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劳动法与劳动关系管理
让我们一起来讨论劳动关系吧人力资源管理师课程1劳动法与劳动关系管理让我们一起来讨论劳动关系吧人力资第二章劳动法基本理论
第一节劳动法的体系一、劳动法的概念
法(法律)的概念: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由国家专门机关创制,以权利义务的设定为调整机制,并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的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的总和。2第二章劳动法基本理论
第一节劳动法的体系一、劳动法的概念的理解范畴——上层建筑创制主体——国家专门机关调整机制——权利与义务实施保障——国家强制力作用——调整社会关系形式——规范的总和3法的概念的理解范畴——上层建筑3劳动法的概念三层含义:狭义的劳动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这个法律文件广义的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本教材所指)劳动法学——法律科学中的一个亚学科4劳动法的概念三层含义:4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一)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的涵义和特征1、含义: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劳动法所包括的、在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社会关系时所遵循的基本准则。2、特点指导性、纲领性反映了劳动法律部门的本质和特点高度的稳定性高度的权威性5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一)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的涵义和特征5(二)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作用
指导劳动法的制定指导劳动法的实施指导劳动法的理解、解释6(二)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作用指导劳动法的制定6(三)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1、保障劳动权原则(首要原则)(1)宪法依据:42、33条(2)涵义:六项,其中,平等就业和择业是核心。(3)劳动权的国家保障基本保护全面保护优先保护7(三)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1、保障劳动权原则(首要原则)72、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宪法依据:序言七项内容3、物质帮助权原则宪法依据:《宪法》14、44、45物质帮助权——劳动者通过社会保险来实现社会保险的基本属性:强制性社会保险的特征:社会性、互济性、补偿性82、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8三、劳动法律渊源(一)劳动法律渊源的含义三种涵义:一是影响劳动法的各种因素二是对法律适用者有约束力的规范三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劳动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9三、劳动法律渊源(一)劳动法律渊源的含义9法的渊
源:法的源头、法的源泉。
fan水积水之所出宪法劳动法律劳动行政法规劳动规章地方性劳动法规地方规章国际公约正式解释10法的渊源:法的源头、法的源泉。水积水之所出宪法劳动法四、劳动法的体系1、促进就业法律制度2、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法律制度3、劳动标准制度4、职业培训制度5、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6、劳动争议处理制度7、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8、监督检查制度11四、劳动法的体系1、促进就业法律制度11劳动关系法劳动标准法劳动保障法劳动监督检查法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法、民主管理、劳动规则、劳动争议处理法工时法、工资法、劳动安全卫生法
促进就业法、职业培训法、社会保险法、劳动福利法劳动监督法
劳动法的职能结构模式体系12劳动关系法劳动标准法劳动保障法劳动监督检查法劳动合同法、集体第二节劳动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权利义务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雇员)与用人单位(雇主)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13第二节劳动法律关系法律关系:法律在调整劳动关系转化为劳动法律关系的条件有二:一是存在现实的劳动关系;二是有相应的法律规范与劳动关系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它体现了国家意志劳动关系的产生是以劳动条件的分离为其条件14劳动关系转化为劳动法律关系的条件有二:14(二)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1、劳动合同关系2、劳动行政法律关系3、劳动服务法律关系15(二)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1、劳动合同关系15(三)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1、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2、其内容是权利与义务3、是双务关系4、具有国家强制性16(三)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1、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16二、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一)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主体的含义:主体应具备的条件:劳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劳动权利能力:主体依法享有劳动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资格(法定劳动年龄内)劳动行为能力:主体能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使劳动法律关系建立、变更和消灭的资格。17二、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一)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17自然人劳动行为能力的分类完全劳动行为能力人限制劳动行为能力人无劳动行为能力人18自然人劳动行为能力的分类完全劳动行为能力人18用人单位的条件用工的权利能力用工的行为能力19用人单位的条件用工的权利能力19(二)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劳动权利劳动义务劳动者的八项权利与四项义务20(二)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劳动权利20(三)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权利与义务指向的对象21(三)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权利与义务指向的对象21三、劳动法律事实概念:种类:劳动法律行为事件产生劳动法律关系的行为只能是合法行为!22三、劳动法律事实22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
第一节劳务派遣一、劳务派遣的含义和性质(一)劳务派遣的含义(教材P351)不同的称谓:雇员租赁劳动派遣劳动力派遣23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
第一节劳务派遣一、劳务派遣的(二)劳务派遣的性质组合劳动关系派遣单位——有关系,没劳动接受单位——有劳动,没关系24(二)劳务派遣的性质组合劳动关系24劳动者派遣单位(用人单位)要派单位(用工单位)形式劳动关系实际劳动关系派遣协议劳动者派遣的法律性质(组合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民事关系25劳动者派遣单位(用人单位)要派单位(用工单位)形式劳动关系实二、劳务派遣的特点(一)形式劳动关系的运行派遣单位的权利与义务(二)实际劳动关系的运行接受单位的权利与义务(三)劳动争议的处理1、劳动者与派遣单位的争议——劳动争议2、劳动者与接受单位的争议——劳动争议3、接受单位与派遣单位——民事争议
在组合劳动关系的任一用人单位单独承担法律责任的争议中,如果争议处理结果与另一用人单位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前者作为被诉人,后者作为第三人。26二、劳务派遣的特点(一)形式劳动关系的运行26异地劳务派遣的管辖按照单位所在地管辖如果是接受单位和派遣单位作为共同的当事人的,可通过劳动合同或派遣协议选择一地。27异地劳务派遣的管辖按照单位所在地管辖27三、劳务派遣的成因(一)降低劳动管理成本(二)促进就业(三)为强化劳动法制提供条件(四)满足外国组织驻华代表机构等特殊单位的要求28三、劳务派遣的成因(一)降低劳动管理成本28四、劳务派遣的管理(一)劳务派遣单位的管理1、资格条件:符合企业法人设立的条件,依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设立,注册资本不得少于50万元人民币。2、合同体系:(1)劳动合同:除具备劳动合同的一般条款外,增加法定条款(教材P356)(2)劳务派遣协议:(教材P356)3、劳务派遣单位的义务:不得克扣劳动报酬,不得向被派遣的劳动者收取费用。29四、劳务派遣的管理(一)劳务派遣单位的管理29(二)被派遣劳动者的管理1、平等的法定劳动权2、同等待遇权3、同等义务4、用工单位应与派遣单位确定派遣期限,不得将连续用工期限分割成数个短期劳务派遣协议。5、被派遣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6、用工单位的退工权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7、实际用工单位不得再派遣30(二)被派遣劳动者的管理1、平等的法定劳动权30第二节工资集体协商一、工资集体协商(一)工资集体协商的含义注意建立三个机制:工资分配的共决机制工资增长机制监督机制(二)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31第二节工资集体协商一、工资集体协商31二、工资指导线制度(一)工资指导线制度的含义(二)工资指导线制度的作用(三)制定工资指导线应遵循的原则1、符合国家政策原则2、结合地区、行业特点,分级管理、分类调控原则3、协商原则32二、工资指导线制度(一)工资指导线制度的含义32(四)工资指导线的主要内容(一)经济形势分析(二)工资指导线意见:三条线上线基准线下线33(四)工资指导线的主要内容(一)经济形势分析33实行工资指导线和工资指导价位的法律依据第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第四十七条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34实行工资指导线和工资指导价位的法律依据第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五、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一)劳动力市场指导价位的内容(二)劳动力市场指导价位制度的意义(三)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的制定程序信息采集价位制定公开发布35五、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一)劳动力市场指导价位的内容35能力要求一、工资集体协商的程序(一)代表的确定代表产生的程序首席代表的确定单位之外的人也可做代表代表的权利义务36能力要求一、工资集体协商的程序36(二)工资集体协商的实施步骤1、提出意向书,对方20日内予以答复2、协商开始前5日内提供资料3、协商形成草案,交职代会审议4、企业制作正式协议文本,双方首席代表签字37(二)工资集体协商的实施步骤1、提出意向书,对方20日内予以(三)工资协议的审查1、企业报送(7日内)到劳动部门(三份)2、15日内劳动部门审查3、生效4、公布:生效后5日内38(三)工资协议的审查1、企业报送(7日内)到劳动部门(三份)第三节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种类一、安全生产责任制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管理制度三、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四、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五、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制度六、安全卫生认证制度七、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八、个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九、劳动者健康检查制度39第三节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种类39能力要求一、编制审核劳动安全卫生预算二、严格执行各项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三、积极营造劳动安全卫生环境40能力要求一、编制审核劳动安全卫生预算40第四节企业劳动争议处理一、劳动争议处理概述(一)劳动争议的概念(二)劳动争议的特征1、当事人特定2、内容特定3、表现形式特定41第四节企业劳动争议处理一、劳动争议处理概述41(二)劳动争议的分类1、按劳动争议的主体划分:个别争议与集体争议、团体劳动争议2、按劳动争议的性质划分:权利争议与利益争议3、按劳动争议的标的划分42(二)劳动争议的分类1、按劳动争议的主体划分:个别争议与集体(三)劳动争议产生的原因1、直接原因:违法违规行为2、实质原因:物质利益的作用43(三)劳动争议产生的原因1、直接原因:违法违规行为43二、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一)着重调解、及时处理原则(二)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及时处理原则(三)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44二、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一)着重调解、及时处理原则44三、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对劳动争议的调解(一)调解的特点1、群众性2、自治性3、非强制性(二)企业调解与仲裁调解和法院调解的区别1、在劳动争议处理中的地位不同2、主持调解的主体不同3、调解案件的范围不同(集体合同争议调解委员会不受理)4、调解的效力不同(调解委员会的调解不具有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45三、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对劳动争议的调解(一)调解的特点(三)调解委员会的构成和职责1、组成:三方代表2、职责46(三)调解委员会的构成和职责1、组成:三方代表46(四)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的原则1、自愿原则2、尊重当事人申请仲裁和诉讼权利原则(五)调解程序申请和受理调查和调解制作调解协议书或调解意见书注意结案时效:30日47(四)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的原则1、自愿原则47四、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劳动争议的仲裁(一)劳动争议仲裁的含义与特征(二)劳动仲裁的组织机构1、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构成2、仲裁委员会的办事机构48四、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劳动争议的仲裁(一)劳动争议仲裁的含(三)劳动仲裁的原则1、一次裁决原则2、合议原则3、强制原则4、回避原则5、区分举证责任原则解除劳动合同、开除、除名、辞退、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工作年限案件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49(三)劳动仲裁的原则49(四)劳动争议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1、当事人的权利(七项)2、当事人的义务(6项)50(四)劳动争议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1、当事人的权利(七项)5(五)劳动仲裁程序1、申请和受理2、案件仲裁准备3、开庭审理和裁决4、仲裁文书的送达时效:60日51(五)劳动仲裁程序1、申请和受理51五、团体劳动争议的特点(一)争议主体的特定性(二)争议内容的特定性(三)影响的广泛性52五、团体劳动争议的特点(一)争议主体的特定性52能力要求:团体劳动争议的处理方法(一)签订集体合同争议的处理方法由劳动部门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二)履行集体合同争议的处理方法53能力要求:团体劳动争议的处理方法(一)签订集体合同争议的处理能力要求:四、集体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3人以上的争议为集体劳动争议30人以上的按特别程序处理54能力要求:四、集体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3人以上的争议为集体劳动能力要求六、劳动争议案例分析的方法(一)按照劳动争议自身的规定性进行分析确定劳动争议的标的(标的是什么)分析确定意思表示的内容(要求是什么)分析确定意思表示所反映的意志内容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是否合法)55能力要求六、劳动争议案例分析的方法55(二)按照承担法律责任的要件进行分析承担法律责任的要件:8个字行为危害因果过错分析案例的思维结构:确定引起争议的事实和结果确定行为模式标准与当事人所实施行为的差异根据差异做出判断的选择56(二)按照承担法律责任的要件进行分析承担法律责任的要件:8个劳动法与劳动关系管理
让我们一起来讨论劳动关系吧人力资源管理师课程57劳动法与劳动关系管理让我们一起来讨论劳动关系吧人力资第二章劳动法基本理论
第一节劳动法的体系一、劳动法的概念
法(法律)的概念: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由国家专门机关创制,以权利义务的设定为调整机制,并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的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的总和。58第二章劳动法基本理论
第一节劳动法的体系一、劳动法的概念的理解范畴——上层建筑创制主体——国家专门机关调整机制——权利与义务实施保障——国家强制力作用——调整社会关系形式——规范的总和59法的概念的理解范畴——上层建筑3劳动法的概念三层含义:狭义的劳动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这个法律文件广义的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本教材所指)劳动法学——法律科学中的一个亚学科60劳动法的概念三层含义:4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一)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的涵义和特征1、含义: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劳动法所包括的、在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社会关系时所遵循的基本准则。2、特点指导性、纲领性反映了劳动法律部门的本质和特点高度的稳定性高度的权威性61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一)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的涵义和特征5(二)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作用
指导劳动法的制定指导劳动法的实施指导劳动法的理解、解释62(二)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作用指导劳动法的制定6(三)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1、保障劳动权原则(首要原则)(1)宪法依据:42、33条(2)涵义:六项,其中,平等就业和择业是核心。(3)劳动权的国家保障基本保护全面保护优先保护63(三)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1、保障劳动权原则(首要原则)72、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宪法依据:序言七项内容3、物质帮助权原则宪法依据:《宪法》14、44、45物质帮助权——劳动者通过社会保险来实现社会保险的基本属性:强制性社会保险的特征:社会性、互济性、补偿性642、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8三、劳动法律渊源(一)劳动法律渊源的含义三种涵义:一是影响劳动法的各种因素二是对法律适用者有约束力的规范三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劳动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65三、劳动法律渊源(一)劳动法律渊源的含义9法的渊
源:法的源头、法的源泉。
fan水积水之所出宪法劳动法律劳动行政法规劳动规章地方性劳动法规地方规章国际公约正式解释66法的渊源:法的源头、法的源泉。水积水之所出宪法劳动法四、劳动法的体系1、促进就业法律制度2、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法律制度3、劳动标准制度4、职业培训制度5、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6、劳动争议处理制度7、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8、监督检查制度67四、劳动法的体系1、促进就业法律制度11劳动关系法劳动标准法劳动保障法劳动监督检查法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法、民主管理、劳动规则、劳动争议处理法工时法、工资法、劳动安全卫生法
促进就业法、职业培训法、社会保险法、劳动福利法劳动监督法
劳动法的职能结构模式体系68劳动关系法劳动标准法劳动保障法劳动监督检查法劳动合同法、集体第二节劳动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权利义务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雇员)与用人单位(雇主)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69第二节劳动法律关系法律关系:法律在调整劳动关系转化为劳动法律关系的条件有二:一是存在现实的劳动关系;二是有相应的法律规范与劳动关系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它体现了国家意志劳动关系的产生是以劳动条件的分离为其条件70劳动关系转化为劳动法律关系的条件有二:14(二)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1、劳动合同关系2、劳动行政法律关系3、劳动服务法律关系71(二)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1、劳动合同关系15(三)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1、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2、其内容是权利与义务3、是双务关系4、具有国家强制性72(三)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1、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16二、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一)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主体的含义:主体应具备的条件:劳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劳动权利能力:主体依法享有劳动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资格(法定劳动年龄内)劳动行为能力:主体能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使劳动法律关系建立、变更和消灭的资格。73二、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一)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17自然人劳动行为能力的分类完全劳动行为能力人限制劳动行为能力人无劳动行为能力人74自然人劳动行为能力的分类完全劳动行为能力人18用人单位的条件用工的权利能力用工的行为能力75用人单位的条件用工的权利能力19(二)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劳动权利劳动义务劳动者的八项权利与四项义务76(二)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劳动权利20(三)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权利与义务指向的对象77(三)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权利与义务指向的对象21三、劳动法律事实概念:种类:劳动法律行为事件产生劳动法律关系的行为只能是合法行为!78三、劳动法律事实22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
第一节劳务派遣一、劳务派遣的含义和性质(一)劳务派遣的含义(教材P351)不同的称谓:雇员租赁劳动派遣劳动力派遣79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
第一节劳务派遣一、劳务派遣的(二)劳务派遣的性质组合劳动关系派遣单位——有关系,没劳动接受单位——有劳动,没关系80(二)劳务派遣的性质组合劳动关系24劳动者派遣单位(用人单位)要派单位(用工单位)形式劳动关系实际劳动关系派遣协议劳动者派遣的法律性质(组合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民事关系81劳动者派遣单位(用人单位)要派单位(用工单位)形式劳动关系实二、劳务派遣的特点(一)形式劳动关系的运行派遣单位的权利与义务(二)实际劳动关系的运行接受单位的权利与义务(三)劳动争议的处理1、劳动者与派遣单位的争议——劳动争议2、劳动者与接受单位的争议——劳动争议3、接受单位与派遣单位——民事争议
在组合劳动关系的任一用人单位单独承担法律责任的争议中,如果争议处理结果与另一用人单位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前者作为被诉人,后者作为第三人。82二、劳务派遣的特点(一)形式劳动关系的运行26异地劳务派遣的管辖按照单位所在地管辖如果是接受单位和派遣单位作为共同的当事人的,可通过劳动合同或派遣协议选择一地。83异地劳务派遣的管辖按照单位所在地管辖27三、劳务派遣的成因(一)降低劳动管理成本(二)促进就业(三)为强化劳动法制提供条件(四)满足外国组织驻华代表机构等特殊单位的要求84三、劳务派遣的成因(一)降低劳动管理成本28四、劳务派遣的管理(一)劳务派遣单位的管理1、资格条件:符合企业法人设立的条件,依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设立,注册资本不得少于50万元人民币。2、合同体系:(1)劳动合同:除具备劳动合同的一般条款外,增加法定条款(教材P356)(2)劳务派遣协议:(教材P356)3、劳务派遣单位的义务:不得克扣劳动报酬,不得向被派遣的劳动者收取费用。85四、劳务派遣的管理(一)劳务派遣单位的管理29(二)被派遣劳动者的管理1、平等的法定劳动权2、同等待遇权3、同等义务4、用工单位应与派遣单位确定派遣期限,不得将连续用工期限分割成数个短期劳务派遣协议。5、被派遣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6、用工单位的退工权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7、实际用工单位不得再派遣86(二)被派遣劳动者的管理1、平等的法定劳动权30第二节工资集体协商一、工资集体协商(一)工资集体协商的含义注意建立三个机制:工资分配的共决机制工资增长机制监督机制(二)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87第二节工资集体协商一、工资集体协商31二、工资指导线制度(一)工资指导线制度的含义(二)工资指导线制度的作用(三)制定工资指导线应遵循的原则1、符合国家政策原则2、结合地区、行业特点,分级管理、分类调控原则3、协商原则88二、工资指导线制度(一)工资指导线制度的含义32(四)工资指导线的主要内容(一)经济形势分析(二)工资指导线意见:三条线上线基准线下线89(四)工资指导线的主要内容(一)经济形势分析33实行工资指导线和工资指导价位的法律依据第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第四十七条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90实行工资指导线和工资指导价位的法律依据第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五、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一)劳动力市场指导价位的内容(二)劳动力市场指导价位制度的意义(三)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的制定程序信息采集价位制定公开发布91五、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一)劳动力市场指导价位的内容35能力要求一、工资集体协商的程序(一)代表的确定代表产生的程序首席代表的确定单位之外的人也可做代表代表的权利义务92能力要求一、工资集体协商的程序36(二)工资集体协商的实施步骤1、提出意向书,对方20日内予以答复2、协商开始前5日内提供资料3、协商形成草案,交职代会审议4、企业制作正式协议文本,双方首席代表签字93(二)工资集体协商的实施步骤1、提出意向书,对方20日内予以(三)工资协议的审查1、企业报送(7日内)到劳动部门(三份)2、15日内劳动部门审查3、生效4、公布:生效后5日内94(三)工资协议的审查1、企业报送(7日内)到劳动部门(三份)第三节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种类一、安全生产责任制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管理制度三、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四、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五、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制度六、安全卫生认证制度七、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八、个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九、劳动者健康检查制度95第三节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种类39能力要求一、编制审核劳动安全卫生预算二、严格执行各项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三、积极营造劳动安全卫生环境96能力要求一、编制审核劳动安全卫生预算40第四节企业劳动争议处理一、劳动争议处理概述(一)劳动争议的概念(二)劳动争议的特征1、当事人特定2、内容特定3、表现形式特定97第四节企业劳动争议处理一、劳动争议处理概述41(二)劳动争议的分类1、按劳动争议的主体划分:个别争议与集体争议、团体劳动争议2、按劳动争议的性质划分:权利争议与利益争议3、按劳动争议的标的划分98(二)劳动争议的分类1、按劳动争议的主体划分:个别争议与集体(三)劳动争议产生的原因1、直接原因:违法违规行为2、实质原因:物质利益的作用99(三)劳动争议产生的原因1、直接原因:违法违规行为43二、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一)着重调解、及时处理原则(二)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及时处理原则(三)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100二、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一)着重调解、及时处理原则44三、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年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专题整合复习卷27.3 位似(1)(含答案)-
- 研发团队有效管理培训
- 幼儿音乐教育活动的策划计划
- 壬二酸行业相关投资计划提议
- 自然观察小班孩子的环境教育计划
- 会计、审计及税务服务相关行业投资方案范本
- 制定企业社会责任与人事发展结合的计划
- 班级成员角色的明确计划
- 社区小型创业支持的工作方案计划
- 教育管理制度培训
- 产前筛查、诊断及新生儿疾病筛查
- 小学《科学》期末测评方案
- 友邦保险“愈从容”重疾专案管理服务手册(完整版)
- 会计师事务所笔试题目整理
- 2023年消防接警员岗位理论知识考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
- 玻化微珠无机保温板外墙施工方案
- GB/T 7702.20-2008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孔容积和比表面积的测定
- GB/T 2565-2014煤的可磨性指数测定方法哈德格罗夫法
- GB/T 18742.2-2002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材
- GB/T 18367-2001公路收费方式
- GB/T 10801.2-2018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