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高考复习《辽史》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萧韩家奴,字休坚,涅剌部人,中书令安抟之孙。少好学,弱冠入南山读书,博览经史。统和二十八年,典南京栗园。帝与语,才之,命为诗友。尝从容问曰:“卿居外有异闻乎?”韩家奴对曰:“臣惟知炒栗小者熟则大者必生大者熟则小者必焦使大小均熟始为尽美不知其他。”盖尝掌栗园,故托栗以讽谏。帝大笑。时诏天下言治道之要,制问:“徭役不加于旧,征伐亦不常有,年谷既登,帑廪既实,而民重困,岂为吏者慢、为民者惰欤?今之徭役何者最重?何者尤苦?何所蠲省则为便益?补役之法何可以复?盗贼之害何可以止?”韩家奴对曰:“臣伏见比年以来,高丽未宾,阻卜犹强,战守之备,诚不容已。乃者选富民防边,自备粮糗。道路修阻,动淹岁月;比至屯所,费已过半;只牛单毂,鲜有还者。其无丁之家,倍直佣僦,人惮其劳,半途亡窜,故戍卒之食多不能给。求假于人,则十倍其息,至有鬻子割田不能偿者。或逋役不归,在军物故,则复补以少壮。其鸭绿江之东,戍役大率如此。臣闻唐太宗问群臣治盗之方,皆曰:‘严刑峻法。’太宗笑曰:‘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幸,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由此观之,寇盗多寡,皆由衣食丰俭,徭役重轻耳。愿陛下裁之。”擢翰林都林牙,诏谕之曰:“授卿以翰林之职。朕之起居,悉以实录。”韩家奴每见帝猎,未尝不谏。会有司奏猎秋山,熊虎伤死数十人,韩家奴书于册。帝问韩家奴:“国家创业以来,孰为贤主?”韩家奴以穆宗对。帝怪之曰:“穆宗嗜酒,喜怒不常,视人犹草芥,卿何谓贤?”韩家奴对曰:“穆宗虽暴虐,省徭轻赋,人乐其生。终穆之世,无罪被戮,未有过今日秋山伤死者。臣故以穆宗为贤。”帝默然。(选自《辽史·萧韩家奴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惟知炒栗/小者熟/则大者必生/大者熟/则小者必焦/使大小均/熟始为尽美B.臣惟知炒栗小者熟/则大者必生/大者熟则/小者必焦/使大小均熟/始为尽美C.臣惟知炒栗小者/熟则大者必生/大者熟则/小者必焦/使大小均/熟始为尽美D.臣惟知炒栗/小者熟/则大者必生/大者熟/则小者必焦/使大小均熟/始为尽美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比至屯所”与“比诸侯之列”(《荆轲刺秦王》)两句中的“比”字含义不同。B.“在军物故”与“前以降及物故”(《苏武传》)两句中的“物故”含义相同。C.“臣闻唐太宗问群臣治盗之方”与“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闻”字含义不同。D.“为贤主”与“因河为池”(《过秦论》)两句中的“为”字含义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韩家奴身为官宦子弟,从小便赴南山读书,他勤奋好学,饱览经史,这为其日后的不凡成就奠定了基础。B.萧韩家奴善于从生活中挖掘治国理政的深刻道理,如借炒栗一事劝谏皇上掌管国家应掌握火候,合理有度。C.萧韩家奴博览经史,擅长从古代圣贤的思想中汲取智慧经验,如借助唐太宗的观点巧妙规劝君主体恤民生。D.面对君王提出的问题,萧韩家奴没有选择阿谀奉承,而是坚持坦诚相答,如此表现也令君主深受触动。4.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人惮其劳,半途亡窜,故戍卒之食多不能给。(2)会有司奏猎秋山,熊虎伤死数十人,韩家奴书于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大公鼎,渤海人,先世籍辽阳率宾县。公鼎幼庄愿,长而好学。咸雍十年,登进士第,调沈州观察判官。时辽东雨水伤稼,北枢密院大发濒河丁壮以完堤防。有司承令峻急,公鼎独曰:“边障甫宁,大兴役事,非利国便农之道。”乃疏奏其事。朝廷从之,罢役,水亦不为灾。濒河千里,人莫不悦。改良乡令,省徭役,务农桑,建孔子庙学,部民服化。累迁兴国军节度副使。时有隶鹰坊者,以罗毕为名,扰害田里。岁久,民不堪。公鼎言于上,即命禁戢。会公鼎造朝大臣谕上嘉纳之意公鼎曰一郡获安诚为大幸他郡如此者众愿均其赐于天下从之。徙长春州钱帛都提点。车驾如春水,贵主例为假贷,公鼎曰:“岂可辍官用,徇人情?”拒之。颇闻怨詈语,曰:“此吾职,不敢废也。”俄拜大理卿,多所平反。天祚即位,历长宁军节度使、南京副留守,改东京户部使。时盗杀留守萧保先,始利其财,因而倡乱。民亦互生猜忌,家自为斗。公鼎单骑行郡,陈以祸福,众皆投兵而拜曰:“是不我欺,敢弗听命。”安辑如故。拜中京留守,赐贞亮功臣,乘传赴官。时盗贼充斥,有遇公鼎于路者,即叩马乞自新。公鼎给以符约,俾还业,闻者接踵而至。不旬日,境内清肃。天祚闻之,加赐保节功臣。时人心反侧,公鼎虑生变,请布恩惠以安之,为之肆赦。公鼎累表乞归,不许。会奴贼张撒八率无赖啸聚,公鼎欲击而势有不能,叹曰:“吾欲谢事久矣。为世故所牵,不幸至此,岂命也夫!”因忧愤成疾。保大元年卒,年七十九。(节选自《辽史•大公鼎传》)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会公鼎造朝/大臣谕上嘉纳之意/公鼎曰/一郡获安诚/为大幸/他郡如此者众/愿均其赐于天下/从之B.会公鼎造朝/大臣谕上嘉纳之意/公鼎曰/一郡获安诚/为大幸/他郡如此者众/愿均其赐/于天下从之C.会公鼎造朝/大臣谕上嘉纳之意/公鼎曰/一郡获安/诚为大幸/他郡如此者众/愿均其赐/于天下从之D.会公鼎造朝/大臣谕上嘉纳之意/公鼎曰/一郡获安/诚为大幸/他郡如此者众/愿均其赐于天下/从之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理”即大理寺,官署名,专门负责刑狱案件的审理,其长官为大理卿,即大理寺卿,位九卿之列。B.“进士”指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及第者。“进士”分等级,一甲三人,分别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进士及第。C.“旬日”指十天,有时也指时间不长。古代把一个月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为十天,分别为上旬、中旬、下旬。D.“乞归”指请求辞职回乡,类似的词语还有“乞骸骨”“致仕”等。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公鼎深受重视,辞官被拒。他提出的很多有益的建议都得到了皇上的采纳,官职也多次调动。他多次上表请求辞职,皇上不同意。B.大公鼎体恤百姓,务于教化。他任良乡县县令期间,为百姓减省徭役,重视农桑,兴办学校,使百姓顺服并得到教化。C.大公鼎以诚待人,令人信服。东京盗贼发动暴乱,百姓也互相猜忌、争斗,他向百姓陈说祸福,发给盗贼凭证,劝他们改过,众人都听从命令。D.大公鼎心怀大局,思虑周全。辽东地区发生水涝,官府大规模调发壮丁来修缮堤防,他力陈征役之弊,朝廷最终停止了劳役。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公鼎独曰:“边障甫宁,大兴役事,非利国便农之道。”(2)公鼎单骑行郡,陈以祸福,众皆投兵而拜曰:“是不我欺,敢弗听命。”9.大公鼎为官耿直,忠于职守,请结合文本举例说明。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张俭,宛平人。性端悫,不事外饰。统和十四年,举进士第一,调云州幕官。故事,车驾经行,长吏当有所献。圣宗猎云中,节度使进曰:“臣境无他产,惟幕僚张俭,一代之宝,愿以为献。”先是,上梦四人侍侧,赐食人二口,至闻俭名,始悟。召见,容止朴野;访及世务,占奏三十余事。由此顾遇特异,践历清华,号称明干。开泰中,累迁同知枢密院事。太平五年,出为武定军节度使,移镇大同。六年,入为南院枢密使。帝方眷倚,参知政事吴叔达与俭不相能,帝怒,出叔达为康州刺史,拜俭左丞相,封韩王。帝不豫,受遗诏辅立太子,是为兴宗。赐贞亮弘靖保义守节耆德功臣,拜太师、中书令,加尚父,徙王陈。重熙五年,帝幸礼部贡院及亲试进士,皆俭发之。进见不名,赐诗褒美。俭衣唯䌷帛,食不重味,月俸有余,赒给亲旧。方冬奏事便殿帝见衣袍弊恶密令近侍以火夹穿孔记之屡见不易帝问其故俭对曰臣服此袍已三十年时尚奢靡,故以此微讽喻之。上怜其清贫,令恣取内府物,俭奉诏持布三端而出,益见奖重。俭弟五人,上欲俱赐进士第,固辞。有司获盗八人,既戮之,乃获正贼。家人诉冤,俭三乞申理。上勃然曰:“卿欲朕偿命耶!”俭曰:“八家老稚无告,少加存恤,使得收葬,足慰存没矣。”乃从之。俭在相位二十余年,裨益为多。致政归第,会宋书辞不如礼,上将亲征。幸俭第,尚食先往具馔,却之;进葵羹干饭,帝食之美。徐问以策,俭极陈利害,且曰:“第遣一使问之,何必远劳车驾?”上悦而止。复即其第赐宴,器玩悉与之。二十二年薨,年九十一,敕葬宛平县。(节选自《辽史·张俭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方冬/奏事便殿/帝见衣袍弊恶/密令近侍以火夹穿孔记之/屡见不易/帝问其故/俭对曰/臣服此袍已三十年/B.方冬/奏事便殿/帝见衣袍弊/恶密令近侍以火夹穿孔记之/屡见不易/帝问其故/俭对曰/臣服此袍已三十年/C.方冬/奏事便殿/帝见衣袍弊/恶密令近侍以火夹穿孔记之/屡见不易帝/问其故/俭对曰/臣服此袍已三十年/D.方冬/奏事便殿/帝见衣袍弊恶/密令近侍以火夹穿孔记之/屡见不易帝/问其故/俭对曰/臣服此袍已三十年/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士,是古代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其中一甲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称号。B.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北魏始置,隋朝以后为中央行政机构六部之一,主管五礼之仪制、学校贡举之法以及赋税财政等。C.致政,古代指官吏将执政的权柄归还给君主,即辞官退休,犹致仕。古代官员退休需自己请辞,将官职交还皇帝,称作“以礼致仕”。D.薨,古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去世。古代,地位不同,死的称谓也不同,“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俭正直诚谨,深受当地长官器重。他在云州任幕官时,圣宗到云中游猎,他被云州的节度使当成宝物献给了皇帝。B.张俭质朴无华,但心中颇有见识。在接受召见时,他被问及世情时务,当面口奏三十多件事,受到皇帝的青睐。C.张俭清贫自守,不贪恋金银财宝。他每餐只食一菜,衣服破旧,皇帝让他到内府任意取用物品,但他只拿了三匹布。D.张俭体恤民生,敢于为百姓发声。被斩首的盗贼不是正犯,被斩首者的家人申冤,他多次请求审理,但皇帝没有允许。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帝方眷倚,参知政事吴叔达与俭不相能,帝怒,出叔达为康州刺史。(2)上怜其清贫,令恣取内府物,俭奉诏持布三端而出,益见奖重。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马得臣,南京人,好学博古,善属文,尤长于诗。保宁间,累迁政事舍人、翰林学士,常预朝议,以正直称。乾亨初,宋师屡犯边,命为南京副留守,复拜翰林学士承旨。圣宗即位,皇太后称制,兼侍读学士。上阅唐高祖、太宗、玄宗三《纪》,得臣乃录其行事可法者进之。及扈从伐宋,进言降不可杀,亡不可追,二三其德者别议。诏从之。俄兼谏议大夫,知宣徽院事。时上击鞠无度,上书谏曰:臣窃观房玄龄、杜如晦,隋季书生,向不遇太宗,安能为一代名相?臣虽不才,陛下在东宫,幸列侍从,今又得侍圣读,未有裨补圣明。陛下尝问臣以贞观、开元之事,臣请略陈之。臣闻唐太宗侍太上皇宴罢,则挽辇至内殿;玄宗与兄弟欢饮,尽家人礼。陛下嗣祖考之祚,躬侍太后,可谓至孝。臣更望定省之余,睦六亲,加爱敬,则陛下亲亲之道,比隆二帝矣。臣又闻二帝耽玩经史,数引公卿讲学,至于日昃。故当时天下翕然向风,以隆文治。今陛下游心典籍,分解章句。臣愿研究经理,深造而笃行之,二帝之治,不难致矣。臣又闻太宗射豕,唐俭谏之;玄宗臂鹰,韩休言之;二帝莫不乐从。今陛下以球马为乐,愚臣思之,有不宜者三,故不避斧钺言之:窃以君臣同戏,不免分争,君得臣愧,彼负此喜,一不宜。跃马挥杖纵横驰骛不顾上下之分争先取胜失人臣礼二不宜轻万乘之尊图一时之乐万一有衔勒之失其如社稷太后何三不宜。傥陛下不以臣言为迁,少赐省览,天下之福,群臣之愿也。书奏,帝嘉叹良久。未几卒,赠太子太保,诏有司给葬。(节选自《辽史·马得臣传》)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跃马挥杖/纵横驰骛不顾/上下之分/争先取胜/失人臣礼/二不宜/轻万乘之尊/图一时之乐/万一有衔勒之失/其如社稷/太后何/B.跃马挥杖/纵横驰骛不顾/上下之分/争先取胜/失人臣礼/二不宜/轻万乘之尊/图一时之乐/万一有衔勒之失其/如社稷/太后何/C.跃马挥杖/纵横驰骛/不顾上下之分/争先取胜/失人臣礼/二不宜/轻万乘之尊/图一时之乐/万一有衔勒之失/其如社稷/太后何/D.跃马挥杖/纵横驰骛/不顾上下之分/争先取胜/失人臣礼/二不宜/轻万乘之尊/图一时之乐/万一有衔勒之失其/如社稷/太后何/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隋季,隋朝末年,“季”在文中指一个朝代或一个时代的末期。B.祖考,文中指父祖之辈。“考”指已故的父亲,“妣”指已故的母亲。C.定省,称子女早晚向亲长问安,郑玄言:“省,问其安否何如。”D.日昃,古代表示时间,指太阳偏东之时,红日刚出山,日光照耀。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得臣好学善文,深受皇上器重。他好学,博通古事,尤其擅长作诗;多次升迁任政事舍人、翰林学士,常常参与朝议;圣宗即位后兼任谏议大夫,知宣徽院事。B.马得臣一心为主,敢于直言进谏。待到扈从将军讨伐宋,他进言对投降的不要滥杀,对逃走的不可穷追;皇上打鞠没有节制,他又以太宗、玄宗之事劝谏。C.马得臣赞扬圣宗,希望他效仿二帝。首先希望皇上亲睦六亲,加倍爱敬;其次希望皇上兴隆文治;最后指出击球走马有三不宜,委婉地劝谏皇上。D.马得臣严于责己,劝言委婉恳切。他自称为愚臣,认为自己身为臣子,对于皇上的圣明没有什么补益;谏书中说,倘若陛下不认为他的言论迂腐,抽时间看看。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陛下尝问臣以贞观、开元之事,臣请略陈之。(2)臣愿研究经理,深造而笃行之,二帝之治,不难致矣。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萧韩家奴,字休坚,涅剌部人,中书令安抟之孙。少好学,弱冠入南山读书,博览经史。统和十四年始仕。家有一牛,不任驱策,其奴得善价鬻之。韩家奴曰:“利己误人,非吾所欲。”乃归直取牛。二十八年,典南京栗园。重熙初,同知三司使事。四年,帝与语,才之,命为诗友。尝从容问曰:“卿居外有异闻乎?”韩家奴对曰:“臣惟知炒栗:小者熟,则大者必生;大者熟,则小者必焦。使大小均熟,始为尽美。不知其他。”盖尝掌栗园,故托栗以讽谏。帝大笑。时诏天下言治道之要,制问:“徭役不加于旧,征伐亦不常有,年谷既登,帑廪既实,而民重困,岂为吏者慢、为民者惰欤?今之徭役何者最重?何者尤苦?何所蠲省则为便益?补役之法何可以复?盗贼之害何可以止?”韩家奴对曰:“臣伏见比年以来,高丽未宾,阻卜犹强,战守之备,诚不容已。乃者选富民防边,自备粮糗。道路修阻,动淹岁月;比至屯所,费已过半;只牛单毂,鲜有还者。其无丁之家,倍直佣僦,人惮其劳,半途亡窜,故戍卒之食多不能给。求假于人,则十倍其息,至有鬻子割田不能偿者。或逋役不归,在军物故,则复补以少壮。其鸭绿江之东,戍役大率如此。臣闻唐太宗问群臣治盗之方,皆曰:‘严刑峻法。’太宗笑曰:‘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兴,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由此观之,寇盗多寡,皆由衣食丰俭,徭役重轻耳。愿陛下裁之。”擢翰林都林牙,诏谕之曰:“授卿以翰林之职。朕之起居,悉以实录。”自是日见亲信,每入侍,赐坐。遇胜日,帝与饮酒赋诗,以相酬酢,君臣相得无比。韩家奴知无不言,虽谐谑不忘规讽。韩家奴每见帝猎,未尝不谏。会有司奏猎秋山,熊虎伤死数十人,韩家奴书于册。帝见,命去之。韩家奴既出,复书。他日,帝见之曰:“史笔当如是。”帝问韩家奴:“国家创业以来,孰为贤主?”韩家奴以穆宗对。帝怪之曰:“穆宗嗜酒,喜怒不常,视人犹草芥,卿何谓贤?”韩家奴对曰:“穆宗虽暴虐省徭轻赋人乐其生终穆之世无罪被戮未有过今日秋山伤死者臣故以穆宗为贤”帝默然。(选自《辽史·列传第三十三》有删改)1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穆宗虽暴/虐省徭轻/赋人乐其生终/穆之世无罪被戮未有过/今日秋山伤死者/臣故以穆宗为贤B.穆宗虽暴虐/省徭轻赋/人乐其生终/穆之世无罪被戮/未有过今日/秋山伤死者/臣故以穆宗为贤C.穆宗虽暴/虐省徭轻/赋人乐其生/终穆之世/无罪被戮/未有过今日秋山伤死者/臣故以穆宗为贤D.穆宗虽暴虐/省徭轻赋/人乐其生/终穆之世/无罪被戮/未有过今日秋山伤死者/臣故以穆宗为贤1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书令,古代官名,指中书省的长官,掌管传宣诏命等事宜。中书省和尚书省、门下省并称“三省”,隋初改中书省为“内史省”。B.帑廪,粮仓钱库的意思。在古代“帑”指官府储藏粮食的仓库,“廪”指官府收藏钱财的库房。C.史笔,既是历史记载的代称,也可以指史家记叙史实的笔法,还可以指执史笔的人,即史官。文中是“史官”的意思。D.穆宗,庙号。帝王死后,奉入宗庙祭祀,都要给予相称的尊号。一般来说,开国皇帝称“祖”,第二代以后的多称“宗”。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韩家奴品行高洁,为人着想。他的奴仆高价卖了家中的牛,他忧虑别人会受到损害,退钱领回牛;对皇上知无不言,虽谐谑不忘规讽。B.萧韩家奴学识渊博,善于进谏。他年少时好学,博览经史;他借炒栗之事讽谏皇上要掌握火候,才能使事情尽善尽美。C.萧韩家奴熟悉国情,洞察时势。在陈述治国之道时,他用唐太宗和大臣的对话,巧妙告诉皇上,治理盗贼的关键不是严刑峻法,而是减轻赋税。D.萧韩家奴坚守职责,不卑不亢。秋山狩猎致死伤数十人,皇上命他删掉相关记录,他当即表示坚决不删;他不迎合皇上心理,直言穆宗英明的原因,让皇上默然。2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求假于人,则十倍其息,至有鬻子割田不能偿者。(2)自是日见亲信,每入侍,赐坐。遇胜日,帝与饮酒赋诗,以相酬酢,君臣相得无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马人望,字俨叔。咸雍中,第进士,为松山县令。岁运泽州官炭,独役松山,人望请于中京留守萧吐浑均役他邑。吐浑怒,下吏,系几百日。复引诘之,人望不屈,萧喜曰:“君为民如此,后必大用。”以事闻于朝,悉从所请。徙知涿州新城县。县与宋接境,驿道所从出。人望治不扰吏民畏爱近臣有聘宋还者帝问以外事多荐之迁警巡使京城狱讼填委人望处决无一冤者曾检括户口,未两旬而毕。同知留守萧保先怪而问之,人望曰:“民产若括之无遗,他日必长厚敛之弊,大率十得六七足矣。”保先谢曰:“公虑远,吾不及也。”改上京副留守。会剧贼赵钟哥犯阙,劫宫女、御物,人望率众捕之。右臂中矢,炷以艾,力疾驰逐,贼弃所掠而遁。人望令关津讥察行旅,悉获其盗。寻擢枢密都承旨。岁中,为保静军节度使。有二吏凶暴,民畏如虎。人望假以辞色,阴令发其事,黥配之。是岁诸处饥乏,惟人望所治粒食不阙,路不鸣桴。迁中京度支使,始至,府廪皆空;视事半岁,积粟十五万斛,钱二十万镪。未几,拜参知政事。时钱粟出纳之弊,惟燕为甚。人望以帛为通历,凡库物出入,皆使别籍。奸人黠吏莫得轩轾,乃以年老扬言道路。朝论不察,改南院宣徽使,以示优老。逾年,天祚诏之,既至,谕曰:“以卿为老,误听也。”遂拜南院枢密使。人不敢干以私,用人必公议所当与者。当时民所甚患者,驿递、仓司之役,至破产不能给。人望使民出钱,官自募役,时以为便。人望有操守,喜怒不形,未尝附丽求进。初除执政,家人贺之。人望愀然曰:“得勿喜,失勿忧。抗之甚高,挤之必酷。”其畏慎如此。(《辽史·马人望传》,有删改)2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人望治不扰/吏民畏爱近臣/有聘宋还者/帝问以外事/多荐之/迁警巡使/京城狱讼填委/人望处决/无一冤者/B.人望治不扰/吏民畏爱近臣/有聘宋还者/帝问以外事/多荐之/迁警巡使京城/狱讼填委/人望处决/无一冤者/C.人望治不扰/吏民畏爱/近臣有聘宋还者/帝问以外事/多荐之/迁警巡使/京城狱讼填委/人望处决/无一冤者/D.人望治不扰/吏民畏爱/近臣有聘宋还者/帝问以外事/多荐之/迁警巡使京城/狱讼填委/人望处决/无一冤者/2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B.黥,古代一种刑法,用刀刺刻犯人的面额,再涂上墨,也叫“墨刑”。C.拜,授予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表授予官职的词语还有“征”“辟”“除”“擢”等。D.驿递,是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24.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人望认为松山民众负担的运送官炭的劳役太重,要求改由各县平均分担。他虽遭关押、审讯,但仍不肯屈服,最终说服了上司。他为官不扰民,了解他的官员大多向皇帝举荐他。B.马人望率兵追捕劫掠上京的大盗时负伤,简单治疗后奋勇追击,夺回了被劫掠的人和财物,将盗贼全部抓获。对凶狠残暴的官吏,他暗中查清他们的劣迹,将其刑惩发配。C.燕京地区钱粮出纳弊端严重,马人望建立账目,严加管理,使得奸人黠吏无法营私舞弊。为避免助长赋税繁重的弊端,马人望检验户口时对百姓的资产只登记了十分之六七。D.马人望为官正直、谨慎。他注重节操,从不巴结奉承以求晋升。他认为得到朝廷重用,就会遭到别人更加激烈的对抗、更加严酷的排挤,因此,得之勿喜,失之勿忧。2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右臂中矢,炷以艾,力疾驰逐,贼弃所掠而遁。(2)奸人黠吏莫得轩轾,乃以年老扬言道路。朝论不察,改南院宣徽使,以示优老。26.文中多处史实体现了马人望施政“以民为本”的原则,请用自己的话概括。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大公鼎,渤海人,先世籍辽阳率宾县。公鼎幼庄愿,长而好学。成雍十年,登进士第,调沈州观察判官。时辽东雨水伤稼,北枢密院大发濒河丁壮以完堤防。有司承令峻急,公鼎独曰:“边障甫宁,大兴役事,非利国便农之道。”乃疏奏其事。朝廷从之,罢役,水亦不为灾。濒河千里,人莫不悦。改良乡令,省徭役,务农桑,建孔子庙学,部民服化。累迁兴国军节度副使。时有隶鹰坊者,以罗毕为名,扰害田里。岁久,民不堪。公鼎言于上,即命禁戢。会公鼎造朝大臣谕上嘉纳之意公鼎曰一郡获安诚为大幸他郡如此者众愿均其赐于天下从之徙长春州钱帛都提点。车驾如春水,贵主例为假贷,公鼎曰:“岂可辍官用,徇人情?”拒之。颇闻怨詈语,曰:“此吾职,不敢废也。”俄拜大理卿,多所平反。天祚即位,历长宁军节度使、南京副留守,改东京户部使。时盗杀留守萧保先,始利其财。因而倡乱。民亦互生猜忌,家自为斗。公鼎单骑行郡,陈以祸福,众皆投兵而拜曰:“是不欺我,敢弗听命。”安辑如故。拜中京留守,赐贞亮功臣,乘传赴官。时盗贼充斥,有遇公鼎于路者,即叩马乞自新。公鼎给以符约,俾还业,闻者接踵而至。不旬日,境内清肃。天祚闻之,加赐保节功臣。时人心反侧,公鼎虑生变,请布恩惠以安之,为之肆赦。公鼎累表乞归,不许。会奴贼张撒八率无赖啸聚,公鼎欲击而势有不能,叹曰:“吾欲谢事久矣。为世故所牵,不幸至此,岂命也夫!”因忧愤成疾。保大元年卒,年七十九。(节选自《辽史·大公鼎传》)2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会公鼎造朝/大臣谕上嘉纳之意/公鼎曰/一郡获安诚/为大幸/他郡如此者众/愿均其赐于天下/从之/B.会公鼎造朝/大臣谕上嘉纳之意/公鼎曰/一郡获安/诚为大幸/他郡如此者众/愿均其赐/于天下从之/C.会公鼎造朝/大臣谕上嘉纳之意/公鼎曰/一郡获安/诚为大幸/他郡如此者众/愿均其赐于天下/从之/D.会公鼎造朝/大臣谕上嘉纳之意/公鼎曰/一郡获安诚/为大幸/他郡如此者众/愿均其赐/于天下从之/2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士”指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及第者。“进士”分等级,一甲三人,分别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进士及第。B.“大理”即大理寺,官署名,专门负责刑狱案件的审理,其长官为大理卿,即大理寺卿,位九卿之列。C.“中京”指洛阳,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在历史上曾有三个不同的朝代封洛阳为中京。D.“旬日”指十天,有时也指时间不长。古代把一个月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为十天,分别为上旬、中旬、下旬。2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公鼎心怀大局,思虑周全。辽东地区发生水涝,官府大规模调发壮丁来修缮堤防,他力陈征役之弊,朝廷最终停止了劳役。B.大公鼎体恤百姓,务于教化。他任良乡县县令期间,为百姓减省徭役,重视农桑,兴办学校,使百姓顺服并得到教化。C.大公鼎为官耿直,忠于职守。他调任长春州钱帛都提点时,公主按照惯例向他借钱,他予以拒绝,即使被埋怨责骂也不为所动。D.大公鼎以诚待人,令人信服。东京盗贼发动暴乱,百姓也互相猜忌、争斗,他向百姓陈说祸福,发给盗贼凭证,劝他们改过,众人都听从命令。3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公鼎独曰:“边障甫宁,大兴役事,非利国便农之道。”(2)时人心反侧,公鼎虑生变,请布恩惠以安之,为之肆赦。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①张俭,宛平人。性端悫,不事外饰,统和十四年,举进士第一,调云州幕官。故事,车驾经行,长吏当有所献。圣宗猎云中,节度使进曰:“臣境无他产,惟幕僚张俭,一代之宝,愿以为献。”召见,容止朴野;访及世务,占奏三十余事。由此顾遇特异践历清华号称明干。②重熙五年,兴宗幸礼部贡院及亲试进士,皆俭发之。进见不名,赐诗褒美。俭衣唯绸帛,食不重味,月俸有余,赒给亲旧。方冬,奏事便殿,帝见衣袍弊恶,密令近侍以火夹穿孔记之,屡见不易。帝问其故,俭对曰:“臣服此袍已三十年。”时尚奢靡,故以此微讽喻之。上怜其清贫,令恣取内府物,俭奉诏持布三端而出,益见奖重。俭弟五人,上欲俱赐进士第,固辞。有司获盗八人,既戮之,乃获正贼。家人诉冤,俭三乞申理。上勃然曰:“卿欲朕偿命耶!”俭曰:“八家老稚无告,少加存恤,使得收葬,足慰存没矣。”乃从之。俭在相位二十余年,裨益为多。③致政归第,会宋书①辞不如礼,上将亲征。幸俭第,尚食先往具馔,却之:进葵羹干饭,帝食之美。徐问以策,俭极陈利害,且曰:“第遣一使问之,何必远劳车驾?”上悦而止。复即其第赐宴,器玩悉与之。二十二年薨,年九十一,敕葬宛平县。(节选自《辽史》列传第十)【注】①书:国书。3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令恣取内府物()(2)第遣一使问之()3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故事,车驾经行,长吏当有所献。A.典故 B.事故C.旧例 D.杜撰的事情33.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召见,容止朴野A.粗鲁 B.质朴C.郊外 D.不受拘束34.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方冬,奏事便殿,帝见衣袍弊恶,密令近侍以火夹穿孔记之,屡见不易。35.用“/”为第①段画线部分断句。由此顾遇特异践历清华号称明干36.第②段叙写了张俭的多件事,概述其中详写的两件事。37.从全文看,“一代之宝”张俭的优点有哪些?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耶律大石传(元)脱脱①耶律大石者,世号为西辽。大石字重德,太祖八代孙也。通辽、汉字,善骑射,登天庆五年进士第,擢翰林应奉,寻升承旨。辽以翰林为林牙①,故称大石林牙,历泰、祥二州刺史,辽兴军节度使。保大二年金兵日逼天祚播越与诸大臣立秦晋王淳为帝。淳死,立其妻萧德妃为太后,以守燕。及金兵至,萧德妃归天祚。天祚怒诛德妃而责大石曰:“我在,汝何敢立淳?”对曰:“陛下以全国之势,不能一拒敌,弃国远遁,使黎民涂炭。即立十淳,皆太祖子孙,岂不胜乞命于他人耶?”上无以答,赐酒食,赦其罪。②大石不自安,遂杀萧乙薛、坡里括,自立为王,率铁骑二百宵遁。北行三日,过黑水,见白达达详稳床古儿。床古儿献马四百,驼二十,羊若干。西至可敦城,驻北庭都护府,会威武、崇德、会蕃、新、大林、紫河、驼等七州及大黄室韦、敌剌、王纪刺、茶赤剌、也喜、鼻古德、尼剌、达剌乖、达密里、密儿纪、合主、乌古里、阻卜、普速完、唐古、忽母思、奚的、纠而毕十八部王众,谕曰:“我祖宗艰难创业,历世九主,历年二百。金以臣属,逼我国家,残我黎庶,屠翦我州邑,使我天祚皇帝蒙尘于外,日夜痛心疾首。我今仗义而西,欲借力诸蕃,翦我仇敌,复我疆宇,惟尔众亦有轸我国家,忧我社稷,思共救君父,济生民于难者乎?”遂得精兵万余,置官吏,立排甲,具器仗。③延庆三年,班师东归,马行二十日,得善地,遂建都城,号虎思斡耳朵,改延庆为康国元年。三月,率七万骑东征。以青牛白马祭天,树旗以誓于众曰:“我大辽自太祖、太宗艰难而成帝业,其后嗣君耽乐无厌,不恤国政,盗贼蜂起,天下土崩。朕率尔众,远至朔漠,期复大业,以光中兴。此非朕与尔世居之地。”行万余里无所得,牛马多死,勒兵而还。(节选自《辽史·卷三十·本纪第三十》有删节)注:①林牙,辽时官名。38.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谕曰()
(2)其后嗣君耽乐无厌()39.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1)惟尔众亦有轸我国家(
)A.怀念
B.痛惜
C.顾念
D.痛苦(2)勒兵而还(
)A.约束
B.强制
C.收住缰绳
D.率领40.请用“/”画出下列句子中三处需要停顿的地方。保大二年金兵日逼天祚播越与诸大臣立秦晋王淳为帝。41.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金以臣属,逼我国家,残我黎庶,屠翦我州邑,使我天祚皇帝蒙尘于外,日夜痛心疾首。42.第②段耶律大石能得到精兵万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43.耶律大石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萧陶苏干,字乙辛隐,突吕不部人。四世祖因吉,发长五尺,时呼为“长发因吉”。祖里拨,奥隗部节度使。陶苏干谨愿,不妄交。伯父留哥坐事免官,闻重元乱,挈家赴行在。时陶苏斡虽幼,已如成人,补笔砚小底。累迁祗候君,转枢密院侍御。咸雍五,迁崇德宫使。会有诉北南院听讼不直者,事下,陶苏斡悉改正之,为耶律阿思所忌。帝欲召用,辄为所阻。八年,历漠北滑水马群太保,数年不调,尝曰:“用才未尽,不若闲。”乾统中,迁漠南马群太保,以大风伤草,马多死,鞭之三百,免官。九年,徙天齐殿宿卫。明年,谷价翔跃,宿卫士多不给,陶苏斡出私廪赒之,召同知南院枢密使事。天庆四年,金兵初起,攻陷宁江州。天祚召群臣议,陶苏斡曰:“女直①国虽小,其人勇而善射。自执我叛人萧海里势益张我兵久不练若遇强敌稍有不利诸部离心不可制矣为今之计,莫若大发诸道兵,以威压之,庶可服也。”北院枢密使萧得里底曰:“如陶苏斡之谋,徒示弱耳。但发滑水以北兵,足以拒之。”遂不用其计。数月间,边兵屡北,人益不安。饶州渤海结构头下城②以叛,有步骑三万余,招之不下。陶苏干帅兵往讨,擒其渠魁,斩首数千级,得所掠物,悉还其主。及耶律章奴叛,陶苏斡与留守耶律大悲奴为守御。章奴既平,陶苏斡请曰:“今边兵懈弛,若清暑岭西,则民心益摇。臣愚以为宜罢此行。”不纳。乃命陶苏斡控扼东路,招集散卒。后以太子太傅致仕,卒。(选自《辽史·萧陶苏斡传》)注:①女直:即女真。②头下城:“头下”,是契丹语的音译,意思是“首领”。“头下城”,也就是“首领之城”。4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自执我叛人萧海里/势益张/我兵久不练/若遇强敌/稍有不利/诸部离心/不可制矣B.自执我叛人萧海里/势益张我/兵久不练/若遇强敌/稍有不利诸部/离心/不可制矣C.自执我叛人萧海里/势益张/我兵久不练/若遇强敌/稍有不利诸部/离心不可制矣D.自执我叛人萧海里/势益张我/兵久不练/若遇强敌/稍有不利/诸部离心不可制矣4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节度使,是古代集地方军政大权的官职,唐朝开始设置,辽、金仿唐制设立节度使,直至元代废除。B.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或天子巡行所到之地。以此称呼天子所在的地方,但不能称京师为行在。C.累迁,指多次升职。“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左迁”“再迁”均含升职之意。D.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也称致政、休致。4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萧陶苏斡仕途不顺。道宗想征召重用他,被耶律阿思阻止;在漠北滑水马群太保任上,多年不被调动。B.萧陶苏斡体恤下属。乾统十年,谷价猛涨,宿卫士兵大多不能自给,陶苏斡取出私仓之米加以周济。C.萧陶苏斡知已知彼。他比较了辽国和女真国的情况,提出大举征发诸道兵马,以势压人的退敌策略。D.萧陶苏斡深谋远虑。在平定饶州渤海头下城的叛乱后,他建议皇帝停止到岭西去消夏,以免人心不稳。4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会有诉北南院听讼不直者,事下,陶苏斡悉改正之,为耶律阿思所忌。(2)如陶苏斡之谋,徒示弱耳。但发滑水以北兵,足以拒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耶律曷鲁,字控温,一字洪隐,迭剌部人。祖匣马葛,简宪皇帝兄。父偶思,曷鲁其长子也。太祖为于越,秉国政,欲命曷鲁为迭剌部夷离堇①。辞曰:“贼在君侧,未敢远去。”太祖讨黑车子室韦,幽州刘仁恭遣养子赵霸率众来救。曷鲁伏兵桃山,俟霸众过半而要之;与太祖合击,斩获甚众,遂降室韦。太祖会李克用于云州,时曷鲁侍,克用顾而壮之曰:“伟男子为谁?”太祖曰:“吾族曷鲁也。”会遥辇②痕德堇可汗殁,群臣奉遗命请立太祖。太祖辞曰:“昔吾祖夷离堇雅里尝以不当立而辞,今若等复为是言,何欤?”曷鲁进曰:“曩吾祖之辞遗命弗及符瑞未见第为国人所推戴耳今先君言犹在耳天人所与若合符契天不可逆人不可拂而君命不可违也”太祖曰:“遗命固然,汝焉知天道?”曷鲁曰:“闻于越之生也,神光属天,异香盈幄,梦受神诲,龙锡金佩。天道无私,必应有德。且遙辇九营棋布,非无可立者;小大臣民属心于越,天也。昔者于越伯父释鲁尝曰:‘吾犹蛇,儿犹龙也。’天时人事,几不可失。”太祖犹未许。是夜,独召曷鲁责曰:“众以遗命迫我。汝不明吾心,而亦俯随耶?”曷鲁曰:“在昔夷离堇雅里虽推戴者众,辞之,而立阻午为可汗。相传十余世,君臣之分乱,纪纲之统隳。委质他国,若缀斿然。羽檄蜂午,民疲奔命。兴王之运,实在今日,应天顺人,以答顾命,不可失也。”太祖乃许。明日,即皇帝位。已而诸弟之乱作,太祖命曷鲁总领军事,讨平之,以功为迭剌部夷离堇。时民更兵焚剽,日以抚敝,曷鲁抚辑有方,畜牧益滋,民用富庶。三年七月,曷鲁得疾,薨,年四十七,诏立石记功。(选自《辽史·耶律曷鲁传》)【注】①夷离堇:官名。契丹族各部军事首领的名称。②遥辇,契丹氏族名。4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曩吾祖之辞/遗命弗及/符瑞未见第/为国人所推戴耳/今先君言犹在耳/天人所与/若合符契/天不可逆/人不可拂/而君命不可违也/B.曩吾祖之辞/遗命弗及/符瑞未见/第为国人所推戴耳/今先君言犹在耳/天人所与/若合符契/天不可逆/人不可拂/而君命不可违也/C.曩吾祖之辞/遗命弗及/符瑞未见/第为国人所推戴耳/今先君言犹在耳/天人所与/若合符契/天不可逆人/不可拂/而君命不可违也/D.曩吾祖之辞/遗命弗及/符瑞未见第/为国人所推戴耳/今先君言犹在耳/天人所与/若合符契/天不可逆人/不可拂/而君命不可违也/4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祖,先祖称谓,后多指开国帝王的庙号。魏晋后,用“祖”作为庙号已经泛滥。B.可汗,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契丹、蒙古等建立的汗国,其最高统治者皆称“可汗”。C.羽檄,又称为“羽书”,古代军事文书,插上鸟羽以示万分紧急,必须迅速传递。D.薨,古代称皇帝、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及其所生皇子公主、诸侯或封王的贵族死去50.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耶律曷鲁忠心耿耿。太祖打算任命耶律曷鲁为迭刺部夷离堇,耶律曷鲁以贼人在君主的身边,自己不敢远离推辞。B.耶律曷鲁颇有谋略。辽太祖讨伐室韦,刘仁恭派遣自己养子率兵来救,耶律曷鲁设伏,将室韦的军队打败。C.耶律曷鲁能言善辩。当群臣奉遗嘱迎立太祖为皇帝的时候,太祖推辞,耶律曷鲁寥寥数语便说服了太祖。D.耶律曷鲁治理有方。耶律曷鲁升为迭剌部夷离堇时,使畜牧业更加繁荣,百姓生活富裕。5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曷鲁伏兵桃山,俟霸众过半而要之;与太祖合击,斩获甚众,遂降室韦。(2)昔吾祖夷离堇雅里尝以不当立而辞,今若等复为是言,何欤?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①马人望,字俨叔。咸雍中,为松山县令。岁运泽州官炭,独役松山,人望请于中京留守萧吐浑均役他邑。吐浑怒,下吏,系几百日;复引诘之,人望不屈。萧喜曰:“君为民如此,后必大用。”以事闻于朝,悉从所请。徙知涿州新城县,县与宋接境,驿道所从出。人望治不扰,吏民畏爱。近臣有聘宋还者,帝问以外事,多荐之,迁警巡使。京城狱讼填委,人望处决,无一冤者。会检括户口,未两旬而毕。同知留守萧保先怪而问之,人望曰:“民产若括之无遗,他日必长厚敛之弊,大率十得六七足矣。”保先谢曰:“公虑远,吾不及也。”②改上京副留守。会剧贼赵钟哥犯阙,劫宫女、御物,人望率众捕之,右臂中矢,炷以艾,力疾驰逐,贼弃所掠而遁。人望令关津稽察行旅,悉获其盗。迁保静军节度使。有二吏凶暴,民畏如虎。人望假以辞色,阴令发其事,黥配之。是岁诸处饥乏,惟人望所治粒食不缺。迁中京度支使,始至,府廪皆空;视事半岁,积粟十五万斛,钱二十万繦。③未几,拜参知政事。时钱粟出纳之弊,惟燕为甚。人望以缣帛为通历,凡库物出入,皆使别籍,奸人黠吏莫得轩轾①,乃以年老扬言道路。朝论不察,改南院宣徽使,以示优老。逾年,天祚诏之,既至,谕曰:“以卿为老,误听也。”遂拜南院枢密使。人不敢干以私,用人必公议所当与者。当时,民所甚患者,驿递、仓司之役,至破产不能给。人望使民出钱,官自募役,时以为便。④人望有操守,喜怒不形,未尝附丽求进。初除执政,家人贺之,人望愀然曰:“得勿喜,失勿忧,抗之甚高,挤之必酷。”其畏慎如此。(选自《辽史·卷一百五·列传第三十五·能吏》,有删改)【注】①轩轾:喻指高低优劣,此处意为营私舞弊。52.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复引诘之
()
(2)近臣有聘宋还者()(3)皆使别籍
()
(4)喜怒不形
()5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近臣有聘宋还者
民所患者B.炷以艾,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C.贼弃所掠而遁
而江浙之梅皆病D.其畏慎如此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54.翻译下列句子。(1)人望假以辞色,阴令发其事,黥配之。(2)人不敢干以私,用人必公议所当与者。55.第①段萧喜曰“为民如此,后必大用”,文中多处史实体现了马人望施政以民为本的原则,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其中的两处。56.分析第④段“愀然”一词的表达效果。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大公鼎,渤海人。公鼎幼庄愿,长而好学。咸雍十年,登进士第,调沈州观察判官。时辽东雨水伤稼,北枢密院大发濒河丁壮以完堤防。有司承令峻急,公鼎独曰:“边障甫宁,大兴役事,非利国便农之道。”乃疏奏其事。朝廷从之,罢役,水亦不为灾。濒河千里,人莫不悦。改良乡令,省徭役,务农桑,建孔子庙学,部民服化。累迁兴国军节度副使。时有隶鹰坊者,以罗毕为名,扰害田里。岁久,民不堪。公鼎言于上,即命禁戢。会公鼎造朝,大臣谕上嘉纳之意,公鼎曰:“一郡获安,诚为大幸;他郡如此者众,愿均其赐于天下。”从之。徙长春州钱帛都提点。车驾如春水,贵主例为假货,公鼎曰:“岂可辍官用,徇人情?”拒之。颇闻怨詈语,曰:“此吾职,不敢废也。”俄拜大理卿,多所平反。天祚即位,历长宁军节度使、南京副留守。改东定户部使时造杀留守萧保先始利甚财因而慢乱民亦互生猜忌家自为斗公最单骑行那陈以祸福众皆投兵而拜曰:“是不欺我,敢弗听命。”安辑如故。拜中京留守,赐贞亮功臣,乘传赴官。时盗贼充斥,有遇公鼎于路者,即叩马乞自新。公鼎给以符约,俾还业,闻者接踵而至。不旬日,境内清肃。天祚闻之,加赐保节功臣。时人心反侧,公鼎虑生变,请布恩惠以安之,为之肆赦。公鼎累表乞归,不许。会奴贼张撒八率无赖啸聚,公鼎欲击而势有不能。叹曰:“吾欲谢事久矣,为世故所牵,不幸至此,岂命也夫!”因忧愤成疾。保大元年卒,年七十九。(节选自《辽史·列传第三十五》,有删改)5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改东京户部使时/盗杀留守萧保先/始利其财/因而倡乱/民亦互生猜忌/家自为斗/公鼎单骑行郡/陈以祸福/B.改东京户部使/时盗杀留守萧保先/始利其财/因而倡乱/民亦互生猜忌/家自为斗/公鼎单骑行郡/陈以祸福/C.改东京户部使时/盗杀留守萧保先/始利其财/因而倡/乱民亦互生猜忌/家自为斗/公鼎单骑行郡/陈以祸福/D.改东京户部使/时盗杀留守萧保先/始利其财/因而倡/乱民亦互生猜忌/家自为斗/公鼎单骑行郡/陈以祸福/5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判官,官名,是地方长官的僚属,隋唐时始设置,其权位较轻。B.疏奏,封建社会臣子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涉及内容宽泛。C.肆赦,意为缓刑,赦免。文中施行赦免,是为了庆祝平叛胜利。D.谢事,辞职;免除俗事。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有时也指去世。5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公鼎关心民生,重农业和教育。他为官心系百姓,上奏请求减免徭役,发展农业生产,对当地百姓进行教育感化。B.大公鼎不畏强势,革除陈弊陋习。鹰坊的人借捉鸟扰害乡邻,他建议后此事终被禁止。权贵向官府借贷,他予以拒绝。C.大公鼎秉公执法,为国尽职尽责。任大理卿时,为许多有冤情的人平反;任中京留守时,他请求皇帝施恩以防生变。D.大公鼎不惧生死,平息流寇叛乱。在户部任职时,他只身前往,对百姓晓以利害,盗贼自新,暴乱平息,百姓安居。6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会公鼎造朝,大臣谕上嘉纳之意,公鼎曰:“一郡获安,诚为大幸;他郡如此者众,愿均其赐于天下。”(2)公鼎给以符约,俾还业,闻者接踵而至。不旬日,境内清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室昉,字梦奇,南京人。幼谨厚笃学,不出外户者二十年,虽里人莫识,其精如此,为人叹服。会同初,登进士第,为卢龙巡捕官。太宗入汴受册礼,诏昉知制诰,总礼仪事。天禄中,为南京留守判官。应历间,累迁翰林学士,出入禁闼十余年。保宁间,兼政事舍人,数延问古今治乱得失,奏对称旨。上多昉有理剧才,改南京副留守,决讼平允,人皆便之。迁工部尚书,寻改枢密副使,参知政事。顷之,拜枢密使,兼北府宰相,加同政事门下平章事。乾亨初,监修国史。统和元年,告老,不许。进《尚书·无逸篇》以谏,太后闻而嘉奖。二年秋,诏修诸岭路,昉发民夫二十万,一日毕功。是时昉与韩德让耶律斜轸相友善同心辅政整析蠹弊知无不言务在息民薄赋以故法度修明朝无异议。八年,复请致政。诏入朝免拜,赐几杖,太后遣阁门使李从训持诏劳问,令常居南京,封郑国公。初,晋国公主建佛寺于南京,上许赐额。昉奏曰:“诏书悉罪无名寺院。今以主请赐额,不惟违前诏,恐此风愈炽。”上从之。表进所撰《实录》二十卷,手诏褒之,加政事令,赐帛六百匹。九年,荐韩德让自代,不从。上以昉年老苦寒,赐貂皮衾褥,许乘辇入朝。病剧,遣翰林学士张干就第授中京留守,加尚父。卒,年七十五。上嗟悼,辍朝二日,赠尚书令。遗言戒厚葬。恐人誉过情,自志其墓。论曰:景宗之世,人望中兴,岂其勤心庶绩而然?盖承穆宗醟虐之馀,为善易见,亦由群臣多贤,左右弼谐之力也。室昉进《无逸》之篇,郭袭陈谏猎之疏,所谓仁人之言,其利溥哉。(节选自《辽史》卷九)61.下列对文中加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时昉与韩德让/耶律斜轸相友善/同心辅政整析/蠹弊知无不言/务在息民/薄赋以故法度修/明朝无异议B.是时/昉与韩德让/耶律斜轸相友善/同心辅政/整析蠹弊知无不言/务在息民薄赋/以故法度修/明朝无异议C.是时昉与韩德让/耶律斜轸相友善同心/辅政整析/蠹弊知无不言/务在息民薄赋/以故法度修明/朝无异议D.是时/昉与韩德让/耶律斜轸相友善/同心辅政/整析蠹弊/知无不言/务在息民薄赋/以故法度修明/朝无异议6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进士: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的名称,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B.民夫:被征募服劳役的农民。古代农民还有拙荆、黔首的称呼。C.致政:官吏将执政的权柄归还君主,解除政务职责,辞官退休。D.手诏:皇帝亲笔写的命令,然而后期帝王的手诏常常由人代笔。63.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室昉潜心治学。他二十多年足不出户,一心研学,竟然到了同乡人都不认识他的地步。B.室昉善理政务。他善于处理繁难事务,能够公平合理判决案件,能够让大家觉得满意。C.室昉心系百姓。他整治公害和积弊,知无不言,力求降低赋税,让百姓得到休养生息。D.室昉摒弃陈习。他遗言严禁厚葬,担心皇帝为他撰写墓志铭赞誉过度,自己亲自操刀。6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保宁间,兼政事舍人,数延问古今治乱得失,奏对称旨。(2)室昉进《无逸》之篇,郭袭陈谏猎之疏,所谓仁人之言,其利溥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耶律俨,字若思,析津人。本姓李氏。父仲禧重熙中始仕清宁初同知南院宣徽使事四年城鸭子混同二水间拜北院宣徽使咸雍初,坐误奏事,出为榆州刺史。俄诏复旧职,迁汉人行宫都部署。六年,赐国姓,封韩国公,改南院枢密使。时枢臣乙辛等诬陷皇太子,诏仲禧偕乙辛鞫之,蔓引无辜,未尝雪正。乙辛荐仲禧可任,拜广德军节度使,复为南院枢密使,卒,谥钦惠。俨仪观秀整,好学,有诗名,登咸雍进士第。守着作佐郎,补中书省令史,以勤敏称。大康初,历都部署判官、将作少监。后两府奏事,论群臣优劣,唯称俨才俊。改少府少监,知大理正,赐紫。六年,迁大理少卿,奏谳详平。明年,升大理卿。丁父忧,夺服,同签部署司事。大安初,为景州刺史。绳胥徒,禁豪猾,抚老恤贫,未数月,善政流播,郡人刻石颂德。二年,改御史中丞,诏按上京滞狱,多所平反。同知宣徽院事,提点大理寺。六年冬,改山西路都转运使。刮剔垢弊,奏定课额,益州县俸给,事皆施行。寿隆初,授枢密直学士。以母忧去官,寻召复旧职。宋攻夏,李乾顺遣使求和解,帝命俨如宋平之,拜叁知政事。六年,驾幸鸳鸯泺,召至内殿,访以政事。帝晚年倦勤,用人不能自择,令各掷骰子,以采胜者官之。俨尝得胜采,上曰:“上相之征也!”迁知枢密院事,赐经邦佐运功臣,封越国公。修《皇朝实录》七十卷。帝大渐,俨与北院枢密使阿思同受顾命。乾统三年,徙封秦国。六年,封漆水郡王。天庆中,以疾,命乘小车入朝。疾甚,遣太医视之。薨,赠尚父,谥曰忠懿。节选自《辽史·耶律俨传》)6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齿句,正确的一项是A.父仲禧/重熙中/始仕清宁/初/同知南院/宣微使事/四年/城鸭子混同二水间/拜北院宣徽使B.父仲禧/重熙中始仕/清宁初/同知南院宣徽使事/四年/城鸭子/混同二水间/拜北院宣徽使C.父仲禧/重熙中/始仕/清宁初同知南院宣徽使事/四年/城鸭子/混同二水间/拜北院宣徽使D.父仲禧/重熙中始仕/清宁初/同知南院/宣徽使事/四年/城鸭子混同二水间/拜北院宣徽使6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赐紫,唐宋三品以上官,公服为紫色,官位不及而有大功,也可赐紫,以示尊宠。B.夺服,是中国古代礼俗,指丧期未满,官员应诏除去丧服,出任官职。也叫夺情。C.顾命,是顾惜生命之意,耶律俨能被皇帝选为顾命大臣,说明他是才德俱佳之臣。D.徙封,是指有爵位者,从原封地改封其他地区。从西汉初年到清末此类情况很多。6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耶律俨勤敏有才,清明公正。两府在评判官员优劣时,唯独称赞他才能出众;后来升任大理少卿,上报对案件的处理意见十分公平。B.耶律俨善治有方,宽严有别。他任景州刺史时,约束官府衙役,拘禁强横狡猾之人;抚恤老人和穷人,没过几月,美名传播开来。C.耶律俨处事有能,办案有效。他在御史中丞任上,审查了上京的积压案件,平反了很多冤案,后担任同知宣徵院事,提点大理寺。D.耶律俨深受器重,担当重任。他曾守孝未满就被朝廷召回,官复原职;又因为有文采而被皇帝称有上相的征兆,并被赐予要职。6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诏仲禧偕乙辛鞫之,蔓引无辜,未尝雪正。(2)刮剔垢弊,奏定课额,益州县俸给,事皆施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萧惠,字伯仁,小字脱古思。从伯父排押征高丽,至奴古达北岭,高丽阻险以拒,惠力战,破之。及攻开京,以军律整肃闻,授契丹行宫都部署。太平六年,讨回鹘阿萨兰部,征兵诸路,独阻卜酋长直剌后期,立斩以徇。进至甘州,攻围三日,不克而还。时直剌之子聚兵来袭,阻卜酋长乌八密以告,惠未之信。会西阻卜叛,袭三克军,都监涅鲁古、突举部节度使谐理、阿不吕等将兵三千来救,遇敌于可敦城西南。谐理、阿不吕战殁,士卒溃散。惠仓卒列阵,敌出不意攻我营。众请乘时奋击,惠以我军疲敝,未可用,弗听。乌八请以夜斫营,惠又不许。阻卜归惠乃设伏兵击之前锋始交敌败走是时帝欲一天下谋取三关集群臣议惠曰:“两国强弱,圣虑所悉。宋人西征有年,师老民疲,陛下亲率六军临之,其胜必矣。”帝从惠言,乃遣使索宋十城,会诸军于燕。惠与太弟帅师压宋境,宋人重失十城,增岁币请和。惠以首事功,进韩王。十二年,兼北府宰相,同知元帅府事,又为北枢密使。十七年,尚帝姊秦晋国长公主,拜驸马都尉。明年,帝复征夏国。惠自河南进,战舰粮船绵亘数百里。既入敌境,侦候不远,铠甲载于车,军士不得乘马。诸将咸请备不虞,惠曰:“谅祚必自迎车驾,何暇及我?无故设备,徒自弊耳。”数日,我军未营。候者报夏师至,惠方诘妄言罪,谅祚军从阪而下。惠与麾下不及甲而走。追者射惠,几不免,军士死伤尤众。师还,以惠子慈氏奴殁于阵,诏释其罪。十九年,请老,诏赐肩舆入朝,策杖上殿。辞章再上,乃许之,封魏国王。诏冬夏赴行在,参决疑议。清宁二年薨,年七十四,遗命家人薄葬。(节选自《辽史·列传第二十三》,有删改)69.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阻卜归惠/乃设伏兵击之/前锋始交敌败走/是时/帝欲一天下/谋取三关/集群臣议/B.阻卜归/惠乃设伏兵击之前锋/始交敌败走/是时帝欲一天下谋/取三关/集群臣议/C.阻卜归/惠乃设伏兵击之/前锋始交/敌败走/是时帝欲一天下/谋取三关/集群臣议/D.阻卜归惠/乃设伏兵/击之前锋/始交敌败走/是时/帝欲一天下谋取/三关集群臣议/7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新皇登基,会根据自己的思想,起一个新的年号,如:太平六年。B.节度使,我国汉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而得名。C.宰相是我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是国君之下辅助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D.薨指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而帝王的死则称为崩,大夫的死称为卒。7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惠英勇善战,军律整肃。他随伯父征伐高丽,全力作战,打败高丽;后来进攻开京,因所辖部队纪律严整,被授官契丹行宫都部署。B.萧惠洞察时局,战宋首功。萧惠分析辽国与宋国的强弱格局,建议皇帝亲征宋国,自己与皇太弟率大军逼近宋国边境,迫使宋国割地增币请和。C.萧惠移师西夏,智勇俱废。辽帝征伐西夏,萧惠率领浩浩荡荡的大军从黄河南进军,已入敌境,轻敌傲慢,险些被追兵射死。D.萧惠战败罪重,幸免逃责。他身为驸马都尉,与夏作战,判断战局有误,战败责任重大,但因儿子战死,皇帝下令免去其罪。7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宋人西征有年,师老民疲,陛下亲率六军临之,其胜必矣。(2)谅祚必自迎车驾,何暇及我?无故设备,徒自弊耳。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萧奉先,天祚元妃之兄也。因元妃为上眷倚,累官枢密使,封兰陵郡王。天庆二年,上幸混同江钓鱼。故事,生女真酋长在千里内者皆朝行在。适头鱼宴,上使诸酋次第歌舞为乐,至阿骨打,但端立直视,辞以不能。再三旨谕,不从。上密谓奉先曰:“阿骨打跋扈若此,可托以边事诛之。”奉先曰:“彼粗人,不知礼义,且无大过,杀之伤向化心。设有异志,蕞尔小国,亦何能为!”上乃止。四年,阿骨打起兵犯宁江州,东北路统军使萧挞不也战失利。上命奉先弟嗣先为都统,将番、汉兵往讨,屯出河店。女真乃潜渡混同江,乘我师未备来袭。嗣先败绩,军将往往遁去。奉先惧弟被诛,乃奏“东征溃军逃罪,所至劫掠,若不肆赦,将啸聚为患”。从之。嗣先诣阙待罪,止免官而已。由是士无斗志,遇敌辄溃,郡县所失日多。初奉先诬耶律余赌结驸马萧显谋立其甥晋王事觉杀昱余睹在军中闻之,惧,奔女真。保大二年,余睹为女真监军,引兵奄至,上忧甚。奉先曰:“余睹乃王子班之苗裔,此来实无亡辽心,欲立晋王耳。若以社稷计,不惜一子,诛之,可不战而退。”遂赐晋王死。中外莫不流涕,人心益解体。当女真之兵未至也,奉先逢迎天祚,言:“女真虽能攻我上京,终不能远离巢穴。”而一旦越三千里直捣云中,计无所出,惟请播迁夹山。天祚方悟,顾谓奉先曰:“汝父子误我至此,杀之何益!汝去,毋从我行。恐军心忿怒,祸必及我。”奉先父子恸哭而去,为左右执送女真兵。女真兵斩其长子昂,送奉先及次子昱于其国主。道遢我兵,夺归,天祚并赐死。(节选自《辽史·萧奉先传》)7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初/奉先诬耶律余睹结驸马/萧昱谋立其甥晋王事/觉/杀昱/B.初/奉先诬耶律余睹结驸马/萧昱谋立其甥晋王事觉/杀昱/C.初/奉先诬耶律余睹结驸马萧昱谋立其甥晋王事/觉/杀昱/D.初/奉先诬耶律余睹结驸马萧昱谋立其甥晋王/事觉/杀昱/7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A.元妃,妃嫔称号。本为“元配”之意,指第一次娶的嫡妻。辽金时,成为妃子的一种称号。B.文中加点词“故事”与《六国论》中“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句中的“故事”的意思相同。C.诣阙,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阙,古代皇宫大门前两边的瞭望楼,泛指帝王的住所。D.社稷,社为土神,稷为天神。土地神和天神是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7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萧奉先深受信赖。阿骨打借口不会歌舞惹恼了天祚皇帝,皇帝想借边事杀掉阿骨打。萧奉先以阿骨打不知礼仪,杀了他有伤向化心为由,让皇帝放弃了打算。B.萧奉先假公济私。萧嗣先战败兵逃,萧奉先怕弟弟因此被诛杀,就以担心逃跑将士“啸聚为患”为由上奏,请求赦免他们。最终,萧嗣先罪止免官。C.萧奉先胡乱建言。耶律余睹率女真兵来犯,皇帝十分忧虑,萧奉先认为耶律余睹意在立晋王为太子,建议皇帝杀掉了晋王,这导致民心日益涣散。D.萧奉先罪有应得。天祚皇帝认识到萧奉先父子的误国行为后,把他们赶了出去。女真兵杀了萧奉先的长子,又将萧奉先及其次子送回辽国,让天祚皇帝赐死。7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设有异志,蕞尔小国,亦何能为!(2)由是士无斗志,遇敌辄溃,郡县所失日多。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察割,字欧辛,明王安端之子。善骑射。貌恭而心狡,人以为懦。太祖曰:“此凶顽,非懦也。”其父安端尝使奏事,太祖谓近侍曰:“此子目若风驼,面有反相。朕若独居,无令入门。”世宗即位于镇阳,安端闻之,欲持两端。察割曰:“太弟忌刻,若果立,岂容我辈!永康王宽厚,且与刘哥相善,宜往与计。”安端即与刘哥谋归世宗。及和议成,以功封泰宁王。会安端为西南面大详稳,察割佯为父恶阴遣人白于帝即召之既至上前泣诉不胜哀帝悯之使领女石烈军出入禁中数被恩遇屡以家之细事闻于上,上以为诚。右皮室详稳耶律屋质察其奸邪,表列其状:帝不信,以表示察割。察割称屋质疾己,哽咽流涕。他日屋质又请于帝,帝曰:“察割舍父事我,可保无他。”屋质曰:“察割于父既不孝,于君安能忠!”帝不纳。帝伐周,至详古山,太后与帝祭文献皇帝于行宫,群臣皆醉。察割率兵入弑太后及帝,因僭位号。百官不从者,执其家属。至夜,阅内府物,见玛瑙碗,曰:“此希世宝,今为我有!”妻曰:“寿安王、屋质在,吾属无噍类①,此物何益!”察割曰:“寿安年幼,屋质不过引数奴,诘旦来朝,固不足忧。”其党矧斯报寿安、屋质以兵因于外,察割寻遣人弑皇后於柩前,仓惶出阵。察割知其不济,乃系群官家属,执弓矢胁曰:“无过杀此曹尔!”时林牙耶律敌猎亦在系中,进曰:“不有所废,寿安王何以兴?籍此为辞,犹可以免。”察割曰:“诚如公言,谁当使者?”敌猎请与罨撒葛同往说之,察割从其计。寿安王复令敌猎诱察割,脔杀之。诸子皆伏诛。(节选自《辽史·卷百十二·列传第四十二》)【注释】①噍类:能吃东西的动物,指活人。7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察割佯为/父恶/阴遣人白于帝/即召之/既至/上前泣诉不胜/哀帝悯之/使领女石烈军/出入禁中/数被恩遇/B.察割佯为父恶/阴遣人白于帝/即召之/既至上前/泣诉不胜哀/帝悯之/使领女石烈军/出入禁中/数被恩遇/C.察割佯为父恶/阴遣人白于帝/即召之/既至/上前泣诉不胜哀/帝悯之/使领女石烈军/出入禁中/数被恩遇/D.察割佯为/父恶/阴遣人白于帝/即召之/既至上前/泣诉不胜哀/帝悯之/使领女石烈军/出入禁中/数被恩遇/78.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弟,与皇太子等均为储君,是皇位正式继承人的封号,通常是皇帝的亲弟。B.弑,古代称辈分低、地位低的人杀辈分高、地位高的人,如子杀父、臣杀君。C.僭,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礼仪等或超越身份冒用在上者的职权行事。D.诘旦,相当于寅时。按古代律例规定,皇帝卯时上朝,大臣寅时即在外等候。7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察割善于伪装,蒙骗了很多人。他表面恭敬顺从,但是内心狡诈,很多人都误以为他很懦弱,只有辽太祖通过观察其言行识破了他的真面目。B.察割私心过重,见风使舵。世宗即位后,其父安端持观望态度,察割通过分析形势,助其父做出选择,后背父投靠世宗,又杀死世宗自立。C.察割贪于财货,利令智昏。他弑君僭位后到内府搜罗财宝,拿稀世珍宝玛瑙碗在妻子面前炫耀,妻子指出目前的危险处境,也不能让他放弃。D.察割心狠手辣,明知失败还要垂死挣扎。他被寿安、屋质包围后,仍不思悔改,杀死皇后,还把群官家属作为人质,最终还是难逃失败的命运。8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帝不信,以表示察割。察割称屋质疾己,哽咽流涕。(2)时林牙耶律敌猎亦在系中,进曰:“不有所废,寿安王何以兴?籍此为辞,犹可以免。”答案解析:1.D
2.D
3.A
4.(1)人们都害怕劳苦,半途逃亡,所以戍卒的军粮多数不能得到供应。(2)适逢相关官员上奏,皇上狩猎于秋山,熊、虎致伤致死数十大,韩家奴将此事记载在了史册上。【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臣仅仅知道炒栗子:小的熟了,那么大的一定是生的;大的熟了,则小的一定焦了。要让大栗小栗都熟,这才是尽善尽美。“小者熟”与“大者熟”,“则大者必生”与“则小者必焦”结构对称,各自成句,排除BC;“使大小均熟”,“大小”,形容词用作名词,指大栗小栗,作主语,“熟”作谓语,“大小均熟”主谓结构,其后断开,排除A。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第一个“比”:等到。句意:等到到了戍守的地方。第二个“比”:并列、并排。句意:排在诸侯的行列里。B.两个“物故”都是“人死亡”。句意:在军中死去。/先前已经投降以及死去的人。C.第一个“闻”:听说。句意:我听说唐太宗向群臣请问治盗的关键。第二个“闻”:闻名、出名。句意:凭借勇气在诸侯中间闻名。D.第一个“为”:判断动词,“是”。句意:谁可以算是贤主?第二个“为”,动词,“作为”。句意:凭借黄河作为护城河。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从小便赴南山读书”错误。原文是“弱冠入南山读书”,即成年后赴南山读书。故选A。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惮”,害怕;“亡窜”,逃亡;“给”,供应。(2)“会”,适逢,恰逢;“有司”,官员,官吏;“书”,记载。参考译文:
萧韩家奴,字休坚,涅剌部人,是中书令萧安抟的孙子。他少年时好学,成年后到南山读书,博览经史。统和二十八年,主管南京栗园。皇上跟他交谈,认为他有才华,让他做个诗友。曾经随口问他:“你在京外有特别的见闻吗?”韩家奴说:“臣仅仅知道炒栗子:小的熟了,那么大的一定是生的;大的熟了,则小的一定焦了。要让大栗小栗都熟,这才是尽善尽美。别的事我就不知道了。”因为曾掌管栗园,所以借炒栗之事讽谏。皇上大笑。
当时诏令天下陈说治国之道的关键,制问:“徭役不曾比从前增加,征伐之事也不常有,谷子丰收了,府库仓廪也充实了,然而百姓受到重重困扰,难道是做官的怠慢疏忽,做百姓的懒惰吗?现在的徭役哪一种最重?哪一种尤其烦苦?将哪一项减省则能得益?用什么办法可以恢复仆役之法?用什么办法可以防止盗贼的蠹害?”韩家奴回答说:“臣伏见近年以来,高丽不曾宾服,阻卜仍然强大,备战防守之举,实在不能停止。前者选派富民防边,自备粮草。道路甚远,又多险阻,动辄积年累月;等到到达屯所,费用已用去过半;一头牛一驾车,只见人去,很少有回来的。没有男丁的家庭,要用两倍的耗费去雇人租车,人们都害怕劳苦,半途逃亡,所以戍卒的军粮多数不能得到供应。向人借贷,那么要附加的利息之高,以至于有卖儿子、割让田地而不能偿还者。有的逃役不回,有的在军中死去,那么就以少壮之人补充。在鸭绿江以东,戍役情况大抵如此。我听说唐太宗向群臣请问治盗的关键,大臣们都说:‘严刑峻法。’太宗笑着说:‘盗贼之所以滋生,是因为无限制地征收赋税,以致民不聊生。现在我在内节制嗜好欲望,在外停止巡游,使天下安静,那么盗贼自然就没有了。’由此看来,盗贼之多少,都是因为衣食的多少,徭役的轻重不同所致。希望陛下裁定。”
萧韩家奴被提升为翰林都林牙,皇帝又下诏晓谕之:“我将翰林之职授予你。我的起居状况,都要据实记录。”韩家奴每次见到皇上出猎,没有一次不加以劝谏的。适逢有官员上奏,皇上狩猎于秋山,熊、虎致伤致死数十人,韩家奴将此事记载在了史册上。皇上问韩家奴:“我们国家创业以来谁可以算是贤主?”韩家奴回答说是穆宗,皇上奇怪,问:“穆宗贪酒,喜怒无常,将人命视如草芥,你为什么说他贤明呢?”韩家奴回答说:“穆宗尽管暴虐,但能减省徭役,减轻赋税,人人都过得很快乐。总计穆宗一朝,无罪而被杀的,还没有超过现在秋山田猎的死伤之数。所以我就认为穆宗贤明了。”皇上无言以对。5.D
6.B
7.C
8.(1)只有大公鼎说:“边境要塞刚刚安宁,大规模征傜役,不是造福国家便利农业的方法。”(2)大公鼎单人匹马巡行郡中,向百姓陈说祸福,众人都扔下兵器叩拜说:“这不是欺骗我们,不敢不听从命令。”
9.大公鼎调任长春州钱帛都提点时,公主按照惯例向他借钱,他予以拒绝,即使被埋怨责骂也不为所动。【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译:正值大公鼎进朝,大臣告知皇帝嘉奖采纳他建议的事,大公鼎说:“一个郡得到安宁,确实是很幸运的事;其他郡这种事还很多,希望把这一恩惠通赐天下。”又被采纳。“一郡”作“获安”的主语,“获”为谓语动词,“安”为宾语,意思是“一个郡得到安宁”,结构完整,意思独立,前后断开,排除AB;“从之”的主语为“皇上”,承前省略,不是“天下”,意思是“(皇上)听从(采纳)了他的意见”,所以“从之”前必须断开,排除C。故选D。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B.“一甲三人,分别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进士及第”错误。一甲三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赐进士出身;三甲较多,赐同进士出身。故选B。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东京盗贼发动暴乱,百姓也互相猜忌、争夺,他向百姓陈说祸福,发给盗贼凭证,劝他们改过,众人都听从命令”错误,把大公鼎担任东京户部使和中京留守时的事揉在一起。原文为“改东京户部使。时盗杀留守萧保先,始利其财,因而倡乱。民亦互生猜忌,家自为斗。公鼎单骑行郡,陈以祸福,众皆投兵而拜曰:‘是不欺我,敢弗听命。’安辑如故。拜中京留守,赐贞亮功臣,乘传赴官。时盗贼充斥,有遇公鼎于路者,即叩马乞自新。公鼎给以符约,俾还业,闻者接踵而至。不旬日,境内清肃”。故选C。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第一句中,“独”,只有;“边障”,边境要塞;“甫”,刚刚;“大兴”,大规模做(兴办);“道”,方法。第二句中,“行郡”,“行(于)郡”的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在郡中巡行;“陈以祸福”,状语后置句,“以祸福陈”;“投兵”,扔下兵器;“不我欺”,宾语前置句,“不欺我”。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从“贵主例为假贷,公鼎曰:‘岂可辍官用,徇人情?’拒之。颇闻怨詈语,曰:‘此吾职,不敢废也。’”可知,大公鼎调任长春州钱帛都提点时,公主按照惯例向他借钱,他予以拒绝,即使被埋怨责骂也不为所动。参考译文:大公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装工程合同的订立与执行3篇
- 常用合同模板3篇
- 文化馆建设方案提案3篇
- 排水沟施工合同范本3篇
- 招标文件认同度评估分析及评估报告3篇
- 工业购销合同3篇
- 排水工程招标要求3篇
- 教育贡献协议3篇
- 市场咨询服务合同示范3篇
- 住宅小区挖掘机施工协议
- 幼儿园后勤管理总结汇报
- 2024年研究生考试考研思想政治理论(101)试卷及解答参考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四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 年终奖发放通知范文
- 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建设方案及发展思路
-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件
- 快乐读书吧:中国民间故事(专项训练)-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 实验室LIMS软件培训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七年级(上)期末英语试卷
- 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变更、补办、到期换证申请表
- 癫痫持续状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