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源性病原体知识课件_第1页
血源性病原体知识课件_第2页
血源性病原体知识课件_第3页
血源性病原体知识课件_第4页
血源性病原体知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源性病原体知识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亲和力。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泉源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没有它,天才也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查士德斐尔爵士。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尔。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潘。血源性病原体知识血源性病原体知识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亲和力。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泉源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没有它,天才也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查士德斐尔爵士。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尔。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潘。血源性病原体知识培训BloodbornePathogenTrainingS:EHS,PPGShanghMay2010每年的5月19日世界肝炎日全球大约12个人中就有一个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包括乙肝和丙肝)2093年外日主图8日22030年和201年世界炎日主题0·“这就是肝炎.…909.13oo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学生主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品质培养的教学方式,成为在新课改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主要课题。在教学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课程改革后的数学课堂应设计富有探索性、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培养其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笔者以几何教学为例,简单谈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主体参与,培养创新意识新课标要求教学要依照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并以积极的心态相互评价,相互反馈,相互激励,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开展有效的合作性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做探究的主人,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并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面积的比较”中,我发给学生每人一张带有长方形图案的练习纸,让学生照着周长画一圈,在画的过程中,学生头脑中产生感知“周长是4条边的总和”,然后让学生用彩色笔涂长方形的面,涂完后学生感知“面积是四条边围成的‘面’的大小”……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得出长方形周长、面积的不同点是:周长和面积的含义不同,计算公式不同,计量单位也不同。当学生讨论得出的结论被肯定时,他们就会非常高兴,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二、创设情境,营造创新氛围创造性思维是一项复杂而抽象的思维活动,它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借助某种环境因素的刺激作用。为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使其处于渴望求知、跃跃欲试的积极状态,以较强的好奇心和饱满的学习热情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如在教学“圆周长”计算一节时,一上课教师拿一个圆形,问学生:“你们知道怎样求这个圆的周长吗?”教师的提问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沉思片刻后,一个学生说:“可以用卷尺量出周长。”接着又有一名学生说:“可以把圆在直尺上滚动一周,从起点到终点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这时教师抓住时机设疑:学校的花坛也是一个圆形,怎么求它的周长?学生饶有兴致地讨论起来。大家想出了用绳子绕花坛一周,再量出绳子的长度。这时老师再次创设情境,利用投影出现圆的轨迹,要求学生寻求一种科学的求圆周长的方法,这激起了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这样的学习过程,既让学生体会了探索之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三、学中质疑,激发创新兴趣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动手能力不强,抽象思维能力较差,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动手实践并在动手实践中质疑问难,以提高其动手实践能力,培养观察能力及推理能力。在“角的初步认识”相关内容的学习中,学生观察了红领巾、黑板、钟面、纸张,感受到了角的存在。接着我指导学生动手做个“活动的角”,他们有的用两个硬纸条做,有的用两支铅笔做,并且转出了很多不同的角。我启发学生探讨制作过程的问题和困难,有的学生问:两个硬纸条乱跑怎么办?还有的问:这样能转出多少个角呢?这时再组织小组讨论、合作,加上教师适当的指导,学生自制的学具更加完善,这就加深了学生对角的认识。在此过程中,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在不断提高,思维能力也不断地发展,这比教师单纯指导、演示给学生的启发更大。四、及时点拨,训练创新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此时教师若进行含蓄的“点化”,很容易把学生带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开阔境界。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计算”时,学生对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容易受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影响,这是符合知识迁移规律的,这种知识的顺向迁移有助于新知识的学习。但是受这种作用的影响,学生只会摆拼的方法(图1),显然有碍于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师这时的点拨尤为重要,可以问学生:“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只有一个梯形,能不能通过剪拼把它转化成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或者已学过的其他图形呢?比一比,看谁最有办法。”一经点拨,同学们很快想出了四种剪拼方法。(见图2―5)这几种摆拼方法涵盖了学生已学过的几何图形,有利于知识网络结构的形成。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独到的新颖性,这对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是至关重要的。每次尝试的成功,都能使学生体会到探求知识的乐趣,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信心。总之,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内容很多,空间也很大,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数学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大胆实施开放型教学,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责编涵冰)有人说:“教师应该是牧羊人,应该把学生带到水草丰盛的地方,让他们自由寻觅食物。”美来源于生活,而一般的美术教学总是学生端坐于教室、教师坚守在三尺讲台口若悬河,如果我们尝试把“小羊羔”们放养在课堂之外是否会有意外收获呢?一、“寻宝计划”,放开孩子的手脚美术这门学科本身就很特殊,它不仅跨越语言的界限,而且涉及的领域也相当广泛,包括欣赏、绘画、建筑、雕塑等等。而这些领域在美术教材中都有所体现,在学习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时,课前都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有的材料只要直接购买,如:绘画的水彩笔、颜料、调色盘、画笔等;对于我们农村学校的孩子而言学美术也有自己的优势,只要稍微留意,在生活中就可以寻找到许多适合创作的美术材料。如:我和学生有个“寻宝计划”,我和孩子们每个人都有个“百宝箱”,妈妈的废布料、旧泡沫、稻草须、芦苇花、树根、棉花、棒冰棍等都是我们的“宝贝”,谁百宝箱里宝物多就说明谁的本领大,他一定是拥有一双“火眼金睛”,更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这样的孩子不但能得到老师的口头表扬,还可以到老师的百宝箱里任意挑一样物品作为奖励。学生搜集材料的热情空前高涨。有时,有小朋友寻了个稀罕物还会在班里来个巡回展,那自豪的样子真让人忍俊不禁。当然也正是这些“宝贝”让学生的作品充满了个性和创意──独特的树根创作出了美丽的孔雀、飘逸的芦苇花装饰的帽子更具贵族气息、稻草秆编成的螳螂、蜻蜓连其他任课老师们都啧啧称奇……让孩子走出课堂,走近生活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发现本身就是个学习的过程。“寻宝计划”不但让美术充满了生趣,使学生对美术充满了期待,而且在不知不觉中还渗透了环保教育。二、走出教室,放开了孩子思维把孩子关在教室里上课,虽然说关出了一群乖巧的学生,但也关住了孩子思维的开放,让孩子的视野变得日益狭窄。把关在笼子里的“小鸟”放出去,会收到另一番效果。如教学一年级学生用绘画表现太阳、月亮时,正好是下午第一节课,而且那天多云,太阳像个调皮的孩子时而出来时而躲起,这是个多好的机会呀!于是在上课时我改变了原先的计划,“孩子们今天我们到室外上美术课,高兴吗?”话音刚落,孩子们欢快地奔出了教室……无巧不成书,太阳正好躲进了云层里,“小朋友,你们不遵守纪律的行为被太阳公公瞧见了吧,太阳公公生气了!”孩子们看看天空,太阳果然没有了,于是大多惭愧地低下了头。那沮丧的样子,真是可爱。“只要你们很有礼貌地和太阳公公打招呼,太阳公公马上就会露出笑脸的。”小朋友们一开始还半信半疑,当他们一个个很有礼貌的说:“太阳公公你好!”“太阳公公,我想你了!”“太阳公公,我们错了我们会改正的。”……不一会儿太阳公公果然从云朵里露出了笑脸,小朋友们拍手笑了。接下来我趁热打铁抓住契机,教育小朋友们平时要讲文明、懂礼貌,遇到长辈也要主动打招呼问好。回到教室,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太阳”也诞生了:撅着嘴生气的太阳娃娃神情可爱;长着长长胡须的太阳公公笑得眯起了眼睛;小朋友拉着扎着头花的太阳姑娘一起翩翩起舞……美术新课程要求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要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在教学感觉肌理一课时,我带着学生到学校的花圃里、操场上用脚感觉鹅卵石小道的表面、让学生观察树皮用小手感受树皮表面的粗糙和凹凸,逐渐感受物体表面肌理的概念,然后让学生动手,用纸对着树皮地面磨印,把物体的肌理表现出来,整个教学气氛活跃,学生个个都有探索的欲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三、拓宽视野,放飞孩子的个性在活动中,我们还要注意提供较多的让学生寻找创作灵感的素材,以打开学生的创作思路,丰富学生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的生活正是美术创作的源泉。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本领。如在指导“美丽的乡村”“多彩的课余生活”等记忆画、创作画课程时,我利用课余时间,有意识地让学生出去观察市容,游览公园,并在观察方法上进行现场指导,有选择地进行记录。通过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学生获得了丰富的绘画素材,创作出自己熟悉的生活画面来。在教学《画风景》一课时,我对家乡特有的美术资源──五龙山景观进行了充分挖掘。首先,我带学生到山上写生,去寻找美、发现美。游玩的途中,见到一些古树,一个小朋友欣喜地对我说:“老师我好喜欢这棵老树啊!他们都长了胡子,很让人尊敬。”“老师那垂下来的柳条就像一条条的小辫子”……原来孩子的发现可以是这么独特。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在作品中表现出了自己眼里美丽的孤山风景:雄伟壮观的大雄宝殿刻画得细致、逼真,线条如行云流水;有的孩子用水粉颜料把孤山描绘得色彩斑斓颇有韵味;还有的直接用泼墨山水的方法来表现孤山,用墨用笔都很到位。传统的美术教学常常是把孩子关在教室里同化孩子的审美个性,用统一的标准来规范学生的美术学习,从而限制了学生审美个性的发展。要想克服这种弊端,就必须纠正那种以固定模式“塑造”多彩艺术的倾向,努力开拓美术教学的多维空间,以大力发展学生的审美个性特征,使学生在美术殿堂中自由发展,脱颖而出,整个教学气氛活跃,学生个个都有探索的欲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放养的羊儿肥,就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自由地汲取美的养分吧!血源性病原体知识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亲和力。血1血源性病原体知识培训BloodbornePathogenTrainingS:EHS,PPGShanghMay2010血源性病原体知识培训2每年的5月19日世界肝炎日全球大约12个人中就有一个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包括乙肝和丙肝)2093年外日主图8日22030年和201年世界炎日主题0·“这就是肝炎.…909.13oo每年的5月19日3目录·1血源性病原体的定义·2血液传染病>乙肝艾滋病等·3乙肝疫苗的益处·4控制传染的方法5危害沟通·6应急处理目录41血源性病原体的定义血源性病原体≯经血液或体液(唾液,脑、脊髓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传染的疾病例如:甲肝,乙肝,丙肝,艾滋病,疟疾,梅毒等1血源性病原体的定义5血源性病原体的控制程序的适用范围血液传染病患者的血液和体液中携带有血源性病原体,在一定的条件下会侵入与之接触的人员·以下人员在工作中有可能接触他人的血液或体液医务人员、急救队员清洁人员,提供洗衣等服务的后勤人员·PPG为了控制工作中的血液传染病,制定了血液传染病的控制要求公司程序文件血源性病原体控制指导书血源性病原体的控制程序的适用范围6血源性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工作中可能接触到血液病原体的情况通过开放性的伤口传染划破、擦伤、刮伤、烫伤、皮疹、蚊虫叮咬后,给血源性病原体侵入的机会>通过粘液组织传染接触过污染物后,又用被污染的手揉眼睛,碰到鼻子、嘴;或者被感染的血液或体液溅到眼睛,鼻子或嘴巴里血源性病原体的传播途径72血源性病原体导致的疾病-1甲肝>病因:吃了不洁的食物或水症状:低烧,疲倦,恶心,呕吐,肚子疼;尿液颜色变深,粪便颜色变浅;最后,皮肤和眼白变黄。>治疗:经注射治疗,一般可以很快恢复,也有的较慢2血源性病原体导致的疾病-182血源性病原体导致的疾病2丙肝病因:“血液-血液”传播症状:疲倦,没胃口,眼白和皮肤变黄·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略,验血才有可能发现;验血有时不准,需要复测,才能确诊·可能持续长达数年,增加了肝癌的风险>治疗:·没有丙肝疫苗,也没有特效药·有些新药,可以减轻丙肝的症状2血源性病原体导致的疾病292血源性病原体导致的疾病-3乙肝一两大最常见的血液传染病毒之·传播途径血液-血液”传播:>唾液传播>可以在干血液中存活达7天!!(提醒清扫,洗衣等员工注意)2血源性病原体导致的疾病-3102血源性病原体导致的疾病-3续·乙肝的症状在症状出现前,乙肝病毒可以潜伏长达6个月>症状:厌食,消瘦,黄疸,尿液颜色变深,粪便颜色变浅,发烧,皮疹,其他类似流感的症状。确诊的唯一方法是验血。乙肝病毒发作持续时间为8-10周,有的可能病程更长,甚至恶化。严重的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癌2血源性病原体导致的疾病-3续11血源性病原体知识课件12血源性病原体知识课件13血源性病原体知识课件14血源性病原体知识课件15血源性病原体知识课件16血源性病原体知识课件17血源性病原体知识课件18血源性病原体知识课件19血源性病原体知识课件20血源性病原体知识课件21血源性病原体知识课件22血源性病原体知识课件23血源性病原体知识课件24血源性病原体知识课件25血源性病原体知识课件26血源性病原体知识课件27血源性病原体知识课件28血源性病原体知识课件29血源性病原体知识课件30血源性病原体知识课件31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Thankyou拯畏怖汾关炉烹霉躲渠早膘岸缅兰辆坐蔬光膊列板哮瞥疹傻俘源拯割宜跟三叉神经痛-治疗三叉神经痛-治疗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32血源性病原体知识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亲和力。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泉源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没有它,天才也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查士德斐尔爵士。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尔。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潘。血源性病原体知识血源性病原体知识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亲和力。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泉源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没有它,天才也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查士德斐尔爵士。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尔。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潘。血源性病原体知识培训BloodbornePathogenTrainingS:EHS,PPGShanghMay2010每年的5月19日世界肝炎日全球大约12个人中就有一个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包括乙肝和丙肝)2093年外日主图8日22030年和201年世界炎日主题0·“这就是肝炎.…909.13oo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学生主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品质培养的教学方式,成为在新课改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主要课题。在教学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课程改革后的数学课堂应设计富有探索性、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培养其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笔者以几何教学为例,简单谈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主体参与,培养创新意识新课标要求教学要依照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并以积极的心态相互评价,相互反馈,相互激励,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开展有效的合作性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做探究的主人,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并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面积的比较”中,我发给学生每人一张带有长方形图案的练习纸,让学生照着周长画一圈,在画的过程中,学生头脑中产生感知“周长是4条边的总和”,然后让学生用彩色笔涂长方形的面,涂完后学生感知“面积是四条边围成的‘面’的大小”……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得出长方形周长、面积的不同点是:周长和面积的含义不同,计算公式不同,计量单位也不同。当学生讨论得出的结论被肯定时,他们就会非常高兴,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二、创设情境,营造创新氛围创造性思维是一项复杂而抽象的思维活动,它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借助某种环境因素的刺激作用。为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使其处于渴望求知、跃跃欲试的积极状态,以较强的好奇心和饱满的学习热情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如在教学“圆周长”计算一节时,一上课教师拿一个圆形,问学生:“你们知道怎样求这个圆的周长吗?”教师的提问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沉思片刻后,一个学生说:“可以用卷尺量出周长。”接着又有一名学生说:“可以把圆在直尺上滚动一周,从起点到终点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这时教师抓住时机设疑:学校的花坛也是一个圆形,怎么求它的周长?学生饶有兴致地讨论起来。大家想出了用绳子绕花坛一周,再量出绳子的长度。这时老师再次创设情境,利用投影出现圆的轨迹,要求学生寻求一种科学的求圆周长的方法,这激起了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这样的学习过程,既让学生体会了探索之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三、学中质疑,激发创新兴趣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动手能力不强,抽象思维能力较差,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动手实践并在动手实践中质疑问难,以提高其动手实践能力,培养观察能力及推理能力。在“角的初步认识”相关内容的学习中,学生观察了红领巾、黑板、钟面、纸张,感受到了角的存在。接着我指导学生动手做个“活动的角”,他们有的用两个硬纸条做,有的用两支铅笔做,并且转出了很多不同的角。我启发学生探讨制作过程的问题和困难,有的学生问:两个硬纸条乱跑怎么办?还有的问:这样能转出多少个角呢?这时再组织小组讨论、合作,加上教师适当的指导,学生自制的学具更加完善,这就加深了学生对角的认识。在此过程中,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在不断提高,思维能力也不断地发展,这比教师单纯指导、演示给学生的启发更大。四、及时点拨,训练创新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此时教师若进行含蓄的“点化”,很容易把学生带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开阔境界。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计算”时,学生对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容易受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影响,这是符合知识迁移规律的,这种知识的顺向迁移有助于新知识的学习。但是受这种作用的影响,学生只会摆拼的方法(图1),显然有碍于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师这时的点拨尤为重要,可以问学生:“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只有一个梯形,能不能通过剪拼把它转化成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或者已学过的其他图形呢?比一比,看谁最有办法。”一经点拨,同学们很快想出了四种剪拼方法。(见图2―5)这几种摆拼方法涵盖了学生已学过的几何图形,有利于知识网络结构的形成。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独到的新颖性,这对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是至关重要的。每次尝试的成功,都能使学生体会到探求知识的乐趣,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信心。总之,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内容很多,空间也很大,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数学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大胆实施开放型教学,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责编涵冰)有人说:“教师应该是牧羊人,应该把学生带到水草丰盛的地方,让他们自由寻觅食物。”美来源于生活,而一般的美术教学总是学生端坐于教室、教师坚守在三尺讲台口若悬河,如果我们尝试把“小羊羔”们放养在课堂之外是否会有意外收获呢?一、“寻宝计划”,放开孩子的手脚美术这门学科本身就很特殊,它不仅跨越语言的界限,而且涉及的领域也相当广泛,包括欣赏、绘画、建筑、雕塑等等。而这些领域在美术教材中都有所体现,在学习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时,课前都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有的材料只要直接购买,如:绘画的水彩笔、颜料、调色盘、画笔等;对于我们农村学校的孩子而言学美术也有自己的优势,只要稍微留意,在生活中就可以寻找到许多适合创作的美术材料。如:我和学生有个“寻宝计划”,我和孩子们每个人都有个“百宝箱”,妈妈的废布料、旧泡沫、稻草须、芦苇花、树根、棉花、棒冰棍等都是我们的“宝贝”,谁百宝箱里宝物多就说明谁的本领大,他一定是拥有一双“火眼金睛”,更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这样的孩子不但能得到老师的口头表扬,还可以到老师的百宝箱里任意挑一样物品作为奖励。学生搜集材料的热情空前高涨。有时,有小朋友寻了个稀罕物还会在班里来个巡回展,那自豪的样子真让人忍俊不禁。当然也正是这些“宝贝”让学生的作品充满了个性和创意──独特的树根创作出了美丽的孔雀、飘逸的芦苇花装饰的帽子更具贵族气息、稻草秆编成的螳螂、蜻蜓连其他任课老师们都啧啧称奇……让孩子走出课堂,走近生活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发现本身就是个学习的过程。“寻宝计划”不但让美术充满了生趣,使学生对美术充满了期待,而且在不知不觉中还渗透了环保教育。二、走出教室,放开了孩子思维把孩子关在教室里上课,虽然说关出了一群乖巧的学生,但也关住了孩子思维的开放,让孩子的视野变得日益狭窄。把关在笼子里的“小鸟”放出去,会收到另一番效果。如教学一年级学生用绘画表现太阳、月亮时,正好是下午第一节课,而且那天多云,太阳像个调皮的孩子时而出来时而躲起,这是个多好的机会呀!于是在上课时我改变了原先的计划,“孩子们今天我们到室外上美术课,高兴吗?”话音刚落,孩子们欢快地奔出了教室……无巧不成书,太阳正好躲进了云层里,“小朋友,你们不遵守纪律的行为被太阳公公瞧见了吧,太阳公公生气了!”孩子们看看天空,太阳果然没有了,于是大多惭愧地低下了头。那沮丧的样子,真是可爱。“只要你们很有礼貌地和太阳公公打招呼,太阳公公马上就会露出笑脸的。”小朋友们一开始还半信半疑,当他们一个个很有礼貌的说:“太阳公公你好!”“太阳公公,我想你了!”“太阳公公,我们错了我们会改正的。”……不一会儿太阳公公果然从云朵里露出了笑脸,小朋友们拍手笑了。接下来我趁热打铁抓住契机,教育小朋友们平时要讲文明、懂礼貌,遇到长辈也要主动打招呼问好。回到教室,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太阳”也诞生了:撅着嘴生气的太阳娃娃神情可爱;长着长长胡须的太阳公公笑得眯起了眼睛;小朋友拉着扎着头花的太阳姑娘一起翩翩起舞……美术新课程要求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要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在教学感觉肌理一课时,我带着学生到学校的花圃里、操场上用脚感觉鹅卵石小道的表面、让学生观察树皮用小手感受树皮表面的粗糙和凹凸,逐渐感受物体表面肌理的概念,然后让学生动手,用纸对着树皮地面磨印,把物体的肌理表现出来,整个教学气氛活跃,学生个个都有探索的欲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三、拓宽视野,放飞孩子的个性在活动中,我们还要注意提供较多的让学生寻找创作灵感的素材,以打开学生的创作思路,丰富学生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的生活正是美术创作的源泉。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本领。如在指导“美丽的乡村”“多彩的课余生活”等记忆画、创作画课程时,我利用课余时间,有意识地让学生出去观察市容,游览公园,并在观察方法上进行现场指导,有选择地进行记录。通过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学生获得了丰富的绘画素材,创作出自己熟悉的生活画面来。在教学《画风景》一课时,我对家乡特有的美术资源──五龙山景观进行了充分挖掘。首先,我带学生到山上写生,去寻找美、发现美。游玩的途中,见到一些古树,一个小朋友欣喜地对我说:“老师我好喜欢这棵老树啊!他们都长了胡子,很让人尊敬。”“老师那垂下来的柳条就像一条条的小辫子”……原来孩子的发现可以是这么独特。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在作品中表现出了自己眼里美丽的孤山风景:雄伟壮观的大雄宝殿刻画得细致、逼真,线条如行云流水;有的孩子用水粉颜料把孤山描绘得色彩斑斓颇有韵味;还有的直接用泼墨山水的方法来表现孤山,用墨用笔都很到位。传统的美术教学常常是把孩子关在教室里同化孩子的审美个性,用统一的标准来规范学生的美术学习,从而限制了学生审美个性的发展。要想克服这种弊端,就必须纠正那种以固定模式“塑造”多彩艺术的倾向,努力开拓美术教学的多维空间,以大力发展学生的审美个性特征,使学生在美术殿堂中自由发展,脱颖而出,整个教学气氛活跃,学生个个都有探索的欲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放养的羊儿肥,就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自由地汲取美的养分吧!血源性病原体知识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亲和力。血33血源性病原体知识培训BloodbornePathogenTrainingS:EHS,PPGShanghMay2010血源性病原体知识培训34每年的5月19日世界肝炎日全球大约12个人中就有一个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包括乙肝和丙肝)2093年外日主图8日22030年和201年世界炎日主题0·“这就是肝炎.…909.13oo每年的5月19日35目录·1血源性病原体的定义·2血液传染病>乙肝艾滋病等·3乙肝疫苗的益处·4控制传染的方法5危害沟通·6应急处理目录361血源性病原体的定义血源性病原体≯经血液或体液(唾液,脑、脊髓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传染的疾病例如:甲肝,乙肝,丙肝,艾滋病,疟疾,梅毒等1血源性病原体的定义37血源性病原体的控制程序的适用范围血液传染病患者的血液和体液中携带有血源性病原体,在一定的条件下会侵入与之接触的人员·以下人员在工作中有可能接触他人的血液或体液医务人员、急救队员清洁人员,提供洗衣等服务的后勤人员·PPG为了控制工作中的血液传染病,制定了血液传染病的控制要求公司程序文件血源性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