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行业2022年中期策略报告:行业处底部,推荐三赛道一、行业回顾1.1行情表现2022年以来,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国内疫情形势严峻等因素导致A股整体呈现下跌行情。截至6月1日,计算机(申万)跑输大盘,年初以来跌幅达29.43%,位列申万一级行业倒数第2位。从月度情况来看,1月计算机行业取得相对收益,2月计算机行业取得绝对收益,主要得益于数字人民币主题催化及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等;3、4月份随着美联储加息落地、人民币汇率快速贬值等影响,叠加计算机行业多数公司下游客户以政企为主,在国内疫情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市场预期经营情况受到较大影响,盈利能力可能明显下降,计算机行业整体表现显著弱于大盘。4月底以来,随着A股年报和一季报业绩陆续落地,中央财经委第十一次会议强调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建成为本轮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上海疫情也出现明显向好趋势,在复工复产预期下,汽车、新能源等板块带动A股迎来反弹,但计算机行业相对表现也偏弱。1.2业绩回顾1.2.1行业整体:毛利率下降影响盈利能力,龙头白马业绩稳定性更好行业营收保持稳健增长,毛利率下降影响盈利能力,净利润同比出现下滑。截至5月5日,申万计算机行业总计306家上市企业,2021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10万亿元,同比增长15.09%,增速中位数为13.89%;实现归母净利润495.91亿元,同比下降8.43%,增速中位数为-7.65%;实现扣非净利润371.22亿元,同比下降4.00%,增速中位数为-5.35%。2022年一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227.51亿元,同比增长14.83%,增速中位数为8.23%;
实现归母净利润24.39亿元,同比下降61.27%,增速中位数为-17.12%;实现扣非净利润14.53亿元,同比下降61.19%,增速中位数为-14.78%。从费用率情况来看,2021年和2022年一季度行业整体期间费用率同比保持稳定,盈利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系行业整体毛利率下降,其中,2021年和2022年一季度行业整体毛利率分别为26.99%和25.23%,同比分别下降1.03和1.48个百分点,预计主要与人工成本、原材料上涨等有关。多数公司收入保持稳健增长势头。从收入增速结构来看,306家上市公司中225家公司2021年收入实现同比正增长,194家公司2022年一季度收入实现同比正增长,占比均超六成。其中,160家公司2021年收入增速处于0~30%区间,占比超一半,只有2家公司2021年收入实现翻倍增长,分别为*ST万方和立方数科。123家公司2022年一季度收入增速处于0~30%区间,12家公司2022年一季度收入实现翻倍增长,对于多数计算机公司而言,收入存在较为明显的季节波动,一季度通常为淡季,收入在全年中占比较小,因此波动也较大。整体来看,计算机行业2021年和2022年一季度收入保持稳健增长。疫情影响下多数企业净利润出现下滑,2022Q1亏损企业占比接近一半。从净利润情况来看,2021年计算机行业中17家企业利润实现扭亏,盈利继续增长企业达113家,59家企业亏损。2022年一季度,新冠疫情持续反复,计算机行业亏损企业达152家,占比近一半,其中亏损继续扩大的企业达63家。从历史情况来看,疫情影响为短期扰动,当前计算机行业经营情况仍处于上行周期。我们采用板块历史成分统计(下同),2021年申万计算机行业整体营收增速为14.64%,2020年同期为-0.75%,增速提升明显;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7.26%和-3.73%,均出现下滑,疫情影响和人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等行业因素或为主要原因。从业绩增速的走势来看,2018年后计算机行业利润增速触底回升,我们预计随着疫情逐步缓解,生产生活重回正轨,当前计算机行业经营状况仍处于上行周期。行业整体毛利率下降,但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2021年和2022年一季度计算机行业整体毛利率分别为26.94%和25.25%,同比分别下降0.75和1.22个百分点。但从历史情况来看,当前行业整体毛利率仍处于较高水平。行业整体应收账款周转率保持稳定。计算机行业很多公司存在ToG端业务,应收账款周期普遍较长,2017年以来行业整体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不断提升,2020年达到92.75天。2021年行业整体经营质量小幅改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89.20天,较2020年下降3.55天。2022年一季度行业整体应收账款周转天数119.11天,较2021年一季度增加8.47天,但明显好于2020年一季度,我们认为计算机行业整体的经营质量仍然处于改善通道。1.2.2计算机子板块业绩表现分析工业互联网及工业软件、教育信息化、互联网金融等板块业绩保持稳健。分板块来看,2021年业绩快速增长的板块包括工业互联网及工业软件(收入+92.6%,净利润+30.7%)、建筑信息化(收入+39.5%,净利润+62.1%)、教育信息化(收入+23.5%,净利润+129.8%)、互联网金融(收入+42.9%,净利润+57.6%)等板块,其中智慧城市(收入+10.9%,净利润+3,302.5%)主要受成分股飞利信、万达信息影响,剔除这两家企业,智慧城市板块2021年净利润同比下滑11.8%。云计算(收入+16.5%,净利润-11.5%)、卫星及遥感应用(收入+21.6%,净利润-12.3%)、智能汽车(收入+17.7%,净利润-16.9%)、网安及国产化(收入+11.0%,净利润-22.1%)、企业级服务(收入+24.3%,净利润-23.9%)等板块业绩出现不同程度下滑。2022年一季度,增长稳健的板块主要为工业互联网及工业软件(收入+84.9%,净利润+31.3%)、能源及电力信息化(收入+20.6%,净利润+49.1%)、教育信息化(收入+18.7%,净利润+28.2%)、互联网金融(收入+15.1%,净利润+16.6%)等板块,智慧城市(收入+9.8%,净利润-315.9%)、网安及国产化(收入+7.1%,净利润-106.1%)、云计算(收入+18.0%,净利润-60.5%)、智能汽车(收入+10.8%,净利润-41.7%)等板块业绩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下游景气度决定板块增速,龙头白马业绩稳定性更好。营收增速较快板块及公司包括:工业/产业互联网(国联股份、中控技术)、智能汽车(不包括路端,德赛西威、中科创达)、能源信息化(朗新科技、远光软件)、企业级服务(软通动力、今天国际)、建筑信息化(广联达)、教育信息化(视源股份、科大讯飞)等。整体上看,板块经营表现呈现两大特征:1)下游景气度决定板块增速,典型的如石油石化、钢铁行业在2021年盈利能力明显改善后,信息化投入明显加大,中控技术、宝信软件等订单仍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其它高景气板块还包括产业互联网、智能汽车、能源信息化等,如国联股份、德赛西威、中科创达等;2)行业龙头增速更快,市场份额进一步向龙头公司集中,同时利润率也相对保持稳定。收入及利润增速明显高于同业且同时大于30%的龙头公司包括:国联股份、广联达、德赛西威、中科创达、浪潮信息、中控技术等。其余龙头公司,如海康威视、视源股份、紫光股份、东方财富、中科曙光、宝信软件、朗新科技业绩表现也相对稳定。二、投资展望2.1汽车智能化:智能驾驶加速渗透,域控制器放量可期智能座舱:整体渗透率接近30%,HUD渗透率较低,未来存在较大提升空间。2021年我国标配联网座舱(双屏+联网)上险量为555.12万辆,同比增长74.76%,渗透率达到26.2%,行业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智能座舱功能中,抬头显示(HUD)渗透率较低,未来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其它功能如全液晶仪表、中控大屏渗透率在30%-40%左右,未来有望稳定提升。同时,智能座舱也开始向域控制器形式发展,目前座舱域控制器渗透率为4.23%,中控屏和液晶仪表主机的整合在未来几年将呈现快速发展趋势。智能驾驶:ADAS渗透率进一步提高,L2+配置需求迎来快速增长期。高工智能汽车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前装ADAS标配新车上险量为807.89万辆,渗透率30.78%。L2标配新车上险量为395.62万辆,同比增长77.65%,其中L2+标配新车全年上险量为169.45万辆。目前,L2和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智能驾驶算力平台达到L3-L4级别智能驾驶要求,自动驾驶普及的先决条件已经基本满足。L3~L4等级自动驾驶车型一般需要几十至几百TOPS算力,随着高算力的英伟达、高通、华为芯片相继量产,自动驾驶普及的先决条件已经基本满足。英伟达Orin芯片今年正式量产,接连拿下理想、蔚来、上汽、小鹏、比亚迪等大客户,单颗芯片算力可达250TOPS,是当前算力最为领先、生态最为成熟的算力平台。高通方面,今年也推出了SnapdragonRide平台,可以支持L1~L5级别的自动驾驶,其ADAS应用处理器算力从10TOPS到60TOPS,自动驾驶专用加速器算力可达到300TOPS。高通凭借其手机领域迁移而来的QNN和AIEngine等工具的支持,可以低成本实现L2-L3级自动驾驶视觉算法能力的构建,同时凭借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包括长城、通用、宝马等大型车厂已经官宣采用高通的自动驾驶计算平台。海外自动驾驶政策不断推出,国内政策预期不断升温。德国在2021年修改了《道路交通法》,允许在车辆上安装并使用L3级自动驾驶系统,同时出台《自动驾驶法》,允许在特定场景下激活L4级自动驾驶系统。美国2022年3月份推出法律允许无人驾驶车不带方向盘,出现问题时由操作员远程接管。作为全球汽车产业升级方向,德国、美国等均将自动驾驶置于核心战略发展地位,不断放开准入标准以及细化上路行驶要求,从而加速推进产业化进程。我国也高度重视自动驾驶产业发展,在智能网联先行区做了诸多探索,我们预计未来也将伴随全球产业政策向前推进发展。因此,我们认为国内对于自动驾驶的政策也值得期待。随着智能驾驶在主机厂的落地以及电子电气架构变化,智能驾驶域控制器迎来加速渗透阶段。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正从分布式向域集中变化,传统燃油车主要处于功能集成阶段,车辆各功能由不同的ECU控制(单一电子控制单元),一辆车分布着上百个ECU,不同ECU来自于不同的Tier1厂商,其底层代码也不同,而且整车企业没有权限去维护和更新ECU,从而带来如下问题:1)算力浪费;2)无法通过后续OTA更新解决问题等等。未来整车电子电气架构将向域控制器阶段发展,最终达到中央计算机阶段。算力集中化后,将带来硬件、软件及通信架构的升级。硬件方面如线束缩短,整车质量减轻。软件方面,域集中式架构将驱动软硬解耦,软硬解耦后可以通过系统升级(OTA)持续地改进车辆功能,软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传统4S店的功能,可以持续地提供车辆交付后的运营和服务。不仅如此,在整体形成感知层后,采集的数据信息可共用,实现多个应用共用一套硬件装置,有效减少硬件数量,车内更多的功能将由软件定义,并带来更智能化的体验。通信架构方面,高速以太网取代CAN总线,为汽车添加更多车联网、ADAS功能提供支撑。数据积累成关键项,域控制器先行具有必要性,2022年产业链即开始放量。目前,自动驾驶算法多数是深度学习算法,要求数据集的广度和质量,因此数据积累越多的厂商将越有优势。域控制器的上车可以帮助车企更好地实现数据回传,同时让车辆能持续更新迭代。因此,产业链硬件先行趋势已经比较明显,例如理想自2022年之后所有的新车型都要兼容L4级自动驾驶硬件。智能驾驶域控制器2022年开始放量,潜在4000亿以上的市场规模。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根据算力不同,单价将在3000-15000元/车之间,保守估计按照单价7000元/车计算,结合2019年全球乘用车销量为6373.04万辆计算,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4461亿元/年。软件方面,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预计,到2025年中国市场仅智能驾驶相关ECU中间件市场规模将超过150亿元,年均复合增速约为35%。同时,在智能驾驶域控制器这一领域,国内公司已走在全球前列,并且在2022年已有规模化量产经验。展望全球,海外主机厂更多的会在2023年-2024年进行大规模定点、2024-2025年开始逐步量产。这宝贵的时间差意味着,国内智能驾驶的供应链有望成熟的更早,有机会占据全球先机。2.2工业软件:国产化和精细化管理双重推动,行业景气度持续向上(1)需求端:数字化赋能制造业,促进国内制造业附加值和全球竞争力提升制造业作为我国支柱产业,数字化赋能有助于提升全球竞争力和生产效率。工信部数据:2021年中国制造业总量达到了31.4万亿元,连续12年位居世界首位,2022年的1-2月我国工业经济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企稳回升的态势,提振工业经济取得阶段性成效。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6%,比2020年提高6.8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6.6%,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了27.4%。随着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加速,2021年重点领域规模以上工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5.3%和74.7%(2020年分别为52.1%和73%),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的能耗同比下降5.6%。从制造业对我国经济的重要性和外部环境复杂与不确定性,通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深入,可以提升产业发展的优势和竞争力,增强供应链韧性。工业软件预计市场空间超2000亿元,产品和行业渗透率均有望提升。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于2020年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速约18.6%,2016-2020年的年均增速超15%,行业景气度高。从工业软件的品类渗透率和单产品的行业渗透率看均处发展不均衡状态,例如经营管理类和产品研发类的工业软件渗透率要远高于生产控制类;以生产控制类软件的DCS为例,其作用是提高制造中的管控能力,提高效率和原材料利用率,在石化、化工、电力等方面的运用都很高,但在造纸、冶金等行业,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预计未来工业软件的产品和行业均会有较大发展潜力。政策大力支持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行业政策频出,“北交所”“科创板”为工业软件公司打开融资途径。根据《中国制造2025》的量化要求,1)制造业研发经费投入占比在2025达到1.68%;2)提高核心工业制造附加值,2025年达到19%(发达国家占比在35%);3)提高两化融合率和关键工序制造装备数控化,2022年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50%,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普及率超过20%等,对比现在制造业的数据情况,我们认为未来2-3年国家会继续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行业景气度持续向上。国家大力扶持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企业和“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利用好“北交所”“科创板”为企业发展助力。(2)供给端:国产产品体系日益完善,5G、AI、大数据、IOT等新兴技术和工业软件深度融合5G、AI、大数据、IOT等新兴技术和工业软件深度融合,助力国内工业软件的发展迭代。软件/系统在工业环境的使用中其性能需要追求更高的稳定性、谨慎性、安全性,因此整体的迭代周期相对较长,也给了国内厂商弯道超车可能性。以5G为例,其在传输速率、连接数密、数据延迟等方面较4G有质的飞跃,对于车间控制类软件来说,5G的技术优势可以实现无线控制,数据低延时传输处理等。生产控制类工业软件行业呈现诸侯割据之势,行业KNOW-HOW为主要壁垒。生产控制类软件与流程工艺直接相关,是工程师多年经验的结晶,具有较高的行业壁垒。宝信软件依托强大股东背景,已在产品种类、客户资源方面具备先发优势。产品扩张路径上,宝信软件、中控技术由底层自动化设备向上层车间制造、管理应用扩张;鼎捷软件、赛意信息则以上层ERP产品起家,下沉至车间级制造领域。客户方面,宝信软件立足钢铁领域,中控技术扎根化工、石化行业,鼎捷软件以汽车、电子行业起家,赛意信息深耕家电、家居领域。研发设计类软件壁垒高,进口依赖较为严重,2020年国产化率仅为5%,国产替代空间大。研发设计类软件对工业数据颗粒度、计算精确度、数字模型构建有较高的要求,属于工业软件细分类别中壁垒偏高的领域。受限于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海外迟,基础组件多数由海外公司提供,因而当前国产化率相对较低。但随着国内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的上移和自有体系建立需求,有望给予国内相关软件更多的市场机会。运营管理类软件国产率相对较高,ERP是渗透率最高的软件之一。运营管理类软件中ERP占比最高,2019年的占比约为27.9%,渗透率超过50%,其中用友软件、浪潮、金蝶国际分别以40%、20%和18%的市占率位居国内ERP市场TOP3。云ERP发展成为当前ERP市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ERP行业增速自2011年起放缓,增速从2011年的30%左右下降至2015年的10%,原因是在此期间大型企业以及国有企业基本完成基础ERP部署,但因传统ERP的售价较高使得中小企业市场难以突破。2015年之后ERP行业增速维持在10-15%之间,增速波动系宏观经济周期和云ERP产品的快速发展。预计2021年整体ERP市场规模超过350亿元,且云和传统ERP市场空间相当。2.3信创与行业信息化2.3.1行业信创提速,产品化、市场化能力较强的公司前景良好信创,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包含了从IT底层的基础软硬件到上层应用软件的全产业链,包括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和应用软件等。2020年信创进入大规模落地推广阶段,其中党政信创发展最早。目前,行业信创发展提速,其看重产品性能。在信创产业生态中,基础设施层面,除了PC、服务器之外,打印外设作为办公环境中直接的物理输出型设备,也存在多种信息传输隐患,打印信息泄露等问题日趋严峻。信创市场打印机要适配国产化基础软硬件,因此在信创推进过程中,激光打印机的采购需求会相对滞后一些。从需求类型来看,在党政信创领域,彩色激光打印机的应用场景有限,随着八大行业信创的启动,国产彩色激光打印机的应用领域将更加广泛。打印机行业壁垒高,技术和市场高度垄断,奔图是中国首家完成打印机技术和专利突破的国产打印机品牌。打印行业属于高端精密制造产业,是一个高技术、高风险、高投资、高专利保护的行业,形成了垄断的技术和市场。全球打印行业专利30万项,在全球市场竞争中极易出现侵权问题,核心技术长期被美国、日本企业垄断,通过申请专利设置技术壁垒,惠普、佳能等厂商储备了大量专利技术。从激光打印机整体市场来看,惠普销量稳居第一,2020年占比为41.3%,兄弟、佳能排名第二、第三,市场占比分别为16.8%和10.6%,其中惠普和佳能在A3、A4激光打印机市场均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在几乎所有速率段均有产品线部署。头部厂商高度垄断也导致供应链过度依赖于单个厂商,供应链体系走向封闭且成本居高不下。国内市场来看,截至2020年,中国激光打印机市场销量为889.2万台,其中惠普市场占有率最高,销售量占比超过40%。目前信创市场打印机供应厂商主要包括:奔图电子(纳思达全资子公司)、联想、立思辰信息安全、天津光电、中国长城、得力、中船汉光和宜联。其中,奔图电子是信息安全国产化打印机的主要供应商,公司自2017年开始进行国产化适配工作以来,经过三年时间完成国产化产品型号适配,产品通过测试并成功入围名录。奔图2007年开始自主研发打印机,于2010年发布首台自主研发激光打印机,2016年纳思达收购利盟(全球高端激光打印机品牌),完成技术快速迭代进步,拥有高中低端完整产品线布局,同时完成中高端供应链切入,2017年自主研发打印主控SoC芯片投片成功。2021年奔图打印机全球出货量达到273万台,除去信创市场,海外市场出货占比接近一半,是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在中低端A4打印机商业市场已取得成功的国产打印厂商。2021年,公司打印机业务奔图+利盟合计出货量超400万台,整体出货量在全球激光打印机市场份额中排名第四位。办公软件也属于信创的核心内容。金山办公作为国内Office办公软件的核心供应商,份额领先。公司拥有办公软件领域30多年的研发经验及技术积累,旗下主要产品及服务皆由公司自主研发,对核心技术具有知识产权。2021年,公司国内机构授权业务收入9.62亿,同比大幅增长107.10%。我们认为,公司除了在信创市场具有较高份额外,个人办公服务订阅业务也发展良好,展现出较强的产品化、市场化能力。CPU领域,服务器方面海光、鲲鹏性能领先,桌面PC方面飞腾具有领先地位。从下游测试结果来看,当前国产服务器芯片中海光、鲲鹏性能领先。根据Spec官网测试结果,海光2号、鲲鹏920的跑分结果比2017年的AMD霄龙7601略强,与2021年英特尔至强8380以及AMD霄龙7763相比,落后约1~2代。行业客户对性能高度重视,鉴于当前海光、鲲鹏服务器CPU性能领先,上述两款芯片最受行业信创客户青睐。同时,行业中小用户过去服务器CPU以X86架构为主,迁移到ARM架构上面临较高的迁移成本,因此海光作为国产X86架构中性能最强芯片,高度受益于行业信创的推进。国产桌面PC芯片方面,飞腾无论是份额还是性能都具有领先地位,伴随飞腾下一代服务器芯片的推出,未来也将受益于行业信创服务器的推进。2.3.2能源IT:能源体系改革和生产安全需求共同推动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1)需求端:
能源进入“智能化时代”,电力和矿山行业的改造需求旺盛电网“十四五”投入资金规划较“十三五”增加,并向智能化、技术创新方向倾斜。根据南方电网和国家电网对“十四五”的投入规划,预计国家电网投入约2.23万亿元,南方电网投入约6700亿元,合计投入总额约2.9万亿元,较“十三五”的2.57万亿元、“十二五”的2万亿元有所提升。投资结构看,南方电网本次“十四五”的投入在配网段投资约3200亿元,占总投资的一半,可见其在智能化投入上的倾斜。考虑国家电网对本轮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方向,即在双碳政策要求下,将电网整体构架从原来的直线型架构向“源网荷储"+"多能互补”的新架构发展,“微网”、“储能”、“柔性供给”等新建设需求会带动电网从输、发、配、用、售等多环节的IT系统升级。这些都会加大对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投入,从而带动业内相关公司收入的持续增长。数字化的调节能力、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纳量、多元化的用电服务,提高电网“市场谋生能力”会成为本轮建设的着重点。随着电源主体从原有化石能源往可再生能源供给变化,新型电力系统在面对供需双侧变化的时候,需要构建源、荷、储三者参与的非实时电力电量平衡模式,可以通过数字化模型、数字孪生技术等来实现新型电网的可预可观可调节。在用户侧,如何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量,如何能让电价进一步市场化实现“市场谋生”等都会对原有营销服务模式提出升级要求,预期未来电网从单向供电服务,向发供一体、多元用能、打造“能源互联网”的更加市场化的服务模式方向发展,对涉及的“用电交易”、“碳市场”、“电网数据”等多环节数字化赋能的需求会有所增加。对生产安全的高度重视、人口红利的下降和政策的指引,共同驱动煤矿行业智能化建设需求的加速释放。从行业自身的需求角度来看,为应对未来人工价格的上涨和进一步降低矿井发生危险概率的需求,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推动行业发展已基本达成共识。政策方面,自国家2016年提出“互联网”+智慧能源的发展指导意见以后,在煤矿领域于2020年陆续出台了一些系列加速产业升级和智能化改造的文件。例如,2021年6月,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八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能源局、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制定出台了《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2021年版)》,其对生产矿山和新建矿山的建设目标做了要求,要求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云、边、端”架构下,实现基础设施建设、智能穿爆、智能采剥、灾害预警和智能辅助等5个方面的智能化建设。我们认为在行业政策持续推进、引导、鼓励的情况下,叠加降本增效、保安全的自身需求驱动,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有望进入加速期。智慧矿山建设规模近万亿级,保守测算未来三年智慧矿山软件市场需求约两百亿元。截止2020年底我国共有煤矿数量约4700处,其中年产120万吨以上的大型煤矿1200处左右(产量占全国的80%左右),年产30-120万吨的中型煤矿约2500处左右,30万吨以下的小型煤矿数量不到1000处。中大型煤矿智能化软件和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价值量在1000-2000万元,约占整体建设包的10%左右。综合考虑煤矿行业的侧供给改革,我们认为“十四五”期间参与智能化改造的煤矿以4000处中大煤矿为主体,以单煤矿建设费用2亿元,软件投资1000万元保守测算,对应智慧矿山建设规模达8000亿,软件市场为400亿。若在叠加考虑各省市预算情况和截至21年6月已启动建设了71处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以50%渗透率来测算“十四五”期间软件市场,则未来3年的智慧矿山软件需求可达192亿。(2)供给端:
市场化供给增多,前瞻性进行投入的公司具备先发优势本轮电网和煤炭的智能化改造空间较此前明显增多,市场化下参与者数量有所增加。电网原来几次体系变动的外部环境和这次有明显区别,本轮将推行的是电力市场化,即电力系统的投资回报需要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尤其是在用户侧。用户侧既参与电力的调节,又要承担电价上涨的预期,因而需要各方参与者在市场机制的参与下,选出最好、最有前景的技术路线或商业服务模式,才能降低本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成本、提升未来能源互联网的运用潜能。因而相对比电网原来的体系和生态,本次市场化空间更大,会引入更多的参入者。煤炭行业智能化领域,一方面政府提出了相对细节性的矿智能化建设指南,给了市场一个较明确的产品研发方向,另一方面本次建设的空间较大,吸引一些非煤炭行业,或者非软件行业的公司进入,造成行业竞争较之前激烈。电力交易、综合能源管理、电力服务等业务成为当前电力市场化探索的主要业务场景。预期到2030年,我国电能的终端消费占比可达35%,电力的商品和服务属性会进一步加强。参考电网“十四五”的投入规划和相关政策,明确需求靠市场化推动完成的目标包括:提高新能源的消纳量、实现电价的波动、找寻“多能互补”
的最优方案。基于前述三个目标,业内的参与者在电力交易软件、综合能源服务、分布式光伏管理等多业务场景进行探索。考虑电网是从一个相对闭环的生态向半市场化生态发展,系统内的厂商先发优势相对明显,受益本轮建设的需求的确定性更高,后进入的厂商则更看重厂商的市场拓展能力和技术优势。“智慧矿山”方案逐步体系化,5G、GIS、北斗系统的运用成为煤矿智能化的发展方向。智能化煤矿系统细分为信息基础设施、智能地质保障系统、智能综采系统、智能掘进系统、智能主煤流运输系统、智能辅助运输系统、智能综合保障系统、智能安全监控系统、智能分选系统、智能经营管理系统等10个主要智能化系统,通过各子系统的相互合作实现包括各种机电设备状态、重大危险源、施工人员等“人—物—环境”间的无障碍互联互通,实现国内煤矿智能化的3.0时代。技术方面,5G可以满足煤矿、选煤厂等内部相关部门及下属单位的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为各类应用系统提供了安全、稳定、可靠的工作环境,同时实现设备间的数据传输需求。GIS+北斗系统将煤矿空间信息处理变成“一张图”,落实透明化煤矿管理理念,为企业安全生产协同和调度、集中管控和科学决策提供信息化支撑。2.3.3金融IT:“金融信创+数字人民币”双重催化(1)行业信创接力党政信创,金融行业试点向业务系统推进信创,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包含了从IT底层的基础软硬件到上层应用软件的全产业链,包括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和应用软件等。2020年信创进入大规模落地推广阶段,其中党政信创发展最早。2022年1月6日,国家发改委公开印发《“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提出“到2025年国家电子政务网安全保障达到新水平,全面落实信息安全和信息系统等级分级保护制度,基本实现政务信息化安全可靠应用,确保政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全流程安全可靠”,这标志着党政信创正式从此前的电子公文(办公系统)领域进入到电子政务(业务系统)领域。行业信创市场看重产品性能,其中金融、电信、能源行业推进速度最快。金融信创进入加速期,试点范围向业务系统渗透。目前,金融行业信创已经进入高速增长期,此前分别于2020年8月和2021年5月开启一期、二期试点,涉及金融机构近200家。预计2022年前期试点金融机构新增IT支出中国产基础软硬件占比有望超30%。目前以国有大行为代表的部分金融机构已提前完成办公系统国产化,预计2022年金融信创进入加速期,有望为金融科技公司带来包括金融IT规划及业务咨询、金融科技产品、金融IT服务、云计算及运营服务和系统集成业务等全方位的市场项目机会,国产化范围也将从OA、邮件等办公系统向一般业务系统甚至核心业务系统渗透。在证券领域,2020年顶点软件联合东吴证券研发的A5信创版证券交易系统全面成功上线,该系统基于自主研发的“飞驰”内存数据库HyperDB、分布式交易中间件,采用了分布式、蜂窝化、云化、微服务化、实时多活、智能化服务治理等创新理念和技术,实现了大容量、低时延与高可靠性的统一,是国内首个不依赖于国外商用数据库的证券核心交易系统。在银行领域,2019年10月,国内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云架构信用卡核心业务系统——中信银行
StarCard新核心系统投产运行,基于完全云化、微服务、分布式架构,首次成功采用与中兴通讯联合研发的国产分布式数据库GoldenDB;2021年11月,邮储银行新一代个人业务核心系统首批业务功能投产上线,该系统是大型银行中率先同时采用企业级业务建模和分布式微服务架构,基于国产硬件、国产操作系统和国产数据库打造;2021年12月,中国银行新一代企业级技术平台成功投产,基于自建“云计算+分布式+自主可控”基础平台。(2)数字人民币试点持续推进,银行IT板块迎来较大催化数字人民币试点顺利进行,发展呈加速态势。我国的央行数字货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法定加密数字货币,称为“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DigitalCurrency/ElectronicPayment,DC/EP),是由央行主导,在保持实物现金发行的同时发行以加密算法为基础的数字货币。从本质上来看,DC/EP是M0的一部分,具有无限法偿性。从管理上来看,DC/EP坚持中心化管理模式,从而保证央行在投放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加强央行的宏观审慎和货币调控职能。从运营上来看,DC/EP采取双层运营体系,即央行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商业银行或其他运营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从而调动商业银行的积极性,顺利提升数字货币的接受程度。与其它支付方式相比,DC/EP具有支持双离线支付、发行成本低、安全性高等特点。2014年,央行启动对数字货币的研发工作;2019年底,宣布央行数字货币DC/EP基本完成顶层设计、标准制定、功能研发、联调测试等工作;2020年4月,人民银行公布了首批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包括深圳、成都、苏州和雄安新区四地;2020年10月增加上海、海南、长沙、西安、青岛、大连等试点地区和2022北京冬奥会场景,形成“10+1”试点格局。截至2021年底,全国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已开通2.61亿个,交易金额达875.65亿元;其中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公布数据显示,北京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已开通超1200万个,对公钱包已开通超130万个,覆盖食、住、行、游、购、娱、医等冬奥全场景40余万个,交易金额达96亿元。试点城市再扩容,场景应用逐步打开,有望在新一轮促消费政策落地中发挥重要作用。2022年3月31日,人民银行召开的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工作座谈会上宣布,将有序扩大试点范围,在现有试点地区基础上增加天津市、重庆市、广东省广州市、福建省福州市和厦门市、浙江省承办亚运会的6个城市(杭州、宁波、温州、湖州、绍兴和金华)作为试点地区,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在2022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场景试点结束后转为试点地区,数字人民币的试点扩容至目前的23个城市。今年1月,数字人民币APP(试点版)正式上线,目前数字人民币线上支付已接入多个主流APP,包括美团、滴滴出行、京东、百度、携程旅行、哔哩哔哩、饿了么、天猫超市等。在国内疫情反复背景下,全国各地响应国家稳增长政策安排,密集出台相关促消费政策。近日,为了提振民生消费、助力商户复苏,深圳分别于5月30日和6月9日通过美团平台发放3000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为支持服务业发展,雄安新区计划于5月30日至8月28日,以数字人民币形式发放近5000万元补贴,鼓励和扩大消费。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场景在持续扩大,有望在新一轮促消费政策落地中发挥重要作用。互联互通系统建设、围绕场景的应用开发都将给银行IT厂商带来增量业务需求。数字货币主要涉及发行、投放、流通和维护等环节。目前采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二元模式,发行端主要以央行为主导,主要涉及数字货币的发行、回笼、确权等操作。商业银行是数字货币投放主体,主要承担用户存取款等请求受理以及数字货币钱包和现有账户体系兑换职责,因此商业银行需要新建数字货币系统与央行侧进行对接、在传统账户核心系统中新增数字钱包模块(数字货币钱包ID字段)、拓展身份认证应用范围等,将新增大量IT系统建设和改造工作。(3)下半年人力成本压力有望下降,行业盈利能力有望回升行业面临人力成本压力,2021年人均薪酬明显提升,毛利率普遍下降,增收不增利。2021年主要银行IT公司人员总薪酬增长30.88%,其中人员增长11.46%,人员平均薪酬增长17.42%,人力成本面临较大压力。2021年银行IT板块主要企业毛利率普遍下降,平均毛利率由2020年的34%下降至2021年的30%。2021年板块整体收入增长11.0%,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1.5%。2022年一季度疫情冲击较大,预计2022年处于逐步恢复过程。2020年以来,金融信创叠加银行数字化转型带来行业增量需求,以国有大行IT支出为主导,银行IT板块迎来新一轮高景气周期,2021年多数银行IT上市公司下游需求强劲,纷纷加大人员和研发投入,2022年一季度受疫情冲击,多数公司人效下降,但成本和费用相对刚性,导致一季度经营业务出现较大程度下滑。考虑到一季度为银行IT企业传统淡季,而且目前国内疫情整体处于可控状态,同时叠加行业人力成本边际缓解趋势,我们预计银行IT板块上市公司2022年二季度及之后均处于业绩逐步修复期,盈利能力有望回升。(4)疫情影响存在不确定性二季度以来,江浙沪、京津冀等地疫情反复,目前整体形势可控。但由于这一轮疫情反复基本持续了两个月的时间,疫情防控措施的严格执行也给二季度宏观经济增长、微观企业经营带来冲击,尽管多数有条件企业通过VPN等线上形势进行应对,但人员出行的限制仍然给员工出差、现场部署实施等带来较大限制,下游客户部分项目也存在节奏延后的安排,预计会对金融IT企业二季度业绩带来负面影响。同时金融IT企业收入及利润分布存在很强的季节性,上半年占比较小,疫情影响带来的波动预计会给各家公司上半年表观增速带来较大冲击。2.3.4医疗IT:政策持续加码,市场格局改善,信息化助力医疗行业高质量发展(1)需求端:
政策加码带动行业建设加速,智慧医院、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带动医院端投入持续一方面,“以评促建”带动医院IT支出预算增加;另一方面,新冠疫情加速了创新医疗服务与应用的渗透率,两方面持续推进行业需求上行。当前,医疗健康行业处于全面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十四五”新起点的开始,我们认为国家对医疗和公卫行业的信息化投入仍将持续,无论是政策层面持续深化医改、推进智慧医院、医联体、在线诊疗等新医疗IT需求,还是实操层面进一步推进电子病历评级、互联互通和DRGs系统落地,都将为院端、公卫、医保等各医疗相关领域IT建设市场带来更多空间与机遇。2019年中国医疗行业IT总支出为548.20亿元人民币,较上一年增长11.50%,预计到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41.50亿元人民币,2019至2024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为13.70%。电子病历、互联互通、医疗信息化系统维护与升级等常规院端需求仍在增长。上半年疫情影响部分省市的招标工作,下半年招标工作有望加速推进。近些年,国家对医疗信息化日益重视,以评促建的方式推动国内HIS发展。其中2019年,国家卫健委制定的《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19版)》中明确医院绩效需考核电子病历的水平和建设节点,要求2022年所有三级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4级以上,二级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3级以上。对于互联互通、智慧服务等都会被纳入医院评级中,因而医院会在评级压力下加大对相关IT建设需求。此外,截至2020年7月参评电子病历水平分级的三级公立医院从994家上升到1764家,参评率达94.58%,全国平均级别从2.22上升至2.72,但对于平均4级以上的要求仍存在一定距离。因此,我们认为一方面电子病历、互联互通等新的考核要求下的IT建设需求高峰期仍会持续,另一方面随着院端IT系统整体水平的提升,未来的运营维护需求和费用也将较过去有所增长,因而看好医疗IT常规性需求的增长。公卫事件的突发考核我国相关部门处理能力,未来常态化监管或会加大对信息化的需求,带动公卫信息化投入的持续增加。参考过去,每当有全国性公卫事件发生以后,未来1-2年往往是政府加大公卫投入的时期。2020年国家财政部发行1万亿抗疫特别国债,全部转给地方主要用于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疫相关支出,规划了各地新增医院数量合计超过500家,并在2021年要求全国至少1000家县医院在2025年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考虑以往市级和县级医院的信息化筹资来源的差异,公卫的财政补贴会在县级医院信息化投入上进行倾斜,以每家医院5000万元的规划来看,仅“千县计划”规模可达500亿。未来常态化的监管需要对居民的流动、就医数据等多数据进行管理,原有区域性的公卫系统需要进一步与国家层级、医院系统等进行打通,预计会带来新一轮公卫系统更新、升级需求。医保支付系统改革和医保新系统建设,带来“新医保”信息化市场需求。2021年11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印发的《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的了DRG/DIP的落地时间,即到2025年底,DRG/DIP支付方式基本实现病种、医保基金全覆盖。对于IT建设进度,2022年4月,国家医保局发文要求在2022年11月底前,实现DRG/DIP功能模块的全落地。当前推行的新医保支付方式,即带来医院支付系统、医保对接系统的更新需求,还给医院的绩效管理、DRG模块管理、成本核算等多模块带来新的建设需求。我们预计,仅考虑DRG/DIP的信息化改造需求,医院端投入资金约为300万/家,医保及卫建委投入资金为300万/市/平台,合计市场空间可达400亿,将在未来3年内进行释放。互联网医疗、智慧医院、智慧服务等新兴业务随着技术成熟与渗透率提升,带来需求加速释放。一方面,疫情催生了互联网医疗、在线医疗等新兴业务的加速发展,带来相关信息化方案和建设业务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随着医院、公卫体系的信息化水平提升和大数据应用、物联网技术的成熟,涉及一些智能物联的智慧医院、智慧服务等的新模式也开始被接纳并采购。因此,我们认为未来医疗IT行业将受益创新业务的快速发展。(2)供给端:行业集中度提升加速,产品复杂化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州市增城区教育学会
- 2024年税务师题库附完整答案(网校专用)
- 《房地产全案营销》课件
- 《清华大学介绍》课件
- 生命的意義及人生哲學導讀
- 2025代理商供销合同范文
- 2024年度天津市公共营养师之三级营养师题库综合试卷B卷附答案
- 2024年度四川省公共营养师之四级营养师自测模拟预测题库
- 2024年度四川省公共营养师之三级营养师模拟试题(含答案)
- 2025关于借款合同的还款期限规定
- 中国八大植被区域划分
- 厂内机动叉车日常检查记录表
- 各类仪器仪表校验记录表18篇
- 自动生产排程 SMT 多线体 版
- 防造假管理程序文件
- 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上册单词表
- 中石油职称英语
- 2023年副主任医师(副高)-神经内科学(副高)考试历年真题荟萃带答案
-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科学四年级创新作业测试卷【附答案】
- 硫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工程施工现场存在的环保问题及解决建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