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扶正祛邪法在治疗中的应用课件_第1页
浅谈扶正祛邪法在治疗中的应用课件_第2页
浅谈扶正祛邪法在治疗中的应用课件_第3页
浅谈扶正祛邪法在治疗中的应用课件_第4页
浅谈扶正祛邪法在治疗中的应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扶正祛邪法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指导教师:王兰英

中医学本科2006级姓名:杨斌锋学号:106501016

癌症的历史沿革

中医学对癌症早有认识,殷墟甲骨文中就有“瘤”字的记载,《周礼》有关于治疗此类病的专科医生称“疡医”,《黄帝内经》中有“噎嗝”、“石瘕”、“肠蕈”等关于肿瘤的记载。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记载了“积聚”,对预后和临床表现作了进一步阐释。《诸病源候论》记载了诸多肿瘤疾病和所属症状及病因病机。宋代东轩居士的《卫济宝书》第一次使用“癌”字,并对癌的病证进行了描述。陈无择《三因方》对某些肿瘤如对“骨瘤”、“脂瘤”等进行了描述。到明清时代,人们已普遍用“癌”字来描述恶性肿瘤,如申斗垣《外科启玄》有“论癌发”的记载。至此,中医肿瘤学的发展日臻完善起来,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一:癌症的病因病机不离正虚邪实2.癌症发生的内因即指内伤因素,是指由于人体气血虚弱,津液耗灼,脏腑失濡,脾胃失运,痰湿积聚,瘀毒内结,而致使人体正气亏虚,发生癌瘤。《素问.遗篇刺法论》:“正气从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篇》:“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说明了正虚邪实是人体发生肿瘤的更本原因,正如《医宗金鉴》说:“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3.癌症发生的病机.癌病的发生总属外感六淫之邪侵袭,内伤虚损(气血阴阳失调,痰、湿、瘀等病理产物积聚)及癌毒内蕴,三感之邪杂至侵袭人体,留滞客邪,致使气滞血瘀,痰凝毒聚,饮食内积,相互胶结,停聚人体各处,蕴郁成癌瘤,以致人体正气虚弱,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而发展为全身功能紊乱的恶候。正所谓:“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所以病机总属正虚邪实,本虚标实,虚实兼杂之证。二、癌症的治法总以扶正祛邪主

1.扶正以培本法:李东垣曰:“养正则积自消”。现代医学认为正气的御邪作用即相当于西医学的免疫功能,正气不足,则人体免疫功能下降,癌毒细胞生成后,正气不能奋起抗邪,致使癌毒细胞弥漫扩散,不受节制的生长,形成恶性循环。扶正培本法是通过调理人体的气血、阴阳的偏盛偏衰,以调节脏腑的功能,培补先后天之本,恢复人体正气抗邪的功能,对癌瘤起到防御控制的作用。益气养血法、健脾温肾法、滋阴生津法。

三、典型病案举隅

彭某,男46岁,农民。1994年3月出现不规则胃痛,伴脘腹痞闷、嗳气,偶尔呕吐胃液及食物,食少乏力,少寐恶梦,肌体消瘦,颜面唇甲苍白无华等症,舌质暗红,苔白,脉沉细。1992年体重71kg,就诊时57kg,下降14kg。以剑突下压痛、贫血、消瘦为主要体征。纤维胃镜见“胃窦部菜花状肿块约3.5cmx3.5cm”。病理组织检活为查“管状腺癌”。大便潜血2+,血常规:WBC3.5x10^2/L,1x10^9/L,HGB80g/L。诊断:胃癌腺癌Ⅱa型,并上消化道出血,贫血。患者因家庭经济困难,未做手术及化疗治疗,求治于中医。诊断:伏梁。辩证:痰毒瘀凝结,胃失和降,脾虚气滞,气血亏虚。自诉服药一月后食纳转佳,恶心呕吐逐渐消失,服药至第三月,胃痛明显缓解,疼痛发作时能耐受,脘腹痞闷,嗳气明显减轻,。服至1995年底,将汤方剂量增至10倍,加入人参200g,研细末,炼蜜贮,与散剂相兼内服,第一天服蜜浸膏,第二天则服散剂,以便长期治疗。至1998年底作纤维胃镜复查,结果胃窦部肿块明显缩小至1.5cmx1.5c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