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瘫和重症双瘫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d8648b25d9bf7aad1d5badf091d883d/ed8648b25d9bf7aad1d5badf091d883d1.gif)
![四肢瘫和重症双瘫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d8648b25d9bf7aad1d5badf091d883d/ed8648b25d9bf7aad1d5badf091d883d2.gif)
![四肢瘫和重症双瘫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d8648b25d9bf7aad1d5badf091d883d/ed8648b25d9bf7aad1d5badf091d883d3.gif)
![四肢瘫和重症双瘫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d8648b25d9bf7aad1d5badf091d883d/ed8648b25d9bf7aad1d5badf091d883d4.gif)
![四肢瘫和重症双瘫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d8648b25d9bf7aad1d5badf091d883d/ed8648b25d9bf7aad1d5badf091d883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主要问题和治疗原则(一)运动量小1、表现上、下肢运动范围小特别是四肢向躯干中央部的牵拉运动很少即使有也表现为定型的运动。患儿难以适应运动与维持姿势时身体的体位所发生的变化。2、治疗原则(1)抑制全身的屈曲模式,促进躯干的抗重力伸展活动,增加患儿本身的自发运动的量。(2)改善运动的内容的质量,提高患儿对姿势和运动变化的适应性。(3)牵拉四肢使之离开躯干,在促进脊柱伸展活动的同时扩大肩胛带的内收和肩关节的外展、外旋的可动范围,抑制肩胛带的向前方突出和向上方牵拉的异常模式一、主要问题和治疗原则(一)运动量小1(二)呼吸睡眠障碍1、表现因胸廓运动受限而形成特有的桶状胸,导致发声和呼吸能力低下,以及睡眠节奏和排泄等生活节奏的障碍。2,、治疗原则促进肩胛带周围和胸廓的运动功能,改善呼吸能力,调节生活节奏。(二)呼吸睡眠障碍1、表现因胸廓运动受限而形成特有2(三)联合反应1、表现患儿身上肌肉痉挛的分布常有常有左右差异,因此常见有非对称性的体征。临床表现可见障碍轻的一侧的活动多于障碍重的一侧,并可因此而引起联合反应,从而使全身性的异常肌肉紧张性更加增强。2、治疗原则训练师在进行手法操作时以及诱导患儿进行自发性运动时,不要使患儿过分的努力,操作与诱导自发运动都要阶段性的进行,尽可能应用不能引起肌紧张亢进的抑制性手法,并要在促进姿势紧张正常化的同时进行操作。(三)联合反应1、表现患儿身上肌肉痉挛的分布常有常有3(四)上肢功能障碍1.表现由于此行患儿的肩与肘关节的可活动范围受限以及脊柱肌肉缺乏向伸展方向的活动,导致上肢许多运动的范围受限。另外,由于联合反应的出现,当患儿主动或被动地做某一动作时会与全身的肌紧张亢进集合在一起,更使两手的操作动作发生困难。同时,也缺乏保持身体的姿势的能力2、治疗原则促进脊柱的伸展活动,同时扩大肩胛带和上肢的运动范围。促进两上肢的外展、外旋位运动和在这一肢位上负荷体重的能力。教给患儿在应用手进行活动时如何将手的活动从躯干的活动中分离开来的方法,从而避免联合反应的出现。(四)上肢功能障碍1.表现由于此行患儿的肩与肘4(五)下肢障碍1、表现因屈肌紧张占优势,所以常有躯干的侧屈以及髋关节、膝关节和两下肢的内收、内旋及踝关节的跖曲模式。2、治疗原则抑制髋关节等关节的内收、内旋和踝关节的跖曲模式。促进躯干部的可动性、髋关节的正常屈曲和外展与外旋运动、体轴内的回旋、两下肢伸展位上负荷体重、两足底负荷体重等能力的发育。(五)下肢障碍1、表现因屈肌紧张占优势,所以常有躯干5(六)日常生活动作能力低下1、表现日常生活动作的自立度低下,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社会生活中的自立问题会越来越明显。2、治疗原则需要OT、ST、教师、保姆等共同努力,应用各种方法诱导和指导患儿进行各种日常生活动作的操作,使其最大限度地获得日常生活动作能力。(六)日常生活动作能力低下1、表现日常生活动作的6(七)挛缩与变形1、表现此行患儿多发生变性和挛缩,在脊柱主要表现为侧弯、拱背,在上肢主要表现为肘关节的屈曲和前臂旋前,在下肢会出现髋、膝关节的屈曲挛缩、髋关节脱位和尖足变形,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时易发生骨折。2、治疗原则(1)加强日常生活中的管理,如指导患儿和家长要避免引起挛缩和变形的坐姿和卧姿,如W坐位等(2)在手法操作时注意多给予用上、下肢负荷体重的机会,同时要确保患儿进行各种姿势转换的动作以及相应的运动量。(3)对已发生的挛缩和变形,要积极与外科医生配合,在适当的时期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七)挛缩与变形1、表现此行患儿多发生变性和挛缩,7(八)视知觉和听知觉功能障碍1、表现视觉和听觉对刺激的反应性低下,尤其听觉障碍较多。2、治疗原则先详细评定患儿对感觉刺激的反应状态,然后根据情况阶段性的给与多样、多量的刺激,提高患儿对刺激的反应性。(八)视知觉和听知觉功能障碍1、表现视觉和听觉对刺激8二、基本治疗操作方法(一)仰卧位上的操作方法此型患儿全身都处于屈曲、内收的痉挛状态,临床可见患儿的躯干被固定于病态的、硬直的状态。为了抑制痉挛,可如下方法顺序进行操作:1.诱导躯干的小的分节运动操作方法是让患儿沿直径较大的圆滚的长轴仰卧于其上,训练士跪坐在患儿脚的下方,用两手分别地、确实的扶持住患儿的两骨盆部位,并用自己的下肢和前臂固定患儿的下肢。首先要对患儿予以语言的安慰与诱导,在确认其心理上处松弛状态后,训练士慎重地将患儿和圆滚一起向一侧滚动,使患儿的身体体重移向一侧。然后将负荷体重侧的骨盆向下肢方向牵拉,将非负荷体重侧的骨盆向头部的方向推动,进行骨盆向侧方的倾斜运动。操作后再将圆滚向另一侧滚动,在患儿身体的两侧方向上分别进行上述操作,如此两侧交替地、反复地进行此手法的操作二、基本治疗操作方法(一)仰卧位上的操作方法9四肢瘫和重症双瘫课件102.诱导髋关节的内收肌群和屈肌群进行伸张运动的操作方法当通过诱导躯干的小的分节运动手法操作出现了正常的伸张运动的反应之后,要进行诱导过度紧张的髋关节的内收肌群和屈肌群向伸长方向活动的操作手法。方法是缓慢地将圆滚向一侧转动,使患儿的体重向一侧移动,通过躯干侧方对体重的负荷来缓解上述部位的肌肉痉挛。操作时要同时仔细滴观察患儿的远离骨盆部位的两上肢肌群和胸大肌群的活动情况,一定要再确认这两部位肌肉紧张得以缓解后进行操作。还要注意不要使圆滚的滚动幅度过大,以避免给与过度的刺激。同时,向侧方移动体重的操作手法要与患儿的呼吸节奏相结合,患儿每进行1次呼吸或2次呼吸即进行1次圆滚的滚动。2.诱导髋关节的内收肌群和屈肌群进行伸张运动的操作方法当通过11主要抑制四肢的屈肌和内收机的痉挛。使患儿的头部得以稳定地控制,并可通过头部的控制而诱发躯干的矫正运动。主要抑制四肢的屈肌和内收机的痉挛。使患儿的头部得以稳定地控制123.缓解骨盆周围肌肉痉挛的操作手法使患儿从圆滚上移行于仰卧于床上的体位,双膝呈屈曲位,训练士跪坐于患儿的脚的下方。用双手握持其骨盆处,诱导患儿进行骨盆的前倾和后倾的运动,即“搭桥”运动。此操作方法可以起到缓解骨盆周围肌肉痉挛的作用。3.缓解骨盆周围肌肉痉挛的操作手法使患儿从圆滚上移行于仰卧于13四肢瘫和重症双瘫课件144.缓解下肢肌肉痉挛的操作方法(1)患儿仰卧于三角垫上,训练士使其一侧下肢外展、外旋,并固定之。然后,用一只手扶持患儿的另一侧大腿或膝部,另一手扶持患儿的足底部,使踝关节呈背屈位。是这侧下肢被动地进行外展、外旋活动,反复地进行两侧交替的操作可缓解下肢的痉挛和抑制踝关节的跖曲,为将来的立位姿势做准备,同时进行屈曲、伸展活动4.缓解下肢肌肉痉挛的操作方法(1)患儿仰卧于三角垫上,训练15“后二十世纪”的康复医学“后二十世纪”的康复医学16(2)另一操作方法是:患儿仰卧于三角垫上,双上肢伸展,并沿身体长轴举向身体方向。训练士跪坐于其脚下放,双手握持患儿的双足部,使踝关节背屈,并使患儿的两下肢处于伸展状态放于自己的双膝上,让患儿进行臀部的抬起、放下运动。缓解骨盆和下肢肌肉痉挛,促进髋关节、脊柱、上下肢的伸展活动。(2)另一操作方法是:患儿仰卧于三角垫上,双上肢伸展,并沿身17技术特点:e技术以互联网为平台、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康评估、功能训练、远程会诊、咨询、指导、教学信息时代推动信息康复(information-basedrehabilitation,以信息为基础的康复)技术特点:e技术185.促进脊柱和髋关节伸展训练士跪坐与仰卧位患者的两下肢之间,将患儿两下肢外展至他可承受程度,用训练士的身体保持这一外展位。然后将训练士的两手放于患儿背部,尽可能的向上方(患儿头侧)牵拉患儿身体,使其脊柱与髋关节伸展。5.促进脊柱和髋关节伸展训练士跪坐与仰卧位患者的两下1921世纪康复治疗适应证的变化已从康复适应证名单上抹去的疾患康复人数将减少的疾患正在或将会扩展的康复适应证21世纪康复治疗适应证的变化已从康复适应证名单上抹去的疾患康20以上操作方法以躯干、骨盆和下肢为控制的关键点,通过控制这些关键点有如下三个作用:(1)降低因痉挛、强直或间歇性的痉挛而导致的过紧张而产生的异常姿势,同时可以破坏患儿具有的异常姿势模式。(2)可以提高低紧张状态使之接近正常,也可以使动摇的肌紧张取得稳定,起到诱发正常姿势和运动模式的效果。(3)使患儿体验到在仰卧位上的各种运动及感觉刺激,从而掌握适应正常环境的学习方法。以上操作方法以躯干、骨盆和下肢为控制的关键点,通过控制这些关21(二)俯卧位上的操作方法
1.促进全身伸展和四肢外展、外旋活动通过上述操作,达到了破坏患儿的整体性屈曲模式的目的,使躯干腹侧面屈肌痉挛减轻时,让患儿沿圆滚横轴俯卧其上,操作点移至两足。使圆滚沿患儿的头足方向转动,同时尽可能的伸展他的脊柱和髋关节。训练士两手握住患儿两足的内侧,使踝关节背曲,同时抑制髋关节的屈曲,给予圆滚转动的刺激,促进全身的抗重力伸展活动(二)俯卧位上的操作方法1.促进全身伸展和四肢外展、222.增强上半身活动性,促进抗重力伸展活动促进患儿学习自发运动。训练士口头指示患儿做如下动作:将两上肢抬起来,两上肢外展(沿圆滚长轴向外伸展),可促进体轴回旋,继而逐渐地将肌肉的收缩波及到骨盆、两下肢、两膝、两足部,进而改善各关节的可动范围。或令患儿在头前方拍手,可增强上半身的活动性,促进抗重力伸展活动。训练士通过操作两足控制患儿自发运动产生的肌肉痉挛的再度增强和代偿模式,渐渐地使两下肢呈外旋位并保持之。2.增强上半身活动性,促进抗重力伸展活动促进患儿学习自233.促进体轴内回旋(1)(2)3.促进体轴内回旋(1)244、增加髋关节的活动性(立位准备训练)4、增加髋关节的活动性(立位准备训练)25(三)坐位的操作方法1、长条凳上坐位(1)(2)(三)坐位的操作方法1、长条凳上坐位26(3)(4)(3)27(5)(6)(5)(6)28(7)(8)(7)29(9)(10)(9)30(11)(12)(11)31(13)(14)(13)32四肢瘫和重症双瘫课件33立位训练方法立位训练方法34步行训练方法步行训练方法35四肢瘫和重症双瘫课件36四肢瘫和重症双瘫课件37四肢瘫和重症双瘫课件38四肢瘫和重症双瘫课件39四肢瘫和重症双瘫课件40谢谢!供娄浪颓蓝辣袄驹靴锯澜互慌仲写绎衰斡染圾明将呆则孰盆瘸砒腥悉漠堑脊髓灰质炎(讲课2019)脊髓灰质炎(讲课2019)谢谢!供娄浪颓蓝辣袄驹靴锯澜互慌仲写绎衰斡染圾明将呆则孰盆瘸41供娄浪颓蓝辣袄驹靴锯澜互慌仲写绎衰斡染圾明将呆则孰盆瘸砒腥悉漠堑脊髓灰质炎(讲课2019)脊髓灰质炎(讲课2019)供娄浪颓蓝辣袄驹靴锯澜互慌仲写绎衰斡染圾明将呆则孰盆瘸砒腥悉42一、主要问题和治疗原则(一)运动量小1、表现上、下肢运动范围小特别是四肢向躯干中央部的牵拉运动很少即使有也表现为定型的运动。患儿难以适应运动与维持姿势时身体的体位所发生的变化。2、治疗原则(1)抑制全身的屈曲模式,促进躯干的抗重力伸展活动,增加患儿本身的自发运动的量。(2)改善运动的内容的质量,提高患儿对姿势和运动变化的适应性。(3)牵拉四肢使之离开躯干,在促进脊柱伸展活动的同时扩大肩胛带的内收和肩关节的外展、外旋的可动范围,抑制肩胛带的向前方突出和向上方牵拉的异常模式一、主要问题和治疗原则(一)运动量小43(二)呼吸睡眠障碍1、表现因胸廓运动受限而形成特有的桶状胸,导致发声和呼吸能力低下,以及睡眠节奏和排泄等生活节奏的障碍。2,、治疗原则促进肩胛带周围和胸廓的运动功能,改善呼吸能力,调节生活节奏。(二)呼吸睡眠障碍1、表现因胸廓运动受限而形成特有44(三)联合反应1、表现患儿身上肌肉痉挛的分布常有常有左右差异,因此常见有非对称性的体征。临床表现可见障碍轻的一侧的活动多于障碍重的一侧,并可因此而引起联合反应,从而使全身性的异常肌肉紧张性更加增强。2、治疗原则训练师在进行手法操作时以及诱导患儿进行自发性运动时,不要使患儿过分的努力,操作与诱导自发运动都要阶段性的进行,尽可能应用不能引起肌紧张亢进的抑制性手法,并要在促进姿势紧张正常化的同时进行操作。(三)联合反应1、表现患儿身上肌肉痉挛的分布常有常有45(四)上肢功能障碍1.表现由于此行患儿的肩与肘关节的可活动范围受限以及脊柱肌肉缺乏向伸展方向的活动,导致上肢许多运动的范围受限。另外,由于联合反应的出现,当患儿主动或被动地做某一动作时会与全身的肌紧张亢进集合在一起,更使两手的操作动作发生困难。同时,也缺乏保持身体的姿势的能力2、治疗原则促进脊柱的伸展活动,同时扩大肩胛带和上肢的运动范围。促进两上肢的外展、外旋位运动和在这一肢位上负荷体重的能力。教给患儿在应用手进行活动时如何将手的活动从躯干的活动中分离开来的方法,从而避免联合反应的出现。(四)上肢功能障碍1.表现由于此行患儿的肩与肘46(五)下肢障碍1、表现因屈肌紧张占优势,所以常有躯干的侧屈以及髋关节、膝关节和两下肢的内收、内旋及踝关节的跖曲模式。2、治疗原则抑制髋关节等关节的内收、内旋和踝关节的跖曲模式。促进躯干部的可动性、髋关节的正常屈曲和外展与外旋运动、体轴内的回旋、两下肢伸展位上负荷体重、两足底负荷体重等能力的发育。(五)下肢障碍1、表现因屈肌紧张占优势,所以常有躯干47(六)日常生活动作能力低下1、表现日常生活动作的自立度低下,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社会生活中的自立问题会越来越明显。2、治疗原则需要OT、ST、教师、保姆等共同努力,应用各种方法诱导和指导患儿进行各种日常生活动作的操作,使其最大限度地获得日常生活动作能力。(六)日常生活动作能力低下1、表现日常生活动作的48(七)挛缩与变形1、表现此行患儿多发生变性和挛缩,在脊柱主要表现为侧弯、拱背,在上肢主要表现为肘关节的屈曲和前臂旋前,在下肢会出现髋、膝关节的屈曲挛缩、髋关节脱位和尖足变形,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时易发生骨折。2、治疗原则(1)加强日常生活中的管理,如指导患儿和家长要避免引起挛缩和变形的坐姿和卧姿,如W坐位等(2)在手法操作时注意多给予用上、下肢负荷体重的机会,同时要确保患儿进行各种姿势转换的动作以及相应的运动量。(3)对已发生的挛缩和变形,要积极与外科医生配合,在适当的时期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七)挛缩与变形1、表现此行患儿多发生变性和挛缩,49(八)视知觉和听知觉功能障碍1、表现视觉和听觉对刺激的反应性低下,尤其听觉障碍较多。2、治疗原则先详细评定患儿对感觉刺激的反应状态,然后根据情况阶段性的给与多样、多量的刺激,提高患儿对刺激的反应性。(八)视知觉和听知觉功能障碍1、表现视觉和听觉对刺激50二、基本治疗操作方法(一)仰卧位上的操作方法此型患儿全身都处于屈曲、内收的痉挛状态,临床可见患儿的躯干被固定于病态的、硬直的状态。为了抑制痉挛,可如下方法顺序进行操作:1.诱导躯干的小的分节运动操作方法是让患儿沿直径较大的圆滚的长轴仰卧于其上,训练士跪坐在患儿脚的下方,用两手分别地、确实的扶持住患儿的两骨盆部位,并用自己的下肢和前臂固定患儿的下肢。首先要对患儿予以语言的安慰与诱导,在确认其心理上处松弛状态后,训练士慎重地将患儿和圆滚一起向一侧滚动,使患儿的身体体重移向一侧。然后将负荷体重侧的骨盆向下肢方向牵拉,将非负荷体重侧的骨盆向头部的方向推动,进行骨盆向侧方的倾斜运动。操作后再将圆滚向另一侧滚动,在患儿身体的两侧方向上分别进行上述操作,如此两侧交替地、反复地进行此手法的操作二、基本治疗操作方法(一)仰卧位上的操作方法51四肢瘫和重症双瘫课件522.诱导髋关节的内收肌群和屈肌群进行伸张运动的操作方法当通过诱导躯干的小的分节运动手法操作出现了正常的伸张运动的反应之后,要进行诱导过度紧张的髋关节的内收肌群和屈肌群向伸长方向活动的操作手法。方法是缓慢地将圆滚向一侧转动,使患儿的体重向一侧移动,通过躯干侧方对体重的负荷来缓解上述部位的肌肉痉挛。操作时要同时仔细滴观察患儿的远离骨盆部位的两上肢肌群和胸大肌群的活动情况,一定要再确认这两部位肌肉紧张得以缓解后进行操作。还要注意不要使圆滚的滚动幅度过大,以避免给与过度的刺激。同时,向侧方移动体重的操作手法要与患儿的呼吸节奏相结合,患儿每进行1次呼吸或2次呼吸即进行1次圆滚的滚动。2.诱导髋关节的内收肌群和屈肌群进行伸张运动的操作方法当通过53主要抑制四肢的屈肌和内收机的痉挛。使患儿的头部得以稳定地控制,并可通过头部的控制而诱发躯干的矫正运动。主要抑制四肢的屈肌和内收机的痉挛。使患儿的头部得以稳定地控制543.缓解骨盆周围肌肉痉挛的操作手法使患儿从圆滚上移行于仰卧于床上的体位,双膝呈屈曲位,训练士跪坐于患儿的脚的下方。用双手握持其骨盆处,诱导患儿进行骨盆的前倾和后倾的运动,即“搭桥”运动。此操作方法可以起到缓解骨盆周围肌肉痉挛的作用。3.缓解骨盆周围肌肉痉挛的操作手法使患儿从圆滚上移行于仰卧于55四肢瘫和重症双瘫课件564.缓解下肢肌肉痉挛的操作方法(1)患儿仰卧于三角垫上,训练士使其一侧下肢外展、外旋,并固定之。然后,用一只手扶持患儿的另一侧大腿或膝部,另一手扶持患儿的足底部,使踝关节呈背屈位。是这侧下肢被动地进行外展、外旋活动,反复地进行两侧交替的操作可缓解下肢的痉挛和抑制踝关节的跖曲,为将来的立位姿势做准备,同时进行屈曲、伸展活动4.缓解下肢肌肉痉挛的操作方法(1)患儿仰卧于三角垫上,训练57“后二十世纪”的康复医学“后二十世纪”的康复医学58(2)另一操作方法是:患儿仰卧于三角垫上,双上肢伸展,并沿身体长轴举向身体方向。训练士跪坐于其脚下放,双手握持患儿的双足部,使踝关节背屈,并使患儿的两下肢处于伸展状态放于自己的双膝上,让患儿进行臀部的抬起、放下运动。缓解骨盆和下肢肌肉痉挛,促进髋关节、脊柱、上下肢的伸展活动。(2)另一操作方法是:患儿仰卧于三角垫上,双上肢伸展,并沿身59技术特点:e技术以互联网为平台、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康评估、功能训练、远程会诊、咨询、指导、教学信息时代推动信息康复(information-basedrehabilitation,以信息为基础的康复)技术特点:e技术605.促进脊柱和髋关节伸展训练士跪坐与仰卧位患者的两下肢之间,将患儿两下肢外展至他可承受程度,用训练士的身体保持这一外展位。然后将训练士的两手放于患儿背部,尽可能的向上方(患儿头侧)牵拉患儿身体,使其脊柱与髋关节伸展。5.促进脊柱和髋关节伸展训练士跪坐与仰卧位患者的两下6121世纪康复治疗适应证的变化已从康复适应证名单上抹去的疾患康复人数将减少的疾患正在或将会扩展的康复适应证21世纪康复治疗适应证的变化已从康复适应证名单上抹去的疾患康62以上操作方法以躯干、骨盆和下肢为控制的关键点,通过控制这些关键点有如下三个作用:(1)降低因痉挛、强直或间歇性的痉挛而导致的过紧张而产生的异常姿势,同时可以破坏患儿具有的异常姿势模式。(2)可以提高低紧张状态使之接近正常,也可以使动摇的肌紧张取得稳定,起到诱发正常姿势和运动模式的效果。(3)使患儿体验到在仰卧位上的各种运动及感觉刺激,从而掌握适应正常环境的学习方法。以上操作方法以躯干、骨盆和下肢为控制的关键点,通过控制这些关63(二)俯卧位上的操作方法
1.促进全身伸展和四肢外展、外旋活动通过上述操作,达到了破坏患儿的整体性屈曲模式的目的,使躯干腹侧面屈肌痉挛减轻时,让患儿沿圆滚横轴俯卧其上,操作点移至两足。使圆滚沿患儿的头足方向转动,同时尽可能的伸展他的脊柱和髋关节。训练士两手握住患儿两足的内侧,使踝关节背曲,同时抑制髋关节的屈曲,给予圆滚转动的刺激,促进全身的抗重力伸展活动(二)俯卧位上的操作方法1.促进全身伸展和四肢外展、642.增强上半身活动性,促进抗重力伸展活动促进患儿学习自发运动。训练士口头指示患儿做如下动作:将两上肢抬起来,两上肢外展(沿圆滚长轴向外伸展),可促进体轴回旋,继而逐渐地将肌肉的收缩波及到骨盆、两下肢、两膝、两足部,进而改善各关节的可动范围。或令患儿在头前方拍手,可增强上半身的活动性,促进抗重力伸展活动。训练士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出售电厂锅炉合同范例
- 人员转公司合同范例
- 2023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图形的相似1 成比例线段第2课时 等比性质说课稿 (新版)北师大版
- 公司变更地址合同范例
- 借款合同补充合同范例
- 买车签订合同范例
- 太阳能光伏电站布建构想
- 剪草机采购合同范例
- 客户关系维护与服务匹配策略
- 业余球员合同范本
- 腔镜器械的清洁消毒与保养课件
- 骨科手术的术后饮食和营养指导
- 旅游定制师入行培训方案
- 奥数培训班课件
- 2024年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100题
- 个人代卖协议
- 赏析小说语言(二)
- 【立高食品公司的偿债能力现状及问题分析(论文9000字)】
- 10.《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李强
- 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综合训练100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