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四章节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f24a09d33a5bc2806e97dfe9183d1d2/af24a09d33a5bc2806e97dfe9183d1d21.gif)
![基础心理学四章节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f24a09d33a5bc2806e97dfe9183d1d2/af24a09d33a5bc2806e97dfe9183d1d22.gif)
![基础心理学四章节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f24a09d33a5bc2806e97dfe9183d1d2/af24a09d33a5bc2806e97dfe9183d1d23.gif)
![基础心理学四章节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f24a09d33a5bc2806e97dfe9183d1d2/af24a09d33a5bc2806e97dfe9183d1d24.gif)
![基础心理学四章节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f24a09d33a5bc2806e97dfe9183d1d2/af24a09d33a5bc2806e97dfe9183d1d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根底心理学蒋贵娥根底心理学蒋贵娥1第四章注意〔知识的“门户〞〕P51
第一节意识概述第二节注意概述
第三节注意的特征第四章注意〔知识的“门户〞〕P512第一节意识概述
第一节意识概述
3第一节意识概述
一、意识〔一〕定义意识:是指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为根底的系统整体对自己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察和认知意识对人的身心系统起着统合、管理和调节作用第一节意识概述
一、意识4第一节意识概述
〔二〕特点目的方案性概括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制约性第一节意识概述
〔二〕特点5第一节意识概述二、无意识〔一〕概念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二〕种类无意识行为:自动化的行为不受意识控制。对刺激的无意识:没有觉察到对其行为产生影响的事件。盲视:由于脑损伤而引起。第一节意识概述二、无意识6第一节意识概述有意识无意识对周围事物的意识自我意识梦对生理、心理过程的非意识性下意识动作与行为意识第一节意识概述有意识无意识对周围事物的意识自我意识梦对7心理动力学观点Freud意识无意识 压抑、检察官意识前意识无意识压抑愿望、恐惧记忆、情绪潜意识12/28/20228心理动力学观点Freud意识前意识无意识压抑愿望、恐惧潜意识第一节意识概述意识的局限性及能动性局限性的表现:许多作用于人的感官的事物和刺激,人们并没有意识到。缘由:同时意识到哪些东西与认知过程的性质和认知技能的熟练程度有关。第一节意识概述意识的局限性及能动性9第一节意识概述能动性的表现:有时候人们可以看到、听到、触摸到和意识到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东西。第一节意识概述能动性的表现:有时候10第一节意识概述催眠:另一种意识状态最初:麦斯麦〔奥地利〕,动物磁步骤:①安静舒适、减少干扰;②集中在特定的事情;③暗示放松的语言。第一节意识概述催眠:另一种意识状态11基础心理学四章节课件12第一节意识概述易受催眠者特征:①经常做情节生动的白日梦;②想象力丰富;③容易沉浸于眼前或想象中的场景;④依赖性强;⑤对催眠的作用深信不疑;⑥有经历别离的经历。第一节意识概述易受催眠者特征:13第一节意识概述对催眠的解释社会认知或角色扮演的观点:催眠反响了催眠师和被催眠者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一般而言,被催眠的人事先对催眠已经有所了解,知道催眠后会发生什么。在催眠中,他们只是扮演了一个特殊的社会角色——被催眠的人。这个角色意味着将无条件地承受催眠师的指挥。→做出特定的行为或产生特定的感受。第一节意识概述对催眠的解释14第一节意识概述意识功能别离的观点:人的意识有执行和监视两种根本的功能。在正常情况下,两种功能是连在一起的,但是催眠可以使这两个功能之间的联系断开。在催眠的条件下,个体进入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其执行功能正常,承受催眠师的指令,而监视功能不起作用。催眠的应用:心理治疗、医学、犯罪侦破等方面。第一节意识概述意识功能别离的观点:159758975816第二节注意概述
一、什么是注意〔一〕定义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二〕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根本征。第二节注意概述
一、什么是注意17第二节注意的概述1、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余的对象。2、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说明注意具有方向和强度的特征第二节注意的概述1、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18第二节注意的概述根据人的心理活动所指向和集中的客体的性质,可以把注区分为外部注意和内部注意。外部注意指人对周围事物的注意经常与知觉同时进展,也称知觉注意,它在探究外部世界中起着要作用。内部注意是指对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注意。内部注意对开展人的个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二节注意的概述根据人的心理活动19第二节注意的概述〔三〕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各种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即指向一定对象的特性。注意总是和心理过程严密联系着,如注意看、注意听等。第二节注意的概述〔三〕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20第二节注意的概述〔四〕注意的意义1、对心理活动起着积极的维持和组织作用2、注意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3、注意又是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第二节注意的概述〔四〕注意的意义21第二节注意的概述二、注意的种类〔一〕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1、定义: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第二节注意的概述二、注意的种类22第二节注意的概述无意注意又称为消极注意,有时把无意注意称为情绪注意和消极注意。把无意注意称为情绪注意,是突出了无意注意与情绪、兴趣和需要的关系。把无意注意称为消极注意,是因为无意注意集中时缺乏个人的意志努力和积极性第二节注意的概述无意注意又称为消极注意,有23第二节注意的概述2、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l〕刺激物的特点A、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强度是引起无意注意的重要原因。强烈的刺激物,会不由自主地引起人们的注意。在无意注意中,起决定作用的往往不是刺激的绝对强度,而是刺激的相对强度,即刺激强度与周围物体强度的比照第二节注意的概述2、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24第二节注意的概述B、刺激物之间的比照关系刺激物在强度、形状、大小、颜色和持续时间等方面与其它刺激物存在显著差异时会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C、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活动的刺激物、变化的刺激物比不活动、无变化的刺激物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第二节注意的概述B、刺激物之间的比照关系25第二节注意的概述D、刺激物的新异性新异的事物很容易成为注意的对象。千篇一律的、刻板的、屡次重复的事物,很难吸引人们的注意。新异性可以分为绝对新异性(人们从未经历过的事物及其特征),相对新异性(刺激物特性的异常变化或各种特性的异常结合)。研究说明,刺激物的相对新异性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第二节注意的概述D、刺激物的新异性26基础心理学四章节课件27基础心理学四章节课件28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人们第一次见面时彼此留下的印象。对于第一印象你有何见解?第一印象很重要!首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首次留给别人的印象比较鲜明、牢固、深刻,对人的认知过程有非常重要的“先入为主”的作用。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人们第一次见面时彼此留下的印象。对于29第一印象如此重要,是否意味着我们在与人交往中可以仅凭“第一印象”与人交往?第一印象如此重要,是否意味着我们在与人交往中30第一印象的特点:鲜明的主观性我们应该把第一印象仅仅作为假设,在今后的交往之中去验证〔证实和证伪〕这个假设。第一印象不可靠第一印象的特点:鲜明的主观性我们应该把31对人:对己:用好人际交往中的第一印象交往中不要犯先入为主的错误,而使自己在交友的第一面时就错失良友或者误交坏人。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对人:对己:用好人际交往中的第一印象交往中不要犯先入为主的错32第二节注意概述〔2〕人本身的状态A、人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但凡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和引起人的兴趣的事物都会使人产生期待的心情和积极的态度,从而引起无意注意。第二节注意概述〔2〕人本身的状态33第二节注意概述B、人当时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人的心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无意注意,人当时的精神状态也对无意注意有重大影响。人在过度疲劳时,常常不能觉察到在精神饱满时容易注意的事物;人在精神饱满时,最容易对新鲜事物发生注意,而且注意也容易集中和持久。C、主体的知识经历第二节注意概述B、人当时的情绪状态和精神34第二节注意概述〔二〕有意注意〔随意注意〕1、定义: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在心理学文献中有时把有意注意称为积极注意或意志注意,因为集中有意注意需要个人的积极性和意志努力。第二节注意概述〔二〕有意注意〔随意注意〕35第二节注意概述儿童的有意注意的开展大体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随意注意是通过成人的言语指令而引起;第二阶段,通过自己扩展了的外部言语,调节控制行为;第三阶段,通过内部言语指令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第二节注意概述儿童的有意注意的开展大体经过三个阶36第二节注意概述
2、引起和保持的条件A、加深对活动的目的、任务的理解。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的注意。人们对活动的目的、任务的重要意义理解得越清楚、越深刻,对完成任务的愿望越强烈,那么与完成任务有关的一切事物也就越能引起和保持人的有意注意。第二节注意概述2、引起和保持的条件37第二节注意概述B、培养间接兴趣在有意注意中,人的兴趣具有间接的性质。这种兴趣是对活动目的和活动结果的兴趣。间接兴趣,特别是稳定的间接兴趣,是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重要条件。第二节注意概述B、培养间接兴趣38第二节注意概述
C、合理的组织活动第一、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有利于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第二、根据任务的需要,提出一定的自我要求,经常提醒自己保持注意。第二节注意概述C、合理的组织活动39第二节注意概述第三、提出问题有利于加强有意注意。人们为了答复以下问题,必然注意有关事物。这样实际行动本身就要求注意参与,以保证活动的顺利进展。D、用坚强意志与干扰作斗争第二节注意概述第三、提出问题有利于加强有意注意40第二节注意概述〔三〕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一方面类似于有意注意,因为它和自觉的目的、任务相联系着;另一方面类似于无意注意,因为它不需要人的意志努力。第二节注意概述〔三〕有意后注意41第二节注意概述有意后注意是个人的心理活动对有意义、有价值的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它是有意注意的根底上开展起来的。有意后注意是一种高级类型的注意,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是人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第二节注意概述有意后注意是个人的心42第三节注意的特征一、注意的广度〔一〕什么是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7士2〕〔二〕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第三节注意的特征一、注意的广度43第三节注意的特征1、知觉对象的特点;知觉的对象越集中,排列越有规律,越能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注意的范围也就越大。2、个人知觉活动的任务和知识经历知觉活动的任务多,注意范围就小;反之那么大.个人知识经历丰富,注意范围就大;反之那么小.第三节注意的特征1、知觉对象的特点;知觉的对象44第三节注意的〔品质〕特征二﹑注意的稳定性〔一〕什么是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第三节注意的〔品质〕特征二﹑注意的稳定性45第三节注意的特征〔二〕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广义的注意稳定性与人的主体状态和对象的特点有关;在主体积极性相等的条件下,刺激物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对注意稳定性有显著影响。第三节注意的特征〔二〕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46第三节注意的特征人的注意稳定性还存在着个体差异和年龄差异。〔三〕注意的分散(分心)同注意稳定相反的状态是注意的分散(又称分心)。注意的分散就是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指向和集中的对象,而转向其他的对象。第三节注意的特征人的注意稳定性还存在着个体差异47基础心理学四章节课件48第三节注意的特征三﹑注意的转移〔一〕什么是注意的转移注意的转移是指注意的中心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对象或另一活动上去。第三节注意的特征三﹑注意的转移49第三节注意的特征〔二〕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取决于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和引起注意转移的新对象(新活动)的性质。第三节注意的特征〔二〕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50第三节注意的特征四﹑注意的分配〔一〕什么是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第三节注意的特征四﹑注意的分配51第三节注意的特征〔二〕注意的分配的条件第一,同时并进的几种活动中只有一种是不熟练的。第二,同时进展的几种活动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如果它们之间毫无联系,同时进展这些活动就很困难;如果它们之间已经形成了某种反响系统,同时进展这些活动就比较容易.第三节注意的特征〔二〕注意的分配的条件52根底心理学蒋贵娥根底心理学蒋贵娥53第四章注意〔知识的“门户〞〕P51
第一节意识概述第二节注意概述
第三节注意的特征第四章注意〔知识的“门户〞〕P5154第一节意识概述
第一节意识概述
55第一节意识概述
一、意识〔一〕定义意识:是指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为根底的系统整体对自己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察和认知意识对人的身心系统起着统合、管理和调节作用第一节意识概述
一、意识56第一节意识概述
〔二〕特点目的方案性概括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制约性第一节意识概述
〔二〕特点57第一节意识概述二、无意识〔一〕概念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二〕种类无意识行为:自动化的行为不受意识控制。对刺激的无意识:没有觉察到对其行为产生影响的事件。盲视:由于脑损伤而引起。第一节意识概述二、无意识58第一节意识概述有意识无意识对周围事物的意识自我意识梦对生理、心理过程的非意识性下意识动作与行为意识第一节意识概述有意识无意识对周围事物的意识自我意识梦对59心理动力学观点Freud意识无意识 压抑、检察官意识前意识无意识压抑愿望、恐惧记忆、情绪潜意识12/28/202260心理动力学观点Freud意识前意识无意识压抑愿望、恐惧潜意识第一节意识概述意识的局限性及能动性局限性的表现:许多作用于人的感官的事物和刺激,人们并没有意识到。缘由:同时意识到哪些东西与认知过程的性质和认知技能的熟练程度有关。第一节意识概述意识的局限性及能动性61第一节意识概述能动性的表现:有时候人们可以看到、听到、触摸到和意识到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东西。第一节意识概述能动性的表现:有时候62第一节意识概述催眠:另一种意识状态最初:麦斯麦〔奥地利〕,动物磁步骤:①安静舒适、减少干扰;②集中在特定的事情;③暗示放松的语言。第一节意识概述催眠:另一种意识状态63基础心理学四章节课件64第一节意识概述易受催眠者特征:①经常做情节生动的白日梦;②想象力丰富;③容易沉浸于眼前或想象中的场景;④依赖性强;⑤对催眠的作用深信不疑;⑥有经历别离的经历。第一节意识概述易受催眠者特征:65第一节意识概述对催眠的解释社会认知或角色扮演的观点:催眠反响了催眠师和被催眠者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一般而言,被催眠的人事先对催眠已经有所了解,知道催眠后会发生什么。在催眠中,他们只是扮演了一个特殊的社会角色——被催眠的人。这个角色意味着将无条件地承受催眠师的指挥。→做出特定的行为或产生特定的感受。第一节意识概述对催眠的解释66第一节意识概述意识功能别离的观点:人的意识有执行和监视两种根本的功能。在正常情况下,两种功能是连在一起的,但是催眠可以使这两个功能之间的联系断开。在催眠的条件下,个体进入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其执行功能正常,承受催眠师的指令,而监视功能不起作用。催眠的应用:心理治疗、医学、犯罪侦破等方面。第一节意识概述意识功能别离的观点:679758975868第二节注意概述
一、什么是注意〔一〕定义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二〕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根本征。第二节注意概述
一、什么是注意69第二节注意的概述1、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余的对象。2、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说明注意具有方向和强度的特征第二节注意的概述1、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70第二节注意的概述根据人的心理活动所指向和集中的客体的性质,可以把注区分为外部注意和内部注意。外部注意指人对周围事物的注意经常与知觉同时进展,也称知觉注意,它在探究外部世界中起着要作用。内部注意是指对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注意。内部注意对开展人的个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二节注意的概述根据人的心理活动71第二节注意的概述〔三〕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各种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即指向一定对象的特性。注意总是和心理过程严密联系着,如注意看、注意听等。第二节注意的概述〔三〕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72第二节注意的概述〔四〕注意的意义1、对心理活动起着积极的维持和组织作用2、注意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3、注意又是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第二节注意的概述〔四〕注意的意义73第二节注意的概述二、注意的种类〔一〕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1、定义: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第二节注意的概述二、注意的种类74第二节注意的概述无意注意又称为消极注意,有时把无意注意称为情绪注意和消极注意。把无意注意称为情绪注意,是突出了无意注意与情绪、兴趣和需要的关系。把无意注意称为消极注意,是因为无意注意集中时缺乏个人的意志努力和积极性第二节注意的概述无意注意又称为消极注意,有75第二节注意的概述2、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l〕刺激物的特点A、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强度是引起无意注意的重要原因。强烈的刺激物,会不由自主地引起人们的注意。在无意注意中,起决定作用的往往不是刺激的绝对强度,而是刺激的相对强度,即刺激强度与周围物体强度的比照第二节注意的概述2、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76第二节注意的概述B、刺激物之间的比照关系刺激物在强度、形状、大小、颜色和持续时间等方面与其它刺激物存在显著差异时会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C、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活动的刺激物、变化的刺激物比不活动、无变化的刺激物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第二节注意的概述B、刺激物之间的比照关系77第二节注意的概述D、刺激物的新异性新异的事物很容易成为注意的对象。千篇一律的、刻板的、屡次重复的事物,很难吸引人们的注意。新异性可以分为绝对新异性(人们从未经历过的事物及其特征),相对新异性(刺激物特性的异常变化或各种特性的异常结合)。研究说明,刺激物的相对新异性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第二节注意的概述D、刺激物的新异性78基础心理学四章节课件79基础心理学四章节课件80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人们第一次见面时彼此留下的印象。对于第一印象你有何见解?第一印象很重要!首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首次留给别人的印象比较鲜明、牢固、深刻,对人的认知过程有非常重要的“先入为主”的作用。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人们第一次见面时彼此留下的印象。对于81第一印象如此重要,是否意味着我们在与人交往中可以仅凭“第一印象”与人交往?第一印象如此重要,是否意味着我们在与人交往中82第一印象的特点:鲜明的主观性我们应该把第一印象仅仅作为假设,在今后的交往之中去验证〔证实和证伪〕这个假设。第一印象不可靠第一印象的特点:鲜明的主观性我们应该把83对人:对己:用好人际交往中的第一印象交往中不要犯先入为主的错误,而使自己在交友的第一面时就错失良友或者误交坏人。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对人:对己:用好人际交往中的第一印象交往中不要犯先入为主的错84第二节注意概述〔2〕人本身的状态A、人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但凡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和引起人的兴趣的事物都会使人产生期待的心情和积极的态度,从而引起无意注意。第二节注意概述〔2〕人本身的状态85第二节注意概述B、人当时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人的心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无意注意,人当时的精神状态也对无意注意有重大影响。人在过度疲劳时,常常不能觉察到在精神饱满时容易注意的事物;人在精神饱满时,最容易对新鲜事物发生注意,而且注意也容易集中和持久。C、主体的知识经历第二节注意概述B、人当时的情绪状态和精神86第二节注意概述〔二〕有意注意〔随意注意〕1、定义: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在心理学文献中有时把有意注意称为积极注意或意志注意,因为集中有意注意需要个人的积极性和意志努力。第二节注意概述〔二〕有意注意〔随意注意〕87第二节注意概述儿童的有意注意的开展大体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随意注意是通过成人的言语指令而引起;第二阶段,通过自己扩展了的外部言语,调节控制行为;第三阶段,通过内部言语指令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第二节注意概述儿童的有意注意的开展大体经过三个阶88第二节注意概述
2、引起和保持的条件A、加深对活动的目的、任务的理解。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的注意。人们对活动的目的、任务的重要意义理解得越清楚、越深刻,对完成任务的愿望越强烈,那么与完成任务有关的一切事物也就越能引起和保持人的有意注意。第二节注意概述2、引起和保持的条件89第二节注意概述B、培养间接兴趣在有意注意中,人的兴趣具有间接的性质。这种兴趣是对活动目的和活动结果的兴趣。间接兴趣,特别是稳定的间接兴趣,是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重要条件。第二节注意概述B、培养间接兴趣90第二节注意概述
C、合理的组织活动第一、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有利于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第二、根据任务的需要,提出一定的自我要求,经常提醒自己保持注意。第二节注意概述C、合理的组织活动91第二节注意概述第三、提出问题有利于加强有意注意。人们为了答复以下问题,必然注意有关事物。这样实际行动本身就要求注意参与,以保证活动的顺利进展。D、用坚强意志与干扰作斗争第二节注意概述第三、提出问题有利于加强有意注意92第二节注意概述〔三〕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一方面类似于有意注意,因为它和自觉的目的、任务相联系着;另一方面类似于无意注意,因为它不需要人的意志努力。第二节注意概述〔三〕有意后注意93第二节注意概述有意后注意是个人的心理活动对有意义、有价值的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它是有意注意的根底上开展起来的。有意后注意是一种高级类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金属与金属材料》课件
- 《压力容器零部》课件
- 《焦虑抑郁概述》课件
- 《预防医学基础》课件
- 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培训资料心身性疾病
- 品质管理讲座之品质意识培训
- 2025年湖南c1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下载
- 汽车销售半年总结模板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古诗词大会比赛》精美课件
- 新员工服务技巧培训模板
- 人机料法环测5M1E分析法
- 游泳社会指导员专项理论考试复习题库汇总(附答案)
- 《简单教数学》读书-分享-
- 口腔颌面外科学 功能性外科
- 脊椎动物学知识点归纳各纲特征
- 波普解析PPT质谱教案资料
- GB/T 27476.5-2014检测实验室安全第5部分:化学因素
- 一级医院基本标准1
- 霍乱病例分析课件
- 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课件
-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一般应用题 全国通用(共26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