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诗词曲五首》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件优质版_第1页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诗词曲五首》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件优质版_第2页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诗词曲五首》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件优质版_第3页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诗词曲五首》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件优质版_第4页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诗词曲五首》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件优质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诗词曲五首》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件优质版1预习检测作者简介

岑参(715—770),江陵(今湖北荆州)人,()代著名“()”,与()并称为“高岑”。他是()诗派的重要作家。其诗早年以风格绮丽见长,后来历参戎幕,往来边陲,风格大变,诗中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唐边塞诗人高适边塞预习检测作者简介岑参(715—770),2自主学习(一)

朗读诗歌,整体感知。1、听示范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跟读。2、展示: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标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工具书解决并掌握)自主学习(一)

朗读诗歌,整体感知。1、听示范朗读,用自己喜3朗读欣赏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朗读欣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4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zhé

sàn

qīn

zhuó

pa

qiāng

qiú

chè

lán•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6

自主学习(二)

疏通文意

对照注释,理解诗意,感情朗读。提示:(根据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这首诗的大意)自主学习(二)

疏通文意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节度使下面资佐理的官吏指西域的天气狐皮袍子锦缎做的被子用兽角装饰的硬弓镇守边镇的长官此为泛指,与上文的“将军”是互文天太冷而冻得拉不开弓穿大沙漠纵横的样子这里指主帅的营帐营门chè牵引下雪后红旗冻住了,北风吹来,也不能飘动了这里形容雪花阴云阴暗无光用丝织成的帐幕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节度使下面资佐理的官吏指西域的天气狐皮袍子8全诗翻译

北风席卷大地,白色的草被刮得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撒大雪。

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斗艳盛开。雪花飘散进入珠帘,沾湿了罗幕,穿上狐裘不感觉到温暖,织锦做成的被子也觉得单薄。

连将军和都护都拉不开弓,都觉得铁衣太寒冷,难以穿上。

在大沙漠上纵横交错着百丈厚的坚冰,愁云暗淡无光,在万里长空凝聚着。

在军中主帅所居的营帐里摆设酒宴,给回去的客人饯行,胡琴琵琶与羌笛奏出了热烈欢快的乐曲。傍晚在辕门外,纷纷大雪飘落,红旗被冰雪冻硬,强劲的北风也不能让它飘动。

在轮台东门外送您离去,离去的时候大雪铺满了天山的道路。山岭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见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走过的蹄印。全诗翻译北风席卷大地,白色的草被刮得91、内容上写了哪几个方面?2、抒发了诗人怎样情感?思考探究:1、内容上写了哪几个方面?2、抒发了诗人怎样情感?思考探究: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咏雪——瀚海雪景图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11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送别——风雪送客图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1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漫天大雪图(前10句)大雪纷飞遍地银妆雪天奇寒难以忍受沙漠冰封愁云惨淡雪中送别图(后8句)设宴饯别寄寓感慨依依惜别无限惆怅描写边地奇异风光,热爱边塞风光,颂扬将士坚强意志诗意分析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抒发无限惆怅之情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漫天大雪图(前10句)大雪13小结:

这首咏雪送别诗,前十句从不同侧面写雪,后八句写送别。全诗以“雪”为线索,以雪景衬托送别,送别中又描写雪景,情景交融。

诗在咏雪景的同时表现了雪中送友的真挚情谊,还传达出诗人独特奇妙的感受,意境鲜明壮伟,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小结:14

从关键词、修辞方法、联系上下文和课文背景、运用联想想象品析诗句修辞美、意境美、描写美、抒情美、措辞美。我认为诗中

一句写得好,原因是

品一品提升自我从关键词、修辞方法、联系上下文和课文背景、运用联想想象15示例我喜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关键词:

“忽如”二字用得神妙,不仅写出“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写出了诗人的惊喜之情。修辞美:以“春风”喻“北风”,以“梨花”喻“雪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来得突然且铺天盖地,又把冬天写出了春意,情调乐观而昂扬,雄奇明丽,新颖独特,落笔传神。这句话是咏雪的千古名句。意境美:渲染出了极富浪漫色彩的壮美情境,体现了作者的豪放风格。

示例16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一个“散”字,写出了风吹雪花点点飘入帐内的情景,一个“入”字,将读者的视线从广漠无垠的空中转移到中军将领们的住所上来,“湿”字写雪花融化,沾湿了罗幕。“狐裘”写白天,“锦衾”写夜晚,“不暖”和“薄”,均可见出雪天的奇寒。散入珠帘湿罗幕,一个“散”字,写出了风吹雪花点17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从帐外写到帐内,写军营之中将士的苦寒生活互文对偶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从帐外写到帐内,写军营之中将18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既展示了冰天雪地、万里愁云的景象,又自然引出下文送别的场面。用夸张的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勒出边塞的景色,用拟人的手法,写云的昏惨之色,看似写景,实为写情,一个“愁”一个“惨”透露了诗人为送友人而产生的愁闷的情绪,为饯别渲染了气氛。瀚海阑干百丈冰,既展示了冰天雪地、万里愁云的景象,又自然引出1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写与朋友的告别,着力表现诗人伫立远望的情形,“不见”和一个“空”字,均传达出诗人因朋友的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和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山回路转不见君,写与朋友的告别,着力表现诗人伫20在古代,因为交通不方便,常常一别经年,因此,送别就成了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题材,那么,你还知道哪些送别诗吗?拓展积累在古代,因为交通不方便,常常一别经年,因此,送别就成了古代诗2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拓展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元二使安西225、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岑参(715—770),江陵(今湖北荆州)人,()代著名“()”,与()并称为“高岑”。山岭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见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走过的蹄印。自主学习(二)

疏通文意镇守边镇的长官此为泛指,与上文的“将军”是互文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他是()诗派的重要作家。1、内容上写了哪几个方面?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下雪后红旗冻住了,北风吹来,也不能飘动了作业

把此诗改写成散文。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10、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1.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5、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23奇美奇寒﹜﹜咏雪————送别牵挂

惜别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奇美﹜﹜咏雪————送别牵挂惜别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24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1.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缴《四气诗》12.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咏雪诗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咏雪诗25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赠汪伦》)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唐.李白.《渡荆门送别》)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李白.《送友人》)4、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唐.王维.《山中送别》)5、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唐.王维.《送别》)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8、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9、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唐.王之涣.《送别》)10、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送别诗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赠汪伦》265、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2、抒发了诗人怎样情感?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下雪后红旗冻住了,北风吹来,也不能飘动了送武判官归京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10、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镇守边镇的长官此为泛指,与上文的“将军”是互文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斗艳盛开。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我喜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王勃自主学习(二)

疏通文意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关键词:“忽如”二字用得神妙,不仅写出“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写出了诗人的惊喜之情。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4、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唐.5、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岑参(715—770),江陵(今湖北荆州)人,()代著名“()”,与()并称为“高岑”。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镇守边镇的长官此为泛指,与上文的“将军”是互文山岭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见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走过的蹄印。一个“散”字,写出了风吹雪花点点飘入帐内的情景,一个“入”字,将读者的视线从广漠无垠的空中转移到中军将领们的住所上来,“湿”字写雪花融化,沾湿了罗幕。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抒发无限惆怅之情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作业

把此诗改写成散文。加上对话、人物外貌、神态、动作描写以及将士活动场面。

5、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27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诗词曲五首》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件优质版28预习检测作者简介

岑参(715—770),江陵(今湖北荆州)人,()代著名“()”,与()并称为“高岑”。他是()诗派的重要作家。其诗早年以风格绮丽见长,后来历参戎幕,往来边陲,风格大变,诗中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唐边塞诗人高适边塞预习检测作者简介岑参(715—770),29自主学习(一)

朗读诗歌,整体感知。1、听示范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跟读。2、展示: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标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工具书解决并掌握)自主学习(一)

朗读诗歌,整体感知。1、听示范朗读,用自己喜30朗读欣赏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朗读欣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3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zhé

sàn

qīn

zhuó

pa

qiāng

qiú

chè

lán•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3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33

自主学习(二)

疏通文意

对照注释,理解诗意,感情朗读。提示:(根据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这首诗的大意)自主学习(二)

疏通文意3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节度使下面资佐理的官吏指西域的天气狐皮袍子锦缎做的被子用兽角装饰的硬弓镇守边镇的长官此为泛指,与上文的“将军”是互文天太冷而冻得拉不开弓穿大沙漠纵横的样子这里指主帅的营帐营门chè牵引下雪后红旗冻住了,北风吹来,也不能飘动了这里形容雪花阴云阴暗无光用丝织成的帐幕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节度使下面资佐理的官吏指西域的天气狐皮袍子35全诗翻译

北风席卷大地,白色的草被刮得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撒大雪。

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斗艳盛开。雪花飘散进入珠帘,沾湿了罗幕,穿上狐裘不感觉到温暖,织锦做成的被子也觉得单薄。

连将军和都护都拉不开弓,都觉得铁衣太寒冷,难以穿上。

在大沙漠上纵横交错着百丈厚的坚冰,愁云暗淡无光,在万里长空凝聚着。

在军中主帅所居的营帐里摆设酒宴,给回去的客人饯行,胡琴琵琶与羌笛奏出了热烈欢快的乐曲。傍晚在辕门外,纷纷大雪飘落,红旗被冰雪冻硬,强劲的北风也不能让它飘动。

在轮台东门外送您离去,离去的时候大雪铺满了天山的道路。山岭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见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走过的蹄印。全诗翻译北风席卷大地,白色的草被刮得361、内容上写了哪几个方面?2、抒发了诗人怎样情感?思考探究:1、内容上写了哪几个方面?2、抒发了诗人怎样情感?思考探究:37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咏雪——瀚海雪景图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38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送别——风雪送客图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3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漫天大雪图(前10句)大雪纷飞遍地银妆雪天奇寒难以忍受沙漠冰封愁云惨淡雪中送别图(后8句)设宴饯别寄寓感慨依依惜别无限惆怅描写边地奇异风光,热爱边塞风光,颂扬将士坚强意志诗意分析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抒发无限惆怅之情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漫天大雪图(前10句)大雪40小结:

这首咏雪送别诗,前十句从不同侧面写雪,后八句写送别。全诗以“雪”为线索,以雪景衬托送别,送别中又描写雪景,情景交融。

诗在咏雪景的同时表现了雪中送友的真挚情谊,还传达出诗人独特奇妙的感受,意境鲜明壮伟,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小结:41

从关键词、修辞方法、联系上下文和课文背景、运用联想想象品析诗句修辞美、意境美、描写美、抒情美、措辞美。我认为诗中

一句写得好,原因是

品一品提升自我从关键词、修辞方法、联系上下文和课文背景、运用联想想象42示例我喜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关键词:

“忽如”二字用得神妙,不仅写出“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写出了诗人的惊喜之情。修辞美:以“春风”喻“北风”,以“梨花”喻“雪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来得突然且铺天盖地,又把冬天写出了春意,情调乐观而昂扬,雄奇明丽,新颖独特,落笔传神。这句话是咏雪的千古名句。意境美:渲染出了极富浪漫色彩的壮美情境,体现了作者的豪放风格。

示例43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一个“散”字,写出了风吹雪花点点飘入帐内的情景,一个“入”字,将读者的视线从广漠无垠的空中转移到中军将领们的住所上来,“湿”字写雪花融化,沾湿了罗幕。“狐裘”写白天,“锦衾”写夜晚,“不暖”和“薄”,均可见出雪天的奇寒。散入珠帘湿罗幕,一个“散”字,写出了风吹雪花点44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从帐外写到帐内,写军营之中将士的苦寒生活互文对偶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从帐外写到帐内,写军营之中将45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既展示了冰天雪地、万里愁云的景象,又自然引出下文送别的场面。用夸张的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勒出边塞的景色,用拟人的手法,写云的昏惨之色,看似写景,实为写情,一个“愁”一个“惨”透露了诗人为送友人而产生的愁闷的情绪,为饯别渲染了气氛。瀚海阑干百丈冰,既展示了冰天雪地、万里愁云的景象,又自然引出46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写与朋友的告别,着力表现诗人伫立远望的情形,“不见”和一个“空”字,均传达出诗人因朋友的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和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山回路转不见君,写与朋友的告别,着力表现诗人伫47在古代,因为交通不方便,常常一别经年,因此,送别就成了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题材,那么,你还知道哪些送别诗吗?拓展积累在古代,因为交通不方便,常常一别经年,因此,送别就成了古代诗48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拓展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元二使安西495、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岑参(715—770),江陵(今湖北荆州)人,()代著名“()”,与()并称为“高岑”。山岭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见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走过的蹄印。自主学习(二)

疏通文意镇守边镇的长官此为泛指,与上文的“将军”是互文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他是()诗派的重要作家。1、内容上写了哪几个方面?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下雪后红旗冻住了,北风吹来,也不能飘动了作业

把此诗改写成散文。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10、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1.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5、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50奇美奇寒﹜﹜咏雪————送别牵挂

惜别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奇美﹜﹜咏雪————送别牵挂惜别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51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1.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缴《四气诗》12.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咏雪诗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咏雪诗52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赠汪伦》)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唐.李白.《渡荆门送别》)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李白.《送友人》)4、明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