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颈椎病的概念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后部受牵拉应力,前缘受压缩应力,而产生在颈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引起颈椎失稳、骨质增生,导致颈椎内外平衡失调,继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症。颈椎病的概念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后部受牵拉应力,前缘受压缩应力1颈椎病的命名
Parkinson(1817)报道了一例颈项不适2~3天后出现颈项刺痛,并向上臂、前臂内缘及手指扩散并因此而影响睡眠的病人。Bailey(1911)在对35例脊椎骨关节炎的报告中指出椎间盘变薄为最初病变,然后继发颈脊神经根、脊髓受压的观点。Pashel(1930)、Beaclle(1931)分别对颈椎间盘的解剖、病理进行了系统研究。Brain、Bull(1948)将颈椎病作为一个独立病名提出。颈椎病的命名
Parkinson(1817)报道了一例颈项不2颈椎病的命名
20世纪80年代,关于颈椎病的命名问题国内仍有争论,如颈肩臂综合征,颈性眩晕,颈椎间关节综合征,颈椎间盘突出症等。90年代后大家分歧逐渐减小,目前大家都已习惯使用颈椎病这一名词。颈椎病的命名
20世纪80年代,关于颈椎病的命名问题国内仍有3颈椎病流行病学颈椎病流行病学4Kellgren、Lawrence(1952)对某城镇15岁以上居民调查,患病率为35.75%。Irvine(1965)在一个有27000人的矿区,从5000份病例中随机抽取500人调查结果272人确诊颈椎病患病率58.53%。DasGupta在10817例神经科门诊中确诊颈椎病398例占3.5%。国内潘氏调查1037名30岁以上的工人和农民,患病率分别为6.2%和17.6%。某运动对490名运动员调查患病率14.69%。国内大部分专家认为国人患病率在10%左右。Kellgren、Lawrence(1952)对某城镇15岁5颈椎病的易患因素颈椎病的易患因素6性别各家报道不一。Irvine的结果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胡嘉彦、曹英山报道男女无差别。性别各家报道不一。7松解局部组织的炎性粘连Frykhal认为该关节只不过是延伸至椎体边缘的椎间盘组织因退变而形成的裂隙。从正面观,椎体上面中部微凹,两侧偏后呈隆起状,称钩突。劳损除可导致骨赘发生而对椎动脉影响外,劳损还可致椎间盘变性、变薄、椎间隙变窄,使椎动脉相对变长而扭曲,以致使其易受外界压迫和刺激,影响椎动脉血流量。5cm,与寰椎的齿突关节面形成环枢关节。DasGupta在10817例神经科门诊中确诊颈椎病398例占3.隆突其棘突长而粗大,因其明显隆起于颈项部皮下,故又名隆椎。劳损除可导致骨赘发生而对椎动脉影响外,劳损还可致椎间盘变性、变薄、椎间隙变窄,使椎动脉相对变长而扭曲,以致使其易受外界压迫和刺激,影响椎动脉血流量。齿状突旁间隙与椎间关节间隙此值小于5.大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碍。早期表现肢体沉重乏力,行走不稳,活动不灵,有时自己感觉下肢有烧灼感、麻木。横突孔较小,仅有椎静脉通过。20世纪80年代,关于颈椎病的命名问题国内仍有争论,如颈肩臂综合征,颈性眩晕,颈椎间关节综合征,颈椎间盘突出症等。隆突其棘突长而粗大,因其明显隆起于颈项部皮下,故又名隆椎。潘之清曾分析50例颈肋、颈7横突肥大者其中84%合并颈椎病,8例颈椎隐裂,3例椎体融合,3例颅底凹陷者全部合并颈椎病。血流速度不稳定及/或双侧血流速度不对称。正常情况下,一侧椎动脉扭曲可通过对侧椎动脉代偿完成向头部供血。相当多的颈椎病患者曾有外伤史,Jackson报告8000例颈椎病患者中90%与外伤相关。应与颈肩背筋膜炎、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颈椎结核、腕管综合症,肿瘤等疾病相鉴别。Luschka关节在颈椎的解剖中处于特殊的位置,它的内侧为椎间盘,外侧为横突孔,后内侧为椎管,后外侧组成椎间孔的前壁,在关节囊壁内有交感神经的脊膜返支,因此,Luschka关节的退行性改变常会影响到周围的组织结构,引起一系列的病理及临床表现。年龄该病中年以上人群的常见病,以40-60岁人群更多见,但是目前有年轻化趋势。松解局部组织的炎性粘连年龄该病中年以上人群的常见病,以40-8职业Jackson(1958)通过8000例颈椎病调查指出该病好发于长期低头伏案工作之人。Irvine的调查认为重体力劳动者较非重体力劳动者的人群患病率高。综合国内外资料,会计、电脑工作人员、教师、缝纫工、仪表、装配人员患病率明显较高。职业Jackson(1958)通过8000例颈椎病调查指出该9外伤相当多的颈椎病患者曾有外伤史,Jackson报告8000例颈椎病患者中90%与外伤相关。在有外伤史的患者中,相当一部分在其伤后或长或短的时间内患颈椎病。曹英山报道运动员颈椎病发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日本学者调查交感型颈椎病70%有外伤史。外伤相当多的颈椎病患者曾有外伤史,Jackson报告800010解剖变异William报道49例颈椎病人中6人有颈椎解剖变异,占12.24%。潘之清曾分析50例颈肋、颈7横突肥大者其中84%合并颈椎病,8例颈椎隐裂,3例椎体融合,3例颅底凹陷者全部合并颈椎病。赵定麟对140例非颈椎病患者进行X线检查,结果解剖变异者7例占5%。常见的颈椎解剖变异有,C2-3椎体融合、椎弓根椎板骨隆起、颈肋、C7横突肥大、颈椎隐裂、颅底凹陷。解剖变异William报道49例颈椎病人中6人有颈椎解剖变异11遗传因素Palmer等人对23对孪生兄妹颈椎退变状况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孪生兄妹之间,特别是一卵双生者之间,颈椎形态非常相似,且随着年龄增长,颈椎退变的方式和退变的结果均很相似,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上述临床现象,因此他提出颈椎病可能与遗传也有一定的关系。遗传因素Palmer等人对23对孪生兄妹颈椎退变状况进行了研12生活习惯习惯于高枕睡眠习惯用头顶物如印度、非洲大陆、巴尔干半岛人以及我国朝鲜族妇女颈椎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常人。习惯每天喝酒,每天喝酒100克以上。生活习惯习惯于高枕睡眠13颈椎的解剖特点寰椎形状不规则,无椎体和棘突枢椎椎体上方有柱状突起,为齿突,长约1.5cm,与寰椎的齿突关节面形成环枢关节。颈3、4、5、6椎椎体矢状径平均为16mm,横径为23mm,下位椎骨较上节为大。从正面观,椎体上面中部微凹,两侧偏后呈隆起状,称钩突。其与相对应的上一椎体下面的斜坡相咬合而构成钩椎关节,因最早为德国解剖学家Luschka所发现,故又称Luschka关节。隆突其棘突长而粗大,因其明显隆起于颈项部皮下,故又名隆椎。横突较粗大,如横突过长,或有肋骨出现(称为颈肋)则可引起胸廓出口狭窄症侯群。横突孔较小,仅有椎静脉通过。颈椎的解剖特点寰椎形状不规则,无椎体和棘突14颈椎病简介及防治课件15颈椎病简介及防治课件16颈椎病简介及防治课件17颈椎病简介及防治课件18脑循环测定示脑血流减低。Parkinson(1817)报道了一例颈项不适2~3天后出现颈项刺痛,并向上臂、前臂内缘及手指扩散并因此而影响睡眠的病人。90年代后大家分歧逐渐减小,目前大家都已习惯使用颈椎病这一名词。从正面观,椎体上面中部微凹,两侧偏后呈隆起状,称钩突。常用封闭方法为椎体前外侧与椎间盘内封闭,星状神经节封闭,颈部硬膜外注射皮质激素。颈3、4、5、6椎椎体矢状径平均为16mm,横径为23mm,下位椎骨较上节为大。钩突形成,由于其特殊的形态结构,一方面使颈椎的活动范围增大,另一方面也使颈椎的稳定性降低,容易发生微细损伤。6水平也可因钩椎关节增生压迫椎动脉。潘之清曾分析50例颈肋、颈7横突肥大者其中84%合并颈椎病,8例颈椎隐裂,3例椎体融合,3例颅底凹陷者全部合并颈椎病。放松肌肉,解除肌肉痉挛,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局部水肿和炎症,减轻疼痛。曹英山报道运动员颈椎病发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颈型:症状局限于颈部,以颈痛为主。X线片可见钩椎关节增生,椎间隙变窄。从正面观,椎体上面中部微凹,两侧偏后呈隆起状,称钩突。上下径(mm)横径(mm)血流速度减慢:主要表现为收缩期峰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减慢。确切地排除可以引起上述自觉症状的其他疾病。正常情况下,一侧椎动脉扭曲可通过对侧椎动脉代偿完成向头部供血。颈椎占位病变时此植增大,小于12mm(C3—C7)时,可诊断为颈椎管狭窄。脊髓型合并其他类型建议诊断为脊髓型。增宽椎间隙,扩大椎管容量,降低椎管内压和椎间盘内压,促进突出物回纳复位或改变其与周围组织的相应关系,减轻脊髓和神经根受压。Luschka关节的解剖特点起源及其形成过程胎儿颈椎中不存在Luschka关节。大约在4-5岁时骨性钩突形成。Frykhal认为该关节只不过是延伸至椎体边缘的椎间盘组织因退变而形成的裂隙。日本学者林浩一郎报道钩椎部位在16岁时有关节腔存在,18岁时有滑膜组织存在脑循环测定示脑血流减低。Luschka关节的解剖特点起源及其19颈椎病简介及防治课件20Luschka关节的生物力学形成机制钩突形成,由于其特殊的形态结构,一方面使颈椎的活动范围增大,另一方面也使颈椎的稳定性降低,容易发生微细损伤。头颅的机械性挤压和颈部的过度活动,使钩突与上位椎体之间的裂隙逐渐增大和增宽,形成关节腔。颈椎椎间盘退变,椎间盘高度降低,相邻椎体接近,钩突与上位椎体间的接触机会增加,刺激钩突表面的软骨增生,形成关节面。Luschka关节的生物力学形成机制钩突形成,由于其特殊的形21继发退变—骨赘形成Luschka关节在颈椎的解剖中处于特殊的位置,它的内侧为椎间盘,外侧为横突孔,后内侧为椎管,后外侧组成椎间孔的前壁,在关节囊壁内有交感神经的脊膜返支,因此,Luschka关节的退行性改变常会影响到周围的组织结构,引起一系列的病理及临床表现。退变主要表现为钩变的增生肥大,骨赘形成。继发退变—骨赘形成Luschka关节在颈椎的解剖中处于特殊的22椎动脉的解剖特点与颈椎病的关系椎动脉的解剖特点与颈椎病的关系23颈椎病简介及防治课件24头部的旋转运动头部的旋转运动有一半以上由环枢关节完成,头颈旋转可引起椎动脉在C1、2处狭窄或梗阻。头向一侧扭转可使对侧椎动脉扭曲。头部的旋转运动头部的旋转运动有一半以上由环枢关节完成,头颈旋25骨赘的影响椎动脉Ⅱ段的前外侧就是钩椎关节,增生的钩突可压迫椎动脉并刺激椎动脉丛,使椎动脉痉挛、移位,结果导致狭窄或闭锁。C4.5、C5.6水平也可因钩椎关节增生压迫椎动脉。骨赘的影响椎动脉Ⅱ段的前外侧就是钩椎关节,增生的钩突可压迫椎26椎动脉变异正常情况下,一侧椎动脉扭曲可通过对侧椎动脉代偿完成向头部供血。当一侧椎动脉变异而管腔过细,它就不能代偿对侧椎动脉扭曲或狭窄而发生的椎动脉供应不足,这样就容易导致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报道,一般右侧椎动脉的变异(38%)远比左侧多见(12%)。椎动脉变异正常情况下,一侧椎动脉扭曲可通过对侧椎动脉代偿完成27血管病变当椎动脉有附壁血栓、硬化或炎性增生时,容易发生血运障碍而产生供销血不足症状。血管病变当椎动脉有附壁血栓、硬化或炎性增生时,容易发生血运障28血流速度不稳定及/或双侧血流速度不对称。潘之清曾分析50例颈肋、颈7横突肥大者其中84%合并颈椎病,8例颈椎隐裂,3例椎体融合,3例颅底凹陷者全部合并颈椎病。1928年,他的学生刘永生对交感神经受刺激引起的症状作了详细叙述。血流速度增快:提示椎基底动脉有痉挛或狭窄。确切地排除可以引起上述自觉症状的其他疾病。76.当一侧椎动脉变异而管腔过细,它就不能代偿对侧椎动脉扭曲或狭窄而发生的椎动脉供应不足,这样就容易导致椎动脉型颈椎病。国内大部分专家认为国人患病率在10%左右。眩晕与体位有关,多在起床、卧倒、翻身、转头时突然发生,持续时间短者数秒至数十秒,长者可达几小时到一、二天,可反复发作。血流速度不稳定及/或双侧血流速度不对称。在脑灌流动脉可听到血管杂音。习惯每天喝酒,每天喝酒100克以上。总之颈椎病的诊断应强调临床症状与颈椎退变的相关性。横突孔较小,仅有椎静脉通过。潘之清曾分析50例颈肋、颈7横突肥大者其中84%合并颈椎病,8例颈椎隐裂,3例椎体融合,3例颅底凹陷者全部合并颈椎病。由收缩期血流速度Vp、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等参数反应。5mm时应怀疑颈椎失稳。90年代后大家分歧逐渐减小,目前大家都已习惯使用颈椎病这一名词。20世纪80年代,关于颈椎病的命名问题国内仍有争论,如颈肩臂综合征,颈性眩晕,颈椎间关节综合征,颈椎间盘突出症等。寰椎形状不规则,无椎体和棘突脑血管造影或颈部TCD检查等显示脑灌流动脉闭塞或狭窄改变。调正椎动脉与椎动脉的解剖关系,使扭曲或受压的椎动脉伸展、通畅、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液循环。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后部受牵拉应力,前缘受压缩应力,而产生在颈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引起颈椎失稳、骨质增生,导致颈椎内外平衡失调,继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症。隆突其棘突长而粗大,因其明显隆起于颈项部皮下,故又名隆椎。总之颈椎病的诊断应强调临床症状与颈椎退变的相关性。综合国内外资料,会计、电脑工作人员、教师、缝纫工、仪表、装配人员患病率明显较高。枢椎椎体上方有柱状突起,为齿突,长约1.颈型:症状局限于颈部,以颈痛为主。症状多种多样,常有头晕(与体位无关,往往上午轻,下午重),眼皮睁不动,眼球发胀、视物模糊、耳鸣、咽感异常,颈项不适易疲劳、失眠多梦、易出汗、情绪易激动、心慌胸闷。从正面观,椎体上面中部微凹,两侧偏后呈隆起状,称钩突。从正面观,椎体上面中部微凹,两侧偏后呈隆起状,称钩突。潘之清曾分析50例颈肋、颈7横突肥大者其中84%合并颈椎病,8例颈椎隐裂,3例椎体融合,3例颅底凹陷者全部合并颈椎病。由收缩期血流速度Vp、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等参数反应。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cerebralcirculationinsufficincy)诊断标准胡嘉彦、曹英山报道男女无差别。椎动脉的解剖特点与颈椎病的关系90年代后大家分歧逐渐减小,目前大家都已习惯使用颈椎病这一名词。5cm,与寰椎的齿突关节面形成环枢关节。隆突其棘突长而粗大,因其明显隆起于颈项部皮下,故又名隆椎。CT所见未见血管性器质性脑病变Parkinson(1817)报道了一例颈项不适2~3天后出现颈项刺痛,并向上臂、前臂内缘及手指扩散并因此而影响睡眠的病人。日本学者林浩一郎报道钩椎部位在16岁时有关节腔存在,18岁时有滑膜组织存在损伤和劳损外伤造成的颈椎间盘突出、椎体滑脱、横突骨折可直接刺激和压迫椎动脉。劳损除可导致骨赘发生而对椎动脉影响外,劳损还可致椎间盘变性、变薄、椎间隙变窄,使椎动脉相对变长而扭曲,以致使其易受外界压迫和刺激,影响椎动脉血流量。血流速度不稳定及/或双侧血流速度不对称。调正椎动脉与椎动脉的29椎动脉与脊髓型颈椎病的关系因为椎动脉有脊髓前中央动脉和脊髓后动脉的分支,因此当椎动脉供血不足时,可直接影响到脊髓的血供。椎动脉与脊髓型颈椎病的关系因为椎动脉有脊髓前中央动脉和脊髓后30颈椎病的特殊体格检查头后仰压颈试验椎间孔压缩试验提颈试验臂丛牵拉试验仰头旋颈试验头过伸、过屈试验颈椎病的特殊体格检查头后仰压颈试验31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32X线检查正位片能看到椎体、椎间隙、双侧钩突、棘突等结构。异常主要可以看到钩椎关节变尖,椎体融合、半椎体畸形,颈肋,棘突不居中等。侧位片可以看到颈椎曲线改变,椎间隙改变(椎体前缘椎间隙平均间距3.8±0.5mm后缘间距1.9±0.28mm),骨赘,项韧带钙化及后纵韧带钙化。X线检查正位片能看到椎体、椎间隙、双侧钩突、棘突等结构。异33X线检查颈椎管矢状径测量颈椎椎体后缘中点至相应椎板前缘的距离。颈椎占位病变时此植增大,小于12mm(C3—C7)时,可诊断为颈椎管狭窄。X线检查颈椎管矢状径测量颈椎椎体后缘中点至相应椎板前缘的距34颈椎管矢状径男(mm)女(mm)C122.7±2.321.0±2.1C219.5±2.618.1±1.7C317.3±1.816.5±1.5C416.8±1.415.8±1.5C516.7±1.415.8±1.4C616.8±1.416.0±1.3C716.9±1.416.1±1.2颈椎管矢状径男(mm)女(mm)C122.7±2.321.035X线检查齿状突旁间隙与椎间关节间隙此值小于5.7mm说明没有横韧带断裂,当此值大于6.9mm时高度怀疑横韧带断裂。颈椎失稳各椎体的延长线,测量相邻两线的夹角,大于11度,或者椎体后下缘与下一椎体后上缘的距离超过3.5mm时应怀疑颈椎失稳。颈椎椎间孔孔径应测量椎间孔横径及上下径,变小见于颈椎退行性变及颈椎滑突、畸形、损伤。X线检查齿状突旁间隙与椎间关节间隙此值小于5.7mm说36颈椎椎间孔孔径
上下径(mm)横径(mm)
右左右左C2/313.1±1.513.7±2.18.5±1.08.2±1.2C3/412.1±1.911.7±1.76.0±1.75.7±1.5C4/512.0±1.112.5±1.56.5±1.56.6±1.1C5/612.2±1.312.1±1.47.3±1.37.0±0.8C6/712.4±1.712.1±1.57.5±0.97.1±1.0C7/T11.8±1.311.5±1.08.6±1.27.9±0.9颈椎椎间孔孔径上下径(mm)37颈椎病简介及防治课件38颈椎病简介及防治课件39颈椎病简介及防治课件40颈椎病简介及防治课件41颈椎病简介及防治课件42颈椎CT的适应症椎管狭窄症颈椎间盘突出颈椎的肿瘤、脊柱损伤及先天性异常颈椎CT的适应症椎管狭窄症43右左右左头、颈、肩、上胸背臂痛或串麻,感及运动障碍与颈脊神经根分布相一致。由于脑的循环障碍引起的各种自觉症状(头重感、头晕等)波动性消长。经颅多谱勒超声检查(TCD)血流速度减慢:主要表现为收缩期峰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减慢。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cerebralcirculationinsufficincy)诊断标准57.有条件可做数字减影,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椎动脉造影、B型超声波进行椎动脉动态造影。头后仰压颈试验往往阳性,颈活动不受限,旋颈试验阴性。早期表现肢体沉重乏力,行走不稳,活动不灵,有时自己感觉下肢有烧灼感、麻木。从正面观,椎体上面中部微凹,两侧偏后呈隆起状,称钩突。颈3、4、5、6椎椎体矢状径平均为16mm,横径为23mm,下位椎骨较上节为大。颈椎病、颈椎后纵韧带钙化症正位片能看到椎体、椎间隙、双侧钩突、棘突等结构。1926年,Barre曾推测,颈椎关节刺激颈部交感神经可引起眩晕、头痛、颈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经刺激症状。椎动脉的解剖特点与颈椎病的关系齿状突旁间隙与椎间关节间隙此值小于5.有颈椎退变而无症状者,不应诊断为颈椎病。DasGupta在10817例神经科门诊中确诊颈椎病398例占3.减少自由基的产生或增强了清除自由基酶的活性,推拿后尿中谷胱甘肽过氧化酶和巯基化合物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治疗后含量明显下降。76.潘之清曾分析50例颈肋、颈7横突肥大者其中84%合并颈椎病,8例颈椎隐裂,3例椎体融合,3例颅底凹陷者全部合并颈椎病。右左右44颈椎MRI的适应症颈椎间盘突出颈椎病、颈椎后纵韧带钙化症颈椎管狭窄症颈动脉畸形外伤颈椎MRI的适应症颈椎间盘突出45颈椎病简介及防治课件46颈椎病简介及防治课件47颈椎病简介及防治课件48颈椎病简介及防治课件49颈椎病简介及防治课件50经颅多谱勒超声检查(TCD)经颅多谱勒超声检查(TCD)51TCD频谱的有关参数血流速度血流速度的大小,在频谱上以频宽的高度显示,由于心动周期中,各不同内的频宽均不相同,存在着速度梯度。由收缩期血流速度Vp、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等参数反应。TCD频谱的有关参数血流速度血流速度的大小,在频谱上以52TCD频谱的有关参数搏动指数(PulsatilityIndexPI)是反映血管顺应性和血管弹性的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PI=(Vp-Vd)/Vm收缩峰血流速度与舒张末血流速度的比值(S/D),也是评价血管顺应性和血管弹性的指标。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xRI)是反映脑血管舒缩和阻力状况的指标,其公式如下:RI=(Vp-Vd)/VpTCD频谱的有关参数搏动指数(PulsatilityIn53部分TCD检查结果的意义血流速度增快:提示椎基底动脉有痉挛或狭窄。血流速度减慢:主要表现为收缩期峰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减慢。提示椎基底动脉明显狭窄。血流速度不稳定及/或双侧血流速度不对称。由于椎动脉在客观上存在先天差异,故在判断椎动脉有无痉挛或狭窄时,尚应结合TCD频谱形态、音频信号和临床症状、体征综合分析。部分TCD检查结果的意义血流速度增快:提示椎基底动脉有痉挛或54颈椎病的分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脊髓型混合型其他颈椎病的分型神经根型55神经根型头、颈、肩、上胸背臂痛或串麻,感及运动障碍与颈脊神经根分布相一致。颈椎僵硬,活动受限,头后仰压颈试验阳性及椎间孔压缩试验阳性。部分患者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头后仰时在病变相应节段的项韧带可触及囊性变。X片显示颈椎生理弧度变直或反弓,椎间隙变窄,椎体骨质增生,相应节段有时出现项韧带钙化。应与颈肩背筋膜炎、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颈椎结核、腕管综合症,肿瘤等疾病相鉴别。神经根型头、颈、肩、上胸背臂痛或串麻,感及运动障碍与颈脊神经56颈椎病简介及防治课件57颈椎病简介及防治课件58椎动脉型眩晕与体位有关,多在起床、卧倒、翻身、转头时突然发生,持续时间短者数秒至数十秒,长者可达几小时到一、二天,可反复发作。有时可引起呕吐、猝倒、持物落地等症状。本型颈椎病往往与动脉硬化有关,注意有无高血压、冠心病病史。颈部特殊检查:头后仰旋颈试验阳性。同时应检查血压、血脂、胆固醇、眼底有无动脉硬化及心电图。X线片可见钩椎关节增生,椎间隙变窄。有条件可做数字减影,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椎动脉造影、B型超声波进行椎动脉动态造影。应与下述疾病相鉴别:美尼尔氏病、耳石病、颅内肿瘤等。椎动脉型眩晕与体位有关,多在起床、卧倒、翻身、转头时突然发生59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cerebralcirculationinsufficincy)诊断标准(日本厚生省循环系统疾病研究班1990)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cerebralcircu60概念
由于脑的循环障碍引起的头重、头晕等自觉症状波动性消长,但临床表现与CT等影像诊断方面,均未发现有提示血管性器质性脑病变的所见,且不属于TIA范畴者。概念61临床诊断由于脑的循环障碍引起的各种自觉症状(头重感、头晕等)波动性消长。不出现脑的局灶体征。多数伴高血压。眼底动脉呈动脉硬化性改变。在脑灌流动脉可听到血管杂音。CT所见未见血管性器质性脑病变
其他脑血管造影或颈部TCD检查等显示脑灌流动脉闭塞或狭窄改变。脑循环测定示脑血流减低。年龄基本在60岁以上。确切地排除可以引起上述自觉症状的其他疾病。希望能MRI检查无血管性器质性脑病变,则诊断更为确凿。临床诊断由于脑的循环障碍引起的各种自觉症状(头重感、头晕等)62交感型症状多种多样,常有头晕(与体位无关,往往上午轻,下午重),眼皮睁不动,眼球发胀、视物模糊、耳鸣、咽感异常,颈项不适易疲劳、失眠多梦、易出汗、情绪易激动、心慌胸闷。如表现在上肢,手臂肿胀发凉、麻木、肩臂痛、活动受限。头后仰压颈试验往往阳性,颈活动不受限,旋颈试验阴性。X线检查可有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及颈椎滑脱(颈5多见)。本型应与冠心病、美尼尔氏病、神经症相鉴别。交感型症状多种多样,常有头晕(与体位无关,往往上午轻,下午重63相关链接1926年,Barre曾推测,颈椎关节刺激颈部交感神经可引起眩晕、头痛、颈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经刺激症状。1928年,他的学生刘永生对交感神经受刺激引起的症状作了详细叙述。所以至今还有人将交感型颈椎病称为巴—刘(Barre-Lieou)氏综合征。相关链接1926年,Barre曾推测,颈椎关节刺激颈部交感神64脊髓型早期表现肢体沉重乏力,行走不稳,活动不灵,有时自己感觉下肢有烧灼感、麻木。同时,常伴有排便困难,约30%患者伴有眩晕;晚期出现单瘫、偏瘫、截瘫、四肢瘫;大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碍。病变平面以下肢体肌张力增加,肌力减弱,腱反射亢进,浅感觉减退。出现霍夫曼征、巴彬斯基征等病理反射。X线片多见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可能出现椎管狭窄,CT、MRI可以明确诊断。脊髓型早期表现肢体沉重乏力,行走不稳,活动不灵,有时自己感觉65脊髓型合并其他类型建议诊断为脊髓型。但是临床诊断必须说明哪一型与哪一型混合。经颅多谱勒超声检查(TCD)横突较粗大,如横突过长,或有肋骨出现(称为颈肋)则可引起胸廓出口狭窄症侯群。脑循环测定示脑血流减低。20世纪80年代,关于颈椎病的命名问题国内仍有争论,如颈肩臂综合征,颈性眩晕,颈椎间关节综合征,颈椎间盘突出症等。所以至今还有人将交感型颈椎病称为巴—刘(Barre-Lieou)氏综合征。Palmer等人对23对孪生兄妹颈椎退变状况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孪生兄妹之间,特别是一卵双生者之间,颈椎形态非常相似,且随着年龄增长,颈椎退变的方式和退变的结果均很相似,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上述临床现象,因此他提出颈椎病可能与遗传也有一定的关系。颈型:症状局限于颈部,以颈痛为主。出现霍夫曼征、巴彬斯基征等病理反射。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cerebralcirculationinsufficincy)诊断标准在脑灌流动脉可听到血管杂音。由收缩期血流速度Vp、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等参数反应。37.颈椎僵硬,活动受限,头后仰压颈试验阳性及椎间孔压缩试验阳性。9mm时高度怀疑横韧带断裂。习惯用头顶物如印度、非洲大陆、巴尔干半岛人以及我国朝鲜族妇女颈椎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常人。正常情况下,一侧椎动脉扭曲可通过对侧椎动脉代偿完成向头部供血。Parkinson(1817)报道了一例颈项不适2~3天后出现颈项刺痛,并向上臂、前臂内缘及手指扩散并因此而影响睡眠的病人。有颈椎退变而无症状者,不应诊断为颈椎病。应与颈肩背筋膜炎、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颈椎结核、腕管综合症,肿瘤等疾病相鉴别。混合性具有两型以上的症状、体征。但是临床诊断必须说明哪一型与哪一型混合。脊髓型合并其他类型建议诊断为脊髓型。脊髓型合并其他类型建议诊断为脊髓型。混合性具有两型以上的症状66其他颈型:症状局限于颈部,以颈痛为主。食管型:表现为吞咽困难,系椎体前缘增生刺激或压迫食管所致。其他颈型:症状局限于颈部,以颈痛为主。67颈椎病的诊断要点对颈椎病的诊断,必须根据病史、体征、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有颈椎退变而无症状者,不应诊断为颈椎病。相反,临床症状、体征典型而影像学无改变者应考虑颈椎病。总之颈椎病的诊断应强调临床症状与颈椎退变的相关性。颈椎病的诊断要点对颈椎病的诊断,必须根据病史、体征、影像学检68颈椎病的治疗颈椎病的治疗69药物治疗消炎镇痛类药物活血括管药改善脑组织代谢药激素类药物利尿脱水药维生素类麻醉类及其他药物治疗消炎镇痛类药物70封闭疗法封闭的目的主要是消炎止痛、阻断交感神经的传导,使局部的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常用药物为利多卡因加适量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常用封闭方法为椎体前外侧与椎间盘内封闭,星状神经节封闭,颈部硬膜外注射皮质激素。封闭疗法封闭的目的主要是消炎止痛、阻断交感神经的传导,使局部71颈椎病简介及防治课件72颈椎牵引颈椎牵引的作用放松肌肉,解除肌肉痉挛,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局部水肿和炎症,减轻疼痛。松解组织粘连,牵伸挛缩的关节囊和韧带,矫治关节僵硬、畸形,恢复正常的颈椎力线,保持颈部动态的内在平衡。增宽椎间隙,扩大椎管容量,降低椎管内压和椎间盘内压,促进突出物回纳复位或改变其与周围组织的相应关系,减轻脊髓和神经根受压。调正椎动脉与椎动脉的解剖关系,使扭曲或受压的椎动脉伸展、通畅、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液循环。防止颈椎的异常错位而造成脊髓的刺激或损伤,起到制动和固定作用。颈椎牵引颈椎牵引的作用73颈椎牵引颈椎牵引74物理疗法超短波微波治疗电脑中频治疗物理疗法超短波75推拿疗法
原理对神经系统影响:调整植物神经机能活动通过体内一些神经递质如内啡呔、Ach、5-HT、NE等量的变化来加强镇通作用。改善局部的血液供应状态松解局部组织的炎性粘连纠正椎间关节错位解除肌痉挛以恢复脊柱内外平衡推拿疗法原理76推拿疗法推拿疗法77推拿疗法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减少自由基的产生或增强了清除自由基酶的活性,推拿后尿中谷胱甘肽过氧化酶和巯基化合物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治疗后含量明显下降。推拿疗法增强机体的免疫力78针灸疗法
原理中枢神经系统的镇痛作用,通过针刺深部组织的提插捻转,刺激了很多感受器、神经末梢和神经干。加强了传入的粗神经纤维活动,减弱了细神经纤维活动。中枢神经递质和体液因素在镇痛中的作用疏通经络及其调整作用针灸疗法原理79针灸疗法针灸疗法80其他治疗方法高压氧疗法体外反搏疗法颈部围领气功疗法医疗体操中药治疗药枕其他治疗方法高压氧疗法81颈椎病的预防(略)颈椎病的预防(略)82生活习惯习惯于高枕睡眠习惯用头顶物如印度、非洲大陆、巴尔干半岛人以及我国朝鲜族妇女颈椎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常人。习惯每天喝酒,每天喝酒100克以上。生活习惯习惯于高枕睡眠83颈椎的解剖特点寰椎形状不规则,无椎体和棘突枢椎椎体上方有柱状突起,为齿突,长约1.5cm,与寰椎的齿突关节面形成环枢关节。颈3、4、5、6椎椎体矢状径平均为16mm,横径为23mm,下位椎骨较上节为大。从正面观,椎体上面中部微凹,两侧偏后呈隆起状,称钩突。其与相对应的上一椎体下面的斜坡相咬合而构成钩椎关节,因最早为德国解剖学家Luschka所发现,故又称Luschka关节。隆突其棘突长而粗大,因其明显隆起于颈项部皮下,故又名隆椎。横突较粗大,如横突过长,或有肋骨出现(称为颈肋)则可引起胸廓出口狭窄症侯群。横突孔较小,仅有椎静脉通过。颈椎的解剖特点寰椎形状不规则,无椎体和棘突84椎动脉变异正常情况下,一侧椎动脉扭曲可通过对侧椎动脉代偿完成向头部供血。当一侧椎动脉变异而管腔过细,它就不能代偿对侧椎动脉扭曲或狭窄而发生的椎动脉供应不足,这样就容易导致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报道,一般右侧椎动脉的变异(38%)远比左侧多见(12%)。椎动脉变异正常情况下,一侧椎动脉扭曲可通过对侧椎动脉代偿完成85颈椎管矢状径男(mm)女(mm)C122.7±2.321.0±2.1C219.5±2.618.1±1.7C317.3±1.816.5±1.5C416.8±1.415.8±1.5C516.7±1.415.8±1.4C616.8±1.416.0±1.3C716.9±1.416.1±1.2颈椎管矢状径男(mm)女(mm)C122.7±2.321.086颈椎病简介及防治课件87颈椎病简介及防治课件88临床诊断由于脑的循环障碍引起的各种自觉症状(头重感、头晕等)波动性消长。不出现脑的局灶体征。多数伴高血压。眼底动脉呈动脉硬化性改变。在脑灌流动脉可听到血管杂音。CT所见未见血管性器质性脑病变
其他脑血管造影或颈部TCD检查等显示脑灌流动脉闭塞或狭窄改变。脑循环测定示脑血流减低。年龄基本在60岁以上。确切地排除可以引起上述自觉症状的其他疾病。希望能MRI检查无血管性器质性脑病变,则诊断更为确凿。临床诊断由于脑的循环障碍引起的各种自觉症状(头重感、头晕等)89颈椎牵引颈椎牵引的作用放松肌肉,解除肌肉痉挛,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局部水肿和炎症,减轻疼痛。松解组织粘连,牵伸挛缩的关节囊和韧带,矫治关节僵硬、畸形,恢复正常的颈椎力线,保持颈部动态的内在平衡。增宽椎间隙,扩大椎管容量,降低椎管内压和椎间盘内压,促进突出物回纳复位或改变其与周围组织的相应关系,减轻脊髓和神经根受压。调正椎动脉与椎动脉的解剖关系,使扭曲或受压的椎动脉伸展、通畅、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液循环。防止颈椎的异常错位而造成脊髓的刺激或损伤,起到制动和固定作用。颈椎牵引颈椎牵引的作用90颈椎病的概念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后部受牵拉应力,前缘受压缩应力,而产生在颈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引起颈椎失稳、骨质增生,导致颈椎内外平衡失调,继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症。颈椎病的概念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后部受牵拉应力,前缘受压缩应力91颈椎病的命名
Parkinson(1817)报道了一例颈项不适2~3天后出现颈项刺痛,并向上臂、前臂内缘及手指扩散并因此而影响睡眠的病人。Bailey(1911)在对35例脊椎骨关节炎的报告中指出椎间盘变薄为最初病变,然后继发颈脊神经根、脊髓受压的观点。Pashel(1930)、Beaclle(1931)分别对颈椎间盘的解剖、病理进行了系统研究。Brain、Bull(1948)将颈椎病作为一个独立病名提出。颈椎病的命名
Parkinson(1817)报道了一例颈项不92颈椎病的命名
20世纪80年代,关于颈椎病的命名问题国内仍有争论,如颈肩臂综合征,颈性眩晕,颈椎间关节综合征,颈椎间盘突出症等。90年代后大家分歧逐渐减小,目前大家都已习惯使用颈椎病这一名词。颈椎病的命名
20世纪80年代,关于颈椎病的命名问题国内仍有93颈椎病流行病学颈椎病流行病学94Kellgren、Lawrence(1952)对某城镇15岁以上居民调查,患病率为35.75%。Irvine(1965)在一个有27000人的矿区,从5000份病例中随机抽取500人调查结果272人确诊颈椎病患病率58.53%。DasGupta在10817例神经科门诊中确诊颈椎病398例占3.5%。国内潘氏调查1037名30岁以上的工人和农民,患病率分别为6.2%和17.6%。某运动对490名运动员调查患病率14.69%。国内大部分专家认为国人患病率在10%左右。Kellgren、Lawrence(1952)对某城镇15岁95颈椎病的易患因素颈椎病的易患因素96性别各家报道不一。Irvine的结果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胡嘉彦、曹英山报道男女无差别。性别各家报道不一。97松解局部组织的炎性粘连Frykhal认为该关节只不过是延伸至椎体边缘的椎间盘组织因退变而形成的裂隙。从正面观,椎体上面中部微凹,两侧偏后呈隆起状,称钩突。劳损除可导致骨赘发生而对椎动脉影响外,劳损还可致椎间盘变性、变薄、椎间隙变窄,使椎动脉相对变长而扭曲,以致使其易受外界压迫和刺激,影响椎动脉血流量。5cm,与寰椎的齿突关节面形成环枢关节。DasGupta在10817例神经科门诊中确诊颈椎病398例占3.隆突其棘突长而粗大,因其明显隆起于颈项部皮下,故又名隆椎。劳损除可导致骨赘发生而对椎动脉影响外,劳损还可致椎间盘变性、变薄、椎间隙变窄,使椎动脉相对变长而扭曲,以致使其易受外界压迫和刺激,影响椎动脉血流量。齿状突旁间隙与椎间关节间隙此值小于5.大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碍。早期表现肢体沉重乏力,行走不稳,活动不灵,有时自己感觉下肢有烧灼感、麻木。横突孔较小,仅有椎静脉通过。20世纪80年代,关于颈椎病的命名问题国内仍有争论,如颈肩臂综合征,颈性眩晕,颈椎间关节综合征,颈椎间盘突出症等。隆突其棘突长而粗大,因其明显隆起于颈项部皮下,故又名隆椎。潘之清曾分析50例颈肋、颈7横突肥大者其中84%合并颈椎病,8例颈椎隐裂,3例椎体融合,3例颅底凹陷者全部合并颈椎病。血流速度不稳定及/或双侧血流速度不对称。正常情况下,一侧椎动脉扭曲可通过对侧椎动脉代偿完成向头部供血。相当多的颈椎病患者曾有外伤史,Jackson报告8000例颈椎病患者中90%与外伤相关。应与颈肩背筋膜炎、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颈椎结核、腕管综合症,肿瘤等疾病相鉴别。Luschka关节在颈椎的解剖中处于特殊的位置,它的内侧为椎间盘,外侧为横突孔,后内侧为椎管,后外侧组成椎间孔的前壁,在关节囊壁内有交感神经的脊膜返支,因此,Luschka关节的退行性改变常会影响到周围的组织结构,引起一系列的病理及临床表现。年龄该病中年以上人群的常见病,以40-60岁人群更多见,但是目前有年轻化趋势。松解局部组织的炎性粘连年龄该病中年以上人群的常见病,以40-98职业Jackson(1958)通过8000例颈椎病调查指出该病好发于长期低头伏案工作之人。Irvine的调查认为重体力劳动者较非重体力劳动者的人群患病率高。综合国内外资料,会计、电脑工作人员、教师、缝纫工、仪表、装配人员患病率明显较高。职业Jackson(1958)通过8000例颈椎病调查指出该99外伤相当多的颈椎病患者曾有外伤史,Jackson报告8000例颈椎病患者中90%与外伤相关。在有外伤史的患者中,相当一部分在其伤后或长或短的时间内患颈椎病。曹英山报道运动员颈椎病发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日本学者调查交感型颈椎病70%有外伤史。外伤相当多的颈椎病患者曾有外伤史,Jackson报告8000100解剖变异William报道49例颈椎病人中6人有颈椎解剖变异,占12.24%。潘之清曾分析50例颈肋、颈7横突肥大者其中84%合并颈椎病,8例颈椎隐裂,3例椎体融合,3例颅底凹陷者全部合并颈椎病。赵定麟对140例非颈椎病患者进行X线检查,结果解剖变异者7例占5%。常见的颈椎解剖变异有,C2-3椎体融合、椎弓根椎板骨隆起、颈肋、C7横突肥大、颈椎隐裂、颅底凹陷。解剖变异William报道49例颈椎病人中6人有颈椎解剖变异101遗传因素Palmer等人对23对孪生兄妹颈椎退变状况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孪生兄妹之间,特别是一卵双生者之间,颈椎形态非常相似,且随着年龄增长,颈椎退变的方式和退变的结果均很相似,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上述临床现象,因此他提出颈椎病可能与遗传也有一定的关系。遗传因素Palmer等人对23对孪生兄妹颈椎退变状况进行了研102生活习惯习惯于高枕睡眠习惯用头顶物如印度、非洲大陆、巴尔干半岛人以及我国朝鲜族妇女颈椎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常人。习惯每天喝酒,每天喝酒100克以上。生活习惯习惯于高枕睡眠103颈椎的解剖特点寰椎形状不规则,无椎体和棘突枢椎椎体上方有柱状突起,为齿突,长约1.5cm,与寰椎的齿突关节面形成环枢关节。颈3、4、5、6椎椎体矢状径平均为16mm,横径为23mm,下位椎骨较上节为大。从正面观,椎体上面中部微凹,两侧偏后呈隆起状,称钩突。其与相对应的上一椎体下面的斜坡相咬合而构成钩椎关节,因最早为德国解剖学家Luschka所发现,故又称Luschka关节。隆突其棘突长而粗大,因其明显隆起于颈项部皮下,故又名隆椎。横突较粗大,如横突过长,或有肋骨出现(称为颈肋)则可引起胸廓出口狭窄症侯群。横突孔较小,仅有椎静脉通过。颈椎的解剖特点寰椎形状不规则,无椎体和棘突104颈椎病简介及防治课件105颈椎病简介及防治课件106颈椎病简介及防治课件107颈椎病简介及防治课件108脑循环测定示脑血流减低。Parkinson(1817)报道了一例颈项不适2~3天后出现颈项刺痛,并向上臂、前臂内缘及手指扩散并因此而影响睡眠的病人。90年代后大家分歧逐渐减小,目前大家都已习惯使用颈椎病这一名词。从正面观,椎体上面中部微凹,两侧偏后呈隆起状,称钩突。常用封闭方法为椎体前外侧与椎间盘内封闭,星状神经节封闭,颈部硬膜外注射皮质激素。颈3、4、5、6椎椎体矢状径平均为16mm,横径为23mm,下位椎骨较上节为大。钩突形成,由于其特殊的形态结构,一方面使颈椎的活动范围增大,另一方面也使颈椎的稳定性降低,容易发生微细损伤。6水平也可因钩椎关节增生压迫椎动脉。潘之清曾分析50例颈肋、颈7横突肥大者其中84%合并颈椎病,8例颈椎隐裂,3例椎体融合,3例颅底凹陷者全部合并颈椎病。放松肌肉,解除肌肉痉挛,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局部水肿和炎症,减轻疼痛。曹英山报道运动员颈椎病发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颈型:症状局限于颈部,以颈痛为主。X线片可见钩椎关节增生,椎间隙变窄。从正面观,椎体上面中部微凹,两侧偏后呈隆起状,称钩突。上下径(mm)横径(mm)血流速度减慢:主要表现为收缩期峰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减慢。确切地排除可以引起上述自觉症状的其他疾病。正常情况下,一侧椎动脉扭曲可通过对侧椎动脉代偿完成向头部供血。颈椎占位病变时此植增大,小于12mm(C3—C7)时,可诊断为颈椎管狭窄。脊髓型合并其他类型建议诊断为脊髓型。增宽椎间隙,扩大椎管容量,降低椎管内压和椎间盘内压,促进突出物回纳复位或改变其与周围组织的相应关系,减轻脊髓和神经根受压。Luschka关节的解剖特点起源及其形成过程胎儿颈椎中不存在Luschka关节。大约在4-5岁时骨性钩突形成。Frykhal认为该关节只不过是延伸至椎体边缘的椎间盘组织因退变而形成的裂隙。日本学者林浩一郎报道钩椎部位在16岁时有关节腔存在,18岁时有滑膜组织存在脑循环测定示脑血流减低。Luschka关节的解剖特点起源及其109颈椎病简介及防治课件110Luschka关节的生物力学形成机制钩突形成,由于其特殊的形态结构,一方面使颈椎的活动范围增大,另一方面也使颈椎的稳定性降低,容易发生微细损伤。头颅的机械性挤压和颈部的过度活动,使钩突与上位椎体之间的裂隙逐渐增大和增宽,形成关节腔。颈椎椎间盘退变,椎间盘高度降低,相邻椎体接近,钩突与上位椎体间的接触机会增加,刺激钩突表面的软骨增生,形成关节面。Luschka关节的生物力学形成机制钩突形成,由于其特殊的形111继发退变—骨赘形成Luschka关节在颈椎的解剖中处于特殊的位置,它的内侧为椎间盘,外侧为横突孔,后内侧为椎管,后外侧组成椎间孔的前壁,在关节囊壁内有交感神经的脊膜返支,因此,Luschka关节的退行性改变常会影响到周围的组织结构,引起一系列的病理及临床表现。退变主要表现为钩变的增生肥大,骨赘形成。继发退变—骨赘形成Luschka关节在颈椎的解剖中处于特殊的112椎动脉的解剖特点与颈椎病的关系椎动脉的解剖特点与颈椎病的关系113颈椎病简介及防治课件114头部的旋转运动头部的旋转运动有一半以上由环枢关节完成,头颈旋转可引起椎动脉在C1、2处狭窄或梗阻。头向一侧扭转可使对侧椎动脉扭曲。头部的旋转运动头部的旋转运动有一半以上由环枢关节完成,头颈旋115骨赘的影响椎动脉Ⅱ段的前外侧就是钩椎关节,增生的钩突可压迫椎动脉并刺激椎动脉丛,使椎动脉痉挛、移位,结果导致狭窄或闭锁。C4.5、C5.6水平也可因钩椎关节增生压迫椎动脉。骨赘的影响椎动脉Ⅱ段的前外侧就是钩椎关节,增生的钩突可压迫椎116椎动脉变异正常情况下,一侧椎动脉扭曲可通过对侧椎动脉代偿完成向头部供血。当一侧椎动脉变异而管腔过细,它就不能代偿对侧椎动脉扭曲或狭窄而发生的椎动脉供应不足,这样就容易导致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报道,一般右侧椎动脉的变异(38%)远比左侧多见(12%)。椎动脉变异正常情况下,一侧椎动脉扭曲可通过对侧椎动脉代偿完成117血管病变当椎动脉有附壁血栓、硬化或炎性增生时,容易发生血运障碍而产生供销血不足症状。血管病变当椎动脉有附壁血栓、硬化或炎性增生时,容易发生血运障118血流速度不稳定及/或双侧血流速度不对称。潘之清曾分析50例颈肋、颈7横突肥大者其中84%合并颈椎病,8例颈椎隐裂,3例椎体融合,3例颅底凹陷者全部合并颈椎病。1928年,他的学生刘永生对交感神经受刺激引起的症状作了详细叙述。血流速度增快:提示椎基底动脉有痉挛或狭窄。确切地排除可以引起上述自觉症状的其他疾病。76.当一侧椎动脉变异而管腔过细,它就不能代偿对侧椎动脉扭曲或狭窄而发生的椎动脉供应不足,这样就容易导致椎动脉型颈椎病。国内大部分专家认为国人患病率在10%左右。眩晕与体位有关,多在起床、卧倒、翻身、转头时突然发生,持续时间短者数秒至数十秒,长者可达几小时到一、二天,可反复发作。血流速度不稳定及/或双侧血流速度不对称。在脑灌流动脉可听到血管杂音。习惯每天喝酒,每天喝酒100克以上。总之颈椎病的诊断应强调临床症状与颈椎退变的相关性。横突孔较小,仅有椎静脉通过。潘之清曾分析50例颈肋、颈7横突肥大者其中84%合并颈椎病,8例颈椎隐裂,3例椎体融合,3例颅底凹陷者全部合并颈椎病。由收缩期血流速度Vp、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等参数反应。5mm时应怀疑颈椎失稳。90年代后大家分歧逐渐减小,目前大家都已习惯使用颈椎病这一名词。20世纪80年代,关于颈椎病的命名问题国内仍有争论,如颈肩臂综合征,颈性眩晕,颈椎间关节综合征,颈椎间盘突出症等。寰椎形状不规则,无椎体和棘突脑血管造影或颈部TCD检查等显示脑灌流动脉闭塞或狭窄改变。调正椎动脉与椎动脉的解剖关系,使扭曲或受压的椎动脉伸展、通畅、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液循环。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后部受牵拉应力,前缘受压缩应力,而产生在颈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引起颈椎失稳、骨质增生,导致颈椎内外平衡失调,继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症。隆突其棘突长而粗大,因其明显隆起于颈项部皮下,故又名隆椎。总之颈椎病的诊断应强调临床症状与颈椎退变的相关性。综合国内外资料,会计、电脑工作人员、教师、缝纫工、仪表、装配人员患病率明显较高。枢椎椎体上方有柱状突起,为齿突,长约1.颈型:症状局限于颈部,以颈痛为主。症状多种多样,常有头晕(与体位无关,往往上午轻,下午重),眼皮睁不动,眼球发胀、视物模糊、耳鸣、咽感异常,颈项不适易疲劳、失眠多梦、易出汗、情绪易激动、心慌胸闷。从正面观,椎体上面中部微凹,两侧偏后呈隆起状,称钩突。从正面观,椎体上面中部微凹,两侧偏后呈隆起状,称钩突。潘之清曾分析50例颈肋、颈7横突肥大者其中84%合并颈椎病,8例颈椎隐裂,3例椎体融合,3例颅底凹陷者全部合并颈椎病。由收缩期血流速度Vp、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等参数反应。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cerebralcirculationinsufficincy)诊断标准胡嘉彦、曹英山报道男女无差别。椎动脉的解剖特点与颈椎病的关系90年代后大家分歧逐渐减小,目前大家都已习惯使用颈椎病这一名词。5cm,与寰椎的齿突关节面形成环枢关节。隆突其棘突长而粗大,因其明显隆起于颈项部皮下,故又名隆椎。CT所见未见血管性器质性脑病变Parkinson(1817)报道了一例颈项不适2~3天后出现颈项刺痛,并向上臂、前臂内缘及手指扩散并因此而影响睡眠的病人。日本学者林浩一郎报道钩椎部位在16岁时有关节腔存在,18岁时有滑膜组织存在损伤和劳损外伤造成的颈椎间盘突出、椎体滑脱、横突骨折可直接刺激和压迫椎动脉。劳损除可导致骨赘发生而对椎动脉影响外,劳损还可致椎间盘变性、变薄、椎间隙变窄,使椎动脉相对变长而扭曲,以致使其易受外界压迫和刺激,影响椎动脉血流量。血流速度不稳定及/或双侧血流速度不对称。调正椎动脉与椎动脉的119椎动脉与脊髓型颈椎病的关系因为椎动脉有脊髓前中央动脉和脊髓后动脉的分支,因此当椎动脉供血不足时,可直接影响到脊髓的血供。椎动脉与脊髓型颈椎病的关系因为椎动脉有脊髓前中央动脉和脊髓后120颈椎病的特殊体格检查头后仰压颈试验椎间孔压缩试验提颈试验臂丛牵拉试验仰头旋颈试验头过伸、过屈试验颈椎病的特殊体格检查头后仰压颈试验121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122X线检查正位片能看到椎体、椎间隙、双侧钩突、棘突等结构。异常主要可以看到钩椎关节变尖,椎体融合、半椎体畸形,颈肋,棘突不居中等。侧位片可以看到颈椎曲线改变,椎间隙改变(椎体前缘椎间隙平均间距3.8±0.5mm后缘间距1.9±0.28mm),骨赘,项韧带钙化及后纵韧带钙化。X线检查正位片能看到椎体、椎间隙、双侧钩突、棘突等结构。异123X线检查颈椎管矢状径测量颈椎椎体后缘中点至相应椎板前缘的距离。颈椎占位病变时此植增大,小于12mm(C3—C7)时,可诊断为颈椎管狭窄。X线检查颈椎管矢状径测量颈椎椎体后缘中点至相应椎板前缘的距124颈椎管矢状径男(mm)女(mm)C122.7±2.321.0±2.1C219.5±2.618.1±1.7C317.3±1.816.5±1.5C416.8±1.415.8±1.5C516.7±1.415.8±1.4C616.8±1.416.0±1.3C716.9±1.416.1±1.2颈椎管矢状径男(mm)女(mm)C122.7±2.321.0125X线检查齿状突旁间隙与椎间关节间隙此值小于5.7mm说明没有横韧带断裂,当此值大于6.9mm时高度怀疑横韧带断裂。颈椎失稳各椎体的延长线,测量相邻两线的夹角,大于11度,或者椎体后下缘与下一椎体后上缘的距离超过3.5mm时应怀疑颈椎失稳。颈椎椎间孔孔径应测量椎间孔横径及上下径,变小见于颈椎退行性变及颈椎滑突、畸形、损伤。X线检查齿状突旁间隙与椎间关节间隙此值小于5.7mm说126颈椎椎间孔孔径
上下径(mm)横径(mm)
右左右左C2/313.1±1.513.7±2.18.5±1.08.2±1.2C3/412.1±1.911.7±1.76.0±1.75.7±1.5C4/512.0±1.112.5±1.56.5±1.56.6±1.1C5/612.2±1.312.1±1.47.3±1.37.0±0.8C6/712.4±1.712.1±1.57.5±0.97.1±1.0C7/T11.8±1.311.5±1.08.6±1.27.9±0.9颈椎椎间孔孔径上下径(mm)127颈椎病简介及防治课件128颈椎病简介及防治课件129颈椎病简介及防治课件130颈椎病简介及防治课件131颈椎病简介及防治课件132颈椎CT的适应症椎管狭窄症颈椎间盘突出颈椎的肿瘤、脊柱损伤及先天性异常颈椎CT的适应症椎管狭窄症133右左右左头、颈、肩、上胸背臂痛或串麻,感及运动障碍与颈脊神经根分布相一致。由于脑的循环障碍引起的各种自觉症状(头重感、头晕等)波动性消长。经颅多谱勒超声检查(TCD)血流速度减慢:主要表现为收缩期峰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减慢。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cerebralcirculationinsufficincy)诊断标准57.有条件可做数字减影,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椎动脉造影、B型超声波进行椎动脉动态造影。头后仰压颈试验往往阳性,颈活动不受限,旋颈试验阴性。早期表现肢体沉重乏力,行走不稳,活动不灵,有时自己感觉下肢有烧灼感、麻木。从正面观,椎体上面中部微凹,两侧偏后呈隆起状,称钩突。颈3、4、5、6椎椎体矢状径平均为16mm,横径为23mm,下位椎骨较上节为大。颈椎病、颈椎后纵韧带钙化症正位片能看到椎体、椎间隙、双侧钩突、棘突等结构。1926年,Barre曾推测,颈椎关节刺激颈部交感神经可引起眩晕、头痛、颈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经刺激症状。椎动脉的解剖特点与颈椎病的关系齿状突旁间隙与椎间关节间隙此值小于5.有颈椎退变而无症状者,不应诊断为颈椎病。DasGupta在10817例神经科门诊中确诊颈椎病398例占3.减少自由基的产生或增强了清除自由基酶的活性,推拿后尿中谷胱甘肽过氧化酶和巯基化合物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治疗后含量明显下降。76.潘之清曾分析50例颈肋、颈7横突肥大者其中84%合并颈椎病,8例颈椎隐裂,3例椎体融合,3例颅底凹陷者全部合并颈椎病。右左右134颈椎MRI的适应症颈椎间盘突出颈椎病、颈椎后纵韧带钙化症颈椎管狭窄症颈动脉畸形外伤颈椎MRI的适应症颈椎间盘突出135颈椎病简介及防治课件136颈椎病简介及防治课件137颈椎病简介及防治课件138颈椎病简介及防治课件139颈椎病简介及防治课件140经颅多谱勒超声检查(TCD)经颅多谱勒超声检查(TCD)141TCD频谱的有关参数血流速度血流速度的大小,在频谱上以频宽的高度显示,由于心动周期中,各不同内的频宽均不相同,存在着速度梯度。由收缩期血流速度Vp、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等参数反应。TCD频谱的有关参数血流速度血流速度的大小,在频谱上以142TCD频谱的有关参数搏动指数(PulsatilityIndexPI)是反映血管顺应性和血管弹性的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PI=(Vp-Vd)/Vm收缩峰血流速度与舒张末血流速度的比值(S/D),也是评价血管顺应性和血管弹性的指标。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xRI)是反映脑血管舒缩和阻力状况的指标,其公式如下:RI=(Vp-Vd)/VpTCD频谱的有关参数搏动指数(PulsatilityIn143部分TCD检查结果的意义血流速度增快:提示椎基底动脉有痉挛或狭窄。血流速度减慢:主要表现为收缩期峰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减慢。提示椎基底动脉明显狭窄。血流速度不稳定及/或双侧血流速度不对称。由于椎动脉在客观上存在先天差异,故在判断椎动脉有无痉挛或狭窄时,尚应结合TCD频谱形态、音频信号和临床症状、体征综合分析。部分TCD检查结果的意义血流速度增快:提示椎基底动脉有痉挛或144颈椎病的分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脊髓型混合型其他颈椎病的分型神经根型145神经根型头、颈、肩、上胸背臂痛或串麻,感及运动障碍与颈脊神经根分布相一致。颈椎僵硬,活动受限,头后仰压颈试验阳性及椎间孔压缩试验阳性。部分患者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头后仰时在病变相应节段的项韧带可触及囊性变。X片显示颈椎生理弧度变直或反弓,椎间隙变窄,椎体骨质增生,相应节段有时出现项韧带钙化。应与颈肩背筋膜炎、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颈椎结核、腕管综合症,肿瘤等疾病相鉴别。神经根型头、颈、肩、上胸背臂痛或串麻,感及运动障碍与颈脊神经146颈椎病简介及防治课件147颈椎病简介及防治课件148椎动脉型眩晕与体位有关,多在起床、卧倒、翻身、转头时突然发生,持续时间短者数秒至数十秒,长者可达几小时到一、二天,可反复发作。有时可引起呕吐、猝倒、持物落地等症状。本型颈椎病往往与动脉硬化有关,注意有无高血压、冠心病病史。颈部特殊检查:头后仰旋颈试验阳性。同时应检查血压、血脂、胆固醇、眼底有无动脉硬化及心电图。X线片可见钩椎关节增生,椎间隙变窄。有条件可做数字减影,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椎动脉造影、B型超声波进行椎动脉动态造影。应与下述疾病相鉴别:美尼尔氏病、耳石病、颅内肿瘤等。椎动脉型眩晕与体位有关,多在起床、卧倒、翻身、转头时突然发生149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cerebralcirculationinsufficincy)诊断标准(日本厚生省循环系统疾病研究班1990)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cerebralcircu150概念
由于脑的循环障碍引起的头重、头晕等自觉症状波动性消长,但临床表现与CT等影像诊断方面,均未发现有提示血管性器质性脑病变的所见,且不属于TIA范畴者。概念151临床诊断由于脑的循环障碍引起的各种自觉症状(头重感、头晕等)波动性消长。不出现脑的局灶体征。多数伴高血压。眼底动脉呈动脉硬化性改变。在脑灌流动脉可听到血管杂音。CT所见未见血管性器质性脑病变
其他脑血管造影或颈部TCD检查等显示脑灌流动脉闭塞或狭窄改变。脑循环测定示脑血流减低。年龄基本在60岁以上。确切地排除可以引起上述自觉症状的其他疾病。希望能MRI检查无血管性器质性脑病变,则诊断更为确凿。临床诊断由于脑的循环障碍引起的各种自觉症状(头重感、头晕等)152交感型症状多种多样,常有头晕(与体位无关,往往上午轻,下午重),眼皮睁不动,眼球发胀、视物模糊、耳鸣、咽感异常,颈项不适易疲劳、失眠多梦、易出汗、情绪易激动、心慌胸闷。如表现在上肢,手臂肿胀发凉、麻木、肩臂痛、活动受限。头后仰压颈试验往往阳性,颈活动不受限,旋颈试验阴性。X线检查可有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及颈椎滑脱(颈5多见)。本型应与冠心病、美尼尔氏病、神经症相鉴别。交感型症状多种多样,常有头晕(与体位无关,往往上午轻,下午重153相关链接1926年,Barre曾推测,颈椎关节刺激颈部交感神经可引起眩晕、头痛、颈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经刺激症状。1928年,他的学生刘永生对交感神经受刺激引起的症状作了详细叙述。所以至今还有人将交感型颈椎病称为巴—刘(Barre-Lieou)氏综合征。相关链接1926年,Barre曾推测,颈椎关节刺激颈部交感神154脊髓型早期表现肢体沉重乏力,行走不稳,活动不灵,有时自己感觉下肢有烧灼感、麻木。同时,常伴有排便困难,约30%患者伴有眩晕;晚期出现单瘫、偏瘫、截瘫、四肢瘫;大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碍。病变平面以下肢体肌张力增加,肌力减弱,腱反射亢进,浅感觉减退。出现霍夫曼征、巴彬斯基征等病理反射。X线片多见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可能出现椎管狭窄,CT、MRI可以明确诊断。脊髓型早期表现肢体沉重乏力,行走不稳,活动不灵,有时自己感觉155脊髓型合并其他类型建议诊断为脊髓型。但是临床诊断必须说明哪一型与哪一型混合。经颅多谱勒超声检查(TCD)横突较粗大,如横突过长,或有肋骨出现(称为颈肋)则可引起胸廓出口狭窄症侯群。脑循环测定示脑血流减低。20世纪80年代,关于颈椎病的命名问题国内仍有争论,如颈肩臂综合征,颈性眩晕,颈椎间关节综合征,颈椎间盘突出症等。所以至今还有人将交感型颈椎病称为巴—刘(Barre-Lieou)氏综合征。Palmer等人对23对孪生兄妹颈椎退变状况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孪生兄妹之间,特别是一卵双生者之间,颈椎形态非常相似,且随着年龄增长,颈椎退变的方式和退变的结果均很相似,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上述临床现象,因此他提出颈椎病可能与遗传也有一定的关系。颈型:症状局限于颈部,以颈痛为主。出现霍夫曼征、巴彬斯基征等病理反射。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cerebralcirculationinsufficincy)诊断标准在脑灌流动脉可听到血管杂音。由收缩期血流速度Vp、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等参数反应。37.颈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水利枢纽水电安装与运行维护合同规范4篇
- 2025年度瓷砖行业风险管理与保险合同7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担保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上市公司员工股权期权激励合同样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厨房设备安装与厨房环境优化合同4篇
-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深度研究
- 广播行业经济效益-深度研究
- 3D打印在服装制造应用-深度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原煤出口业务合同范本开拓国际市场2篇
- 2025版南京市共享单车停放区域车位租赁合同4篇
- 安检人员培训
- 山东省潍坊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 英语试题
-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及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的预防监控措施
- 《榜样9》观后感心得体会四
- 2023事业单位笔试《公共基础知识》备考题库(含答案)
- 化学-广东省广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卷(一)试题和答案
- 2025四川中烟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EHS工程师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大型央企)2024年
- 营销策划 -丽亭酒店品牌年度传播规划方案
- 2025年中国蛋糕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润滑油过滤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