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防治课件_第1页
运动损伤防治课件_第2页
运动损伤防治课件_第3页
运动损伤防治课件_第4页
运动损伤防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动中常见损伤的防护与治疗一、运动中常见损伤的类型与原因运动损伤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损伤。发生原因与训练安排、技术动作掌握、运动环境等等因素有关。(一)、运动损伤的类型1、按受伤的组织结构分如皮肤损伤、肌肉与肌腱损伤、关节损伤、韧带损伤、神经损伤及内脏器官损伤等。2、按受伤后皮肤和黏膜完整性分★开放性损伤:伤处皮肤和黏膜完整性破坏,如擦、刺、裂伤及开放性骨折。★闭合性损伤:伤处皮肤和黏膜完整,如挫伤、肌肉拉伤、关节扭伤、腱鞘炎、骨膜炎、闭合性骨折等3、按受伤轻重分★轻伤:伤后仍可完成训练计划。★中度伤:伤后不能完成训练计划,受伤部位需休息治疗。★重度伤:伤后完全不能训练,必须休息治疗。(二)、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1、缺乏必要的运动损伤知识运动损伤的发生与缺乏必要的预防知识有关。主要是教练员缺乏安全教育和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在运动损伤发生后不注意分析原因,以避免损伤的重复发生。2、训练水平不够一般身体素质训练、专项技术训练、心理素质训练不够与运动损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身体素质不足:肌肉力量和弹性较差,关节灵活性和稳定性也较弱,反应迟钝,易造成损伤。★专项技术训练不够:受训者动作要领掌握不好,不规范的技术动作,极易打破身体结构、机能特点和运动时生物力学原理而发生损伤。★心理素质较差:受训者缺乏勇敢顽强、坚毅果断和很强的自控能力,也是致伤的原因。3、训练安排不当★准备活动不充分:未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身体处于“惰性”阶段,就进入大强度训练,违背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局部训练负荷过大:局部负荷过大,专项训练过于集中超过肌体的承受能力,造成损伤。★违背科学训练的原则:训练组织者违背训练原则,不按照从小到大、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原则和全面、系统训练的原则,盲目地不讲科学地训练必然导致运动损伤。4、受训者生理、心理状态不佳:如伤病初愈、身体疲劳、功能下降,因某种原因引起情绪低落,使注意力减退,肌体的反应迟钝,是出现损伤的因素。5、场地、器材、保护用具、服装不符合要求:因这些原因造成的损伤也屡见不鲜。4、加强训练中的保护和自我保护:训练中适当的保护和帮助,可以增强受训者的信心,避免意外事故。同时受训者也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5、建立、健全医务监督制度:对训练场地、器械、防护用具定期进行卫生安全检查。受训者的服装(鞋袜)要符合训练的要求。6、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及早发现伤病,避免带病训练,造成因体力不支而发生损伤。(二)、关节脱位的处理方法关节脱位是指骨关节失去正常位置,主要有全脱位与半脱位。1、原因:间接暴力引起。2、征象:与骨折相近。3、处理:如上肢关节可用三角巾悬挂固定,下肢关节无须固定,用担架送医院。(四)、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方法由于用力不当,致使局部肌肉、韧带、软组织发生扭伤或撕裂,受伤部位出现淤血、肿胀、疼痛、功能障碍(活动受限)等症状。急性损伤:分早、中、后3个时期。★早期:伤后24---48小时内,处理原则:制动、止血、防肿、减轻炎症。伤后立即进行冷敷、加压包扎,严禁热敷、按摩等。★中期:24---48小时后,处理原则:改善伤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淤血与渗出液的吸收,加速组织再生修复。可采用外敷伤药、按摩、理疗、针灸等治疗。★后期:伤部肿、痛征象基本消除,但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处理原则:适当锻炼增强和恢复肌肉、韧带、关节的功能。慢性损伤:因急性期处理不当或治疗不及时造成伤部粘连、变性、增生和功能受限。处理原则:以改善伤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新陈代谢,恢复功能为主。治疗方法同急性扭伤中、后期。三、运动创伤紧急救护知识(一)、运动创伤的急救与处理运动创伤的急救通常是指对于重症运动创伤者的局部和全身状态进行急性处理。1、休克的现场急救休克是人体遭受到体内外各种强烈刺激后所发生的严重全身性综合症,临床上以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为特征。对于休克如不及时有效地处理,就会危及伤员生命,因此应积极抢救。①运动创伤中休克的原因★创伤性休克:主要是损伤引起的剧烈疼痛所致,多见于脑脊髓损伤、骨折、睾丸挫伤。★出血性休克:运动创伤中伴有大量的出血,引起出血性休克,如股骨骨折、动脉破裂、腹部挫伤、肝脾破裂。②运动创伤休克的征象★早期:兴奋不安、脉搏稍快、体温和血压稍高,这一时期易被忽略。★中期:表情淡漠、反应迟钝、面色苍白、口渴、四肢发冷、出冷汗、脉速无力、血压下降、体温上升。★晚期:伤者出现发绀、酸中毒、昏迷、全身毛细血管播散凝血等危重表现。⑶休克的急救处理休克在运动创伤中虽少见,但必须对其予以重视和正确的急救处理,措施如下:★安静休息:如出现休克者,应迅速将患者平卧,使其安静,注意保暖。★饮水:引入少量的水,缓解患者的口渴感。★调整呼吸:让患者调整呼吸,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止血:出血的部位采用加压包扎法或用止血带止血。★镇静和止痛:采用药物或物理的方法进行止痛镇定。★伤口的包扎与固定:对于开放损伤的病人,立即以辅料或毛巾、其它棉制品将创口敷盖包扎。对骨折者应进行急救固定。(二)、心肺复苏朮的实施方法在训练中由于意外事故可导致伤者出现心跳骤停、呼吸停止的危机情况,能否采取及时有效的人工复苏朮,关系到伤者的生命安危。人工呼吸利用人工方法强迫伤者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以改善其缺氧状态并刺激呼吸中枢,为自主呼吸的恢复创造条件。人工呼吸中最简便易学,不受条件限制的是口对口的方法。实救时,伤者平卧,衣领敞开,头略后仰,口腔及呼吸道通畅,松解腰带。救护者一手固定伤者的额头并用拇食二指捏住鼻孔以免漏气,另一只手至于伤者的下颌下,掌尺恻下压伤者喉结(甲状软骨)开放呼吸道。然后深呼吸,紧贴伤者的嘴向里吹气,每次气量800---1200毫升,每分钟16---18次的频率,儿童可加快频率至20---24次。胸外心藏按压通过按压胸骨而间接地压迫左右心室腔,使血液流入主动脉和肺动脉,建立有效的体循环和肺循环,帮助心脏恢复自主节律。实救时,救护者以一手掌根置于伤者胸骨中下部,另一手迭加,肘关节伸直,有节律地垂直下压胸骨,使之下陷3---4厘米,迅速抬手使胸骨复原,频率每分钟60---80次,儿童下压力量要略轻,频率每分钟80---100次。对于呼吸和心跳均停止的伤员,应同时进行上述两种急救方法,如单人操作按压心脏6次,吹气1次;两人操作按压心脏5次,吹气1次。2、网球肘(肱骨外伤髁炎)因网球运动中多见故得名。①病因:反复的牵拉动作,致使伸指伸腕肌群附着点骨膜下出血、粘连、钙化。②征象:患肢肱骨外髁压痛,不能提重物等。③治疗:针灸、敷药、局部药物注射。(二)、脊柱的运动损伤1、腰部损伤和劳损主要包括肌肉、筋膜、韧带和滑膜的损伤。分急性扭伤和慢性劳损。急性腰部扭伤病因:★腰部负荷过大,超过了腰背部肌肉的负荷能力,肌肉突然用力收缩,使肌肉附着点、小关节韧带受累或身体重心不稳,为了维持身体平衡,肌肉猛烈收缩,引起损伤。★脊柱过度前屈,突然转体,脊柱超常范围运动而扭伤。★技术动作错误,如直膝弯腰提重物不能有效地发挥髋、膝关节周围大肌肉的力量克服重力,致使重力落在腰背上导致受伤。③治疗:★休息。伤后要仰卧于硬板床休息,避免腰部活动,轻者2---3天,重者一周。★伤处治疗。伤后24小时可采用牵引、针灸、理疗、按摩、用药等方法。④伤后训练:应避免腰部的大量练习,逐步加量并加强腰背肌肉力量练习。腰部劳损病因:腰部肌肉、韧带、筋膜反复牵拉、痉挛、粘连而产生的慢性损伤。★腰部长期负荷过多或体位姿势不良,易使腰部肌肉,特别是深层肌肉(如骶棘肌、腰方肌等),被动牵张,持续收缩,造成局部供血不良,营养、代谢障碍。★腰部反复轻微损伤或急性扭伤愈合不佳。★腰部肌力弱,不能承受较大负荷而发生劳损。★脊柱畸形(如脊柱隐裂、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后关节突不对称等),引起慢性腰痛。征象:腰部酸痛或胀痛。疼痛的范围大,有时疼痛放射到臀部和大腿,运动或劳动较多腰痛加重,休息后缓解。由于腰部力量和耐力降低,不能持续工作,劳损部位按压有酸、胀、痛感。治疗:按摩、体疗、针灸、理疗等是重要方法。按摩对腰肌痉挛和组织粘连行之有效,因而能减轻或消除腰痛。体疗主要是加强腰背肌练习,对增强腰肌弹性和耐力,改善供养状态,松解粘连,提高脊柱的稳定性非常有益。针灸、理疗、痛点注射均有一定疗效。④伤后训练:要根据腰痛的程度及训练后的反应训练强度和负荷,每次训练时间不宜太长,训练内容多样化,避免“单打一”。3、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因外力作用致使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向外膨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①病因:多发生在腰椎至骶椎1上,其原因是椎体髓核的压力,由上而下逐渐加重,下腰部承重最大。当腰部受伤时,椎间盘髓核向一侧的后外侧突出,压迫该处的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引起局部无菌性炎症,进而形成粘连和神经变性,是腰痛和坐骨神经痛的病源。②征象:剧烈的下腰痛和下肢放射痛。患者多有外伤史,少数外伤不明显,腰部突然疼痛并向臀部、大腿、小腿及足部放射,咳嗽或大便疼痛加重。③治疗:★卧床休息。急性期患者必须卧床休息2---3周,症状缓解。★骨盆牵引。每日一次。★保守治疗。针灸、理疗、按摩、服药。★手术疗法。适用于保守疗法无效者。④功能锻炼:增强腰背肌力量,恢复脊柱正常形态,促进受伤组织恢复。(三)、大腿部的运动损伤1、大腿前后群肌损伤①、病因:主要是准备活动不足或运动负荷过大,大腿肌肉突然收缩或被动拉长,造成肌肉拉伤。②、征象:肌肉拉伤时,患者自感被踢了一脚并听到响声,随后感到疼痛。如不及时处理局部出血肿胀。③、治疗:伤后即可冷敷,加压包轧,制动、抬高患肢。24小时后开始治疗,肌腱完全断裂者需手术缝合。④、伤后训练:部分肌纤维断裂,伤后需停训2---3天,1周后,可开始逐步进行肌肉力量和柔韧性练习,2周后症状基本消除,逐渐进入正规训练。2、内收肌损伤①、病因:内收肌突然用力收缩致伤。如跳鞍马练习,两腿用力分开落地,内收肌受牵拉而伤。②、征象:大腿内侧疼痛,内收无力,不能分腿或跑步。大腿内侧有明显肿胀伴皮下出血。③、治疗:用弹力粘膏带自腹股沟至膝关节内侧固定,完全恢复需4---6周。④伤后训练:症状减轻后,可开始慢跑,逐步增加训练强度。(四)、膝关节急性损伤1、病因:①、内侧副韧带损伤。膝关节屈曲130---150度,小腿突然外展外旋或足及小腿固定,大腿突然内收内旋至内侧副韧带受伤。②、外侧副韧带损伤。膝关节屈曲130---150度,小腿突然内受内旋或足及小腿固定,大腿突然外展外旋至外侧副韧带受伤。③、十字韧带损伤。在膝关节内有两条交叉的韧带,主要的功能是限制胫骨过渡前移或后移,膝关节屈曲时突然旋转及内收、外展至伤。④、半月板损伤。在膝关节内有一对半月形软骨,分别填充在膝关节两侧,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党膝关节屈曲时小腿外展外旋或内收内旋时,半月板滑动不协调,夹在股骨髁和胫骨平台之间,受到突然的研磨、碾转而撕裂。2、征象:①、膝关节疼痛。轻度扭伤膝部某处有疼痛感,活动时疼痛加重。重度扭伤膝关节有撕裂样疼痛,患肢不能持重,活动受限,提示韧带严重撕裂或膝关节联合损伤。②、膝关节肿胀。关节腔积液。③、膝关节压痛。伤处指压痛。④、膝关节活动受限。伤后膝关节周围肌肉保护性痉挛,使膝关节处于屈曲位置。⑤、膝关节绞锁。如半月板部分撕裂、十字韧带断裂、内侧副韧带断端崁顿在关节间隙引起。3、治疗①、侧副韧带扭伤,轻度停止活动,局部治疗。重度加压包扎、制动、抬高患肢,48小时后开始治疗。完全断裂者需送医院手术治疗,最迟不超过2周。②、十字韧带不完全断裂屈膝固定6周,完全断裂需手术治疗,最好1周内。③、半月板损伤,通过特殊检查确定,边缘损伤通过治疗可恢复,体部损伤需手术治疗。4、伤后训练加强股四头肌力量练习,参加训练可用粘膏支持带或弹力绷带固定。一般训练2---3周无异常反应,肌力基本恢复正常后,可参加正式训练。(五)、小腿部的运动创伤1、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及骨折多见于跑、跳项目或初参加训练者。①、病因:场地较硬或跑、跳落地姿势不正确,使小腿胫、腓肌附着点长期牵拉、捩伤致使骨膜出血、渗出、粘连、钙化形成骨膜炎。②、征象:疼痛:训练后小腿骨局部疼痛,尤以大强度训练后疼痛加剧。由休息转为活动时疼痛,活动一会好转。★肿胀:局部多有凹陷性水肿。★压痛:为骨膜炎的主要特征。★局部灼热:局部皮肤发红、触之有灼热感。★Χ线检查:早期无异常,晚期可有骨膜增生,骨皮质粗糙、增厚。③、治疗:早期或症状轻者,训练时可用弹性绷带包扎(类似打行军绑腿),随着训练能力的提高,2---3周症状可消除。症状严重者,应减少患肢负荷,伤痛处进行针灸、外敷伤药、紫外线照射、2%硝酸汞加锡纸外敷治疗,肢体抬高休息。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