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地址发展史课件_第1页
地质学-地址发展史课件_第2页
地质学-地址发展史课件_第3页
地质学-地址发展史课件_第4页
地质学-地址发展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地质发展史第一节地史研究方法一、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二、岩相古地理分析方法第二节地层分类系统一、岩性地层分类系统二、年代地层单位系统第三节地质发展史第七章地质发展史第一节地史研究方法第一节地史研究方法岩相地层古地理环境构造历史第一节地史研究方法岩相地层古地理环境构造历史一、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地层和岩层相对地质年代和绝对地质年代地层层序律和生物层序律(一)地层划分依据沉积旋回和岩性变化

标准剖面沉积旋回地层是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的总称,地层具有时间概念。凡是地层出露完全、顺序正常、接触关系清楚、化石保存良好的剖面就可以作为标准剖面如果是海相地层,往往表现出岩相由粗到细又由细到粗的重复变化,这样一次变化称一个沉积旋回,也就是每一套海侵层位和海退层位构成一个完整的沉积旋回。一、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地层是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2.地层接触关系整合接触——连续沉积的岩层,时代连续,不缺失岩层。不整合接触——沉积中断,形成时代不连续的岩层。特点:(1)有明显侵蚀面存在;(2)有明显的岩层缺失现象;(3)不整合面上下的岩性、古生物有显著差异。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接触侵入接触沉积接触断层接触2.地层接触关系整合接触——连续沉积的岩层,时代连续,不缺3.古生物化石

化石----埋藏在沉积物中的古代生物遗体或遗迹化石形成条件:生物本身具有硬壳,骨骼等不易毁坏的硬体部分生物死后尽快被沉积物掩埋埋藏下来的生物遗体在较长时间内经历一定的填充、置换或升馏。标准化石(indexfossil)----有些生物种属在地质历史上延续时间短、演化快、分布广、数量多、特征显著,所形成的化石易于寻找、鉴定。3.古生物化石(二)地层的对比生物地层学岩性地层学同位素地层学磁性地层学事件地层学地震地层学(二)地层的对比生物地层学地质学-地址发展史课件二、岩相古地理分析岩相—反映沉积环境的沉积岩岩性和生物群的综合特征,称为岩相。主要依据生物化石岩性特征和结构特殊矿物原则——现实类比法自然界演化的不可逆性时间因素沉积物的后生变化二、岩相古地理分析岩相—反映沉积环境的沉积岩岩性和生物群的岩相分类海相沉积(1)滨海相(2)浅海相(3)半深海相(4)深海相(1)非正常海相

过渡相沉积(1)三角洲相(2)泻湖相陆相沉积:残积、坡积、洪积、冲积、湖泊和沼泽沉积、风积、冰川和冰水沉积、洞穴堆积岩相分类海相沉积各类岩相主要特征岩相生物化石岩性特征和结构特殊矿物滨海相贝壳砾石、砂;交错层、波痕、干裂浅海相浅海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沉积,砂岩、页岩、石灰岩海绿石半深海相深海相生物软泥浊流沉积物,铁锰结核重金属泥非正常海相泥质沉积物,黑色页岩石膏、白云石三角洲相陆生、淡水、海生动物混杂斜层理,砂质沉积泻湖相砂页岩、泥炭层,水平薄层理白云石、石膏、石盐各类岩相主要特征岩相生物化石岩性特征和结构特殊矿物滨海相贝壳延庆硅化木公园地质图延庆硅化木公园地质图北京市地质图(局部)北京市地质图(局部)地质学-地址发展史课件第二节地层分类系统一、岩性地层分类系统岩性地层单位群:是最大的岩石地层单位,其范围相当于系,也可相当于统。群与群之间有明显不整合;组:一般是指岩性较均一或两种岩性的规律组合,相当于统的岩石地层单位。段:是小于组的岩石地层单位,主要按岩性划分“岩性段”,如石灰岩段。二、年代地层分类系统年代地层单位第二节地层分类系统一、岩性地层分类系统地层分类系统表地质时代单位年代地层单位岩性地层单位宙宇大群代界群纪系组世统段期阶层注:岩性地层单位下所列各级名称只表示级别顺序,与左边年代地层单位无一定对应关系地层分类系统表地质时代单位年代地层单位岩性地层单位宙宇大群距今18亿年真核细胞生物出现距今30亿年生命出现距今8亿年裸露无脊椎动物出现距今4亿年鱼类出现距今3.5亿年两栖动物出现距今2.3亿年爬行动物出现距今6500万年鸟类、哺乳动物出现距今200万年人类出现距今18亿年真核细胞生物出现距今30亿年生命出现距今8亿年裸地质学-地址发展史课件三、地质年代表三、地质年代表三、地质年代表(续)三、地质年代表(续)第三节地质发展史一、太古代(46~25亿年),现为前太古代46~38亿年,缺乏确实资料可考38~25亿年(一)缺氧的气圈及水体(二)薄弱的地壳和频繁的岩浆活动(三)岩石变质很深(四)海洋占绝对优势(五)陆核形成(六)原始生命萌芽(七)构造运动

中国:阜平运动、五台运动、吕梁运动、晋宁运动第三节地质发展史一、太古代(46~25亿年),现为前太古代地质学-地址发展史课件二、元古代(现为太古代和元古代)25—6或(5.7)亿年(一)从缺氧气圈到贫氧气圈

(二)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三)由陆核到原地台和古地台

(四)古元古代地层和中、新元古代地层有很大区别二、元古代(现为太古代和元古代)25—6或(5.7)亿年震旦纪大冰期晚元古代华北华南震旦纪大冰期晚元古代华北华南三、早古生代早古生代距今6(5.7)一4.09亿年寒武纪(Cambrian,日译寒武)奥陶纪(Ordovices)志留纪(Silures)(一)动物界的第一次大发展——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二)加里东运动和加里东构造阶段(三)海洋占优势的时代(四)气候温暖干燥三、早古生代早古生代距今6(5.7)一4.09亿年早古生代化石早古生代化石寒武纪的广泛海侵晚寒武纪华南华北寒武纪的广泛海侵晚寒武纪华南华北奥陶纪开始广泛海退华北华南奥陶纪开始广泛海退华北华南加里东运动志留纪末从海洋向陆地转化的序幕拉开华南华北加里东山脉加里东运动志留纪末从海洋向陆地转化的序幕拉开华南华北加里东山四、晚古生代晚古生代距今4.09—2.5亿年泥盆纪(Devon,日译泥盆)石炭纪(含煤层)二叠纪(Dyas,二层)(一)生物界的飞跃发展植物界的第一次大发展——蕨类时代动物界的两次大飞越——从无脊椎到有脊椎,从水中到陆上(二)重要的生物事件 二十多个科的动物灭绝(三)海西运动和海西构造(四)联合古陆的形成(五)气候出现分带现象(六)北方大陆广大煤田形成和南方大陆冰川广布四、晚古生代晚古生代距今4.09—2.5亿年地质学-地址发展史课件地质学-地址发展史课件石炭纪大冰期晚石炭纪华北华南石炭纪大冰期晚石炭纪华北华南联合古陆(泛大陆)形成中国南、北两部分从此连结不分离华北华南南极澳洲南美非洲印度北美欧洲二叠纪联合古陆(泛大陆)形成中国南、北两部分从此连结不分离华北华南五、中生代中生代距今2.50—0.65亿年三叠纪(三层)侏罗纪(地名,日译侏罗)白垩纪(石灰)(一)裸子植物代替蕨类植物(二)爬行动物代替两栖动物(三)无脊椎动物进一步发展(四)恐龙全部灭亡——最突出的生物事件(五)构造运动频繁(太平洋运动)(六)联合古陆解体(七)气候分带现象明显五、中生代中生代距今2.50—0.65亿年地质学-地址发展史课件地质学-地址发展史课件联合古陆解体中国晚侏罗纪南极澳洲南美非洲印度北美中大西洋欧洲特提斯洋联合古陆解体中国晚侏罗纪南极澳洲南美非洲印度北美中大西洋欧洲大西洋形成中国晚白垩纪南极澳洲南美非洲印度北美欧洲北冰洋特提斯洋大西洋形成中国晚白垩纪南极澳洲南美非洲印度北美欧洲六、新生代(一)第三纪1被子植物时代和哺乳动物时代2喜马拉雅运动3海陆轮廓已经和现在相似。六、新生代(一)第三纪印度继续向东北漂移中国古新世E1南极澳洲南美非洲印度北美欧洲印度继续向东北漂移中国古新世E1南极澳洲南美非洲印度北美欧澳洲也向东北漂移中国始新世E2南极澳洲南美非洲印度北美欧洲澳洲也向东北漂移中国始新世E2南极澳洲南美非洲印度北美欧洲喜马拉雅形成中国中新世N1南极澳洲南美非洲印度北美欧洲喜马拉雅形成中国中新世N1南极澳洲南美非洲印度北美欧洲(二)第四纪1向现代继续演化的生物界2频繁而普遍的新构造运动3第四纪沉积物广布4第四纪大冰期5人类出现(二)第四纪1向现代继续演化的生物界地质学-地址发展史课件晚冰期最盛时中国晚更新世Q3南极澳洲南美非洲北美欧洲晚冰期最盛时中国晚更新世Q3南极澳洲南美非洲北美欧现代构造格局现代构造格局七、未来地壳的演变

按目前的大陆漂移趋势(即大西洋每年扩张数厘米)继续演变,在今后五千万年内,大西洋将变得更宽阔,而非洲则向东北漂移与亚欧大陆相碰撞并俯冲到亚欧大陆之下,形成类似喜马拉雅山那样的高大山系,地中海彻底消失。此后,大西洋开始收缩,美洲冲向欧洲。约二亿五千万年后,世界上的大部分大陆又重新汇聚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超级大陆,然后再次解体漂移。地壳运动以二亿多年的周期不断循环,大陆不断漂移,分分合合,直至驱动地壳运动的能量消耗殆尽为止。七、未来地壳的演变按目前的大陆漂移趋势(即大西洋五千万年后南极澳洲南美北美非洲亚欧五千万年后南极澳洲南美北美非洲亚欧一亿五千万年后南极澳洲南美北美非洲亚欧一亿五千万年后南极澳洲南美北美非洲亚欧二亿五千万年后亚欧非洲北美南美澳洲南极二亿五千万年后亚欧非洲北美南美澳洲南极5.7~8亿年前中国大陆的地质发展史?5.7~8亿年前中国大陆的地质发展史?5.1~5.7亿年前?5.1~5.7亿年前?3.6~4亿年前?3.6~4亿年前?2.5~2.9亿年前2.5~2.9亿年前约6500万~2亿年前约6500万~2亿年前2300~6500万年前2300~6500万年前第七章地质发展史第一节地史研究方法一、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二、岩相古地理分析方法第二节地层分类系统一、岩性地层分类系统二、年代地层单位系统第三节地质发展史第七章地质发展史第一节地史研究方法第一节地史研究方法岩相地层古地理环境构造历史第一节地史研究方法岩相地层古地理环境构造历史一、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地层和岩层相对地质年代和绝对地质年代地层层序律和生物层序律(一)地层划分依据沉积旋回和岩性变化

标准剖面沉积旋回地层是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的总称,地层具有时间概念。凡是地层出露完全、顺序正常、接触关系清楚、化石保存良好的剖面就可以作为标准剖面如果是海相地层,往往表现出岩相由粗到细又由细到粗的重复变化,这样一次变化称一个沉积旋回,也就是每一套海侵层位和海退层位构成一个完整的沉积旋回。一、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地层是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2.地层接触关系整合接触——连续沉积的岩层,时代连续,不缺失岩层。不整合接触——沉积中断,形成时代不连续的岩层。特点:(1)有明显侵蚀面存在;(2)有明显的岩层缺失现象;(3)不整合面上下的岩性、古生物有显著差异。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接触侵入接触沉积接触断层接触2.地层接触关系整合接触——连续沉积的岩层,时代连续,不缺3.古生物化石

化石----埋藏在沉积物中的古代生物遗体或遗迹化石形成条件:生物本身具有硬壳,骨骼等不易毁坏的硬体部分生物死后尽快被沉积物掩埋埋藏下来的生物遗体在较长时间内经历一定的填充、置换或升馏。标准化石(indexfossil)----有些生物种属在地质历史上延续时间短、演化快、分布广、数量多、特征显著,所形成的化石易于寻找、鉴定。3.古生物化石(二)地层的对比生物地层学岩性地层学同位素地层学磁性地层学事件地层学地震地层学(二)地层的对比生物地层学地质学-地址发展史课件二、岩相古地理分析岩相—反映沉积环境的沉积岩岩性和生物群的综合特征,称为岩相。主要依据生物化石岩性特征和结构特殊矿物原则——现实类比法自然界演化的不可逆性时间因素沉积物的后生变化二、岩相古地理分析岩相—反映沉积环境的沉积岩岩性和生物群的岩相分类海相沉积(1)滨海相(2)浅海相(3)半深海相(4)深海相(1)非正常海相

过渡相沉积(1)三角洲相(2)泻湖相陆相沉积:残积、坡积、洪积、冲积、湖泊和沼泽沉积、风积、冰川和冰水沉积、洞穴堆积岩相分类海相沉积各类岩相主要特征岩相生物化石岩性特征和结构特殊矿物滨海相贝壳砾石、砂;交错层、波痕、干裂浅海相浅海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沉积,砂岩、页岩、石灰岩海绿石半深海相深海相生物软泥浊流沉积物,铁锰结核重金属泥非正常海相泥质沉积物,黑色页岩石膏、白云石三角洲相陆生、淡水、海生动物混杂斜层理,砂质沉积泻湖相砂页岩、泥炭层,水平薄层理白云石、石膏、石盐各类岩相主要特征岩相生物化石岩性特征和结构特殊矿物滨海相贝壳延庆硅化木公园地质图延庆硅化木公园地质图北京市地质图(局部)北京市地质图(局部)地质学-地址发展史课件第二节地层分类系统一、岩性地层分类系统岩性地层单位群:是最大的岩石地层单位,其范围相当于系,也可相当于统。群与群之间有明显不整合;组:一般是指岩性较均一或两种岩性的规律组合,相当于统的岩石地层单位。段:是小于组的岩石地层单位,主要按岩性划分“岩性段”,如石灰岩段。二、年代地层分类系统年代地层单位第二节地层分类系统一、岩性地层分类系统地层分类系统表地质时代单位年代地层单位岩性地层单位宙宇大群代界群纪系组世统段期阶层注:岩性地层单位下所列各级名称只表示级别顺序,与左边年代地层单位无一定对应关系地层分类系统表地质时代单位年代地层单位岩性地层单位宙宇大群距今18亿年真核细胞生物出现距今30亿年生命出现距今8亿年裸露无脊椎动物出现距今4亿年鱼类出现距今3.5亿年两栖动物出现距今2.3亿年爬行动物出现距今6500万年鸟类、哺乳动物出现距今200万年人类出现距今18亿年真核细胞生物出现距今30亿年生命出现距今8亿年裸地质学-地址发展史课件三、地质年代表三、地质年代表三、地质年代表(续)三、地质年代表(续)第三节地质发展史一、太古代(46~25亿年),现为前太古代46~38亿年,缺乏确实资料可考38~25亿年(一)缺氧的气圈及水体(二)薄弱的地壳和频繁的岩浆活动(三)岩石变质很深(四)海洋占绝对优势(五)陆核形成(六)原始生命萌芽(七)构造运动

中国:阜平运动、五台运动、吕梁运动、晋宁运动第三节地质发展史一、太古代(46~25亿年),现为前太古代地质学-地址发展史课件二、元古代(现为太古代和元古代)25—6或(5.7)亿年(一)从缺氧气圈到贫氧气圈

(二)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三)由陆核到原地台和古地台

(四)古元古代地层和中、新元古代地层有很大区别二、元古代(现为太古代和元古代)25—6或(5.7)亿年震旦纪大冰期晚元古代华北华南震旦纪大冰期晚元古代华北华南三、早古生代早古生代距今6(5.7)一4.09亿年寒武纪(Cambrian,日译寒武)奥陶纪(Ordovices)志留纪(Silures)(一)动物界的第一次大发展——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二)加里东运动和加里东构造阶段(三)海洋占优势的时代(四)气候温暖干燥三、早古生代早古生代距今6(5.7)一4.09亿年早古生代化石早古生代化石寒武纪的广泛海侵晚寒武纪华南华北寒武纪的广泛海侵晚寒武纪华南华北奥陶纪开始广泛海退华北华南奥陶纪开始广泛海退华北华南加里东运动志留纪末从海洋向陆地转化的序幕拉开华南华北加里东山脉加里东运动志留纪末从海洋向陆地转化的序幕拉开华南华北加里东山四、晚古生代晚古生代距今4.09—2.5亿年泥盆纪(Devon,日译泥盆)石炭纪(含煤层)二叠纪(Dyas,二层)(一)生物界的飞跃发展植物界的第一次大发展——蕨类时代动物界的两次大飞越——从无脊椎到有脊椎,从水中到陆上(二)重要的生物事件 二十多个科的动物灭绝(三)海西运动和海西构造(四)联合古陆的形成(五)气候出现分带现象(六)北方大陆广大煤田形成和南方大陆冰川广布四、晚古生代晚古生代距今4.09—2.5亿年地质学-地址发展史课件地质学-地址发展史课件石炭纪大冰期晚石炭纪华北华南石炭纪大冰期晚石炭纪华北华南联合古陆(泛大陆)形成中国南、北两部分从此连结不分离华北华南南极澳洲南美非洲印度北美欧洲二叠纪联合古陆(泛大陆)形成中国南、北两部分从此连结不分离华北华南五、中生代中生代距今2.50—0.65亿年三叠纪(三层)侏罗纪(地名,日译侏罗)白垩纪(石灰)(一)裸子植物代替蕨类植物(二)爬行动物代替两栖动物(三)无脊椎动物进一步发展(四)恐龙全部灭亡——最突出的生物事件(五)构造运动频繁(太平洋运动)(六)联合古陆解体(七)气候分带现象明显五、中生代中生代距今2.50—0.65亿年地质学-地址发展史课件地质学-地址发展史课件联合古陆解体中国晚侏罗纪南极澳洲南美非洲印度北美中大西洋欧洲特提斯洋联合古陆解体中国晚侏罗纪南极澳洲南美非洲印度北美中大西洋欧洲大西洋形成中国晚白垩纪南极澳洲南美非洲印度北美欧洲北冰洋特提斯洋大西洋形成中国晚白垩纪南极澳洲南美非洲印度北美欧洲六、新生代(一)第三纪1被子植物时代和哺乳动物时代2喜马拉雅运动3海陆轮廓已经和现在相似。六、新生代(一)第三纪印度继续向东北漂移中国古新世E1南极澳洲南美非洲印度北美欧洲印度继续向东北漂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