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清镇市第七中学_第1页
贵州省清镇市第七中学_第2页
贵州省清镇市第七中学_第3页
贵州省清镇市第七中学_第4页
贵州省清镇市第七中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0PAGE19贵州省清镇市第七中学〔原清镇县卫城中学、贵州省清镇半农半读师范学校〕校史艰苦创业勤俭办学〔1956—1965〕卫城,自古就是清镇西部重镇,这里山青水秀,商贸兴旺,交通便利,人气旺盛。清宣统二年〔1910年〕卫城乡绅周开云在文昌宫创办义学〔卫城小学前身〕到1939年2月贵阳师范学校迁驻卫城办学8年,曾给卫城打下了丰厚的文化根底。新中国建立后,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胜利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开展,广阔农民迫切要求送子女入学。为了适应要求继续升学的农村小学毕业生逐年增多的需要,1956年夏,响应毛泽东“在小学附设初中班是个好方法〞的号召,卫城小学增设一个初中班,秋季招生56人,张省之、洪普两位老师调来初中班任教。这就是卫城中学的前身。1956年底,中共清镇县委、清镇县人民政府决定新建卫城中学。筹建小组负责人由卫城小学校长张德枢兼任。校址选定在卫城西门外,初次划地面积〔含荒坡〕约20亩。经过一年多努力,建成砖木结构平房教室6间,拆迁原贵阳师范学校教师宿舍木架二层楼房一栋作教师宿舍。1958年秋,学校正式挂牌招生。卫城小学初中班转到卫中,在校生两个级,3个班,约150人,教职工15人。周玉祥为首任党支部〔联合支部〕书记,都敬美为第二任党支部书记,叶采章为首任副校长,胡石波任教导主任。1958年秋,学校兴建“工〞字形教学楼。不久,因压缩根本建设而下马,仅底楼勉强可用。为了解决住校教师、学生住宿问题,1959年,学校自力更生、师生勤奋劳动,修筑“干打垒〞土墙茅草房10间。1959年招生4个班。1960年初,生活困难,局部学生流失,1958年进校的2个班合为1个班,学生60多人。这段时间办学艰苦,支书、校长下伙房安排生活。全校师生利用课余时间和星期天掏野菜,挖蕨根做餐杂。1959年7月,第一届学生48人〔女生7人〕毕业。1961年5月,贯彻党中央“调整、稳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全党“大办农业、大办粮食。〞为了支援农业,减轻负担,将农业人口学生100余人下放回家,只留毕业班学生继续学习,参加毕业考试。虽然流长中学局部留校学生合并到卫城中学,学校规模还是较小,在校生缺乏100人。1961年都敬美调离,钟振谋任党支部书记。胡石波调离后,蔡友竹任教导主任。1962年叶采章调离,马德禄任校长到1980年。周学礼、罗懋修先后任教务主任、总务主任,陈德权任团总支书记。1963年至1965年,卫中试行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执行贵州省国家办六年制中学教学方案、教育部颁发的各科教学大纲和新编教材,改革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卫中参加贵阳地区中考和非毕业班统考,均取得优良成绩。1964年秋,招收初一新生4个班,在校生7个班,共292人。全国高等院校分配毕业生充实基层,加强根底教育,一次分配贵州大学、贵阳师范学院毕业生9人来卫中任教,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各科教师配套,增强了师资力量,本科毕业教师占90%,执教教师中仅有1人为中师毕业生。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上海市育才中学教改经验,坚持“启发式〞、“少而精〞原那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时数,取得实效。1964、1965年中考,有50%左右的毕业生考上中专、中师或高中。初二〔2〕班学生毛源、黄安琴的文章?发火?、?纳鞋底?被选登在?贵州日报?“教改〞专栏上。为了加强学校管理,促进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学校制定了岗位责任制和教学、纪律、财务等各种工作制度计208条,使学校各项工作进一步标准化。遗憾的是“208〞条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批判,马德禄校长被批斗。1964年底,学校被中共清镇县委、清镇县人民政府评为清镇县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这几年,办学条件艰苦。师生用水全靠人力到一里外田坝中的水井里挑。电灯似有假设无,枯水季节停电,教师办公、学生晚自习都点煤油灯。住校教师仍住在漏雨的土墙茅草房,新分来的教师,5个人住一间10多平方米的小办公室。师生克服困难,自己动手改善办学条件。学校组织师生,硬是在四块梯土、荒石坡上修出一个大土坪,完成了大操场规划中的第一步工程,初步解决了体育场地。接着又组织师生挑煤,供教室取暖。在校园空土、荒坡上种蔬菜,以改善伙食。在教学区栽柏树、槐树近100棵,绿化校园。这一时期,师生的物质生活虽然艰苦,而精神生活却非常充实。学校不仅重视课堂教学,也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实践和历史证明,卫城中学校风严谨,教师主流德才双馨,教学质量优秀。培养的学生品学兼优,根底扎实,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有所作为,有所建树。艰苦的十年,铸成了教职工因陋就简、艰苦创业、爱生如子、全面育人、兢兢业业、严谨治学的职业精神;培养了学生自尊自强、艰苦朴素、刻苦勤奋、孜孜渴求的学习精神。成为卫城中学校园文化的良好基垫。 勇于实践“半农半读〞〔1965—1968〕1964年,为了开展农村教育,培养农村小学师资,贵州省教育厅决定在卫城中学试办半农半读师范学校。10月,由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宽宏带队的工作组6人进校蹲点。工作组先后传达了毛泽东?在春节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共中央关于执行“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指示,传达省教育厅?关于把清镇县卫城中学改办为贵州省半农半读师范学校的意见?,受到广阔师生的热烈欢迎。在校内深入学习、讨论之后,11月,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分头进行家访,向学生家长和群众宣传,得到广阔群众的支持。改制方案明确规定:教职工编制与一般师范学校相同,班级与教师比为1:4.75;学校规模定为12个班,面向安顺地区招生。最初三年为过渡性质,初师、中师同时招生,以初师为主体,稳固以后,转为以中师为主体。教学方案由省教育厅主持拟定,国家未正式编印半农半读师范教材之前,可以现行高中、初中教材为根底,由教师作删、减、增、补的处理,增加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各科教材教法和乡土教材,农业劳动课教材重新编写,每周授课4课时。农村学生户口转为居民户口,人助金只比全日制师范生每月低0.5元。为了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和技能,适应从事农村小学教育工作的需要,从卫城国营农场划拨出原属卫城商业农场土地308亩〔其中可耕地180亩〕,作为师生劳动实习基地。同时拨款4万元修建学生宿舍16间,当年冬开工,次年夏竣工。并拨款购耕牛9头,马二匹、马车二辆以及锄头、背箩、撮箕、箩筐等农具。学生农闲学习,农忙时劳动,实行半耕半读。整个改制工作,历时4个多月。至1965年上半年,原在校初中5个班〔初一2个班,初二3个班〕196人全部实现过渡,转为师范学生,仅有少数原居民户口学生,趁卫城地区几个大型国营厂先后建厂招工时机,弃学进厂。1965年6月1日,贵州省人民委员会正式行文同意将清镇县卫城中学改为?贵州省清镇半农半读师范学校?。原卫城中学钟振谋任党支部书记,马德禄任校长,周学礼任教导主任兼总务主任,罗懋修任教导副主任,陈德权任团总支书记。1965年秋,学校正式易名为“贵州省清镇半农半读师范学校〞。因是省教育厅试点学校,安顺专区代管,经费较为宽裕。秋季,正式招中师1个班,42人,初师1个班,57人。当年在校7个班,学生总数295人,教职工32人,其中专任教师25人。开学不久,师生边教学边劳动,开展秋耕秋种,在农场建房,挖修鱼塘。农场平时有专人管理,收种季节,师生突击劳动。当年收获颇丰,年产多品种李子1万余斤,包谷2.5万斤,稻谷0.4万斤,以及局部蔬菜。农场场部、教室、学生宿舍、生活用房配套齐全,还购置了抽水机、马车。学校又组织师生第二次挖大操场,平整泥土篮球场一块,安装木架篮板一付,使师生有了体育活动场地。课外活动时,各班篮球比赛一浪高过一浪。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开始,学生“停课闹革命〞。贵州省清镇半农半读师范学校被列为“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黑样板〞遭横加批判后停办。但学校大局部教师排除干扰,坚守岗位,参加搞基建。1967年,新建教职工宿舍18套〔两室一厨,砖瓦平房〕,教室1幢、4间。1968年改“工〞字形楼房为平房,接着修建女生宿舍12间,为学校进一步开展奠定了根底。半农半读师范学生,1966届的3个班,1966年9月清镇县择优分配25名毕业生留县工作,1967年又分配少量毕业生到贵阳、遵义、清镇的厂矿子校工作,其余大局部学生直到1967年底才分配完毕;1967届和1968届共3个班〔初师2个班,中师1个班〕均于1968年底分配。三届学生共293人,面向安顺地区分配到平坝、安顺、关岭、镇宁、紫云、普定、开阳、息烽等县乡村小学工作,至今已近40年了。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作出了奉献,不少人成了优秀的中小学教师,被提拨为局级以上干部的有20多人。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破坏,1966年秋季,面向安顺地区各县招收的初师新生6个班300人,刚进校一个多月,中师新生1个班,名单刚到,就宣布当年招生全部无效。已进校的初师新生一律回原籍,中师新生未进校。1968年底,半农半读师范学校66—68届初师、中师生分配完毕。1968年春季,清镇县革委决定暂招两年制普通初中新生2个班,但并未正式行文宣布将半农半读师范学校改为卫城中学。动乱岁月艰难曲折〔1969—1978〕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学校党政领导“靠边站〞,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被打乱,?教学大纲?、?教学方案?、?教材?等被束之高阁。1969年和1970年,先后从本省和上海等地高等院校的1968、1969两届毕业生中分配12人到校任教,又一次补充师资力量。他们与原有的在校教师一起,组成了一支文凭高、素质强、学科配套齐全的教师队伍。全校上课教师达32人,是卫城中学有史以来教师最多、最年轻、合格学历比例最高的“鼎盛时期〞。但在当时那个特殊的环境下,他们的才智难以发挥,可谓是“英雄无用武之地〞。1969年,清镇县革命委员会召开教育革命座谈会,决定开展初中和小学附设初中班。将贵州省清镇半农半读师范学校恢复为清镇县卫城中学。初、高中学制均为二年制。8月,招初一学生8个班,在校学生共10个班,约400人。1970年6月,按县里分配的名额,推荐初二毕业生升入清镇中学高中学习。当年秋,招初一6个班,在校学生13个班,约600人。1971年2月初至3月间,县革命委员会召开为期40天的全县教职工代表大会。会议期间错误地批斗103名中小学教师。这次批斗会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引起教师思想混乱,流毒很广。严重地干扰、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情绪。6月,学校召开第一届学生田径运动会。此前的几个月内,全校师生利用劳动课和课外活动时间,炸石挖土修建跑道。这个从1963年9月规划设计并开工的浩大工程,经过多年断断续续几次“大战役〞,终于大功告成。操场外围是250米环形跑道。据测,挖走的土包最高处3米,回填最低凹处3.5米。大操场的修成,引起全县教育界注目。1972年8月,凌霄调入卫城中学,先后任教导主任、副校长。1971年,经清镇县革委会批准,卫城中学增设高中。当年,学校招首届两年制高中生2个班,并在本届初、高中新生6个班中开设英语课,从而结束了卫城中学不开英语课的历史。同年,接通卫城三台山农用水到学校作自来水,结束了卫城中学建校以来吃水靠人挑的历史。1971年秋,学校按分配名额,推荐初中毕业生4人升入安顺师范专科学校学习。同时,招高中一年级2个班,初中一年级4个班,在校生12个班,约600人。这一年,站街中学建成,为支持站中和其他一些原因,一两年内,卫中先后被调出本科毕业教师11人,师资水平受到影响。1974年9月,清镇县第一届中学生运动会在卫城中学召开。是年秋招收的初一新生由“二年制〞改为“三年制〞。由于清镇农村小学缺教师,县革委决定在卫中附设师范班一个班,从县内“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中招收二年制中师生62人,1976年毕业后,分到县内中小学任教。1975年,办学条件仍然没有得到改善,办学规模根本维持原状。当年11月,卫城中学又招中师一个班,学生32人,学制二年,学生实行“社来社去〞,国家不包分配。他们回到农村村小当代课教师,或民办教师,后陆续转为公办小学教师,为农村小学教育作出了奉献。1975年2月,钟振谋任支部书记,古文龙任支部副书记,马德录任校长,李德隆任团总书记,快乐亮任团总支副书记。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在深入揭批“四人帮〞罪行的运动中,卫中全体教职工参加了清镇县召开的中、小学教职工大会,学习、贯彻、落实省、地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一致认为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批判“读书无用论〞,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进一步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会后在全校师生中贯彻会议精神,并组织师生进一步揭批“四人帮〞的罪行,去除“两个估计〞对师生的影响。同年秋执行清镇县教育局制定的?清镇县中小学工作制度〔试行草案〕?。学校教育、教学经过拨乱反正,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逐步走上健康开展的道路。1978年,学校积极贯彻、执行?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着重解决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同年8月,根椐省、地指示,清镇县撤消了各中学革命委员会,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钟振谋任党支部书记,马德禄任校长,罗懋修任教导副主任。教育春天团结奋进〔1979—1992〕1979年,学校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补充了师资,增补了教学仪器和设备。为保障师生生命和财产平安,安装了两根避雷针。5月,钟振谋调县师范学校任党支部书记。暑期,县教育局又从卫城中学一次调出7名教师到县师范学校任教,局部教师调回贵阳,卫城中学原六十年代本科毕业教师全部调出,1970年分配的本科毕业教师所剩无几。1980年初,任职19载的老校长马德禄调离。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同志王友仁调卫城中学任副校长。凌霄被选为清镇县人大副主任,调离卫城中学。张荣芳任副校长,调站街中学韩志武任教导主任〔后任校长〕,罗懋修任教导副主任。同年秋,高中毕业生局部考入高等院、校、中专深造。其中黄富贵同学被哈尔滨科技大学录取。1981年,学校领导力量得到加强,教育、教学制度不断完善、标准,教学质量相应提高,为上一级学校输送了一批合格新生。同年修建老堡河抽水工程,结束了三台山自来水似有假设无的日子,师生真正用上了自来水。并在教学区又安装了一根避雷针。是年高中恢复三年制,所招新生于1984年毕业。1982年,县教育局调整完中部局。卫中大局部高中教师调出,高中停止招生。1984年,古文龙同志调县教育局工作。王祖明任党支部书记,韩志武任校长,罗懋修任副校长兼教导主任,梁昌汉任副校长兼副教导主任,胡永秀任团总支书记,涂荣芳任总务副主任。这届班子“老、中、青〞三结合,锐意改革,结合学校实际,踏踏实实地组织教育、教学工作。学校最后一届高中毕业的2个班学生参加高考,录取大学本科、大专、中专、技校36人,升学率为30%,其中〔2〕班就录取32人,为历届之冠。1985年,通过教职工充分讨论,制定、编印了?学校规章制度?集,探索教育改革、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获得上级好评。同年,素来重视体育工作、一直坚持组织学生“三操〞及课余体育活动的卫城中学,在全县中学生运动会上,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女子篮球冠军,少年乙组象棋冠军、亚军,乒乓球单打第三名的好成绩。同年秋,清镇县第一届教职工运动会在卫城中学召开,为期三天。年底,清镇县总工会颁发?职工之家合格证?。1986年,学校获省教委、省体委颁发的?体育卫生合格证书?。1987年,王祖明任党支部书记兼校长,梁昌汉任副校长兼教导主任,邓联长任教导副主任,涂荣芳任总务主任,胡永秀任团总支书记。1988年春,学校兴建教学大楼,1989年竣工,建筑面积1396平方米,共18个教室。除财政拨款外,教职员工主动捐资共1000多元,人均捐30元,蔡水砖厂、新发水泥厂、卫城电站等单位也捐资共4000多元,青龙林场捐杉木4立方米。是年,卫城中学有初中12个班,学生718人,教职工52人〔其中专任教师34人〕。同年改修学校供电线路,改木电杆为水泥电杆,安高档路灯5盏,夜晚一片光明。1989年,学校狠抓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使教职工思想政治素质普遍提高。是年秋,清镇县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卫城中学召开。1990年,学校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党支部,受县直机关党委表彰。王祖明调清镇一中工作,梁昌汉任校长兼党支书记,邓联长调走,邓明书任教导主任。1991年,卫城中学代表全县中小学出席省教委“‘三育人’先进经验交流会〞。同年秋,调原蔡水乡党委书记熊正友到卫中任党支部副书记,梁昌汉任校长,王学贵任教导主任,马桔祥任教导副主任,涂荣芳任总务主任,张思宇任团总支书记。1992年,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生为本〞。为便于管理监督,经教育局批准,将教导处分为教务处和政教处,卫城中学政教处成立,陈其华任政教处主任。同年,第一届家长委员会成立。家长委员会与政教处携手,共同管理,监督学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校自筹资金,修建升旗台,被教育局领导赞誉为“清镇校园第一旗台〞。为控制社会上闲散人员进入校园扰乱教学秩序,市教育局拨款4000元修建校门及值班室,学校聘请专人值班,使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得到保障。这个阶段,学校领导班子相对稳定,团结奋进,精力集中。不断补充师大、师专毕业生,改善了师资队伍结构。学校锐意改革,加强管理,使教学质量逐步提高。转变观念狠抓“普九〞〔1993—2023〕1993年,学校全力抓“普九〞和“向素质教育转轨〞,广阔师生员工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一纲四法〞,转变办学观念,推行“分层次教学法〞,举办多种特长班,努力培养多种人才,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同年,市教育局拨款修建食堂。为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市教育局拨款2万元,接通卫城自来水,保证师生用上了清洁、平安水。1994年,继续深入抓“普九〞,组织教师到卫城各村,发动适龄学生到校读书。经过老师们辛勤工作,各班学生名额大增,学生流失率降低到3%以内。为适应“普九〞的需要,本年秋开始,招初一新生6个班、300多人,学生人数增加。1995年以后,在教育局的支持下,对学校原有围墙进行加高,并在围墙外征用农户的地修路。工程完工后,卫城中学校园地界根本划定,农民种地不再穿过校园影响教学。同年秋学校获安顺地区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当年清镇二中政教主任曾祥勇到卫中挂职任副校长。市委书记李康明到卫中视察,了解学校办学情况,听取学校的工作汇报,对解决教职工住宿困难问题,作了明确指示。当年秋季,征用农户土地,采取教育局拨款和教职工集资的方法,修砖混结构教职工住宅楼一栋,18套,造价50万元。1997年中考,录取中专27人,中师7人,中技2人,高中2人,职中27人,共计65人,升学率为42.7%。同年秋,卫城中学第一届毕业生、贵州省人民出版社原社长李万寿,捐图书近5000册,为学校图书室开放奠定了良好的根底。1997年,“普九〞经贵州省人民政府验收合格。当年教育局拨款8万元,修建一条250米长环形跑道。同时改建男、女厕所一栋。1998年中考,录取中专、中师、中技、高中、职高共计34人。同年8月,组织上调李崇新任校长后兼党支部副书记,王学贵任教务主任,古启芳任教务副主任,陈其华任政教主任,涂荣芳任总务主任,王正敏任团委书记。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开拓进取〞,制定了?清镇市卫城中学第一个五年方案?,明确提出了学校的办学目标、校园建设、师资培训等的要求,从抓学校综合治理入手,狠抓学校校园建设及师资培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充分调动广阔教职工的积极性。10月,学校邀请贵州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郜竟存教授到校作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写作方法的讲座;此后学校教师有多篇论文发表并获奖。国家二级作曲家?校园歌声?主编韩贵森教授到校作音乐鉴赏与创作讲座。同年11月,顺利地通过清镇市人民政府中学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受到各级领导和督学们的一致好评。同年修建水泥球场三个,体育运动场建成。1999年4月,陈福卫老师创作的校歌?升起希望的太阳?,发表在?校园歌声?上,学校掀起咏唱校歌热潮。同年,对校园进行绿化、美化,栽种名贵花木,并建?希望?雕塑一座。当年建微机室一个,购置微机26台,开设微机课。2000年6月,学校顺利通过贵州省“两基〞〔根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根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复评和“普实〞〔普及实验室和实验教学〕验收,并被贵州省人民政府“两基〞复评和“普实〞验收专家组命名为“贵州省普及实验室管理及实验教学挂牌学校〞。同年,被清镇市教育局评为校园“四化〞〔绿化、美化、净化、育人化〕建设先进单位。11月接受市人民政府办学水平评估获优秀等次。校团委获贵阳市文联?校园歌声?编辑部?跨世纪〔校园歌声〕新歌演唱优秀集体?奖,校团委参加清镇市委宣传部组织的?迎澳门回归知识竞赛?,获第一名。2000年,卫城中学120名初中毕业生参加中考,有101名上线,80名升入高一级学校,其中500分以上的有17名,5名学生考上贵阳市重点高中,10月,?贵州工人报?、?贵阳工运?分别以?让民主监督真正落到实处?、?加强民主监督,共谋学校开展?为题,对学校校务公开工作作了报道。因卫城中学各项工作出色,为观摩和感受卫城中学的开展变化,清镇市教育系统知识分子经验交流会在卫城中学隆重召开。同年卫中获清镇市“康祝杯〞迎接新世纪歌手电视大赛组织奖。校团委被共青团清镇市委评为先进团组织。2001年,卫中成功承办了清镇市2001年中学生运动会,在比赛中,学校分别获甲、乙组团体总分第三名和道德风气奖,有23人次获一、二、三等奖;;积极推进现代化建设,在原有的根底上又筹措资金3万元,贷款5万余元建立多媒体教室一个;购建“希望之星〞雕塑一座美化校园;该年中考,139人参加考试,138名被高一级学校录取,500分以上的12人,平均分名列全市第一。2001年3月校团委获贵阳市文联?校园歌声?编辑部?拥抱新世纪〔校园歌声〕?新歌演唱优秀集体奖。2001年11月李崇新校长调卫城政府任副镇长,宋家文任副校长并主持工作,开始筹划卫城中学恢复高中招生工作。2023年,修教职工住宅一栋12套,计1141平方米,造价50万元。第二栋教学大楼竣工交付使用。投资4万多元购置小面包车一辆保证了教师外出学习,提高了办学效率。加大了夜间巡逻力度,还在下晚自习时派人护送学生平安离校。申报了“全国教育科研‘十五’规划课题——?农村中学生创造创造能力培养研究?〞的课题。该年中考,500分以上的25人,平均分名列全市第一名。同年12月获贵阳市教育系统教职工代表大会评估先进单位称号,同年获清镇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同年9月在“做合格公民,合格‘小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教育月〞知识竞赛中获优秀奖和组织奖;同年获清镇市青少年法律与公民道德建设知识竞赛组织奖;学校团委获共青团清镇市委先进团组织称号;有2名同学分别获国家级翻译竞赛二等奖和三等奖。2023年,自筹资金13万元,购微机30台,更新微机室,满足计算机教学需要。贵阳市人民政府下文,清镇市卫城中学更名为清镇市第七中学。2023年5月申报了贵阳市市级科研课题?运用“教学反思〞,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研究?。在各级教育、科技、科研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各参谋、专家的指导下,取得了较好成绩。两位教师共同制作的?短路引起火灾“演示器〞?获得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成果评比一等奖。同年5月校团委获清镇市先进团组织。该年中考,500分以上的35人,平均分又名列全市第一名。坚持改革再铸辉煌〔2023——2023〕2023年春,清镇市人民政府决定七中恢复高中。6月,学校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宋家文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王学龙、古启芳任副校长,韩国顺任教务主任,黄碧友任政教主任,吴维勇任总务主任,王正敏任办公室主任,李正乾任团委书记。韩国顺调市三中,杨杰峰任教务主任。王学龙调市六中,黄碧友任副校长,李正乾任政教主任,罗吉英任团委副书记。2023年7月,聘请中国中学生田径协会副主席兼副秘书长、全国“十佳〞教练蔡大慈任名誉校长。学校领导班子学历层次高、学科结构合理,年轻有为,敬业精神强。领导班子十分重视班子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面对深入开展的教育改革,面对清镇市中学教育的新局面,适时抉择恢复高中招生,开展高中教育,为学校的开展拓展了空间。学校领导班子坚持“统一意志、统一步调、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整体和谐〞的工作策略,倡导“团结合作、勇于进取、勤奋廉洁、追求卓越〞的精神。在管理上贯彻制度管理,民主管理和人文管理的原那么精神,使管理逐步做到制度化、标准化和科学化。2023以来,对各类规章制度进行修改完善。学校各处室职责清楚,任务明确,按一定的程序和要求照制度办事,形成了良好标准。依靠教职工民主管理,凡涉及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广泛听教职工意见,或教代会审议通过。实行校务公开,民主评议干部,落实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党支部廉政建设制度,教职工党员定期学习制度等,保证教职工民主权利和切身利益,促进学校决策民主化、管理科学化,促进党政建设,密切教职工关系,促进学校的改革、开展和稳定。以人为本,建设一支政治业务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办好一所学校,一支精良的教师队伍是根本保证,也是促进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撑点。恢复办高中后,学校制定师资队伍的建设方案,首先调进局部优秀教师充实初中师资,接着在2023年引进本科毕业生8人,2023年又引进本科毕业生17人,2023年再次引进本科毕业生16人。学校现有教职工91人,其中专任教师89人。专任教师中,有高级教师3人,中级教师14人,大学本科学历教师达50%以上。为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学校坚持教师学习制度,有方案地组织教师学习政治理论、“一纲四法〞和职业道德标准,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通过素质教育理论的学习,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端正了教育思想,增强了自信心、责任感,改进了工作方法,千方百计去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学校先后组织教师进行“三笔两画〞、计算机、普通话等职业技能培训。参加课改培训和研究性学习课程参观学习。组织各学科教师参加贵阳市教科所举办的新教材学习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各种教研活动。由于新教师增多,学校对新来的青年教师进行岗前培训,由学校领导及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进行“传、帮、带〞,既使新老师迅速进入角色适应工作需要,又促进新老教师共同提高。德育为首,培养合格公民“纲举目张〞,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纲〞。七中德育工作始终遵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假设干意见?、认真贯彻执行?中学生德育大纲?、?中学生日常行为标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学校的德育工作,以党支部为核心,以政教处、团委、班主任、政治教师为主体,注重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德育工作。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先后聘请当地派出所所长陈实、王天寿、杨守军任法制副校长,每学期对学生进行两次以上的法制、禁毒教育。制定?关于学校德育建设的意见?,成立家长委员会,明确政教处工作人员、班主任和政治课教师职责。使学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班级常规工作管理制度、日常行为标准教育制度、学生作息制度、学生德育考核制度、升降国旗制度。学校制定了?班级量化管理规定?、?班主任常规管理工作量化考评细那么及方法?。做好班级管理和学生思想工作。选派局部班主任参加校外学习,组织全体班主任进行校内培训。坚持每月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要求各班班主任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作好家访调查,召开家长会、家长委员会和主题班会,组织好班级集体活动。政教处有专人负责对各班日常工作的检查,包括课堂纪律、清洁卫生、升降旗仪式、两操及学生迟到、早退等情况,并定期进行评比、公布。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结合时政,开展各种生动有益的德育活动。如国旗下讲话、清明祭扫革命烈士墓、纪念“五·四〞、“一二·九〞文艺演出活动等。开展“拒绝毒品、珍惜生命〞签名活动。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崇尚科学、反对邪教、预防艾滋病等主题鲜明的活动。全校师生参与率达100%。政治教师上好政治课,发挥政治课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思想方法和良好品德方面的育人功能,把德育寓于教学之中。德育为首,平安为主。学校坚持每天对师生进行全面的平安教育,并定期对校内的用电、用水、避雷设施、食物等进行检测。几年来未发生任何平安事故,使师生员工有一个平安、舒适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学校德育工作卓有成效,受到上级部门的好评。教学质量是第一生命线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教学处于中心地位。教学质量的上下,是学校能否生存、开展的主要条件。学校要求各类人员要强化教学意识,为教学效劳,为师生效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校长、教务主任以主要精力抓好教学管理。各科教研组、各课题组,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学习,研究大纲教材,开展各种旨在提高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活动。学校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方案、教学大纲,认真学习?贵州省关于推进素质教育调整局部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意见?,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优化学科课程,加强理化生实验教学,强化体、音、美学科,标准微机课、班会课、课外活动课,每学年有方案地组织新生进行军训。抓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全校教师上课前充分备好课,上课有教案,教学目的明确、准确,教学内容把握好,重点难点处理得当。教学方法灵活有效,提倡采用磁带、光盘、实验、自制课件、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教师教学根本功扎实,课堂教学得心应手,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密度大,师生交流互动贯穿全过程。教师在教学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分层递进。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开展。开展教育科研,抓好教研活动。2023年10月,我校申报了“全国教育科研‘十五’规划课题——?农村中学生创造创造能力培养研究?〞的课题,2023年5又申报了贵阳市市级科研课题?运用“教学反思〞,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研究?。在各级教育、科技、科研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各参谋、专家的指导下,通过全体教师的潜心研究、不辍劳作,取得了较好成绩。近年来,教师们积极认真地撰写了大量的教学经验总结、科研论文、教育叙事案例等。有50多篇教育科研文章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或论文评比中获得奖励。另有不少散文、诗歌创作在学校主办的?七中教研?上登载。学校各教研组按方案开展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钻研学科教材,集体备课,进行课前、课中、课后反思。组织开展听课、评课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科竞赛等。撰写教学案例,并写出论文或教学心得体会。开展校际教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高教师业务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使教学质量大幅提高。2023年的中考平均分连续第四年名列全市第一名,其中500分以上有37人。2023年中考中500分以上36人。2023年中考中500分以上42人,上贵阳一中线2人,其中余涛同学601分〔含体育分〕,实现历史性突破。2023年7月学校开展与成都七中进行远程直播教学,教师教学业务水平将得到更大提高,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体育卫生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认真贯彻执行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认真上好体育课,抓好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与体育竞赛。各班开足体育课,认真组织课间操和保健操,保证每班每天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认真执行?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每年组织夏、冬两届校运会,组建学生田径队、乒乓球队、篮球队等并进行训练。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市中学生运动会和专项比赛。课余时间组织各类球赛、拔河比赛等,学生广泛参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体育教学特别重视初三毕业班体育课质量,每年把此项工作纳入毕业班工作方案,按市教育局规定的考试工程和要求,上好体育课,保证考试工程的及格率和优良率逐年上升。近年来体育中考均进入全市同级同类学校前三名。连续多年承办清镇西部片区学校体育中考,由于成绩显著,得到市招办的表扬。认真贯彻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初中年级开健康教育课,高中开健康知识讲座,进行健康教育评价。建立学生健康教育档案,每学期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检。合理安排学生学习时间,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学生个人卫生、环境卫生、教室、食堂和宿舍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