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4页(共34页)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新题速递之默写一、默写(共25小题)1.(2022秋•西宁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离骚》中有两句专门写自己制作衣服的材料,这两句是“,”。(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两句,诗人洒酒祭月,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3)《氓》中“”一句是女子对男子的宽慰,并许诺“”。2.(2022秋•中山市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中,“,”两句强调在言行上做事谨慎、说话敏捷,不断向有道德的榜样人物学习,及时匡正自身行为。(2)韩愈在《师说》中明确了择师的标准是“,”,这与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3)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采用“以宾显主”的技巧,“求木之长”“欲流之远”是宾,借以陪衬主旨“,”,并为下文蓄势。3.(2022秋•南宁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商隐的《锦瑟》“,”二句化用庄周梦蝶、杜鹃啼血的典故来委婉表达幽深之情。(2)在韩愈的《师说》中,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人却讥笑百工,耻于相师,是因为他们认为“,”。(3)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王安石却在《登飞来峰》中写道:“,”。4.(2022秋•合肥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情通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2)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史记》中周公的典故来表现自己求贤若渴的名句是“,”。(3)烽火是古代敌寇侵犯时的紧急军事报警信号,由国都到边镇要塞,沿途都遍设烽火台,因而烽火常作为战争的代称出现在诗句中,如“,”。5.(2022秋•涪城区校级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2)《劝学》中用三组比喻论述了学习重在积累,文中“,”阐述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个道理。(3)古代诗人常常借助“江”和“月”的组合表达某种人生况味和生命情愫。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就有多处这样的诗句,如“,”。6.(2021秋•临潼区校级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①《归去来兮辞》表现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心情很愉快的句子是:,。②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③《滕王阁序》中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7.(2022秋•武冈市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贾谊《过秦论》中,“,”两句形象描写了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2)古代诗人想象丰富,把汹涌波涛卷起的浪花比作雪,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一句,又如柳永《望海潮》中的“”一句。(3)中国古典诗歌创作重视意象组合,唐宋诗词中就有组合落木和江水这两种意象以营造意境、抒发情感的名句,如:“,。”8.(2022秋•南明区校级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逍遥游》中,庄子用朝菌与蟪蛄、鲲鹏与斥鴳论证了这样一个观点:,。(2)《送东阳马生序》中身穿旧衣的宋濂看到同学们都穿着锦绣华衣,却毫无羡慕之情,因为:,。(3)《观沧海》中直接抒发作者情感的句子是:,。9.(2022秋•青羊区校级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I)“猿”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例如在《蜀道难》中,面对高不可攀的山峰,李白感叹“”;而在《三峡》中,郦道元于树木和山林之间能听到“”。(2)《史记》记载“项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在《阿房宫赋》里,杜牧写下的两句话“,”也反映了这个事件。(3)《琵琶行》中,“,”两句形象地写出了琵琶声的轻快与冷涩。10.(2022秋•沛县校级月考)按要求填空。(1)忽魂悸以魄动,。(李白《》)(2)但见悲鸟号古木,。(李白《蜀道难》)(3)苏洵《六国论》“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反思历史以讽谏当朝。杜牧《阿房宫赋》中“,”两句表达了相似的写作意图。11.(2022秋•中山市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将进酒》中诗人以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自我的诗句是“,”。(2)《念奴娇•过洞庭》中物境与词人心境悠然相会,所以词人说“,”,此处“难说的妙处”应指物境与心境融合的美妙体验。(3)成都很早就有比较发达的织锦手工业。蜀汉王朝曾设锦官和建立锦官城以保护蜀锦的生产,因此,成都又被称为“锦城”“锦官城”。这两种别称在唐宋诗词里屡见不鲜,如“,”。12.(2022秋•中山市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被联合国推崇为国与国交往最高法则的孔子的思想,也就是在《论语•卫灵公》中,孔子所认为的“恕”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处世准则,它在行动上表现为“,”。(2)韩愈《师说》中士大夫们解释不能从师的原因时,其中的借口“”反映了他们拒绝从师的傲慢,“”则反映了他们害怕别人说自己溜须拍马、攀龙附凤的心理。(3)“鸟”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古人常借鸟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如王籍《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其余的还有很多,如“,”。13.(2022秋•稷山县校级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都是描写音乐的名作,前者的“”,用战场上的厮杀场面描摹琵琶的铮鸣之声,惊心动魄;后者的“”,以有形的花容摹写无形的乐声,形神兼备。(2)黄庭坚《登快阁》中,“,”两句,是诗人对初登快阁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3)杜鹃又称子规,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种常见的意象。古人常用它表达哀怨凄凉之情,如“,”。14.(2022秋•城关区校级月考)名篇名句默写。(1)《赤壁赋》中,用蛟龙和寡妇听到箫声的表现和感受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是,。(2)杜牧《阿房宫赋》中,两句,用疑问的语气指出了秦朝在财富搜刮与挥霍上的反差行为。(3)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笑子路的原因是,。15.(2022秋•开封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论证了为学必须持之以恒的道理。(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分析秦王朝灭亡原因之后,又用“、”对后世统治者提出警示。(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两句蕴含哲理,表现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16.(2022秋•玉泉区校级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湘夫人》中,借秋景来渲染和深化相约未见愁情,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是“,”。(2)鲍照在《拟行路难》中“?”两句将其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3)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风的两句“,”表达了作者弃官归田的畅快心情。(5)身临天阔水远、野鸭高飞、秋霞绚丽的优美环境,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6)《庄子•逍遥游》中“,”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17.(2022秋•船山区校级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蜀道难》中通过描摹行人的动作神态从侧面来写蜀道艰险的句子是“,”。(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3)荀子的《劝学》中,作者认为智慧高明行为没有过错的前提是“”;认为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他们的才德之所以会超过一般人,就是因为。(4)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两句,写琵琶女用娴熟的技艺演奏了当时著名的两首乐曲。(5)《马嵬》中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并采用反问手法的句子是“,”。18.(2022秋•威远县校级期中)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白居易《琵琶行》中多次写到“月”,其中用“月”来表现作者在客人即将离去时内心的凄凉愁苦的句子是“”,用“月”来烘托琵琶女弹奏记忆高超乐曲动人的句子是“”,用“月”来表现诗人被贬后内心愁苦的句子是“”。(2)李白《蜀道难》中善用神话传说,如诗中说蜀地开国以来四万八千年“”,以显其闭塞;后来“五丁开山”,才有了“”这样的秦蜀相通。(3)杜甫《登高》中的“,”两句,既抒发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又蕴含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19.(2021秋•城固县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手法表现南宋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2)李白《蜀道难》中“,”两句运用“上”“下”对举的表达方式,把夸张与神话融为一体来写山之高和川之险。(3)《赤壁赋》中,苏轼泛舟赤壁,由明月江水感悟到“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的角度看是“”,从“不变”的角度看是“”。20.(2022秋•自贡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离骚》中“,”两句,屈原以博大的胸怀、沉痛的心情,表达了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同情。(2)面对群童捣蛋,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用“”来表达对孩童的恼怒,喝止不住后只能无奈地“”。(3)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建议,军队中的事情都拿来咨询向宠,一定能收到“,”的效果。21.(2022秋•思明区校级期中)名篇名句默写。(1)司马迁惨遭宫刑,却忍辱负重,写下五十余万字的《史记》,目的十分崇高:,,。(2)一个人在辛苦困倦到极点的时候,往往会仰头长叹:“天啊!”,这种情况在司马迁的《<屈原列传>(节选)》中有形象的描述:,。(3)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李密《陈情表》中“,“就是这种制度的体现。(4)《孟子•梁惠王上》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礼运》中“,“都体现了儒家推己及人的仁爱的思想。22.(2022秋•城关区校级期中)理解性默写。(1)《论语》十二章中“,”两句认为读书人一定要有意志坚定,因为他们任务艰巨且路途遥远。(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和《老子》中说的“,”有异曲同工之妙。(3)《春江花月夜》中“,”两句,勾勒出一副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4)《将进酒》中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5)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和“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相似的句子是“,”。23.(2022春•玉树州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2)《赤壁赋》中的“,”两句常用来勉励人们修身自好,不慕身外之物。(3)杜甫《登高》一诗中的名句“,”,现在常被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24.(2022秋•乌鲁木齐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离骚》中,表现诗人疾恶如仇、不愿意同流合污的两句是“,”。(2)古诗文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两句,表现出因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无助的苦闷之情。(3)《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用“,”两句揭示了自己不羡慕别人吃得好穿得好而一心向学的原因。25.(2022秋•江北区校级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种树郭橐驼传》中,写当地官员频发政令,聚集百姓的句子是“,”。(2)同样是写城市,柳永在《望海潮》中用“”一句勾勒出西湖的概貌,展现出杭州的美;姜夔在《扬州慢》中则用“”一句表现了扬州“城春草木深”的荒凉景象。(3)“酒”能浇灌胸中块垒,使人获得短暂的快慰。鲍照在《拟行路难(其四)》中面对世路艰难,选择“”;黄庭坚在《登快阁》中感慨知音难觅,在“”后才露喜色。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新题速递之默写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默写(共25小题)1.(2022秋•西宁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离骚》中有两句专门写自己制作衣服的材料,这两句是“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两句,诗人洒酒祭月,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3)《氓》中“将子无怒”一句是女子对男子的宽慰,并许诺“秋以为期”。【考点】名篇名句默写.【答案】(1)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为:(1)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重点字:芰、荷)(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重点字:尊、酹)(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重点字:将、怒)【点评】《离骚》名句辑录:(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3)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5)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2.(2022秋•中山市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中,“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两句强调在言行上做事谨慎、说话敏捷,不断向有道德的榜样人物学习,及时匡正自身行为。(2)韩愈在《师说》中明确了择师的标准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与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3)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采用“以宾显主”的技巧,“求木之长”“欲流之远”是宾,借以陪衬主旨“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并为下文蓄势。【考点】名篇名句默写.【答案】(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为:(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重点字:贤、省)(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重点字:存)(3)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重点字:德)【点评】《师说》名句辑录:(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3.(2022秋•南宁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商隐的《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二句化用庄周梦蝶、杜鹃啼血的典故来委婉表达幽深之情。(2)在韩愈的《师说》中,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人却讥笑百工,耻于相师,是因为他们认为“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王安石却在《登飞来峰》中写道:“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考点】名篇名句默写.【答案】(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为:(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重点字:蝴、蝶)(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重点字:羞、谀)(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重点字:畏、遮)【点评】《师说》名句辑录:(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4.(2022秋•合肥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情通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史记》中周公的典故来表现自己求贤若渴的名句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3)烽火是古代敌寇侵犯时的紧急军事报警信号,由国都到边镇要塞,沿途都遍设烽火台,因而烽火常作为战争的代称出现在诗句中,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考点】名篇名句默写.【答案】(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周公吐哺天下归心(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或: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默写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解答】故答案为:(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重点字:跬、至)(2)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重点字:哺)(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重点字:抵)或: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重点字:州)【点评】《短歌行》名句辑录:1.《短歌行》中比喻人生短促的句子:譬如朝露,去日苦多。2.《短歌行》中把贤者比喻为高空的明月的句子:明明如月,何时可掇。3.《短歌行》中比喻贤士们还没有归宿的句子:绕树三匝,何枝可依。4.《短歌行》中比喻用人要“多多益善”的句子:山不厌高,海不厌深。5.《短歌行》中表明优待贤才的态度的句子:我有嘉宾,鼓瑟吹笙。5.(2022秋•涪城区校级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2)《劝学》中用三组比喻论述了学习重在积累,文中“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阐述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个道理。(3)古代诗人常常借助“江”和“月”的组合表达某种人生况味和生命情愫。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就有多处这样的诗句,如“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考点】名篇名句默写.【答案】(1)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3)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解答】故答案为:(1)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重点字:攻)(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重点字:跬)(3)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重点字:舫)【点评】《师说》名句辑录: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是相同的。2.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6.(2021秋•临潼区校级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①《归去来兮辞》表现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心情很愉快的句子是: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②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③《滕王阁序》中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考点】名篇名句默写.【答案】①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②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分析】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解答】故答案为:①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重点字:眄)②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重点字:谏)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重点字:鹜)【点评】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7.(2022秋•武冈市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贾谊《过秦论》中,“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两句形象描写了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2)古代诗人想象丰富,把汹涌波涛卷起的浪花比作雪,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卷起千堆雪”一句,又如柳永《望海潮》中的“怒涛卷霜雪”一句。(3)中国古典诗歌创作重视意象组合,唐宋诗词中就有组合落木和江水这两种意象以营造意境、抒发情感的名句,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考点】名篇名句默写.【答案】(1)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2)卷起千堆雪怒涛卷霜雪(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解答】故答案为:(1)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重点字:弩、卒)(2)卷起千堆雪怒涛卷霜雪(重点字:怒、涛)(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重点字:萧)【点评】《过秦论》名句辑录:1.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句式描写秦始皇用武力统一并统治天下的语句是: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2.《过秦论》中最能表现秦始皇统一天下势不可挡的句子是: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3.最能揭示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奴役天下百姓,造成人民起来反抗的一句是:执敲扑而鞭笞天下。4.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外采取了一系列文治武攻之举措。在南方: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在北方: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5.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文中“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8.(2022秋•南明区校级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逍遥游》中,庄子用朝菌与蟪蛄、鲲鹏与斥鴳论证了这样一个观点: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2)《送东阳马生序》中身穿旧衣的宋濂看到同学们都穿着锦绣华衣,却毫无羡慕之情,因为: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3)《观沧海》中直接抒发作者情感的句子是: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考点】名篇名句默写.【答案】(1)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3)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解答】故答案为:(1)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重点字:知)(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重点字:奉)(3)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重点字:咏)【点评】《逍遥游》名句辑录:1.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2.承上启下的句子: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3.表明真正的逍遥游的境界的句子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4.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9.(2022秋•青羊区校级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I)“猿”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例如在《蜀道难》中,面对高不可攀的山峰,李白感叹“猿猱欲度愁攀援”;而在《三峡》中,郦道元于树木和山林之间能听到“常有高猿长啸”。(2)《史记》记载“项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在《阿房宫赋》里,杜牧写下的两句话“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也反映了这个事件。(3)《琵琶行》中,“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两句形象地写出了琵琶声的轻快与冷涩。【考点】名篇名句默写.【答案】(1)猿猱欲度愁攀援常有高猿长啸(2)楚人一炬可怜焦土(3)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解答】故答案为:(1)猿猱欲度愁攀援常有高猿长啸(重点字:攀、援)(2)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重点字:炬)(3)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重点字:莺、咽)【点评】《阿房宫赋》名句辑录: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阿房宫赋》:“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2.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历史教训,文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两句写出秦的奢侈是建立在对人民的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10.(2022秋•沛县校级月考)按要求填空。(1)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李白《蜀道难》)(3)苏洵《六国论》“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反思历史以讽谏当朝。杜牧《阿房宫赋》中“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两句表达了相似的写作意图。【考点】名篇名句默写.【答案】(1)恍惊起而长嗟梦游天姥吟留别(2)雄飞雌从绕林间(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名句及相关文学常识的掌握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根据题干要求正确作答。【解答】故答案为:(1)恍惊起而长嗟梦游天姥吟留别(重点字:嗟)(2)雄飞雌从绕林间(重点字:雌、从)(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重点字:鉴)【点评】《阿房宫赋》名句辑录: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阿房宫赋》:“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2.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历史教训,文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两句写出秦的奢侈是建立在对人民的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11.(2022秋•中山市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将进酒》中诗人以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自我的诗句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2)《念奴娇•过洞庭》中物境与词人心境悠然相会,所以词人说“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此处“难说的妙处”应指物境与心境融合的美妙体验。(3)成都很早就有比较发达的织锦手工业。蜀汉王朝曾设锦官和建立锦官城以保护蜀锦的生产,因此,成都又被称为“锦城”“锦官城”。这两种别称在唐宋诗词里屡见不鲜,如“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考点】名篇名句默写.【答案】(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2)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3)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分析】此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解答】故答案为:(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重点字:散)(2)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重点字:君)(3)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重点字:祠)【点评】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12.(2022秋•中山市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被联合国推崇为国与国交往最高法则的孔子的思想,也就是在《论语•卫灵公》中,孔子所认为的“恕”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处世准则,它在行动上表现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韩愈《师说》中士大夫们解释不能从师的原因时,其中的借口“位卑则足羞”反映了他们拒绝从师的傲慢,“官盛则近谀”则反映了他们害怕别人说自己溜须拍马、攀龙附凤的心理。(3)“鸟”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古人常借鸟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如王籍《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其余的还有很多,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考点】名篇名句默写.【答案】(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分析】此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解答】故答案为:(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重点字:欲)(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重点字:谀)(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重点字:溅)【点评】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13.(2022秋•稷山县校级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都是描写音乐的名作,前者的“铁骑突出刀枪鸣”,用战场上的厮杀场面描摹琵琶的铮鸣之声,惊心动魄;后者的“芙蓉泣露香兰笑”,以有形的花容摹写无形的乐声,形神兼备。(2)黄庭坚《登快阁》中,“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两句,是诗人对初登快阁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3)杜鹃又称子规,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种常见的意象。古人常用它表达哀怨凄凉之情,如“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考点】名篇名句默写.【答案】(1)铁骑突出刀枪鸣芙蓉泣露香兰笑(2)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分析】此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解答】故答案为:(1)铁骑突出刀枪鸣芙蓉泣露香兰笑(重点字:蓉)(2)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重点字:澄)(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重点字:暖)【点评】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14.(2022秋•城关区校级月考)名篇名句默写。(1)《赤壁赋》中,用蛟龙和寡妇听到箫声的表现和感受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是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2)杜牧《阿房宫赋》中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两句,用疑问的语气指出了秦朝在财富搜刮与挥霍上的反差行为。(3)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笑子路的原因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考点】名篇名句默写.【答案】(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3)为国以礼其言不让【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解答】故答案为:(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重点字:壑、蛟、嫠)(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重点字:奈、锱、铢)(3)为国以礼其言不让(重点字:让)【点评】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要求考生在日常学习中,注意积累。15.(2022秋•开封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论证了为学必须持之以恒的道理。(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分析秦王朝灭亡原因之后,又用“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对后世统治者提出警示。(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蕴含哲理,表现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考点】名篇名句默写.【答案】(1)驽马十驾功在不舍(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解答】故答案为:(1)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重点字:驽、驾)(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重点字:哀、鉴)(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重点字:侧、畔)【点评】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要求考生在日常学习中,注意积累。16.(2022秋•玉泉区校级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湘夫人》中,借秋景来渲染和深化相约未见愁情,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2)鲍照在《拟行路难》中“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两句将其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3)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风的两句“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表达了作者弃官归田的畅快心情。(5)身临天阔水远、野鸭高飞、秋霞绚丽的优美环境,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6)《庄子•逍遥游》中“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考点】名篇名句默写.【答案】(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2)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4)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6)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解答】故答案为:(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重点字:袅)(2)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重点字:踯、躅)(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重点字:频、烦)(4)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重点字:飏)(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重点字:鹜)(6)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重点字:辩)【点评】《逍遥游》名句辑录:1.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2.承上启下的句子: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3.表明真正的逍遥游的境界的句子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4.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17.(2022秋•船山区校级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蜀道难》中通过描摹行人的动作神态从侧面来写蜀道艰险的句子是“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3)荀子的《劝学》中,作者认为智慧高明行为没有过错的前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认为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他们的才德之所以会超过一般人,就是因为善假于物也。(4)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两句,写琵琶女用娴熟的技艺演奏了当时著名的两首乐曲。(5)《马嵬》中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并采用反问手法的句子是“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考点】名篇名句默写.【答案】(1)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善假于物也(4)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5)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解答】故答案为:(1)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重点字:膺)(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重点字:作)(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善假于物也(重点字:博)(4)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重点字:霓)(5)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重点字:愁)【点评】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18.(2022秋•威远县校级期中)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白居易《琵琶行》中多次写到“月”,其中用“月”来表现作者在客人即将离去时内心的凄凉愁苦的句子是“别时茫茫江浸月”,用“月”来烘托琵琶女弹奏记忆高超乐曲动人的句子是“唯见江心秋月白”,用“月”来表现诗人被贬后内心愁苦的句子是“春江花朝秋月夜”。(2)李白《蜀道难》中善用神话传说,如诗中说蜀地开国以来四万八千年“不与秦塞通人烟”,以显其闭塞;后来“五丁开山”,才有了“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这样的秦蜀相通。(3)杜甫《登高》中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既抒发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又蕴含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考点】名篇名句默写.【答案】(1)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春江花朝秋月夜(2)不与秦塞通人烟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解答】故答案为:(1)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春江花朝秋月夜(重点字:唯)(2)不与秦塞通人烟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重点字:栈)(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重点字:栈)【点评】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19.(2021秋•城固县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手法表现南宋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2)李白《蜀道难》中“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两句运用“上”“下”对举的表达方式,把夸张与神话融为一体来写山之高和川之险。(3)《赤壁赋》中,苏轼泛舟赤壁,由明月江水感悟到“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的角度看是“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从“不变”的角度看是“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考点】名篇名句默写.【答案】(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3)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为:(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重点字:碎、絮)(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重点字:逆、折)(3)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则物与我皆无尽也(重点字:曾、瞬)【点评】《赤壁赋》名句辑录:(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4)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5)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20.(2022秋•自贡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两句,屈原以博大的胸怀、沉痛的心情,表达了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同情。(2)面对群童捣蛋,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用“忍能对面为盗贼”来表达对孩童的恼怒,喝止不住后只能无奈地“归来倚杖自叹息”。(3)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建议,军队中的事情都拿来咨询向宠,一定能收到“(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的效果。【考点】名篇名句默写.【答案】(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忍能对面为盗贼归来倚杖自叹息(3)(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为:(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重点字:涕、艰)(2)忍能对面为盗贼归来倚杖自叹息(重点字:盗、倚)(3)(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重点字:睦、劣)【点评】《离骚》名句辑录:(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3)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5)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21.(2022秋•思明区校级期中)名篇名句默写。(1)司马迁惨遭宫刑,却忍辱负重,写下五十余万字的《史记》,目的十分崇高: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2)一个人在辛苦困倦到极点的时候,往往会仰头长叹:“天啊!”,这种情况在司马迁的《<屈原列传>(节选)》中有形象的描述: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3)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李密《陈情表》中“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就是这种制度的体现。(4)《孟子•梁惠王上》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礼运》中“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都体现了儒家推己及人的仁爱的思想。【考点】名篇名句默写.【答案】(1)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2)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3)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4)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为:(1)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重点字:际、通)(2)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重点字:倦、极)(3)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重点字:逵、廉)(4)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重点字:独)【点评】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22.(2022秋•城关区校级期中)理解性默写。(1)《论语》十二章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两句认为读书人一定要有意志坚定,因为他们任务艰巨且路途遥远。(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和《老子》中说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异曲同工之妙。(3)《春江花月夜》中“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两句,勾勒出一副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4)《将进酒》中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5)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和“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相似的句子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考点】名篇名句默写.【答案】(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5)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分析】本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解答】故答案为:(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重点字:毅)(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重点字:始)(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重点字:潮)(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重点字:材)(5)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重点字:惟)【点评】理解性默写注意要点:1.要突破生僻难写字。2.要注意同音异义词。3.要注意同义异形词。4.要留意具体环境。5.要留心语句顺序。6.要注意语句出处。23.(2022春•玉树州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赤壁赋》中的“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两句常用来勉励人们修身自好,不慕身外之物。(3)杜甫《登高》一诗中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现在常被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考点】名篇名句默写.【答案】(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解答】故答案为:(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重点字:知)(2)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重点字:毫、莫)(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重点字:萧)【点评】《赤壁赋》名句辑录:1.形容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这都是通过音乐引起想像,运用一系列比喻描写听者的感受。2.侧面描写客人的洞箫声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的两句: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3.表现对自然永恒、人生短暂的哀叹的句子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4.表达对人生短暂、人很渺小的感叹的比喻句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5.写出《赤壁赋》中苏子与客到赤壁后不久的月景的两句: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6.写出《赤壁赋》中描写雾气满江,天水相接的两句:白露横江,水光接天。24.(2022秋•乌鲁木齐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离骚》中,表现诗人疾恶如仇、不愿意同流合污的两句是“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2)古诗文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两句,表现出因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无助的苦闷之情。(3)《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用“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两句揭示了自己不羡慕别人吃得好穿得好而一心向学的原因。【考点】名篇名句默写.【答案】(1)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2)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解答】故答案为:(1)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重点字:溘)(2)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重点字:倾)(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重点字:奉)【点评】《琵琶行》名句辑录:1.“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2.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4.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25.(2022秋•江北区校级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种树郭橐驼传》中,写当地官员频发政令,聚集百姓的句子是“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2)同样是写城市,柳永在《望海潮》中用“重湖叠巘清嘉”一句勾勒出西湖的概貌,展现出杭州的美;姜夔在《扬州慢》中则用“尽荠麦青青”一句表现了扬州“城春草木深”的荒凉景象。(3)“酒”能浇灌胸中块垒,使人获得短暂的快慰。鲍照在《拟行路难(其四)》中面对世路艰难,选择“酌酒以自宽”;黄庭坚在《登快阁》中感慨知音难觅,在“青眼聊因美酒横”后才露喜色。【考点】名篇名句默写.【答案】(1)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2)重湖叠巘清嘉尽荠麦青青(3)酌酒以自宽青眼聊因美酒横【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解答】故答案为:(1)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重点字:鸣)(2)重湖叠巘清嘉尽荠麦青青(重点字:巘)(3)酌酒以自宽青眼聊因美酒横(重点字:酌)【点评】《望海潮》名句辑录:1.《望海潮》开篇就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点出了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2.《望海潮》中“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几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居民住宅的雅致,都市户口的繁庶,表现了杭州繁华热闹的景象。3.《望海潮》中“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钱塘江就像广阔无边的天然壕沟。
考点卡片1.名篇名句默写【考点讲解】一、《课标》要求: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林农业大学《大数据专业英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计量统计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烟台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梅河口康美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英语阅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海南省东方市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试卷含解析
- 江苏省泰安市长城中学2025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文理)语文试题含解析
-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行业创业实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理护理职业学院《数学史与数学思想方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中学2025届高三生物试题一模试卷含解析
- 1.2 《离骚(节选)》 任务式课件(共51张) 2024-2025学年统编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建筑空间组合论
- 特种工作作业人员体格检查表
- 清远市城市树木修剪技术指引(试行)
- 广州国际文化中心详细勘察报告正文-171229end
- 警察礼仪(PPT53页)
-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食堂管理工作的意见》解读
- 《尚艺发型标准剪裁》PPT课件
- 中国现代文学史00537
- 110kV升压站电气施工工艺及方案培训资料(共107页)
- 年产万吨碳酸饮料厂的工艺设计
- 流砂过滤器设计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