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珍坑水电站_第1页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珍坑水电站_第2页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珍坑水电站_第3页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珍坑水电站_第4页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珍坑水电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建设项目的地点龙岩市新罗区珍坑水电站位于龙岩市新罗区白沙镇珍坑村境内的吕凤溪上,吕凤溪两岸一重山范围主要为林地和农民自留地,植被覆盖度较高,水土流失现象较少,项目坝址位于珍坑村下游600m处,厂房位于珍坑村下游750m处,距白沙镇政府约22.5km。相关背景吕凤溪为九龙江北溪一级支流万安溪的一条小支流,流域地跨龙岩市新罗区和连城县,发源于连城县赖源乡张家垄村,呈北-南走向,在新罗区境内流经白沙镇吕凤村、陈地村、珍坑村、苏一田村后于新罗区白沙镇汇入万安溪。吕凤溪干流全长19.1km,流域面积201.7k㎡,河道平均坡降13.1‰,占万安溪流域面积的13.4%。龙岩市新罗区珍坑水电站是吕凤溪开发的第六级电站,该项目已于2003年9月编制完成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2004年编制完成工程可研报告、2006年编制完成项目水保报告,龙岩市新罗区水利局于2006年12月对项目可研进行了审查批复(龙新水〔2006〕191号)。项目于2007年4月由龙岩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完成环评表编制工作,由于电站所在流域的流域规划和流域规划环评没有完成的原因,本电站环评文件被暂缓审批。项目已于2007年7月建成,自2007年9月开始运营至今,运营状况良好。目前项目所在流域的流域规划和流域规划环评均已编制完成,并已审查通过,在流域规划和流域规划环评中明确了珍坑电站属于推荐的已建电站,因此业主委托环评单位补做珍坑水电站的环评报告书。本项目运营过程主要产生废水、噪声、固废和生态环境影响。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工艺、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项目主要建设内容项目主要工程特性表见表1-1。表STYLEREF1\s1SEQ表\*ARABIC\s11项目工程特性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流域特性1坝址流域面积k㎡1962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亿m³2.0193流量多年平均流量m³/s6.38设计洪峰流量(P=5%)m³/s6.75校核洪峰流量(P=1%)m³/s9.684泥沙多年平均输沙量万t5.1多年平均含沙量kg/m³0.194二拦河坝、水库1水库水位校核洪水位(P=1%)m290.12设计洪水位(P=5%)m289.15正常蓄水位m275调节性能无调节径流开发水量利用系数%75.8渠首正常水位m284.75前池正常水位m282.96发电尾水位m266.02水库容积正常蓄水位库容万m³6.5调节库容无调节库容三拦河坝1坝型砌石连拱坝2溢流宽度m403最大坝高m10.54坝顶高程m287.0溢流坝顶285.0m5坝长m44.756消能方式挑流消能7地震基本烈度度68设计单宽流量m³/s.m19.59校核单宽流量m³/s.m28.3四输水系统1总长m1780隧洞长度m11281#洞长690m,2#洞长438m渠道长度m6522设计流量m³/s11.03正常水深m2.04底坡1/10005隧洞断面(BXH)m3.15x3.85城门型断面6渠道断面(bxh)m2x2梯形断面7压力主管长m2x29.658压力钢管直径(条x直径)mm2xФ18009压力管最大流速m/s4.310压力管壁厚mm12五前池1最高水位m283.762正常水位m282.963进水管中心高程m280.74容积m³450六厂房1型式地面式厂房2主厂房尺寸(长x宽)m15x7.53地面高程m270.7474机组安装高程m268.05机组中心距m5.06正常尾水位m2667设计洪水位m269.78校核洪水位m270.09发电机台2SF630-10/118010装机容量kw2x63011年发电量万kw.h510.312年利用小时数h405013水轮机台2ZD560-LH-10014设计水头m16.515单机出力kW630七升压站1地面高程m270.72长x宽m12x10八施工特性1主体工程土石方开挖m³20200砌石方量m³4400砼及钢筋量m³1250金属结构安装t252主要建筑材料水泥t875钢材t48木材m³250炸药t453所需劳动力总工日万工日3.85平均上场人数人125高峰上场人数人1604施工时间月18七淹没损失及工程永久占地1淹没耕地亩02迁移人口人03永久工程占地亩2.0山坡地枢纽布置根据调查,本工程枢纽建筑物主要由拦河坝(砌石连拱坝)、引水渠道、压力管道、发电厂房和升压站组成。本工程为小型电站和小型水库。⑴拦河坝经调查,拦河坝为砌石连拱坝,坝顶高程287.0m,溢流坝顶285.0m,坝长44.75m,最大坝高10.5m。由两跨倾斜式连拱坝组成,C10细骨料砼砌石,基础层厚2.0m,拱圈底厚1.5m,顶厚0.8m,上游坡1:0.35,下游坡1:0.25.拱圈顶每隔2m设一砼分流墩,高0.25m。中墩厚2.5m,顶部平段长6.0m,底长15m。大坝泄洪采用坝顶开敞式溢洪道,布置在河中,溢洪宽度40m。⑵引水系统经调查,珍坑电站的引水系统包括引水渠道和两个隧洞。引水渠道设置在河流右岸,长652m,渠道设溢流堰长20m,溢流堰下游侧设节制闸和泄水闸。梯形断面明渠底宽2m,正常水深2m,堤高2.5m,渠首设计流量11m³输水隧洞为无压断面,洞长1128m(1#洞长690m,2#洞长438m)。隧洞在软弱地质段采用三心蛋断面,需衬砌的较好地质段为城门型断面,正常水深2.5m,底坡1/1000,净宽3.15m,拱失高1.35m,开挖底宽4.0m。隧洞出口设前池,正常水位282.96,容积450m³。进水室后接压力管道,Ф1800双管供水,长28m,壁厚12mm,最大流速4.3m⑶压力管道厂房背后的压力管道长30m,管径1800mm,位于山坡上,开挖深度约1.5~2m,支座为钢筋混凝土支墩,支墩深度约为2~3m。⑷发电厂房和升压站经现场调查,发电厂房为地面式厂房,长15m,宽7.5m,内设2台立式轴流水轮发电机组,型号为:ED560-LH-100,单机容量630kw,机组安装高程268.0m,厂房地面高程270.747m,机组中心距5.0m。安装间在厂房左侧,与主厂房同高程,正常尾水位266.0m。升压站设在厂房左后侧,地面高程270.7m,长x宽=12x10m,同吕洋水电站合用。升压站采用两机一变扩大单元接线方式,机端电压400V,升高10kv并入亿信变电站,后用35kv输电线路送往万安变电站联网。枢纽总平布置见图1-1。NN图1-1项目枢纽总平布置示意图建设周期和投资项目建设期18个月。总投资78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0万元。建设项目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根据国家《当前部分行业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共涉及十大行业,其中禁止类目录359项,限制类目录175项。本建设项目不属于目录中的禁止或限制类项目。也不属于原国家经贸委前后公布的三批《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目录》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项目属于水力发电行业,不属于限制类和淘汰类产业,故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要求,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项目建设后将安置部分闲散劳动力,提高周边部分村民人均收入、地方就业率、地方供电能力,并且对提高地方总产值起到一定作用,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要求。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1\*GB2⑴地表水环境根据现场水质监测结果可知,目前项目区域所有监测断面的总磷和总氮的指数均接近GB3838-2002的Ⅲ类标准,说明项项目所在地表水环境的有机物污染比较大,表明区域地表水水环境现状一般。监测结果见表2-1,监测点位见图2-1表2-1水质监测数据一览表单位:mg/l(除pH外)检测项目单位W1回水未端上游500mW2回水未端W3库区大坝处W4库区大坝下游200mW5厂房出水口05.1105.12平均05.1105.12平均05.1105.12平均05.1105.12平均05.1105.12平均pH/6.336.356.346.296.276.286.266.306.286.386.346.366.266.266.26CODMnmg/L3.63.63.63.73.63.653.63.43.53.52.73.13.63.53.55氨氮mg/L0.4070.4240.4160.8350.8050.8200.7100.7210.7150.6610.6100.6350.7750.7240.750SSmg/L272425.5812101089967.5766.5水温℃212121222222222222222222212121叶绿素aμg/L3.033.743.393.395.124.266.018.097.056.278.267.272.751.552.15总磷mg/L0.110.110.110.130.140.1350.170.180.1750.100.090.0950.170.200.185总氮mg/L0.880.980.930.910.910.910.850.880.8650.710.650.680.850.960.905透明度cm5.05.05.014.014.014.018.018.018.018.018.018.016.016.016.0备注监测点坐标:W1-N25º29´50.39〞,E117º10´35.61〞;W2-N25º29´47.93〞,E117º10´23.33〞;W3-N25º29´31.15〞,E117º10´15.69〞;W4-N25º29´33.29〞,E117º10´15.07〞;W5-N25º28´37.29〞,E117º9´50.09〞。流量:大坝下游流量1.92m³/s、引水渠流量3m³/s。W4土壤噪声#地表水图例W5#2#1W3#1W2W1★W4土壤噪声#地表水图例W5#2#1W3#1W2W1★图2-1环境现状监测点位图=2\*GB2⑵声环境项目在运营期产生的噪声主要为发电设备的运行噪声,该设备位于厂房区域。噪声影响的厂坝区为狭窄河谷区,两岸地形陡峻,声环境敏感目标为坝址下游700m的珍坑村和坝址下游1500m的丰头村(距离厂房1000m),以及发电厂的宿舍员工,声环境影响表现为自身影响型和对外影响型。为了解项目区域声环境现状,评价单位委托福建南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2013年5月11日进行了声环境现状监测。详见表2-2。表2-2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检测点位检测时间2013主要声源检测结果LAeq(dB)1#珍坑村大坝SE630mN25º29´12.51〞E117º10´17.53〞13:32~13:42生活噪声43.622:05~22:15生活噪声39.72发电厂房外1mN25º28´40.22〞E117º9´51.41〞13:56~14:06工业噪声66.322:34~22:44工业噪声65.4标准值昼间60夜间50备注昼间:天气:多云风速:0.8-1.5m/s风向:南风夜间:天气:多云风速:0.6-2.0m/s风向:南风从调查和监测结果来看,项目区域声环境特征主要以自然噪声为主,1#监测点测量声级能够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要求,表明当地村庄的声环境质量良好;2#监测点测量声级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要求,主要是由于发电机噪声引起的。项目厂房附近的噪声敏感人群主要是珍坑水电站值班人员,为降低发电机噪声对他们的影响,应加强厂房隔吸声效果。=3\*GB2⑶土壤环境本次环评,委托福建南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项目区域的土壤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区域的土壤指标均能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表明土壤现状良好。详见表2-3。表2-3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项目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检测结果一级≤二级≤pH自然背景pH<6.5pH6.5~7.5pH>7.53.77镉(Cd)0.200.300.300.60<0.01砷(As)水田15302520/旱地154030256.5铜(Cu)农田等355010010017.30果园/150200200铅(Pb)3525030035019.05铬(Cr)水田90250300350旱地9015020025058.33锌(Zn)10020025030068.05=4\*GB2⑷生态环境根据调查,项目占地属于珍坑村土地,共计占用面积15850㎡,其中永久占地11650㎡,施工期临时占地4200㎡。详见表6.1-1和图6-1(白沙镇土地利用现状图2006-2020年)。表2-4项目占地情况统计用地类型位置占地面积林地耕地河滩地未利用地永久占地11650㎡库区15006000大坝350渠道3200管坡250厂房250升压站100施工道路200200临时占地4200㎡弃渣场16001900堆料场300合计64008450100015850项目占地主要为林地和河滩地,根据占地区域附近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占用林地类型主要是杂林地、疏林地和毛竹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项目各项目各项目评价范围如下:1)工程影响范围:水库库区外围200m范围内的区域;坝址至发电站段吕凤溪流域以及引水渠道、隧洞,长约2.5km2)水环境评价范围:水库库区回水末端上游500m,坝址下游5km3)生态评价范围:工程征占地周围5km;4)声影响评价范围:厂界外延200m;5)地下水环境影响的评价范围为水电站征地范围,并按影响向外适当扩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源产生与排放情况类型、排放浓度、排放量、处理方式、排放方式和途径及其达标排放情况,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水污染源根据调查,本项目运营期间日常值班工作人员共4人,每人按150L/d用水量、排污系数按0.9计算,则排放污水量为197.1t/a,生活污水污染物浓度按照典型生活污水水质为:CODCr400mg/L、BOD5200mg/L、SS220mg/L、氨氮40mg/L,则产污量为:CODCr0.08t/a、BOD50.04t/a、SS0.04t/a、氨氮0.008t/a。生活污水目前经化粪池处理后无序排放。但由于排放量小,从实测结果看,生活污水排放对下游水体的影响很小。噪声源项目运营期噪声包括:发电机组噪声、尾水噪声、励磁噪声等,详见表3-1。表3-1运营期噪声源强噪声源声级(dB)数量水轮机952发电机952主变801固体废物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废包括坝前浮渣、废机油、生活垃圾。(1)浮渣项目库区产生的浮渣量(干渣)约为1.5t/a,目前主要通过人工清捞的方式处理,主要成份为树叶、树枝等,在坝区晾干后焚烧处理。由于浮渣属于一般固废,应在收集后与生活垃圾一起由区域环卫部门统一外运处理。(2)废机油经调查统计,电站厂房每年产生的废油为0.1吨,属于危险固废,原来的处理方式为收集后出售给有需求的个体户。根据国家政策和规范要求,危险固废应由具备资质的公司统一处理。(3)生活垃圾根据前面的计算,项目运行期产生的生活垃圾共计为1.46t/a,这些生活垃圾原处理方式为直接丢弃在厂房附近的草丛等空地处,按照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生活垃圾应在收集后外运至区域环卫部门指定地点统一处理。从本次现场调查的实际情况来看,本项目固体废物的处置方式没有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实施,本环评要求建设业主整改:生活垃圾、坝前浮渣收集后外运至区域环卫部门指定地点统一处理;废矿物油交由具备资质的公司统一处理。按照上述要求整改后,本项目的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轻微。(4)库区、前池淤泥大坝建成后,推移质和悬移质移动过程发生变化,库区和压力前池内泥沙沉积增多,容易造成水库和压力前池淤泥淤积严重,要求建设单位要定期(枯水期)对库区和压力前池淤泥进行清理,防止淤泥淤积。根据现场调查可知,本项目库区和前池淤泥产生量约为2t/a,淤泥中的成分以泥沙和有机物为主,故可以直接用作周边绿化覆土,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生态影响本工程永久性占地包括库区7500㎡,大坝区350㎡,引水渠道及压力管道3200㎡,厂房及主变场250㎡,厂房100㎡亩,共计11650㎡,其中林地5000㎡,河滩地6000㎡,其他500㎡。由于项目已建成并投入运营,施工期的临时用地已基本恢复地表植被。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本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的情况见表3-2。表3-2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序号环境要素敏感目标相对方位影响因素受影响人口保护要求1大气环境珍坑村大坝下游600m运输扬尘80人GB3095-1996二级(施工期间影响,目前施工期已经结束)2声环境珍坑村厂址周边200m四周范围内没有居住人群等,故没有环境保护目标--GB3096-20082类区3地表水吕凤溪项目区域-维持现有功能,保证电站发电不改变现有水域功能;水体满足Ⅲ类水体功能的要求库区库区水质-维持现有功能,水体满足Ⅲ类水体功能的要求4生态环境地表植被发电厂房和库区周围土地利用方式改变、水土流失、植被压占-保护区域生态系统敏感区,使评价范围内土壤、植被破坏得到控制并逐步补偿和恢复—水生生态脱水段(库区及下游1.5km河段)蓄水、断流-保持水生生态的完整性不受破坏5地下水区域地下水工程占地周围地下水水位、水质维持现有功能,保证不改变地下水水体功能的要求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评价结果地表水环境⑴根据实测和计算,电站运行后,由于坝址以上形成库区,改变了河流的水文情势,库区上游和周边的污染物进入水库,导致水库呈现比较明显的富营养化,库区富营养化的原因主要包括:①库区蓄水初期未进行规范的清库,导致淹没区植被和土壤在库区水体中释放大量有机质和营养盐,形成污染;②库区上游的珍坑村产生的生活污水和家禽养殖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库区上游河流,这些污染物最终进入库区,形成污染;③库区上游沿河的农业废水最终排入库区,形成污染。为控制珍坑水电站库区富营养化水平进一步恶化,应严格控制库区上游污废水无序超标排放,严禁在库区和库周进行种植、养殖等污染水库水质的人类活动,慢慢使库区水体富营养化现象降低至合理水平。⑵项目运行期间产生的污废水主要是厂房区的生活污水和设备检修废水,生活污水采用三级化粪池处理后作为周围林地的浇灌用水,不外排;设备检测废水经油水分离处理后一起排入三级化粪池处理后回用,因此项目没有污废水排放。声环境项目运营期噪声主要是发电设备的运转噪声,噪声级在90~110dB。在目前项目正常发电的工况下厂房外的的噪声排放不达标,受影响人群主要是电站内部值班人员,对附近村庄的居住人群没有影响。通过加强发电厂房的隔吸声措施、设置独立隔声值班间,能够有效降低项目噪声对工作人员的影响。固体废物项目施工期间的弃渣场目前已得到较好的植被恢复,不再存在环境影响。项目库区产生的浮渣量(干渣)约为1.5t/a,目前主要通过人工清捞的方式处理,主要成份为树叶、树枝等,在坝区晾干后焚烧处理。电站厂房每年产生废油为0.1吨,属于危险固,应由有资质的危废处置公司代为处理。项目运行期产生的生活垃圾共计为1.46t/a,这些生活垃圾经收集后外运至区域环卫部门指定地点统一处理。生态环境项目建设占、征用林地面积约5000m²项目库区淹没区林地面积占区域林地总面积的比例较小,淹没区的林木物种在非淹没区广为分布,水库淹没对植物多样性影响不大。电站水库建成后,如果库周污染物排放控制不当,容易引起藻类过量增殖与水体的富营养化。一般情况下,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时,引起水中透明度降低,从而又改变了水中光辐射条件,经历一段时间,使水库中的浮游植物稳定下来,达到新的藻类数量的动态平衡。浮游动物主要是轮虫类、枝角类和桡足类数量增多。水库蓄水对鱼类的影响有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库水流速减慢,水位抬高,浮游植物的增加,喜流性鱼类由于水库环境条件的不适应将会逐渐减少;一些适应于缓流和静水、摄食浮游生物的鱼类(主要是鲢和鳙)由于有了良好的摄食肥育场所,数量会增加。同时,由于水位抬升使水面大幅度增加,通过人工放养家鱼或引进一些能在水库中定居的经济鱼类,经过自行增殖,使静水性鱼类的种群得到繁殖,有利于渔业的发展。在库区截水后,坝址下游段的水量将急剧减少,甚至形成脱水段,水量的剧烈变化尤其形成脱水会对鱼类等水生生物带来很大的影响,为保证坝址下游水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应通过坝址处设置的排水闸定期排水来保证坝址下游最小下泄生态流量。根据该流域规划,珍坑水电站坝区下游最小下泄生态需水量为0.638m³污染防治措施地表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1\*GB3①生活污水和检修含油废水处理对象:生活污水,设备检修含油废水。产生地点:管理区、发电厂房。产生量:管理区职工生活污水产生量约0.54m³/d。处理方法:设置三级化粪池、临时储液池(15m3)和检修废水集水池,检修含油废水经隔油分离后与生活污水一起经化粪池处理,处理后用于周边林地和农田的浇灌,不外排,建议采用污水泵和水管浇灌方式,并对油罐贮存区域等严加防范,坚决杜绝机油泄露入河。排放方式:回用,不外排至地表水体。目前本项目未配备生活污水浇灌的回用设施和油水分离装置,本环评要求建设单位补设前文所述的水环境保护措施。=2\*GB3②保证最小下泄流量为确保下游河道最小生态环境用水的要求,要求珍坑水电站要保持最小下泄流量0.638m3/s。为满足最小下泄流量的要求,应在拦河坝设置最小下泄流量装置。噪声控制措施为保障发电机房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建议建设单位采取轮换作业的方式,缩短连续在高噪声环境中工作的时间,并做好工作人员的劳动保护工作,如戴耳塞等,使接触高噪声的工人听力免受损伤。固废防治措施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废包括坝前浮渣、废机油、生活垃圾。=1\*GB3①库区浮渣项目库区产生的浮渣量(干渣)约为1.5t/a,目前主要通过人工清捞的方式处理,主要成份为树叶、树枝等,在坝区晾干后焚烧处理。由于浮渣属于一般固废,应在收集后与生活垃圾一起由区域环卫部门统一外运处理。=2\*GB3②废机油本电站年产生废机油量为0.1t,为危险废物,应交由专业危废处置公司处置,不得外排,同时应单独存放机油(设置机油贮存间和废机油收集箱)。=3\*GB3③生活垃圾项目运行期产生的生活垃圾共计为1.46t/a,这些生活垃圾原处理方式为直接丢弃在厂房附近的草丛等空地处,按照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生活垃圾应在收集后外运至区域环卫部门指定地点统一处理。=4\*GB3④库区、前池淤泥大坝建成后,推移质和悬移质移动过程发生变化,库区和压力前池内泥沙沉积增多,容易造成水库和压力前池淤泥淤积严重,影响水库水质和水量,要求建设单位要定期(枯水期)对库区和压力前池淤泥进行清理,防止淤泥淤积,清理后的淤泥可以直接用作周边绿化覆土,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生态保护措施=1\*GB2⑴植被保护措施为进一步提高库区周边一重山的植被覆盖率、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应对库区左岸以竹林为主的林分进行改造,通过择伐、在林间或林缘种植壳斗科、山茶科、樟科、木兰科、冬青科等植物的适生树种,使树种中阔叶树的比例增大,从而使群落结构层次复杂化、植物种类的多样化,使适宜区段的竹林形成以阔叶龄复层混交林,并最终向常绿阔叶林进展演替,以提高库区植被的水源涵养能力和生态效益。对原来分布于库区的一些耐阴湿环境的次生常绿阔叶林(或阔叶灌丛)而言,水库建成蓄水后,形成的小气候,将是其理想的生长环境。上述结果最终将导致物种以及种群结构发生变化,但从长远来看,有助于植被的进展演替。=2\*GB2⑵动物的保护措施=1\*GB3①严禁在库区等区域猎鸟、捕鸟、毒鸟,积极开展“爱鸟护鸟”的宣传活动,使得人类与鸟类更好和谐共处,因为保护生物、维护生态平衡是一件造福人类的大事。=2\*GB3②严禁捕杀野生动物,对附近村民要大力宣传,提高环保意识,并注意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加以保护。=3\*GB3③水库及下游水生生态系统保护措施=1\*GB3①因福建省70%的水库库面都生长水葫芦,建设单位应配专人严格监视水库库面上水葫芦等水生植物的生长情况,当水面一出现水葫芦等水生生物时,就及时组织人工打捞。=2\*GB3②考虑到下游河道最小生态环境用水的需要,珍坑水电站下泄的生态流量应不小于0.638m³/s。水保防治措施调查经实地踏勘,本项目的水保措施主要是弃渣场,因此水保措施调查主要针对弃渣场进行。根据调查统计,项目施工期间弃渣共计5800m³,设3个弃渣场,弃渣场面积共计3500㎡。1#堆渣场位于1#隧洞进口山坑,占地为荒坡,外侧采用大的石块(弃渣)护坡,占地面积约1500㎡,总计堆渣量约2500m³,目前弃渣场上方建设有一幢民用猪舍,面积200㎡,其余空地已得到较好的植被恢复,主要是松木、金樱子、类芦作物等植物。2#弃渣场在2#隧洞进口的山坑,渣场占地为林杂地,坑外采用大的石块护坡,渣料多为碎块石,占地面积约1500㎡,总计堆渣量约2500m3,目前弃渣场上方建设有一幢民房,面积约150㎡,其余空地已得到较好的植被恢复,主要有藤蔓、金樱子、类芦作物等植物。3#弃渣场在厂房右侧的小山沟,渣场占地为林杂地,沟沿采用砌石挡墙和大的石块(弃渣)砌石拦挡,占地面积约500㎡,总计堆渣量约800m³,目前弃渣场已得到较好的植被恢复,主要有松木、杉木、狗骨柴、五月茶、藤蔓、类芦作物等植物。从项目建设水保防治措施的实际情况看,建设业主采取了可行的水保防治措施,加上项目建设至今已经多年的自然植被恢复,各弃渣场的植被得到了良好的恢复;而且由于堆渣场采取了水保防治措施,地面较平整,目前1#堆渣场上部被当地村民用于猪舍建设,2#弃渣场上部被当地村民用于民宅建设。其余渠道、隧洞口、管坡、厂区及施工道路在施工结束后进入运营期前均已经采取了硬化措施,加上多年的自然植被恢复,目前植被恢复良好,基本上不存在施工遗留问题。建设项目对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