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抗高血压药-课件_第1页
第25-抗高血压药-课件_第2页
第25-抗高血压药-课件_第3页
第25-抗高血压药-课件_第4页
第25-抗高血压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五章

抗高血压药第二十五章抗高血压药(antihypertensivedrugs)又称为降压药(hypotensivedrugs)主要能降低动脉血压

----用于治疗高血压病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如脑血管意外(脑卒中)、慢性心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等抗高血压药(antihypertensivedrugs)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1999年WHO/国际高血压联盟将高血压定义为:未服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类别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正常血压<130<85正常高值130-13985-89Ⅰ期高血压(轻度)

140-15990-99Ⅱ期高血压(中度)160-179100-109Ⅲ期高血压(重度)>180>110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常见的临第Ⅰ期(小动脉痉挛期):轻型,舒张压90~99mmHg,

有头痛等,不损害重要脏器第Ⅱ期(小动脉硬化期):中型,舒张压100~109mmHg,

----轻度器质性病变:心脏病—心肌肥厚、心悸第Ⅲ期(小动脉病变期):重型,110~120mmHg,

----损害重要脏器

----合并心、脑、肾、小动脉器质性病变高血压危象(或高血压脑瘤)血压骤升至200/120mmHg以上,并具有突然剧烈头痛

,恶心,昏迷,内囊出血,对侧肢体瘫痪第Ⅰ期(小动脉痉挛期):轻型,舒张压90~99mmHg,

第25--抗高血压药-课件第25--抗高血压药-课件第25--抗高血压药-课件第25--抗高血压药-课件高血压的分类:

1、原发性----90-95%,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是在遗

传、环境等各种因素影响下,血压调节

功能失调所致,目前尚无针对病因的根

治方法

2、继发性(症状性)----5-10%,是某种疾病的一种

表现,如继发于肾动脉狭窄、妊娠、药

物等所致

如肾炎病人:浮肿、蛋白尿、高血压三大症状

高血压的分类:发病机制:以神经----肾素学说为主精神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神经系统常处于紧张状态)大脑皮层功能失调皮层下及血管运动中枢功能紊乱交感节前纤维兴奋交感节后纤维兴奋小动脉收缩肾缺血肾小球旁细胞β

1R肾素血管紧张素元血管紧张素Ⅰ

血管紧张素Ⅱ

醛固酮水、钠血容量外周阻力血压收缩血管转化酶心脏β

1R心收缩力心率心输出量血压发病机制:以神经----肾素学说为主精神因素(长期精神紧张-*高血压时,减压反射仍存在,但调节水平提高了*由于血压长期升高,引起小动脉收缩至痉挛小动脉硬化

------心、脑、肾等功能障碍及眼底病变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血压愈高,心、脑、肾的并发症也愈多,寿命愈短*高血压时,减压反射仍存在,但调节水平提高了§1

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

正常调节血压的生理因素很多,但直接影响动脉血压的调节的基本因素有:

(1)外周血管阻力(2)心脏功能(3)血容量这些因素主要通过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调控来保持血压的相对稳定目前使用的多种抗高血压药,可通过不同方式直接或间接影响这些环节而发挥降压作用§1

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正常调节血压的生理因素抗高血压药根据其作用部位,可分为以下几类:一、利尿药氢氯噻嗪二、交感神经抑制药

1、中枢性降压药:可乐定、莫索尼定、甲基多巴

2、神经节阻断药:樟横咪芬

3、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药:利血平、胍乙啶

4、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α1受体阻断药:哌唑嗪

(2)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美洛托尔

(3)

α和β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抗高血压药根据其作用部位,可分为以下几类: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剂:卡托普利

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阻滞药:氯沙坦

3、肾素抑制药:雷米克林四、钙拮抗药:硝苯地平、尼群地平五、血管扩张药(直接扩张):肼屈嗪、硝普钠六、新型抗高血压药

1、钾通道开放药:米诺地尔、吡那地尔

2、前列环素合成促进药:沙克太宁

3、5-HT受体阻断药:酮色林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2

常用抗高血压药物一、利尿药----氢氯噻嗪[药理作用]

----降血压,作用温和、确实

*可使收缩压、舒张压成比例地下降

*单用时作用较弱,合用能增强其他降压药的作用

§2

常用抗高血压药物一、利尿药----氢氯噻嗪降压机制:

早期或短期应用:排Na+、H2O,利尿----血容量

后期:排Na+

后,血管壁细胞内Na+

降低Na+-Ca2+

交换,细胞内Ca2+

血管扩张儿茶酚胺敏感性

②诱导动脉壁产生扩血管物质:激肽、PGE2

第25--抗高血压药-课件

[临床应用]

1.

单独应用治疗轻度高血压

2.

联合应用治疗中、重度高血压(为基础降压药)[不良反应]

1.低血钾、钠、镁

2.高血脂、高尿酸、高血糖、降低耐糖量

3.肾素活性增加(血管壁Na+含量下降引起)

----合用β受体阻断药可避免[临床应用]二、钙拮抗药----硝苯地平、尼群地平、拉西地平、氨氯地平[抗高血压作用及机制]

----抑制Ca2+内流(L-型钙通道)

1.

舒张动脉作用明显(尤以冠脉、脑血管敏感)

2.

逆转高血压所致左心室肥厚

特点:降压时不降低重要器官血流量,不引起脂质代谢和糖耐量的改变二、钙拮抗药[应用]

1、硝苯地平(短效)(1)轻、中、重度高血压(2)亦适用于合并心绞痛或肾脏疾病、糖尿病、哮喘、

高血脂症及恶性高血压者(3)降压时易致心率加快,可与β受体阻断药合用(4)目前多推荐使用缓释片,以减轻迅速降压时造成的反

射性交感活性增加2、尼群地平(中效)对血管松驰作用较硝苯地平强,降压作用温和而持久[应用]3、拉西地平(长效)

**不易致心率加快和心搏出量增加,用于轻、中度高血压降压作用起效慢,持续时间长,每日服一次

**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4、氨氯地平(长效)降压作用比硝苯地平平缓,持续时间较长,每日服一次3、拉西地平(长效)附:粉防已碱

*为中药粉防已根中所含的生物碱

*实验证明能抑制钙通道(T及L型),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静注还可用于重度高血压及高血压危象

*无严重不良反应,少数患者有轻度恶心,上腹部不适等附:粉防已碱

三、β受体阻断药

(一)普萘洛尔(心得安)

[抗高血压]

**

静脉注射普萘洛尔后可使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

但反射性交感兴奋使外周阻力增高,结果血压略降

或不降

**

长期用药后交感N反射性使外周阻力增高的作用逐

渐失去,血压缓慢下降

----降压作用缓慢、安全、可靠(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长期使用不产生耐受性)三、β受体阻断药

[作用机制]

心脏β1R:心输出量肾小球旁细胞β1R

:肾素突触前膜β2R(正反馈):抑制正反馈—NA释放中枢兴奋性神经元上的βR

:外周阻力2、改变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3、增加前列环素(PGI2)的合成1、阻断[作用机制]1、阻断[临床应用]

各种程度的原发性高血压

1.

作为抗高血压的首选单独应用心输出量及肾素活性高----疗效较好高血压伴心绞痛、偏头痛、焦虑症----较为合适

2.

联合用药

----与利尿药、血管扩张药合用可提高疗效[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主要为:

抑制心脏、诱发哮喘

----心功能不全、哮喘患者禁用

避免晚间给药,以免产生恶梦、失眠、忧郁等[不良反应](二)其他阿替洛尔拉贝洛尔卡维地洛阻断受体β1(选择较强)β2(影响小)β1、β2α1

β1、β2α

应用各型高血压各型高血压高血压急症轻、中度高血压(二)其他阿替洛尔拉贝洛尔卡维地洛阻断受体β1(选择较强)四、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ACE)抑制药

(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inhibitors,ACEI)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在血压调节及体液

的平衡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药理作用]

扩张血管----血压

四、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ACE)抑制药(angiot[作用机制]

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ACE)

1.减少整体RAS的AngⅡ的形成

(1)直接扩张血管(2)减少醛固酮分泌----血容量

----这是ACEI改变血流动力学的主要因素,也是用

药初期血压下降的原因

----但AngⅡ生成减少,可反馈促使肾素释放增

加,部分对抗降压效应血压[作用机制]血压2.减少血管局部RAS的AngⅡ的形成

降低交感N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扩张血管—血压*局部RAAS对心血管系统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血管中局部产生的AngⅡ可增加血管的收缩性,

并促进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从而导致血管收缩,

血压升高

*ACEI与组织中的ACE的结合较持久,因此对酶的抑制

时间更长,进而减少NA释放,降低交感N对心血管系

统的作用,有助于降压和改善心功能

**此作用与药物的长期降压有关2.减少血管局部RAS的AngⅡ的形成3.减少缓激肽降解

----扩张血管----血压

ACE(即激肽酶Ⅱ)是一种具有多种底物的酶,其可降

解组织内缓激肽(bradykinin,BK)为失活肽当其受药物抑制时,组织内的BK降解减少,局部血管

BK浓度增高。BK是血管内皮L-精氨酸-NO途径的重要

激活剂,它作用于内皮的缓激肽B2受体而引起血管内皮

超极化因子(endothelium-derivedhyperpolarizing

factor,EDHF)及NO释放,因而发挥有力的扩血管效应

及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粘附功能此外,BK可刺激细胞膜磷脂游离出花生四烯酸(AA,

促进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增加扩血管效应3.减少缓激肽降解[作用特点]1.

降压但不引起交感N反射性兴奋而增加心率

----适用于各型高血压2.

与利尿药合用治疗中、重度高血压,可使疗效增加,不良反应降低,适用于肾性高血压,及顽固性心衰3.

可防止和逆转高血压患者血管壁的增厚和心肌细胞增生肥大,保护心脏4.

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5.

长期应用不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和脂质代谢障碍,可降低糖尿病、肾病和其他肾实质性损害患者肾小球损伤的可能性[作用特点]

五、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受体)阻断药

----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

AT1

分布于血管平滑肌、心肌、脑、肾及肾上腺皮质

(调节心血管功能)

AT2

分布于肾上腺髓质、CNS(与调节心血管无关)[作用及机制]

选择性地与AT1受体结合,阻断AngⅡ引起的血管收缩

----降压[应用]

各型高血压五、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受体)阻断药

附:循环中AngⅡ的生成以ACE作用为主,而组织中的AngⅡ的生成则以糜酶为主由于ACEI不能抑制AngⅡ生成的非ACE途径,故不能完全阻止组织中AngⅡ的生成。并且ACEI抑制激肽酶,使缓激肽、P物质堆积,可引起咳嗽等不良反应。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可直接阻断AngⅡ的缩血管作用而降压,与ACEI相比,选择性更强,不影响激肽的降解,对AngⅡ的拮抗作用更完全,不良反应较ACEI少,而成为继ACEI后的新一代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附:

§3其他经典抗高血压药物

一、中枢性降压药

Ⅰ可乐定[作用机制]1、激动延髓Ⅰ1-咪唑啉受体----降低外周交感张力----BP↓2、激动中枢α2受体----抑制中枢交感N----BP↓、镇静

§3其他经典抗高血压药物孤束核

延髓头端腹外侧区

孤束核延髓头端腹外侧区[作用特点]1.降压作用快、中等偏强

2.抑制胃肠道的分泌和运动

3.降低肾血管阻力,但不显著影响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

4.应用(1)中度高血压病(常用于其他药无效时)(2)与利尿药合用,可用于重度高血压病(3)预防偏头痛(4)吗啡类镇痛药成瘾者的戒毒治疗[作用特点]Ⅱ莫索尼定

1.为第二代中枢性降压药

----选择性激动Ⅰ1-咪唑啉受体

2.降压效能略低于可乐定,但长期用药也有良好的降压

效果,并能逆转高血压患者的心肌肥厚

3.不良反应少,无明显的镇静、停药无反跳现象Ⅱ莫索尼定

Ⅲ甲基多巴作用特点:

1.降压机制:激动中枢α2受体

2.降压作用中等偏强

3.不减少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

4.适用于中度高血压及肾功能不良的高血压患者

Ⅲ甲基多巴二、血管平滑肌扩张药

降压机制:直接扩张血管----血压

Ⅰ肼屈嗪

1.降压作用快而强

2.但BP----反射性兴奋交感N----降低疗效

3.不良反应较多见,较严重时表现为心肌缺血、心衰,

长期大量使用可致全身性红斑性狼疮样综合征

4.一般用于中度高血压的联合用药,不单独使用兴奋心脏肾素释放增加BP二、血管平滑肌扩张药兴奋心脏BPⅡ硝普钠(亚硝基铁氰化钠)特点:

1.直接扩张小动脉、小静脉

----降压作用迅速、强大、短暂

2.口服不吸收,静滴给药起效快

3.作用机制与血管内皮细胞和红细胞接触时,分子中可分解释放NO----激活血管平滑肌细胞及血小板的鸟苷酸环化酶

----cGMP增多----血管平滑肌舒张

4.应用(1)高血压急症(2)手术麻醉时的控制性低血压(3)高血压合并心衰或嗜铬细胞瘤发作引起的血压升高

5.本品为速效、强效降压药,静滴迅速降压,停药5分钟内血压回到至

原水平,要注意首期使用防止氰化物中毒,肝、肾功能不全者,尤

应予以注意Ⅱ硝普钠(亚硝基铁氰化钠)第25--抗高血压药-课件三、神经节阻断药

----樟磺咪芬、美卡拉明、六甲溴铵交感功能(NA)阻断N1

R

副交感功能(Ach)

应用:高血压危象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外科手术中的控制性低血压BP三、神经节阻断药BP四、α1受体阻断药----哌唑嗪

[作用特点]

1.选择性阻断突触后膜上α1受体

----动、静脉扩张,具有中等偏强的降压作用

2.应用:各型高血压

----合用β阻断药及利尿药可增强疗效

3.不良反应:首剂现象(首次给药可致严重体位性低血压)若首次减为0.5mg,并在临睡前服用可避免发生四、α1受体阻断药----哌唑嗪五、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滞药

----利血平、胍乙啶本类药物因不良反应较多(引起精神抑制等),现已少用利血平仅作为一些传统的抗高血压复方制剂的成分此外,利血平是研究交感神经活动的重要工具药五、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滞药利血平(Reserpine)[来源]是从蛇根萝芙木(印度萝芙木)根中提取的生物碱----利血平国产萝芙木所含的总生物碱制剂----降压灵(verticilum),其作用与利血平相似,但作用较弱,不良反应也较轻

[作用]1、降压作用

特点:起效缓慢(口服1周后才奏效)作用温和(口服2周后达高峰)作用持久(停药3-4周作用才消失)(伴)心率(迷走N占优势,阿托品可取消,但降压无影响,说明

利舍平降压并非心率减慢而引起,而在于血管)

利血平(Reserpine)[降压机制]

耗竭交感神经末梢囊泡中NA递质----交感功能

----小动脉扩张----降压

囊泡有合成、释放、再摄取、贮存的功能

1)妨碍NA合成:阻止多巴胺进入囊泡,致使NA合成缺乏原料

2)抑制囊泡对NA的再摄取

----使突触前膜再摄取的NA不能主动转运进入囊泡贮存,在胞浆内被

MAO破坏

3)影响NA贮存----促使囊泡内的NA漏出,被MAO破坏**1)、2):利舍平与囊泡膜亲脂性强,与膜上胺泵(Mg2+-ATP酶)

中的Mg2+呈难逆性结合,从而抑制了NA的主动转运进入

囊泡及多巴胺不能进入囊泡**3)抑制胺泵后,使囊泡膜发生机能障碍,即对囊泡起破坏作用,不

能贮存NA,使NA弥散到胞浆,被MAO破坏

[降压机制]由于递质耗竭需一定的时间----作用缓慢且经利血平作用的囊泡无用,需待囊泡重建后,才能恢复交感N功能

----作用持久另外,可促进中枢释放NA,激活中枢抑制性神经元,从而降低交感N功能(脂溶性高,易通过血脑屏障)

利血平主要抑制囊泡膜对NA的主动摄取过程,从而使囊泡内贮存的NA减少,甚至耗竭,当神经冲动到达交感神经末梢时,没有足够的NA可被释放,因而血管扩张,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由于递质耗竭需一定的时间----作用缓慢2、安定作用类似于氯丙嗪,但较弱。能产生镇静和安定作用,有利于降压和改善高血压病人的精神紧张、烦躁及失眠等症状原因:可能与它耗竭脑内组织中多巴胺和其他儿茶酚胺类及5-HT的囊泡储存有关[临床应用]1、高血压:轻、中度型2、治疗精神病3、注射给药用于高血压危象[不良反应]主要有心率减慢、胃酸分泌增多、中枢抑制----抑郁性精神病、乳癌2、安定作用

§4新型抗高血压药

一、钾通道开放药

1.促进K+通道开放,K+外流

----膜超极化----膜兴奋性降低

----阻止细胞外钙内流

----血管平滑肌松驰

----BP2.与利尿药可纠正水钠潴留

3.与β受体阻断药合用,可纠正反射性心动过速

4.药物:米诺地尔、吡那地尔

§4新型抗高血压药

二、前列环素合成促进药----沙克太宁

PGI能直接松驰血管平滑肌(可能通过NO介导)

----BP三、肾素抑制剂---依那克林、雷米克林肾素催化血管紧张素原形成AngⅠ

,肾素抑制剂通过各种途径减弱肾素活性,进而抑制AngⅠ

的形成肾素抑制剂为一类新型的抗高血压药,该药作用较强,口服有效,在降压同时增加有效肾血流量,对不宜用ACEI的病人可试用该类药物二、前列环素合成促进药----沙克太宁四、5-HT受体阻断药----酮色林

1.阻断5-HT2A受体

----抑制5-HT诱发的血管收缩----降低外周阻力----降压

2.轻度阻断α1受体和组胺H1受体

3.用于治疗高血压,老年患者疗效优于青年者

4.长期应用不产生耐受性四、5-HT受体阻断药----酮色林五、内皮素(ET)受体阻断药

内皮素是日本学者于1988年发现,具有很强的血管收缩作用,由21个氨基酸组成,有ET-1、ET-2、ET-3,ET-1分布最广受体有ETA、ETB受体

**波生坦

----为非选择性内皮素受体阻断药,属非肽类,口服有效,

降压作用较强五、内皮素(ET)受体阻断药抗高血压的应用原则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单纯地降低血压,而且要减轻或逆转患者的终末器官损伤,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出现,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1.有效治疗与终生治疗

轻度:一般可采用体育活动、控制体重、低盐、低脂肪饮

食等措施,若采取上述措施无效者,一般可首先利

尿药(氢氯噻嗪)

中度:在上述基础上加用或单用其他药物,如β

受体阻断

药、钙拮抗药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等

重度:加用胍乙啶或米诺地尔

高血压危象及高血压脑病:宜静脉给药,如用硝普钠静滴抗高血压的应用原则

高血压病的治疗需要长期系统用药甚至终生用药,应提高患者对长期治疗重要性的认识,坚持按医嘱用药,即使血压趋向正常也不能随便停药

2.保护靶器官和平稳降压高血压一旦确诊,就应积极治疗,并以药物为主。力求将血压控制在138/83mmHg(目标血压)以下,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病死率。药物宜从小剂量开始,渐增剂量,达到效果后改用维持量,应避免降压过快、过剧。血压波动大可增加靶器官的损害,有条件者尽量采用缓释制剂或长效制剂,使血压持续平稳地降低,以保护靶器官(心、肾)高血压病的治疗需要长期系统用药甚至终生用药,应提高患者3.个体化治疗不同患者或同一患者在不同病程阶段所需药物和剂量不

同。应根据“最好疗效,最小不良反应”的原则,根据患

者的年龄、性别、种族、病理特点,相伴其他疾病等情

况及药物特点,采用个体治疗方案4.根据病情、药物特点及合并选药

WHO推荐六大类第一线降压药是利尿药、β

受体阻断药、

ACEI、钙通道阻滞药、α1受体阻滞药和血管紧张素Ⅱ受

体阻断药现有的药物长期单独使用,常引起耐受性,加大剂量又易

致不良反应。联合用药可从不同环节发挥协同降压作用,

又能相互减轻各自的不良反应,药物用量也相应减少但联合用药时要注意各药的作用特点,同类药物不宜合用

3.个体化治疗例

利血平----------------心率复降片肼屈嗪----------------心率氢氯噻嗪-------------K+排Na+、H2O

KCl--------------------对抗氢氯噻嗪引起的K+减少Na+、H2O潴留例Na+、H2O潴留

普萘洛尔-------------心率、肾素肼屈嗪----------------心率、肾素氢氯噻嗪-------------K+

排Na+、H2O

KCl--------------------对抗氢氯噻嗪引起的K+减少Na+、H2O潴留

可乐定----------------心率降压片肼屈嗪----------------心率氢氯噻嗪-------------K+

排Na+、H2O

KCl--------------------对抗氢氯噻嗪引起的K+减少Na+、H2O潴留普萘洛尔----------高血压合并病症宜选用药物不宜选用药物心绞痛硝苯地平心动过速β受体阻断药心力衰竭、心脏扩大氢氯噻嗪、硝苯地平、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

β受体阻断药心悸或情绪激动利血平或降压灵精神抑郁利血平、甲基多巴肾功能不良卡托普利、硝苯地平、甲基多巴支气管、慢性阻塞性肺病β受体阻断药糖尿病或痛风噻嗪类利尿药高血压合并病症宜选用药物不宜选用药物心绞痛硝苯地平心动过速β掌握内容

1.常用抗高血压药的分类、作用机制及常用药物

2.常用抗高血压药选用的特点掌握内容第二十五章

抗高血压药第二十五章抗高血压药(antihypertensivedrugs)又称为降压药(hypotensivedrugs)主要能降低动脉血压

----用于治疗高血压病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如脑血管意外(脑卒中)、慢性心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等抗高血压药(antihypertensivedrugs)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1999年WHO/国际高血压联盟将高血压定义为:未服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类别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正常血压<130<85正常高值130-13985-89Ⅰ期高血压(轻度)

140-15990-99Ⅱ期高血压(中度)160-179100-109Ⅲ期高血压(重度)>180>110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常见的临第Ⅰ期(小动脉痉挛期):轻型,舒张压90~99mmHg,

有头痛等,不损害重要脏器第Ⅱ期(小动脉硬化期):中型,舒张压100~109mmHg,

----轻度器质性病变:心脏病—心肌肥厚、心悸第Ⅲ期(小动脉病变期):重型,110~120mmHg,

----损害重要脏器

----合并心、脑、肾、小动脉器质性病变高血压危象(或高血压脑瘤)血压骤升至200/120mmHg以上,并具有突然剧烈头痛

,恶心,昏迷,内囊出血,对侧肢体瘫痪第Ⅰ期(小动脉痉挛期):轻型,舒张压90~99mmHg,

第25--抗高血压药-课件第25--抗高血压药-课件第25--抗高血压药-课件第25--抗高血压药-课件高血压的分类:

1、原发性----90-95%,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是在遗

传、环境等各种因素影响下,血压调节

功能失调所致,目前尚无针对病因的根

治方法

2、继发性(症状性)----5-10%,是某种疾病的一种

表现,如继发于肾动脉狭窄、妊娠、药

物等所致

如肾炎病人:浮肿、蛋白尿、高血压三大症状

高血压的分类:发病机制:以神经----肾素学说为主精神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神经系统常处于紧张状态)大脑皮层功能失调皮层下及血管运动中枢功能紊乱交感节前纤维兴奋交感节后纤维兴奋小动脉收缩肾缺血肾小球旁细胞β

1R肾素血管紧张素元血管紧张素Ⅰ

血管紧张素Ⅱ

醛固酮水、钠血容量外周阻力血压收缩血管转化酶心脏β

1R心收缩力心率心输出量血压发病机制:以神经----肾素学说为主精神因素(长期精神紧张-*高血压时,减压反射仍存在,但调节水平提高了*由于血压长期升高,引起小动脉收缩至痉挛小动脉硬化

------心、脑、肾等功能障碍及眼底病变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血压愈高,心、脑、肾的并发症也愈多,寿命愈短*高血压时,减压反射仍存在,但调节水平提高了§1

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

正常调节血压的生理因素很多,但直接影响动脉血压的调节的基本因素有:

(1)外周血管阻力(2)心脏功能(3)血容量这些因素主要通过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调控来保持血压的相对稳定目前使用的多种抗高血压药,可通过不同方式直接或间接影响这些环节而发挥降压作用§1

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正常调节血压的生理因素抗高血压药根据其作用部位,可分为以下几类:一、利尿药氢氯噻嗪二、交感神经抑制药

1、中枢性降压药:可乐定、莫索尼定、甲基多巴

2、神经节阻断药:樟横咪芬

3、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药:利血平、胍乙啶

4、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α1受体阻断药:哌唑嗪

(2)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美洛托尔

(3)

α和β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抗高血压药根据其作用部位,可分为以下几类: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剂:卡托普利

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阻滞药:氯沙坦

3、肾素抑制药:雷米克林四、钙拮抗药:硝苯地平、尼群地平五、血管扩张药(直接扩张):肼屈嗪、硝普钠六、新型抗高血压药

1、钾通道开放药:米诺地尔、吡那地尔

2、前列环素合成促进药:沙克太宁

3、5-HT受体阻断药:酮色林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2

常用抗高血压药物一、利尿药----氢氯噻嗪[药理作用]

----降血压,作用温和、确实

*可使收缩压、舒张压成比例地下降

*单用时作用较弱,合用能增强其他降压药的作用

§2

常用抗高血压药物一、利尿药----氢氯噻嗪降压机制:

早期或短期应用:排Na+、H2O,利尿----血容量

后期:排Na+

后,血管壁细胞内Na+

降低Na+-Ca2+

交换,细胞内Ca2+

血管扩张儿茶酚胺敏感性

②诱导动脉壁产生扩血管物质:激肽、PGE2

第25--抗高血压药-课件

[临床应用]

1.

单独应用治疗轻度高血压

2.

联合应用治疗中、重度高血压(为基础降压药)[不良反应]

1.低血钾、钠、镁

2.高血脂、高尿酸、高血糖、降低耐糖量

3.肾素活性增加(血管壁Na+含量下降引起)

----合用β受体阻断药可避免[临床应用]二、钙拮抗药----硝苯地平、尼群地平、拉西地平、氨氯地平[抗高血压作用及机制]

----抑制Ca2+内流(L-型钙通道)

1.

舒张动脉作用明显(尤以冠脉、脑血管敏感)

2.

逆转高血压所致左心室肥厚

特点:降压时不降低重要器官血流量,不引起脂质代谢和糖耐量的改变二、钙拮抗药[应用]

1、硝苯地平(短效)(1)轻、中、重度高血压(2)亦适用于合并心绞痛或肾脏疾病、糖尿病、哮喘、

高血脂症及恶性高血压者(3)降压时易致心率加快,可与β受体阻断药合用(4)目前多推荐使用缓释片,以减轻迅速降压时造成的反

射性交感活性增加2、尼群地平(中效)对血管松驰作用较硝苯地平强,降压作用温和而持久[应用]3、拉西地平(长效)

**不易致心率加快和心搏出量增加,用于轻、中度高血压降压作用起效慢,持续时间长,每日服一次

**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4、氨氯地平(长效)降压作用比硝苯地平平缓,持续时间较长,每日服一次3、拉西地平(长效)附:粉防已碱

*为中药粉防已根中所含的生物碱

*实验证明能抑制钙通道(T及L型),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静注还可用于重度高血压及高血压危象

*无严重不良反应,少数患者有轻度恶心,上腹部不适等附:粉防已碱

三、β受体阻断药

(一)普萘洛尔(心得安)

[抗高血压]

**

静脉注射普萘洛尔后可使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

但反射性交感兴奋使外周阻力增高,结果血压略降

或不降

**

长期用药后交感N反射性使外周阻力增高的作用逐

渐失去,血压缓慢下降

----降压作用缓慢、安全、可靠(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长期使用不产生耐受性)三、β受体阻断药

[作用机制]

心脏β1R:心输出量肾小球旁细胞β1R

:肾素突触前膜β2R(正反馈):抑制正反馈—NA释放中枢兴奋性神经元上的βR

:外周阻力2、改变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3、增加前列环素(PGI2)的合成1、阻断[作用机制]1、阻断[临床应用]

各种程度的原发性高血压

1.

作为抗高血压的首选单独应用心输出量及肾素活性高----疗效较好高血压伴心绞痛、偏头痛、焦虑症----较为合适

2.

联合用药

----与利尿药、血管扩张药合用可提高疗效[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主要为:

抑制心脏、诱发哮喘

----心功能不全、哮喘患者禁用

避免晚间给药,以免产生恶梦、失眠、忧郁等[不良反应](二)其他阿替洛尔拉贝洛尔卡维地洛阻断受体β1(选择较强)β2(影响小)β1、β2α1

β1、β2α

应用各型高血压各型高血压高血压急症轻、中度高血压(二)其他阿替洛尔拉贝洛尔卡维地洛阻断受体β1(选择较强)四、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ACE)抑制药

(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inhibitors,ACEI)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在血压调节及体液

的平衡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药理作用]

扩张血管----血压

四、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ACE)抑制药(angiot[作用机制]

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ACE)

1.减少整体RAS的AngⅡ的形成

(1)直接扩张血管(2)减少醛固酮分泌----血容量

----这是ACEI改变血流动力学的主要因素,也是用

药初期血压下降的原因

----但AngⅡ生成减少,可反馈促使肾素释放增

加,部分对抗降压效应血压[作用机制]血压2.减少血管局部RAS的AngⅡ的形成

降低交感N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扩张血管—血压*局部RAAS对心血管系统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血管中局部产生的AngⅡ可增加血管的收缩性,

并促进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从而导致血管收缩,

血压升高

*ACEI与组织中的ACE的结合较持久,因此对酶的抑制

时间更长,进而减少NA释放,降低交感N对心血管系

统的作用,有助于降压和改善心功能

**此作用与药物的长期降压有关2.减少血管局部RAS的AngⅡ的形成3.减少缓激肽降解

----扩张血管----血压

ACE(即激肽酶Ⅱ)是一种具有多种底物的酶,其可降

解组织内缓激肽(bradykinin,BK)为失活肽当其受药物抑制时,组织内的BK降解减少,局部血管

BK浓度增高。BK是血管内皮L-精氨酸-NO途径的重要

激活剂,它作用于内皮的缓激肽B2受体而引起血管内皮

超极化因子(endothelium-derivedhyperpolarizing

factor,EDHF)及NO释放,因而发挥有力的扩血管效应

及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粘附功能此外,BK可刺激细胞膜磷脂游离出花生四烯酸(AA,

促进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增加扩血管效应3.减少缓激肽降解[作用特点]1.

降压但不引起交感N反射性兴奋而增加心率

----适用于各型高血压2.

与利尿药合用治疗中、重度高血压,可使疗效增加,不良反应降低,适用于肾性高血压,及顽固性心衰3.

可防止和逆转高血压患者血管壁的增厚和心肌细胞增生肥大,保护心脏4.

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5.

长期应用不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和脂质代谢障碍,可降低糖尿病、肾病和其他肾实质性损害患者肾小球损伤的可能性[作用特点]

五、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受体)阻断药

----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

AT1

分布于血管平滑肌、心肌、脑、肾及肾上腺皮质

(调节心血管功能)

AT2

分布于肾上腺髓质、CNS(与调节心血管无关)[作用及机制]

选择性地与AT1受体结合,阻断AngⅡ引起的血管收缩

----降压[应用]

各型高血压五、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受体)阻断药

附:循环中AngⅡ的生成以ACE作用为主,而组织中的AngⅡ的生成则以糜酶为主由于ACEI不能抑制AngⅡ生成的非ACE途径,故不能完全阻止组织中AngⅡ的生成。并且ACEI抑制激肽酶,使缓激肽、P物质堆积,可引起咳嗽等不良反应。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可直接阻断AngⅡ的缩血管作用而降压,与ACEI相比,选择性更强,不影响激肽的降解,对AngⅡ的拮抗作用更完全,不良反应较ACEI少,而成为继ACEI后的新一代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附:

§3其他经典抗高血压药物

一、中枢性降压药

Ⅰ可乐定[作用机制]1、激动延髓Ⅰ1-咪唑啉受体----降低外周交感张力----BP↓2、激动中枢α2受体----抑制中枢交感N----BP↓、镇静

§3其他经典抗高血压药物孤束核

延髓头端腹外侧区

孤束核延髓头端腹外侧区[作用特点]1.降压作用快、中等偏强

2.抑制胃肠道的分泌和运动

3.降低肾血管阻力,但不显著影响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

4.应用(1)中度高血压病(常用于其他药无效时)(2)与利尿药合用,可用于重度高血压病(3)预防偏头痛(4)吗啡类镇痛药成瘾者的戒毒治疗[作用特点]Ⅱ莫索尼定

1.为第二代中枢性降压药

----选择性激动Ⅰ1-咪唑啉受体

2.降压效能略低于可乐定,但长期用药也有良好的降压

效果,并能逆转高血压患者的心肌肥厚

3.不良反应少,无明显的镇静、停药无反跳现象Ⅱ莫索尼定

Ⅲ甲基多巴作用特点:

1.降压机制:激动中枢α2受体

2.降压作用中等偏强

3.不减少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

4.适用于中度高血压及肾功能不良的高血压患者

Ⅲ甲基多巴二、血管平滑肌扩张药

降压机制:直接扩张血管----血压

Ⅰ肼屈嗪

1.降压作用快而强

2.但BP----反射性兴奋交感N----降低疗效

3.不良反应较多见,较严重时表现为心肌缺血、心衰,

长期大量使用可致全身性红斑性狼疮样综合征

4.一般用于中度高血压的联合用药,不单独使用兴奋心脏肾素释放增加BP二、血管平滑肌扩张药兴奋心脏BPⅡ硝普钠(亚硝基铁氰化钠)特点:

1.直接扩张小动脉、小静脉

----降压作用迅速、强大、短暂

2.口服不吸收,静滴给药起效快

3.作用机制与血管内皮细胞和红细胞接触时,分子中可分解释放NO----激活血管平滑肌细胞及血小板的鸟苷酸环化酶

----cGMP增多----血管平滑肌舒张

4.应用(1)高血压急症(2)手术麻醉时的控制性低血压(3)高血压合并心衰或嗜铬细胞瘤发作引起的血压升高

5.本品为速效、强效降压药,静滴迅速降压,停药5分钟内血压回到至

原水平,要注意首期使用防止氰化物中毒,肝、肾功能不全者,尤

应予以注意Ⅱ硝普钠(亚硝基铁氰化钠)第25--抗高血压药-课件三、神经节阻断药

----樟磺咪芬、美卡拉明、六甲溴铵交感功能(NA)阻断N1

R

副交感功能(Ach)

应用:高血压危象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外科手术中的控制性低血压BP三、神经节阻断药BP四、α1受体阻断药----哌唑嗪

[作用特点]

1.选择性阻断突触后膜上α1受体

----动、静脉扩张,具有中等偏强的降压作用

2.应用:各型高血压

----合用β阻断药及利尿药可增强疗效

3.不良反应:首剂现象(首次给药可致严重体位性低血压)若首次减为0.5mg,并在临睡前服用可避免发生四、α1受体阻断药----哌唑嗪五、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滞药

----利血平、胍乙啶本类药物因不良反应较多(引起精神抑制等),现已少用利血平仅作为一些传统的抗高血压复方制剂的成分此外,利血平是研究交感神经活动的重要工具药五、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滞药利血平(Reserpine)[来源]是从蛇根萝芙木(印度萝芙木)根中提取的生物碱----利血平国产萝芙木所含的总生物碱制剂----降压灵(verticilum),其作用与利血平相似,但作用较弱,不良反应也较轻

[作用]1、降压作用

特点:起效缓慢(口服1周后才奏效)作用温和(口服2周后达高峰)作用持久(停药3-4周作用才消失)(伴)心率(迷走N占优势,阿托品可取消,但降压无影响,说明

利舍平降压并非心率减慢而引起,而在于血管)

利血平(Reserpine)[降压机制]

耗竭交感神经末梢囊泡中NA递质----交感功能

----小动脉扩张----降压

囊泡有合成、释放、再摄取、贮存的功能

1)妨碍NA合成:阻止多巴胺进入囊泡,致使NA合成缺乏原料

2)抑制囊泡对NA的再摄取

----使突触前膜再摄取的NA不能主动转运进入囊泡贮存,在胞浆内被

MAO破坏

3)影响NA贮存----促使囊泡内的NA漏出,被MAO破坏**1)、2):利舍平与囊泡膜亲脂性强,与膜上胺泵(Mg2+-ATP酶)

中的Mg2+呈难逆性结合,从而抑制了NA的主动转运进入

囊泡及多巴胺不能进入囊泡**3)抑制胺泵后,使囊泡膜发生机能障碍,即对囊泡起破坏作用,不

能贮存NA,使NA弥散到胞浆,被MAO破坏

[降压机制]由于递质耗竭需一定的时间----作用缓慢且经利血平作用的囊泡无用,需待囊泡重建后,才能恢复交感N功能

----作用持久另外,可促进中枢释放NA,激活中枢抑制性神经元,从而降低交感N功能(脂溶性高,易通过血脑屏障)

利血平主要抑制囊泡膜对NA的主动摄取过程,从而使囊泡内贮存的NA减少,甚至耗竭,当神经冲动到达交感神经末梢时,没有足够的NA可被释放,因而血管扩张,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由于递质耗竭需一定的时间----作用缓慢2、安定作用类似于氯丙嗪,但较弱。能产生镇静和安定作用,有利于降压和改善高血压病人的精神紧张、烦躁及失眠等症状原因:可能与它耗竭脑内组织中多巴胺和其他儿茶酚胺类及5-HT的囊泡储存有关[临床应用]1、高血压:轻、中度型2、治疗精神病3、注射给药用于高血压危象[不良反应]主要有心率减慢、胃酸分泌增多、中枢抑制----抑郁性精神病、乳癌2、安定作用

§4新型抗高血压药

一、钾通道开放药

1.促进K+通道开放,K+外流

----膜超极化----膜兴奋性降低

----阻止细胞外钙内流

----血管平滑肌松驰

----BP2.与利尿药可纠正水钠潴留

3.与β受体阻断药合用,可纠正反射性心动过速

4.药物:米诺地尔、吡那地尔

§4新型抗高血压药

二、前列环素合成促进药----沙克太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