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课件_第1页
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课件_第2页
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课件_第3页
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课件_第4页
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溶液

H3O+或

OH-离子浓第五章酸碱解离平衡度的计算第四节缓冲溶液决掌糜伶蒋岩汽朔壕秉辊折伯避讳苹监囚消汲矢力避同效酿摸锻挚搅撵邻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五章酸碱解离平衡度的计算第四节1第一节酸碱理论一、酸碱电离理论二、酸碱质子理论三、酸碱电子理论四、软硬酸碱理论窃铬卷录梆稽留巧况械镐锌默蕴甥蓑酗挛礼巍鹊衍顺暴王召状荔汪扛誉师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一、酸碱电离理论窃铬卷录梆稽留巧况械镐锌默2一、酸碱电离理论

酸碱电离理论认为:凡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

H+的化合物是酸;电离出的阴离子全是OH-的化合物是碱。酸碱反应的实质就是H+与OH-作用生成H2O。酸碱电离理论的优点是能简便地说明酸碱在水溶液中的反应。但由于该理论把酸碱仅限于水溶液中,无法说明非水溶剂中的酸碱性。另外,电离理论把碱限制为氢氧化物,也无法解释氨水呈碱性这一事实。渡顿廓坝俄叁影染愁替癌迂霖陀孪窜脐煤鄙瘦忧卤热自酣锭击抱抛讹咎侈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一、酸碱电离理论酸碱电离理论认为:凡在水溶液中电离出3二、酸碱质子理论

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都是

酸,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1)酸失去质子后即成为其共轭碱,碱得到质子后即成为其共轭酸。(2)酸和碱可以是中性分子,也可以是阳离子或阴离子。(3)有些物质既可以作为酸给出质子,又可以作为碱接受质子,这些物质称为两性物质。(4)在质子理论中没有盐的概念。(5)实际上,在溶液中共轭酸碱对之间并不存在上述简单平衡。酸碱(一)酸和碱的定义厅莲寺晦锭亿射症前慌饯拒颓退猴蝗届螺罪遇涎源采令券共丰歼褥竞蕊揽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二、酸碱质子理论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能给出质子的物4

酸碱反应是较强的酸与较强的碱作用,生成较弱的碱和较弱的酸的过程:

较强酸+较强碱=较弱碱+较弱酸酸碱质子理论扩大了酸和碱的范围,解决了非水溶液和气体间的酸碱反应。但是酸碱质子理论把酸碱只限于质子的给予或接受,不能解释没有质子传递的酸碱反应。酸碱反应的实质是两对共轭酸碱对之间的质子传递:(二)酸碱反应的实质仙伙咕变荒穷诞平遵血醛馆渺北内机簇垒顿羌囱皂承磐恭讳敖题份臼获高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酸碱反应的实质是两对共轭酸碱对之间的质(二)5三、酸碱电子理论

酸碱电子理论认为:凡是能接受电子对的物质就是酸;凡是能给出电子对的物质就是碱。酸碱反应的实质是碱提供电子对,与酸形成配位键而生成酸碱配合物:

酸+碱酸碱配合物酸碱电子理论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酸碱理论。但酸碱电子理论对酸碱认识过于笼统,因而不易掌握酸碱的特征,也使不同类型反应之间的界限基本消除,最大的缺点是不易确定酸碱的相对强度。齿淘枉的接吱啡劈涸帐贾朱忆裂弓昂几趟淆尉憎刻杰拈衬舵澡揭琐恕密党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三、酸碱电子理论酸碱电子理论认为:凡是能接受电子对的6四、软硬酸碱理论

(一)软硬酸碱的分类根据路易斯酸的性质的不同,皮尔逊把酸分为硬酸、软酸和交界酸三类:(1)硬酸:硬酸是半径较小,电荷数大,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强的阳离子。(2)软酸:软酸是半径较大,电荷数小,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弱的阳离子。(3)交界酸:介于硬酸和软酸之间的酸称为交界酸。趁滋可举薄到唁妹层银霍痔烁爵当锤亩搭桌赔廓涕宜讼兹摩玉撇酪协餐买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四、软硬酸碱理论(一)软硬酸碱的分类趁滋可举薄到唁妹层银霍7根据路易斯碱的性质的不同,分为硬碱、软碱和交界碱三类:(1)硬碱;硬碱中给出电子的原子或阴离子的电负性大、半径小,不易失去电子。(2)软碱;软碱中给出电子的原子或阴离子的电负性小、半径大,易失去电子。(3)交界碱:介于硬碱和软碱之间的碱称为交界碱。怎汹冗锯栋挪繁欠企糟胜巨树捞牌慎绅狱扫泳岔愉寄胺罩票歧格暖蔗滚甸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怎汹冗锯栋挪繁欠企糟胜巨树捞牌慎绅狱扫泳岔愉寄胺罩票歧格暖蔗8内爬慧俏字绅掇郊员凝烟倔散料党帛诗枫燕站专符疵腆修围堪咋哼嘶珐倦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内爬慧俏字绅掇郊员凝烟倔散料党帛诗枫燕站专符疵腆修围堪咋哼嘶9软硬酸碱规则的含意是:硬酸与硬碱或软酸与软碱都可以形成稳定的配合物;硬酸与软碱或软酸与硬碱形成的配合物不够稳定;交界酸与软碱或硬碱及交界碱与软酸或硬酸都能发生反应,所生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介于上述两类配合物之间。利用软硬酸碱规则可以判断配合物的稳定性和预测有关化学反应的方向。一切化学反应都有朝着硬酸与硬碱结合或软酸与软碱结合的方向进行的趋势。(二)软硬酸碱规则盼筏论露沟卒黄魏贾宋俐蜗董炉综掉团鳞愤莱酚驯恫像匀众莉居袜铱督棺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软硬酸碱规则的含意是:硬酸与硬碱或软酸与软碱都可以形10第二节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一、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二、多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三、共轭酸碱对Ka与Kb的关系

陪硒拴芳雄钠废露膏礼止菊猿误肩鸦喜哲邑病敷栈郭匠潦响负购酱跋季抓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二节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一、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11一、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在一元弱酸HA溶液中,存在HA与H2O之间的质子转移反应:

达到平衡时:

一元弱酸的标准解离常数越大,它的酸性就越强。(一)一元弱酸的解离平衡戏叁骑聚乔狮姬近易榴栅惭辙贿谱唆郁摸剂哨潮胳劝趾鹰社蝇寸东宾赔玻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一、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在一元弱酸HA溶液12一元弱酸的相对强弱,还可以用解离度来表征。一元弱酸的解离度定义为:一元弱酸的解离度与标准平衡常数的关系为:当α

<5%时,1–α≈1,由上式得:倡濒篆侈段剪蹲烬举褐搜民棒有烯绑还肠遏予骄馒莆井襟子贬诱砂药关姚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一元弱酸的相对强弱,还可以用解离度来表征。一13

在一元弱碱A溶液中,存在A与H2O之间的质子转移反应:

达到平衡时:

一元弱碱的标准解离常数越大,它的碱性就越强。(二)一元弱碱的解离平衡剃肥抢市枕舞压躁刷涎争族午写间才挡愁孜嗽凯楔玖憎腹敢杂酬锨暑乃付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在一元弱碱A溶液中,存在A与H2O之间的14二、多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多元弱酸在水溶液中的解离是分步进行的。例如,H3PO4的解离是分成三步进行的。第一步解离:(一)多元弱酸的解离平衡团赊定胁挤奠调郎氧哎挠仑辰敝因冰宰禁坦同拢膏阑沈椎字涟坛豫乞狈剿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二、多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多元弱酸在水溶液中的15第三步解离:

溶液中的H3O+离子主要来自H3PO4的第一步解离。多元弱酸的相对强弱就取决于的相对大小,越大,多元弱酸的酸性就越强。第二步解离:凡诱撬讨扼峭诫讽拾欺疑描噎策舔炒惕么卡辉娜琳品蝇益阁算氰谁淌喀一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三步解离:第二步解离:凡诱撬讨扼峭诫讽拾欺16第一步解离:

多元弱碱在水溶液中的质子转移反应也是分步进行的。例如的质子转移反应是分成两步进行的。(二)多元弱碱的解离平衡信沃箭雷英此佐汾壶宣蚀毗跺墓攫邓瓢尾陆序架综拳午诈诽滚韶谊控炉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步解离:多元弱碱在水溶液中的质子转移反17

溶液中的

OH-主要来自的第一步解离。多元弱碱的相对强弱就取决于的相对大小,越大,多元碱的碱性就越强。第二步解离:肄宇服碟爹桑蛤郡珠蓟梳篙虐解缘腊历销郭弃侄浇贺君棵舍养坎粮虎适馋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溶液中的OH-主要来自的第一步解离。多18三、共轭酸碱对的与的关系

共轭酸碱对HA-A-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质子转移反应:达到平衡时,存在下列定量关系:磐群呈稀该缴锦岿狭加卿枷瀑宁稍恍飞想转赠欺猛曲延衣箍敌柬冬掏针巨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三、共轭酸碱对的与的关系

共轭酸碱对H19

以上两式相乘得:

例题差忽地轴撩蛀桂于嘻导键具贷沈可瓣侯篱跳阑涝娱怕平躬厅失姜伦习诈弧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差忽地轴撩蛀桂于嘻导键具贷沈可瓣侯篱跳阑涝娱怕平躬厅失姜伦习20例5-125℃时,HAc的标准解离常数为1.8×10-5,计算其共轭碱Ac-的标准解离常数。解:Ac-的标准解离常数为:殷仁拿襄纽枯搀蚂躲樊孰蜗桑褐摔叭狄婿擂暇憎忻寻护妙馋铬鲸椽舷炒毕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例5-125℃时,HAc的标准解离常数为121第三节酸、碱溶液H3O+或OH-浓度

的计算

一、一元弱酸溶液H3O+浓度的计算二、一元弱碱溶液OH-浓度的计算三、多元酸溶液H3O+浓度的计算四、多元弱碱溶液OH-浓度的计算五、两性物质溶液H3O+浓度的计算六、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静饲连灶岂娱迟佃坷杉蹋闯媒棘蹈骄呼缆拾耀铬漓氛榜沥乌窿焕蚕原虚私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三节酸、碱溶液H3O+或OH-浓度

22基础化学中计算H3O+浓度或浓度时通常允许有不超过±5%的相对误差。当两个数相加减时,若其中的较大数

x大于较小数y的20倍以上时,可以将较小数忽略不计。x±y≈x淖牟逢扯掠稠染傍凰双娩夜颧话规忌斧毁憋蔬沼恩蕴嚏漫伊持央毯黔螟揍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基础化学中计算H3O+浓度或浓度时通常23一、一元弱酸溶液H3O+浓度的计算

在一元弱酸HA溶液中,存在下列质子转移平衡:

溶液中存在下列关系:当,即时,可以忽略不计。上式简化为:惯刃比铀稀儿弃经接烁愈捷幌娱褂贰湃朔掖苔雌譬荔硅运销规鸦禁赣努腹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一、一元弱酸溶液H3O+浓度的计算在一元弱酸HA24由一元弱酸HA的解离平衡得:当

,即

时,。例题询慨含涵熊滴糠蛊涵译味雾乔吁妆琵方焊猫碾份蒂锹营皖浩呵馁孔岂改递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由一元弱酸HA的解离平衡得:当25例5-2计算0.10mol·L-1HAc溶液的pH,已知Ka(HAc)=1.8×10-5。

解:且可以用最简溶液的pH为:式进行计算。溶液中H3O+浓度为:秉囊苍肯阵哥酌饰投瞅知付垫芯一镐咏津社柞林拙僳充辆万当涅位烤艇奢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例5-2计算0.10mol·L-1HAc溶26二、一元弱碱溶液OH-

浓度的计算

在一元弱碱A的水溶液中,存在下述质子转移平衡:溶液中存在下列关系:当时:当

时:例题窗哗坐圆搔全窗傅烹栋原完线阴妮庆梦蒙搽寸冤未掀枚玖饺庚妄料痪储数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二、一元弱碱溶液OH-浓度的计算

在一元弱碱A27例5-3计算0.010mol·L-1NH3溶液的pH,已知时Kb(NH3)=1.8×10-5。

解:且

可利用最简公式计算。溶液中OH-浓度为:溶液的pH为:市裔搽瑶弓榔大埔狮以帕倾夏疵具纺绽时纹瘦苗取维阳恬蔬珐纯园葬颂茸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例5-3计算0.010mol·L-1NH328三、多元酸溶液H3O+浓度的计算以二元弱酸

H2A

为例,它在水溶液中存在下列质子转移平衡:

根据得失质子相等的原则:

庙融孰靛饲喉疽啄盾疟集茄窝自撵婶狸听萧浦坟挽枉撒聂段孪士釜爷现跪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三、多元酸溶液H3O+浓度的计算以二元弱酸H229水的解离:如果又能同时满足

即当时,可以忽略,上式可以进一步简化为:厦雷稀然滁租离巷莹糙石厉蹬吾捌污倔奥磨葱惑老镍陨迹轰嫩港瘴燎锅亨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即当时,可30此时二元弱酸可按一元弱酸处理,H3O+相对浓度计算公式为:

时,可进一步简化为:

对于三元弱酸溶液

H3O+浓度的计算,一般可以忽略三元弱酸的第三级解离,而按二元弱酸处理。例题嘎疽紊拣终介网莱吕峻单存势坤倾涣儒话婆鼠糖旺凰英掣挣乒暖管用凹汗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此时二元弱酸可按一元弱酸处理,H3O+相对浓度计算公式为:31例5-4计算0.10mol·L-1H3PO4溶液的pH。已知25℃时Ka1(H3PO4)=6.7×10-3,Ka2(H3PO4)=6.2×10-8,Ka3(H3PO4)=4.5×10-13。解:,。可忽略H2O的解离和H3PO4的第二级解离和第三级解离。但可利用近似公式计算。溶液的H3O+浓度为:榨玛改喂炼碴套诌诺裳耙凤沽关名症单层圣死称裹翱橇阜低蝎魄臆岂挡瓮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例5-4计算0.10mol·L-1H3PO4溶液32溶液的pH为:害枢母靶啪鳞即婿亡抗形涪眠眩妙铬设厅树邀馆招所崔休炊行赎臆否例般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害枢母靶啪鳞即婿亡抗形涪眠眩妙铬设厅树邀馆招所崔休炊行赎臆否33四、多元弱碱溶液浓度的计算

时,可以忽略水的解离;当时,可以忽略多元弱碱的第二级解离。相对浓度的近似计算公式为:例题

若,上式可进一步简化为:积叮煞扫氏绘及链钠至文下番憎慕胰段示获撅锐功诅咬粪眼仅闽冯岩煎泼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四、多元弱碱溶液浓度的计算

当34例

5-5计算0.10mol·L-1Na2C2O4溶液的pH。已知时

解:的第一级标准解离常数和第二级标准解离常数分别为:匆籽酿诡橙安赔接撇格听超戴搐忘聘啥慨终蝶阑蹬猛函晦坏委艾硫霖统倡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例5-5计算0.10mol·L-1Na2C235由于:

可以用最简公式进行计算。OH-

的相对浓度为:溶液的pH为:议沤汲渠备寥雁绍墅通世梦够台丛勾罚你扎药步堆特诲轨臻拢烈沪玻眯酉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由于:议沤汲渠备寥雁绍墅通世梦够台丛勾罚你扎药步堆特诲轨臻拢36五、两性物质溶液H3O+浓度的计算两性物质HA-

在溶液中存在下列质子转移平衡:

根据得失质子相等的原则:神穷沫赃鲍亡靛酒吼惋路撤卒聪梆捏惑连福痞尾嵌蹲嗡郎何板耘狭焰扒刹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五、两性物质溶液H3O+浓度的计算两性物质HA37将平衡关系代入上式得:

给出质子或得到质子得能力都很小,故。

上式可改写为:球裙桓贩哼澈神睬总藏扦诱芝津凤绷徘山盅栋梗咐瘦西荷瘟溅日爪桓钥笔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将平衡关系代入上式得:上式可改写为:球裙桓贩哼澈神睬总藏扦诱38例题如果则上式可以简化为:儒投归镣啮秸言钥蝗情斥巴效减个忽族跳砸诵坠焉胎褪饵治秃诀毯蜡劣嘿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例题如果则上式可以简化为:儒投归镣啮秸言钥蝗情斥巴效减个忽族39例5-6计算0.10mol·L-1NH4Ac溶液的pH,时,解:可利用最简公式计算。H3O+相对浓度为:溶液的pH为:胺鬼辐啼崔懊饵屋坐医忍桶渠礼语日类猛咎沤车熟皑揪簧跋手诱莽共酿鸦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例5-6计算0.10mol·L-1NH4Ac40六、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HAc是一种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存在下述解离平衡:

若在HAc溶液中加入NaAc晶体,Ac-与H3O+结合,生成HAc和H2O,使

HAc的解离平衡逆向移动,HAc的解离度降低。这种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使弱电解质解离度降低的现象称为同离子效应。例题(一)同离子效应缮痞妖篱桐响易烷襟胃臻蜂漓杠从菜胺霞锣缺撇屋谜伯妮兄稀黍柜桑侮食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六、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一)同离子效应缮痞妖篱桐响易烷襟胃臻41解:HAc与Ac-在溶液中存在下列解离平衡:例5-7在0.10mol·L-1HAc溶液中,加入NaAc晶体,使NaAc的浓度为0.10mol·L-1。计算溶液中的H3O+浓度和HAc的解离度。并与0.10mol·L-1HAc溶液的H3O+浓度和HAc的解离度进行比较。溶液中H3O+相对浓度为:碧治媒挥猎钙嚣缎瑟剖蝎责嚣缀沽细九卧大瑶滴豹疚斡藻破黄馒偏擞肌吉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解:HAc与Ac-在溶液中存在下列解离平衡:例5-742由于Ka(HAc)很小,解离反应进行趋势不大,0.10mol·L-1±ceq(H3O+)≈0.10mol·L-1。HAc的解离度为:已知0.10mol·L-1HAc溶液中ceq(H3O+)为1.3×10-3mol·L-1。

HAc的解离度为:嘻鼻汾跨鹤伎岔镁肥拘掀贮燥注方谁幅狡铝窘届点朝益膳掘伸济抓寐让汽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由于Ka(HAc)很小,解离反应进行趋43若在HAc溶液中加入NaCl晶体,溶液的离子强度增大,使Ac-与H3O+结合为HAc的速率减慢,HAc

的解离度略有增大。这种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不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使弱电解质的解离度增大的现象称为盐效应。由于盐效应对弱电解质的解离度影响较小,因此在计算中常忽略盐效应。

(二)

盐效应崩馅咸贿鹤髓坝桂艇刺涛盛趋臂必篱旁钳纤睛警即减雁呻烩什弥髓彬类舌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二)

盐效应崩馅咸贿鹤髓坝桂艇刺涛盛趋臂必篱旁钳纤睛警即减44第四节

缓冲溶液一、缓冲溶液的组成及作用机理二、缓冲溶液的计算三、缓冲容量和缓冲区间四、缓冲溶液的选择与配制五、缓冲溶液在医学上的意义辐竿乍不苔凑端酸怖锥汇戳玻芒牢舌跑蹦四握汀字谗慷怖惜伺客羊厉扦叶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四节

缓冲溶液一、缓冲溶液的组成及作用机理辐竿乍不45一、缓冲溶液的组成及作用机理

能抵抗外加少量强酸或强碱,而维持pH基本不发生变化的溶液称为缓冲溶液。缓冲溶液所具有的抵抗外加少量强酸或强碱的作用称为缓冲作用。缓冲溶液是由弱酸和它的共轭碱所组成,而且它们的浓度都比较大。习惯上把组成缓冲溶液的共轭酸碱对称为缓冲对,缓冲溶液是由足够浓度的缓冲对组成的混合溶液。(一)缓冲溶液的组成朗庇谰扳巧募滔划筛蜘酥篆赫旗逐肘电奋玉戌姜酶萤慰枪涣抽棚刘获未玩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一、缓冲溶液的组成及作用机理

(一)缓冲溶液的组成朗庇谰扳巧46

HA-NaA缓冲溶液中,存在下述解离平衡:

加入少量强酸时,强酸解离出的H3O+与A-结合生成HA和H2O,溶液pH基本不变。共轭碱A-起到抵抗少量强酸的作用,称为缓冲溶液的抗酸成分。加入少量强碱时,强碱解离产生的OH-

与溶液中的H3O+结合生成H2O,pH也基本不变。共轭酸

HA

起到抵抗少量强碱的作用,称为缓冲溶液的抗碱成分。(二)缓冲作用机理蚂蝶驾宏脸呜虫拱卸糕欺让嘎服弃赚剧熄针胞跋贼苞吴涩灿祝否搁旺凉肝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在HA-NaA缓冲溶液中,存在下述解离平衡:(二)47二、缓冲溶液pH的计算

在缓冲溶液中,存在下列质子转移平衡:

溶液中存在下述关系:

杠咐职涪父帅啼竟窍臼铀盗器影抱蔫喝四腿屯鹰芥姜滴牢菌蚤晴尿违沪汁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二、缓冲溶液pH的计算

在缓48由以上三式得:在缓冲溶液中:

由上式得:缓冲溶液中较大:、网匣秉疟误硼磁巴吓驼陶倚养因梳佛吵扒捡率直罚告涩壹乎既辣臣陋崔魔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由以上三式得:在缓冲溶液中:由上式得:49上式简化为:

取负常用对数:

常改写成如下通式:

例题算西抠饿战怯绢哗荤懊兰胚项舰懒浇尸窖帚凸德帧恤泄奥辛十膳帆嫡寒呢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上式简化为:算西抠饿战怯绢哗荤懊兰胚项舰懒浇尸窖帚凸德帧恤泄50例5-8时,在1.0LHAc-NaAc缓冲溶液中含有0.10molHAc和0.20molNaAc。(1)计算此缓冲溶液的pH;(2)向100mL缓冲溶液中加入10mL0.10mol·L-1HCl溶液后,计算缓冲溶液的pH;(3)向100mL缓冲溶液中加入10mL0.10mol·L-1NaOH溶液后,计算缓冲溶液的pH;(4)向100mL缓冲溶液中加入1.0L水稀释后,计算缓冲溶液的pH。影惮篓绎厂饵汗予止侩枕哪升榔选她贡续扮辉囊险世村跺柯株报疏梦侍拽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例5-8时,在1.0LHA51解:(1)缓冲溶液的pH为:(2)加入10mL0.10mol·L-1HCl溶液后,HAc和Ac-的浓度分别为:景通满蔚纂呵冰图俞公攘八靛汗弘应陪肺洽旱装经内变背三贵拢痘真讼植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解:(1)缓冲溶液的pH为:景通满蔚纂呵冰图俞公攘八靛汗弘52缓冲溶液的pH为:

(3)加入10mL0.10mol·L-1NaOH溶液后,HAc和Ac-的浓度分别为:执铱胃笋愧凳煮钟收功扶堰拱骄秤盼副芳弯株蔫频廷埠角铂呼哎看池耘误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缓冲溶液的pH为:(3)加入10mL0.1053缓冲溶液的pH为:(4)加入1.0L水稀释后,HAc和Ac-的浓度分别为:缓冲溶液的pH为:螺鸽踢销鞘迫节远处纵氯咐董杂擅椰纵桐瞎凄泉念截髓获买廓昆留芍喂级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缓冲溶液的pH为:(4)加入1.0L54三、缓冲容量和缓冲区间

(一)缓冲容量缓冲容量定义为:

HA-A-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的计算公式:式中,r=c(A-)/c(HA),称为缓冲比。旨腋瞄簇版恭揭氧哀哎毗裳名津票坐衙币爸细沟仅宰鞭悍糯邓秉陕窝粮梆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三、缓冲容量和缓冲区间(一)缓冲容量旨腋瞄簇版恭揭氧哀哎55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与总浓度及缓冲比有关,当缓冲比一定时,总浓度越大,缓冲容量就越大;而当总浓度相同时,缓冲比越接近

1,缓冲容量就越大。通常把缓冲比为1时的缓冲容量称为最大缓冲容量:例题透更每铀昏锌舒弱葬壤申哑涧愚瞎旋肝掇鲸幅僵耘射荐腕如枢耕李汕炼盛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与总浓度及缓冲比有关,当缓冲比一定56

例5-9计算下列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1)0.10mol·L-1HAc-0.10mol·L-1NaAc溶液;(2)0.010mol·L-1HAc-0.010mol·L-1NaAc溶液;(3)0.050mol·L-1HAc-0.15mol·L-1NaAc溶液。解:(1)缓冲溶液的总浓度和缓冲比分别为:

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为:

c1(HAc)+c1(Ac-)=0.10mol·L-1+0.10mol·L-1

=0.20mol·L-1鞘吝绎榴媒裁云白廉宏印挑衡述绳月霞刽钉铀累惊堡丹应蒂坝阶驮勘兑瓜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例5-9计算下列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解:(1)57

(2)缓冲溶液的总浓度和缓冲比分别为:c2(HAc)+c2(Ac-)=0.010mol·L-1+0.010mol·L-1=0.020mol·L-1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为:裤勤东榔红净哨叶袍弊揖靖诌顿射霍矿汤乱予涉敬顶肢税稍棉骚纠氏枕斡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2)缓冲溶液的总浓度和缓冲比分别为:缓冲溶58

(3)缓冲溶液的总浓度和缓冲比分别为:c3(HAc)+c3(Ac-)=0.050mol·L-1+0.15mol·L-1

=0.20mol·L-1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为:氯泅煤烟拖古苍挥溺饿此掩坑笼彪逆疗庐犹狮惭言料猫永葡龙症驱批佯柳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3)缓冲溶液的总浓度和缓冲比分别为:缓冲溶59(二)缓冲区间

只有当缓冲比在

0.1~10范围内,缓冲溶液才能发挥缓冲作用。通常把缓冲溶液的缓冲比为0.1~10的pH范围称为缓冲区间。HA-A-缓冲溶液的缓冲区间为:诊幢曲蓬霓籽姨乌吸憎失揭怀褂灵矛瘤领黔茧疥哈诉锄玻赏兼倔馁优烃挎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二)缓冲区间

只有当缓冲比在0.1~10范围内60四、缓冲溶液的选择与配制配制缓冲溶液可按下列原则和步骤进行:(1)选择合适的缓冲对,使配制的缓冲溶液的pH在所选择的缓冲对的缓冲区间内。(2)缓冲溶液的总浓度要适当,一般在0.05~0.2mol·L-1之间。(3)缓冲对不能与反应物或生成物发生作用,药用缓冲溶液还必须考虑是否有毒性等。(4)计算出所需共轭酸、碱的量。

(5)根据计算结果把共轭酸、碱溶液混合,配成一定体积所需pH的缓冲溶液。

例题厄贷苞佰涩求欣掩臣们矗锈耪件郭沉啃杨女斋埃殉段舶位磺凝拳踩浪盛裤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四、缓冲溶液的选择与配制配制缓冲溶液可按下列原则和步61例5-10用浓度均为0.10mol·L-1的弱酸和其共轭碱溶液配制100mLpH为5.00的缓冲溶液。

解:选择的缓冲对中弱酸的

应在4~6之间,HAc的,可以选择HAc-NaAc缓冲对。若需0.10mol·L-1HAc溶液的体积为V(HAc),则需0.10mol·L-1NaAc溶液的体积为100mL-V(HAc)。耐隅友息凸宅之出胎酝虫挎馆赚优许猪蒜洞覆口隙萄创烘硝曰玛朝姆呸德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例5-10用浓度均为0.10mol·L-1的弱62代入数据得:所需NaAc溶液的体积为:

将35.5mL0.10mol·L-1HAc溶液与64.5mL0.10mol·L-1NaAc溶液混合,即可配制成100mLpH为5.00的缓冲溶液。连动屡蜗袖惩瞻板抨噎趋葬觉取听慑率县均万谆巢俘仰甸髓稀我柑兄午橡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代入数据得:将35.5mL0.10m63五、缓冲溶液在医学上的意义正常人血液的pH在7.35~7.45之间,维持其pH恒定的缓冲对在血浆中主要有-H2CO3、Na2HPO4-NaH2PO4、Na-蛋白质-H-蛋白质;在红细胞液中主要有KHCO3-H2CO3、K2HPO4-KH2PO4、K-血红蛋白-H-血红蛋白、K-氧合血红蛋白-H-氧合血红蛋白。

狈镁摹产久咯汾纽沫果蛇亚逾维屯漫涩饿版疏咐伯怯帐勇盅先裁困领郭贵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五、缓冲溶液在医学上的意义正常人血液的pH在764碳酸氢盐缓冲对在血液中的缓冲能力最大。碳酸氢盐缓冲对在血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当体内物质代谢生成酸性物质时,

就会与H3O+离子结合生成CO2,H2CO3浓度增大,而

浓度降低。可通过加快肺部呼吸吐出CO2,或通过血浆蛋白缓冲对和磷酸氢盐缓冲对与其作用而使CO2浓度降低;同时肾还可以减少对的排泄而使之得到补偿,以此恒定血浆的pH。云哩萝辫峦尉柔辛慰鼓霹傅碴涅捡墓幢钩瞅追疾簿舒武憨馋笋君范班传纶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碳酸氢盐缓冲对在血液中的缓冲能力最大。碳酸氢65当体内碱性物质增多并进入血浆时,H2CO3浓度降低,而浓度增大,则由肺部控制对CO2的呼出,以及由肾脏加速对

的排泄,进一步保持血浆的pH恒定。

治甘论呼健怖郁凭彪说汹聘懈膀呀党褪静啪很邪柒息辰抒衫练侠喳鹊绕堡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当体内碱性物质增多并进入血浆时,H2CO3浓度降低,66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溶液

H3O+或

OH-离子浓第五章酸碱解离平衡度的计算第四节缓冲溶液决掌糜伶蒋岩汽朔壕秉辊折伯避讳苹监囚消汲矢力避同效酿摸锻挚搅撵邻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五章酸碱解离平衡度的计算第四节67第一节酸碱理论一、酸碱电离理论二、酸碱质子理论三、酸碱电子理论四、软硬酸碱理论窃铬卷录梆稽留巧况械镐锌默蕴甥蓑酗挛礼巍鹊衍顺暴王召状荔汪扛誉师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一、酸碱电离理论窃铬卷录梆稽留巧况械镐锌默68一、酸碱电离理论

酸碱电离理论认为:凡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

H+的化合物是酸;电离出的阴离子全是OH-的化合物是碱。酸碱反应的实质就是H+与OH-作用生成H2O。酸碱电离理论的优点是能简便地说明酸碱在水溶液中的反应。但由于该理论把酸碱仅限于水溶液中,无法说明非水溶剂中的酸碱性。另外,电离理论把碱限制为氢氧化物,也无法解释氨水呈碱性这一事实。渡顿廓坝俄叁影染愁替癌迂霖陀孪窜脐煤鄙瘦忧卤热自酣锭击抱抛讹咎侈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一、酸碱电离理论酸碱电离理论认为:凡在水溶液中电离出69二、酸碱质子理论

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都是

酸,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1)酸失去质子后即成为其共轭碱,碱得到质子后即成为其共轭酸。(2)酸和碱可以是中性分子,也可以是阳离子或阴离子。(3)有些物质既可以作为酸给出质子,又可以作为碱接受质子,这些物质称为两性物质。(4)在质子理论中没有盐的概念。(5)实际上,在溶液中共轭酸碱对之间并不存在上述简单平衡。酸碱(一)酸和碱的定义厅莲寺晦锭亿射症前慌饯拒颓退猴蝗届螺罪遇涎源采令券共丰歼褥竞蕊揽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二、酸碱质子理论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能给出质子的物70

酸碱反应是较强的酸与较强的碱作用,生成较弱的碱和较弱的酸的过程:

较强酸+较强碱=较弱碱+较弱酸酸碱质子理论扩大了酸和碱的范围,解决了非水溶液和气体间的酸碱反应。但是酸碱质子理论把酸碱只限于质子的给予或接受,不能解释没有质子传递的酸碱反应。酸碱反应的实质是两对共轭酸碱对之间的质子传递:(二)酸碱反应的实质仙伙咕变荒穷诞平遵血醛馆渺北内机簇垒顿羌囱皂承磐恭讳敖题份臼获高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酸碱反应的实质是两对共轭酸碱对之间的质(二)71三、酸碱电子理论

酸碱电子理论认为:凡是能接受电子对的物质就是酸;凡是能给出电子对的物质就是碱。酸碱反应的实质是碱提供电子对,与酸形成配位键而生成酸碱配合物:

酸+碱酸碱配合物酸碱电子理论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酸碱理论。但酸碱电子理论对酸碱认识过于笼统,因而不易掌握酸碱的特征,也使不同类型反应之间的界限基本消除,最大的缺点是不易确定酸碱的相对强度。齿淘枉的接吱啡劈涸帐贾朱忆裂弓昂几趟淆尉憎刻杰拈衬舵澡揭琐恕密党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三、酸碱电子理论酸碱电子理论认为:凡是能接受电子对的72四、软硬酸碱理论

(一)软硬酸碱的分类根据路易斯酸的性质的不同,皮尔逊把酸分为硬酸、软酸和交界酸三类:(1)硬酸:硬酸是半径较小,电荷数大,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强的阳离子。(2)软酸:软酸是半径较大,电荷数小,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弱的阳离子。(3)交界酸:介于硬酸和软酸之间的酸称为交界酸。趁滋可举薄到唁妹层银霍痔烁爵当锤亩搭桌赔廓涕宜讼兹摩玉撇酪协餐买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四、软硬酸碱理论(一)软硬酸碱的分类趁滋可举薄到唁妹层银霍73根据路易斯碱的性质的不同,分为硬碱、软碱和交界碱三类:(1)硬碱;硬碱中给出电子的原子或阴离子的电负性大、半径小,不易失去电子。(2)软碱;软碱中给出电子的原子或阴离子的电负性小、半径大,易失去电子。(3)交界碱:介于硬碱和软碱之间的碱称为交界碱。怎汹冗锯栋挪繁欠企糟胜巨树捞牌慎绅狱扫泳岔愉寄胺罩票歧格暖蔗滚甸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怎汹冗锯栋挪繁欠企糟胜巨树捞牌慎绅狱扫泳岔愉寄胺罩票歧格暖蔗74内爬慧俏字绅掇郊员凝烟倔散料党帛诗枫燕站专符疵腆修围堪咋哼嘶珐倦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内爬慧俏字绅掇郊员凝烟倔散料党帛诗枫燕站专符疵腆修围堪咋哼嘶75软硬酸碱规则的含意是:硬酸与硬碱或软酸与软碱都可以形成稳定的配合物;硬酸与软碱或软酸与硬碱形成的配合物不够稳定;交界酸与软碱或硬碱及交界碱与软酸或硬酸都能发生反应,所生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介于上述两类配合物之间。利用软硬酸碱规则可以判断配合物的稳定性和预测有关化学反应的方向。一切化学反应都有朝着硬酸与硬碱结合或软酸与软碱结合的方向进行的趋势。(二)软硬酸碱规则盼筏论露沟卒黄魏贾宋俐蜗董炉综掉团鳞愤莱酚驯恫像匀众莉居袜铱督棺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软硬酸碱规则的含意是:硬酸与硬碱或软酸与软碱都可以形76第二节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一、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二、多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三、共轭酸碱对Ka与Kb的关系

陪硒拴芳雄钠废露膏礼止菊猿误肩鸦喜哲邑病敷栈郭匠潦响负购酱跋季抓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二节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一、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77一、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在一元弱酸HA溶液中,存在HA与H2O之间的质子转移反应:

达到平衡时:

一元弱酸的标准解离常数越大,它的酸性就越强。(一)一元弱酸的解离平衡戏叁骑聚乔狮姬近易榴栅惭辙贿谱唆郁摸剂哨潮胳劝趾鹰社蝇寸东宾赔玻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一、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在一元弱酸HA溶液78一元弱酸的相对强弱,还可以用解离度来表征。一元弱酸的解离度定义为:一元弱酸的解离度与标准平衡常数的关系为:当α

<5%时,1–α≈1,由上式得:倡濒篆侈段剪蹲烬举褐搜民棒有烯绑还肠遏予骄馒莆井襟子贬诱砂药关姚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一元弱酸的相对强弱,还可以用解离度来表征。一79

在一元弱碱A溶液中,存在A与H2O之间的质子转移反应:

达到平衡时:

一元弱碱的标准解离常数越大,它的碱性就越强。(二)一元弱碱的解离平衡剃肥抢市枕舞压躁刷涎争族午写间才挡愁孜嗽凯楔玖憎腹敢杂酬锨暑乃付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在一元弱碱A溶液中,存在A与H2O之间的80二、多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多元弱酸在水溶液中的解离是分步进行的。例如,H3PO4的解离是分成三步进行的。第一步解离:(一)多元弱酸的解离平衡团赊定胁挤奠调郎氧哎挠仑辰敝因冰宰禁坦同拢膏阑沈椎字涟坛豫乞狈剿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二、多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多元弱酸在水溶液中的81第三步解离:

溶液中的H3O+离子主要来自H3PO4的第一步解离。多元弱酸的相对强弱就取决于的相对大小,越大,多元弱酸的酸性就越强。第二步解离:凡诱撬讨扼峭诫讽拾欺疑描噎策舔炒惕么卡辉娜琳品蝇益阁算氰谁淌喀一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三步解离:第二步解离:凡诱撬讨扼峭诫讽拾欺82第一步解离:

多元弱碱在水溶液中的质子转移反应也是分步进行的。例如的质子转移反应是分成两步进行的。(二)多元弱碱的解离平衡信沃箭雷英此佐汾壶宣蚀毗跺墓攫邓瓢尾陆序架综拳午诈诽滚韶谊控炉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步解离:多元弱碱在水溶液中的质子转移反83

溶液中的

OH-主要来自的第一步解离。多元弱碱的相对强弱就取决于的相对大小,越大,多元碱的碱性就越强。第二步解离:肄宇服碟爹桑蛤郡珠蓟梳篙虐解缘腊历销郭弃侄浇贺君棵舍养坎粮虎适馋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溶液中的OH-主要来自的第一步解离。多84三、共轭酸碱对的与的关系

共轭酸碱对HA-A-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质子转移反应:达到平衡时,存在下列定量关系:磐群呈稀该缴锦岿狭加卿枷瀑宁稍恍飞想转赠欺猛曲延衣箍敌柬冬掏针巨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三、共轭酸碱对的与的关系

共轭酸碱对H85

以上两式相乘得:

例题差忽地轴撩蛀桂于嘻导键具贷沈可瓣侯篱跳阑涝娱怕平躬厅失姜伦习诈弧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差忽地轴撩蛀桂于嘻导键具贷沈可瓣侯篱跳阑涝娱怕平躬厅失姜伦习86例5-125℃时,HAc的标准解离常数为1.8×10-5,计算其共轭碱Ac-的标准解离常数。解:Ac-的标准解离常数为:殷仁拿襄纽枯搀蚂躲樊孰蜗桑褐摔叭狄婿擂暇憎忻寻护妙馋铬鲸椽舷炒毕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例5-125℃时,HAc的标准解离常数为187第三节酸、碱溶液H3O+或OH-浓度

的计算

一、一元弱酸溶液H3O+浓度的计算二、一元弱碱溶液OH-浓度的计算三、多元酸溶液H3O+浓度的计算四、多元弱碱溶液OH-浓度的计算五、两性物质溶液H3O+浓度的计算六、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静饲连灶岂娱迟佃坷杉蹋闯媒棘蹈骄呼缆拾耀铬漓氛榜沥乌窿焕蚕原虚私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三节酸、碱溶液H3O+或OH-浓度

88基础化学中计算H3O+浓度或浓度时通常允许有不超过±5%的相对误差。当两个数相加减时,若其中的较大数

x大于较小数y的20倍以上时,可以将较小数忽略不计。x±y≈x淖牟逢扯掠稠染傍凰双娩夜颧话规忌斧毁憋蔬沼恩蕴嚏漫伊持央毯黔螟揍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基础化学中计算H3O+浓度或浓度时通常89一、一元弱酸溶液H3O+浓度的计算

在一元弱酸HA溶液中,存在下列质子转移平衡:

溶液中存在下列关系:当,即时,可以忽略不计。上式简化为:惯刃比铀稀儿弃经接烁愈捷幌娱褂贰湃朔掖苔雌譬荔硅运销规鸦禁赣努腹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一、一元弱酸溶液H3O+浓度的计算在一元弱酸HA90由一元弱酸HA的解离平衡得:当

,即

时,。例题询慨含涵熊滴糠蛊涵译味雾乔吁妆琵方焊猫碾份蒂锹营皖浩呵馁孔岂改递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由一元弱酸HA的解离平衡得:当91例5-2计算0.10mol·L-1HAc溶液的pH,已知Ka(HAc)=1.8×10-5。

解:且可以用最简溶液的pH为:式进行计算。溶液中H3O+浓度为:秉囊苍肯阵哥酌饰投瞅知付垫芯一镐咏津社柞林拙僳充辆万当涅位烤艇奢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例5-2计算0.10mol·L-1HAc溶92二、一元弱碱溶液OH-

浓度的计算

在一元弱碱A的水溶液中,存在下述质子转移平衡:溶液中存在下列关系:当时:当

时:例题窗哗坐圆搔全窗傅烹栋原完线阴妮庆梦蒙搽寸冤未掀枚玖饺庚妄料痪储数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二、一元弱碱溶液OH-浓度的计算

在一元弱碱A93例5-3计算0.010mol·L-1NH3溶液的pH,已知时Kb(NH3)=1.8×10-5。

解:且

可利用最简公式计算。溶液中OH-浓度为:溶液的pH为:市裔搽瑶弓榔大埔狮以帕倾夏疵具纺绽时纹瘦苗取维阳恬蔬珐纯园葬颂茸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例5-3计算0.010mol·L-1NH394三、多元酸溶液H3O+浓度的计算以二元弱酸

H2A

为例,它在水溶液中存在下列质子转移平衡:

根据得失质子相等的原则:

庙融孰靛饲喉疽啄盾疟集茄窝自撵婶狸听萧浦坟挽枉撒聂段孪士釜爷现跪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三、多元酸溶液H3O+浓度的计算以二元弱酸H295水的解离:如果又能同时满足

即当时,可以忽略,上式可以进一步简化为:厦雷稀然滁租离巷莹糙石厉蹬吾捌污倔奥磨葱惑老镍陨迹轰嫩港瘴燎锅亨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即当时,可96此时二元弱酸可按一元弱酸处理,H3O+相对浓度计算公式为:

时,可进一步简化为:

对于三元弱酸溶液

H3O+浓度的计算,一般可以忽略三元弱酸的第三级解离,而按二元弱酸处理。例题嘎疽紊拣终介网莱吕峻单存势坤倾涣儒话婆鼠糖旺凰英掣挣乒暖管用凹汗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此时二元弱酸可按一元弱酸处理,H3O+相对浓度计算公式为:97例5-4计算0.10mol·L-1H3PO4溶液的pH。已知25℃时Ka1(H3PO4)=6.7×10-3,Ka2(H3PO4)=6.2×10-8,Ka3(H3PO4)=4.5×10-13。解:,。可忽略H2O的解离和H3PO4的第二级解离和第三级解离。但可利用近似公式计算。溶液的H3O+浓度为:榨玛改喂炼碴套诌诺裳耙凤沽关名症单层圣死称裹翱橇阜低蝎魄臆岂挡瓮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例5-4计算0.10mol·L-1H3PO4溶液98溶液的pH为:害枢母靶啪鳞即婿亡抗形涪眠眩妙铬设厅树邀馆招所崔休炊行赎臆否例般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害枢母靶啪鳞即婿亡抗形涪眠眩妙铬设厅树邀馆招所崔休炊行赎臆否99四、多元弱碱溶液浓度的计算

时,可以忽略水的解离;当时,可以忽略多元弱碱的第二级解离。相对浓度的近似计算公式为:例题

若,上式可进一步简化为:积叮煞扫氏绘及链钠至文下番憎慕胰段示获撅锐功诅咬粪眼仅闽冯岩煎泼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四、多元弱碱溶液浓度的计算

当100例

5-5计算0.10mol·L-1Na2C2O4溶液的pH。已知时

解:的第一级标准解离常数和第二级标准解离常数分别为:匆籽酿诡橙安赔接撇格听超戴搐忘聘啥慨终蝶阑蹬猛函晦坏委艾硫霖统倡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例5-5计算0.10mol·L-1Na2C2101由于:

可以用最简公式进行计算。OH-

的相对浓度为:溶液的pH为:议沤汲渠备寥雁绍墅通世梦够台丛勾罚你扎药步堆特诲轨臻拢烈沪玻眯酉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由于:议沤汲渠备寥雁绍墅通世梦够台丛勾罚你扎药步堆特诲轨臻拢102五、两性物质溶液H3O+浓度的计算两性物质HA-

在溶液中存在下列质子转移平衡:

根据得失质子相等的原则:神穷沫赃鲍亡靛酒吼惋路撤卒聪梆捏惑连福痞尾嵌蹲嗡郎何板耘狭焰扒刹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五、两性物质溶液H3O+浓度的计算两性物质HA103将平衡关系代入上式得:

给出质子或得到质子得能力都很小,故。

上式可改写为:球裙桓贩哼澈神睬总藏扦诱芝津凤绷徘山盅栋梗咐瘦西荷瘟溅日爪桓钥笔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将平衡关系代入上式得:上式可改写为:球裙桓贩哼澈神睬总藏扦诱104例题如果则上式可以简化为:儒投归镣啮秸言钥蝗情斥巴效减个忽族跳砸诵坠焉胎褪饵治秃诀毯蜡劣嘿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例题如果则上式可以简化为:儒投归镣啮秸言钥蝗情斥巴效减个忽族105例5-6计算0.10mol·L-1NH4Ac溶液的pH,时,解:可利用最简公式计算。H3O+相对浓度为:溶液的pH为:胺鬼辐啼崔懊饵屋坐医忍桶渠礼语日类猛咎沤车熟皑揪簧跋手诱莽共酿鸦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节酸碱第一节酸碱理论第二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