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学原理(一)部分授课大纲_第1页
民法学原理(一)部分授课大纲_第2页
民法学原理(一)部分授课大纲_第3页
民法学原理(一)部分授课大纲_第4页
民法学原理(一)部分授课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96民法学原理(一)授课教师鄢一美2015年3月教学参考书:1、江平主编:《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王卫国主编:《民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3、张俊浩主编:《民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4、王泽鉴:《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6、(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7、(德)迪特尔.施瓦布《民法导论》法律出版社。8、梁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主要参考法律文件:1、《民法通则》;2、最高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司法解释);3、《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4、最高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二);5、最高法院关于民事案件诉讼时效的司法解释。民法学结构

民法绪论民法本论民法本论分民法总论与民法分论民法总论内容:民事法律关系;权利主体;权利与义务;权利客体;权利变动:法律行为、代理;诉讼时效民法分论:物权、债权、亲属权、继承权、知识产权

民法学理论体系如同一棵枝叶繁茂的树形结构树根部分:民法绪论树干部分:民法总论树枝部分:民法分论民法学原理(一)集中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是民法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民法部分法的特点民法的基本原则什么是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自然人和法人的法律地位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的原因:法律行为(代理)稳定民事法律关系的手段:诉讼时效第一编民法绪论(民法导论)第一章民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提出问题: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是由多个部门法组成的,这些部门法调整不同的社会关系,那么,民法调整的是哪部分社会关系?民法在整个国家法律体系中处于何种地位?一、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什么?《民法通则》第二条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问题:如何理解平等主体?什么是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什么是平等主体间的人身关系?什么是平等主体?

平等主体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具有平等身份的当事人。解释概念:

1、民事法律关系:私法关系(民法调整的关系)。2、当事人:私法关系的主体:主要指自然人和法人;国家进入民事法律关系时,也是民法上的主体。3、身份平等:即不具有权力服从的性质。4、只有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才有身份平等可言。平等主体的特点:不承认民事关系的任何一方当事人享有特权。民法上平等主体的关系可表述为:平等主体的关系=私法上主体的关系=社会普通人(普通市民)之间的关系=横向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私法调整的关系问题思考:1、为什么民法调整的主体具有身份平等的特点?2、身份平等是由什么决定的?3、为什么具有身份平等的主体是“私主体”?4、“私法”中的“私”的含义是什么?5、民法为什么称之为“私法”?“市民法”?民法的产生与商品经济的产生发展有密切关系1、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提高,产生商品经济;2、商品经济要求主体有资格,对物有权利,交换有规则;3、生产和交换发展的结果,出现城邦社会(市民社会);4、调整市民社会的法,为市民法(民法)。5、市民法包括:人法(人身关系)和物法(财产关系)。马克思说,“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私法(市民法)的基本含义是:市民法的主体是独立的、自主的、身份平等的、自由的、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独立选择参与民事法律关系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保障人的自由、尊严、独立性、意思自治的法,就是“私”法,即市民法。(二)什么是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提出问题:什么是财产?什么是财产关系?财产关系的类型?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有什么特点?平等主体的财产关系的内容?1、财产的含义:(1)财产:物质财富。民法意义的财产:须是能被人作为利益享有对象的物质财富。(2)财产的特点:①有经济价值;②能被人支配;③不具有自然人的人格要素。(3)财产的类型:从形态上分: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从功能上分:积极财产、消极财产、总合财产。2、财产关系(1)财产关系:人与人之间基于财产而形成的占有、支配、交换和分配等相互关系。(2)财产关系的类型:财产所有关系,也称静态的财产关系。财产流转关系,也称动态的财产关系。(3)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的范围:发生在平等主体之间的物权关系、债权关系、知识产权中的财产关系和遗产继承关系(也称横向财产关系)。3、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的特点:1)主体身份平等;2)主体地位独立(独立的所有人,独立的处分能力,独立的财产责任);3)财产关系的发生以主体自主、自愿为主要;4)多数财产关系具有等价有偿的性质。不具上述特点的纵向财产关系不属民法调整范围。(三)什么是平等主体间的人身关系?关于人身关系的基本问题(基本概念):什么是人格权?什么是身份权?民法调整的人格权关系内容?身份权关系的内容?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的特点?人身关系是人格权与身份权关系的合称。1、人格权关系:人与人之间基于对彼此的人格或人格要素而形成的相互尊重、互不侵犯的权利义务关系。人格:做法律“人”的资格,即主体资格。人格要素:成为法律主体所具备的要素和条件(主体要素)。自然人的人格要素(主体性要素)包括:(1)物质性要素:生命、身体、健康(2)精神性要素:姓名、肖像、自由、名誉、隐私等。人格权:人以主体性要素为客体的权利。民法调整人格权关系内容:对主体人格权的确定和保护,归结为:尊重人格,不得抛弃、转让、非法剥夺人格。2、身份权关系:自然人基于彼此的身份而形成的相互关系。(1)日常用语中的身份(Status):指自然人在任何社会关系中的资格或者地位。指自然人在群体中所处的据之适用特别规范的地位。身份的划分,实质是特权的划分。注意:民法所指的身份有特定的含义。(2)民法上的身份是身份法上的“身份”。身份法中的身份最初源于罗马法的家庭关系中体现的人格依附关系的不平等身份(家族关系中的身份)。(3)现代民法学中身份权关系是指亲属权关系。特指基于出生、收养、婚姻等事实在家庭中亲属之间形成的相互抚养、赡养等亲属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亲属法上的关系:有血亲(自然血亲与拟制血亲、直系血亲与旁系血亲)和姻亲关系民法通则中规定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民通意见第2条)(4)现代民法身份权(亲属权)关系的内容:①亲权关系:父母与未成年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②配偶权关系:夫妻间的权利义务关系。③亲属权关系: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孙子女、外孙子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5)身份关系类型:平等型和权力服从型。民法调整的是社会普通成员间的平等型身份关系。权力服从型不平等身份关系不属于民法调整的范围。3、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的特点(1)人身权与权利主体的特定人身不可分离。(2)人身权具有专属性和排他性,不得转让、不得抛弃,不得继承,不得非法限制与剥夺。(3)人身权的内容本身没有财产价值,但与财产关系有间接联系。(4)人身权受到侵犯,可以获得精神赔偿。综上: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的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民事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立法机关通过立法程序颁布的民法典、民事单行法律,立法机关的有权解释等。在民法学理论上,民法分形式民法和实质民法。形式民法:民法典。实质民法:指一切单行民事法规,如《民法通则》、《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担保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问题思考: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是法律规范吗?民法的法律渊源:具有规范效力的民法表现形式。我国民法的渊源:1、制定法:宪法、民法基本法(民法通则)、民法单行法律、全国性行政法律、地方性民事法律、立法机关的有权解释等。2、国家政策3、法理二、民法作为独立部门法的特点1、民法为私法。私法特征:身份平等,意思自治,权利本位。2、民法为调整型实体部门法。3、民法规范以选择性(任意性)规范为主,较少的强制性规范。4、民事责任方式具有同质救济性。5、民事纠纷具有可调解性。6、民法是属地法。三、民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一)民法与行政法等公法的关系(二)民法(一般私法)与特别私法(三)民法与劳动法(四)民法与经济法(五)民法与民诉法(六)民法与国际私法四、民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研究结论:1、民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与公法处于同一位阶。2、民法是普通私法,是特别私法的基础法。3、如果私权在国家法律体系中不占重要地位,如果普通公民的利益永远让位于国家利益,那么很难想象建成一个法制的民事社会。人的权利自由,私法优先,司法独立和强有力,是构成文明社会基础的三个法律支柱。私法如此重要,反思中国的私法立法现状:

中国建国后先后颁布了《继承法》,《婚姻法》,《民法通则》、《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单行法,至今没有民法典。思考:1、为什么中国建国65年,至今没有民法典?2、为什么中国的私法不如公法发达?3、你认为,中国制定民法典的时机成熟了吗?4、为了颁布民法典,应该采取什么具体措施?民法的基本原则提出问题:1、为什么要规定民法的基本原则?2、民法的基本原则能否作为裁判规则?3、民法应有哪些基本原则?4、民法的基本原则体现了什么精神内涵?一、为什么规定民法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是克服法律局限性的工具。法律的局限性是指法律作为行为规范与裁判规范,由于其技术上的某些特点使其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情况。法律局限性的表现:1、法律一般性规定可能对特殊事件不合目的性;2、法律的不周延性和滞后性;3、法律语言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二、民法基本原则的含义(一)民法的基本原则是能反映民法的基本属性和基本价值、体现民事法律关系的本质特征,是制定、解释、执行、研究民法的根本性指导原则。(二)基本原则的功能:是民事立法、民事活动、民事审判的基本准则;体现民法的精神;是克服法律局限性、填补法律漏洞的工具。三、民法基本原则的立法技术特点

1、是非规范性规定2、是不确定性(模糊性)规定3、是衡平性规定4、是强行性规定5、是补充性规定。作为上述特点的民法基本原则是如何发挥克服法律局限性、填补法律漏洞的功能呢?基本原则填补法律漏洞的功能体现在:法官根据基本原则的精神,通过衡平和解释活动,将基本原则转化为具体的补充规定。立法者通过规定基本原则,授予司法机关进行创造性司法活动的权力。四、民法应有哪些基本原则?1、当事人身份平等的原则。2、民事权利神圣原则。3、意思自治原则。4、诚实信用原则。5、公共利益原则(公序良俗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6、过错责任原则。(一)民事法律关系参加人身份平等原则

民法通则第三条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平等原则的理解要点:1、人格平等:主体权利能力平等;2、身份平等:民事法律关系中没有特权;3、保护平等:任何主体都平等受法律保护。(二)人的权利神圣原则(私权神圣)民法通则第五条规定:“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私权神圣:民事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侵犯,不得非法限制或剥夺。理解要点:1、民事权利是自然、当然的权利;2、私权神圣的中心是人格权和财产权神圣;3、民事权利是开放的;4、一切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侵犯;5、私权神圣,不意味着权利不受制约。

(三)意思自治原则

民法通则第四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意思自治:当事人依照自己的理性判断,设计自己的生活,管理自己的事务。理解要点:1、人是自由的,也是有理性的(自由与理性是意思自治的前提);2、人必须自治;3、人凭借理性通过自主选择与他人达到和谐;4、意思自治不是绝对自由;5、自主参与、自主选择、自己责任。(四)诚实信用原则民法通则第四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人与人之间交往讲诚实、守信用、不欺不诈。理解要点:1、自觉按照市场中对待性互惠原则办事;2、正直生活、言而有信(订约时,诚实行事,不诈不霸;订约后,重信用,守契约);3、尊重他人、尽合理的告知义务。4、公平合理、等价有偿、不损人利己。(五)公共利益原则(公序良俗原则)(也称权利不得滥用原则)民法通则第七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理解要点:1、民事主体享有各类权利和利益;2、行使权利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3、滥用权利,给他人造成损害应承担责任。(六)过错责任原则民法通则第106条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集体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过错责任:民事责任的承担,以过错为要件。理解要点:1、过错责任是民事责任归属的必要主观要件;2、是意思自治基本理念在责任上的具体化;3、理性人应对自己的有过错行为负责任;4、无行为无责任,有行为无过错也不负责。通过民法的基本原则进一步理解了民法部门法的性格和民法的精神、理念:即民法以人为本,体现具有正义、理性、权利神圣、人格独立、身份平等、意思自治、自主参与、自己责任和诚实生活、不犯他人、各得其所的权利义务关系的私权理念。第三章民法的历史性和文化源一、民法法源的精神民法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的内容源于罗马法的法源基础。罗马法是市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的综合。在罗马法的法源中体现了民法的三个层面:1、最深层面:自然法民法。2、观念层面:观念法民法。3、现实层面:实证法民法。社会变迁与私法理念的发展1、古代、封建社会:义务本位;2、封建社会解体后:个人本位;3、资本主义高度发展阶段:团体本位;4、当今时代:个人权利与社会利益的结合。民法理念变化轨迹:义务本位——个人本位——社会本位——个人权力与社会义务相结合三、民法的法典化大陆法系有代表性的民法典:1、罗马法(民法大全);2、1804年法国民法典;3、1900年德国民法典;4、1922年苏联民法典。罗马法由:《优士丁尼法典》,《学说汇纂》,《法学阶梯》,《新律》四个汇编共同构成,称为《市民法大全》。特点:公法、私法、程序法,实体法混杂,但私法部分是整个罗马法的精华。法典编排方式::人法,物法,诉讼法。罗马法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1804年《法国民法典》是近代民法的代表。法典编排体系:人法,财产法,取得财产的各种方法(诉讼编)。抛弃了罗马法诸法混杂的弊病,使民法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确立了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所有权绝对,契约自由的原则。是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1900年《德国民法典》是现代民法的代表。法典编排体系采五编制:总则,物权,债权,亲属,继承。编纂技巧有特色,制度有创新。德国民法典将民法学研究引向新的阶段。1922年《苏俄民法典》曾经是社会主义法系一部有影响的民法典。四、私法在中国(中国民事立法的发展)一、新中国成立前的民事立法1、第一次民律草案:1911年大清民律(草案)2、第二次民律草案:1926年中华民国民律草案3、1930年中华民国民法典二、新中国成立后的民事立法1、1954年起草民法典,止于58年;2、1962年起草民法典,止于62年;3、1979年起草民法典(止于86年通过民法通则)4、1998年着手起草民法典第四章民法的适用效力指民法在时间、空间、对人、对事的适用效力。(一)民法在时间上的适用效力一般规则是:1、法律自施行之日起生效;2、民事立法不具有溯及力;3、自规定失效之日起失效;4、未规定废止之日的,对同一行为的调整规则,适用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二)民法在空间上的适用效力1、我国民法以属地法为原则,在中国的一切领域内(领土、领海、领空)的民事活动适用中国法(身份关系和有约定的除外)。2、全国性的民事法律适用全国,地方性民事法规使用特定区域。(三)民法对人的适用效力适用在中国境内的一切人:本国人,外国人、无国籍人。例外情况:身份行为,适用属人法。享有外交豁免权的人,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四)对事项的适用效力适用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第二编民法总论第五章民事法律关系的意义思考:1、法律关系的性质和作用是什么?2、民事法律关系是法律关系之一,民事法律关系有什么特点?3、民事法律关系的结构、体系是什么?4、民事法律关系在民法学体系中的地位如何?一、法律关系的性质和作用法律关系是由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一种类型。当某一社会关系被法律确定为有权利义务内容并由法律保障实现时,该社会关系为法律调整的关系。法律关系是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手段,立法借助于法律关系用以规范法律关系参加人的相互行为,以解决利益冲突。二、民事法律关系(一)民事法律关系概念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规范规定的发生在平等主体之间的具有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二)民法律关系的特点:1、是由民法规范规定和调整的关系;2、存在于身份平等的当事人之间;3、具有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内容。4、民事法律关系由主体的自由意志决定或法律规定产生。5、保障民事法律关系实现的手段以财产性质的责任形式为主要。三、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类型(一)、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二)、绝对(对世)法律关系和相对(对人)法律关系。(三)、支配权法律关系和请求权法律关系(四)、基础法律关系和救济法律关系。四、民事法律关系的静态结构(构成要素)1、主体要素:人(自然人和法人);2、内容要素: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3、客体要素:物、行为、智慧产品、人身非财产利益。五、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原因:法律事实(民事法律关系动态结构)(一)法律事实的概念:法律事实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二)法律事实的特征:1、是一种客观现象。2、是能够引起法律效果的客观现象。(三)法律事实的分类:1、行为;2、自然事件。(四)法律事实的总和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法律事实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某项法律效果的法律事实的构成,称为法律事实的总和,也称法律事实的构成。六、民事法律关系与法律事实的联系七、保障民事法律关系(权利义务)实现的方法:民事责任:对侵犯权利、不履行义务行为的制裁。法律规范由法律要件和法律效果构成:例如:民法通则第106条:公民、法人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法律要件:公民、法人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的,法律效果: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可见: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规范调整的结果,是民法规范中法律效果部分的具体体现。民事法律关系的完整结构:主体、权利义务、客体、法律事实(产生的原因)、民事责任。民事法律关系与民法体系总结:民事法律关系在民法中的地位和作用1、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学理论体系中的基础概念,是研究民法学理论的起点。2、民法的各部分内容从不同方面说明民事法律关系的特点。3、民事法律关系是法院和仲裁庭确定民事纠纷性质的基础。第六章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人民法规定主体制度的意义是确定主体的法律地位。表明主体成为法律“人”资格的标志——权利能力。表明主体实施法律行为资格的标志——行为能力。表明主体承担民事责任资格的标志——责任能力。表示主体经济能力的资格——财产能力。表明主体参加诉讼的资格——诉讼能力民事主体(人)分为:自然人和法人民法对自然人法律地位的制度规定内容:1、自然人的能力制度:权利能力、行为能力、意思能力、责任能力。2、三宣告制度:宣告失踪、宣告死亡、宣告人的无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3、救济行为能力欠缺者的制度:监护。4、自然人的其他法律属性:住所和居所。5、自然人的人格权。第一节自然人一、自然人的意义(一)什么是自然人?民法上的自然人是指基于自然规律出生并具有民事主体资格的人。自然人的双重意义:1、自然法、伦理学意义:自然人是生物体,是基于自然规律产生并依靠自然环境生存的理性人。2、法律意义:是具有主体资格,享有权利义务的人。问题:自然人与公民是同一概念吗?有何区别?(二)自然人与公民概念的区别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1、自然人是私法上主体的概念,其范围广,包括本国公民与非本国公民和无国籍人,具有开放性。2、公民是公法上主体的概念,与国籍和政治有关,其范围窄,仅指一国公民,具有封闭性。我国《民法通则》中的“公民”一章,适用本国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二、自然人的权利能力(主体资格)(一)权利能力的意义1、概念:权利能力指能够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并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权利能力也称为“主体资格”(法律人资格)。2、权利能力概念的价值:1)是成为法律上主体的标志。2)是享有具体权利和承担具体义务的前提。3)权利能力平等是近代市民法的根本原则。问题:权利能力与权利有区别吗?自然人权利能力是先天的能力还是法律的确定?3、权利能力与民事权利的区别:1)权利能力是可能性(资格),权利是现实性;2)权利能力包括权利与义务,权利不包括义务;3)权利能力与主体不可分离,不能被限制、抛弃、转让和继承;具体权利可以与主体分离,依法放弃和转让。4)权利能力是法律的赋予,权利能力范围和内容由法律确定;具体权利的内容取决于主体的意思,也可取决于法律的规定。(二)自然人权利能力的开始1、自然人权利能力自出生之时开始。2、出生时间的确定:证据证明:出生时间以户籍证明为准,没有户籍证明的,以医院开具的出生证明为准,没有医院证明的,参照其他有关证明认定。3、确定出生时间的法律意义。权利能力的开始(主体资格),享有接受遗产、接受遗赠、提出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可能性。4、胎儿利益的保护问题。未出生的胎儿无权利能力,但各国立法均规定,胎儿出生后可能享受的利益法律均以保护。(三)自然人权利能力的终止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因死亡而终止。死亡分为:自然死亡(事实死亡)和宣告死亡。1、自然死亡的判断:呼吸停止,心脏不跳。时间确定:以医院开具的死亡证明为准;非正常性死亡,以有关机关出具的死亡证明书的时间为准。2、宣告死亡(推定死亡)法院通过一定方式推定失踪人死亡的一种制度。问题:自然人的权利能力是否可因脑死亡终止?3、脑死亡:大脑不再有功能或者已经没有功能的可能性,这实际上就是死亡。(哈佛标准)我国认为:脑死亡是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丧失不可逆的状态,即死亡。(我国成人脑死亡标准)现代医学证明,脑死亡是比心死(心脏、呼吸停止)更可靠的死亡标准,该标准与作为人的生命本质特征的意识及物质基础统一起来。脑死亡必然导致自我意识的丧失,人的本质特征消失,就是死亡。我国目前尚未颁行《脑死亡法》,脑死亡标准未推广。4、自然人自然死亡的法律效力权利能力终止;继承开始;遗嘱生效;婚姻关系终止;死者人寿保险请求权效力发生;死者家属发生抚恤金请求权等。同时死亡的时间推定:相互有继承关系的几个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如不能确定死亡先后时间的,推定没有继承人的人先死亡。死亡人各自都有继承人的,如几个死亡人辈份不同,推定长辈先死亡;几个死亡人辈份相同,推定同时死亡,彼此不发生继承,由他们各自的继承人分别继承。《1985年最高法院继承法意见》第2条问题:自然人被宣告死亡,其权利能力是否终止?三、自然人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制度(一)民法规定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的意义保护相关利害关系人的合法利益,有利社会秩序的稳定。(二)宣告失踪制度1、概念:自然人离开自己的住所或居所下落不明满法定期限,经其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依法宣告该自然人为失踪人,并为其设立财产代管人的法律制度。2、宣告失踪的要件:①须有公民离开其住所或居所下落不明的事实;②下落不明须满法定期间:两年;(下落不明的时间从失踪次日起算)(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从战争结束之日起计算)③须由其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④须经人民法院依法宣告。3、宣告失踪的法律效力(1)为失踪人设置财产代管人(对失踪人利益的保护)。(2)财产代管人权限:用失踪人财产清偿失踪人所欠税款、债务以及支付其他费用(对其他主体利益的保护)。4、宣告失踪的撤销条件:(1)失踪人重新出现或确知其下落;(2)经本人或利害关系人申请,(3)人民法院撤销失踪宣告。撤销的后果:财产代管人取消,财产管理权复归本人。(三)宣告死亡(也称拟制死亡、推定死亡)1、概念:是指自然人失踪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法院审判推定其死亡,宣告结束以其生前住所地为中心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制度。2、宣告死亡的要件:(1)被宣告死亡的人须是失踪人。(2)下落不明满法定期间(从失踪次日起计算)。一般失踪,满4年;意外事故失踪,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2年;战争期间失踪,战争结束之日起满4年。(3)须有利害关系人的申请。依最高法院解释,申请人有一定顺序:1、配偶;2、父母,子女;3、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4、其他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人。(但学者对此提出质疑)(4)须由人民法院依法定程序判决宣告。法院判决宣告之日为死亡之日。3、宣告死亡的效力:推定失踪人死亡,以被宣告死亡人原来住所地、居所地为中心产生视为自然死亡的效力。(1)空间后果:仅及于其原来住所地为中心的区域。如果是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2)私法效果:宣告死亡消灭的是民事法律关系,而非公法关系。4、死亡宣告的撤销。(1)撤销条件:①被宣告人重新出现或确知其下落,②本人或利害关系人申请(不受顺序限制)③人民法院依法撤销。(2)撤销后的效力:①财产关系的效力:被撤销死亡宣告的人有权请求返还财产。财产被善意第三人合法取得,保护善意第三人。恶意陷他人于死亡者,属侵权行为。《最高法院民通意见》:第40条,被撤销死亡宣告的人请求返还财产,其原物已被第三人合法取得的,第三人可不予返还。但依继承法取得原物的公民或者组织,应当返还原物或者给予适当补偿。

第39条,利害关系人隐瞒真实情况使他人被宣告死亡而取得其财产的,除应返还原物及孳息外,还应对造成的损失予以赔偿。②人身关系的效力:婚姻关系与收养关系的效力(民通意见第37、38条)。第37条,被宣告死亡的人与配偶的婚姻关系,自死亡宣告之日起消灭。死亡宣告被人民法院撤销,如果其配偶尚未再婚的,夫妻关系从撤销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复;如果其配偶再婚后又离婚或者再婚后配偶又死亡的,则不得认定夫妻关系自行恢复。

第38条,被宣告死亡的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其子女被他人依法收养,被宣告死亡的人在死亡宣告被撤销后,仅以未经本人同意而主张收养关系无效的,一般不应准许,但收养人和被收养人同意的除外。5、宣告死亡与自然死亡的效力关系。(1)死亡时间上:宣告死亡和自然死亡的时间不一致的,以自然死亡时间为准。(2)法律效力上:(民通意见第36条)A:被宣告死亡和自然死亡的时间不一致的,被宣告死亡所引起的法律后果仍然有效(后果不抵触时);B:如果自然死亡前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与被宣告死亡引起的法律后果相抵触的,则以其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为准。

6、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的异同(1)相同点:均是对失踪人法律资格的宣告,均保护失踪人利益和相关利害关系人利益。(2)不同点:①规范保护目的不同;②法律要件不同(时间要求不同)③法律效力不同(宣告死亡产生视为自然死亡的法律效力;宣告失踪仅产生财产的代管和债务的清偿)。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在宣告程序上无必然联系。根据最高法院(民通意见)第29条规定:

宣告失踪不是宣告死亡的必须程序。公民下落不明,符合申请宣告死亡的条件,利害关系人可以不经申请宣告失踪而直接申请宣告死亡。但利害关系人只申请宣告失踪的,应当宣告失踪;同一顺序的利害关系人,有的申请宣告死亡,有的不同意宣告死亡,则应当宣告死亡。四、自然人的行为能力(法律行为能力)(一)自然人的行为能力的意义1、概念:是自然人得以自己的意思表示,使其行为发生法律效力的资格。或指自然人依据其法律行为而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资格。行为能力的实质:单独实施确实有效法律行为的能力。2、行为能力的制度价值:(1)对无独立交易能力人的保护需要;(2)对相对人的保护,维护交易秩序的需要。(二)行为能力的判断标准1、以意思能力为准意思能力:能否理解自己的行为和行为后果的能力。(对事物的认识力、判断力和行为后果的预见力)2、判断意义:法律行为是意思表示行为,要求行为人有意思能力,行为人无意思或无意思能力,行为无效。3、判断方法:年龄+智力(是否正常)意思能力准确的判断方法是个案审查,但不具操作性,故对一般人采年龄与智力结合的抽象判断标准。对智障人采个案审查制。(三)自然人行为能力的分类(四)行为能力对行为法律后果的影响1、完全行为能力人,具有独立实施任何法律行为的资格,行为有效。(民法通则第11条)2、限制行为能力人,能独立实施与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法律行为(生活上必要、标的适当,其结果能被理解的行为),其他的民事活动,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未同意之前,行为效力待定。(民法通则第12条)3、无行为能力人,无独立实施法律行为的能力,行为无效,其行为须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民法通则第13条)行为能力制度中应注意的问题:1、行为能力是针对实施法律行为之人的能力的规定,非法律行为不适用行为能力。2、无行为能力人与限制行为能力人的重要区别是:限制行为能力人实施的行为效力待定,无行为能力人的行为无效,对无行为能力人不存在事前同意或事后追认的问题。3、行为能力问题上,不适用善意第三人的保护,对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保护优先于交易安全。4、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行为能力人可以实施纯获利益(奖励、赠与、报酬)的行为。最高法院《民通意见》第6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与、报酬,他人不得以行为人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为由,主张以上行为无效。

《合同法》第47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5、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实施中性(代理)行为。6、限制行为能力人未取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实施的单方法律行为无效。7、限制行为能力人未取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实施的双方法律行为(合同)效力待定。问题思考:行为能力是否适用社会典型性行为?(五)自然人限制行为能力与无行为能力的宣告

宣告要件(民法通则第19条):1、被宣告人须为精神病人;2、须经利害关系人的申请;3、人民法院依法宣告。宣告后效力:为被宣告人设立监护人。(六)自然人的责任能力、财产能力问题《民法通则》第133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他的民事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适当赔偿,但单位担任监护人的除外。”《最高法院贯彻民法通则的意见》第161条规定:“侵权行为发生时行为人不满18岁,在诉讼时已满18岁,并有经济能力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行为人没有经济能力的,应当由原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行为人致人损害时年满18周岁的,应当由本人承担民事责任;没有经济收入的,由扶养人垫付,垫付有困难的,也可以判决或者调解延期给付。”责任能力:对违法行为承担责任的能力;责任能力的判断:以具有基本意思、识别能力为准;行为人有无责任能力,须就具体事情判断其在实施不法行为时是否有识别能力(个案判断)。行为人有无行为能力,原则上以一定年龄作为标准(客观标准)。财产能力:仅指经济能力。五、监护制度(一)监护的意义1、概念:为不能得到亲权保护的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设定专人以保护其财产和人身权益的法律制度。2、价值功能。是对自然人行为能力欠缺者的救济,维护被监护人的人身和财产利益。(二)监护类型(民法通则第16-17条)(1)法定监护人的顺序和范围(民法通则16、17条)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父母(亲权人);①祖父母、外祖父母;②兄、姐;③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④无上述监护人时为团体监护人。精神病人的监护人:①配偶;②父母;③成年子女;④其他近亲属;⑤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⑥无上述监护人时为团体监护人。(2)顺序效力:先顺序人优于后顺序人担任;顺序可依协议变更;同顺序多数人为共同监护人,也可依协议由部分人担任。(3)取得法定监护人的条件:A、须是法律明确规定的人;B、有监护能力;C、不存在指定的遗嘱监护人(有遗嘱的先于法定);(4)法定监护人的设立A、当然设立(法定监护人无争议时为当然监护)B、约定设立(有争议时依协议改变,约定监护)C、公立机关依法选任设立(协议不成指定监护)D、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裁决。(5)法定监护人的变更:监护人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或监护人不履行职责,或监护人间有变更协议等。注意:夫妻离婚后,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无权取消对方对该子女的监护权,但是,未与该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对该子女有犯罪行为、虐待行为或者对该子女明显不利的,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取消的除外。(民通意见第21条)监护权不得放弃,任意取消,取消条件:对被监护人有犯罪行为,虐难行为或者对孩子明显不利,人民法院可取消监护人的监护权。收养关系成立后,养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切断了亲生父母的亲权。(收养法第23条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

收养法第18条规定:配偶一方死亡,另一方送养未成年子女的,死亡一方的父母有优先抚养的权利。孩子父或母仍为监护人,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为委托监护人。

(二)意定监护:基于当事人的意思产生的监护1、委托监护(1)通过委托合同设立委托监护人。①父母为未成年人设立委托;②法定监护人将监护职责另托他人。(注意:委托人通过委托协议委托的仅是监护职责,不是监护权。受托人不是法定监护人,仅是履行监护职责的临时监护人。)(2)职责范围:全权委托或特定委托。(3)根据民通意见第22条:监护人可以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因被监护人的侵权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由监护人承担,但另有约定的除外;被委托人确有过错的,负连带责任。2、遗嘱监护:立遗嘱人在遗嘱中指定某人做监护人的监护。亲权人(父或母)或法定监护人均可实施。除具备遗嘱要件外,尚需被指定人同意。(三)无因监护(自愿监护):是无法定监护义务的人自愿担任监护人且经主管机构同意而成立的监护。无因监护人设立要件:1)须无法定、意定监护人;2)须无因人是与被监护人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3)须无因人申请;4)须经主管机关同意;5)被监护人有部分意思能力时,须征求其意见。(四)补充监护(团体监护):没有法定、指定、委托和自愿监护人的: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可由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精神病人的监护人可由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其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三)监护人的要求和职责1、监护人要求:监护人可为一人(单独监护),可为数人(共同监护),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团体监护人。监护人须有监护能力:即身体状况良好;经济条件允许;与被监护人生活联系密切。2、监护人的职责:(1)人身利益监护;(2)财产利益监护;(3)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4)对被监护人的损害行为承担侵权责任。(四)监护的撤销:被监护人恢复行为能力后,可撤销监护。(五)监护权的性质:监护权是亲权的补充和延长。六、自然人的住所(一)住所的概念1、概念:是法律确认的自然人生活和进行民事活动的中心场所。2、住所的确定(民法通则第15条)公民以他的户籍所在地的居住地为住所,经常居住地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住地视为住所。经常居住地:最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3、住所与居所的区别:住所唯一、居所不唯一。(二)住所的法律要件1、是以生活居住为目的的中心场所。2、固定性、唯一性、公示性。(三)住所的制度价值失踪的空间标准、司法管辖、准据法的适用、法律文书的送达地、债务履行地,继承开始地等。(四)住所的种类:意定住所(与迁徙自由有关);法定住所(户籍所在地的居住地)拟制住所(经常居住地视为住所)七、自然人的人格权(一)概念:以权利人的人格利益为内容的民事权利。(二)特征:专属性、绝对性、开放性、非财产性。(三)类型:一般人格权与特别人格权1、一般人格权指关于人的存在价值及尊严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直接言论不受侵犯的权利以及不容他人干预其私生活和隐私的权利)。2、特别人格权是指由民法明确规定的人格权(一般人格权的具体化)。我国民法规定的特别人格权是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民法通则第98条-103条和侵权责任法第2条)。八、自然人从事经营活动的法律资格(商自然人的法律地位)

--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人合伙

(一)个体工商户1、概念:经工商行政机关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个体劳动者。2、法律特征:自己出资、自己经营,财产自己所有,责任自负。3、取得个体工商户的法律要件:申请人资格的要求,依法登记,须从事法律允许的工商业经营,须业主经营。4、责任承担:个体工商户的债务,个人经营的,以个人财产承担,家庭经营的,以家庭财产承担。(民法通则第29条)(二)农村承包经营户1、概念:以承包合同承包经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或者其他资源的社员及家庭。2、法律特征:农村集体经营的一个经营方式。3、农村承包经营户应具备的法律要件:须为农村集体组织社员;须依承包合同;以社有土地经营权为基础从事农业经营,须履行合作社的承包义务。4、责任承担:农村承包经营户的债务,个人经营的,以个人财产承担,家庭经营的,以家庭财产承担。(民法通则第29条)(三)个人合伙(非法人团体)

1、概念: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按照协议,共同出资,共同劳动,经营共同事业的联合形态。合伙分为个人合伙与合伙企业。合伙企业法(第2条)规定,合伙企业是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2、法律特征:(1)依合伙合同形成;(2)是不具有权利能力的团体;(3)合伙财产为共有财产;(4)合伙可以有名称、字号、场所;(5)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和连带责任。综上研究:自然人部分小结:自然人权利能力:主体资格。自然人行为能力:实施法律行为资格。自然人责任能力:承担不法行为责任的资格。自然人的财产能力:经济能力资格监护人资格:救济行为能力不足的资格。三宣告:保护自然人本人及其利害关系人利益的制度。住所:确定私法关系空间效力的法律依据。自然人的人格权:维护自然人尊严的权利。商自然人的法律地位:从事经营活动的资格。第二节法人一、法人的意义

(一)如何理解法人?法人,简言之:具有人格的团体。由人集合而成的团体:社团由财产组成的团体:财团概念:法人是基于成员或者独立财产所形成的由民法赋予权利能力的团体。(《民法通则》第36条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二)法人制度的功能社团法人的制度价值1、集资优势;2、分险优势;3、管理优势;4、存续优势。财团法人的制度价值1、公益价值;2、管理价值。(三)法人的本质1、法人拟制说;2、法人否定说;3、法人实在说。我国理论采法人实在说,认为:法人具有社会的实体性(社团、财团)。法人实质上是自然人有目的的创造体,自然人利用法人的形式实现不同的目的需要。二、法人的特征(四个独立)一个有权利能力的团体,具备以下特征:1、法人须有独立的财产。2、法人须能独立的承担财产责任。3、法人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加民事活动。4、法人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团体。思考:一人公司是法人吗?什么是滥用法人人格?什么是法人人格否认?三、法人分类法人中以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分类为主要社团法人:具有权利主体资格的人的集合体。财团法人:具有权利主体资格的财产的集合体。两者的区别是:1、设立基础不同;2、设立目的事业不同;3、设立人与法人的关系不同;4、设立行为不同;5、有无意思机关不同;6、设立原则(方式)不同。7、解散原因和解散后果不同。取得法人资格的条件(民法通则37条)一个团体应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取得法人资格?民法通则第37条规定:(一)依法成立(依法定程序设立)。(二)有必要(独立)的财产和经费。(三)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四)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一)“依法成立”对依法成立的理解:1、法人设立(准备行为)与法人的成立(产生)不同。2、依法成立的内容包括:1)实质要件合法(符合实体法要求):A、设立有规范基础;B、有设立人;C、有章程;D、设立目的须合法。2)形式要件合法(符合程序法要求):A、符合法人设立原则;B、符合法人的设立方式;C、需要依法登记的,须登记。(二)“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必要的财产和经费”是与法人的经营规模和业务活动的内容相适应的财产,是法人进行民事活动的物质保障。在理解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时,应注意:1、营利法人与非营利法人财产来源不同。2、公司法人的必要财产,法律要求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法定最低数额。3、非营利法人的必要财产或经费,指国家拨给它们的经费数额须能维持其存在并进行业务活动。4、法人的财产是法人承担独立责任的前提。(三)“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1、法人的名称法人的名称是法人特定化的标志。法人的名称应能表示出法人的经营范围和隶属关系;法人名称的使用和变更须经登记;法人只准登记使用一个名称;法人对自己的名称享有专用权;法人的名称是无形资产,可以转让、出卖。2、法人的组织机构法人的组织机构是代表法人实现法人(团体)意志的职能机构(包括法人机关、法人业务活动机构)。法人组织机构的核心机构是法人机关。法人意思形成机关、意思表示机关、执行机关、监督机关。法人机关是依法律、章程或条例的规定产生,无需特别委托授权能以法人的名义对内负责法人的生产和业务管理,对外代表法人进行民事活动的集体或个人,是形成法人意思,并指挥法人活动的领导机构。法人机关的地位特点:1、法人机关是法人的组成部分,不能独立于法人单独存在。2、法人机关与法人的成立同时产生。3、法人机关的产生方式主要是:法定产生;选举产生;委派产生。4、法人机关的担当人可为一人或数人,担当人变更,法人机关不变更。5、法人机关的行为就是法人的行为。注意:法人机关、法人机关的担当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人的代理人、法人的工作人员概念的区别。法人机关:是法人的指挥系统、领导机构。法人机关的行为是法人的行为;法人机关的担当人:是法人机关的成员。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是法人代表机关的担当人。法人的代理人:是受法人机关委托、在法人授权范围内代表法人为法律行为的人。法人的工作人员:是与法人订有劳动合同的人(在执行法人职务时为法人职务代理人)。问题: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是法人的代理人吗?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与法人的代理人的区别:1、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是法人的组成部分;无须法人授权;其意思是法人的意思;其行为是法人的行为(可为任何行为);其执行法人职务时的侵权责任是法人的责任;法定代表人与法人同一人格(法定代表人的个人人格被法人吸收)。2、法人的代理人是法人机关授权的人;代理人与被代理人具有不同人格;不同的意思;代理人的行为是自己的行为(并且仅能代理法律行为)。3、法人的场所和住所。法人的场所是法人进行业务活动的所在地。法人的住所是法人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住所唯一,场所可以是多个)(四)法人能独立承担财产责任能够以自己所有的财产和经费独立承担其在民事活动中的债务。五、法人的能力(权利能力、行为能力、责任能力)

(一)法人的权利能力1、法人的权利能力是法人作为民事主体,能够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2、法人权利能力特点(与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区别):1)法人权利能力自依法成立时产生,至清算完结时终止。2)法人不能享有和承担专属于自然人的权利和义务。3)法人的权利能力范围受法律限制:受其性质限制、目的限制、法律限制。(法人权利能力的取得实质是受其行为能力限制)(二)法人的行为能力(实施法律行为能力)1、法人的行为能力是法人在法定范围内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法人实施的行为可以在什么程度)。2、法人行为能力的特点:1)法人的行为能力与权利能力同时发生,同时消灭。2)法人的行为能力范围与其权利能力的范围一致(即法人的行为能力受法人目的范围限制)。3)法人的行为能力由法人机关或法人的代表人、代理人、工作人员实现。(三)法人的责任能力(法人的不法行为能力)1、法人的责任能力是法人对其违法行为应承担责任的能力。2、法人责任能力的要件:1)法人须有违法行为;2)须是在执行法人职务时的违法行为;3)须具备相关责任构成要件(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要件);4)法人责任是对外民事责任,内部再追究行为人的责任。六、法人的变更与消灭(一)法人的变更1、法人的分立(一个法人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人)(1)创设性分立(消灭原法人,设立新法人);(2)存续性分立(变更原法人,设立新法人);分立后的效力:因分立消灭的法人,其权利义务由分立后的法人承受。2、法人的合并(两个以上的法人合并为一个法人)(1)创设性合并(原法人消灭,新法人产生);(2)吸收式合并(原法人兼并其他法人,原法人存续)合并后的效力:因合并消灭的法人,其权利义务由新设和存续的法人概括承受。3、法人的变更:法人的组织形式、住所、名称、资金、经营性质的变更等。法人的一切变更应向登记机关登记并公告。法人的变更登记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需要登记的法人,其成立登记具有生效效力。(二)法人的消灭(民法通则第45条)1、依法被撤销;2、自行解散;3、依法被宣告破产;4、其他原因(三)法人的清算(分破产清算和非破产清算)破产清算依破产法的清算程序清算,破产还债。法人清算完毕,注销登记,法人终止(注意:清算中的法人还具有权利能力,能进行清算范围内的活动)法人权利能力终止时间为法人清算完结,注销登记之日。七、法人与非法人团体(一)非法人团体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又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二)非法人团体的特点:1、合法成立,但不具备法人资格;2、有自己的设立目的;3、有一定的组织机构;4、有一定的财产或经费;5、不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三)非法人团体的主要类型1、合伙(法人与合伙的主要区别)①合伙依合伙合同形成,法人成立复杂。②、合伙财产是共有财产,法人是独立财产。③、合伙责任是连带无限责任,法人是独立责任。④、合伙是不具权利能力的团体,法人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团体。2、其他非法人企业和社会团体;3、无权利能力社团;4、法人的分支机构;5、设立中的非法人团体。第七章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民事权利和义务本章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一、民事权利的意义。二、民事权利分类及分类的意义。三、民事义务的意义和分类。四、民事权利的实现和保护。第一节民事权利的意义一、权利的本质是什么?权利在西方国家的词源中是多义词,表示:正当、正确、权利、法律。多个含义用一词表示,说明了权利观念的形成。罗马法的权利观念:“诚实生活、不犯他人、各得其所”。康德认为:权利实质是:一个人的自由行为与他人的自由行为的关系。二、权利的意义权利是法律规范许可人为了实现其利益而实施的行为范围,或者说,是人实现正当利益的行为依据。法律学权利的概念,应完全归功于罗马法,只要记住,权利的概念中也包括义务,则对权利的观念很少有误解的危险。权利只有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才能得到体现,才具有说明意义。一、客观权利与主观权利(依权利存在的层次上分)1、客观权利是法律规范中规定的权利。2、主观权利是当事人依法具体享有的权利。二、财产权、非财产权、混合型权利(依客体体现的利益分)1、财产权是以财产为客体、直接体现经济利益的权利。2、非财产权是以人身非财产利益为客体的权利。(1)人格权是主体维持其做人的资格所必要的权利。(2)身份权是自然人基于身份关系产生的权利。3、混合型权利是兼具财产和人身双重利益的权利。(1)知识产权是智力成果的创作者以智力成果为客体的权利。(2)社员权是团体成员在团体中享有的各种权利的总称。(3)继承权是自然人依其特定身份享有的继承其死亡亲属的遗产的权利。三、专属权和非专属权(依权利能否与主体分离)1、专属权是专属于权利人一身、不可转让的权利。2、非专属权是可以与权利主体分离、可转让、可继承的权利。四、绝对权和相对权(依权利效力所及范围)绝对权是权利的效力可对抗不特定的一切人,也称对世权。相对权是权利的效力仅对抗特定人,也称对人权。五、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形成权(依权利的作用分)(一)支配权1、支配权是指权利主体在法定范围内对权利客体有直接支配的权利。2、主要类型:物权、人身权、知识产权。3、支配权特征:(1)利益的直接实现性。(2)权利作用的排他性。(3)权利效力的优先性。(4)对应义务的消极性。(二)请求权1、请求权概念:特定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特定行为的权利。2、请求权特征:(1)权利的作用体现为请求给付,而非支配。(2)权利人利益实现的间接性(须通过义务人的给付实现)。(3)请求权的效力具有平等性,不具排他性、优先性。(4)请求权是派生性的权利。3、请求权类型(1)依发生的规范基础分为:债权请求权、物权请求权、知识产权请求权、人格权请求权、亲属权请求权等。(2)依产生的方式分为:原权型请求权和救济型请求权。(3)依功能分:实体功能上请求权和程序功能上的请求权。(4)依请求权行使分:自力救济请求权和公力救济请求权。4、请求权在权利体系中的地位在民事权利体系中,请求权处于枢纽地位。任何类型民事权利受到侵害,均需救济型请求权予以保驾。实体上的请求权往往需经程序法上的请求权实现。处理实务的核心工作,是寻找请求权基础。即:依据何种法律,谁可向谁,主张请求权。如果找不到请求权基础,则该请求权或请求权诉讼被认为无依据,而被驳回。5、请求权的聚合与竞合问题

因同一事实产生两个以上的请求权时,如果请求权内容不同且互不冲突,权利人可同时享有并行使多个请求权的,为请求权聚合。因同一事实产生两个以上的请求权时,如果请求权内容同一,权利人虽享有多种请求权,但法律仅允许择其一行使的,为请求权竞合。案例讨论:1、甲交付的电视机有严重瑕疵,乙购买后在使用中电视机发生爆炸,造成乙身体受伤,花费医疗费1万元,并且受到惊吓和身体疼痛(遭受精神损失)。电视机因爆炸毁损,其本身价值是一万元。问:此案是违约责任?还是侵权责任?乙提出的请求权是采取责任竞合还是责任聚合?2、甲将古董交付乙保管,并支付保管费。保管期间,乙因过失导致保管物毁损。该古董市值5万元。问:此案是违约责任?还是侵权责任?甲提出的请求权是采取责任竞合还是责任聚合?(三)抗辩权1、抗辩权概念:对抗或者阻止相对方行使请求权效力的权利。2、抗辩权特点:主要对抗请求权或阻止其他权利的效力,以使抗辩权人拒绝对相对人履行义务。3、抗辩权类型:一时性抗辩权:暂时阻止请求权效力的抗辩权。(同时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等)永久性抗辩权:永久阻止请求权效力的抗辩权。(诉讼时效完成后的抗辩权)(四)形成权1、形成权概念:依权利人单方的意思表示即可使现存的法律关系发生变动(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权利。2、形成权特征:(1)权利人有权单方使现有权利状况变动;(2)权利相对方须接受权利变动的结果;(3)形成权的行使须以法律为依据(须有法律原因)。3、形成权类型(1)使法律关系发生效力的形成权:承认权、追认权、同意权、确认权等。(2)使法律关系变更的形成权:选择权、变更权等。(3)使法律关系消灭的形成权:撤销权、解除权、撤回权、抵消权、终止权等。4、形成权的行使行使方式:简单形成权(诉讼外行使)形成诉权(通过形成之诉)行使原则:(1)不得附期限或附条件;(2)原则上不得撤回;(3)应在法定的除斥期间内行使。六、既得权和期待权(依权利实现要件是否具备)1、既得权是权利实现条件已全部具备,当事人实际享有的权利。2、期待权是只具备部分要件,须待其余要件具备时方可实际发生的权利七、主权利和从权利(依权利的相互关系)1、在有关联的几项权利中,不依赖其他权利而独立存在的权利是主权利。2、从权利是以主权利为存在前提的权利。八、原权和救济权1、原权是被救济的权利。2、救济权是原权受到侵害或有侵害可能时产生的救济性权利。第三节民事义务一、民事义务的概念: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一方为满足他方利益的实现所应实施的行为限度(约束)。二、特点:1、以不利益为内容,体现的是约束。2、是对人的行为的约束,非人身约束。3、义务有法律强制力,不履行应承担法律责任。三、民事义务的主要类型

1、积极义务(作为)与消极义务(不作为)2、法定义务与约定义务3、主义务与从义务4、始发义务与继发义务(基本义务与附随义务)5、先义务与后义务6、真正义务与不真正义务真正义务:不履行义务损害他人利益;不真正义务:义务人对自己的义务,不履行义务损害自己的利益。四、义务与责任义务是人在法律上所受的行为约束。体现法律关系当事人(义务人)的自觉、自愿履行的特点(意思自治)。责任是不履行义务应承担的法律后果。体现国家强制力对权利的救济,具有法律强制性、制裁性特点。五、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对应。民事权利的取得、行使和保护一、民事权利的取得、消灭1、民事权利取得(1)原始取得:不以他人既存的权利为依据取得(2)继受取得:以他人既存的权利为依据取得2、民事权利的消灭(1)绝对消灭:权利绝对丧失,任何人也未取得(2)相对消灭:一个人丧失权利,他人取得权利。二、民事权利的行使1、权利行使的意义:为权利而斗争。为权利而斗争是权利人对自己的义务,也是对社会的义务。胡适先生有一句至理名言:“争取你自己的权利,就是争取国家的权利;争取你自己的自由,就是争取国家的自由,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从来不是一帮奴才建成的”。2、权利行使的原则(限制):公共利益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时间限制的原则(受诉讼时效或除斥期间的限制)。三、民事权利的保护私力救济是权利人依靠自己的力量保障权利的实现。在国家权力发达的现代,对侵害权利的救济,以公力救济为原则。但私力救济有其迅速、及时的优势,因此在特殊情形下,允许私力救济,不过须遵守严格的条件,否则为权利滥用。私力救济的形态:自助行为、自卫行为。(一)自助行为:权利人为保护自己的权利,来不及请求公力救济时,对他人的自由予以限制或对其财产实施押收或毁损的行为。自助行为的条件:①须因保护自己的权利;②时间紧迫,来不及向法院或其他有关机关请求公力救济;③不及时自助,请求权则难于实现;④自助行为所使用的手段须适于请求权的实现,不超过保全请求权的必要限度。(二)自卫行为:对权利的侵犯采取防卫和保护,以维持权利的状态(包括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1、正当防卫:对正在发生的不法侵害行为予以反击,以保护自己或他人权利的行为。正当防卫要件:A、对正在发生的侵害行为防卫;B、防卫的是违法行为;C、针对不法者本人防卫;D、不得超过必要限度。正当防卫的效力:不超过必要限度的正当防卫,免除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承担适当的责任。2、紧急避险:为避免自己或他人的生命、身体、自由或财产的急迫危险,不得已实施的加害他人的行为。紧急避险要件:(1)需有急迫危险;(2)需为了避免自己或他人生命、身体、自由或财产上的危险;(3)避险行为确属必要;(4)避险行为带来的损害需不超过危险所导致的损害(以小的损害避免大的损害)。紧急避险的效力(侵权责任法第31条):A、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B、如果危险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行为人不承担责任;受害人要求补偿的,可以责令受益人适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找不到受益人,紧急避险人可给予适当补偿。C、如果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之三:客体一、客体的意义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指主体权利义务共同作用的对象(目标)。民法中的客体可以分为:1、民法的客体(民法的调整对象)2、法律关系的客体:权利人与义务人的行为。3、权利的客体:法律关系中权利人权利的作用对象。(1)权利的直接客体:义务人的行为。(2)权利的间接客体:物与其他民事权利客体。二、客体、标的、标的物、财产作为客体时含义1、客体与标的:客体在一般意义适用,标的在具体权利义务关系中使用(如债的关系的客体:债的标的)。2、标的与标的物:“标的”范围广,可指民法上的一切客体。“标的物”范围窄,仅指有体物而言。3、财产作为客体时,范围更广:包括有形财产,无形财产,积极财产(权利),消极财产(债务)以及权利与义务的综合体等。三、客体的类型与民事法律关系1、物权关系中物权的客体-物(有体物)。2、债权关系中债权的客体-债务人的行为(给付)。3、知识产权关系中知识产权的客体-智力成果。4、人身权关系中人身权的客体-人身利益。四、物(一)物的概念物指能够被人力所控制并具有独立利用价值的有体物。(二)物的特点1、有体性;2、独立性;3、可支配性;4、效用性;5、价值性;6、非人格性。(三)物和物的重要成分物的重要成分:对物的整体性质和效能发挥决定作用的组成部分。区分物的重要成分的意义:物的重要成分不得脱离物的整体而独立成为物的所有权的客体。(四)物的基本类型:1、不动产2、动产(五)民法上视为物的物:1、脱离人体的器官、血液、骨髓、组织、精子、卵子等;2、遗体;3、动物;4、网络虚拟财产;5、自然力、空间、无线电频谱资源等;(六)特殊的物1、货币2、有价证券:记载并代表财产权利的凭证。有价证券的特点:(1)证券代表相应的财产权利;(2)财产权利与证券紧密结合;(3)证券财产权的转让以交付为原则或依法定方式进行。3、有价证券的类型:汇票、本票、支票、债券、存单、股票、仓单、提单、提存凭证等。五、其他客体1、人身利益: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人格与身份利益;2、智力成果:作品、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商业秘密等;3、信息、商业标记。4、财产权利:债权5、企业财产:企业用以从事经营活动的各项财产的总和。民事权利的客体范围具有开放性。第九章法律行为

-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主要法律事实本章法律行为制度的内容体系1、法律行为的概念、意义;2、法律行为的分类;3、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和生效要件;4、法律行为的效力(有效、无效、可变更、可撤销,效力待定)5、法律行为无效的后果。第一节法律行为与民事法律关系问题思考:1、法律行为与民事法律关系有何联系?2、法律行为在法律事实中,在民法体系中占有何种地位?为什么专门研究法律行为制度?3、为什么说法律行为是实现私法自治的工具?4、什么是私法自治?一、法律行为在民法法律事实类型体系中的地位二、法律行为是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主要原因三、法律行为与私法自治私法自治:是指民法上的每个个体(私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为自己设定与其他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注意:1、只有在民法中才有私法自治(意思自治);2、私法自治非绝对自治,私法自治设权的效果与法律规定的效果一致;私法自治形成的法律关系,从形式和内容上,由法律规范、法律秩序(法定原则)决定;3、私法自治是私法对个人在法律秩序范围内自主选择(意思自治)形成法律关系行为的认可。四、法律行为制度的价值功能1、从实证法层面:法律行为是民法规定的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最主要、最大量的法律事实;法律行为是主体形成法律关系的主要手段,即:主体通过法律行为形成具有权利和内容的法律关系。(没有行为,法律关系不能形成,权利义务关系不可能存在)。2、从理论体系层面:法律行为是德国模式民法典体系形成的逻辑基础。3、从制度价值层面:法律行为制度是法律赋予主体自由创设民事法律关系的手段,是实现私法自治的工具。第二节法律行为的意义问题思考:1、如何理解法律行为?2、意思表示是法律行为吗?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的关系?3、法律行为与非法律行为(事实行为、准法律行为、情谊行为、违法行为)的区别?一、法律行为的概念《民法通则》第54条: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学理解释: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因意思表示旨在发生私法效果的一种法律事实。(民法典专家意见稿:法律行为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实施的以意思表示为要素的行为)问题思考:民事法律行为,民事行为的概念是否有必要?2、法律行为的定义中“合法”是否有必要?二、法律行为的特征(一)法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要素的行为。1、意思表示的概念:指行为的当事人将心中旨在发生一定法律效果的内在意思表示出来的行为。2、意思表示的特点:(1)意思表示是私法概念(是私法活动中的意思表达)(2)目的是引起私法效力的意思表达。3、意思表示的构成要素主观要件:内在意思:产生某种私法效果的内在意思;客观要件:外部表示:将内在效果意思通过外在方式表示出来。(1)内在意思:由行为意思、效果意思、表示意思构成。A、行为意思:行为人的行为受其意志控制,是行为人有意识的表示行为。(梦中行为,暴力强制、胁迫行为均不具行为意思)B、效果意思:行为人表示出来的意思含有引起特定私法效果的意思。(要约、承诺均有效果意思)C、表示意思(表示意识):行为人实施表示时,其外部表示与要达到的效果意思之间具有同一性的意识。(2)外部表示(意思表示的方式)①明示的表示A、口头形式:B、书面形式:一般书面形式与特殊书面形式(公证、鉴证、登记、审批等)②默示的表示(只有法律有规定或当事人有约定时才可视为意思表示)A、行为推定(可推断的意思表示)B、特定沉默(沉默的意思表示)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的关系(1)意思表示是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无意思表示的行为,不是法律行为;(2)意思表示不等于法律行为。A、双方或多方法律行为的成立,需要两个或数个意思表示;B、实践性法律行为的成立,除了意思表示以外,尚需交付标的物。(3)单方、诺成性法律行为的成立,意思表示等于法律行为。(二)法律行为是基于意思表示的内容旨在发生私法效力的行为。法律效力有公法效力与私法效力,民法上法律行为的效力限于私法效力(三)法律行为是引起法律关系变动的主要法律事实。(四)法律行为是适法行为。法律行为与相关行为的区别1、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的主要区别事实行为是指事实上(客观上)有此行为,即可发生法律效果,不问行为人的意思如何。两者的主要区别是:(1)事实行为是非表意行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