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6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练)(含解析)综述_第1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6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练)(含解析)综述_第2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6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练)(含解析)综述_第3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6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练)(含解析)综述_第4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6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练)(含解析)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8-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练高考(2015•江苏卷)新疆牧民季节性的转场在冬、夏牧场之间。下图为新疆某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图中四条转场线路最合理的是()A.①B.②C.③D.④12.牧民转场主要受()A.草场垂直分布影响B.山前绿洲规模影响C.草场水平分布影响D.聚落分布的影响【答案】11.C12.A考点: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名师点晴】本题组以新疆牧民季节性的转场为切入点,运用图示给出具体材料,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检测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题具体考查等高线地图判读,关键在于比较等高线的疏密,判断坡度陡缓,比较转场路线沿途的难易程度;第二小题要结合等高线得出冬、夏牧场的高低差异,得出是受草场垂直分布影响,学生如果忽略等高线容易错选为C。(2015•山东卷)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9、该山地可能是()A、秦岭B、南岭C、昆仑山D、喜马拉雅山10、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组合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光照B、水分C、海拔D热量【答案】9、C10、B10、根据材料,图示区位于北坡,有林地分布。光照、热量少,植被类型变化是荒漠-草原-森林-草原-荒漠,所以影响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的主导因素是水分,B对。图中海拔与森林分布没有正相关、负相关的关系,不是主导因素,D错。考点:本题考查山地垂直自然带差异及主要原因,读图分析能力。【名师点睛】学生在熟悉陆地自然带的分类及特征,对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位置,海拔高度有较多了解。根据山麓地带的植被,可以判断出山脉大约的分布位置。根据雪线的高度,推断海拔高度,这样可以减少做题浪费时间,提高效率。陆地自然带划分的基础是热量和水分。根据图中山地北坡植被的变化,荒漠-草原-森林-草原-荒漠,可以判断与沿海到内陆的自然景观变化一致,所以是水分为基础。(2015•广东卷)3.有文献表述:“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按此理解。下列景观变化属于地带性的是()A、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B、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C、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答案】A考点: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名师点睛】此题文献资料为材料,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该题容易出错,由于该文献资料的表述内容与教材不完全相同,所以要求学生必须以题干材料为准,而不是简单背教材,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不是记忆。(2015•天津卷)读图3,回答第5题。5.结合图3判断,在澳大利亚,基本符合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地理现象是()A.水系的分布特征B.地形的东西差异C.热带荒漠的分布D.矿产的分布特点【答案】C【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对地带分布规律理解。【名师点睛】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包括地带性分布规律和非地带性规律,地带性分布规律分为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带分布规律。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为自然带东西延伸,南北更替,主要以热量为基础形成的;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为南北延伸,东西更替,主要是以水分为基础形成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主要表现为由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规律更替,主要是以水分和热量不同形成的。(2014·四川卷)下图所示区域受西风影响,年降水量多在50—300毫米。读图回答7—8题。7.图中①、②、③、④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8.据自然环境条件推断,图示地区下列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 A.草地>荒地>林地B.耕地>林地>荒地C.荒地>草地>耕地D.林地>耕地>草地【答案】7、C8、C【解析】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成因,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2014·广东卷)3、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机制是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渐弱风速,拦截风沙流中的沙尘,风速降低,降低风速进而减少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A错,植被的出现产生的阻挡作用,降低了风沙流的携沙能力,增加风沙堆积,B、C错,则被植被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容易形成沉降。【考点定位】该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14·四川卷)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回答11—12题。11.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A.湖泊水B.地下水C.冰雪融水D.沼泽水12.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 A.地表风沙少B.山麓青青草C.树上柑橘红D.草场牦牛跑【答案】11、C12、B【考点定位】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2013新课标I)图2为45º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共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2,完成第6题。山脉山脉植被覆盖区高原荒漠区山峰图26.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C.针阔叶混交林D.草原【答案】C【考点定位】该题考查世界自然带的分布。2.练模拟(湖南省长郡中学2016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东非高原上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角马、瞪羚等食草野生动物在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与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之间迁徙。读东非野生动物迁徙路线图,完成下列问题。8.旅游者要观看野生动物横渡马拉河的壮观景象,选择的时间应在()A.1~2月 B.3~4月C.8~9月 D.11~12月9.引起东非野生动物大规模迁徙的根本原因是该地区()A.降水量的季节差异 B.地形的空间差异C.热量的季节差异 D.地势的空间差异【答案】8.C9.A【考点定位】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及影响因素【知识拓展】东非野生动物的大迁徙:每年7月底,随着旱季的来临,数以百万计的角马、斑马等食草野生动物就会组成一支迁徙大军,浩浩荡荡从非洲坦桑尼亚的赛伦盖蒂国家公园,向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进发,寻找充足的水源和食物。角马的迁徙活动,要经过两个国家的领土,坦桑尼亚和肯尼亚。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大草原应该算是角马的故乡,因为全年四分之三的时间,它们都会生活在这片广袤草原上。只有每年的7月至10月间,才会逐步迁徙到肯尼亚的马赛马拉自然保护区。每年的12月至次年5月,它们会跟随塞伦盖蒂大草原的雨季进程,从北向南行进;雨季后的草原,沿途都是数百平方公里的茵茵绿草;半年时间里,角马群逐步沿着边界向南推进,一边享受充足的水源和食物。然而随着6月的来临,酷热的骄阳开始暴晒着塞伦盖蒂草原,沃野逐渐成了荒原,角马们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存危机。而此时,北部肯尼亚境内的马赛马拉却正是连绵的雨季,东面印度洋的季候风和暴雨带来的充足水源和食物,让这里成了整个东非草原此时水草丰美的“伊甸园”。为了寻找一块可以供它们维持基本生存的草场,角马群只得日夜兼程,躲避众多天敌的袭扰,每天行进40多公里,跨越危机四伏的西部草原和凶险的马拉河,朝着北方肯尼亚肥沃的草地进发。(湖南省浏阳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下图示意某山地顶峰周边的情况,阴影部分为终年积雪,甲、丁两地气温相同。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7.甲、乙、丙按气温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乙>甲

D.丙>甲>乙18.终年积雪区域北部下线与南部下线海拔不同。下面分析,正确的是()A.北部更高,因为相同海拔情况下,北部气温更高B.北部更低,因为北部降水更丰富C.南部更低,因为南部降水更丰富D.南部更高,因为相同海拔情况下,南部气温更高【答案】17.D18.C【考点定位】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影响雪线的因素。【方法总结】雪线影响因素的判读:气候因素是影响雪线高低最常考查的内容,气候又包括气温和降水两个因素的影响,因此分析问题时必须综合考虑这两个因素影响力的大小。有时候可能两个因素叠加,有时候可能两个因素冲突。在冲突的情况下,一般来说,降水的影响大于温度的影响,所以降水多的地方雪线低。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下图为两个岛屿的地理位置及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1.①②两个岛屿的主要植被类型分别是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C.亚寒带针叶林、苔原 D.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12.造成两个岛屿年平均气温存在显著差异的主要因素为A.洋流B.地形C.纬度D.海陆【答案】11、D12、A【考点定位】不同区域自然带类型及原因,区域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2015届浙江省宁波市金兰合作组织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当山体达到一定高度时出现的森林分布上限称为高山林线。下图为我国高山林线海拔等值线分布图(单位: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我国高山林线海拔(

)A.最高处为4400米B.总体由南向北逐渐升高C.等值线均成东西走向D.东部变化速率比西部慢2.我国高山林线海拔的东、西差异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A.西高东低、热量B.西低东高、热量C.西高东低、水分D.西低东高、水分【答案】1.D2.C【解析】试题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等值线差值为200,而图中西南一已知等值线出现闭合为4400,故其取值为(4400,4600),故A错;其变化应该由东南向西北递增,故B错;图中等值线大致成西北——东南走向,故C错;图中等值线东部稀疏,西部密集,故东部变化速率比西部慢,故D对。2.读图可知我国高山林线在西部分布的海拔较高,东部分布的海拔较低。在西部出现高值地区所在地降水比周边地区要多,故影响因素为水分。考点:高山林线等值线的判读。(2015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下为某区域地质构造剖面与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3.图中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区域性B.差异性C.整体性D.相似性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E处地形是向斜B.F处地质构造是山谷C.G处不宜修建大型工程D.H处为岩浆岩【答案】3.C4.C【考点定位】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质作用(2015届河南省三门峡市、信阳市高三11月联考地理试卷)全球的竹林按其自热分布可划分为亚太竹区、美洲竹区和非洲竹区。下图为非洲竹区的竹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5.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非洲的竹林多分布在(

)A.热带雨林气候区B.广阔的沿海平原地区C.日照条件好的高海拔山区D.年降水量1000-2000mm地区6.近年来.世界竹林种位面积连年扩张,主要得益于(

)A.市场需求增加B.全球气候变化C.科学技术进步D.海运条件便利【答案】5.D6.A考点: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7.(2015届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2013年的夏季,我国的天气可谓“水深火热”,南方许多省的城市气温高达40℃以上,而华北、东北的许多地区却是暴雨频繁,河水暴涨,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专家认为,多种原因造成了“水深火热”试从整体性的角度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青藏高原积雪和冰川减少与我国2013年夏季“水深火热”内在关系。(10分)【答案】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青藏高原积雪和冰川减少,地面的反射率会减少,地面增温,(2分)增强了夏季海陆温差(2分),导致海陆气压差增大(2分),导致东南(夏)季风偏强(2分),雨带向北推进偏快,导致北方的降水偏多,南方出现大范围的高温天气。(2分)【解析】试题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青藏高原积雪和冰川减少,地面的反射率会减少,地面增温,增强了夏季海陆温差,导致海陆气压差增大。进而导致夏季东南季风偏强,雨带向北推进偏快,导致北方的降水偏多,南方出现大范围的高温天气。【考点定位】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练热点读“安第斯山西坡不同地带垂直景观略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甲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草原带C.热带荒漠带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2.图中同一自然带在不同纬度出现的海拔高度不同,主导因素是(

)A.山脉的坡向、走向B.水分C.山脉的海拔高度D.热量【答案】1.C2.D考点:陆地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异规律。下图是秦岭南坡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I至VIII带海拔不断升高,II至VIII带为植被带,完成下列各题。3.I带为该坡自然带的基带,则II至VIII自然带的变化是()A.山地常绿阔叶林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带B.山地落叶阔叶林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带C.山地落叶阔叶林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带[D.山地常绿阔叶林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带4.对秦岭南坡各类土地利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A.耕地面积比重随海拔上升不断地减少B.II带土地利用类型的种类较V带更多C.I至II带因水热条件减弱导致林地减少D.该坡土地利用的类型以林地和草地为主【答案】3.B4.D考点:自然带的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及变化。林线是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一条重要的生态界限,通常是指高海拔处树木(针叶林)生长的上限。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区域高山林线海拔分布。读图完成各题。5.E地与F地的林线海拔相差()A.600~800米B.800~1000米C.1000~1200米D.1200~1600米6.F地成为世界上最高的林线分布区,最合理的解释是()A.地处低纬度的高海拔地区,太阳辐射强度大B.受北侧地形阻挡,冬季冷空气影响小C.受南部海洋沿河流峡谷北上的暖湿气流影响大D.来自西部的暖湿气流在宽谷地带成云致雨【答案】5.D6.C(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等八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位于南极洲麦克默多湾以西的麦克默多干燥谷,大约有200多万年没有降水,是地球上条件最严酷的荒漠,是南极大陆唯一没有冰雪覆盖的地方。干燥谷中有冰层达数米厚的盐湖。干燥谷的边缘有时还能看到一条从冰川中流出的富含铁的河流,被当地称为“血瀑布”。图4为南极洲麦克默多干燥谷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7.麦克默多干燥谷全年平均气温为-30℃,而冰层下的湖水水温却高达25℃,比较温暖,其主要原因是()A.湖底地壳活跃,释放大量热能B.夏季冰川融水注入,增加了湖水的温度C.阳光透过冰层,冰层阻止其热量散失,形成“温室效应”D.纬度高终年寒冷,湖水温度变化小8.有关麦克默多干燥谷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推论正确的是()A.该地深受极地东北风的影响,风力强劲,干燥B.该地多为V型谷、角峰、刃脊、冰斗等冰蚀地貌C.每年7月在干燥谷附近可以看到血瀑布现象D.在干燥谷谷底可能有风成沙丘的分布【答案】7.C8.D【考点定位】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成因。(湖北省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5年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年。下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