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民俗课件_第1页
社会组织民俗课件_第2页
社会组织民俗课件_第3页
社会组织民俗课件_第4页
社会组织民俗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社会组织民俗社会组织通常是指一定的社会单元,这种社会单元往往是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建立,例如军队、企业等。但是,我们现在所指的社会组织却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民间各种形成稳定关系的人们共同体,例如家族、行会或某些结社组织如白莲教、义和拳等。第四章社会组织民俗社会组织1社会组织民俗的定义社会组织民俗是指人们在建立并沿袭群体内的互动关系,以推动群体事件的时候所形成的习俗管制。社会组织民俗的定义社会组织民俗2社会组织民俗的分类组织行为组织程序

组织功能组织角色民俗组织观念民俗组织活动民俗设置程序民俗

接纳成员民俗辞别成员民俗组织目标民俗组织成员民俗组织活动条件改变组织民俗

确立组织民俗

组织整合民俗社会组织民俗的分类组织行为组织程序组织功能组组组设接辞组3社会组织民俗主要存在三种形式血缘组织民俗地缘组织民俗会社组织民俗社会组织民俗主要存在三种形式血缘组织民俗4第一节血缘社会组织(宗族)血缘社会组织是指基于血缘与姻缘建立起来的社会单位,它是人类历史上出现最早、历史最悠久的社会组织。它的最初形态是原始群落、氏族、部落、民族,并由此基础上后来发展成为小家庭、家族、亲族、宗族。在传统的宗法社会中,姻缘关系居于血缘关系之后。家族、宗族利益统摄个体、家庭利益。第一节血缘社会组织(宗族)血缘社会组织是指基于血缘与姻缘5一、宗族组织要素丁口、族谱、祠堂、祖坟、族产、家训族规、族房长是家族组织的七大民俗要素

1、丁口指有血缘关系的家族成员,家族组织的丁口范围以“五服”为限,五服之外,就不属于同一家族组织。添丁进口是家族的大事,人们以繁衍后代为对祖先的孝道,如果子孙乏嗣,就是最大的不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成为家族教育的信条。一、宗族组织要素丁口、族谱、祠堂、祖坟、族产、家训族规、族房6五服制度所谓五服,服制按服丧期限及丧服粗细的不同,分为五种斩衰:用最粗的生麻布制布制做,断处外露不缉边,表示毫不修饰以尽哀痛,服期三年。古代,诸侯为天子,臣为君,男子及未嫁女为父,承重孙(长房长孙)为祖父,妻妾为夫,均服斩衰。五服制度所谓五服,服制按服丧期限及丧服粗细的不同,分为五种7五服制度齐衰:用粗麻布制做,断处缉边,凡夫为妻,男子为庶母、为伯叔父母、为兄弟及在室姊妹,已嫁女为父母,孙男女为祖父母,均服齐衰一年,杖与否,各有规定;重孙男女为曾祖父母,服齐衰五月;玄孙男女为高祖父母,且齐衰三月。五服制度齐衰:用粗麻布制做,断处缉边,凡夫为妻,男子为庶母8五服制度大功,是用熟麻布制作的,质料比“齐衰”用料稍细。凡为堂兄弟、未嫁堂姊妹、已嫁姑及姊妹,以及已嫁女为伯叔父、兄弟,均服“大功”。九个月。五服制度大功,是用熟麻布制作的,质料比“齐衰”用料稍细。凡为9五服制度

小功,亦称“上红”。丧服名。是次于“大功”的丧服。用稍粗熟麻布制成。服期五月。清代,凡为伯叔祖父母、常伯叔父母、未嫁祖姑及堂姑,已嫁堂姊妹、兄弟妻、再从兄弟、未嫁再从姊妹,又外亲为外祖父母、母舅、母姨等,均服小功。缌麻,丧服名,是次于“小功”的丧服。“五服”中最轻的一种。用较细熟麻布制成,做功也较“小功”为细。清代,凡男子为本宗之族曾祖父母、族祖父母、族父母、族兄弟,以及为外孙、外甥、婿、妻之父母、表兄、姨兄弟等,均服缌麻。服期三月五服制度小功,亦称“上红”。丧服名。是次于“大功”的丧服。102、族谱

族谱:是记述宗族源流世系、族籍登记,宗族重要成员事迹、宗族墓地、田产及族规家训的宗族文献。族谱的编修源于汉魏时期的世家大族,目的是维系世家血脉宗亲的贵族地位。宋明以后,庶民家族修谱成风,家谱、族谱成为“敬宗收族”的文献依据,“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明朝是族谱编修的高潮时期,大略是三十年一修2、族谱族谱:是记述宗族源流世系、族籍登记,宗族重要成员事113、祠堂

祠堂是基本的族产。祠堂供奉本家族的祖宗牌位,四时祭祀,同时祠堂也是宗族公议与处理事务的场所。在古代社会立庙祭祖是上层阶级的特权,一般庶民是不能立祠祭祀的。庶民只能在家内祭祀祖先,所谓“祭于寝”。明清时期各地宗族纷纷建立祠堂,祠堂成为家族组织的重要标志。3、祠堂祠堂是基本的族产。祠堂供奉本家族的祖宗牌位,四时祭12祠堂图例祠堂图例134、族产族产是家族活动的经济基础,它包括族田、店铺、渡口船只等。宗族或家族一般都有自己的族产。族产的来源通常有两种,一是族人的捐献集资,二是族产经营的收益的不断积累。支出主要有四项:一是定期的宗族祭祀活动,二是资助子弟读书科考,三是救济族人,四是公益事业开支,如修桥补路等。4、族产族产是家族活动的经济基础,它包括族田、店铺、渡口船145、坟山墓地

每一宗族或家族都有自己的坟山墓地,“生前族居,死后族葬,”是自古相传的惯习。家族墓地,一般选择在风水上佳之处,这样会对子孙后代有利。选择祖墓,要“土厚、水深、无砂、无蚁,土色以黄为正,坚而不燥、光润而不湿者吉。须使他日不为城郭、沟池、道路,不为贵势所夺、耕犁所及,又须避村落,远井窑。祖坟是家族的神圣场所,族人必须严加保护,以防止墓地风水遭到破坏。墓地附近不准起土砍树,祖坟地的树木属于风水林不准砍伐。5、坟山墓地每一宗族或家族都有自己的坟山墓地,“生前族居156、族长

为了有效管理宗族与家族事务,每一宗族与家支都要推举负责人。族长一般是德才兼备的长者,是家族的权威,对外见官、交涉与其他宗族的关系,对内理家族内部事务。具体说,族长职责有三点:一、主持宗族祖先祭祀。二、管理族产。三、主持调解家族内部矛盾,公平判决家族内部争端,惩戒违反家训族规者。四、代表本家族与官府及其他家族交涉协调。6、族长为了有效管理宗族与家族事务,每一宗族与家支都要推举167、家训族规

惩罚规则是家法族规与传统家训的根本区别,家训是以谆谆告诫的方式教而不罚,家训重在精神教育;家法族规以条约规范的形式要求家族成员认真履行,以惩戒的办法保证族规的实行。7、家训族规惩罚规则是家法族规与传统家训的根本区别,家训是17二、宗族组织结构民俗家族组织是一个活动的有机体,它要保持正常的生命状态,就必须不断地进行各种自我调整与更新扩张活动。人们对宗族组织结构的建立与调整遵循一定的习俗惯制。主要有四方面。二、宗族组织结构民俗家族组织是一个活动的有机体,它要保持正181、分家宗族内部随着世代的延续、人口的繁衍,不断地分蘖出新的家庭。分家习俗有相对确定的模式,传统兄弟分家,一般由族长或舅父或姑夫来主持,立有分家契约,将祖产与兄弟要承担的义务公平分割。契约规定的权利与义务由家族保障实行。按照礼法规定父母在,兄弟是不能分家的,父母亡故,弟弟未成家,也不能分家。1、分家宗族内部随着世代的延续、人口的繁衍,不断地分蘖出新19广东洪氏宗族的分单格式立分单兄弟某某等,今因家务纷纭,势难总理,兄弟相商,已议妥当。爰请族老亲戚将祖父遗下产品、田地某处搭匀均分,拈阄为定,已极公平,各宜和合,照依关书,永远管业。如敢违抗,又起争端,即鸣亲族,共同攻讦。恐口无凭,立此关书,同样各执一本存据。立分单兄弟某某某某某某广东洪氏宗族的分单格式立分单兄弟某某等,今因家务纷纭,202、立族即建立新的宗族组织。宗族总是处在不断的分蘖的过程中,随着历史的推移与家系范围的扩大,人们为了便于宗族活动的开展,一般在远祖的名号下分立宗派房支,使血缘关系亲密的宗族成员能够有效地凝聚在一起。在立族的过程中有三项重要条件:一是时间,宗族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一般在始祖以下五至六代才能形成,大约在150年左右;二是人口,宗族实体需要有一定的人口规模,如果世代单传自然形成不了宗族。三是有共同的始祖,世系清楚。族人有一个共同确认的血缘祖先,始祖是家族的根本。2、立族即建立新的宗族组织。宗族总是处在不断的分蘖的过程中,213、入族因婚姻和生育而新增的人口进入宗族需要一个认定的过程。外姓女子因婚姻进入本宗有特定的仪式,新婚之后有一个告庙的仪式,古代称为“庙见”,即到祖庙去拜见列祖列宗。新生子孙入族分“报丁”和“入谱”两个步骤。族谱只收载成年或已婚的男子。只有入谱的人才能算宗族的正式成员。女婴出生也要注册,但不告于宗庙,她们以后载入夫家族谱。3、入族因婚姻和生育而新增的人口进入宗族需要一个认定的过程224、合谱两个家族的族谱上所载的祖先相同,证明是同源分流的关系,为了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双方协议合并成一个宗族组织,称为“合谱”。合谱要举行盛大的仪式,建立祠堂、修撰新的族谱。有的宗族为了扩大影响,依附望族,望族愿意收留,称为“认宗”、“归宗”4、合谱两个家族的族谱上所载的祖先相同,证明是同源分流的关23三、家族共同体成员参与的民俗活动宗族或家族作为一个特定的组织,其组织内的成员经常会参加一些集体性的民俗活动,宗族成员集体参与的民俗活动主要三类:人生礼仪等家族大事、宗族公益活动、岁时节日的特定祭祀与聚族活动。三、家族共同体成员参与的民俗活动宗族或家族作为一个特定的组241、人生礼仪等家族大事人生仪礼是家族的重要生活程序,作为家族的子孙,他的诞生、婚庆、死丧都是家族大事。男丁一旦出生,家族成员都会前往贺喜,作汤饼会,喝满月酒,送周岁礼。子弟成年,给家族增加新成员,家族一向重视,传统作法是在祠堂举行加冠成年仪式。明清时期,冠礼只在少数遵守古礼的士绅之家单独举行,一般人家都将其作为婚礼的前奏,在男子婚前一日举行,其女子将嫁而笄,及冠笄之日并以上头糕送亲邻,家族成员的婚礼在宗法社会更是受到特别重视。族人死亡是家族社会的重大事件,“生相亲爱,死相哀痛”是家族的伦理,守灵送葬等都有家族成员集体参与服务。1、人生礼仪等家族大事人生仪礼是家族的重要生活程序,作为家族252、宗族公益活动包括家族内成员之间的相互救济与资助。“患难相恤”,是家族成员间的义务。在传统社会人们经常面对各种各样的生活危机,比如因天灾人祸家庭面临生活的窘境,这时家族就要动用族产或家族内殷实人家予以接济或救助。2、宗族公益活动包括家族内成员之间的相互救济与资助。“患难相263、岁时节日的特定祭祀与聚族活动祖先祭祀是宗族组织的重要活动形式,人们通过对祖先的祭拜,表达报本的诚心,加强宗族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在明清民俗中元日拜年也是从祭神开始,再集中在祠堂拜祭祖先,然后是给家长拜年及家人互拜。家家挂祖先的画像,家人、亲族在年节中都要拜祭祖先,时间一直延续初三、初五、初十,至到正月十五,名为“拜喜神”3、岁时节日的特定祭祀与聚族活动祖先祭祀是宗族组织的重要活27第二节

地缘型社会组织一、村落

村落分单姓聚居与杂姓聚居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往往以血缘为纽带,具有较悠久的历史。一般有共同的墓地(火葬场)、祠堂;第二种形式虽非单一血缘构成聚居集团,但不同的姓氏之间有较稳定的姻亲关系。因此,虽然各分墓地、家庙等,但村落内部的凝聚力仍然很强。拥有共同的山林、保护神(土地庙、关帝庙)并设组织机构进行管理第二节

地缘型社会组织一、村落28土地庙土地庙29关帝庙关帝庙30村委会村委会31二、村社公益事务1、集体性的劳务活动

二、村社公益事务1、集体性的劳务活动322、集体性的社会活动2、集体性的社会活动333、集体性的庆祝活动3、集体性的庆祝活动34三、村社居民的群体意识村落的形成一般也是由血缘亲属家庭发展而来,虽后有外来户迁入,但仍不占主体。这种由个体家庭繁衍而来的村落群体往往是血缘与地缘的结合体。同一个祖先,同一种血脉,另加上同一个地域及以此形成的共同利益,使村民的自己民族、村落、家族的认同感不断得到加强。譬如村中考上大学,有人当上大官,历史上的名人、大事都会成为村人的荣耀。村与村之间的体育竞赛也会成为事关村子名誉的大事。这种群体意识表现在与外界冲突时的思想行动一致性。三、村社居民的群体意识村落的形成一般也是由血缘亲属家庭发展而35群体意识群体意识36第三节会社组织民俗除了以血缘和地缘结成的社会性组织外,还有两类社会组织:一是以个人自愿基础上形成的社团,如民间秘密结社、秘密宗教组织;另一类是基于行业内的共同利益形成的单位,最突出的是行会。第三节会社组织民俗除了以血缘和地缘结成的社会性组织外,还有37一、行会在封建社会,随着城市的兴起和手工业生产的繁荣,为了保护同行手工业者的利益不受外人的侵犯,为了阻止外来手工业者的竞争和限制本地同行业的手工业者之间的竞争,城市手工业者建立起一种组织叫行会。十三行、徽商、晋商。行会都有共同崇拜的偶像,作为共同的精神支柱。晋商的各行会多以关公为崇拜的偶像一、行会在封建社会,随着城市的兴起和手工业生产的繁荣,38二、民间秘密结社所谓秘密结社,指的是那些源流、构成、信仰和仪式等鲜为外部所知的组织,或是因法律明令禁止而被迫转入地下活动的组织。一般认为,秘密结社指的是由摹拟亲属关系而形成的兄弟结拜型组织和师徒相传型组织,或是可以称之为被政治权力和意识形态所排斥的民间组织二、民间秘密结社所谓秘密结社,指的是那些源流、构成、信仰和39天地会天地会,清代民间秘密结社之一。以拜天为父拜地为母得名。又名洪门,俗称洪帮。其成员,最初多为农民或由破产农民转化而成的小手工业者、小商贩、水陆交通沿线的运输工人及其他没有固定职业的江湖流浪者。以后成分日益复杂,但仍以下层穷苦人民为主。天地会以反清复明,顺天行道,劫富济贫等口号,反映了当时平民的民族观念和反对阶级压迫的要求。小刀会、三合会、哥老会均是其分支。天地会天地会,清代民间秘密结社之一。以拜天为父拜地为母得名。40小刀会小刀会41哥老会哥老会42洪门洪门43天地会领导天地会,下辖十堂,各堂负责人曰元帅,又称大总理、大哥;二头目叫“香主”,又称二哥;三头目白扇,又称三哥;四头目叫先锋,五头目负责执掌帮规帮纪的人叫红棍;会内基本徒众叫草鞋。天地会领导天地会,下辖十堂,各堂负责人曰元帅,又称大总理、大44孙中山、秋瑾曾是会党成员洪门红棍三合会白纸扇孙中山、秋瑾曾是会党成员洪门红棍三合会白纸扇45天地会八拜歌一拜天为父,二拜地为母,三拜日为兄,四拜月为嫂,五拜五祖(相传天地会的山堂就是在这五祖蔡德忠、方大洪、马超兴、胡德帝、李式开时期建立起来的组织机构。),六拜万云龙大哥(大哥万云龙就是万提喜。传说中,万提喜又名洪起、云龙和尚、洪二和尚、万云龙等),七拜陈近南先生(台湾教育的倡导者,《鹿鼎记》中天地会的创办人兼总舵主,同时也是韦小宝的师父),八拜兄弟和顺。天地会八拜歌一拜天为父,二拜地为母,三拜日为兄,四拜月为嫂,46社会组织民俗47青帮青帮(正式称清帮)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帮会,雍正四年间翁岩、钱坚及潘清三人所创。徒众昔皆以运糟为业,故称粮船帮。大江南北,入帮者颇众。青帮是清初以来流行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民间秘密结社之一。虽然清帮与洪门有相当之渊源,但由于实行禅宗制度,所以与洪门中互称兄弟不同,清帮组织是拜师

青帮青帮(正式称清帮)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帮会,雍正四年间翁岩、48青帮沉浮青帮起于漕运,因此多流传于江南一带。后因海运兴起,漕运没落,于是大批青帮弟子进入上海,从事各种行业。当时上海工人的百分之八十都属于秘密结社成员,而青帮所占比重最大。由于上海的特殊性,租界和革命党经常需要借助青帮的力量。辛亥革命时期,青帮在上海成立“中华共进会”。1913年受雇于袁世凯,刺杀了宋教仁。1927年为蒋介石利用,参与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目前清帮主要分布在台湾,并成立有合法社团“中华安亲会”青帮沉浮青帮起于漕运,因此多流传于江南一带。后因海运兴起,漕49陈其美(杜月笙之父)与蒋介石是拜把子兄弟,并介绍蒋入青帮。为立足上海,蒋介石通过虞洽卿介绍,正式摆香堂参加青帮,为黄金荣门生。蒋介石破青帮“规矩”。宋美龄婚后遭劫持

陈其美(杜月笙之父)50青帮三大亨杜月笙张啸林黄金荣青帮三大亨杜月笙张啸林黄金荣51三、民间秘密宗教组织太平道是我国出现得最早的民间宗教之一。东汉末年,政治黑暗,经济凋敝,冀州巨鹿(今河北省平乡)人张角创立了太平道。以黄天为至上神,认为黄神开天辟地,创造出人类。又信奉黄帝和老子,认为黄帝时的天下是太平世界,是人类最美好的事情。在这个太平世界里,既无剥削压迫,也无饥寒病灾,更无诈骗偷盗,人人自由幸福。在此基础上,张角提出了“致太平”的理想。三、民间秘密宗教组织太平道是我国出现得最早的民间宗教之一52太平道始末张角创立太平道的目标十分明确,即借用宗教旗帜,争取民心,组织群众,推翻腐败的东汉王朝。184年,张角认为起义时机已到。为此,他提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口号,发动起义,经过10个月的战斗,终因缺乏经验而失败。太平道组织无形解体,残余的信徒大都融入五斗米道中。太平道始末张角创立太平道的目标十分明确,即借用宗教旗帜,争取53张角张角54天师道天师道是道教的一个派别,就是原来的五斗米道。创立人是江苏丰县人张陵,为汉功臣张良第八世孙,因要求学道之人要奉献五斗米,固后人称为五斗米道。天师道尊崇老子为教祖,尊为太上老君。其孙张鲁在汉中施行政教合一,使天师道发展壮大。后人均认定天师道为道教的正统,至元成宗大德八年(1340)第38代天师张宇材被授予“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后,从此,天师道又名正一道。与金元时兴起的全真道并成为两大教派,延续至今。天师道天师道是道教的一个派别,就是原来的五斗米道。创立人是55张陵,又称张道陵张陵,又称张道陵56道教教义以"道"或"道德"为核心,认为天地万物都有"道"而派生,即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社会人生都应法"道"而行,最后回归自然。具体而言,是从"天"、"地"、"人"、"鬼"四个方面展开教义系统的。天,既指现实的宇宙,又指神仙所居之所。天界号称有三十六天,天堂有天门,内有琼楼玉宇,居有天神,天尊、天帝,骑有天马,饮有天河,侍奉有天兵、天将、天女。其奉行者为天道。地,既指现实的地球和万物,又指鬼魂受难之地狱。其运行受之于地道。人,既指总称之人类,也指局限之个人。人之一言一行当奉行人道、人德。鬼,指人之所归。人能修善德,即可阴中超脱,脱离苦海,姓氏不录于鬼关,是名鬼仙。神仙,也是道教教义思想的偶像体现。道教是一种多神教,沿袭了中国古代对于日月、星辰、河海山岳以及祖先亡灵都奉祖的信仰习惯,形成了一个包括天神、地祗和人鬼的复杂的神灵系统。道教教义以"道"或"道德"为核心,认为天地万物都有"道"而派57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太上老君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太上老君58社会组织民俗59社会组织民俗60道德天尊:太上老君道德天尊:太上老君61天地君亲师奉祀神明也同时敬祖,是道教与其他外来宗教所不同的最大特色。行持六诀:忠、孝、和、顺、仁、信修身五箴:存好心、说好话、读好书、学好样、做好事道教系属多神教,举凡天地、斗阙、星宿、三界、四极、五方、八位、山川,社稷以及有功於国家民族人民者均予崇信。天地君亲师奉祀神明也同时敬祖,是道教与其他外来宗教所不同的最62道教佛教的区别我国民间道佛杂揉现象十分普遍,佛教初传中国时,国人难以接受,乃以当时流行的老、庄学说诠释佛经,因此与道教相似之处不少。但以基本教义而言,道教相信感应,主张修心鍊性;佛教主张慈悲,相信明心见性。道教徒希望得道成仙,神仙是道教的最高人格表现;佛教徒希望涅盘成佛,极乐界是佛教徒向往所在。道教采多神论,富强烈民族色彩,无末世论,而且是积极的宗教;佛教寺院不供奉道教神明,信徒寻求解脱和来世福报,出世思想浓厚。道教以宫、观、庙、府、殿、坛为道士及女冠奉祀神明与阐扬教义之所。神称天尊、上帝、大帝、帝君、真君;女神则称元君、娘娘、母、后、妃、夫人;信徒号称三清弟子,高道则称真人,以拱手为礼,修行者功行圆满过世时,称为飞升或羽化。佛教以寺、庵、精舍兰若为僧尼礼佛修持之所在,礼拜对象称为佛、菩萨、逻汉,信徒以皈依为入教之弟,自称三宝弟子,以合十为礼,功行圆满往生者,称为圆寂或涅盘

道教佛教的区别我国民间道佛杂揉现象十分普遍,佛教初传中国时,63白莲教白莲教是传布极广,且曾多次发动大规模起义的民间宗教。它存在的历史很久,可以追溯到东晋,源于佛教的净土宗,以西方净土白莲池的理想为最后归宿。它早期只是一个一般宗教组织,在下层民众中传布,经历种种演化,才变成了反对封建统治的组织。白莲教白莲教是传布极广,且曾多次发动大规模起义的民间宗教。64白莲教教义创世说:世界原是混沌一股气,后来化成一个神,叫无生老母,所谓“无生老母先天立”。然后,“无生母,产阴阳”,一叫伏羲,一叫女娲,结为夫妻,繁殖出九十六亿皇胎儿女,落到东土红尘世界,于是就出现了人世间。世上凡人全是“无生父母之儿女,初皆生于天宫,故以天宫为家乡”,叫做“真空家乡”。“真空家乡”是凡人的出生地,也是归宿地,无生老母差遣弥勒佛下凡,救度众生,只要入教修持便可免沦地狱,升入“安养极乐国”,叫做“还元归乡”。白莲教教义创世说:世界原是混沌一股气,后来化成一个神,叫无65社会组织民俗66白莲教三际说白莲教等教派认为世界的发生发展,经历了过去、现在、未来三个阶段或三个时期,“过去”叫无极,青阳当道(指青色太阳),由燃灯佛掌管;“现在”叫太极,红阳当道(指红色太阳),由释迦佛掌管;“未来”叫皇极,白阳当道(指白色太阳),由弥勒佛掌管。核心是宣扬世界的发展变化,过去的苦难生活将会结束,未来的美好世界可以期待和争取。实际是佛、道、明教等某些观点的大杂烩。白莲教三际说白莲教等教派认为世界的发生发展,经历了过去、现在67过去:燃灯佛过去:燃灯佛68现世:释迦摩尼现世佛:释迦牟尼佛现世:释迦摩尼现世佛:释迦牟尼佛69未来佛:弥勒佛未来佛:弥勒佛70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71王聪儿:白莲教大起义王聪儿:白莲教大起义72义和拳义和拳73红枪会红枪会74一贯道:1987年在台湾取得合法地位一贯道:1987年在台湾取得合法地位75拜上帝会洪秀全吸收基督教教义而成立的特殊基督教组织。19世纪中期,洪秀全受基督教布道书《劝世良言》的影响,在家乡广东花县组织拜上帝会,并模拟《劝世良言》写成《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书,作为该会教义,同时又制定了宗教仪式与会规。声称自己是上帝的次子、耶稣的弟弟,四处传教,招立信徒。1851年初,「拜上帝会」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反清起事,建号「太平天国拜上帝会洪秀全吸收基督教教义而成立的特殊基督教组织。19世76社会组织民俗77会道门会道门”是“会门”和“道门”的合称。道门诵经拜神,制造和传播迷信邪说,迷信色彩极为浓厚。会门最初是以兵器种类命名的,偏重吞符念咒,练功习武,据地自保。经过长期发展,其组织名目多达数百种。由于各类会、道、教、社大肆泛滥,混合生长,多名、重名和改名屡见不鲜,新中国建立后将其统称为“会道门”。改革开放以来,死灰复燃。会道门会道门”是“会门”和“道门”的合称。道门诵经拜神,制78一贯道在海外已成慈善组织一贯道在海外已成慈善组织79法轮功邪教法轮功邪教80第四章社会组织民俗社会组织通常是指一定的社会单元,这种社会单元往往是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建立,例如军队、企业等。但是,我们现在所指的社会组织却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民间各种形成稳定关系的人们共同体,例如家族、行会或某些结社组织如白莲教、义和拳等。第四章社会组织民俗社会组织81社会组织民俗的定义社会组织民俗是指人们在建立并沿袭群体内的互动关系,以推动群体事件的时候所形成的习俗管制。社会组织民俗的定义社会组织民俗82社会组织民俗的分类组织行为组织程序

组织功能组织角色民俗组织观念民俗组织活动民俗设置程序民俗

接纳成员民俗辞别成员民俗组织目标民俗组织成员民俗组织活动条件改变组织民俗

确立组织民俗

组织整合民俗社会组织民俗的分类组织行为组织程序组织功能组组组设接辞组83社会组织民俗主要存在三种形式血缘组织民俗地缘组织民俗会社组织民俗社会组织民俗主要存在三种形式血缘组织民俗84第一节血缘社会组织(宗族)血缘社会组织是指基于血缘与姻缘建立起来的社会单位,它是人类历史上出现最早、历史最悠久的社会组织。它的最初形态是原始群落、氏族、部落、民族,并由此基础上后来发展成为小家庭、家族、亲族、宗族。在传统的宗法社会中,姻缘关系居于血缘关系之后。家族、宗族利益统摄个体、家庭利益。第一节血缘社会组织(宗族)血缘社会组织是指基于血缘与姻缘85一、宗族组织要素丁口、族谱、祠堂、祖坟、族产、家训族规、族房长是家族组织的七大民俗要素

1、丁口指有血缘关系的家族成员,家族组织的丁口范围以“五服”为限,五服之外,就不属于同一家族组织。添丁进口是家族的大事,人们以繁衍后代为对祖先的孝道,如果子孙乏嗣,就是最大的不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成为家族教育的信条。一、宗族组织要素丁口、族谱、祠堂、祖坟、族产、家训族规、族房86五服制度所谓五服,服制按服丧期限及丧服粗细的不同,分为五种斩衰:用最粗的生麻布制布制做,断处外露不缉边,表示毫不修饰以尽哀痛,服期三年。古代,诸侯为天子,臣为君,男子及未嫁女为父,承重孙(长房长孙)为祖父,妻妾为夫,均服斩衰。五服制度所谓五服,服制按服丧期限及丧服粗细的不同,分为五种87五服制度齐衰:用粗麻布制做,断处缉边,凡夫为妻,男子为庶母、为伯叔父母、为兄弟及在室姊妹,已嫁女为父母,孙男女为祖父母,均服齐衰一年,杖与否,各有规定;重孙男女为曾祖父母,服齐衰五月;玄孙男女为高祖父母,且齐衰三月。五服制度齐衰:用粗麻布制做,断处缉边,凡夫为妻,男子为庶母88五服制度大功,是用熟麻布制作的,质料比“齐衰”用料稍细。凡为堂兄弟、未嫁堂姊妹、已嫁姑及姊妹,以及已嫁女为伯叔父、兄弟,均服“大功”。九个月。五服制度大功,是用熟麻布制作的,质料比“齐衰”用料稍细。凡为89五服制度

小功,亦称“上红”。丧服名。是次于“大功”的丧服。用稍粗熟麻布制成。服期五月。清代,凡为伯叔祖父母、常伯叔父母、未嫁祖姑及堂姑,已嫁堂姊妹、兄弟妻、再从兄弟、未嫁再从姊妹,又外亲为外祖父母、母舅、母姨等,均服小功。缌麻,丧服名,是次于“小功”的丧服。“五服”中最轻的一种。用较细熟麻布制成,做功也较“小功”为细。清代,凡男子为本宗之族曾祖父母、族祖父母、族父母、族兄弟,以及为外孙、外甥、婿、妻之父母、表兄、姨兄弟等,均服缌麻。服期三月五服制度小功,亦称“上红”。丧服名。是次于“大功”的丧服。902、族谱

族谱:是记述宗族源流世系、族籍登记,宗族重要成员事迹、宗族墓地、田产及族规家训的宗族文献。族谱的编修源于汉魏时期的世家大族,目的是维系世家血脉宗亲的贵族地位。宋明以后,庶民家族修谱成风,家谱、族谱成为“敬宗收族”的文献依据,“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明朝是族谱编修的高潮时期,大略是三十年一修2、族谱族谱:是记述宗族源流世系、族籍登记,宗族重要成员事913、祠堂

祠堂是基本的族产。祠堂供奉本家族的祖宗牌位,四时祭祀,同时祠堂也是宗族公议与处理事务的场所。在古代社会立庙祭祖是上层阶级的特权,一般庶民是不能立祠祭祀的。庶民只能在家内祭祀祖先,所谓“祭于寝”。明清时期各地宗族纷纷建立祠堂,祠堂成为家族组织的重要标志。3、祠堂祠堂是基本的族产。祠堂供奉本家族的祖宗牌位,四时祭92祠堂图例祠堂图例934、族产族产是家族活动的经济基础,它包括族田、店铺、渡口船只等。宗族或家族一般都有自己的族产。族产的来源通常有两种,一是族人的捐献集资,二是族产经营的收益的不断积累。支出主要有四项:一是定期的宗族祭祀活动,二是资助子弟读书科考,三是救济族人,四是公益事业开支,如修桥补路等。4、族产族产是家族活动的经济基础,它包括族田、店铺、渡口船945、坟山墓地

每一宗族或家族都有自己的坟山墓地,“生前族居,死后族葬,”是自古相传的惯习。家族墓地,一般选择在风水上佳之处,这样会对子孙后代有利。选择祖墓,要“土厚、水深、无砂、无蚁,土色以黄为正,坚而不燥、光润而不湿者吉。须使他日不为城郭、沟池、道路,不为贵势所夺、耕犁所及,又须避村落,远井窑。祖坟是家族的神圣场所,族人必须严加保护,以防止墓地风水遭到破坏。墓地附近不准起土砍树,祖坟地的树木属于风水林不准砍伐。5、坟山墓地每一宗族或家族都有自己的坟山墓地,“生前族居956、族长

为了有效管理宗族与家族事务,每一宗族与家支都要推举负责人。族长一般是德才兼备的长者,是家族的权威,对外见官、交涉与其他宗族的关系,对内理家族内部事务。具体说,族长职责有三点:一、主持宗族祖先祭祀。二、管理族产。三、主持调解家族内部矛盾,公平判决家族内部争端,惩戒违反家训族规者。四、代表本家族与官府及其他家族交涉协调。6、族长为了有效管理宗族与家族事务,每一宗族与家支都要推举967、家训族规

惩罚规则是家法族规与传统家训的根本区别,家训是以谆谆告诫的方式教而不罚,家训重在精神教育;家法族规以条约规范的形式要求家族成员认真履行,以惩戒的办法保证族规的实行。7、家训族规惩罚规则是家法族规与传统家训的根本区别,家训是97二、宗族组织结构民俗家族组织是一个活动的有机体,它要保持正常的生命状态,就必须不断地进行各种自我调整与更新扩张活动。人们对宗族组织结构的建立与调整遵循一定的习俗惯制。主要有四方面。二、宗族组织结构民俗家族组织是一个活动的有机体,它要保持正981、分家宗族内部随着世代的延续、人口的繁衍,不断地分蘖出新的家庭。分家习俗有相对确定的模式,传统兄弟分家,一般由族长或舅父或姑夫来主持,立有分家契约,将祖产与兄弟要承担的义务公平分割。契约规定的权利与义务由家族保障实行。按照礼法规定父母在,兄弟是不能分家的,父母亡故,弟弟未成家,也不能分家。1、分家宗族内部随着世代的延续、人口的繁衍,不断地分蘖出新99广东洪氏宗族的分单格式立分单兄弟某某等,今因家务纷纭,势难总理,兄弟相商,已议妥当。爰请族老亲戚将祖父遗下产品、田地某处搭匀均分,拈阄为定,已极公平,各宜和合,照依关书,永远管业。如敢违抗,又起争端,即鸣亲族,共同攻讦。恐口无凭,立此关书,同样各执一本存据。立分单兄弟某某某某某某广东洪氏宗族的分单格式立分单兄弟某某等,今因家务纷纭,1002、立族即建立新的宗族组织。宗族总是处在不断的分蘖的过程中,随着历史的推移与家系范围的扩大,人们为了便于宗族活动的开展,一般在远祖的名号下分立宗派房支,使血缘关系亲密的宗族成员能够有效地凝聚在一起。在立族的过程中有三项重要条件:一是时间,宗族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一般在始祖以下五至六代才能形成,大约在150年左右;二是人口,宗族实体需要有一定的人口规模,如果世代单传自然形成不了宗族。三是有共同的始祖,世系清楚。族人有一个共同确认的血缘祖先,始祖是家族的根本。2、立族即建立新的宗族组织。宗族总是处在不断的分蘖的过程中,1013、入族因婚姻和生育而新增的人口进入宗族需要一个认定的过程。外姓女子因婚姻进入本宗有特定的仪式,新婚之后有一个告庙的仪式,古代称为“庙见”,即到祖庙去拜见列祖列宗。新生子孙入族分“报丁”和“入谱”两个步骤。族谱只收载成年或已婚的男子。只有入谱的人才能算宗族的正式成员。女婴出生也要注册,但不告于宗庙,她们以后载入夫家族谱。3、入族因婚姻和生育而新增的人口进入宗族需要一个认定的过程1024、合谱两个家族的族谱上所载的祖先相同,证明是同源分流的关系,为了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双方协议合并成一个宗族组织,称为“合谱”。合谱要举行盛大的仪式,建立祠堂、修撰新的族谱。有的宗族为了扩大影响,依附望族,望族愿意收留,称为“认宗”、“归宗”4、合谱两个家族的族谱上所载的祖先相同,证明是同源分流的关103三、家族共同体成员参与的民俗活动宗族或家族作为一个特定的组织,其组织内的成员经常会参加一些集体性的民俗活动,宗族成员集体参与的民俗活动主要三类:人生礼仪等家族大事、宗族公益活动、岁时节日的特定祭祀与聚族活动。三、家族共同体成员参与的民俗活动宗族或家族作为一个特定的组1041、人生礼仪等家族大事人生仪礼是家族的重要生活程序,作为家族的子孙,他的诞生、婚庆、死丧都是家族大事。男丁一旦出生,家族成员都会前往贺喜,作汤饼会,喝满月酒,送周岁礼。子弟成年,给家族增加新成员,家族一向重视,传统作法是在祠堂举行加冠成年仪式。明清时期,冠礼只在少数遵守古礼的士绅之家单独举行,一般人家都将其作为婚礼的前奏,在男子婚前一日举行,其女子将嫁而笄,及冠笄之日并以上头糕送亲邻,家族成员的婚礼在宗法社会更是受到特别重视。族人死亡是家族社会的重大事件,“生相亲爱,死相哀痛”是家族的伦理,守灵送葬等都有家族成员集体参与服务。1、人生礼仪等家族大事人生仪礼是家族的重要生活程序,作为家族1052、宗族公益活动包括家族内成员之间的相互救济与资助。“患难相恤”,是家族成员间的义务。在传统社会人们经常面对各种各样的生活危机,比如因天灾人祸家庭面临生活的窘境,这时家族就要动用族产或家族内殷实人家予以接济或救助。2、宗族公益活动包括家族内成员之间的相互救济与资助。“患难相1063、岁时节日的特定祭祀与聚族活动祖先祭祀是宗族组织的重要活动形式,人们通过对祖先的祭拜,表达报本的诚心,加强宗族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在明清民俗中元日拜年也是从祭神开始,再集中在祠堂拜祭祖先,然后是给家长拜年及家人互拜。家家挂祖先的画像,家人、亲族在年节中都要拜祭祖先,时间一直延续初三、初五、初十,至到正月十五,名为“拜喜神”3、岁时节日的特定祭祀与聚族活动祖先祭祀是宗族组织的重要活107第二节

地缘型社会组织一、村落

村落分单姓聚居与杂姓聚居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往往以血缘为纽带,具有较悠久的历史。一般有共同的墓地(火葬场)、祠堂;第二种形式虽非单一血缘构成聚居集团,但不同的姓氏之间有较稳定的姻亲关系。因此,虽然各分墓地、家庙等,但村落内部的凝聚力仍然很强。拥有共同的山林、保护神(土地庙、关帝庙)并设组织机构进行管理第二节

地缘型社会组织一、村落108土地庙土地庙109关帝庙关帝庙110村委会村委会111二、村社公益事务1、集体性的劳务活动

二、村社公益事务1、集体性的劳务活动1122、集体性的社会活动2、集体性的社会活动1133、集体性的庆祝活动3、集体性的庆祝活动114三、村社居民的群体意识村落的形成一般也是由血缘亲属家庭发展而来,虽后有外来户迁入,但仍不占主体。这种由个体家庭繁衍而来的村落群体往往是血缘与地缘的结合体。同一个祖先,同一种血脉,另加上同一个地域及以此形成的共同利益,使村民的自己民族、村落、家族的认同感不断得到加强。譬如村中考上大学,有人当上大官,历史上的名人、大事都会成为村人的荣耀。村与村之间的体育竞赛也会成为事关村子名誉的大事。这种群体意识表现在与外界冲突时的思想行动一致性。三、村社居民的群体意识村落的形成一般也是由血缘亲属家庭发展而115群体意识群体意识116第三节会社组织民俗除了以血缘和地缘结成的社会性组织外,还有两类社会组织:一是以个人自愿基础上形成的社团,如民间秘密结社、秘密宗教组织;另一类是基于行业内的共同利益形成的单位,最突出的是行会。第三节会社组织民俗除了以血缘和地缘结成的社会性组织外,还有117一、行会在封建社会,随着城市的兴起和手工业生产的繁荣,为了保护同行手工业者的利益不受外人的侵犯,为了阻止外来手工业者的竞争和限制本地同行业的手工业者之间的竞争,城市手工业者建立起一种组织叫行会。十三行、徽商、晋商。行会都有共同崇拜的偶像,作为共同的精神支柱。晋商的各行会多以关公为崇拜的偶像一、行会在封建社会,随着城市的兴起和手工业生产的繁荣,118二、民间秘密结社所谓秘密结社,指的是那些源流、构成、信仰和仪式等鲜为外部所知的组织,或是因法律明令禁止而被迫转入地下活动的组织。一般认为,秘密结社指的是由摹拟亲属关系而形成的兄弟结拜型组织和师徒相传型组织,或是可以称之为被政治权力和意识形态所排斥的民间组织二、民间秘密结社所谓秘密结社,指的是那些源流、构成、信仰和119天地会天地会,清代民间秘密结社之一。以拜天为父拜地为母得名。又名洪门,俗称洪帮。其成员,最初多为农民或由破产农民转化而成的小手工业者、小商贩、水陆交通沿线的运输工人及其他没有固定职业的江湖流浪者。以后成分日益复杂,但仍以下层穷苦人民为主。天地会以反清复明,顺天行道,劫富济贫等口号,反映了当时平民的民族观念和反对阶级压迫的要求。小刀会、三合会、哥老会均是其分支。天地会天地会,清代民间秘密结社之一。以拜天为父拜地为母得名。120小刀会小刀会121哥老会哥老会122洪门洪门123天地会领导天地会,下辖十堂,各堂负责人曰元帅,又称大总理、大哥;二头目叫“香主”,又称二哥;三头目白扇,又称三哥;四头目叫先锋,五头目负责执掌帮规帮纪的人叫红棍;会内基本徒众叫草鞋。天地会领导天地会,下辖十堂,各堂负责人曰元帅,又称大总理、大124孙中山、秋瑾曾是会党成员洪门红棍三合会白纸扇孙中山、秋瑾曾是会党成员洪门红棍三合会白纸扇125天地会八拜歌一拜天为父,二拜地为母,三拜日为兄,四拜月为嫂,五拜五祖(相传天地会的山堂就是在这五祖蔡德忠、方大洪、马超兴、胡德帝、李式开时期建立起来的组织机构。),六拜万云龙大哥(大哥万云龙就是万提喜。传说中,万提喜又名洪起、云龙和尚、洪二和尚、万云龙等),七拜陈近南先生(台湾教育的倡导者,《鹿鼎记》中天地会的创办人兼总舵主,同时也是韦小宝的师父),八拜兄弟和顺。天地会八拜歌一拜天为父,二拜地为母,三拜日为兄,四拜月为嫂,126社会组织民俗127青帮青帮(正式称清帮)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帮会,雍正四年间翁岩、钱坚及潘清三人所创。徒众昔皆以运糟为业,故称粮船帮。大江南北,入帮者颇众。青帮是清初以来流行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民间秘密结社之一。虽然清帮与洪门有相当之渊源,但由于实行禅宗制度,所以与洪门中互称兄弟不同,清帮组织是拜师

青帮青帮(正式称清帮)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帮会,雍正四年间翁岩、128青帮沉浮青帮起于漕运,因此多流传于江南一带。后因海运兴起,漕运没落,于是大批青帮弟子进入上海,从事各种行业。当时上海工人的百分之八十都属于秘密结社成员,而青帮所占比重最大。由于上海的特殊性,租界和革命党经常需要借助青帮的力量。辛亥革命时期,青帮在上海成立“中华共进会”。1913年受雇于袁世凯,刺杀了宋教仁。1927年为蒋介石利用,参与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目前清帮主要分布在台湾,并成立有合法社团“中华安亲会”青帮沉浮青帮起于漕运,因此多流传于江南一带。后因海运兴起,漕129陈其美(杜月笙之父)与蒋介石是拜把子兄弟,并介绍蒋入青帮。为立足上海,蒋介石通过虞洽卿介绍,正式摆香堂参加青帮,为黄金荣门生。蒋介石破青帮“规矩”。宋美龄婚后遭劫持

陈其美(杜月笙之父)130青帮三大亨杜月笙张啸林黄金荣青帮三大亨杜月笙张啸林黄金荣131三、民间秘密宗教组织太平道是我国出现得最早的民间宗教之一。东汉末年,政治黑暗,经济凋敝,冀州巨鹿(今河北省平乡)人张角创立了太平道。以黄天为至上神,认为黄神开天辟地,创造出人类。又信奉黄帝和老子,认为黄帝时的天下是太平世界,是人类最美好的事情。在这个太平世界里,既无剥削压迫,也无饥寒病灾,更无诈骗偷盗,人人自由幸福。在此基础上,张角提出了“致太平”的理想。三、民间秘密宗教组织太平道是我国出现得最早的民间宗教之一132太平道始末张角创立太平道的目标十分明确,即借用宗教旗帜,争取民心,组织群众,推翻腐败的东汉王朝。184年,张角认为起义时机已到。为此,他提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口号,发动起义,经过10个月的战斗,终因缺乏经验而失败。太平道组织无形解体,残余的信徒大都融入五斗米道中。太平道始末张角创立太平道的目标十分明确,即借用宗教旗帜,争取133张角张角134天师道天师道是道教的一个派别,就是原来的五斗米道。创立人是江苏丰县人张陵,为汉功臣张良第八世孙,因要求学道之人要奉献五斗米,固后人称为五斗米道。天师道尊崇老子为教祖,尊为太上老君。其孙张鲁在汉中施行政教合一,使天师道发展壮大。后人均认定天师道为道教的正统,至元成宗大德八年(1340)第38代天师张宇材被授予“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后,从此,天师道又名正一道。与金元时兴起的全真道并成为两大教派,延续至今。天师道天师道是道教的一个派别,就是原来的五斗米道。创立人是135张陵,又称张道陵张陵,又称张道陵136道教教义以"道"或"道德"为核心,认为天地万物都有"道"而派生,即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社会人生都应法"道"而行,最后回归自然。具体而言,是从"天"、"地"、"人"、"鬼"四个方面展开教义系统的。天,既指现实的宇宙,又指神仙所居之所。天界号称有三十六天,天堂有天门,内有琼楼玉宇,居有天神,天尊、天帝,骑有天马,饮有天河,侍奉有天兵、天将、天女。其奉行者为天道。地,既指现实的地球和万物,又指鬼魂受难之地狱。其运行受之于地道。人,既指总称之人类,也指局限之个人。人之一言一行当奉行人道、人德。鬼,指人之所归。人能修善德,即可阴中超脱,脱离苦海,姓氏不录于鬼关,是名鬼仙。神仙,也是道教教义思想的偶像体现。道教是一种多神教,沿袭了中国古代对于日月、星辰、河海山岳以及祖先亡灵都奉祖的信仰习惯,形成了一个包括天神、地祗和人鬼的复杂的神灵系统。道教教义以"道"或"道德"为核心,认为天地万物都有"道"而派137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