)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法制基本要求的内容。(4)依法治国的必然性、必要性。(5)依法治国的核心、目标和基本要求。(6)依法治国与加强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依法行政69(专题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1)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3)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目标。(4)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5)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6)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主要政策措施。(专题三)宪法(1)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结构形式和政权组织形式。(2)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主要内容。(3)我国国家机关的组成情况。(4)我国行政组织的性质、法律地位、机构设置。(5)我国各级政府的职权和领导体制。(专题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70(专题四)行政法律规范的制定与适用(1)行政法律规范制定的主体、权限和程序。(2)行政法律规范的适用规则。(3)行政法律规范冲突的解决。(专题五)行政处罚制度(1)行政处罚的概念和性质。(2)行政处罚的原则。(3)行政处罚的设定权和种类。(4)对行政处罚实施主体的有关规定。(5)行政处罚的适应规则、时效规定及计算。(6)行政处罚的程序与法律责任。(专题六)行政复议制度(1)行政复议制度的概念、特征及作用。(2)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及其具体要求。(3)行政复议的范围。(4)行政复议的程序。(专题四)行政法律规范的制定与适用71(专题七)行政诉讼制度(1)行政诉讼的概念、原则及特点。(2)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3)行政诉讼的审理。(4)行政诉讼的判决。(5)行政诉讼的执行。(专题八)国家赔偿制度(1)国家赔偿制度的概念及适用范围。(2)国家赔偿的构成要件。(3)行政赔偿。(4)司法赔偿。(5)国家赔偿方式、赔偿请求时效、计算标准。(专题九)行政监察制度(1)行政监察的概念、主体与对象。(2)行政监察的基本原则。(3)行政监察机关及其权限。(4)行政监察的程序。(专题七)行政诉讼制度724、全国公务员结合各地、各部门开展公共管理培训的作用一、公共管理基础知识(一)公共管理涵义、实践与理论1、公共管理涵义指公共部门与准公共部门共同满足公共需求,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实现良好治理的管理活动。

○管理:主管和治理。其实质:管理对象是社会关系——权力、利益、协作;管理手段方式——通过组织和协调活动,达到管理目的——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公共:社会公共需求2、公共管理实践与理论○实践:中国古代国家管理到现代西方公共管理:形成国家行政、生产管理、军队管理、宗教管理四大系统;权威机制、社会机制、市场机制三大机制。○理论:公共行政学科理论始于西方国家公共行政,变迁和发展为公共管理,仅100多年历史。4、全国公务员结合各地、各部门开展公共管理培训的作用73★传统公共行政模式(1880年—1970年):在市场失灵基础上,政府职能扩大、干预市场,政府内部规范多;政治行政分开,行政组织内部采用等级官僚体制,文官制度的建立,科学管理技术的应用——形成公共行政学、传统行政模式。★公共管理模式(1970年至今):针对传统行政模式出现的许多“政府失灵问题”,主张减少政府干预,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主张社会多元化主体,参与公共事务管理;主张重构一套“企业型”政府的运作机制,形成新公共管理理论。3、公共管理的学科体系△以公共管理为重点,以公共行政学、行政法学、公共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策科学、领导科学、基本政治理论与政治制度为主要专业方向的学科体系。公共行政是公共管理的核心,宏观经济是公共管理的重点,公共政策和领导方法是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行政法则是规范行政权力、保护人民合法权益的制度保障。★传统公共行政模式(1880年—1970年):在74△公共管理核心内容培训大纲五部分:

○公务员通用能力○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经济○依法行政(二)公共行政的内涵和基本问题1、公共行政内涵指国家行政机构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活动。○主体○客体○依法、有效率2、公共行政主体及其体系以政府为核心开放体系△政府组织是核心主体

△中国共产党员是重要主体△公共管理核心内容培训大纲五部分:75△各政治团体是重要参与力量△自治组织的特定功能

△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组织○以上为公共组织△非公共组织——市场主体、公有企业、私人企业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的区别——目的、服务内容、管理模式、活动依据3、公共行政客体(内容、功能)△社会公共需求是政府存在的原因,决定着政府活动的范围;政府的目的和功能就是满足社会公共需求。

○社会公共需求:社会成员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在个人需求满足之后,寻求解决公共问题、安全、自尊、幸福和发展所产生的公共需求。△政府公共服务:满足社会需求、提供公共产品的服务行为总称。○政府公共服务(也叫公共产品)的内容种类和提供方式

○基本公共服务——由政府部门提供△各政治团体是重要参与力量76○混合公共服务——由政府、非政府组织、非公共组织提供

○管制性公共服务——由政府、非公共组织(企业)提供△公共行政的主体与客休之间的基本关系,即社会公共需求与政务公共服务之间关系,构成了公共行政的基本内容。行政客体提出的社会公共需求,行政主体必须加以满足——构成政府职能的主要内容。4、公共行政职能即政府职能,是政府依法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应承担的职责和功能。简单地说就是政府应当管什么,不应当管什么△任务性职能——依社会公共需求的内容分为政治职能、经济职能、社会职能、文化职能△程序性职能——提供公共服务的执行运作机制、决策、组织、领导、控制△政府职能定位与转变○社会需求内容决定职能○社会需求的发展变化指导职能转变○混合公共服务——由政府、非政府组织、非公共组织77○政府职能及其转变是行政体制的核心,职能转变必须与整个行政体制改革同步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市场经济自身弊端与缺陷:★垄断和非公平竞争★无法满足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不能解决社会福利和收入分配公平问题★不能确定和控制宏观经济总量平衡★无法解决市场外部性问题○市场经济自身的缺陷是政府对经济进行间接干预和宏观调控的根源。★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经济调节:宏观调控,平稳发展改革经济体制,国企国资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繁荣农村经济○政府职能及其转变是行政体制的核心,职能转变必须78市场监管:健全市场体系,加强监管,维护秩序打破垄断,改革公用事业体制社会管理:保障人权,维护社会安全协调矛盾,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危机管理公共服务: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5、公共行政体制(1)公共行政体制:指公共行政系统的结构模式和规范的总称(经院式)又: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的权力划分、机构设置及运行制度的体系和机制的总称(通俗式)市场监管:健全市场体系,加强监管,维护秩序79(2)公共行政体制的系统模式

权力划分和职能配置——核心社会需求——立法、司法、行政权——中央与地方、地方各级间关系——职能配置。

行政组织机构、职位、人员——载体行政权力和职能的表现形式——落实到机构、职位人员——与权力职能为一体。

行政运行机制——灵魂主要环节是决策、执行、反馈,关键是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体制,建立决策体制的关键是提升公务员整体素质与业务知识、创新能力、法治意识。公共行政体制系统(2)公共行政体制的系统模式权力划分和职能配80二、公共行政体制改革公共行政体制改革是职能、机构和运行机制的统一协调改革,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一)西方国家的公共行政体制改革1、行政体制改革动因财政压力——原动力经济信息化——内在推动力经济全球化——外在压力2、行政体制改革总体框架△改革两条主线:市场化、绩效化

△改革三大领域:○政府做什么——按照核心职能与非核心职能分开的思路,理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叫政府卸载与政府职能结构优化。二、公共行政体制改革81○政府如何做——属于政府份内的事务如何做,市场化、社会化是方向。尽可能借用社会力量,核心理念是公共服务的安排者与生产者分开。○政府内部管理体制的适应性调整——改革从理念,体制、 机制和操作技术四个方面,涉及组织结构、人事制度、 预算财务管理、工作程序设计多因素。总的改革导向 是绩效化。3、公共行政体制改革的指导理论△西方当代公共管理四种主流理论○公共产品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治理理论○政府如何做——属于政府份内的事务如何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