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288ad2444c22cd6a47905e24bee0d7d/f288ad2444c22cd6a47905e24bee0d7d1.gif)
![行政管理学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288ad2444c22cd6a47905e24bee0d7d/f288ad2444c22cd6a47905e24bee0d7d2.gif)
![行政管理学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288ad2444c22cd6a47905e24bee0d7d/f288ad2444c22cd6a47905e24bee0d7d3.gif)
![行政管理学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288ad2444c22cd6a47905e24bee0d7d/f288ad2444c22cd6a47905e24bee0d7d4.gif)
![行政管理学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288ad2444c22cd6a47905e24bee0d7d/f288ad2444c22cd6a47905e24bee0d7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政管理学》导读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淳安分校副校长高级讲师朱鉴斌联系方式:6491655364826096E—mail:zjb@《行政管理学》导读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淳安分校1本次导学讲三个问题一、本课程实施意见二、几点希望和要求三、各章要点导学(绪论与第一章)本次导学讲三个问题一、本课程实施意见23、教材框架全书十五章:绪论第一章行政环境第二章政府职能第三章行政体制第四章行政组织第五章行政领导3、教材框架全书十五章:3第六章人事行政第七章机关管理第八章行政道德第九章行政决策第十章行政执行第六章人事行政4第十一章行政监督第十二章依法行政第十三章行政方法第十四章财务行政第十五章行政效率第十一章行政监督5三、各章要点导学三、各章要点导学6《绪论》重点三个
(一)、行政管理和行政管理学概念(二)、行政管理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著作、时间及其重要理论贡献(三)、行政管理学的学科特点《绪论》重点三个
(一)、行政管理和行政管理学概念7(一)、行政管理和行政管理学概念(一)、行政管理和行政管理学概念8行政与行政管理是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在西方学术界,学者对“行政”的理解见仁见智,说法多种,其代表性观点有三种。目前,我国行政管理界关于“行政”的含义也众说不一,但是人们都把马克思主义关于行政的阐释作为共同的遵从,即“行政是国家的组织活动”。1、行政管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组织活动。行政与行政管理是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在西方学92、研究和探索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规律的科学,人们称之为行政管理学或“公共行政学”,亦简称“行政学”。2、研究和探索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10(二)、行政管理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著作、时间及其重要理论贡献(二)、行政管理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著作、时间及其重要理论11西方学术界对行政的理解1、魏劳毕(美国行政学家):提出“狭义行政学”。2、古德诺(美国行政学家):提出“广义行政学”。3、西蒙(美国学者):提出“最广义行政学)。西方学术界对行政的理解1、魏劳毕(美国行政学家):提出“狭义124、古立克(美国著名行政学家):提出“行政管理七职能说”,即有名的POSDCRB(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4、古立克(美国著名行政学家):提出“行政管理七职能说”,即13行政管理学形成发展三个时期1、科学管理时期史坦因(德国学者):1865年撰写《行政学》威尔逊(美国学者):1887年发表《行政的研究》(誉为行政学的鼻祖)。怀特(美国):1926年撰写《行政学导论》。行政管理学形成发展三个时期1、科学管理时期14魏劳毕(美国):1927年发表《行政学原理》泰勒(美国):1911年发表《科学管理原理》,誉为“科学管理之父”。法约尔(法国):发表《工业原理和一般原理》,誉为“管理理论之父”。韦伯(德国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管理学家):代表作《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誉为“组织理论之父”。魏劳毕(美国):1927年发表《行政学原理》152、行为科学时期(人际关系阶段)梅奧(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桑实验、人际关系学术的创始人)巴纳德(提出非正式组织)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论)麦格雷戈(提出“X”理论和“Y’’理论)西蒙(管理就是决策)2、行为科学时期(人际关系阶段)163、系统理论时期卡斯特和落森茨:《组织与管理:系统与权变的方法》运用综合的观点、开放的观点、环境系统的观点、和投入产出的观点,来考察行政活动过程。3、系统理论时期17认为组织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它是一个由目标和价值、结构、技术、社会心理、管理等五个分系统组成的系统。认为组织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18(三)、行政管理学的学科特点
行政管理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系统的科学,其学科特点是比较突出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综合性;2、实践性;3、系统性;4、技术性;5、发展性。(三)、行政管理学的学科特点行政管理作为19自检自测P:4、5、8、10、12、14、15、16、17、18、20页。自检自测P:4、5、8、10、12、14、15、16、1720第一章《行政环境》重点四个(一)、行政环境的概念(二)、行政环境的特点(三)、行政环境的划分(四)、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相互关系第一章《行政环境》重点四个(一)、行政环境的概念21(一)、行政环境概念(一)、行政环境概念22
人们把围绕行政管理主体或间接直接地作用于行政管理活动的客观因素的总和,称之为行政环境。
人们把围绕行政管理主体或间接直接地作用于行政23(二)、行政环境的特点1、多样性;2、复杂性;3、可变性;4、互动性。(二)、行政环境的特点1、多样性;24(三)、行政环境的划分对复杂多样的行政环境,可以从内容、社会结构、行政环境具体作用过程及地域、行政环境对行政主体的影响范围等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三)、行政环境的划分对复杂多样的行政环境,可25(四)、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相互关系(四)、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相互关系26、行政环境是行政管理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制约条件,是行政活动的前提和出发点,但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不是消极的、被动的、无能为力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创造性的。行政管理和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
行政环境制约和影响行政管理系统及其活动。2、
行政管理反作用于行政环境。、行政环境是行政管理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制约条件,是行政活动27自检自测1、P24、25、、27、32、33、38、39页练习题。2、网上自主浏览相关资源,加深理解。自检自测1、P24、25、、27、32、33、38、39页练28第二章 政府职能
4个重点:1、
政府职能、社会保障制度概念及其划分2、
政府职能的特点3、
你认为怎样才能做到政企分开,真正地转变政府职能?4、
中国政府的经济职能?第二章 政府职能
4个重点:29第三章 行政体制
三个重点:1、
行政体制、集权制、层级制、分权制、议行合一制等概念2、
行政体制的特点和功能3、
行政体制的构成要素第三章 行政体制
三个重点:30
一、行政体制又称行政管理体制,它由该国的基本的政治制度规定,受该国经济制度、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制约。就行政体制各组成部分的地位和关系而言,行政体制的核心是行政权力的划分和气行政职能的配置。行政管理学31二、行政体制具有如下特点:(1)行政体制产生的先导性;(2)行政体制存在的永久性;(3)行政体制对行政效率影响的全局性;(4)行政体制各构成要素的可变性。二、行政体制具有如下特点:(1)行政体制产生的先导性;(2)32三、行政体制的功能可分为积极功能和消极功能。积极功能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1)对政府行政组织的框定、调控和制约作用;(2)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制度的促进、保证、和保护作用。消极功能的作用常在行政体制功能失调的情况下产生。三、行政体制的功能可分为积极功能和消极功能。积极功能的作用体33行政体制功能失调的原因极其复杂,主要有:第一,行政体制的惰性;第二,行政体制缺乏合理性、科学性,引起行政管理的混乱和无序。行政体制功能失调的原因极其复杂,主要有:第一,行政体制的惰性34 四、行政体制是由若干相关要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基本要素主要有:行政权力体制,行政领导体制、人事管理体制、行政监督体制、中央与地方关系体制和行政区划体制。 四、行政体制是由若干相关要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基本要素35五、三权分立制度是根据近代分权学说建立起来的。近代分权学说由英国的洛克倡导,由法国的孟德斯鸠完成。它建立的根据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理论基础是与社会契约论相结合的近代自然法学说。三权分立制度首先在美国建立并实行。后为大多数的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关组织与活动的基本制度。但因各国不同而有不同形式。美国是实行三权分立最典型的国家之一。五、三权分立制度是根据近代分权学说建立起来的。近代分权学说由36六、现代议行合一制的最早雏形是1871年法国无产阶级革命所建立的巴黎公社。议行合一制的基本特征是:(1)由人民直接或间接地选举的代表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六、现代议行合一制的最早雏形是1871年法国无产阶级革命所建37(2)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机关产生,各自对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并受其监督。议行合一制的理论依据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议行合一制比起三权分立制度更能体现人民意志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2)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机关产生,各自对国38七、在现代国家中,行政领导者以不同的组织原则和方式、方法,组织并形成了多种类型的领导体制,这些领导体制,按照各机关参与最高决策事务的人数,可划分为首长制和合议制;按照机关内部各组成单位的职权性质和工作范围,可分为层级制和机能制。七、在现代国家中,行政领导者以不同的组织原则和方式、方法,组39按照上下级组织享有决策权的大小,可分为集权制和分权制;按照行政领导是否统一,可分为完整制的分离制。同时,这些类型在各国又有不同的称谓和存在形态。如美国的总统制、英国的内阁制、瑞士的委员会制,中国的国务院制等。上述这些类型或形态各有优劣利弊,对行政效率各自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也各有其消极制约作用。按照上下级组织享有决策权的大小,可分为集权制和分权制;按照行40八、行政区划是国家进行分权管理,实施有效统治的重要手段之一。行政区划与地方各级政权相互依存。按地域划分行政区而不依氏族划分部落,这是国家区别于氏族组织的一个基本特点:行政区划虽因国家本质不同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但它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范畴,具有一定的历史延续性,另外,在同一个政权下,由于政治、经济、民族等情况的变化,在不同时期的行政区划也会有所调整和变更。八、行政区划是国家进行分权管理,实施有效统治的重要手段之一。41社会主义国家行政区划的划分主要根据以下原则:(1)政治原则;(2)经济原则;(3)民族原则。还要考虑历史传统、人口分布、地理环境和国防需要等条件,科学地、合理地确定行政区划,以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行政区划的划分主要根据以下原则:(1)政治原则;42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行政区划大体上经历了五个发展时期。现行宪法规定,中国行政区域按三级划分。目前,中国设有省级单位32个,其中四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另外,“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我国政府分别于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恢复了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并设立了特别行政区,它们是按照‘一国两制’而建立的享受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直属于中央人民政府,体现了中国新的历史时期行政区划的一个特点。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行政区划大体上经历了五个发展时期。现行宪43第四章行政组织
七个重点:1、
行政组织、咨询机关概念2、
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特点和结构模式是怎样的?3、
泰勒和韦伯的理论贡献及其地位第四章行政组织
七个重点:444、
管理幅度和层级设置的关系5、
社会主义行政组织的基本原则6、
权变组织理论、系统组织理论、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7、
如何保持机构设置的完整统一4、
管理幅度和层级设置的关系45一、行政组织专指政府组织,是政府组织的表态结构和动态活动过程的统一。我国的行政组织包括从中央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单位。行政组织具有政治性、社会性、权威性、法制性和系统性等特点。行政管理学46二、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有(1)职能目标;(2)行政人员;(3)行政机构;(4)权力与责任;(5)运行程序;(6)法制规范;(7)物财资源。二、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有(1)职能目标;(2)行政人员;(347三、行政组织的类型主要有:(1)领导机关;(2)职能机关;(3)办公机关;(4)咨询机关;(5)派出机关;(6)信息机关。三、行政组织的类型主要有:48四、传统组织理论也称早期组织理论或古典组织理论,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前后。泰罗的科学管理组织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组织理论和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是传统组织理论的突出代表。四、传统组织理论也称早期组织理论或古典组织理论,形成于20世49五、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又称新古典组织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包括以梅奥为代表的组织平衡理论和以西蒙为代表的系统决策过程组织理论等。五、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又称新古典组织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六、系统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又称现代组织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以后,是系统理论在组织领域运用的直接产物。影响较大的有以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为代表的系统组织理论,以伍沃德和菲德勒为代表的权变组织理论。六、系统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又称现代组织理论,产生于20世纪651七、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社会主义行政组织原则的构想1、
政府官员由群众直接选举放进行监督,政府官员应是人民的公仆;2、
社会主义行政组织应是议行合一的组织形式;3、
社会主义政府应是廉价政府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府只应有为数不多的行政重要职能,主张大社会,小政府。七、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社会主义行政组织原则的构想52八、列宁关于社会主义行政组织的理论1、
行政组织要精简高效2、
行政组织要实行民主管理3、
克服行政组织中存在的官僚主义现象4、
行政组织活动要实现科学化八、列宁关于社会主义行政组织的理论53九、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组织理论1、
坚持共产党对行政组织的领导2、
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3、
坚持精干高效原则;4、
注重行政组织的作风建设5、
强调思想教育的作用和改善思想教育的方法;强调行政组织建设必须以政府职能为依据,以法律制度为准绳九、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组织理论54十、行政组织结构是指行政组织各层级、各部门依据法律准则确立的排列组合关系。这些结构模式主要有;直线式、直线参谋式、直线职能式、直线综合式和多维式。十、行政组织结构是指行政组织各层级、各部门依据法律准则确立的55合理的行政组织结构是实现行政目标,提高行政效率的物质基础,其主要功能如下;1、
促进行政目标的实现;2、
有利于稳定人员的情绪,调动人员的积极性;3、
促使行政组织系统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4、
是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前提。合理的行政组织结构是实现行政目标,提高行政效率的物质基础,其56十一、影响行政组织层级设置的因素1、
行政组织的层级设置取决于组织规模和组织管理的幅度;十一、影响行政组织层级设置的因素572、行政组织的层级设置还应综合考虑以下具体因素;(1)组织内部工作任务的相近程度;(2)组织内各岗位的接近程度;(3)组织成员的素质条件;(4)工作任务需要协调的程度。2、行政组织的层级设置还应综合考虑以下具体因素;(1)组织内58十二、行政组织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有;(10职能目标原则;(2)完整统一原则;(3)精简原则;(4)法制原则;(5)职责权一致原则;(6)动力原则。
十二、行政组织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有;(10职能目标原则;(259第五章 行政领导
8个重点:1、
行政领导、榜样示范方式、行政领导方式概念和类型2、
行政领导的主要方式有哪些?3、
领导和管理之间的关系第五章 行政领导
8个重点:604、行政领导产生的主要方式有哪些?5、
行政领导的群体结构该如何合理化?6、
如何实现行政领导群体结构的优化组合?7、
行政领导的主要功能有哪些?8、行政领导的权力来源是什么?4、行政领导产生的主要方式有哪些?61一、行政领导的权力属于政治权力的一种。它是指行政领导者和行政领导集团依靠特定的强制性手段,为有效地执行国家意志和实现一定的行政组织目标,依法对其领导对象进行管理控制的能力。行政管理学62行政领导的权力来源于何处?古往今来,不同的行政文化观的人持有不同甚至相反的观点,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几种:行政领导的权力来源于何处?古往今来,不同的行政文化观的人持有631、
血统论的行政文化观认为,行政领导的权力来自于世袭;2、
金钱论的行政文化观认为,行政领导的权力来自财富;3、
唯意志论的行政文化观认为,行政领导的权力来自于超人的意志;4、
法治论的行政文化观认为,行政领导的权力来自于法定地位,来自于法律规定与认可。1、
血统论的行政文化观认为,行政领导的权力来自于世袭;64历史唯物论的行政文化观认为,行政领导的权力来自于人民的委托,组织的授予,并通过体现人民意志的法律形式予以确认。具体领导的权力来源有三;(1)行政职位;(2)行政授权;(3)行政规章制度。历史唯物论的行政文化观认为,行政领导的权力来自于人民的委托,65二、行政领导的功能1、
确立本组织目标2、
组织和协调下级的工作3、
协调本组织与外部的关系;4、
激励下属努力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工作并对他们的工作及时予以评价和控制。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起用人才二、行政领导的功能66三、行政领导方式主要有强制性命令方式、疏导教育方式、物质激励方式和榜样示范方式四种四、按照行政管理过程中决策参与的范围、行政权力分配的集散程度以及行政监督方式的不同,行政领导类型可分为集权型、分权型和放任型三种三、行政领导方式主要有强制性命令方式、疏导教育方式、物质激励67五、行政领导方式的综合应用1、
要承认各种领导方式的局限性2、
要注意发挥各种行政领导方式的优势3、
要系统综合发挥行政领导方式的结构优势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领导活动更应该注重榜样示范方式和疏导教育方式的运用五、行政领导方式的综合应用68六、行政领导者是指根据国家法律行使行政权力,在行政领导活动中承担相应责任,处于领导、决策地位的人员。他们具有一般行政人员所没有的特点:六、行政领导者是指根据国家法律行使行政权力,在行政领导活动中691、
行政领导者工作手段主要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2、
行政领导者的工作对象不仅是物质因素,更重要的是非物质因素,即行政信息。3、
行政领导者的工作性质是脑力劳动、生产性劳动和创造性劳动。4、
行政领导者是职位、权力、责任的综合体。1、
行政领导者工作手段主要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70七、行政领导者的产生方式主要原因有四种:即选任制、委任制、考任制和聘任制。根据不同标准,行政领导者可作不同类别划分。八、行政领导者群体结构是指行政领导者群体或领导班子中的排列组合。优化的行政领导者的群体结构,其意义体现在;七、行政领导者的产生方式主要原因有四种:即选任制、委任制、考711、
有利于行政领导者个体的作用的发挥2、
有利于发挥行政领导群体的整体功能3、有利于行政领导群体的新陈代谢,使领导群体处于动态平衡中,实现行政权力的正常交接。1、
有利于行政领导者个体的作用的发挥72九、行政领导者群体结构的合理形式1、
行政领导者群体专业知识人员的优化组合。2、
行政领导者群体气质结构合理形式的基本要求是不同气质性格人员的优化组合。行政领导者的年龄结构合理形式的基本要求是老、中表、青人员的优化组合九、行政领导者群体结构的合理形式73十、行政领导者群体结构的优化组合1、加强每个行政领导者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思想观念,是行政领导者群体结构优化组合的基础。1、
从行政管理活动家的实际需要出发,优化行政领导者群体结构;2、
动态调整。维持行政领导者群体结构的优化组合;3、
面向未来,建设年轻化的行政领导群体。十、行政领导者群体结构的优化组合74第六章 人事行政
6个重点:1、
人事行政、考核制、考录制等概念2、
我国公务员考核的主要内容和考核重点3、
公务人员晋升的原则和种类第六章 人事行政
6个重点:754、
现代人事行政的发展趋势5、
公务人员考试录用的方式和原则。6、
公务员调配的方式有哪些?4、
现代人事行政的发展趋势76第七章机关管理4个重点:1、
机关管理和档案管理概念2、
机关管理现代化的内容3、
机关管理的功能4、
在办公自动化条件下,机关管理的基本手段是什么第七章机关管理4个重点:77第八章 行政道德
三个重点:1、
行政道德概念2、
我国行政道德的功能和基本原则3、
行政道德特点第八章 行政道德
三个重点:78第九章 行政决策5个重点:1、
行政决策、经验决策、科学决策、非理性决策、追踪决策、行政决策体制、例行性决策概念2、
行政决策的分类和特点第九章 行政决策5个重点:793、
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和步骤4、
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5、行政领导者该如何发挥行政决策咨询系统的作用3、
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和步骤80第十章 行政执行
7个重点:1、行政执行、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行政控制等概念2、影响行政执行的主观因素3、行政指挥的方式和行政沟通的渠道。第十章 行政执行
7个重点:814、
行政执行和行政管理、行政决策的关系5、
影响行政执行的因素6、
行政执行的特点7、
行政控制的主要方法4、
行政执行和行政管理、行政决策的关系82第十一章 行政监督5个重点:1、
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和法制监督概念2、
行政监督的种类3、
社会监督的种类4、
行政监察的权限5、
各种行政监督的性质和特点第十一章 行政监督5个重点:83第十二章 依法行政
5个重点:1、
依法行政、行政处罚、行政法律责任、违法行政法律责任概念2、
行政法律责任的性质3、
违法行政责任的特征与追究种类4、
行政处罚的特征和原则5、
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第十二章 依法行政
5个重点:84第十三章 行政方法6个重点:1、
行政方法、目标管理方法、网络规划技术概念2、
在行政管理中,运用网络规划技术的优点有哪些第十三章 行政方法6个重点:853、现代行政方法具有哪些特点4、目标管理理论的创始人、著作和地位5、目标管理方法的特点6、预测的方法表哪些?3、现代行政方法具有哪些特点86第十四章 财务行政3个重点:1、
财务行政概念2、
中央和地方如何划分收入3、
财务行政的作用第十四章 财务行政3个重点:87第十五章 行政效率
6个重点:1、
行政效率和直接测量法标准比较法概念2、
提高行政效率的主要途径3、
行政效率的测量方法有哪些?第十五章 行政效率
6个重点:884、行政效率的特点。5、行政效率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6、影响行政效率的主要因素4、行政效率的特点。89《行政管理学》导读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淳安分校副校长高级讲师朱鉴斌联系方式:6491655364826096E—mail:zjb@《行政管理学》导读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淳安分校90本次导学讲三个问题一、本课程实施意见二、几点希望和要求三、各章要点导学(绪论与第一章)本次导学讲三个问题一、本课程实施意见913、教材框架全书十五章:绪论第一章行政环境第二章政府职能第三章行政体制第四章行政组织第五章行政领导3、教材框架全书十五章:92第六章人事行政第七章机关管理第八章行政道德第九章行政决策第十章行政执行第六章人事行政93第十一章行政监督第十二章依法行政第十三章行政方法第十四章财务行政第十五章行政效率第十一章行政监督94三、各章要点导学三、各章要点导学95《绪论》重点三个
(一)、行政管理和行政管理学概念(二)、行政管理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著作、时间及其重要理论贡献(三)、行政管理学的学科特点《绪论》重点三个
(一)、行政管理和行政管理学概念96(一)、行政管理和行政管理学概念(一)、行政管理和行政管理学概念97行政与行政管理是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在西方学术界,学者对“行政”的理解见仁见智,说法多种,其代表性观点有三种。目前,我国行政管理界关于“行政”的含义也众说不一,但是人们都把马克思主义关于行政的阐释作为共同的遵从,即“行政是国家的组织活动”。1、行政管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组织活动。行政与行政管理是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在西方学982、研究和探索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规律的科学,人们称之为行政管理学或“公共行政学”,亦简称“行政学”。2、研究和探索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99(二)、行政管理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著作、时间及其重要理论贡献(二)、行政管理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著作、时间及其重要理论100西方学术界对行政的理解1、魏劳毕(美国行政学家):提出“狭义行政学”。2、古德诺(美国行政学家):提出“广义行政学”。3、西蒙(美国学者):提出“最广义行政学)。西方学术界对行政的理解1、魏劳毕(美国行政学家):提出“狭义1014、古立克(美国著名行政学家):提出“行政管理七职能说”,即有名的POSDCRB(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4、古立克(美国著名行政学家):提出“行政管理七职能说”,即102行政管理学形成发展三个时期1、科学管理时期史坦因(德国学者):1865年撰写《行政学》威尔逊(美国学者):1887年发表《行政的研究》(誉为行政学的鼻祖)。怀特(美国):1926年撰写《行政学导论》。行政管理学形成发展三个时期1、科学管理时期103魏劳毕(美国):1927年发表《行政学原理》泰勒(美国):1911年发表《科学管理原理》,誉为“科学管理之父”。法约尔(法国):发表《工业原理和一般原理》,誉为“管理理论之父”。韦伯(德国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管理学家):代表作《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誉为“组织理论之父”。魏劳毕(美国):1927年发表《行政学原理》1042、行为科学时期(人际关系阶段)梅奧(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桑实验、人际关系学术的创始人)巴纳德(提出非正式组织)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论)麦格雷戈(提出“X”理论和“Y’’理论)西蒙(管理就是决策)2、行为科学时期(人际关系阶段)1053、系统理论时期卡斯特和落森茨:《组织与管理:系统与权变的方法》运用综合的观点、开放的观点、环境系统的观点、和投入产出的观点,来考察行政活动过程。3、系统理论时期106认为组织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它是一个由目标和价值、结构、技术、社会心理、管理等五个分系统组成的系统。认为组织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107(三)、行政管理学的学科特点
行政管理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系统的科学,其学科特点是比较突出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综合性;2、实践性;3、系统性;4、技术性;5、发展性。(三)、行政管理学的学科特点行政管理作为108自检自测P:4、5、8、10、12、14、15、16、17、18、20页。自检自测P:4、5、8、10、12、14、15、16、17109第一章《行政环境》重点四个(一)、行政环境的概念(二)、行政环境的特点(三)、行政环境的划分(四)、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相互关系第一章《行政环境》重点四个(一)、行政环境的概念110(一)、行政环境概念(一)、行政环境概念111
人们把围绕行政管理主体或间接直接地作用于行政管理活动的客观因素的总和,称之为行政环境。
人们把围绕行政管理主体或间接直接地作用于行政112(二)、行政环境的特点1、多样性;2、复杂性;3、可变性;4、互动性。(二)、行政环境的特点1、多样性;113(三)、行政环境的划分对复杂多样的行政环境,可以从内容、社会结构、行政环境具体作用过程及地域、行政环境对行政主体的影响范围等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三)、行政环境的划分对复杂多样的行政环境,可114(四)、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相互关系(四)、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相互关系115、行政环境是行政管理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制约条件,是行政活动的前提和出发点,但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不是消极的、被动的、无能为力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创造性的。行政管理和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
行政环境制约和影响行政管理系统及其活动。2、
行政管理反作用于行政环境。、行政环境是行政管理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制约条件,是行政活动116自检自测1、P24、25、、27、32、33、38、39页练习题。2、网上自主浏览相关资源,加深理解。自检自测1、P24、25、、27、32、33、38、39页练117第二章 政府职能
4个重点:1、
政府职能、社会保障制度概念及其划分2、
政府职能的特点3、
你认为怎样才能做到政企分开,真正地转变政府职能?4、
中国政府的经济职能?第二章 政府职能
4个重点:118第三章 行政体制
三个重点:1、
行政体制、集权制、层级制、分权制、议行合一制等概念2、
行政体制的特点和功能3、
行政体制的构成要素第三章 行政体制
三个重点:119
一、行政体制又称行政管理体制,它由该国的基本的政治制度规定,受该国经济制度、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制约。就行政体制各组成部分的地位和关系而言,行政体制的核心是行政权力的划分和气行政职能的配置。行政管理学120二、行政体制具有如下特点:(1)行政体制产生的先导性;(2)行政体制存在的永久性;(3)行政体制对行政效率影响的全局性;(4)行政体制各构成要素的可变性。二、行政体制具有如下特点:(1)行政体制产生的先导性;(2)121三、行政体制的功能可分为积极功能和消极功能。积极功能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1)对政府行政组织的框定、调控和制约作用;(2)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制度的促进、保证、和保护作用。消极功能的作用常在行政体制功能失调的情况下产生。三、行政体制的功能可分为积极功能和消极功能。积极功能的作用体122行政体制功能失调的原因极其复杂,主要有:第一,行政体制的惰性;第二,行政体制缺乏合理性、科学性,引起行政管理的混乱和无序。行政体制功能失调的原因极其复杂,主要有:第一,行政体制的惰性123 四、行政体制是由若干相关要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基本要素主要有:行政权力体制,行政领导体制、人事管理体制、行政监督体制、中央与地方关系体制和行政区划体制。 四、行政体制是由若干相关要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基本要素124五、三权分立制度是根据近代分权学说建立起来的。近代分权学说由英国的洛克倡导,由法国的孟德斯鸠完成。它建立的根据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理论基础是与社会契约论相结合的近代自然法学说。三权分立制度首先在美国建立并实行。后为大多数的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关组织与活动的基本制度。但因各国不同而有不同形式。美国是实行三权分立最典型的国家之一。五、三权分立制度是根据近代分权学说建立起来的。近代分权学说由125六、现代议行合一制的最早雏形是1871年法国无产阶级革命所建立的巴黎公社。议行合一制的基本特征是:(1)由人民直接或间接地选举的代表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六、现代议行合一制的最早雏形是1871年法国无产阶级革命所建126(2)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机关产生,各自对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并受其监督。议行合一制的理论依据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议行合一制比起三权分立制度更能体现人民意志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2)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机关产生,各自对国127七、在现代国家中,行政领导者以不同的组织原则和方式、方法,组织并形成了多种类型的领导体制,这些领导体制,按照各机关参与最高决策事务的人数,可划分为首长制和合议制;按照机关内部各组成单位的职权性质和工作范围,可分为层级制和机能制。七、在现代国家中,行政领导者以不同的组织原则和方式、方法,组128按照上下级组织享有决策权的大小,可分为集权制和分权制;按照行政领导是否统一,可分为完整制的分离制。同时,这些类型在各国又有不同的称谓和存在形态。如美国的总统制、英国的内阁制、瑞士的委员会制,中国的国务院制等。上述这些类型或形态各有优劣利弊,对行政效率各自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也各有其消极制约作用。按照上下级组织享有决策权的大小,可分为集权制和分权制;按照行129八、行政区划是国家进行分权管理,实施有效统治的重要手段之一。行政区划与地方各级政权相互依存。按地域划分行政区而不依氏族划分部落,这是国家区别于氏族组织的一个基本特点:行政区划虽因国家本质不同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但它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范畴,具有一定的历史延续性,另外,在同一个政权下,由于政治、经济、民族等情况的变化,在不同时期的行政区划也会有所调整和变更。八、行政区划是国家进行分权管理,实施有效统治的重要手段之一。130社会主义国家行政区划的划分主要根据以下原则:(1)政治原则;(2)经济原则;(3)民族原则。还要考虑历史传统、人口分布、地理环境和国防需要等条件,科学地、合理地确定行政区划,以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行政区划的划分主要根据以下原则:(1)政治原则;131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行政区划大体上经历了五个发展时期。现行宪法规定,中国行政区域按三级划分。目前,中国设有省级单位32个,其中四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另外,“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我国政府分别于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恢复了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并设立了特别行政区,它们是按照‘一国两制’而建立的享受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直属于中央人民政府,体现了中国新的历史时期行政区划的一个特点。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行政区划大体上经历了五个发展时期。现行宪132第四章行政组织
七个重点:1、
行政组织、咨询机关概念2、
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特点和结构模式是怎样的?3、
泰勒和韦伯的理论贡献及其地位第四章行政组织
七个重点:1334、
管理幅度和层级设置的关系5、
社会主义行政组织的基本原则6、
权变组织理论、系统组织理论、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7、
如何保持机构设置的完整统一4、
管理幅度和层级设置的关系134一、行政组织专指政府组织,是政府组织的表态结构和动态活动过程的统一。我国的行政组织包括从中央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单位。行政组织具有政治性、社会性、权威性、法制性和系统性等特点。行政管理学135二、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有(1)职能目标;(2)行政人员;(3)行政机构;(4)权力与责任;(5)运行程序;(6)法制规范;(7)物财资源。二、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有(1)职能目标;(2)行政人员;(3136三、行政组织的类型主要有:(1)领导机关;(2)职能机关;(3)办公机关;(4)咨询机关;(5)派出机关;(6)信息机关。三、行政组织的类型主要有:137四、传统组织理论也称早期组织理论或古典组织理论,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前后。泰罗的科学管理组织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组织理论和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是传统组织理论的突出代表。四、传统组织理论也称早期组织理论或古典组织理论,形成于20世138五、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又称新古典组织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包括以梅奥为代表的组织平衡理论和以西蒙为代表的系统决策过程组织理论等。五、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又称新古典组织理论,产生于20世纪139六、系统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又称现代组织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以后,是系统理论在组织领域运用的直接产物。影响较大的有以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为代表的系统组织理论,以伍沃德和菲德勒为代表的权变组织理论。六、系统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又称现代组织理论,产生于20世纪6140七、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社会主义行政组织原则的构想1、
政府官员由群众直接选举放进行监督,政府官员应是人民的公仆;2、
社会主义行政组织应是议行合一的组织形式;3、
社会主义政府应是廉价政府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府只应有为数不多的行政重要职能,主张大社会,小政府。七、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社会主义行政组织原则的构想141八、列宁关于社会主义行政组织的理论1、
行政组织要精简高效2、
行政组织要实行民主管理3、
克服行政组织中存在的官僚主义现象4、
行政组织活动要实现科学化八、列宁关于社会主义行政组织的理论142九、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组织理论1、
坚持共产党对行政组织的领导2、
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3、
坚持精干高效原则;4、
注重行政组织的作风建设5、
强调思想教育的作用和改善思想教育的方法;强调行政组织建设必须以政府职能为依据,以法律制度为准绳九、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组织理论143十、行政组织结构是指行政组织各层级、各部门依据法律准则确立的排列组合关系。这些结构模式主要有;直线式、直线参谋式、直线职能式、直线综合式和多维式。十、行政组织结构是指行政组织各层级、各部门依据法律准则确立的144合理的行政组织结构是实现行政目标,提高行政效率的物质基础,其主要功能如下;1、
促进行政目标的实现;2、
有利于稳定人员的情绪,调动人员的积极性;3、
促使行政组织系统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4、
是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前提。合理的行政组织结构是实现行政目标,提高行政效率的物质基础,其145十一、影响行政组织层级设置的因素1、
行政组织的层级设置取决于组织规模和组织管理的幅度;十一、影响行政组织层级设置的因素1462、行政组织的层级设置还应综合考虑以下具体因素;(1)组织内部工作任务的相近程度;(2)组织内各岗位的接近程度;(3)组织成员的素质条件;(4)工作任务需要协调的程度。2、行政组织的层级设置还应综合考虑以下具体因素;(1)组织内147十二、行政组织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有;(10职能目标原则;(2)完整统一原则;(3)精简原则;(4)法制原则;(5)职责权一致原则;(6)动力原则。
十二、行政组织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有;(10职能目标原则;(2148第五章 行政领导
8个重点:1、
行政领导、榜样示范方式、行政领导方式概念和类型2、
行政领导的主要方式有哪些?3、
领导和管理之间的关系第五章 行政领导
8个重点:1494、行政领导产生的主要方式有哪些?5、
行政领导的群体结构该如何合理化?6、
如何实现行政领导群体结构的优化组合?7、
行政领导的主要功能有哪些?8、行政领导的权力来源是什么?4、行政领导产生的主要方式有哪些?150一、行政领导的权力属于政治权力的一种。它是指行政领导者和行政领导集团依靠特定的强制性手段,为有效地执行国家意志和实现一定的行政组织目标,依法对其领导对象进行管理控制的能力。行政管理学151行政领导的权力来源于何处?古往今来,不同的行政文化观的人持有不同甚至相反的观点,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几种:行政领导的权力来源于何处?古往今来,不同的行政文化观的人持有1521、
血统论的行政文化观认为,行政领导的权力来自于世袭;2、
金钱论的行政文化观认为,行政领导的权力来自财富;3、
唯意志论的行政文化观认为,行政领导的权力来自于超人的意志;4、
法治论的行政文化观认为,行政领导的权力来自于法定地位,来自于法律规定与认可。1、
血统论的行政文化观认为,行政领导的权力来自于世袭;153历史唯物论的行政文化观认为,行政领导的权力来自于人民的委托,组织的授予,并通过体现人民意志的法律形式予以确认。具体领导的权力来源有三;(1)行政职位;(2)行政授权;(3)行政规章制度。历史唯物论的行政文化观认为,行政领导的权力来自于人民的委托,154二、行政领导的功能1、
确立本组织目标2、
组织和协调下级的工作3、
协调本组织与外部的关系;4、
激励下属努力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工作并对他们的工作及时予以评价和控制。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起用人才二、行政领导的功能155三、行政领导方式主要有强制性命令方式、疏导教育方式、物质激励方式和榜样示范方式四种四、按照行政管理过程中决策参与的范围、行政权力分配的集散程度以及行政监督方式的不同,行政领导类型可分为集权型、分权型和放任型三种三、行政领导方式主要有强制性命令方式、疏导教育方式、物质激励156五、行政领导方式的综合应用1、
要承认各种领导方式的局限性2、
要注意发挥各种行政领导方式的优势3、
要系统综合发挥行政领导方式的结构优势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领导活动更应该注重榜样示范方式和疏导教育方式的运用五、行政领导方式的综合应用157六、行政领导者是指根据国家法律行使行政权力,在行政领导活动中承担相应责任,处于领导、决策地位的人员。他们具有一般行政人员所没有的特点:六、行政领导者是指根据国家法律行使行政权力,在行政领导活动中1581、
行政领导者工作手段主要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2、
行政领导者的工作对象不仅是物质因素,更重要的是非物质因素,即行政信息。3、
行政领导者的工作性质是脑力劳动、生产性劳动和创造性劳动。4、
行政领导者是职位、权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办公环境下的技术趋势分析报告
- 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域生态保护中的作用
- 2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说课稿)-2023-2024学年科学四年级下册教科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1
- Unit 1 Lesson 1 At the Airport(说课稿)-2024-2025学年冀教版(三起)英语六年级上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 第10章 热力学定律 1 功和内能说课稿 新人教版选修3-3
- 202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2框 预防犯罪说课稿 新人教版
- Unit 2 Ways to school Part A Let's learn (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上册001
- 10的再认识(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2 时、分、秒(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垂线》
- 骆驼祥子 故事情节
- 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报名登记表
- 2022年湖南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套卷(乡镇卷)2
- 【薪酬】国有企业中长期股权激励课件
- 《新闻摄影教程(第五版)》第三章 新闻摄影工作者的职责与素养
-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第一章观察概述课件
- 化学品防范说明编码
- 高温超高压煤气发电工程技术方案
- 帕金森病(英文版)课件
- 大学普通化学(第七版)课后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