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综合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_第1页
法律硕士综合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_第2页
法律硕士综合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_第3页
法律硕士综合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_第4页
法律硕士综合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总分:8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9,分数:38.00)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解析:(2012年真题)唐朝集中设立罪名与刑罚的法律形式是()。(分数:2.00)TOC\o"1-5"\h\z律V令格式解析:解析:唐朝的法律形式有律、令、格、式:律是关于定罪量刑的基本法典,集中规定了罪名与各类刑罚;令是国家政权组织制度与行政管理活动的法规;格是用以“禁违止邪”的“永为法则”,即皇帝针对“百官有司之所常行之事”,临时颁发的各种敕令,经过汇编编录之后上升为法律;式是国家机关的公文程式和活动细则,具有行政法规性质。可见,选A项。(2012年真题)为了强化中央司法机关的控制,宋初增设的机构是()。(分数:2.00)大理院审刑院V都察院枢密院解析:解析: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宋太宗在皇宫中设立审刑院,由皇帝指派亲信大臣或高级官员出任长官知院事,职责是复核大理寺所裁断的案件,并侵夺了刑部原有的权力。这样,全国各地上奏中央的案件,先送审刑院备案,再交大理寺审理、刑部复核后,再返回审刑院,由知院事或其下属的详议官写出书面意见,奏请皇帝作出最终裁决。审刑院的设立,削弱了三法司应有的权力,有利于皇帝的司法专权。宋神宗元丰变法时裁撤审刑院,三法司的职权即行恢复。可见,选B项。大理院是清末司法改革时由大理寺改名而来的机构,是清末最高审判机关,不选A项。都察院是明清时期出现的中央最高监察机关,宋朝没有此机构,不选C项。枢密院是宋元时期出现的最高军事御用机构,而不是司法机构,宋元时期的枢密院有一点不同,即宋朝的枢密院与宋朝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门下平级,而元朝枢密院的级别低于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不选D项。(2012年真题)按照唐律的规定,下列情形的婚姻不为法律所禁止的是()。(分数:2.00)县令甲娶其部属之女为妻士绅乙娶部曲之女为妻刺史丙娶其原籍民女为妻V民人丁娶同姓民女为妻解析:解析:本题为选非题。《唐律疏议•户婚律》(卷十四)规定:“诸同姓为婚者,各徒二年。缌麻以上,以奸论。……诸娶逃亡妇女为妻妾,知情者与同罪,至死者减一等。离之。即无夫,会恩免罪者,不离。……诸监临之官,娶所监临女为妾者,杖一百;若为亲属娶者,亦如之。其在官非监临者,减一等。女家不坐。……诸杂户不得与良人为婚,违者,杖一百。官户娶良人女者,亦如之。良人娶官户女者,加二等。,,可见,唐朝对于婚姻缔结的限制体现在:(1)同姓不得为婚,否则徒二年。缌麻以上以奸论。据此,不选D项。(2)严禁与逃亡女子为婚,至死者减一等处刑,并婚姻无效;如果无夫,遇恩赦免罪的,可以不离婚。(3)监临官不得娶监临之女为妾,否则杖一百;如果监临之女为亲属而缔结婚姻的,杖一百。非监临官之女而缔结婚姻的,减一等处刑,但女家不处刑。据此,不选A项。(4)良贱不得为婚(有贱籍身份者如官户、杂户等部曲)。据此,不选B项。可见,只有C项表述的通婚情形不为唐律禁止,故选C项。(2013年真题)唐开元年间,某县令收受在押人亲属绢二十匹,为该在押人开脱罪责。依照唐律规定,该县令的行为构成()。(分数:2.00)坐赃罪受财枉法罪V受所监临财物罪受财不枉法罪解析:解析:唐律首次将六种非法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归纳到一起,称为“六赃”。《唐律疏议•杂律》将“六赃”归纳为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受所监临财物、强盗、窃盗和坐赃。《唐律疏议•职制律》对“六赃”的情形和处罚作了具体规定。除了强盗罪和窃盗罪外,其余四种赃罪都属于各级官吏所犯的赃罪。受财枉法是指各级官吏收受当事人贿赂而利用职权曲法枉断,为其牟取不正当利益,或为其开脱罪责。从本题题干表述的情形看,县令所犯的赃罪符合受财枉法罪的特征,故选B项。受财不枉法是指各级官吏虽然收受财物,但并没有曲法枉断的行为。受所监临财物是指主管官员非因公事而私下接受所监管的财物的行为。坐赃是指主管官员以外的其他一般官员利用不正当手段获取本不应当取得的财物的行为。A、C、D项表述的赃罪与题意不符,故不选A、C、D项。(2014年真题)依照唐律的规定,殴打或者谋杀祖父母的行为属于“十恶"罪中的()。(分数:2.00)恶逆V不孝大不敬谋大逆解析:解析:唐律规定的“十恶”重罪包括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大不敬、不道、不孝、不睦、不义和内乱十罪。依照唐律规定,对于殴打和谋杀祖父母、父母,伯叔父母等尊长、姑、兄姊、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父母的犯罪,以“恶逆”论罪。可见,选A项。依照唐律规定,下列情形构成“十恶"罪中的“不孝":告发、咒骂祖父母、父母,祖父母、父母在而别籍异财,供养有阙;居父母丧,自身嫁娶,作乐,释服从吉;闻祖父母、父母丧,匿不举哀;诈称祖父母、父母死。依照唐律规定,下列情形构成“十恶”罪中的“大不敬”:盗大神御之物、乘舆服御物;盗及伪造御宝;合和御药,误不如本方及封题误;若造御膳,误犯食禁;御幸舟船,误不牢固;指斥乘舆,情理切害及对捍制使,而无人臣之礼。依照唐律规定,下列情形构成“十恶”罪中的“谋大逆”。图谋毁坏宗庙、陵寝以及宫阙。(2010年真题)元代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为()。(分数:2.00)宗人府宣政院V理藩院内务府解析:解析:元朝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关是宣政院。元朝没有宗人府这个机构,宗人府为明朝首创,清朝的宗人府是管理皇室宗族的谱牒、爵禄、赏罚、祭祀等项事务的机构,宗人府还受理皇室诉讼。元朝没有理藩院这个机构,清朝的理藩院是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关。内务府为清朝特有的管理宫廷事务的机构,元朝也没有这个机构。(2012年真题)首次按中央六部分设篇目的中国古代法典是()。(分数:2.00)《宋刑统》《大元通制》《大明律》V《大清律例》解析:解析:《大明律》的篇章结构是:以“名例律”为统率,以吏、户、礼、兵、刑、工中央六部作为分篇,《大明律》是首次按中央六部分设篇目的中国古代法典,清朝沿用。可见,选C项。《宋刑统》的篇章结构是:以“名例律"为统率,采用“刑律统类”的篇章结构,律下分门,律后附有性质相同的敕、令、格、式。《大元通制》的篇目是仿照唐宋旧律编纂而成的,分为名例、卫禁等20篇。《大清律例》的篇章结构是仿照《大明律》编纂而成的。(2013年真题)明朝独有的由皇帝委派宦官会同三法司官员定期录囚的制度是()。(分数:2.00)大审V朝审圆审热审解析:解析:明朝会审的类型包括三司会审、九卿会审(圆审)、朝审、大审和热审等。其中,大审是一种定期由皇帝委派宦官会同三法司官员审录囚徒的制度,大审始于明英宗正统年间,明宪宗成化年间成为定制,每5年举行一次。大审为明朝独有的会审制度。可见,选A项。朝审是对巳决的在押犯予以会审的制度,朝审始于明太祖洪武年间,明英宗天顺年间成为定制。圆审是皇帝任命六部尚书、大理寺卿、通政使司和左都御史对于特别重大案件或巳经判决但囚犯仍翻供不服的案件进行的会审,因而又称为“九卿会审”。热审是每年暑天小满后十余日,由宦官、锦衣卫会同三法司会审囚犯的制度。热审始创于明成祖永乐年间。(2014年真题)较之于唐律,明律中处罚有所减轻的罪名是()。(分数:2.00)谋反强盗官吏受财子孙违犯教令V解析:解析:和唐朝相比,明朝在刑法适用原则上实行“轻其所轻,重其所重”。所谓“重其所重”,即明律对犯有谋反大逆性的政治性犯罪,不仅凌迟处死,而且扩大了株连范围。此外,对于强盗、窃盗、抢夺等侵犯财产以及官吏贪墨受贿等犯罪的处罚,明律都比唐律明显加重。所谓“轻其所轻”,即明朝对一些轻微触犯礼教、典礼的罪名,比唐律处罚有所减轻,即“轻其所轻”。明朝对于违反礼教的犯罪,如不孝罪、不义罪,以及子孙违犯教令等,处罚较唐代要轻。可见,选D项。(2010年真题)史称“贿选宪法”的是()。(分数:2.00)1913年《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V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解析:解析:1923年的《中华民国宪法》是由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等操纵制定的,该部宪法因曹锟“贿选”而得名,故又称为“贿选宪法”。选C项。(2010年真题)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通过约法修正案的赞成票应占出席议员的比例是()。(分数:2.00)二分之一以上三分之二以上四分之三以上V五分之四以上解析: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约法的增删修改,须由参议院议员2/3以上或临时大总统提议,经参议员4/5以上出席,出席议员3/4以上赞成方可进行,以防止袁世凯擅自修改变更约法。可见,选C项。(2011年真题)《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的政体是()。(分数:2.00)总统制责任内阁制V君主立宪制人民代表会议制解析:解析: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临时约法》一改《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实行的总统,实行责任内阁制。故选B项。(2011年真题)采用社会防卫主义理论,增设“保安处分”为专门一章的刑法典是()。(分数:2.00)大清新刑律中华民国暂行新刑律1928年《中华民国刑法1935年《中华民国刑法》V解析:解析:我国最早从西方引进“保安处分”制度的刑法典是1935年《中华民国刑法》(“新刑法”)。故选D项。(2012年真题)下列关于《中华民国民法》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分数:2.00)确立所有权神圣原则规定了宗桃继承制度采用民商合一的编纂体例V采取个人本位的立法原则解析:解析:《中华民国民法》的特点有:(1)采用社会本位的立法原则。(2)将外国民法之最新学理、最新立法例加以吸纳、整合,萃成本国民法。(3)采取民商合一的编纂体例。(4)重在维护私有财产所有权及地主土地经营权。(5)婚姻家庭和继承制度体现出浓厚的封建色彩。可见,C项表述正确。A项表述错误,因为《中华民国民法》重在维护私财产所有权,而不是确立所有权神圣原则。B项表述错误,因为《中华民国民法》废除了清朝实行的和旧民律草案保留的宗桃继承制度。D项表述错误,因为《中华民国民法》采用社会本位的立法原则。(2013年真题)下列关于北洋政府时期立法活动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颁布众多单行法规判例和解释例成为重要的法律渊源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立法原则废止清末新订法律,以新颁法典取而代之V解析:解析:北洋政府时期立法活动的主要特点包括:采用、删改清末新订之法律;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立法原则;制定颁布众多单行法规;判例和解释例成为重要的法律渊源。可见,A、B、C项表述都是正确的。D项表述错在:北洋政府采用了清末制定的法律,并根据时局予以删改,而不是废止清末新订法律。(2014年真题)北洋政府时期审判行政诉讼案件的机构是()。(分数:2.00)大理院参政院行政院平政院V解析:解析:北洋政府在中央设置平政院作为受理行政诉讼案件的机构,而在地方则不设置受理行政诉讼案件的机构。可见,选D项。大理院为清末、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央最高审判机关,但不受理行政诉讼案件。可见,不选A项。参政院是北洋政府袁世凯统治时期设置的取代国会而代行立法院职权的总统咨询机关。可见,不选B项。行政院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根据“五院制”的组织模式而设置的最高行政机关。可见,不选C项。(2014年真题)中国历史上首部确认罪刑法定原则的刑法典是()。(分数:2.00)《大清律例《暂行新刑律》《大清新刑律》V《大清现行刑律》解析:解析:1911年公布的《大清新刑律》首次从西方引进了罪刑法定原则,并删除比附断罪。可见,选C项。(2013年真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的政治制度是()。(分数:2.00)人民代表会议制参议会制人民委员会制工农兵代表大会制V解析:解析:1931年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的政治制度是工农兵代表大会制,故选D项。1941年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的政治制度是参议会制度,并实行“三三制”。可见,不选B项。1946年通过的《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实行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会议制。可见,不选A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规定人民委员会是工农兵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一一中央执行委员会下设的处理日常政务、发布法令和决议案的机构,而我国1954年《宪法》规定的人民委员会特指我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可见,不选C项。二、多选题(总题数:8,分数:16.00)多项选择题第46-63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解析:(2011年真题)依照唐律规定,下列行为中属于“不孝”罪的有()。(分数:2.00)祖父母父母在,别籍异财V居父母丧,身自嫁娶V殴及谋杀祖父母父母闻祖父母父母丧,匿不举哀V解析:解析:《唐律疏议•名例律》规定的“十恶”中的“不孝”,包括告发和咒骂祖父母、父母,祖父母、父母在而别籍异财(分家析财,另立门户),供养有阙(能供养的不供养),居父母丧,身自嫁娶,若作乐,释服从吉(服丧期间自主娶妻或出嫁,或者奏乐,脱下丧服改着吉服),闻祖父母、父母丧匿不举哀(秘不发丧),诈称祖父母、父母死。可见,选A、B、D项。C项表述构成“十恶”中的“恶逆”,而不是“不孝”。(2014年真题)根据宋朝的法律规定,享有继承家庭财产权利的民事主体包括()。(分数:2.00)庶子V命继子V在室女V出嫁女V解析:解析:宋朝在财产继承方面实行由诸子和在室女(未嫁女)继承的制度。诸子包括嫡子(正妻所生之子)、庶子(非正妻所生之子)和养子,而在室女仅享有诸子所继承财产的一半。可见,选A、C项。根据宋朝继承制度的规定,立继子和命继子也享有财产继承权。立继子即夫妇双方或一方在世时所收养的同宗子辈,立继子享有同养子、亲生子相同的继承权。命继子即夫妇皆亡后由近亲尊长所指定的同宗子辈,命继子仅享有对死者的部分财产继承权。可见,选B项。出嫁女在财产户绝时也可以继承部分遗产(1/3)。可见,选D项。(2011年真题)清政府颁布的专门适用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法律包括()。(分数:2.00)蒙古律例V西宁青海番夷成例V钦定西藏章程V回疆则例V解析:解析:清政府制定的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法规包括《蒙古律》、《蒙古例》(《蒙古律》和《蒙古例》统称为《蒙古律例》)、《回律》、《回疆则例》、《理藩院则例》、《番例条款》(又称为《西宁青海番夷成例》、《西宁番子治罪条例》)、《苗律》(《苗汉杂居章程》、《湘苗事宜》等律例的统称)、《西藏禁约十二事》、《钦定西藏章程》等。(2010年真题)下列关于《大清新刑律》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有()。(分数:2.00)采用罪刑法定主义原则V在体例上抛弃了旧律“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V采用西方国家通用的缓刑、假释、正当防卫等制度和术语V确立了新的刑罚制度,规定的主刑包括死刑、遣刑、流刑、徒刑和罚金解析:解析:《大清新刑律》的内容特点包括:(1)在体例上抛弃了以往旧律“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采用近代西方刑法典的体例,将法典分为总则和分则两篇;(2)采用近代刑罚体系,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从刑两种,主刑包括死刑(仅绞刑一种)、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罚金.从刑包括褫夺公权和没收;(3)引进西方的刑法原则和刑法学通用的术语,如引进罪刑法定主义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采用西方国家通用的既遂、未遂、缓刑、假释、时效、正当防卫等制度和术语。可见,A、B、C项表述正确。D项表述为《大清现行刑律》确立的刑罚体系,故不选D项。(2012年真题)下列关于晚清修律的表述,正确的有()。(分数:2.00)晚清修律确立了四级三审制的司法审级制度V《大清现行刑律》是中国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刑法典《大清民律草案》的编纂体例主要效法《法国民法典》晚清修律改变了中国“诸法合体”的立法传统,初步形成了近代法律体系V解析:解析:晚清确立了四级三审制的审级制度,大理院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在地方设立高级审判厅、地方审判厅和初级审判厅,形成四级三审制的新的司法系统。故A项表述正确。《大清新刑律》是中国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故B项表述错误。《大清民律草案》的编纂体例主要效法《德国民法典》,故C项表述错误。晚清修律改变了中国“诸法合体”的立法传统,初步形成了近代法律体系,故D项表述正确。(2013年真题)下列关于南京国民政府诉讼审判制度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有()。(分数:2.00)废除秘密审判和陪审制度实行“自由心证”的诉讼原则V强化军事审判,扩大军法机关的审判范围V采用近代西方国家的公开审判、律师辩护等诉讼原则V解析:解析:南京国民政府的诉讼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采纳了西方国家的诉讼原则,如公开审判原则、律师辩护原则、合议审判原则等。可见,D项表述正确。此外,南京国民政府诉讼审判制度具有如下特点:(1)采取严密侦查制度。(2)实行“自由心证”的诉讼原则。(3)实行秘密审判和陪审制度。(4)扩大并强化军事和军法机关的审判。(5)维护帝国主义侵华军队的特权。可见,B、C项表述正确,A项表述错误。(2010年真题)革命根据地时期,人民调解制度的主要原则包括()。(分数:2.00)双方自愿V尊重群众意见以法律为准绳,照顾善良风俗V调解不是诉讼必经程序V解析:解析:革命根据地时期,人民调解制度的主要原则包括三项:双方自愿;以法律为准绳,照顾善良风俗;调解不是诉讼的必经程序。可见,选A、C、D项。三、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12.00)简答题第64-66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解析:(2010年真题)简述《中华民国民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分数:2.00)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采用社会本位的立法原则。在民法的基本价值方面挨弃了个人主义,转而注重社会公共利益。(2)在具体制度上,将外国民法最新学理、最新立法例加以吸纳、整合成本国民法,表现出新的历史条件下继受法与固有法结合的特点。(3)采取民商合一的民事立法编纂体例,只编纂民法典,不编纂商法典。(4)重在维护私有财产所有权及地主土地经营权。对所有权的取得、保护,土地所有权及经营权的详细规定,主旨在于保护地主官僚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5)婚姻家庭制度体现出浓厚的封建色彩。民法典肯定包办买卖婚姻及传统习惯,维护夫妻间的不平等制和家长制。)解析:(2011年真题)简述清末司法组织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数:2.00)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改刑部为法部,掌管全国司法行政事务,以使行政与司法分立;改省按察使司为提法使司,负责地方司法行政及司法监督。(2)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作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在地方设立高级审判厅、地方审判厅和初级审判厅,形成新的司法系统。(3)实行审检合署,在各级审判厅内设置相应的检察厅。)解析:(2012年真题)简述《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特点和历史意义。(分数:2.00)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特点: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确立了国家基本的政治体制,实行三权分立,确立了总统制的共和政体。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实行一院制的议会制度,由参议院独立行使立法权。③《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确立的最高审判机关是临时中央裁判所。(2)历史意义: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是筹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纲领性文件,它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宣告帝制在中国的终结,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共和政体的诞生。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是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宪法性文件。③《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为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提供了法律依据。)解析:(2013年真题)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分数:2.00)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有:(1)明确宣示中华民国为统一的民主共和国。《临时约法》明确宣布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2)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和国家制度。《临时约法》规定实行三权分立的政府组织原则,采用责任内阁制,规定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力,参议院是立法机关,法院是司法机关,并规定了其他相应的组织与制度。(3)规定了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及应尽的义务。《临时约法》规定人民享有人身、财产、居住、迁徙、言论、出版、集会等项自由和选举、被选举等权利。(4)确认了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临时约法》以法律形式破除清王朝束缚私人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桎梏。)解析:(2014年真题)简述《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的主要内容。(分数:2.00)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党治”原则,建立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体制。《训政时期约法》从政权和治权上确立了党治原则,并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治体制。(2)规定了五院制的政府组织形式。《训政时期约法》规定,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种治权由国民政府行使。(3)规定了一系列公民权利与自由,同时多加限制。《训政时期约法》规定了国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自治县享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权;国民有信教、居住、迁徙、通信自由和政治权利等,但在规定上述权利的同时,基本上都加上“依法律”予以限制的条款。(4)规定了以国家资本主义为核心的基本经济制度。《训政时期约法》规定了诸多发展国计民生的条款,但上述条款从本质上是维护以国家资本主义为核心的经济制度,实质是利用国家名义,发展官僚资本。)解析:四、分析题(总题数:3,分数:18.00)分析题第67-69小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6.00)解析:(2011年真题)《唐律疏议.名例律》卷六: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疏议》曰:“化外人”,谓蕃夷之国,别立君长者,各有风俗,制法不同。其有同类自相犯者,须问本国之制,依其俗法断之。异类相犯者,若高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