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市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成功案例_第1页
武安市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成功案例_第2页
武安市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成功案例_第3页
武安市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成功案例_第4页
武安市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成功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示范校典型案例之一——“能力本位项目化六环节”教学模式日期:2013-09-05

浏览次数:6

“能力本位项目化六环节”教学模式

2010年9月,河北省武安市职教中心开始“能力本位项目化”课程改革,特别是2011年7月晋升首批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学校以来,我校举全校之力破解中等职业教育缺乏成功教学模式的难题,总结出“能力本位项目化六环节”教学模式。该模式在河北省首届创新教育大会和第二届中国农村教育论坛上两度交流,受到了专家和学者的高度评价。

所谓“能力本位项目化六环节”教学模式,是指在一节课或一个单元中实施的六个教学环节,即:情景导入明任务;收集资料定方案;自主协作共实施;点拨引导查过程;展示成果再完善;评估检测展升华。

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是初中毕业生中的中下等学生,大部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下生龙活虎,课堂昏昏欲睡,学生厌学,教师难教已是中职学校的一大通病。我校是一个万人规模的学校,学生程度参差不齐,教与学的矛盾表现得更为突出,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落后于时代的需要,由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缺乏成功的教学模式借鉴,难以适应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对中等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创新中职学校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我校坚持“质量立校”的战略,始终把教学改革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切入点,2009年8月以来我校按照“定向培,技巧教,情趣学,示范做”的要求,遵循“有用、能做、善导、乐学”的八字方针,指导全校的教改工作。特别是2010年8月,学校举起了“能力本位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旗帜,制定了“能力本位项目化”教学改革推进方案,结合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示范校项目建设要求,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全员培训,整体推进,自主研发的措施。先后聘请国内知名职教专家颜景信、张志增、吕波等教授到校举办了“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专题讲座,并聘请著名培训师王晓勇教授为我校60名教师开办了“行动导向教学法”一级培训班;每年的“技能学术月”,学校组织教学管理干部和教研骨干力量赴全国知名中职校和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学习教改经验。学校利用了三年的时间经过了培训领悟、试验探索、典型示范、推广普及、总结评价的教改过程,在总结国内外职业类学校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中职学生的特点,反复实践,多方求证,提炼出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抓手的“能力本位项目化六环节”教学模式。

“能力本位项目化六环节”教学模式,以学生的能力为本位,把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化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协作的能力;设计、操作的能力;以及生存和发展的能力等。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行动导向”的理念把知识、技能分解为具体的、可测评的项目或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能力提高为评价标准,做到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该教学模式使学生体会到创意、合作、展示、竞争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能力本位项目化六环节”教学模式,具体环节为:

一、情景导入明任务。对中职学生而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科性质、特点,采取灵活的导课方式,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像情景剧导入,案例导入、问题导入、故事导入、歌曲导入等,一堂好课需要教师用教学艺术把学生引入自然美妙的学习环境之中。情景导入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来完成,这是一堂精品课的序曲。

学习任务是一堂课的中心与方向,由认知、能力和情感三维目标来决定。“能力本位”就是要突出能力目标,把教学活动变成学生积极参与的动脑、动口和动手的创造活动;专业技能课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操作能力,文化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要把学习内容分解为具体的问题或任务,在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导入新课之后,要确立一堂课的学习任务,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关键在于让每一个学生都清楚明白。学习任务要指向明确,且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二、收集资料定方案。采用学生分组的形式组织学习活动。学习小组的构成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这样既便于组内帮扶,又适用于组间竞争。

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学习任务,通过阅读、调查、咨询、实地考察、网络检索等多种途径,收集相关资料,制定小组个性学习方案或任务书。学习方案或任务书中要明确操作环节、成员分工、协作内容、任务要求、评价标准。

三、自主协作共实施。这是一节课最为重要的环节,要具体实施设计方案,完成学习任务。对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而言,教师根据导学案或任务书的要求,分两步进行;一是自主学习,每一个学生要独立完成导学案或任务书上的自主学习内容、解答问题,达到检测要求;二是协作探究,学生经过组内帮扶把个人单独难以完成的或综合性的问题在组内进行交流,通过协作完成任务,利用团队的智慧集体攻克学习堡垒。自主学习应尽量避免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写作能使学生由封闭走向开放,在协作探究时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增加了课堂生机与活力。专业技能课,依据项目任务书,学生在独立完成分工任务的基础上,分工协作,完成小组任务。

四、点拨引导查过程。在“自主协作,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巡查学生自主协作的参与情况,发现学生难以克服的问题,学生难以达到操作规范时,教师要适时点拨引导,动作示范,纠偏纠错,防止学生掉队,督促小组长组织完成本组学习任务。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意进行过程检查和监督。过程检查包括;个人自查、组内互查、组间互查。通过过程检查,发现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时纠正,以防在任务完成时出现无法弥补的错误,并注意利用小组作用增强学生自我监督、自我激励意识,不留盲点和死角。

五、展示成果再完善。教师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成果的平台,展示学生的口语表达、思想感受、知识理解、独特设计、任务成果、个性与特长等。

展示过程,要依据不同的情况,可安排全体展示,或推荐小组代表完成。通过小组展示可以反映出小组个性的设计风采和创新成果,发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时,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加以修正和完善。

六、评估检测展升华。在一堂课的最后,设计检测环节进行效果评估,由学生独立完成导学案、任务书上的评估检测内容。教师提供评分标准,小组交换评分,收集评估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对当堂课的学习或操作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评价,特别是对评估检测不达标的同学要进行专门的辅导,使之课后完成学习任务。

拓展升华是一堂课的点睛之笔,让学生把当堂课的内容与学科的知识体系联系起来,把所学的知识及技能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联系起来,把当堂课的学习与终生学习联系起来,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更加强烈的学习愿望。

武安市职教中心“能力本位项目化六环节”教学模式的创新点,是把项目教学的理念引入所有学科的教学,带动了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是课堂吸引力显著提高。“能力本位项目化”六环节教学模式的实施,转化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做中学”,“做中教”,激活了课堂学习氛围,学生变得积极主动,课堂上欢声、笑语、掌声迭起,学生在课堂上找到了自我,体会到自信与成就的快乐,展示了教学改革的魅力。

二是促进了教学内涵成长和质量提升。广大教师在项目化教学改革中学到了新方法,掌握了新模式,在探索中职教育教学规律上步入了新天地,在面向企业适应岗位技能培养上,学到了教学治学的新本领,使全校近三年新增双师型教师92名,累计达到292名,占全校专任教师的92.5%;

三是促进了招生,巩固了规模。在全国中职学校招生困难的情况下,我校仍然实行划线招生,2009年以来学校每年招生3500人以上,以本市为主,外地生源也络绎不绝,成为名副其实的万人大校,省内外每年有上百批学校同仁来我校参观考察。

四是促进了“入学巩固率、就业巩固率、对经济贡献率”的大幅提升。许多中职学校存在“上学期满,下学期减,二年级人头缺一半”的现象,学生辍学率达到20%以上。我校“能力本位项目化”六环节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找到了学习的乐趣,部分厌学、逃学的学生变得爱学、乐学,2008年以来学生的流失率一直控制在5%以下。伴随着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就业市场看好,“就业巩固率”,“对经济贡献率”显著提高。学校在省市中职类学校评比中,多项指标名利前茅。

五是促进了教材开发和“技能学术”活动的蓬勃开展。在“能力本位项目化”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校整合编写了与“能力本位项目化”六环节教学模式相配套的22个专业的26种校本教材;汇集优秀教学案例,出版了本校“技能学术月”活动成果集。由王保顺校长主编了河北省送交下乡教材《党的理论与基础知识》,朱海泉、李学青副校长主编了河北省送教下乡教材《养羊技术》、《实用数学》,程秀梅、张俊贤老师分别主编了高教出版社在全国发行的中等职业教育系列教材《实用语文》、《实用英语》。完成了两项国家级课题和十四项省级课题的研究。

“能力本位项目化六环节”教学模式,符合中职学生特点和教学规律。符合市场、行业、企业、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我们将不断完善和丰富“能力本位项目化六环节”教学模式的内涵,利用国家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发展示范校的平台,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以期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示范校典型案例之二——“双百工程”强师能日期:2013-09-05

浏览次数:6

“双百工程”强师能

“同学们,这是我在武汉弗莱茵科技有限公司训练的项目,用激光打标机制作金属名片。有三项任务:激光打标机的开关程序;EZCad软件设计名片;激光打标机打印金属名片……”这是我校李金梅老师在参加完“双百工程”下车间学技能后,用能力本位项目化教学法授课的场景。

武安市职教中心自2011年晋升首批国家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学校以来,不断加大校本培训力度,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以第二届“技能学术月”活动为契机,提出了“百名教师下车间学技能、百名教师对岗位修业务”的“双百工程”,旨在通过对骨干教师的培养,造就更多的现代化“双师型”教师和“多面手”管理队伍,实现以内涵成长促外延提升。经过两年“双百工程”的打造,117人下车间成为了双师型教师,104人对岗位修业务成为了多面手管理人才,使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车间+技能+课堂>双师型

学校启动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之初,在师资配备、师资培训、教师技能赛、教学、教研教改等多方面虽已达到评选国家级示范校标准,但放眼学校发展,师资队伍建设仍是发展的瓶颈所在:一是教学改革仍滞后于企业岗位所需。实践性教学、高效课堂、魅力课堂建设仍有差距,项目化教学还在逐步推行过程中,“校本革命”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尤其缺乏在国内相关行业和领域享有较高声誉的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

国家级中职示范学校品质的打造,依靠现代化的双师型队伍。而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又决定着国家级示范学校的整体内涵水平,有名师才能出高徒,当名校必须有名师。而我校有学生上万人、教职工700余人,多数专任教师处于专业理论性强、讲课能力强,而理论结合实践能力差、动手能力差的“半把刀”状况。为此,我们结合国家级示范校的要求高标定位,内涵挖潜,把对现有教师的再教育再培养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根本,依据35个专业特征,精心规划,全力实施以“下车间学技能”为重点的“双百工程”。首先从重点专业汽修、机电、计算机、财会、医护、焊接、农林等选派100余名骨干教师、分期分批参加国家、省和本校的对口到企业下车间实践活动。为不影响正常教学,在时间安排上,以利用节假日、双休日、寒暑假为主,脱产培训为辅。还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政策和考评措施。机电部专业教师任宝霞从去年以来,挤出周末和节假日,到本市一汽大众4S店维修站跟班“挂职”实践,与师傅结对子,在车间一线学检测、观仪表、练拆装,将理论原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累计用了70多天时间就掌握了在书本和教学岗位上怎么也学不到手的技能。随后在实际教学中将课堂当车间,老师变师傅,学生当徒弟,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有机结合,使教的过程得心应手,学的过程兴高采烈。计算机部秦菊平、王军方老师在北京英科公司脱产学习通信运营专业技能后,将该专业引进到校,从教学、实训到设备运用管理都成为新型科技推广的“引路”人。岗位+业务+特长>多面手

结合“双百工程”的实施,武安市职教中心大力倡导“创建学者型领导班子,争当多面手管理队伍”活动,选拨100余名重点岗位管理人员、中层和校级干部,走出校门到国内外对口的大专院校和企业岗位练兵,进修业务。呈现出博采众家之长,抢占市场先机,增强多面手管理才干的局面。农林部部长任军婷,2012年参加中国教师赴德国“现代农业经济专业培训”,两个月时间学到了对方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和专业技能,将“拿来”的岗位业务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把强化师生管理、培植主打品牌作为农林专业整体发展的“增长极”。她亲自辅导农业类种子质量检验项目的学生参加全国技能比赛,连续两年获得二等奖。

培育“多面手”管理技能人才,还体现在对重点专业的拓展和综合管理的能力上。学校戏艺部副部长李淑梅参加北师大播音主持岗位培训后,将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该岗位发展目标相对接,开辟了音乐、播音主持、美术等社会文化艺术专业,形成适合中职生和市场需求的特色鲜明的招生、就业、升学的竞争力。德育处主任任雷英通过参加两所大专院所和企业的实习培训,积极创新学生养成教育、班主任管理和国际生态学校创建,使这些工作走在了全省同类学校的前列,成为学校管理队伍中的“多面手”。教材知识+教学模式+创新实践>强师能

通过“双百工程”推进了教材与技能对接、教学模式与岗位需求对接、课堂与学生的职业生涯对接,进而推进了“校本革命”的创新实践。

围绕国家级示范校课程体系开发的实践,校长王保顺通过参加国家骨干校长培训和深入“送教下乡”一线授课,解决了老教材不适应新学员的问题,带头编写了“送教下乡”教材《党的理论与基础知识》,副校长朱海泉和李学青通过多次参加国内外业务进修,深入课堂,研究教材,分别编写了《养羊技术》、《农村实用数学》等,这些书都被列为全省“送教下乡”通用教材,并荣获国家级创新教材一等奖。

创新教学模式是检验“双百工程”实际效果的“晴雨表”,也是从真正意义上增强广大教师教学能力的关键。近年来,学校大力推行“能力本位项目化六环节”教学模式改革,参加“双百工程”的221名教师成为此项教学改革的主体,其“过关率”达到98%以上。财会部李现彬、计算机部高鑫、综合部孟虎山、农林部陈田生等老师,把下车间学技能的收获应用于能力本位项目化六环节的课堂实践中,使教师变成了“准师傅”、学生变成了“准员工”,创建高效课堂、精品课堂、魅力课堂蔚然成风。许多外培老师将活学活用的技能反哺于寓教于乐,寓乐于学的第二课堂活动,家电维修、电工、刺绣、绘画、书法、烹饪、文学等28个兴趣小组悄然兴起,参加人员达1380人,师生个人特长得到展现,拓宽了广大师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表1:武安市职教中心“双百工程”参训教师人数统计表参训类别下车间学技能对岗位修业务人数合计时间2012年2013年人数小计2012年2013年人数小计人数101161172480104221

与此同时,学校为进一步加大紧缺专业带头人的培养,针对示范校项目建设中师资队伍、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本着实事求是、专业需求、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原则,依照项目建设任务书的总体要求,优先选拔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外出培训,各级培训情况如下:(表2)。表2:武安市职教中心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统计表级别出国培训国家级省级培训项骨干教师

培训骨干教师

培训青年教师

企业实践专业带头人

提高培训专业带头人

基础培训人数5297245

我校倾力打造名师工程,注重省市级优秀、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名教师的培养,近年来,取得市级以上各项荣誉如下:(表3)表3:武安市职教中心教师武安市级以上荣誉统计表荣誉名称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名教师教学能手专业

带头人级别省市武安省市武安省武安省市武安武安人数4560216841986147

总之,经过两年以“双百工程”为主打的师资培养,我校在不断攀升中实现了自主跨越,多个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一是面向企业、行业、农村、社会市场的办学理念得到进一步提升,确定了“定向培、情趣学、技巧教、示范做”和“举升学龙头,舞就业龙身”的教学方略;二是符合职业教育根本属性,寓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统一的教学模式得到有效拓展,突出体现在教师不仅学会了车间岗位新技能,而且学到了工厂精神和师傅的职业操守,为教育广大学生规划职业生涯,奠定了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三是广大教师的“双师型”和管理队伍的“多面手”本领显著提高。参加“双百工程”的“双师型”教师由原来的62%提高到91.8%,其中三分之二的人员取得了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在武安市两届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评选中,有19人荣获“三名”称号;四是对国家级示范校项目建设起到引擎作用,参加“双百工程”的教师多数都是学校四个重点专业、两个配套项目的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工学结合及校企合作等重点环节的骨干和“领军”人物,有效解决了示范校内涵发展的动力要素问题,对学校的长远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五是校风、师风、学风和办学质量与日俱增。将企业的精神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中,形成了新的职教精神,在车间岗位上学到的新科技变为学校开启“技能学术月”活动的力量之源,每年承担或完成10项以上国家、省级教研课题,广大教师提供调研报告210篇以上,对口升学连续13年蝉联河北省绝对第一,2013年再创历史新高。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100%,招生形势愈加火爆,今年该校完成招生3680名。武安市职教中心这面国家级中职重点名校、大校、强校的旗帜,已在太行山区、冀南大地上迎风飘扬!“真正的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就不成其为教育。”

我校把“厚德”放在校训的第一位,我们更看重的是教出好的人,与教出好的成绩相比,一个人的品德永远在他所掌握的技能之上。我们不只是教授学生技能,我们更要教授学生养成高尚的品德。

针对学生个性化特征,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伦理道德等融入学生德育养成塑造和开发励志乐群文化的重要范畴,确立了“以人为本”“以德立校”的方略。

每周利用升旗仪式这一平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精心确定讲话主题,围绕“爱国、爱党、爱家乡、爱父母、爱同胞、爱自然、安全、卫生、文明守纪、学习、感恩教育”等方面开展对学生教育。从思想到品质、从守纪到常规,从安全到卫生、反复讲、周周讲,强化学生认知,形成行为习惯,营造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校园氛围。

利用校内外德育教育基地——中共中央晋冀鲁豫军区旧址、武安市烈士陵园、武安市东山文化公园等,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全体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优秀的革命传统教育。学校依托校外德育基地构建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如每年的学雷锋日、全市文化节、运动会、歌咏比赛,都由班主任带队,投身于集体志愿者的行列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在养成教育的实践中,提高了他们爱集体、爱师生、爱环境的精神境界,营造了和谐仁爱的文化氛围。

学校的军事化训练、军事化管理是学生养成教育的一个亮点。学校对新入校的新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军事化训练,通过军训,同学们不仅学到知识,煅炼了身体,还体验到了军人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爱国奉献、勇于牺牲的优良作风。并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生活中也要发扬这种精神。

坚持举办迎元旦文艺晚会、庆“三八”文艺演出、迎新生文艺晚会、“五四”歌咏比赛、电影晚会、戏曲晚会等来丰富全校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缓解师生们工作和学习中的压力。

制定德育主题方案,在七个教学部落实“六个一”工作目标体系,即:每周一次国旗下励志教育讲话、每周一次德育班会、每月一次互助活动、每学期一次“文明风采”活动、每季度一次社会公益活动、每周一次劳动活动,以此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品行……

武安,千年文明古县,璀璨太行明珠。追溯历史,这里有磁山文化遗址;坐而论今,这里是红色革命圣地。商帮、戏曲、冶炼、民俗,物华天宝;平调落子、固义傩戏、东通乐赛戏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文荟萃。武安市职教中心扎根在这片文化沃土之上,将迎风沐雨,成长为参天大树。示范校典型案例之四——中职办学质量“六率”评价机制日期:2013-09-05

浏览次数:3

中职办学质量“六率”评价机制

武安市职教中心在全面建设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的过程中,为实现“大规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目标,围绕“办学质量和效益评价机制”展开深入研究。反复探索实践,形成了“六率”评价机制。王保顺校长《以“六率”来评价中职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一文在《中国教育报》、《华夏教师》等多家报纸和杂志刊载,受到各级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六率”评价机制是对以系或专业部为管理模式的中等职业学校,从“入学率”、“入学巩固率”、“就业率”、“就业巩固率”、“升学率”和“对经济贡献率”等六个方面,对各个系或专业部进行综合量化考评的一种评价机制。这一评价机制,适用于对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部的长效评价,也适应于对各中等职业学校的综合评价。

武安市职教中心建校20年来,在办学质量评价方面,走过了很多弯路。由于中职学校专业众多,学科庞杂、生源素质参差不齐,评价中职学校办学质量始终是困扰中职学校和职业教育管理部门的一大难题,完善中职学校质量评价机制势在必行。

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我们把各专业部教学质量和效益的评价作为一项重点工程,结合我校七部发展现状和当前评价方案,经过了调查研究(问卷调查、随机座谈、企业反馈)、整理分析、集中研讨、反复实践和总结提炼五个阶段。2010年9月,德育处、教务处、教科室、就业指导处等部门分工合作,围绕“如何完善中职学校各教学部门教学质量和效益的评价机制”,对各教学部负责人、教师和学生问卷调查、随机座谈,收集企业用人单位反馈信息等。2011年3月,对调查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分项研究,形成评价机制草案。2012年2月,形成了中职办学质量“六率”评价机制。

“六率”评价机制是一种指导、评价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新型机制,“六率”具有内在的整体性与协调性,它系统地、直观地揭示了中职学校办学、教学、管理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找到了中职学校提升内涵、可持续发展的增长点,客观反映了中职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以下是对“六率”评价机制内涵的具体阐释:

一是从“招得进”看“入学率”。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在由多年的粗放规模发展转变为内涵质量提高阶段后,保持相当的规模仍是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的主旋律,在一个区域范围内,中等职业学校每年的招生数量与当地生源比的“入学率”,直接决定了该学校未来的发展趋向或培养质量,而每个专业教学部的招生数量与其他专业招生人数的“入学率”也决定了该专业的发展。

由于近年来我国初中毕业生数量逐渐下降,新的民办中职校的增多和中职校招生政策的相应调整,使得相当多的中职校面临“抢米下锅”的境况,“入学率”成为一些中职校兴与衰的命根子。武安市初中毕业生2007年12356人,到2011年只有9445人。与此同时,全市新增民办中职校3所、新增普通高中1所。这些都给我们武安市职教中心这个老牌的万人大校提出了挑战。学校依靠多年打造的品牌、实力、质量、规模优势,对招生工作“压死责任不含糊,加强调度不间断,跟踪问效不打折,兑现奖惩不动摇”,有效规避了招生风险的压力。2013年在市场竞争激烈、不利因素增多的情况下,仅用20多天时间,就超计划完成了3680人的招生任务。从“招得进”我们看到了学校多年来稳定质量所养成的魅力,在“入学率”职普并重中展现出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二是从“留得住”看“入学巩固率”。“留得住”是检验办学和管理质量的“晴雨表”,只有“留得住”才能保证“入学巩固率”。在不少中职校,新生先入学后退学,甚至辍学、逃学的情况见怪不怪,形成“上学期满,下学期减,二年级人头缺一半”的尴尬景况。究其原因,多数学校存在着教学模式、管理方式、课程设置、专业定位、校园环境等与学生的适应性需求相脱节的问题。

鉴于此,我们学校从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入手,围绕提升内涵质量,确定了“定向培、情趣学、技巧教、示范做”的理实一体化办学理念,让课堂跟着岗位目标走,教学模式跟着学生走,学生养成跟着职业生涯走,大胆改革评价体系,将新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入学巩固率”纳入管理全过程,从业务处室、各专业部到每个年级班主任,从教学环节到对学生管理的具体岗位,都制定了定时定位动态考评、检测、防控的办法,有效解决了“留得住”的难题,使二年级以上学生入学巩固率保持在95%以上。

三是从“走得顺”看“就业率”。“走得顺”是中等职业学校“短平快”培养的基本目标,也是学生职业生涯的拐点,更是市场对技能质量的直观检验。对于中职校学生来说,专业的选择非常重要,“以专定能,以能定向,以向定职”决定了他们能否有“走得顺”的职业前景;对学校来说,强化会动手、会创新、会竞争的“德能型”人才培养也十分重要,这为学生的就业、创业奠定了基础。

我们学校将全力培植“当家”专业与指导学生精选“立身”专业有机结合,允许学生自主挑选专业、重新转换专业,允许分流生、复读生“插花”进班,允许升学就业两不误。通过组建校企合作的冠名班和工学交替的顶岗实习,使技能型定向培养在课堂准车间、车间准岗位、学生准员工的理实兼操中得以锻炼和提升,已连续5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

四是从“叫得响”看“就业巩固率”。“叫得响”是毕业生就业后岗位环境对其的评价。近年来,随着中职生集聚就业态势的形成,一些学生择业不稳定,从岗不适应,就业即失业,上岗即下岗的现象比比皆是。究其原因,除了劳动力市场“用工荒”给就业者带来更多择业机会外,一个内在因素就是中职校培养质量不高,导致学非所用、对岗不准。

我们学校在定岗培养过程中,把塑造“叫得响”的业务骨干、技术标兵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考评学生的就业率与就业巩固率有机统一,做到既栽苗,又成树。使这些“叫得响”的毕业生一年后的就业巩固率保持在80%以上,学生找到了较为理想的归宿,学校也找到了订单培养的最佳合作伙伴。

五是从“考得上”看“升学率”。让有志深造的中职生通过对口升学这个“立交桥”向高等院校迈进,是国家对职业教育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需求的战略决策,也是从客观上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本质所在。

我们学校自1999年开始,把对口升学作为“强师能、提生质”的重要抓手,层层分解任务,强攻教研教改,瞄准发展空间广阔的涉农、财会、计算机、机电、汽修、幼教等十几个专业,与省内外16个高等学校对口升学,每年参考学生数占到了全校毕业生人数的一半,圆了许多学生由中职向高职“金榜题名”的梦。2013年学校专科以上上线人数1139人。学校输送出的这些中职生经过高层次培养,毕业后有40%以上的学生回到本地或本校工作,许多成为当地经济建设的“领军”人物。

六是从“吃得香”看“对经济贡献率”。中等职业教育对经济的贡献率,应该体现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能型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上,体现在学校承担的服务“三农”、解决民生的功能上。

我校建校20年来,先后为当地输送了3万名技能型人才,其中18%成为了企业中层以上管理者或民营企业家。这些“吃得香”的技能型人才,成为建设绿色武安、实力武安、和谐武安的重要支撑力量。

“六率”评价机制在武安市职教中心计算机、财会、农林、综合、机电、装备制造和戏曲等七个教学部实行以来,发挥了它严格约束、正面引导、积极推进、良性竞争的正能量作用,平衡了不平衡,协调了不协调,完善了不完善,使全校各项工作杂而不乱,有序开展,竞争中兼顾全局,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大好局面。2012年入学人数3586,入学率30%,不包括分流生458名,外省市学生人数57名,二年级以上入学巩固率达95%以上;2013年入学人数3680人,入学率32%;连续2年毕业生就业率100%,就业巩固率保持在80%以上;2012年学校专科以上上线人数914人,上线率高达99.89%,2013年学校专科以上上线人数1139人,上线率高达99.91%;

总而言之,“六率”是评价办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参数,“六率”之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六率”评价机制反映了中等职业学校的本质属性,能够客观评价中职学校及各系或专业部的办学质量和效益。创新中职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用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思路,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推动中等职业教育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示范校典型案例之五——传承地方戏曲文化培养文化艺术人才日期:2013-09-05

浏览次数:5

传承地方戏曲文化培养文化艺术人才

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校的建设,给武安市职教中心社会文化艺术部的武安地方戏曲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注入了活力,抢救、传承、弘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安平调、武安落子两剧种工作有序展开:致力培养了一批潜心地方戏曲艺术、德艺双馨的专门人才;创作了一批地方戏优秀作品;挖掘、整理了一批珍贵的地方戏曲史料。

一、戏曲艺术专业的创办

1998年2月24日,武安市职教中心举行了首届武安平调落子戏曲艺术专业教学班。

1997年暑假,时任校长杨有良到山西参加一个同学老乡会,席间有一位女同学为助兴,唱了一段武安落子《吕蒙正赶斋》,结果那些年逾半百的老领导、老朋友们听得是泪流满面,几近失态般连声叫好。

杨校长深受触动。他深知:武安平调落子影响深远,20世纪50年代,曾在北京向毛主席、周总理、邓小平等中央首长演出过,还一度被议定为河北省的省剧(后定为河北梆子为省剧)。武安平调、落子曾向南发展到浙江宁海,向北到东北通化,在山西、河南一带广为流传。可是现在武安平调落子已到濒临灭种的境地,传统剧目和传统演唱技艺濒临失传,一些平调落子老艺人的相继去世,后继无人,难道这传承了几百年的地方戏曲艺术就要“断流”了吗?作为一个职业学校的校长,作为一名戏曲艺术的爱好者,在这种时候是不是该做些什么?想到这儿杨校长蓦然有了一种使命感、一种责任感、一种急迫感。回来后,杨校长多次跑武安市委、政府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办起了武安平调落子戏曲艺术班。

学校首届武安平调落子戏曲专业教学班,招收2个班84名学员,学制5年,和文体局联办,根据市长办公会纪要要求,由职教中心出场地、出文化课教师,文体局出专业教师,毕业生由市剧团择优录用。

1998年8月,秦现仓校长到任负责学校全面工作。2002年,第一届戏曲艺术班学员毕业,由于武安市平调落子剧团和全国戏剧行业一样步入低迷状态,不能对毕业学员进行“择优录用”,学校与武安市文体局合作办班便不再继续。从此,学校领导大胆决策,开始走上独立开办戏曲艺术专业班的路程,进行了第二次招生,招收了一个班52名学员,并择优留用第一届学员10余人从事排戏和助教工作。

2009年8月,王保顺校长到任负责学校全面工作,为巩固戏曲艺术班办学成果,培养地方戏曲后继人才,挽救濒临灭种的武安市平调、落子两大地方文化艺术瑰宝,以传承弘扬地方戏曲文化为载体,宣传武安历史,弘扬武安人文精神,于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招收戏曲艺术专业学生,。2011年,为了进一步发展和壮大该专业的办学规模,逐步拓展专业设置,适应时代发展,经校领导研究决定,将戏曲艺术部的教学体制进行了系统的改革,该部重点招收的专业为:音乐、舞蹈、戏剧等社会文化艺术类专业,为喜爱音乐、舞蹈和戏剧、戏曲艺术的学生创造了学习条件和升入高等艺术院校深造的机会。通过戏曲艺术以及社会文化艺术类各专业的发展壮大,辐射带动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普及和多样化的开展,使我校成为一所具有鲜明特色、充满活力的文化艺术传承学校。2012年,戏曲艺术部在原有五个特色专业的基础上,开设美术和影视编导两个新兴热门专业,截至目前在校生124名,成为学校乃至河北省中职教育界的一大亮点。

二、戏曲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及传承创新

1、聘请名师

在1998年首届戏曲艺术班开班典礼仪式上,武安市平调落子著名表演艺术家,被国家文化部确认为武安平调落子传承人的杜银方老师对刚招收来的同学们说:“武安平调落子就是我的命,如果它能在你们这儿得到传承和发展,我就是豁出这条老命也值了”。杜老师的话感染了大家。带着这份感动和激情,师生们投入到了武安平调落子紧张的教学工作中去。

为了让学员和名家、名角近距离接触学习,学校先后聘请:河北省文化厅原副厅长、国家一级编剧孙德民、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著名导演魏青、邯郸市文化局艺术研究所国家一级导演袁锡章、国家一级演员房志彬以及我市平调落子专业人员陈淮山、路有宽、白敬忠、白诺夫、李巨梅、孙巧凤、王宏伟等专家教师到我校进行教学和艺术指导工作。目前有原邯郸市平调落子剧团著名鼓师、国家一级伴奏员杜延明,武安市平调落子剧团退休老艺人、著名戏曲作曲家孟永祥,著名平调落子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王海云,著名器乐演奏家李艳红等武安平调落子精英在校任教。

这些名人,名角、名家的加入,让学生们学有榜样,做有示范,戏曲艺术班从一开始就站到了一个高起点,在他们的精心培育下,培养出了像史邓海、高传江、韩玉杰、韩玉娟等器乐演奏员,李秀钊、朱静娜、安雪娇、张琴、陈玉娟、李娜等优秀戏曲演员。

2、外出培训

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武安职教中心2012年开始的“双百工程”的实施为戏曲艺术部的创新发展提供机会,学校先后派李淑梅老师、史邓海老师分别到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音乐学院进行了为期三个月和六个月的培训。组织27名专业课教师参加了《新时期专业技术人员道德建设》(公修课)、多媒体教学设备规范使用、教师实践能力提升与专业技能训练等为内容的继续教育培训。注重校际合作交流,组织有关教师和领导赴北京、张家口、青岛、邢台、邯郸、山西等地相关院校考察、学习艺术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工作。

3、勤于实践

戏曲艺术班成立之初到现在共下乡演出1600余场,国家级示范校建设的两年内,共下乡演出160余场。所到之处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而我们的学员也增长了技艺,开阔了眼界,扎进了戏曲艺术的“泥土”之中。

难忘2005年4月到涉县郭口村(革命老区)那次演出,让大家印象深刻。下午我们戏曲艺术班刚进村,就被围观了,原来当地村民一看竟然都是些十二三、十五六的孩子。怀疑、叹气的声音让学生们憋了一口气,第二天下午的演出正常进行,正当武安平调落子剧《杨八姐游春》第一折将结束时,观众们竟然纷纷把火腿、糖果、饼干等吃得东西往舞台上丢,村主任告诉我们这是当地的风俗,说明当地的百姓特别喜欢我们,才会把自己认为的好东西,甚至是不舍得吃的东西,用这种方式送来。如果演的不好,就会起哄往台上扔杂物。真是这样,学校戏曲班演出所到之处,总是场场观众爆满,不但受到中老年观众喜欢,还吸引了大量二三十岁的年轻观众喜欢上了传统戏曲。

我们戏曲艺术班成立之初就定位,我们不能闭门造车,我们要走出去,到有深厚戏曲文化底蕴的老百姓中去,向他们学习,跟他们交流。经常有这样的情况,那些老戏迷们在学生练工的档口,找到学生交流,有的还唱上几嗓子作示范,有的给我们提意见:你们的老腔老调不足啊。每次演出期间我们都有一个交流会,让同学们和老乡直接面对面交流、学习,认真聆听来自基层的领导和群众的建议,把蕴藏在民间的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出来,学以致用。

4、改革教学

社会文化艺术专业特别是戏曲专业是一个特殊的专业,它有着独立的专业特性,另学生年龄跨度大,文化课水平参差不齐,传统的教学法在这根本行不通。为此,我们首先从组织形式上进行了改革:分设文化课、公共课、专业课:其次在专业课教学上突破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教学方式。尤其是国家级示范校资金的到位,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让戏曲传承不再是教师单纯的讲解。张琴给我讲了一件事,她在《罗衫记》中饰演老生——姚达,要带上大髯口,俗称大胡子,有一个用袖子把髯口打开的动作,老师怎么讲她都做不好,后来结合多媒体教学,一帧一帧地看,很容易就掌握了。

最成功的课堂改革是,根据戏曲艺术专业教学特点结合我校的项目化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创出了:a、叙情景,明任务(教师讲述剧情,明确任务)b、分角色,共研究(分配角色,一个角色ABCD四人来演)。c、自构思,要创新。d、分别演,齐观赏。e、专家评,互学习。f、共探讨,综合高(把四人优点综合,共同提高)。六步教学法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分析、研究、合作、创新各方面的能力。

5、继承创新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从2002年戏曲班排练整本戏开始,戏曲班戏曲表演教学十分注重在继承和创新上求得突破。一方面针对中国地方戏曲传统韵味的丢失,另一方面注重地方戏曲与现代艺术元素的有机结合,探索出一条既保留地方传统韵味又融合现代艺术元素的戏曲艺术表演教学之路;在唱腔和念白上要求以方言行腔发音,归韵到普通话韵上,借鉴京剧上口字发音,注重武安方言的上口字发音方法,挖掘保留符合古汉语和现代汉语语法的武安方言土语,很好的解决了武安土语放在舞台上不土的问题;在表演上最大限度吸收现代歌舞流行元素,以吸引青少年观众;在音乐作曲创作上,既保留原汁原味的传统平调落子韵味,又在一些过度伴奏中增加流行音乐内容,还吸纳其他戏曲和乐曲的成分。

在教学的同时,我们还挖掘整理了一批武安平调落子濒临失传的瑰宝,如:《武安平调落子脸谱集》、《武安平调落子音乐表演基础》、《武安平调落子唱腔入门》、《演员舞台实用手册》、《武安平调落子曲谱集》等,辑结了9个平调落子剧本曲谱,每册曲谱集后均附有《部分平调常用锣鼓经》,另有10余个平调落子剧本曲谱正在整理中;还制定了各专业课技能考核标准;丰富了课件库、电子教案库,目前音乐、图片、视频资料库也正在后期制作完善阶段。

我们还创作、排练出武安平调现代戏《太行情》;改编排演出武安平调古装戏《杨八姐游春》、《罗衫记》、《妯娌教子》、《秦香莲》、《霓裳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