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古诗三首教案四年级上册这是21古诗三首教案四年级上册,是优秀的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21古诗三首教案四年级上册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学习李清照崇高伟大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奋发图强的精神。3.背诵古诗。默写古诗《夏日绝句》。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谈话激趣同学们,我们知道,古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是悠久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外两首诗。2.出示并理解课题。(课件出示16:沙漠图片)西域沙漠,人烟稀少,这,就是唐朝的边塞重镇,凉州当地歌曲中夹杂有少数民族的曲调,别具一格,人们称之为凉州词,许多诗人都喜欢为它填写新词咏唱。今天我们来学习唐朝著名诗人王翰写的《凉州词》。(教师板书:《凉州词》)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感。(课件出示17)“琵、琶”注意:葡萄和琵琶的读音。2.学习生字(课件出示18)“催、醉”指导书写:“词、催、醉”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催”是左窄右宽;“醉”左右结构匀称。3.教师范读,指导读出节奏。4.学生自由读注意读出诗的节奏感,借助注释说说读懂了什么。5.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三、学习古诗《凉州词》师:刚才大家通过读诗初步了解了古诗的内容,你刚才说到那盛宴摆满了葡萄美酒啊,让我们读读这一句(出示诗句第一行)。(课件出示19)1.展开想象,你看到了什么?醉人的葡萄酒、那精致的夜光酒杯闪着亮光盛满了香甜的美酒。师:同学们,这就是夜光杯,相传是周穆王时代,西域胡人用白玉精制成,因“光明夜照”得名;凉州往西就是新疆的吐鲁番,那里可是盛产葡萄美酒和夜光杯的地方,(课件出示20)很多同学发出了惊叹声,谁来读出这样惊喜的感觉?这样的葡萄美酒和夜光杯,让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场景?你想想到些什么?碰杯声、欢笑声,劝酒声,多么欢快的气氛啊。这情景使人异常兴奋——读:盛大的酒宴上有很多夜光酒杯盛满了香甜的葡萄酒,酒席上摆满了丰盛的食物,很多将士在举杯欢庆,真是豪华的盛宴啊,真是令人神往啊,谁能把这样盛大的场面读出来。指名读,女生读。2.将士们刚要举杯豪饮时,你们听,什么声音传来了?急促的琵琶声。边听边读,这急促的琵琶声在催促什么?(1)这急促的琵琶声在催促战士们赶快奔赴战场。(2)这急促的琵琶声还在催促什么?还有不同的感受吗?西域人有骑在马上弹奏他们特有的琵琶以助兴的习俗。——是不是应该从“催”里读出:(1)快尽兴畅饮;(2)快奔赴战场(3)快喝,喝完了要奔赴战场。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边读边想,从这个“催”字中读出了不同的情怀。3.小结:这场酒宴真是非常隆重,有欢快的琵琶声,有醉人的美酒,酒宴上人声鼎沸、酒杯交错,谁来读出这样盛大的场面。指名读、分组读。4.激越的琵琶声,让我们在场所有的将士们兴致飞扬,诸位老兄,我有点醉了,想告辞了,你们想对我说什么?这样难得的盛宴就应该一醉方休。展开想象:“怕什么,醉就醉吧,醉卧沙场,不也是人生一大快事吗?请诸位莫笑,引入下一句。(板书:醉)指名读,从“醉卧沙场”中我听出了你们那份潇洒从容,小组读,醉了躺着沙场上为什么不要笑我呢?因为从古至今没有几个人在战场上能活着回来。5.是啊,你抓住“几人回”读出了将士的心声,大家再好好读一读这一句,想一想你从几人回中读出了什么?小组讨论汇报。自古以来边关烽火难息,多少将士血洒疆场!多少母亲失去自己的儿子,多悲凉啊,指名读,从你的朗读中让我想到王昌龄《出塞》的一句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多少将士就这样到了戍边再也没回来啊,谁再读。女生配乐读,我听出了母亲们的心声。伤人一万,自损八千,战争是多么残酷啊。——读全句没有几个人活着回来啊,这里运用反问的句式说出将士们的心声,在质问这场残酷的战争啊。小组读。尽管有那样多的将士们战死沙场,可仍然有无数的热血男儿们奔赴戌边、前仆后继,这是为什么?为国戌边死得其所,是无比悲壮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从古至今戌边的战士为了国家领土的完整拼死沙场、寸土不让,他们的死是悲壮的,更是豪迈的。(板书:悲壮豪迈)——男生齐读。正是因为将士们有这样的豪迈的气度,才有醉卧沙场的潇洒从容。全班读。小结:好一个“几人回”,同学们今天很会学习,通过反复品读,读出了几种不同的感受。6.总结全文,回归整体:《凉州词》短短四行,二十八个字,那盛大的场面让我们闻到了醉人的美酒,看到了将士们一醉方休、醉卧沙场的那份潇洒从容,全诗前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抒发了戍边将士为国捐躯的悲壮与豪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把整首诗自己试着读一读。师:从你们这悲壮豪迈的声音中,让我们听到了战士们的心声:为国捐躯、视死如归。7.指导背诵。师:下面让我们将这种豪情融化在记忆中,融化在血液里,把这首诗试着背一背。学生试背,指名背,小组背,全班齐背。四、学习古诗《夏日绝句》(一)(课件出示21)全诗内容1.用多媒体出示,指导朗读。师导语: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时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恢复中原,公元1127年,李清照途经当年项羽自刎的乌江渡口,触发了她的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夏日绝句》。(在激昂的琵琶声中,毛笔楷书的诗句一一出现,师富有感情地大声朗读。)同学们听出老师怎样的感情读的这首诗吗?(悲愤、激昂)谁来试着读一读?2.请三、五名同学大声朗读,其他同学评一评,谁读得好?为什么?((课件出示22)用多媒体课件,入情入境,一下子将学生带入诗中描绘的意境中,因此,学生读得非常有感情。)3.分小组讨论,理解诗句含义。(1)理解第一句学生讨论,汇报:活着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板书:生人杰死鬼雄)(2)理解“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学生讨论,汇报:至今人们还怀念项羽,佩服他宁死不肯逃回江东。(板书:有骨气有气节)4.思考讨论:(1)“项羽”是什么人?李清照为什么“至今思项羽”?(说说项羽的故事。)(课件出示23)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转战中原,消灭秦军主力,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项羽兵败亥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十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岁。(2)读了这段文字,你理解了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吗?师小结:是啊!项羽活着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决不屈膝投降。而南宋的那些统治者却在做什么?请同学们再看一段资料。师小结:虽然岳飞被害的事情发生在李清照写这首诗之后,但如果李清照知道了这件事也一定会痛骂当时的统治者。有一首写道“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反映的就是当时中原人民的状况,而另一首诗“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反映的就是状况,面对这样的遗民,面对这样的统治者,李清照再也忍不住了。5.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朗读指导。师过渡:李清照大声地呼喊“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为什么不能像项羽那样……”生接着说“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为什么……”(诗句内容较简单,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就能理解诗意,后面几道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李清照为什么要写这首诗。)6.总结全诗,朗读升华师总结:是啊!一个封建时代的弱女子竟有如此的爱国情怀,竟有如此的胸襟和气魄,实在令人佩服。讨论: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应当怎样做人?师小结: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样,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同学们只有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不会受敌人的欺辱。让我们怀着对李清照的敬仰,让我们抱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信念,再一次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吧!7.配乐朗读全诗,让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进一步地升华。((课件出示24)在激昂的琵琶曲中,大声朗读,让这首诗的字字句句和李清照的精神永远留在同学们的心中。)五、作业1.写一写这首诗的读后感。2.读一读李清照其他的诗词。板书设计:21古诗三首《出塞》互文明月关秦汉人未悲壮同情征人,渴求良将、渴望和平《凉州词》唐:王翰醉悲壮豪迈《夏日绝句》李清照生人杰有骨气死鬼雄有气节教学反思:1.在教学诗句时,我首先找出诗句中关键和难理解的字词,扫平障碍,继而再理解诗句就非常容易了。2.古诗朗读同样也要读出感情和抑扬顿挫。除了老师示范,我还利用本课现成的朗读磁带让学生连听几遍,示范效果挺好。再让学生进行朗读,朗读的效果的确好多了,真还有些古人吟诗的味道呢!其次老师还在古诗翻译的基础上再加以联想和想象,另配上悦耳的轻音乐朗读给学生听,让学生边听边体会诗中的意境,这样既能把学生带到美好的境界之中,又能为学生后面能顺利改写古诗作了良好的铺垫,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3.以前教学古诗大多采用串讲形式,这里且不谈它的效果如何,至少我以为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思维活动,自主合作,带着问题,由浅入深地学习理解诗句,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的教学还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不能直接释题,还得逐词理解后才能释题。这是四年级的第一首古诗教学,也算是学习古诗的起步,学生理解诗句的方法还要加强。应以解词串句法作为理解古诗文意思的主要方法。2.课堂部分在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点做得还不够,不自觉地以教师为主,应让“教师为导,学生为主体”成为习惯。3.诗是要多朗诵的。可是在本教学过程的朗诵的成分显然是比较少的。21古诗三首教案四年级上册第2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情感地诵读《出塞》,背诵并会默写。(2)借助注释了解古诗的含义。(3)培养教师的审美情趣,诗歌所展现的情境,体会作者期盼平息战事的情感。2、过程与方式:(1)以朗读、背诵的形式感悟诗歌内容,想象文学所展现的情境。(2)学生无法通过交流、研讨了解诗词的大意,体会诗人所抒发的观念感情。3、情感、态度、价值观:古诗教案怎么写_古诗教案怎么写通过学习古诗教案怎么写,激起师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教师热爱我们伟大祖国的灿烂文化,为我国的古老历史而悲哀自豪及热爱和平、渴望和平的观念感情。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想象诗歌所展现的情境,体会作者抒发的观念感情。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古典音乐《十面埋伏》,引导学生想象古战役的壮烈画面。2、背诵王之焕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初步认知古人的慷慨激昂的出征场面。3、学生介绍搜集到的有关诗人的资料。教师补充。古诗教案怎么写_古诗教案怎么写“出塞”是乐府一种曲调,此外也有“前出塞”、“后出塞”、“塞上曲”、“塞下曲”等题。4、请学生完整地表达诗歌的考题的含义。板书课题:出塞二、初知诗意,质疑解疑1、自由读词句,注意读准音节,认清字形。2、小组之间彼此读,相互正音。3、自读自悟,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或注解等多种方法知道诗歌的大意,鼓励学生怀疑。4、指名读诗歌,讨论交流。小组之间争论诗意,提出问题,师生交流,确定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三、精读全诗,入境悟情。1、教师讲述古诗的历史背景,引入境界。2、赏析“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已还”。(1)朗读诗歌,引导师生想象,诗中所叙述的景象。板书:秦汉(2)再读“万里长征人已还”,师生共议“人已还”的内涵,学生想象战争给他们带给的悲哀。板书:人已还古诗教案怎么写_古诗教案怎么写(3)课件展示,师生一同在戏剧、景物中想像古时征战的悲凉景象。联想战争的惨烈。(4)拓展理解“人已还”所体现的战争激烈。(5)朗读前两句:①学生自由读。②指读,品味诗歌所描写的画面。③同学间互相评读。④想象画面朗读。⑤在戏剧的营造下朗读。3、赏析“但让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1)学生自由读后两句。(2)自由谈谈对“但让”的理解。(3)抓住“但让”、不教“一词,体会飞将军李广的威武、英雄气魄。板书:但让古诗教案怎么写_古诗教案怎么写(4)小组探讨后,说说对这两句诗的理解。(5)指名朗读,教师平读。(6)学生带着对飞将军的敬慕之情读文。(7)教师引读。(8)理解诗人所抒发的观念感情。(9)再次朗读体会作者赞颂汉将李广,渴望平息内乱的梦想跟慨叹边将无能,朝廷无能的痛心。四、赏读词句,背诵诗句。1、学生自由组合朗读全诗。2、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诵个性古诗教案怎么写,配乐朗读全诗。3、在教师的鼓励下试背全诗。4、观看课件背诵全诗。五、展开想象,入情练笔。21古诗三首教案四年级上册第3篇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塞、秦、征”等8个生字,会写“胡、催、醉”等11个生字,理解“但使、飞将、欲饮、人杰”等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默写古诗《出塞》《夏日绝句》。3.理解诗句的意思,再明白诗的大意。4.体会诗人的思想,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学重点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教学难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2.体会诗人的思想,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2.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3.背诵古诗《出塞》。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知诗人解诗题课前预热:以诗会友《静夜思》。李白在什么情况下会思念家乡?你有过想家的经历吗?1.知诗人: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三首》。说到唐诗,你们会想到哪些唐代诗人?你对诗人了解多少?我们今天学习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课件出示2)2.读诗题《出塞》。“塞”是什么意思?“出塞”怎么解释?(是古代军歌的一种题目,出征到塞外的意思。)3.你想到边塞看看吗?欣赏图片。边塞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教师板书:《古诗三首》)在学习在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课件出示3)(出示课件——王昌龄照片、生平简介)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课件出示4)“塞、秦、征、还”2.学习生字(课件出示5)“塞、秦、征”指导书写:(课件出示6)“塞”的中间第三横长;“秦”上大下小;“征”左窄右宽。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1.师:学习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检查预习情况。(1)指名说说哪个字容易读错。(2)大家跟读,学习“秦”字。(3)提问“但使,飞将,不教,胡马”等词的意思。2.朗读古诗:根据平仄规律和七言绝句这种诗体的特点来读。师: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生听课件中范读)(课件出示7)(指名读,齐读,师范读。)读得字正腔圆是学诗的第一步,我们还要读出诗的韵味,读出诗的感情,这就是要理解诗的意思。我们来说说学习古诗有什么好的方法?3.师:现在请同学自由朗读这首诗,通过图文结合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诗中的字、词,不懂的字用“△”标出。(生自由朗读学习古诗)4.交流学习一、二两句。在这两行诗中,有什么不懂的字词可提出来。小组合作理解诗意:根据我们说的学习方法再读古诗,把理解的词放入诗中,用我们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5.反馈交流:在边塞看到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边关,万里出征的将士们仍未归还。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决不会让匈奴的军队越过阴山。(课件出示8)6.指导第一句的修辞手法“互文”。像这样前文含有后文中省略的词这样的修辞手法叫“互文”,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教师板书:互文秦汉)7.同桌互说诗意,再读古诗。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指名说诗句的意思)8.指导朗读朗读整首诗。朗读古诗时不仅要读准字音,有感情,还应有节奏,我们根据画好停顿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生有节奏地朗读古诗)三、悟诗情体会“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我们理解了古诗的意思,现在我们来体会诗中的情感。(一)感悟画面之悲。1.师范读诗句。你眼前出现一幅什么画面?(板书:明月关人未还)这样的画面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2.指导读出感觉。小结:古代描写军旅生活的诗歌,大都要写到明月和边关。“明月”“边关”已经成了戍守边关将士们生活的两个典型的景物。(二)感悟人心之悲。1.从征人角度感悟。“人”指什么人?(板书:同情征人)(唐代镇守边塞的士兵统称征人)(1)想一想:白天军务繁忙,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和一轮明月,那些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来驻守边关的征人们,会想什么呢?(家亲人)(2)补诗句:(课件出示9李颀诗:“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师:不知何处传来悠扬的芦笛声,引得征人直往家乡的方向望。他们望到了什么?(望到的依然是明月和边关。)他们什么心情?体会失望、悲伤。读出语气。(3)激情引读:回家是千百万征人萦绕心头上的梦啊!却只能化为一句——(引读)课件出示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2.从亲人的角度感悟(1)过渡:征人在万里之外喋血沙场,在同一轮明月下他们的家人在做什么呢?(2)想象说话:白发苍老的双亲,拄着拐杖,倚在门口,对远方的儿子说__________。勤劳善良的妻子,干完农活,站在村口,对远方的丈夫说____________。孤苦年幼的孩子,对远方的父亲喊:_________。(课件出示11)指名反馈(3)师:多么动情的呼唤,多么强烈的期盼,但他们等来的盼来的却依然是“人未还”引读。此时月圆人却不圆他们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悲伤)(板书:悲壮)(4)指导读出感情。(三)感悟历史之悲师:这样的思念,这样的等待,是不是一年,两年呢?从哪里看出来的?自秦汉以来,边关战事频繁,征人死伤无数。翻开历史的长卷,朝代变迁:我们发现从秦代到唐代中间隔着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这是悠悠千年的历史啊。(课件出示12)师:至秦至汉至唐,明月依旧,边关如故,多少征人尽望乡啊,依然是——(引读)课件出示1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悠悠千年,月圆家不能圆,多少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依然是(引读)体会诗人情感:一句“人未还”让我们尝尽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写下这两行诗句,诗人王昌龄留下了眼看泪。这是什么样的眼泪?反馈并读出语气。师:这是伤心的眼泪更是同情的眼泪。同情征人有家不能回的悲伤,同情征人的家人失去亲人的悲痛。让我们带着感受来齐读这两行诗。3.征人们为什么不回家?我们来看一段资料。另外还有许多边塞诗,也反应了边塞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课件出示14“据《资治通鉴—唐》记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天宝”以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唐•李颀《古从军行》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唐—王昌龄《塞下曲》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体会“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1.看到征人悲惨的生活,看这千百万妻离子散的家庭,你们想对这无休止的战争说什么?所以诗人这样写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1)为什么要写西汉飞将李广呢?(补充:《塞下曲》能骑善射,力大无比。)“不教”是什么意思?(2)读出豪迈、勇敢、一往无前。从这两行诗中感受到诗人什么样的希望?(板书:渴求良将,渴望和平。)2.激情引读(1)这两句诗表达了王昌龄殷切的希望,我们来表达下诗人的希望好吗?(引读)(2)这两句诗仅仅表达了王昌龄的希望吗?还表达了谁的希望?是呀,这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的希望,他们希望(引读)这也是千百年来征人们亲人的希望,他们希望。(引读)3.体会壮的感情出示《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体会战士们的豪情壮志。齐声朗读。四、布置作业将你今天在课堂上的收获加上你的想象,将《出塞》这首诗改成一篇记叙文或一个故事。五、总结1.“人未还”虽说是悲痛的,但也见证了战士们保家为国的壮烈。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这首诗。从诗中你感受到王昌龄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板书:忧国忧民)2.写法:这首诗的体裁是“七言绝句。”这首诗气势雄壮,既写了征人的哀叹,又写出了渴求良将的愿望和报效国家的志向。真不愧为“七绝诗”的压卷之作。同学们,古时战事不断,今天的世界仍不太平,世界上战争从未停止。但历史却留下了王昌龄的《出塞》这样一首渴望和平,关爱所有生命的诗篇。让我们带着体会齐诵这首诗。有能力的同学可以不看书。21古诗三首教案四年级上册第4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出塞》,背诵并会默写。(2)借助注释了解古诗的意思。(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渴望平息战事的感情。2、过程与方法:(1)以朗读、背诵的方式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2)学生能够通过交流、研讨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我们伟大祖国的灿烂文化,为我国的悠久历史而骄傲自豪及热爱和平、渴望和平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古典乐曲《十面埋伏》,引导学生想象古战场的悲壮场面。2、背诵王之焕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初步感知古人的慷慨激昂的出征场面。3、学生介绍搜集到的有关诗人的资料。教师补充。“出塞”是乐府一种曲调,此外还有“前出塞”、“后出塞”、“塞上曲”、“塞下曲”等题。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津市和平区汇文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 吉林省吉林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 浙江省杭州萧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卷 六年级下册科学
- 上半年销售工作总结
- 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计算题专项练习与答案
- 2022年初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考试题库(核心题版)
- 《创意案填写说明》课件
- 2022《创新设计》高考历史江苏专用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中外古代文明的演进-专题提升练(一)
- 【名师一号】2021年新课标版物理选修3-5-双基限时练12-原子结构
- 《典型案例分析图》课件
- 【医疗】急诊预检分诊专家共识课件
-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复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 北京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套课件
- 中国近代史纲要(完整版)
- 修井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应急方案
- 智能座舱市场与技术发展趋势研究白皮书课件
- 中级无机化学答案版
- 7、主要施工管理计划
- 潜水泵安装方案73853
- 安全操作规程(供参考)(公示牌)
- 2022年公司出纳个人年度工作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