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中国文明的起源一、近代以来疑古思潮对上古史的冲击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派”顾颉刚(1893—1980),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古史辨派主要代表基本观点:“层累的造成古史”
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
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
古史茫昧,文献资料不可靠疑古思潮兴起的原因:1、中国古代疑古的传统2、近代经学传统的终结:经学问题转化为史学问题,需进行客观实证的研究3、实证史学的影响二、中国文明起源需要进行科学、综合的研究跨学科的综合研究:结合历史学、文献学、考古学、天文学、地质学等考古学在重建古史方面的重要意义三、几点基本的看法1、中国文明是独立形成的文明形态2、中国文明起源的“多元一统”:
苏秉琦“满天星斗”说
苏秉琦(1909—1997)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现代著名考古学家中国古文化内部可分为六大文化区:1、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中心的北方区2、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区3、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区4、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区5、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区6、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南方区中国古代文明“多元一统”的格局铸就了中华民族经久不衰、历史不散的生命力在距今四、五千年的“龙山时代”(相当于传说中的尧舜时期),黄河、长江流域的各区系文化,呈现了相当的一致性,这说明,六大区系之间相互交流、重组、融合,出现了以尧舜为代表的“中国”。我们研究、思考中华文明的一体性,中华五千年文明延续至今,应当上溯到中华文明起源时形成的这种多元一统的格局中来思考。参考文献赵汀阳、王星选编:《满天星斗:苏秉琦论远古中国》,中信出版社,2016年。基本阅读资料: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一卷总绪论、绪论第二讲三代文化的演进
与西周礼乐文明三代年表:夏(公元前2070——前1600)
二里头文化(河南洛阳市)?商(公元前1600——前1046)
都城在亳后迁到殷西周(公元前1046——771)
都城在镐京(据夏商周断代工程报告)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先禄而后威,先赏而后罚,亲而不尊。其民之敝,蠢而愚,乔而野,朴而不文。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其民之敝,荡而不静,胜而无耻。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其赏罚用爵列,亲而不尊。其民之敝,利而巧,文而不惭,贼而蔽。(《礼记·表记》)解释:孔子说:夏代的治国原则是尊崇君主的政教,侍奉鬼神但敬而远之,亲近人而待人忠厚,重俸禄而轻威严,重奖赏而轻刑罚,亲切而不尊严。这种政教给民众造成的弊病就是愚蠢少知,骄傲粗野,拙朴而无文饰。殷人尊崇鬼神,领导人民侍奉鬼神,重鬼神而轻礼,重刑罚而轻奖赏,尊严而不亲切。这种政教给民众造成的弊病,就是放荡而不安分,好胜而无廉耻之心。周人尊重礼而好施惠,尊鬼神但敬而远之,亲近人而忠厚待人,用爵位等级(的升降)来对人进行赏罚,亲切而不尊严。这种政教给民众造成的弊病,就是贪利而取巧,重文饰而不知惭愧,相残害而不明事理。一、三代的“文化模式”夏:巫觋文化《说文解字》:
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
觋,能斋肃事神明也,在男曰觋,在女曰巫。商:祭祀文化商人的宗教信仰:自然神灵
祖先
至上神西周:礼乐文化子曰:“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二、西周的礼乐文明1、礼的起源《说文解字》:“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豐。豐亦声。又豐部:豐,行礼之器也。”王国维认为,礼的古字“皆象二玉在器之形。古者行礼以玉,故《说文》曰‘豐,行礼之器’,其说古矣。”礼的本义是指器皿中盛两串玉以祭献神灵。后来也兼指以酒祭献神灵,再后来则一切祭神之事兼称为礼。(《观堂集林》卷十《释礼》)礼的起源很早,远在原始氏族公社中,人们已习惯于把重要行动加上特殊的礼仪。……这些礼仪,不仅长期成为社会生活的传统习惯,而且常被用作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社会组织和加强部落之间联系的手段。进入阶级社会后,许多礼仪还被大家沿用着,其中部分礼仪往往被统治阶级所利用和改变,作为巩固统治阶级内部组织和统治人民的一种手段。西周时代贵族所推行的“周礼”,是有其悠久的历史根源的,许多具体的礼文、仪式都是从周代氏族末期的礼仪转化出来的。(杨宽:《古史新探》)2、周公“制礼作乐”“武王崩,成王幼,周公承文、武之业,履天子之位,听天下之政。”(《韩诗外传》卷七)“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于成王。”(《尚书大传》)3、西周的礼仪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礼记·礼器》)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礼记·中庸》)一、人生礼仪:祈子礼、胎教之礼、出生礼、命名礼、保傅礼、冠礼、笄礼、公冠礼、昏礼、仲春会男女礼、养老礼、丧礼、奔丧礼、祭礼、教世子礼、妇礼。二、生产礼仪:籍礼、射礼、蚕桑礼、养兽礼、渔礼、蒐礼、田猎之礼、献嘉种礼、御礼、货礼、饮食之礼。三、交接之礼(即宾礼和嘉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燕礼、乡射礼、大射礼、聘礼、公食大夫礼、觐礼、投壶之礼、大盟礼、宗、遇、殷、见之礼、脤膰、贺庆之礼。《周礼》的“五礼”:(一)吉礼:祭祀昊天上帝、日月星辰、风师雨师、五祀五岳、山林川泽、四方百物以及享先王等;(二)凶礼:丧礼、荒礼、吊礼、襘礼、恤礼;(三)宾礼:四时朝聘、时聘;(四)军礼:大师之礼、大均之礼、大田之礼、大役之礼、大封之礼;(五)嘉礼:饮食之礼、冠昏之礼、宾射之礼、飨燕之礼、脤膰之礼、贺庆之礼。4、礼的意义1、人文主义的取向各种礼仪基本都是围绕着人的生活而展开的,说明西周礼乐文化在本质上是人文主义的。与殷商时期的文化相比,周代的礼乐文化中宗教礼仪减少,神的色彩逐渐淡化,而人际礼仪内容增加,人文色彩更加显著。这是春秋时期更加发达的人文主义思潮的基础和源头。“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礼记·昏义》)解释:礼以冠礼为开端,以婚礼为根本,以丧礼、祭礼为隆重,以朝礼、聘礼为尊敬,以射礼、乡饮酒礼为亲和,这是礼的大原则。周礼的基本精神:
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立权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服,此其所得与民变革者也。其不可得变革者则有矣,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礼记·大传》)“亲亲,尊尊,长长,男女之有别,人道之大者也。”(《礼记·丧服小记》)2、周礼反映了周代的宗法社会关系
家族血缘关系
等级关系(1)《礼记·冠义》:“故冠于阼,以著代也。”孙希旦:“阼阶乃主人之阶,冠于阼阶之上,明其将代父而为主也。”(2)“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礼记·昏义》)。解释:婚礼,是将结合两个家族间的欢好,上祭祀宗庙,而下继续后嗣的事,因此君子重视婚礼。(3)“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解释:祭祀是用来追养双亲而继续尽孝。“夫祭有十伦焉:见事鬼神之道焉,见君臣之义焉,见父子之伦焉,见贵贱之等焉,见亲疏之杀焉,见爵赏之施焉,见夫妇之别焉,见政事之均焉,见长幼之序焉,见上下之际焉。”(《礼记·祭统》)解释:祭祀有十个方面的意义:可以体现与鬼神交流的方法,可以体现君臣关系的大义,可以体现父子关系的道理,可以体现贵贱关系的等级,可以体现亲疏关系的等差,可以体现颁爵和赏赐的施行,可以体现夫妇的区别,可以体现政事的公平,可以体现长幼的次序,可以体现上下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十个方面的意义。三、西周礼乐文明的意义1、天命
“惟命不于常。”(《尚书·康诰》)
“天命靡常。”(《诗·文王》)2、敬德、保民“德”在甲骨文、金文中早已出现。“德”的基本含义是指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心意。明德:
“克明德慎罚。”(《尚书·康诰》)
“敬明其德,敬慎威仪。”(《诗·泮水》)敬德:
“惟不敬阙德,乃早堕阙命。”(《尚书·召诰》)
“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召诰》)“明德慎罚。”(《尚书·多方》)“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尚书·泰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泰誓》)“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四、“三代”在中国文明史上的意义孔子说:“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论语·卫灵公》)孟子说:“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孟子·离娄上》)1.奠定了中国文明的经典体系和基本的价值取向,为后来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和引导,塑造了中国文化的基本气质。2.“三代”是儒家文化的理想国。是儒家政治哲学的理论依据。青铜时代也是“黄金时代”。“道不过三代”参考文献: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三联书店,1996年、2017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刘丰:《先秦礼学思想与社会的整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基本阅读材料: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一卷第三章、第八章第三讲
“轴心时代”与诸子学的产生一、三代文化发展的连续性
万章问曰:“人有言:‘至于禹而德衰,不传于贤,而传于子。’有诸?”
孟子曰:“否,不然也;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昔者,舜荐禹于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若尧崩之后不从尧之子而从舜也。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曰:‘吾君之子也。’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曰:‘吾君之子也。’丹硃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舜之相尧、禹之相舜也,历年多,施泽于民久。启贤,能够承继禹之道。益之相禹也,历年少,施泽于民未久。……孔子曰:‘唐虞禅,夏后殷周继,其义一也。”(《孟子·万章上》)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尽心下》)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三代之礼一也,民共由之。(《礼记·礼器》)三代文化的整体性、连续性,既有三代历史发展本身具有的延续性(即文化发展的前后相承),同时也是后世学者(尤其是儒家学者)塑造的结果。二、“轴心时代”AxialPeriod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KarlJaspers)主要看法:
在公元前500年前后的时期内,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些不平常的历史事件:
中国:老子、孔子和之后的诸子百家
印度:《奥义书》和佛陀
伊朗:索罗亚思德
古希腊:荷马、巴门尼德、苏格拉底、柏拉图“直至近代,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重新被它所激发。”
“轴心时代”为人类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轴心时代”是我们从比较文化的视角认识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的重要地位和意义的一个有益的理论框架。三、“礼坏乐崩”的春秋战国时代春秋(前770——476年)《春秋》:始鲁隐公元年(前722年)
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战国(前475——221年)《尉缭子·兵教下》:今战国相攻,大伐有德。《战国策·秦策四》:山东战国有六。《史记·平准书》:自是之后,天下争于战国。(战国时代当时成为“六国时”)礼崩乐坏:孔子谓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三家者以《雍》徹。季氏旅于泰山。(《论语·八佾》)战国时期的重要事件:
三家分晋
田氏代齐
战国七雄
兼并战争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今一大变革之会”(王夫之语)如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是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顾炎武《日知录》)四、诸子学的产生(一)诸子百家兴起的时代背景1、社会结构的变化与“士”阶层的兴起:天子式微,诸侯力政,世袭社会逐渐解体社会结构的变化: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论语·季氏》)解释孔子说:“天下清明,那么制礼作乐何发令征伐的权力都出自天子;天下昏乱,那么制礼作乐和发令征伐的权力都出自诸侯。出自诸侯,大约传至十代很少有不失掉的;出自大夫,传至五代很少有不失掉的;如果是家臣操纵了国家政令,传至三代很少有不失掉的。天下清明,那么政令不会出自大夫。天下清明,那么老百姓就不会非议政治了。”社会结构的变化: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故《诗》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三后之姓于今为庶。(《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注:三后,虞、夏、商。士:士是古代贵族阶层中最低的一个等级有上士、中士、下士下士与庶人相衔接
士阶层处于贵族与庶人之间,是上下阶层流动的汇合之所。士为贵族的下层,受过“六艺”教育最初是武士,战时充当下级军官,平时“大抵皆有职之人”经过春秋战国时期激烈的社会变动,转化为文士子张,鲁之鄙家也;颜涿聚,梁父之大盗也;学於孔子。段干木,晋国之大驵也,学於子夏。高何、县子石,齐国之暴者也,指於乡曲,学於子墨子。索卢参,东方之钜狡也,学於禽滑黎。此六人者,刑戮死辱之人也。今非徒免於刑戮死辱也,由此为天下名士显人,以终其寿,王公大人从而礼之,此得之於学也。(《吕氏春秋·尊师》)“故中章、胥己仕,而中牟之民弃田圃而随文学者邑之半。”(《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战国时期“四民社会”的形成士成为一个独立的阶层《春秋榖梁传》:“上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2、私学的兴起“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左传·昭公十七年》)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论语·微子》)
私学的兴起打破了“学在王官”的局面,将文化知识普及到民间,使广大平民有机会学习文化知识。孔子首兴私学,广招弟子。在这一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3、尊士、礼贤下士是当时普遍的社会风气士人主体意识的觉醒繆公亟见于子思,曰:“古千乘之国以友士,何如?”子思不悅,曰:“古之人有言曰,事之云乎,岂曰友之云乎?”子思之不悅也,岂不曰:“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何敢与君友也?以德,则子事我者也,奚可以与我友?”(《孟子·万章下》)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孟子·尽心下》)士阶层的流动性增强:如吴起、孟子等人都在各国做事纵横家更为典型“朝秦暮楚”(二)诸子百家:道术将为天下裂荀子称诸子为“百家之说”司马迁称诸子为“百家之术”“百家”主要有六家或十家:司马谈: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刘歆:儒、墨、道、名、法、阴阳、农、纵横、杂、小说
九流十家《庄子·天下》古之人其备乎!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数,系于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其明而在数度者,旧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其在於《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搢绅先生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虽然,不该不遍,一曲之士也。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是故內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見天地之純,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诸子出于王官:《汉书·艺文志》儒家出于司徒之官墨家出于清庙之官道家出于史官法家出于理官名家出于礼官纵横家出于行人之官农家出于农稷之官阴阳家出于羲和之官小说家出于稗官杂家出于议官“诸家之学,《汉志》谓皆出王官,《淮南要略》则以为起于救时之弊,盖一言其因,一言其缘也。”
“先秦诸子之学,当以前此之宗教及哲学思想为其因,东周以后之社会情势为其缘。”—————吕思勉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说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易曰:“天下同归而殊塗,一致而百虑。”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使其人遭明王聖主,得其所折中,皆股肱之材已。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方今去圣久远,道术缺废,无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犹瘉於野乎?若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汉书·艺文志》)“礼崩乐坏”是“百家争鸣”的前奏。(深入理解)“礼崩乐坏”时代产生的诸子学与之前的三代文化之间的关系,或者说“轴心时代”与西周礼乐文化之间的关系,连续性是主要的。这是我们理解诸子学的一个根本性的看法。“在传统中变迁”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参考文献1、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基本阅读材料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一卷第九章认真阅读《庄子·天下》和《汉书·艺文志》的两段话,进一步理解诸子学的文化渊源以及诸子百家与周代礼乐文化之间的关系。第四讲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的繁荣:儒家—孔子儒家一、儒家概述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別,不可易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義之際,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最為高。(漢書卷三十藝文志)儒家的特点:1、祖述尧舜,宪章文武2、以“六艺”为法3、崇尚礼义4、宗师孔子孔子创立儒家学派1、孔子面向社会广泛招收弟子2、孔子对传统经典进行了系统的整理3、孔子提出了系统的理论二、孔子(公元前551—479年)名丘,字仲尼
孔子生鲁昌平鄉陬邑。
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分封制(封建)1、分封制起源于西周初年
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周之有懿德也,犹曰:莫如兄弟,故封建之。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捍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2、分封制的具体内容
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左传·隐公八年》)(1)因生以赐姓:生,生死的“生”。就是功臣生时分封赏赐。(2)赐姓:是指赐被封者以所封地内之被征服的居民(俘虏或异族)。(3)胙之土:胙,赐。
这是说天子封赐诸侯以土地。(4)命之氏:与“赐之姓”类似。将不同族系的人民赏赐给同姓子弟或功臣,命他们建国于某一地区。3、西周分封多少诸侯国《左传》:“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國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國者四十人”。
荀子:周初立七十一国,姬姓五十三国
据《左传》等文献,同姓与异姓诸侯约一百三十多国。另外散见西周金文和其他典籍的还有不下百十个。4、分封诸侯的等级
公、侯、伯、子、男(《孟子》、《周礼》、《礼记》等)
侯、甸、男、采、卫等爵(《尚书》、金文等)5、周王与诸侯的封建关系
诸侯对天子的义务:
(1)贡的义务贡赋
(2)力役
(3)兵役
(4)朝聘研究孔子最直接可靠的资料是《论语》《礼记》等其他先秦时期的文献可以作为辅助资料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貢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史记·孔子世家》)三、孔子的思想1、仁
“孔子贵仁”(《吕氏春秋》)
《论语》中的德目:
“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学而》)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学而》)
“主忠信”(《学而》)
“恭、宽、信、敏、惠”(《阳货》)“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俱”(《子罕》)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亲“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礼记·中庸》)“仁之实,亲亲是也。”(《孟子·离娄上》)“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论语·泰伯》)仁者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离娄下》)仁者无不爱也。(《孟子·尽心上》)仁为全德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仁者静。(《论语·雍也》)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孝悌: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別乎?”(《论语·为政》)中庸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先进》)2、礼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克己复礼.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左传·昭公十二年》)3、君子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论语·里仁》)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论语·雍也》)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论语·卫灵公》)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4、为政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论语·先进》)齐景公问政於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諸?”(《论语·颜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長沮、桀溺耦而耕……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誰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5、为学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哀公问:“弟子孰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語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基本阅读材料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一卷第九章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第五讲百家争鸣与战国时期思想的繁荣:孟子和荀子孔子之后儒学的分化:“儒分为八”
“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韩非子·显学》)
孟子和荀子是战国时期最为重要的儒家学者。孟子主要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荀子主要继承了孔子的礼学思想。他们从两个不同方面共同发展了孔子儒学,是孔子思想的“两翼”。孟子孟子名轲,战国邹人。约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受业子思之门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孟子·离娄下》)孟子也曾周游列国,曾游说齐、梁、鲁、邹、滕、薛、宋等国。“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孟子·滕文公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於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列传》)一、性善论儒家关于人性的各种理论:孔子:“性相近”告子:“性无善无不善”“生之谓性”“食色性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孟子·告子上》)郭店竹简《性自命出》:“善不善,性也,所善所不善,势也。”孟子与告子的辩论:批评了告子人性无善恶的学说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告子上》)孟子的性善说:“四端”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將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仁义礼智的道德意识是人性所固有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二、仁政论仁政论是孟子对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发展,也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它的理论基础就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即人性本善。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釁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對曰:‘然则废釁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曰:“有之。”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愛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愛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隱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笑曰:“是誠何心哉?我非愛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孟子·梁惠王上》)具体内容:
1、为民父母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孟子·梁惠王上》)2、制民之产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於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以之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3、民本论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紂,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弒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謂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弒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荀子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战国末年赵国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在公元前298—238年之间。荀子也曾游学奔波于赵、魏、齐、秦、楚等国,终不见用,废老于楚之兰陵。《荀子》的著作很多,现存32篇,其中有几篇是荀子后学编辑的有关荀子的言行录。《荀子》是研究荀子思想的主要材料。一、性恶论1、人性首先是人的自然性:性者,本始材朴也。(《荀子·礼论》)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荀子·性恶》)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正名》)2、人性表现为各种感官欲望等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目辨白黑美恶,耳辨声音清浊,口辨酸咸甘苦,鼻辨芬芳腥臊,骨体肤理辨寒暑疾养,是又人之所常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势注错习俗之所积耳。是又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荣辱》)3、人的自然本性中包含有恶的可能性,如果任其发展,就会形成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4、因此需要对人性加以改造故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使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今人之,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睢,而违礼义者为小人。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化性起伪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荀子·性恶》)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荀子·性恶》)二、隆礼重法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礼论》)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礼记·王制》)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故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荀子·大略》)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荀子·劝学》)无君子,则天地不理,礼义无统,上无君师,下无父子,夫是之谓至乱。(《荀子·王制》)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荀子·君道》)孟子、荀子对后世儒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孟、荀同为战国时期重要的儒学传人,孔、孟、荀共同奠定了儒学发展的规模。补充阅读材料:陈来:《孔子·孟子·荀子:先秦儒学讲稿》,三联书店,2017年第六讲百家争鸣与战国时期思想的繁荣:道家与法家道家一、道家概述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执,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史记·太史公自序》)道家者流,盖出於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汉书·艺文志》)道家思想的特点:1.道论2.道法自然二、老子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耼,周守藏室之史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老莱子
周太史儋老子的思想1、道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沖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
(“道”产生了混沌的“一”,混沌的一生成阴阳两气,阴阳两气相交而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都在这种状态中产生的。万物背阴而向阳,阴阳两气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老子·二十五章》)
(有一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存在。听不见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它独立长存而永不衰竭,循环运行而生生不息,可以为天地万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叫它作“道”。)
道法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道的最根本的特征就是“自然”。2、“无为”:老子的政治思想: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老子·二章》)爱国治民,能无为乎。(《老子·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鮮。(《老子·六十章》)3、“小国寡民”: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老子·八十章》)三、庄子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约生活于公元前369年—286年之间。
今存《庄子》三十三篇,其中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一般认为内七篇出于庄子之手,外、杂篇为庄子后学之作。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將曳尾于涂中。”(《庄子·秋水》。亦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1、逍遥游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2、齐物论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3、至德之世
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風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寢,無无用之。
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絷,编之以皂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策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
陶者曰:“我善治埴,圆者中规,方者中矩。”匠人曰:“我善治木,曲者中钩,直者中绳。”夫埴木之性,岂欲中规矩绳墨哉?然且世世称之曰“伯乐善治马而陶匠善治埴木”,此亦治天下者之过也。
吾意善治天下者不然。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
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羈而游,鳥鵲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及至圣人,蹩躠为仁,踶跂为以,而天下始疑矣;澶漫为乐,摘辟为礼,而天下始分矣。故纯朴不残,孰为牺尊!白玉不毀,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為为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夫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毀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庄子·马蹄》)孔子问礼于老子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魚,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犹龙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法家一、法家概述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法家不別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职不得相踰越,虽百家弗能改也。(《史记·太史公自序》)法家的代表人物:李悝:法家的创始人,主张变法和以法治国慎到:以讲势为主。申不害:以讲术为主。商鞅(《商君书》):重法。提倡耕战和以法治国。韩非子:法家的集大成者。法家思想的特点:1.强调法的作用,以法治国,一切一断于法。2.倡导耕战。3.主张君主专制。4.主张历史进化,人性好利。5.法家的基本概念:法、术、势、刑、罚、赏、公、私、耕、战等。二、商鞅商鞅,姓公孙氏,名鞅。卫国人,也称卫鞅。后封于商,号商君,故称商鞅。生年不可考,卒于公元前338年。商鞅变法:1、开阡陌封疆,把土地授与农民,实行“授田制”,国家直接征收赋税。2、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军功。制定二十等军功爵,不论出身,依军功受爵赏。3、建立君主集权的行政制度。全国设立三十一县。4、推行重农抑商政策。5、废除大家族制,男子成年必须另立门户,以增加户口。6、彰明法令,禁绝游说,焚毁《诗》《书》,打击儒家。7、统一秦国的度、量、衡。《商君书》商鞅及商鞅后学所作。是研究公元前360年—250年之间秦国法家的重要资料。商鞅变法的意义:1)进一步破除了井田制,重农抑商,奖励一家一户男耕女织的生产,鼓励垦荒,促进了秦国小农经济的发展;2)推行县制,制定了法律,统一度量衡,建成了中央集权的君主政权;3)奖励军功,制定二十等爵制,有利于加强军队的战斗力
“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王充《论衡·书解篇》)三、韩非子约公元前280—233年。韩国人。祖上为韩国贵族。韩非与李斯均为荀子的学生。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今存《韩非子》五十五篇。韩非子的主要思想:1、法、术、势兼用与君主绝对专制:2、性恶论的扩大:3、为实现统一的法家政策:1)加强君主集权,剪除私门势力,选拔“法术之士”2)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禁止私学3)厉行赏罚,奖励耕战,谋求国家富强稷下学宫与“百家争鸣”稷下学宫是列国学者荟萃和百家争鸣的主要园地士人的主要工作是“不治而议论”(《史记·田完世家》)《论六家要指》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塗。”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尝窃观阴阳之术,大祥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別,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名家使人俭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实,不可不察也。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儒者則不然。以为人主天下之仪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隨。如此則主劳而臣逸。至于大道之要,去健羨,绌聪明,释此而任术。夫神大用則竭,形大劳則敝。形神骚动,欲与天地長久,非所聞也。思考问题:1.孔子问礼与老子的象征意义:中国文化儒道互补的格局2.阅读《论六家要指》,进一步思考“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诸子思想共同的特点以及中国文化的特点。第七讲秦汉帝国的建立及其在中国文明史上的意义一、秦的统一与制度建设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06年:秦王子婴降从政治方面来看,中国的专制制度虽然在秦以前就已出现,但统一的、贯穿于之后两千多年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及其基本特点,是在秦汉时期形成的。秦代的重要制度建设:1、确立皇帝制度:皇权至上秦始皇时“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将国家一切权力——司法、立法、行政各种大权,皆操于一人之手。权力集中于皇帝,“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一个特点。“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制度同时也是一套观念体系:維二十八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紀。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圣智仁义,显白道理。皇帝之功,劝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摶心揖志。器械一量,同書文字。日月所照,舟舆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应时动事,是維皇帝。皇帝之明,临察四方。尊卑贵贱,不踰次行。皇帝之德,存定四極。诛乱除害,兴利致福。节事以时,诸产繁殖。黔首安宁,不用兵革。六亲相保,终无寇賊。驩欣奉教,尽知法式。2、实行郡县制:
与君主集权相配合的官僚制度“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史记·秦始皇本纪》)封建与郡县的争论
(一)
丞相綰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荊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讎,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內賴陛下神灵一統,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賞賜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庙,天下初定,又復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史记·秦始皇本纪》)
(二)博士齐人淳于越进曰:“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內,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始皇下其议。丞相李斯曰:“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史记·秦始皇本纪》)3、统一思想:“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焚书坑儒”李斯的建议:
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諸侯并作,語皆道古以害今,饰虛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別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謗。如此弗禁,則主势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4、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统一度量衡的意义:税收与官员的俸禄;这是与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相配合的;与周代的封建制不同二、汉承秦制公元前206年:秦亡。刘邦率兵入咸阳。公元前205年:项羽杀义帝。刘邦公开讨伐项羽,“楚汉战争”开始。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自刎。刘邦即帝位。公元8年:王莽即天子位。国号为“新”。公元23年:刘秀大破王莽军。
更始军入长安。王莽被杀。新
朝亡。公元25年:刘秀称帝。为东汉光武帝。公元220年:曹操死。子曹丕称帝,为魏文
帝。东汉亡。三、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1、《吕氏春秋》与“百家争鸣”的终结:杂家: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貫,此其所长也。及荡者为之,则漫羨而无所归心。(《汉书·艺文志》)“开到荼蘼花事了”——《吕氏春秋》的出现,标志着“百家争鸣”的终结2、汉初的“黄老之学”:
汉初凋敝的社会经济形势是实行休养生息、
“清静无为”政策的历史背景
刘邦对儒学的态度
汉初的“布衣将相之局”也是实行“简易”政策的一个原因儒道的冲突
窦太后好老子书,召辕固生问老子书。固曰:“此是家人言耳。”太后怒曰:“安得司空城旦书乎?”乃使固入圈刺豕。景帝知太后怒而固直言无罪,乃假固利兵,下圈刺豕,正中其心,一刺,豕应手而倒。太后默然,无以复罪,罢之。(《史记·儒林列传》)3、武帝的更化与改制“罢黜百家”:
公元前140年,武帝即位。变革汉初以来的指导思想。
提倡儒学
董仲舒的建议: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封禅与巡狩:
封禅是指古代帝王到东岳泰山祭祀天地的礼仪。封,就是泰山筑坛祭天;禅,就是在泰山脚下的梁父祭地。封禅的起源,应是上古时期王者巡狩四方时祭祀天地山川的礼仪。帝王祭祀天地,表示拥有天下四方。
封禅的意义:
“王者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报告之义也。始受命之日,改制应天,天下太平功成,封禅以告太平也。”(《白虎通义·封禅》)“改正朔,易服色”:
夏:建寅(正月)色尚黑
商:建丑(十二月)色尚白
周:建子(十一月)色尚赤五德终始说:
邹衍:齐人,生活于战国后期,是阴阳家的代表人物。
邹衍认为,每一德支配一个朝代;每个朝代有特定的制度和政治。
夏——木德——青色
商——金德——白色
周——火德——赤色
秦——水德——黑色
汉五行相生说: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胜(相克)说:
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太初改制”
“以正月为岁首,色上黄,数用五。”(《汉书·武帝纪》)汉代围绕着汉的德运、服色还有多次争论四、儒家思想的社会化1、“大一统”的政治思想元年春,王正月。
(傳)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謂?謂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按照《公羊传》的解释,《春秋》隐公元年记录的“王正月”表明鲁国依然沿用了周王的正朔(历法),这里隐含的政治思想就是遵从以周天子为代表的王权制度,实现以天子为首来统一天下的理想。
“大一统”是贯穿《公羊传》的核心思想。
经过汉代公羊学家的进一步阐释,“大一统”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在中国古代社会,始终发挥着维护君权统一天下的思想主导作用。2、“三纲六纪”:是对儒家主张的人伦秩序的进一步概况和提升,是基本的人伦道德和社会秩序。后来也称为“三纲五常”。这也就是儒家的纲常名教。
孟子曾指出:“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別,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就提出“循三纲五纪”的主张。“三纲”是指君臣、父子、夫妇关系。“五纪”董仲舒没有具体说明。
《白虎通义》明确提出“三纲六纪”:“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六纪者,谓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也。故《含文嘉》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又曰:‘敬诸父兄,六纪道行。诸舅有义,族人有序,昆弟有亲,师长有尊,朋友有旧。何谓纲纪?纲者,张也,纪者,理也。大者为纲,小者为纪。所以张理上下,整齐人道也。”(《白虎通义·三纲六纪》)3、“《春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旧车买卖合同包含车辆过户手续办理3篇
- 2025版智能小区监控平台建设与运营维护合同3篇
- 2025年度船舶港口清洁与消毒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居民用水行业发展规划合同示范3篇
- 2024全新电力系统保护用机电产品买卖协议3篇
- 2024年版权许可使用合同中的权利义务规定
- 2025版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系统集成与智能化升级合同3篇
- 2024年牧场草地修复与购买合同
- 2025版驾校经营权创新发展承包合同
- 2025版城市公交客车租赁协议书3篇
- 初二年级劳动课教案6篇
- 箱变迁移工程施工方案
-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圆的对称性》评课稿
- 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课件
- 呼吸系统疾病诊疗规范
- 《遥感原理与应用》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 2023年全国乙卷笔试部分讲解课件 【高效课堂+精研精讲】 高考英语复习
- GB/T 9452-2023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测定方法
- 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
- 酒店业轻资产运营模式案例研究
- 建筑师《建筑工程经济》习题(E)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