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政治思想史》辅导(四)_第1页
《中外政治思想史》辅导(四)_第2页
《中外政治思想史》辅导(四)_第3页
《中外政治思想史》辅导(四)_第4页
《中外政治思想史》辅导(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外政治思想史》辅导(四)第九章隋唐时期主流政治思想的延续与发展[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隋唐时代政治思想的发展过程;理解这一时期政治思想发展的主要特点;掌握隋唐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第一节李世民重民和从谏如流的政治思想一、隋初王通的政治主张(了解)二、李世民的民本思想1、民本是他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的突出部分。他的民本思想认为:“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国为君之本,民为国之本,在君、国、民三者中,民是最基础性的要素。他的民本思想如下:第一,立君为命。认为设置君主的职位是为了治理民众,为民之父母。第二,民养君。第三,民择君。2、民本理论的基本结论就是“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作为一种治民安君的基本政策,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统治者无为节欲。第二,因民心,从民欲。第三,以农为本。3、重民思想和理论最终须转化为实践,反映政策上才有实际意义。他将治民思路概括为:去奢省费,轻徭薄役,选用廉吏。“具体为:第一,崇尚节俭。第二,轻徭薄役,不违农时。第三,澄清吏治。三、李世民积极纳谏的整治调节思想(了解)第二节韩愈的“道统”说的政治哲学意义一、道统论1、他将道作为其思想的最高范畴。他进一步阐发了儒学道的内涵。道是宇宙的最高法则,它无所不在,贯穿于自然、社会和人生中,万事万物都受道制约。2、他认为,人类社会的规范、秩序和政治制度等都是道的体现和具体化,依靠内而也是合理的、神圣的。道实际上是对仁义等儒家伦理原则的抽象,道具体化就是仁义。他的道的提出也着眼于社会政治问题的解决。3、为了进一步强调道的万世不易,提高道的地位,增强与佛道抗衡的实力,他还专门提出了道的传承系统的问题,以道对儒家的伦理道德和政治原则进行了重新概括和抽象,并虚构了一个道的代代相传的系统,即道统。他认为道也是一脉相承的,从尧舜直到孟子,只是在孟子以后,道才失传。二、性品说和人才观性品说是韩愈在人性问题上的看法。1、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天生的,性的内容是仁、礼、信、智、义“五德”。2、他认为性是与生俱来、人人皆有的,但并非所有人的性都是相同的。人性有差别、分等级。‘性之品有三“,性分为上中下三等。人之间在性上的先天且不可改变的等级差别反映在政治上就是上品之人就是天生的统治者,下品之人就是天生的被停统治者,而且这种统治与被停止关系也是不可改变的。他的这一学说论证了君主专制、等级原则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在人才观方面,他认为:第一,国家乏才,需大批进用人才。第二,民众中有大量人才,可为国用。第三,应以公心选择人才,不论亲疏远近。第四,厚待人才,合理使用人才。反对阿附权贵。第三节柳宗元关于政治体制的政治认识一、《封建论》与政治体制思想他的《封建论》一文,总结了理论界长期以来关于分封制与郡县制的论争,系统论证了郡县制优于分封制,强调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他创造性地提出“势”这一范畴,并以之分析、论证政治体制的产生、演变。其政治体制思想的要点有:第一,政治体制的产生。他认为,政治制度不是从来就有的。有了判断权、惩罚权的“君长”和维护权威与判决的强制力量“刑政”,也就是政治制度产生了。总之,在他看来,政治君主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内部矛盾的产物,体现了一种必然的趋势。政治体制的进一步演化,就产生了分封制。随着历史的发展,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第二,郡县制优于分封制。他比较分析了这两种制度的优劣。他主张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因而明确拥护唐长期实行的郡县制。二、民本与政治革新思想(一)他主张革除弊政,进行改革,形成了革新思想。同时他又阐发了民本思想。他的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在君民关系上,以民为国本、君本。君权不是天神授的,而必须得到人民的支持。第二,在官民关系上,提出“吏为民役”。他的民本思想对传统思想有突破之处,表明了他对现实政治、吏治败坏等不良现象的不满,反映了其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同情。(二)他的社会历史观主张进化,因而反对因循守旧,主张务实求治,富有革新精神。同时,他还发展了儒家的经权思想,为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他主张的治国之道是“立大中”,而经权就是大中之道的内容之一。他“权在道中”的观点,提高了权的地位,论证了改革的必要性、正当性。他的革新思想主要有:第一,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第二,执行任人唯贤的用人路线。十分重视人才在政治中的作用。他对防碍任人唯贤的传统思想观念进行了批判。第三,均平赋税。评价:他是唐代进步的思想家、政治家。在政治上,他维护郡县制、中央集权,关心民生,批判社会弊端,务实求治,勇于改革。第十章宋元时代的改革思潮与儒家政治思想的新发展[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宋元时代政治思想的发展过程;理解这一时期政治思想发展的主要特点;掌握宋元时代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第一节北宋改革思潮一、宋初的改革思潮(一)改革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制度,减少冗员,提高效率。这是范仲淹等人所发动的庆历新政的主要内容。1、改革官员选拔制度,确保选拔到德才兼备的人才来充实官僚队伍。第一,改革科举制。第二关于萌荫制的改革。2、改革官员管理制度。以实际政绩、才干作为黜陟赏罚的依据,建立奖优汰劣的管理体制。(二)改革经济和国家财政状况,达到富国的目的。李觏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富国主张。1、他在理论上首先要做的就是辨析义利问题。他深知贵义贱利论的危害,对之进行了批判。此外,他还揭示了义利的内在统一性,肯定了谋利求欲的合理性。这是其富国主张的理论基础。2、对国家而言,其发展也离不开财利。治国必须解决财用问题。他分析了财用的具体作用。政治秩序的建立、维持,政令的推行都离不开财用。要治好国家就要解决好财用问题。用强本节用从根本上解决富国的问题。强本节用又以强本为先。强本即巩固国家经济基础。强本就是要重农,改善农业生产的状况。他认为改革应当从土地问题和劳动力问题两个方面着手。(三)整顿军队,加强国防力量,实现强兵的目的。李觏力主强兵,希望通过整顿军队、加强军备来巩固国防,改变宋积弱的局面。第一,选练精兵强将。第二,实行军屯制度。第三,设置乡军。此外,范仲淹也重视军事问题。他的观点为;其一,强调军事工作的重要性;其二,重视军事人才的选拔。二、王安石的政治改革思想(一)财政思想1、为理财正名。他把理财视为政治的当然内容,并认为理财本身就符合义的要求。他还把理财作为重要的政治问题提出,认为理财是正大光明的事情,为的是天下而不是为私欲和私利。2、以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作为增加政府收入、解决财政问题的根本途径。3、重视节约。(二)立法与变法思想1、法之善恶系天下之治乱,立善法是致治的关键。他认为要想维持政权,就必须申明各项法令制度。如果法令制度既符合统治者的利益,又符合形势,则可以治平天下。2、鼓吹法令制度的改易更革,并以之为政治上最急迫的任务3、法令制度的变革的指导思想是法先王之意他以先王为旗号,为改革寻找历史依据,减少改革阻力。4、制定法令制度要从现实出发。只有这样,才能才能真正确立并收到应有的效果。(三)人才思想人才思想也是王安石改革思想的重要内容。1、他批评国家人才状况,极论人才对改革求治的重要性。他认为人才对于国家至关重要,得到人才,国可包安全和兴盛;反止,则必衰落、败亡。从改革需要的角度看,人才的现状也是不适合改革要求的。人才匮乏是变法求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独特的人才标准第一,赞同改革,主张变法。这是对人才的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的要求,是决定对之是否任用的先决条件。第二,具有治国理政的实际才能。即有出谋划策、办理行政事务并能收到实际成效的本领和才能。3、人才的培养他认为在教育上,应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城乡普遍建立学校,设置专门管教学的学官;第二,学习内容主要是国家典章制度、刑法、政治等管理国家事务必须的东西。第三,进行思想教育和训导。在人才培养上,应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饶之以财”,满足人才基本需求。第二,“约之以礼”,用严格礼法约束其行为。第三,“裁之以法”,用法律加以约束。4、人才的选拔人才的选拔应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从下至上。第二,严格审查。第三,以才取才。5、人才的任命第一,是因德授任。第二,是久任。评价:王安石勇于进取,又非常务实,提出了比较全面的政治改革思想,并全力实施,对增强宋国的国力、巩固统治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他的改革和实践是为了巩固君主统治,因此,其改革只是为了立足于缓和社会矛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宋朝积贫积弱的问题。此外,他依靠君主和封建管理制度来推进改革,在实践中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第二节理学思潮的政治意义一、理学的主要学派及重要思想(了解)宋初三子:胡瑗、孙复、石介、北宋五子: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邵雍二、理与理一分殊1、理或称为道、天理,是理学思想的核心范畴、最高范畴。理是本体论层次上的范畴,其他范畴均为理所统摄。理是理学家对本体的认识,是儒学长期演变、不断进化的结果。周敦颐融合儒道,提出了新的宇宙生成图式“太极无极说”。天地万物和人类最终都归于太极。张载提出“太虚”本原说,太虚是气的本然状态,气则是太虚的具体形式。世间万物都有具体形态,这些具体形态都是由气形成的。所以,太虚即气为万物本原。程颢、程颐,二程开始用理、天理取代太虚,以理为天地本原,万事万物皆由理派生。朱熹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理的学说,认为理是宇宙本原,气则是理的具体形式。理通过气形成万物。在理气关系上,他认为理气同源,不分先后。但在逻辑上,理是第一位的,气是第二位的。2、理一分殊第一,这一概念是二程率先提出的。二程、朱熹对理一分殊进行了详尽的阐述。首先,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理,同时它们的理又都根源于天理,是天理的具体表现。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及在人,则又各自有一个理。理一分殊解决了一与多、同与异的对立统一问题,使儒学理论更趋以严密化。第二,理、理一分殊最终要应用到政治领域,为实现政治服务。它在政治上的价值就是为儒家伦理纲常和等级秩序提供了精巧论证。首先,伦理纲常是理的社会政治内涵,诸子都将道德伦理视为天理。天理与道德实际上属于同一事物,由于天理是绝对的、普遍的、恒常的,所以伦理道德也是绝对的、普遍的、恒常的。其次,理派生万物,所以理在物先。世间也是先有规范社会关系的纲常,才有社会关系。再次,万物与人都根源于理,具有共同性,但人与人并不平等。人与人之间有等冀差别,这是天理使然,不可改变的。三,性说与进修之术性说是理学的人性学说,是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政治学说的基础之一。理学诸子对先前儒家人性说进行了综合和改造,形成了系统的人性学说。1、理学性说的一个突出方面是区分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天命之性,体现了人性与理的内在联系。张载认为,性皆源于太虚,他进一步将性划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前者为“太虚”本性,是永恒存在的。而气质之性则是万物的具体属性。天地之性在道德上尽善尽美,是圣人之性。气质之性是则善恶不一,因人而异。二程把气引入了性说。他们提出“天命之性”与“生之谓性”的划分。朱熹又进一步作了补充:首先,区别了人性与物性。人性高于物性。其次,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缺一不可。2、在政治上,理性学说也是服务于君主政治的。首先,它说明人之贤愚、寿夭、贵贱等方面的差别是天生的、命中注定的,人类社会的不平等是当然的。其次,绝大多数人生来在德性、智能方面存在缺陷,人性完全,是圣人,这样的人,有资格作君作师。再次,伦理道德是天理,人为天理派生,人性源于天理。3、理学家认为,除圣人之外,人性都有不足之处,因此,必须加以改造。改造自己的人性,至于至善,是人的义务和最终目的,并提出了改造人性的方法,即进修之术。张载的进修之术是“穷理尽性”。二程主张格物穷理。朱熹主张“格物致理”。他们的进修方法虽然不同,但都是一种个人道德修养的方法。进修的最高境界是“内圣外王”,也就是要以圣人为榜样,以成圣为目的,通过道德修习而在道德上、精神上皈依于圣人。与道德修习相伴随的还有政治实践过程。内圣外王则标志着政治实践与道德完善过程的最终完成。四、理欲之辨与义利之辨1、理学家们都把欲看作是须防范、克制和消除的对象。在理欲关系上,必须存天理灭人欲。具体的方法是克己、持敬。2、为了更好地辨析理欲,他们又提出了义利之辨。天理即公利,即义,人欲即私利,存理灭欲就是存义去利。义利之行与理欲之辨是同一命题,两者是互相注释、互相论证的关系。3、理欲、义利之辨不仅表明了理学思想水平和对理、性等问题认识的深化,更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理欲之辨的最大的政治意义就是对君主政治、封建伦常的绝对肯定,否定任何怀疑、反对的理性,从而有效地地维护了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其次,存理灭欲也体现了对君主的约束。理学家发展了儒家重义轻利的传统倾向,又吸收了道佛思想中的灭欲成分,提出理欲、义利之辨的命题,主张存理灭欲,并以之为理学、圣人之学的精髓。理学的形成标志着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哲学化转型的完成。第三节南宋功利学派(叶适、陈亮)(了解)一、陈亮“倡事功”的政治思想(一)事功思想他反对性理空谈,阐扬事功思想。他对性理之学的危害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批判:首先,性理之学注重正心、诚意,也就是关注个人的道德修养。正心、诚意之学培养了一大批不理世事、麻木不仁的人。其次,性理之学束缚思想,使人思想僵化。性理之学通常以通圣人之道为旨,结果它使人们终日埋首经书之中,不知变通,不知进取。许多人没有真才实学,又故作高深,只注重一些形式的东西,而轻视实际的技术和才能。总之,性理之学空谈性命,于国无益,于事不补。(二)君臣关系第一,他论证了君主制度的合理性。君臣都是特异之人,他们作为统治者即合民心,又合天地之大义。因此,君主制是合理的,君主的地位和权威是无可质疑的。职责是掌握最高权力,总揽全局。第二,他还重点论述了为君之道,一是不能过于专断。二是以公行政。不能有私心杂念,应以公为原则。三是引用英豪之士。(三)王霸之辨他以其独特的道论为基础,阐述其王霸杂用的观点。1、他以自己对道的看法为基础,重新梳理了王霸关系。他认为王霸义利无根本区别,理论上的王与义,在实践中体现为霸与利。2、他还为自己的观点寻找历史根据,认为即使是实行王道政治的三代,也杂有霸道。王霸相通,又常混杂,因此,他主张王霸杂用。王霸必须建立在公的基础上。陈亮的王霸义利之辨的意义在于肯定利、欲的合理性和功利的价值,批评经学专研义理、不问时务的不良倾向,完善了事功思想。体现出较强烈的批判精神,给思想界注入了一股新鲜空气。二、叶适注重功利的政治主张(一)功利思想1、他的功利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对道器关系的辨析。道是他思想的核心范畴和最高价值。道器关系就是指一般原则和具体事物的关系。他人“离器无道”。道存在于事物之中,道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而存在。2、以其道器观为基础,他进一步辨析了义利问题,提出了重功利的观点。他认为古人对义利的真实态度是把利作为“和义”的基础,并非要把义和利对立起来。他的义利观突破了传统思想忌言物质利益的局限,为正视和解决国家财政和人民的生计问题扫除了障碍。3、功利思想在政治上,就是要当政者“务实而不无虚”,注重实际效果。(二)分权思想1、他认为,宋朝高度集权的体制本身就不是一种很好的体制,因为它并非建立在对实际情况的认真分析上。宋朝高度集权的体制单纯是为了避免出现唐末五代那样权力分散的局面而制定的。他认为,建章立制应综合考察前代得失,并根据当时社会政治的情况来进行。这种体制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而且这种高度集权的体制对君主来说也是有害的。2、他针对集权之弊,提出了分权的主张。分权既包括分权给臣子,又包括分权给地方。其中心思想是给各地方政府和长官以一定的自主权,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之得以施展才干。他认为,牢固地掌握权势是治理天下、维护统治的根本原则。他认为宋朝政治上的弊端在于体制性的集权,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分权的主张,以理顺君臣关系和中央与地方关系,进而富国强兵,其见解无疑是十分深刻的。评价:叶适作一代思想大师,大力倡导经制事功之学,为南宋思想界、政治界注入了新鲜空气。在政治上,他态度积极,提出了整顿内政、改良政治、富国强兵进而谋求恢复的施政纲领。他注重功利,讲求实效,对南宋集权等方面的弊端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其观点既有现实针对性,又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即使对今人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第四节元末政治思想的曲折发展一、郝经的用夏变夷思想元朝逐步建立强大的帝国,随着时间的推移,蒙古政治的中心开始南移。一些蒙古统治者开始认识到汉法的价值,开始有意识地吸取中原王朝的统治经验。忽必烈广泛招揽汉族和其他民族知识分子,探讨治国之道。与此同时,儒学也在积极尽心能够自我调整,以适应政治形势,求得生存和发展。为推动统治者接受汉法,以儒学为政治指导思想,郝经提出了“用夏变夷”的主张。1、他明确提出“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也”。他认为儒道是政治权力的理论基础,是权力合法性的来源,只有践行道,所获得的政治权力、政治地位才是合法、正当的。而且民众对于统治者是承认还是服从也在于其是否有道。所以,君主的民族并不是天命所归、人心归附的依据,关键在于统治者是依从还是背离儒道。2、具体到当时,如果蒙古统治者能尊崇儒学,重用儒生,推行儒道,他就可以合法地据有天下,统治汉族及其他民族。对于这样的政权,儒生也应积极合作,为之尽忠效力。评价:郝经的这一观点突出了儒家伦理纲纪原则的神圣性、权威性,为蒙古统治者提出了建立其统治全国合法性的可能性和途径,也为儒家与新统治者合作作出了理论辩护。这也表明儒家试图从思想上对蒙古统治者进行改造,使之代表汉族地主阶级的利益,即用夏变夷。这也是儒家传统权变思想的一次运用,是权变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用夏变夷体现了儒家文化强大的适应能力,客观上有利于汉蒙文化的交流,也使儒学得以保存。二、许衡与理学的官学化许衡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事情,如下:1、论证实行汉法的必要性。他认为蒙古到了中原,就应该顺应客观情况,因地制宜,适应中原长期实行汉法的情况,也实行汉法。2、对理学加以改造,以便于推广。首先,他强调“道以致用”,强调了对道的践履,弱化了抽象思辨的内容。其次,致力于理学的简单化、操作化和实用化。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感悟道,践行道。3、重视并主要从事教育事业。在他的努力下,理学进入了国家最高学府,理学经典成了国子诸生的教科书。这是元代理学官学化的标志性事件。总之,许衡为元代理学的官学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因此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第十一章明清政治思想的裂变与反思思潮[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明清时代政治思想的发展过程;理解这一时期政治思想发展的主要特点;掌握明清时代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第一节朱元璋强化集权的统治思想朱元璋的治国思想如下:一、强权与集权主张(一)整顿纲纪朱元璋以正纲纪为当务之急。要建立君臣吏层层节制,君臣吏层层服从的体制,以保证君主的政令、意志得到严格、认真的贯彻。(二)制度建设与调整(三)思想文化专制具体做法是:第一,尊奉程朱理学。第二,以八股取士;第三,大兴文字狱。第四,禁止异端邪说。二、安民思想与人才观(一)安民思想朱元璋确立了以宽治民的原则。他采取了恤民、安民政策。(二)人才观1、人才的作用2、人才标准和人才选用朱元璋评价人才的指标是德和才。对于人才,他认为:第一,用人之长,不求全责备。第二,不计出身;第三,不拘亲疏。第四,不限民族;第五,不论资格。3、重视儒生4、对人才的限制和扼杀。他重视人才,重用人才,但也猜忌人才,残害人才。三,严整吏治思想(一)严刑苛法;(二)注重惩诫;(三)鼓励民众告奸第二节王守仁心学的政治价值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批驳了程朱理学的疏漏之处和空疏学风,以心为宇宙本体,认为封建道德内含于人们的心中。由此,他提出了致良知、破心中贼、知行合一等一系列观点。一、心的学说与理想政治1、在他的思想中,心有多层含义;心是人的感知和认识;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心的本质是至善之德,良知、天理则是心的不同表现,心在观念、心理层次上是良知,在理论、原则层次上则是天理。他又提出万物一体说,认为万物与人都是一体,它们彼此相通、和谐统一的基础就是心。良知贯穿于万事万物之中,各种事物因良知而存在,又因良知而得以统一。2、他又把这种认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中,提出了他的理想模式,即“天下一家”。这一理想的实现需要经过两个步骤;即圣人致其良知,发明天理,确立万物一体的信念——明明德;圣人将其明德施及百姓,使其也明其明德——亲民。3、理想政治的实现模式仍是儒家传统的由内向外、由己及人,将自己的仁推及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最终使己大彻大悟,并与万物融为一体。人人如此,就可以形成理想社会。4、他的理想政治模式并非人人平等,而是区分亲疏等级的,仍然讲究君臣、夫妇、父子等伦常关系。民众只有忍受剥削、压迫的义务。二、致良知与破心中贼(一)良知的含义他认为,良知是人的是非之心,良知是存在于人们心中的自然本能。纯善无恶的良知是与生俱来的、人人都有的,但人的私有欲会蒙蔽良知,使人表现出恶,所以要去恶,就要重新发明良知。即所谓“致良知”。(二)致良知的方法和途径他认为修身、诚意、致知、格物相连,是正心即修习的不同侧面,致良知是为了存理灭欲。(三)存理去欲的方法存理去欲的方法是克己。即用功不已,持之以恒;省察克治等。(四)致良知的政治意义1、他的致良知、存理灭欲,最终还是要解决社会政治问题,要以旨在维护现有理论道德和政治制度的良知之学去规范社会,约束人的思想和行为,从而解决社会政治危机,稳定明朝天下。良知之学最主要、最根本的作用还是用来对付被统治者,以消除其反抗,使之安心接受统治。他长期致力于镇压民众反抗斗争,即“破山中贼”。在这个过程中,他认识到,仅仅靠武力镇压还远远不够,民的思想问题没有解决,不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则会留下后患。所以他主张“破心中贼”而他的“致良知”就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思想武器,因为致良知就是革除人们超出其社会地位的物质欲求和犯上作乱之心,即人欲,而保留良知、天理,即回归封建道德。2、致良知是他心学的基本结论。其主观目的是通过强化封建道德来维护封建统治。他主要是为了反对程朱之学的垄断地位和学风的粗陋。但他强调个人的认识主体性,客观上冲击了官学的权威。三、政治道德实践思想1、致良知更重要的是实践良知,以良知指导自己的行动。他认为知行不分。知是行的前提、出发点,行是知的提心和归宿。2、他所讲的知行合一说就是要求将二者统一起来,用封建道德去指导规范行,并在行中更深刻地理解、领悟封建道德,使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最终强化其从思想到行动对人的控制。归根到底,知行合一的政治意义还是维护封建统治,矫正时弊。他的心学是理学发展的新高峰。他以反对传统、反对程朱理学权威的姿态出现,但又以纠偏补弊、维护封建统治为归宿。第三节明代的思想“异端”与政治反思思想一、泰州学派以平等为特色的政治思想泰州学派的创始人是王艮,其后,最著名的学者是何心隐。(一)百姓日用之道——道的世俗化王艮进一步将道世俗化,他认为道的内容是百姓日用,并无神秘性。百姓日用成了衡量道的标准。圣人不能垄断道。广大下层群众也可以成为践行道的主体。(二)平等思想1、王艮的平等思想他的平等思想包括:第一,人我平等。它强调自己思想和意志的独立性,反对外部力量的压制和干涉,并以为是安身立命、最终达到至善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承认别人的独立性,不把自己的观点和意志强加给别人。人我之间地位平等,相互承认,相互尊重。其次,身与道平等。他认为身与道相辅相成,不可分割。道最终要靠人来践行和发扬光大,所以,身也尊贵,可以与道相提并论,两者可以相得益彰。此外,他不仅强调人在与道、与他人的关系中的独立地位和作用,还注重寻找现实基础,因而提出安身立命、保身的问题。学道、行道必须先解决生计问题。他承认人的物质欲求的合理性,反对程朱力学的“存天理灭人欲”禁欲观点。他又提出了人人君子的社会政治理想。2、何心隐的平等思想第一,他肯定人的自然欲求。他主张人欲不能禁绝,而是要有所节制,即禁欲。他还提出君主应“与民同欲”,不承认君主有将其欲求凌驾于民欲之上的特权。第二,讲仁义,他的仁的范围扩大为一切人,突破了传统的束缚。第三,他的政治理想是君臣师友。在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种基本社会关系中,他最推崇的是朋友关系。因为朋友风格系突破血缘、家族的范围,是平等关系,它高于其他社会关系。朋友关系的纽带是治学、行道。朋友是横向关系,师生则是纵向关系,两者交织成一张关系网,师生关系可以演变成政治上的君臣关系。无论君臣、师生还是朋友,其目的都是达道。他还提出了君臣、师生、朋友的组织,即“会”,并认为“人人师友”中虽有上下、师生之分,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融洽,没有政治压迫,也没有经济剥削,农、工、商也可以做士,甚至作贤。二、李贽富于批判精神的“异端”政治思想(一)社会批判思想的理论基础1、童心说他认为,童心的特质纯洁无瑕,是人的本质的本来面目。有此真心,才是真人。人出生时,具有童心。但在人成长过程中,由于受到社会的侵蚀、浸染,童心被蒙蔽。童心既失,人也不是真人。2、是非无定的是非观他认为是非没有固定的标准,也没有固定的结论。他以此主张思想领域内的多元化,为新思想的成长提供理论依据。而且是非的标准要随时代而变化。3、世俗性的道他认为天地即自然是万物之本。否定了世界本原的神秘性。同时,他还否定了长期以来儒学所主张的万物本原惟一的说法。他认为道存在于人世间,人道相通。道的内涵是人伦物理。他发展了泰州学派“百姓日用之道”的思想,否定道的神圣性,而强调其世俗性,认为道就在人的日常生活中。(二)社会批判思想1、对圣人及圣人崇拜的批判他对圣人崇拜提出了怀疑。他指出圣人的高大形象是人为塑造的,对它的崇拜是一种盲目的崇拜。他反对的只是长期以来,人们有意创造出来的不断神化的孔子的圣人形象,反对对孔子的盲目崇拜。在剥开圣人神秘的外衣后,他又进一步提出了凡圣无别的观点。他认为人在认识能力方面是一致的,人在道德修行上也相同。圣人也不能脱离社会生活,也不能不食人间烟火,而且圣人也有势力之心,在物质欲求上与常人没有差别。他突破了传统观点,明确提出凡圣无别,这是其认识上的一大进步。2、对儒家经典的批判他对儒家经典的神圣性、权威性持强烈的反对态度。他批判了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的观点,肯定了是非标准的多样化,认为人如果没有自己的是非标准,就不成其为人。3、肯定私利他明确肯定利与欲。认为种田、治学、当官都是满足人自身私心利欲的一种方式。人们之所以从事这些活动就是因为有利可图。从普通人到生圣人都追求功利,计功谋利是完全正当和必要的。他认为压抑、掩盖利欲不是正确态度,而应该重视它,满足它。人的欲求得到尊重,允许多样化发展。评价:李贽发展了泰州学派中积极因素,提出童心说和自己的是非观,否定了天理、圣人、经典的权威性,主张是非无定,肯定私利,痛斥道学虚伪,表现出了强烈的批判精神,是异端思想的代表人物。他强调个性、个体性、自由思维,主张多样化,对于打破束缚、解放思想具有积极的意义。第四节明末清初政治反思思潮一、黄宗羲(一)对君主政治的批判和反封建专制思想1、他提出了君主与天下关系的问题。他认为,在历史上,君与天下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不治的根源在于君主和君主制度。2、他认为君主的危害在于:君主视天下为自己的私产,拼命追逐和享用它,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苦难;封建法制为非法之法;批判君臣主奴的关系。3、他一反传统思想,提出新的治乱标准。认为:“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超出了传统以王朝兴衰判断治乱的标准,而重视天下之民的生存生活状态。他紧紧抓住君臣关系、君民关系、人治与法治的关系,在政治体制的高度对秦汉以来的政治进行了深刻批判,揭露了君主专制给人民生活、社会发展和政治生活本身造成的巨大损害,表现出了强烈的批判性。由此出发,他就如何改造政治体制、理顺政治关系提出了许多创见。(二)崇尚三代政治1、宰相理政他认为明政治紊乱及其灭亡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明废除了历代相沿的宰相制。明代宦官之祸较汉唐更烈的原因就是罢相。解决的办法就是恢复宰相由宰相领导六部,辅佐君主。他还主张宰相还应有讨论政务、批发文件的权力。2、学校议政他吸收以往各代政治中有调节功能的因素,提出了学校议政的观点。他主张恢复学校议政的功能,实行学校议政制,并提出了学校议政制的具体建议。学校议政实际上是要学校承担起对中央和地方政务的监察、品评职责,以经常化、制度化的方式扩大政治参与,强化舆论监督。3、方镇御边这是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调整。他认为分封制和郡县制各有其弊。解决的办法就是参用两者,在边境设置方镇。他主张方镇可以享有自行征收田赋商税、辟召官员等方面的自主权,其地位接近封国。评价:他的这些政治思想是传统政治积极因素的吸收和改造,是其思想深刻性的表现之一。他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大师,其思想是对传统思想的批判性继承,有不少具有时代特色的积极因素。二、顾炎武(一)对以集权为特征的政治体制的批判1、他也提出天下的概念,并把它置于国家之上。他认为一家一姓之兴亡并不代表天下的兴亡。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2、他又区分了公私,以天下为公。自君主化公为私以后,社会就陷入了长期的混乱和不安之中。以权力私有为特征,以君主私利为依归的君主政治制度正是天下不治、弊端丛生的根源。3、他还对君主尊贵的地位持怀疑态度。他认为:他通过考证,指出,在古代君主只是一个普通的称谓,君本身不具有特别高贵的含义;君是为民而设立的,只是一个政治职位,同公、候现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没有特别尊贵的地方。同时,给予君、卿等俸禄只是免其耕作而已。所以,君主不可作威作福,损民自足。(二)调整、改革集权体制的思想1、他认识到君主高度集权制的弊端,因而主张对之进行调整,合理配置权力,以矫治君主过度集权之过失。2、他认为君主虽独掌天下之大权,却不能独治天下之事,因而应对臣下适当授权,以充分发挥其作用。这样才能最终保障君主地位。3、他认为当时政治体制上的突出问题是,中央集权、地方无权,从而无法发挥地方在富国裕民方面的作用。所以为了调整中央地方关系,就要对现有体制进行调整。4、他也尊公抑私,认识到君主体制极端自私和高度集权的弊端,并试图对其进行改革,为之注入一些灵活性的因素。二、王夫之(一)对政治体制的认识1、他也以天下为公,君为私,并极力推崇公的价值。认为一家一姓之兴亡是君主及其家族的事情,而民的生死则是与天下相关的公事。认为应当以公天下为原则,而不应把天下作为一家之私产。从这个观点出发,他对“以天下私一人”的君主制度进行了批判。2、在君民关系上,他认为“君以民为基”。民是君存在的根基。如果君只顾一己自利,侵害天下生民,则民可以推翻他。3、他分析君主政治的弊端;4、他也不赞同君集权、臣无权的做法,主张授予臣子特别是宰相以一定的权力。他还反对越级行政,否则会扰乱政治秩序。(二)政治哲学上的成就1、理势关系与通变思想第一,在理势关系上,他反对将二者截然分开的观点。认为得理自然成势,而顺势必然成理。一方面,势因理成,另一方面,理因于势,二者相辅相成。第二,以此理论为基础,他系统阐述了他的社会政治变革思想。第三,他认为时、事、势、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因而,变法就是自然和合理的。同时,在历史上,并不存在永久不变的治国之法。对于历史上的成功经验要正确对待,不能盲目崇拜,照抄照搬。他强调社会历史的变动性,鼓吹变革,具有一定的积极性,但他仍认为,变要有一定的范围,不能违背礼。2、理欲关系第一,他提出了理欲合一的观点。他肯定人欲的合理性:一是理欲同源,理欲都是自然的产物,与生俱来。因而欲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合理性。二是理不能脱离欲而单独存在。理往往要借助欲来表现自己的存在。三是欲为人性的当然组成部分。四是在圣人身上,理欲实现了和谐统一。第二,但他对欲的肯定是有限的,他更推崇的是理的地位和价值,反映在社会政治观点上就是注重和维护礼教纲常。这是其理欲观的局限性所在。3、道器关系他批判了儒家夸大道的地位的倾向,重新论述了道器的统一关系。第一,他认为道为本,器为末;器具有普遍性;道器相须,两者是不可分离、相须相用的关系;在处理道器关系上,主张尽道审器、尽器明道,实现二者得到有机结合。第二,他以这种观念认识社会政治领域中的问题。在法和人的关系上,他认为礼法体现道,人则能弘道,所以要两者结合,任人与任法并重,不能偏废。政治、伦理原则同政治制度、人际关系也是道器关系的体现。由于道器是可以变化的,所以统治者要重视对政治制度和社会关系的调整。评价:王夫之是传统政治哲学的集大成者。他对传统思想进行了梳理,达到了中国古代政治哲学发展的最高峰。在近代,其思想的价值为人们所承认和发现,对推动中国社会政治思想的变革和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四、唐甄对君主政治的反思(一)对君主及君主政治的批判1、对君主的批判因为君主是君主政治和君主制度的核心,也是君主制度条件下,各种社会弊端的总根源。所以,他首先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君主。他否定了君主的神圣性;秦以来的帝王的本质都是贼盗;君主是政治社会动乱的根源。2、对官员和官僚政治的批判第一,官吏多而贪残成为君主政治的痼疾。他对此进行了批判。吏治腐败是乱世的表现和原因之一,但根源不在于官吏而在于君。破家亡国的惨祸都是君主自己造成的。第二,他对君主和君主专制制度都持批判态度,认为昏君是乱世的根源。但他的批判并没有走向对君主和君主专制制度否定,而是导向对它的肯定和认同。他将乱归源于君,但另一方面,又将治之功也归于君。二者在现象上相反,但内在的逻辑却高度一致,它们从不同方面,肯定了君的地位和作用,即“君为政本”。他著书立说的目的,就是剖析为君之道,为君主提供参考。(三)均平思想他认为天地公平地对待万物,因而万物各得其所,和谐相处。而且均平的原则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也是人类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这实际上是要求君主能够兼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