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2专题四《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练习题_第1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2专题四《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练习题_第2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2专题四《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练习题_第3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2专题四《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练习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2专题四《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word练习题训练1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训练2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一、选择题1.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苏俄废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于1921年3月至1928年实施()A。国家工业化政策C。新经济政策B。农业集体化政策D。市场化政策2。实施新经济政策有巨大意义,表现在()①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②恢复了国民经济③实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④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A。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B.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C.加强了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D。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4.列宁指出:“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的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这说明,列宁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必须()A.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B.重视发展生产力D。依靠工人阶级C。建立高度发达的大工业5.列宁关于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认识曾作过精辟的论述:“试图完全禁止、堵塞一切私人的非国营的交换的发展……就是在干蠢事,就是自杀。”下列选项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A。商品生产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B。苏俄已经具备消灭商品经济的条件C.苏俄要创造条件消灭商品生产D.商品生产在苏俄当时落后的经济条件下仍要发挥其重要作用6.在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上,斯大林认为,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的存在,是()A。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发展的结果

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2专题四《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word练习题B.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表现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原因7.斯大林认为,科学规律反映的是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这告诉我们()A。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B.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人们既不能消灭规律,也不能创造规律C。经济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D.只有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规律8。斯大林担任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之后,把新经济政策看作是暂时后退的政策,建立起了排斥商品生产、交换的计划经济制度。这反映了斯大林()A.在整个执政期间都反对发展商品经济B.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不会导致资本主义C.曾经反对在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商品经济D。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有着根本不同9。“商品生产不论在什么条件下都会将社会引导到资本主义."对此,斯大林认为()A.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业会催生私有制,导致资本主义B。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不会导致资本主义C。商品生产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之上D。国内存在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制度,商品生产会导致资本主义10.针对当时有人否定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的观点,斯大林提出了高级赢利的产生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观点。高级赢利观点说明A.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B.国民经济的计划化会使企业无法获利()C。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可以使国家获得更多利益D.计划与市场对资源配置都起重要作用二、非选择题11.材料一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发达生产力基础上的。他们认为,在那样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不存在商品和货币。材料二列宁曾经认为,只要存在着市场经济,只要还保持着货币权力和资本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都无法消灭不平等和剥削。他在1918年提出,社会主义应该消灭商品生产,并强调要为消灭货币作好准备。材料三1921年春,苏俄政治危机爆发后,列宁指出,在小农占优势的国家里,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把社会主义大生产同农民小生产结合起来的唯一途径是实行

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2专题四《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word练习题商品交换。同年10月,列宁号召共产党员“学会经商"。但在1922年3月,列宁又说:“退却所要达到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这个时期就要结束或者已经结束。"当年的列宁关于商品货币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应由此得到什么启迪?12。材料一早餐一块黑面包、几块糖、一杯豆咖啡,午餐和晚餐外加一两碟菜,这是1921年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前,苏俄政府提供给国际友人的最高饮食待遇。当时苏俄人民的生活水平就更低了.材料二1921年五一劳动节到来时,人们再也抑制不住实施新经济政策以来的喜悦心情,纷纷走出家门,上街狂欢.材料三1921年苏俄大旱,1922年国民经济逐步恢复,自1923年起整个国民经济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1)材料一和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2)三个材料中所提及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有哪些重大意义?13。关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是否还存在价值规律,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社会上存在以下两种观点:一是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生产,自然也不存在价值规律;二是社会主义社会虽然存在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但苏维埃国家是无所不能的,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必须服从于苏维埃国家的经济计划.(1)指出上述两种观点的错误之处。(2)斯大林对价值规律是怎样认识的?

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2专题四《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word练习题答案1、C2、C3、A4、B5、D6、B7、B8、C9、B10、C11、(1)在实施新经济政策前,列宁受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思想的影响,把商品货币看作社会主义社会的对立物.(2)但实践促使列宁认识到,由于苏俄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没有达到这一高度,不具备消灭商品经济的条件,所以列宁关于商品货币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从主张消灭商品经济,到提出共产党人要“学会经商”,表明列宁在一定程度上承认商品货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的合理性,他对有关商品货币及市场作用的认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不过,有关情况还表明,当时列宁仍然把这些变化当成解决困难的权宜之计。(3)当时及后来的理论与实践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在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特别是要充分认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最终决定作用.12、(1)材料一说明实施新经济政策前,人民生活水平低,人民不满意,生产积极性也调动不起来;材料二反映新经济政策实施后,人民情绪高涨;材料三反映尽管遭遇灾害,但国民经济依然快速发展的事实。(2)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有重大意义: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恢复了国民经济,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13、(1)第一种观点否认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的存在,因而也就否认了价值规律的存在。第二种观点否认了价值规律的客观性,是唯意志论的表现.(2)①在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地方,是不能没有价值规律的.无产阶级国家要自觉利用价值规律。②价值规律的作用存在两种情形:一是在商品流通领域,主要是在个人消费品流通领域中,价值规律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着调节者的作用.二是在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