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保险行业发展及经营计划分析报告
目录1. 企业发展现状 51.1 保险企业发历程 51.2 保险企业文化 51.3 保险企业战略 61.4 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62. 保险行业格局 72.1 保险行业定义及产业链分析 72.2 保险市场规模分析 92.3 保险行业存在的问题 112.3.1 逆选择与道德风险 112.3.2 公立医院垄断与社保资源分配失衡 112.3.3 成本控制乏力与产品创新不足 122.3.4 行业发展方式粗放 122.3.5 保险业创新动力不足 122.3.6 保险产品结构不合理 132.3.7 缺乏高素质人才队伍 132.3.8 保险经营不诚信 142.3.9 保护政策阻碍保险业开放 142.3.10 保险外部环境不完善 152.3.11 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152.4 保险行业前景趋势 172.4.1 保险业线上线下业务融合 172.4.2 产业融合的新机遇 172.4.3 管理优化的新机遇 172.4.4 技术性带来新机遇 172.4.5 延伸产业链 182.4.6 生态化建设进一步开放 182.4.7 细分化产品将会最具优势 192.4.8 呈现集群化分布 192.4.9 需求开拓 203. 保险企业发展战略 203.1 企业管理战略 203.2 企业产品战略 213.3 企业年度市场战略 223.4 企业年度营销战略 223.5 企业年度竞争战略 234. 保险企业经营计划 244.1 企业经营目标 244.2 企业经营策略 254.3 企业推广策略 264.4 企业经营保障 265. 保险企业考核指标 275.1 企业年度管理指标 275.2 企业年度产品指标 285.3 企业年度市场指标 285.4 企业年度业绩指标 296. 保险企业存在风险分析 316.1 基础工作薄弱风险 316.2 管理效率低风险 316.3 盈利点单一风险 326.4 技术风险 326.5 管理风险 336.6 产品及法律风险 34
企业发展现状保险企业发历程从2012年开始,公司长期致力于保险行业的产品研发,通过长期的产品创新,在行业的竞争中具备了较为明显的先发优势。从2015年开始,国家积极倡导行业开拓创新,政策利好不断,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逐步将保险产品与政策指引整合,实现产能创新。2018年开始,公司在行业各个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市场份额,获得了较为稳定的资金回报,为保险产品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资金保障。2021年之后,公司将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为保险行业提供产业赋能。保险企业文化以人为本无疑是保险经营最为重要的因素,争天下者,必先争人。刘备嗜才如命,三顾茅庐众所皆知。汉高祖刘邦曾讲过:张良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萧何能镇国抚民;韩信统百万雄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他们都是杰出人物,非别人所能比,但我能用此三人,所以得天下。当然,保险公司真正的人才,并不是一个个独立的毫无约束的人,而是凝聚在一种文化当中,具有共同的追求和信念的“公司人”。保险公司的员工来自各地,具有不同的经历和文化背景,只有形成共识,才能为着一个目标而努力,这其中优秀企业文化的同化作用至关重要。在公司格局上,企业文化为“开拓创新、锐意进取”,通过产品与管理制度的不断创新,开拓新的服务与市场。在内部激励文化上,提倡建立锐意进取的团队和组织,实现不断突破、不断进取的企业精神。保险企业战略本公司的企业战略为“产品争一流、服务争最优、管理争创新、技术争先进、企业争信誉”的“5争”战略,成为客户始终信赖的优质企业。企业主营业务分析保险行业的产品与服务的公司的主要营收来源,公司通过上下游产业链的不断扩展,完善在行业的“产销”能力。主营为保险行业相关产品,提供相关的服务作为增值产品,开拓保险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
保险行业格局保险行业定义及产业链分析保险业是指将通过契约形式集中起来的资金,用以补偿被保险人的经济利益业务的行业。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而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和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行为。保险产品按照保险标的来分类,可以分为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两大类。保险行业是指从事保险相关性质的生产、服务的单位或个体的组织结构体系的总称。深刻认知保险行业定义,对预测并引导保险行业前景,指导行业投资方向至关重要。个人财富的持续积累、保险意识的不断提升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推动了中国寿险和健康险市场的高速增长。此外,经济活动持续数字化的趋势,将为创新型、场景化的财险产品带来巨大的增长机遇。我国保险行业在经过短暂的结构调整后,淘汰掉落后产能、筛选掉不合格企业,并且随着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消费需求的提升,我国保险行业依旧会继续保持增长趋势,未来将会向高品质、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呈现品种增多、消费多元化等新趋势。中国保险产业链的参与主体不断丰富,产业生态逐渐健壮。保险企业要快速发展,更要做到创新发展和规范发展。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保险业来讲是一个重大的利好。可以预计,今后5年内,保险业必将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的要求,积极试,大胆闯,以保险业的电子化、互联网化和大数据化为主要方向进行业务创新。同时,保险行业将建立经营和服务两个评价指标体系,保监会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将加大工作力度,尽快出台两个评价指标体系。互联网金融和严格的风控使保险企业的业务流程日益复杂,产品种类繁多,条款高度专业,其高附加值、虚拟化等特性也日益显著,保险企业需要与客户建立广泛、智能的交互渠道,准确高效的向客户传递信息并获取客户的反馈,不断优化客户体验,并尽量控制相应的成本。
近年来中国保险行业持续高速增长,带动了我国保险业产业强劲发展。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保险业行业的快速平稳发展,完善我国保险业行业产业链,政府颁布一系列措施推动我国该行业的发展,规范市场竞争,提高我国保险业行业的竞争力。保险市场规模分析随着国家政策的进一步利好,越来越多的需求将会被释放,保险行业将结合产业上下游的资源,充分掌握用户需求变化,极大丰富行业应用场景。通过产品与服务质量的不断优化升级,推动保险产业应用的爆发式增长。目前,我国的保险行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居民健康和财产风险防范意识的逐渐深入,保险产品形态的不断创新,行业发展也进入新赛道。根据银保监会数据,2015-2019年我国保险行业保费收入逐年增长,其中2019年保费收入达到42645亿元,同比增长12.2%。2020年上半年我国保费收入达到27186亿元,同比增长6.5%。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保险业不断创新销售渠道,各保险公司积极开发新型保险产品,并根据监管要求积极调整和规范发展。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数据,2019年我国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达到2696.3亿元,占行业总保费的6.35%,较2018年有所增长。中国保险保费规模预计将从2019年的4.3万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8.6万亿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4%。预计到2020年这一规模将达4.5万亿元。
保险行业存在的问题逆选择与道德风险逆选择与道德风险是拖累我国健康险行业发展的行业原因。与寿险保寿命不同,健康险保身体健康状况,风险发生率更高,因此由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选择现象更为严重。应对逆选择,保险公司根据投保人情况进行风险选择,将高风险群体排除在外,或者加以高昂的保费和苛刻的条款,导致低收入群体、慢病患者无法投保。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公立医院在医疗系中的垄断性,加之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商业保险公司获取健康信息途径有限,难以就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谈判,更难以监督诊疗行为。在扭曲的医疗服务定价机制下,医方道德风险加重,医药费居高不下,从而导致商业健康保险创新开发积极性降低,保障功能缺失、出现寿险化倾向。公立医院垄断与社保资源分配失衡在我国公立医院垄断化经营的医疗服务体系中,保险公司处于交易弱势地位。“以药养医”的现状使得医疗费用居高不下且逐年攀升,而优质医生在二、三级医院的高度集中造成了患者垄断,商业保险公司因此不得不承担高昂医疗费用。此外,社保资源也存在分配不公问题。高收入群体城镇居民保险受益超过低收入参保人群,基本医保补偿呈现累退特性,因此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保险公司主要目标群体——中高收入群体对健康险的需求,同时低收入群体又基本医疗保障不足。成本控制乏力与产品创新不足
健康险的高出险率、高赔付率、高理赔工作量,以及险种风险分布的特点都决定了健康险经营技术高、监管成本大的特性。由于健康险突出的逆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保险公司需要投入大量核保成本尽量降低风险。此外,由于缺乏和医疗机构、基本医保的数据对接和共享机制,在缺乏数据的情况下精算数据库无法得到扩充,也因此制约了健康险的产品创新。同时,与医疗机构的脱节使得商业医疗保险理赔停留在传统模式,无法掌控医疗费用、无法参与医疗管理,并因此承担较高的核赔成本。行业发展方式粗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基础和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沿袭下来的粗放发展模式却没有发生改变,保险行业总体上仍停留在争抢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的低层次竞争水平上。大部分保险公司主要靠“人海战术”、快速增设机构、铺摊子实现外延式扩张,而忽视了公司的内部管理和产品及服务的创新,有的公司甚至不惜违法违规,不顾成本效益,一味追求速度规模和市场份额。这样粗放的发展方式不仅无法满足中国日益年轻化、知识化消费群体的保险保障需求,甚至会伤害消费者的利益,引发消费者的不信任。保险业创新动力不足创新是保险企业寻求生存与发展、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中国保险产品数量迅速增加,促进了保险业快速发展,但保险产品创新也存在一些问题,产品结构雷同、创新动力不足。中国保险企业仍然处于技术创新的低层次阶段,仅仅少数大的保险企业致力开展自主创新研发活动,大多数保险企业的许多产品还是主要从外部引进,再进行局部的开发和改进而成,依靠低水平的技术创新活动维持保险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现如今,人们的消费需求开始升级,生活要求日益多样化,对养老保健、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汽车住宅等改善生活质量的需求明显提高,这些都为保险产品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险产品结构不合理当前,保险产品结构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在财险市场上,机动车辆险市场份额过大,其他险种比例太小,产险市场高度依赖车险的业务结构面临调整压力。未来汽车销量增速将下滑,车险业务增速放缓,因此需要不断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在寿险市场上,分红险“一险独大”的问题日益突出。由于分红险占比过高,分红险单一险种的业务波动会造成整个寿险市场的大幅波动。过度集中于分红险,在加息条件下需要获取较高的投资收益率来覆盖成本,客观上会增大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压力。特别是在目前日趋复杂的投资环境下,过高的投资回报要求可能会放大风险。缺乏高素质人才队伍与银行、证券等其他金融行业相比,保险业进入门槛低、人员学历相对较低。行业内精通保险、擅长管理的中高端人才,特别是核保、核赔、风险管理等专业型人才,以及管理、营销、培训等经验型人才严重不足。有数据表明,中国保险从业人员中真正受过系统保险专业教育又有保险专业水平的保险专业人才不到30%,其中既了解国际保险市场又懂得精算和计算机技术的高级人才更是凤毛麟角。人才是行业发展的原动力,保险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保险业的发展。保险经营不诚信保险公司盲目追求业绩的经营行为很容易产生诚信问题。例如,展业过程中设计晦涩难懂的保单条款引诱消费者落入陷阱,待出险时逃避保险责任;夸大保险的保障功效;借助权力部门强制销售保险;通过热门产品搭配销售有关险种;通过协议或借行业协会名义联合限价;在理赔时常常因为前期盲目展业埋下业务隐患、缺乏专业理赔人才等原因造成“理赔难”,更有甚者为了追求利润而无理拒赔,惜赔或少赔等。这些都极大地损害了保险行业的形象,阻碍了人们的投保热情。保护政策阻碍保险业开放保险业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保护政策,就是外资进入中国保险行业,只能采取合资模式,且外资股权不得超过50%。这种合资模式,有效地减缓了外资在中国保险行业的扩张速度,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资保险公司,但也产生了大量的中外股东之间的冲突。更重要的是,50∶50的股权结构,在限制外方控制权以及实现引进外资先进技术方面,效果有限。自中国保险业开放以来,除了最初的个人代理制度和小部分产品的创新外,外资在推动中国保险市场的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方面,并没有太多作为。另一个重要的保护政策是不开放法定险种(目前主要是交强险)。从交强险开办5年的实践看,竞争激烈,大量财产险公司经营困难,甚至亏损。因此,从社会福利的角度,亟须建立合理有效的、与交通有关的社会管理体系,利用外资保险公司的资金技术,进一步提高中资保险机构的管理水平。保险外部环境不完善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保险业发展,全社会对保险的认识不断加深,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发挥保险业的作用。但随着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外部环境不适应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一是法律环境方面,部分业务领域的法律不健全,如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准备金制度还没有建立,农业保险运行存在较大风险隐患。二是政策环境方面,业务发展存在政策瓶颈,如国家政策支持的巨灾保险体系还没有建立,自然灾害风险分散转移和补偿救助机制缺失。三是社会环境方面,社会公众的保险意识和风险意识有待加强,保险知识普及和风险教育的力度应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近年来,尽管我国政府颁布了有利于保险的资源环境税收政策和消费税的结构调整政策,但是由于这两种税收的作用对象狭窄,因而对保险主要服务和产品的生产及推广使用收效不大。可喜的是,企业所得税的两税合一,内外资企业同等待遇解决了多年来我国内外资企业面临的两套税制问题。两套税制把大量的税收优惠给与了外资企业,而未能按国家的宏观政策导向建立税收优惠。这种税制安排不仅造成了内外资企业的税负不公,而且对国家鼓励的保险行业发展,对行业的高效率利用都是极其不利的。此外,我国的进口税收政策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亟待解决。
保险行业前景趋势保险业线上线下业务融合综合前文来看,我国保险行业线下销售模式依然主流方式,对各大保险企业来说是核心竞争资源,但经过此次疫情之后,保险行业的消费行为将会逐渐走向线上化,主要是由于线上交易的接触度小且方便快捷,但值得注意的是,保险行业的交易模式向线上化转变并不意味这放弃线下资源,而是要促进线下线上资源相互融合,简化保险销售、理赔等流程,为客户提供更高的服务。此外保险公司的相关产品形态将会进一步创新,以满足居民健康需求,最后随着我国互联网、5G等技术的高速发展,险企也将不断布局数据化运营,提高运营效率。产业融合的新机遇借助“互联网+”模式的广泛应用和大数据的精确定价、精确营销、精确管理,有利于打造一站式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管理优化的新机遇在“互联网+”模式下,有助于实现集中管理和资源共享,并整合各种方式和渠道。技术性带来新机遇保险业集团化经营在“互联网+”转型过程中,实现技术升级的转型提升,有助于构建符合大数据要求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响应前台,有助于推进轻资产机构的建设。延伸产业链保险行业近年来从传统的模式转换到互联网融合模式。随着行业各大平台挖掘并下沉三四线城市,企业从供应环节到生产再到售后环节,全环节整合,并以产业赋能为纽带,为众多优质的公司提供品牌、设计、系统、供应链等全方位支持。生态化建设进一步开放1)内生发展闭环,对外输出价值当保险行业的社区化运营属性越来越强,关联产业开始聚集时,就需要谋求内生发展,保险需要打造一个服务平台,对内是一个合作协同的生态闭环,对外有开放统一的接口和品牌输出,即能引导资源的有效流动,又能促进产业规模效应,聚集人才和知识,进而提升供应链效率。2)开放平台,共建生态保险行业服务平台方,不再是单向地控制和输出,而是要借助技术手段搭建基础在线平台,通过规则引导企业产出优质的内容和服务,激活企业间的交流和合作,挖掘更多产业链上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配套服务并引导资源有效配置。这样的平台才能够进行思考和迭代进化。细分化产品将会最具优势随着各行业各部门应用的深化,用户类别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日益丰富,“大而全”或“小而全”,囊括保险各管理模块的行业管理系统一统江山的格局终将被打破,专业化细分将是保险相关项目建设的大势所趋。在各个行业信息系统中将有更多的环节可以做成相对独立的系统并分割市场,交通信息系统、政务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社交娱乐系统等也在不断发展、提升。软件开发商将可以凭借对某一细分专业的深入研究与优势,在市场取胜。呈现集群化分布目前各地都在推保险项目建设,类型也比较多。一般当地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会在原有基础上提升智能化,如果没有基础比较好的项目基础,当地就会打造出新的保险项目。随着各地保险建设,中国保险建设已经在地域分布以及建设模式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在地域分布上,中国保险建设已经初步呈现出集群化分布,且有由东部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拓展的特征。有报告分析,从国家级保险项目建设情况来看,已经形成“东部沿海集聚、中部沿江联动、西部特色发展”的空间格局。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以其雄厚的工业园区作为基础,成为全国保险建设的三大聚集区;中部沿江地区借助沿江城市群的联动发展势头,大力开展保险建设;广大西部地区依据各自建设特色,也正加紧保险建设。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中西部地区保险建设或将迎来全新的建设浪潮。从目前情况来看,各地打造的保险水平参差不齐,有好有坏。总体来说,一般东部发达地区的保险相对来说会更加成熟一些。但目前中西部保险打造势头也十分强劲。需求开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保险行业,越来越多的用户对行业较为重视并提出了较多的需求和建议,因此满足用户需求将是行业立根之本。保险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管理战略战略管理是指对一个企业或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调配做出的决策和管理艺术。1)诊断企业存在的问题,保险行业战略性问题一般只有3-5个。2)找准企业发展方向,确定保险是多元化发展还是专业化发展。3)确定企业发展目标,根据保险发展趋势和企业综合表现制定。4)制定企业整体规章,根据保险行业性质,制定整体运营规章。企业产品战略我公司在保险行业的产品战略主要在产品功能、产品性能、产品外观、产品优势、产品目标、产品规划等方面的要求,需要在用户需求、产品参数、外观、优势、市场营销份额、长期规划等方面具有较为前瞻性和挑战性的计划。产品功能上满足需求达到100%产品性能上性能参数99%产品外观上精致美观度达到95%产品优势在竞争力上达到100%产品目标上市场开拓达到98%产品规划上生态建立度达到100%企业年度市场战略本公司2021年的年度市场战略,主要有以下几项指标:公司在保险行业的覆盖用户到达4000万人。公司在保险行业年度实现营业额超过10亿元。公司在保险行业的年度营收增长率超过12%。公司在保险行业的经典项目案例超过5项企业年度营销战略本公司将在2021年在保险行业拟定5大营销战略,主要包括绿色营销、创新营销、整合营销、消费联盟营销、连锁经营营销。1)绿色营销,强调环保、低碳、无公害2)创新营销,创新服务设计与倡导新理念3)整合营销,整合保险市场服务,打包营销4)消费联盟营销,构建行业消费圈,形成消费联盟5)连锁经营营销,采用连锁直销、渠道销售模式企业年度竞争战略行业竞争战略主要集中在产品与服务本身的优势,包括服务的和共享与服务水平,行业竞争还包括企业的硬实力,包括服务的技术优势、创新能力、企业人才优势等。保险企业经营计划企业经营目标企业年度经营目标主要包括培养优质客户、追求产品质量、保持领先地位、持续利润增长。1)在培养优质客户方面,需要培养保险行业优质用户10个2)在追求产品质量方面,重点研发保险行业拳头产品3项,并优化现有功能10+项3)在保持领先地位方面,提升并巩固保险行业领先地位,牵头行业生态活动1-2次4)在持续利润增长方面,实现持续利润增长,每个季度都同比上年度实现利润1%的增幅企业经营策略本公司将在保险行业采取三种经营策略,分别为拓展型、稳健型、收缩型。通过三种经营策略的有机组合,实现企业整体利润的持续增加。拓展型经营策略针对保险领域有发展后劲的产品和服务,采取积极的市场渗透战略、多元化经营战略、联合经营战略。稳健型经营策略针对公司在保险领域经营不太景气的产品和服务,采取保存实力,有效控制经营风险的战略。收缩型经营策略针对公司在保险领域市场疲软、进入衰退期的产品和服务,转移战略、撤退战略、清算战略。企业推广策略我司在保险行业制定的推广策略包括载体先行、品牌树立、口碑辅助、流量驱动、内容深耕。保险行业主要通过互联网等平台作为载体,实现品牌效应,通过用户的口碑作为辅助,实现流量的持续导入,对内容进行深耕,实现推广策略贯彻。企业经营保障保险行业主要通过持续性的资源供给提供基础设施保障,通过激励制度实现人才晋升和持续高效的投入,通过质量监管实现产品与服务的高质量和高水平。保险企业考核指标企业年度管理指标公司在本年度设置4个管理指标,主要包括诊断企业存在的问题、找准企业发展方向、确定企业发展目标、制定企业整体规章。1)诊断企业存在的问题,保险行业战略性问题一般只有3-5个。2)找准企业发展方向,确定保险是多元化发展还是专业化发展。3)确定企业发展目标,根据保险发展趋势和企业综合表现制定。4)制定企业整体规章,根据保险行业性质,制定整体运营规章。企业年度产品指标我公司在保险行业的产品指标主要在产品质量、创新性、研发效率、体验度、市场竞争、财务指标、运营指标等方面通过用户、研发人员、市场人员、第三方人员等的综合打分和反馈来实现优化。年度目标需要达到以下分值(以100分值为满分):运营指标99分、财务指标96分、市场竞争92分、体验度95分、研发效率75分、创新性85分、产品质量90分。企业年度市场指标本年度我司在保险行业市场产业链中市场占比指标需要实现,创新市场份额为23.4%,产品市场份额41.3%,服务市场份额为23.5%。企业年度业绩指标本年度,我司在保险行业的业绩指标主要在覆盖用户、年度营业额、营收增长率、经典案例、拳头产品等方面达成业绩目标。1)覆盖用户到达4000万人2)保险行业年度实现营业额超过10亿元3)保险行业的年度营收增长率超过12%4)保险行业的经典项目案例超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人才公寓租赁合同及社区健身器材租赁服务协议3篇
- 2024年二零二四年度土地征收补偿协议(含征收土地补偿金支付责任)3篇
- 2024年商场仓储物流设施改造合同3篇
- 2024年度个人消费抵押担保贷款合同范例3篇
- 2024商铺租赁合同押金退还承诺书3篇
- 2024年度高校宿舍建设:改造项目合同3篇
- 2024商场展位租赁及特色商品展示与销售服务合同2篇
- 2024实习协议书-物流行业实习生实习与就业保障协议2篇
- 2024市场推广保密协议6篇
- 2024年度石膏板行业采购合同范本2篇
- 昆明理工大学《自然语言处理》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陈义小学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工作制度和措施
-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9课《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精美课件(第2课时)
- 小儿急腹症观察和护理
- 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长江电力财务分析》课件
- 2023年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大专(高职)学历笔试真题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成长赛道
- 中考英语复习听说模拟训练(一)课件
- 公立医院创新管理薪酬激励方案
- 药品经营使用和质量监督管理办法2024年宣贯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