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生观内容_第1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生观内容_第2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生观内容_第3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生观内容_第4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生观内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生观内容第二章学生观第一节“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概述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马克思阐述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这一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和基础。它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旧式社会生产分工和不合理的生产关系是人的片面发展的原因。人的片面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二)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1)机器大工业生产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客观需要;(2)机器大工业生产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和条件。(三)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机器大工业生产所提供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在资本主义社会并不能充分地实现。只有消灭剥削,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全体劳动者提供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才能使他们全面发展。(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马克思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J也就是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也是唯一途径。三、全面发展教育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提法与全面发展教育并不矛盾,从本质上讲,二者是一致的。(1)全面发展教育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具体落实和深化。第二节学生观概述一、学生概述(一)学生的特点.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1)依据从教师方面看,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学生是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的作用对象,是被教育者、被组织者和被领导者。从学生自身特点看,学生具有可塑性、依赖性和向师性。(2)表现学生明确自己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具有愿意接受教育的心理倾向;服从教师的指导,接受教师的帮助,期待从教师那里汲取营养,促进自身的身心发展。.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1)依据首先,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其次,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素质,可以进行自我教育。因此,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1)表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①独立性;②选择性;③调控性;④创造性;⑤自我意识性。其中,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形式。.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包括四层含义:(1)学生具有和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2)学生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在可能性;(3)学生具有发展的需要;(4)学生具有获得成人教育观坏的需要。(二)学生是全面发展的实践主体学生是全面发展的实践主体,首先因为他是哲学意义上的独立的个人的存在,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其次,从内因、外因来看,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的学是内因,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首先就要确立“以生为本”的发展理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明确学生是具有主动性的人,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根据青少年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生理、心理特征,适时而教,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不能违背其发展规律,携苗助长;把学生当作一个真正的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其潜能的开发。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概述(一)学生观的概念学生观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及其态度和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二)现代学生的基本特点我们可以将现代学生的基本特点表述为:主体性学生观、发展性学生观、完整性学生观、个性化学生观。.学生是主体性的人主体性学生观是目前我国教育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也是教育实践中倡导、推广的核心学生观,有人称为“现代科学学生观”。主体性学生观区别于传统学生观-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而教育对学生主体性的关注实质上是教育进步的标志。因此,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首先遵循的一条基本规律,也是现代科学学生观首先要确立的基本观点。.学生是发展性的人我们的教育应该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着眼点,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把学生存在的多种潜能变成现实。教师绝不能依据学生的一时表现来断言学生有没有发展的可能,而应该坚信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巨大的可供和挖掘和开发的资源和潜能,应该看到学生的未完成性,并给学生创造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机会。.学生是完整性的人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需要的是完整的人的教育,它真正功能在于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有人格的完善、灵感的启迪、情感的交融,从而让生命得到生命多层次的满足和体验。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寻求走向完人理想的道路,最大限度地追求灵与肉、感性与理性的高度发展与和谐统一,从而使学生获得作为人的全部规定性。“完人”虽可能永远只是理想,但这种必要的追求却不应终止,这显示出教育的永无止境性。”“完人”是一种没有句号的历史进程,一种乐观的有待展开的教育境界”。.学生是个性化的人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丰富的差异性,并拒绝运用同一标准来评价学生,力图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充满个性魅力的生命体。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要尊重个性化教育和个性化教学,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让学生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优势,以形成独立的个性。(三)“以人为本”的内涵所谓“以人为本”,其基本含义简要说就是:它是一种对人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人为本是一个关系概念。人主要处在四种基本关系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组织的关系。(1)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以人为本就是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即保持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循环能力;(2)在人和社会的关系上,以人为本就是既使社会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积极为劳动者提供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3)在人和人的关系上,就是强调公正,不断实现人们之间的和谐发展,既要尊重贫困群体的基本需求、合法权益和独立人格,也要尊重精英群体的能力和贡献,为他们进一步创业提供良好的人际环境;(4)在人和组织的关系上,就是各级组织既要注重解放人和开发人,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机会与舞台、政策与规则、管理与服务,又要努力做到使人们各得其所。(四)“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等规律,这是经过现代科学和教育实践证实的。认识并遵循这些规律,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包括:①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人的发展的顺序性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育工作要遵循这种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②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身心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在一定的年龄阶段,人的生理与心理两方面就会出现某些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即年龄特征。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如果不顾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在教育工作中搞“一刀切”“一锅煮”,让孩子同成年人一样地听报告、搞活动、开批判会,把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成人化”,这就违反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③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均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的发展水平是不均衡的。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教学要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效果。④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互补性首先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它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其次,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能起到调节作用,能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⑤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根据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宜、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手段,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智力水平可以明显提高,这已被科学研究如裂脑研究、左右脑研究等所证实。(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作为发展中的人,意味着学生还是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仅要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更要看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性,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包含以下三个基本含义:(1)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独特性是个性的本质特征,珍视学生的独特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我们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应视之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生和成人之间是存在很大差别的,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都和成人有明显不同。.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学生是责权主体。第三节师生关系一、师生关系概述(一)师生关系的内涵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就微观而言,师生关系主要指师生之间在教育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交往和联系,包括为完成教育任务而形成的工作关系,为交往而形成的人际关系,以组织结构形式表现的组织关系,以情感认识等为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师生之间的现实关系是不断变化和丰富多样的,可以从不同的层面进行划分,主要表现为社会关系、教育关系、心理关系和伦理关系。(二)两种对立的观点关于师生关系,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即教师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L教师中心论教师中心论的典型代表是赫尔巴特,他认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主宰作用,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2.儿童中心论(学生中心论)儿童中心论则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儿童的成长,因此教育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整个教育过程要围绕儿童进行,其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卢梭和美国的杜威。教师中心论仅看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实践中使教育活动脱离学生的实际,以致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中心论则过分夸大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这一基本事实,结果会导致教育质量下降。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既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二、师生关系的内容(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①从教师与学生的社会角色规定的意义上看,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授受者;②学生在教学中主体性的实现,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③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2)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①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②教师和学生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3)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①教师对成长中的儿童和青少年有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微信在于他的人格力量,他会对学生产生终身影响;②学生不仅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水平作出反应,对教师的道德水平、精神风貌更会做出反应,并用各种形式表达他们的评价和态度。三、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一)专制型师生关系此类师生关系中,教师教学责任心强,但不讲求方式方法,不注意听取学生的意愿和与学生的协作;学生对教师只能唯命是从,不能发挥独立性和创造性,学习是被动的。师生交往一般缺乏情感因素,难以形成互尊互爱的良好人际关系,甚至会因教师的专断粗暴、简单随意而引起学生的反感、憎恶甚至对抗,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二)放任型师生关系此类师生关系中,教师缺乏责任心和爱心,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任其自然;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怀疑、失望,对教师的人格议论、轻视。师生关系冷漠,班级秩序失控,教学效果较差。(三)民主型师生关系此类师生关系中,教师能力强、威信高,善于同学生交流,不断调整教学进程个方法;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兴趣广泛、独立思考,和教师配合默契。民主型师生关系,来源于教师的民主意识、平等观念以及较高的业务素质和强大的人格力量,这是理想的师生关系类型。四、师生关系的作用(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2)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3)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4)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此外,良好的师生关系还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威信,有助于师生心理健康发展。五、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一)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教师方面(1)教师对学生的态度;(2)教师的领导方式;(3)教师的智慧;(4)教师的人格因素。.学生方面学生受师生关系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学生对教师的认识。许多调查表明,学生与教师关系好就会喜欢上这位教师的课,主动亲近教师;自认为教师瞧不起自己的学生,就会主动疏远教师。.环境方面影响师生关系的环境主要是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和课堂的组织环境。(二)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与方法良好的师生关系主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建立起来,也在课外活动中建立和丰富起来,同时,校外活动是师生关系形成的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途径。因此,师生关系建立的多种途径要求教师不仅在课内外,而且要在校外意识到自己的职业角色和社会地位,增强教育的立体效果。.教师方面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在全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从根本上说,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取决于教师。为此,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了解和研究学生;(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提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