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般规律优质讲课课件_第1页
第四节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般规律优质讲课课件_第2页
第四节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般规律优质讲课课件_第3页
第四节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般规律优质讲课课件_第4页
第四节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般规律优质讲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般规律第四节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般规律1优选第四节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般规律优选第四节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般规律2⑷传导路脊髓交叉不同:浅感觉先交叉后上行;自发脑电波形成的机制☆发病机制:尚不很清楚,目前认为:生殖怀孕子宫缩,未孕子宫舒③丘脑-皮层的点对点投射纤维消化腺汗腺分泌静止性震颤是本病的重要特征,震颤多见于上肢,尤其是手部,静止时出现,情绪激动时增强,随意运动时减少,入睡后停止。功能特点:接受感觉接替核和其他皮层下中枢的纤维,换元后投射到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功能上与各种感觉在丘脑和皮层水平的联系协调有关。激活α、γN元;①感觉N冲动传入的频率;持续时间长,定位不准确,常伴有情绪反应功能特点:接受感觉接替核和其他皮层下中枢的纤维,换元后投射到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功能上与各种感觉在丘脑和皮层水平的联系协调有关。(由于顺行性遗忘)③丘脑-皮层的点对点投射纤维眼瞳孔扩大,睫状肌松弛瞳孔缩小,睫状肌缩,连锁状与环状联系⑷传导路脊髓交叉不同:浅感觉先交叉后上行;连锁状与环状联系3二、突触的活动规律(一)突触的分类

1.根据突触形成的部位轴-胞、轴-树、轴-轴、树-树突触。

2.根据机能影响兴奋性、抑制性突触

3.根据传递信息的方式化学性、电突触。

4.根据结合形式包围式、依傍式突触。二、突触的活动规律4第四节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般规律优质讲课课件5(二)突触的结构

1.

化学性突触①突触前成分递质、受体②突触间隙③突触后成分受体、离子通道、水解酶(二)突触的结构6第四节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般规律优质讲课课件7

2.电突触结构基础:缝隙连接2.电突触结构基础:8(三)突触部位信息的传递

1.兴奋性信息的传递过程与原理

突触前末梢释放兴奋性递质

——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开放

——Na+通透性↑——Na+内流

——局部去极化——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postsynapticpotential,EPSP)

。(三)突触部位信息的传递92.抑制性信息的传递过程与原理1)突触后抑制

突触前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

——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开放——Cl-

通透性↑

——局部超极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nhibitorypostsynapticpotential,IPSP)。2.抑制性信息的传递过程与原理102)突触前抑制(presynapticinhibition)意义:减少或排除干扰信息的传入,使感觉功能更为精细。2)突触前抑制意义:11(四)突触传递的特征(1)单向传递(2)突触延搁(3)总和作用(4)易疲劳性(5)敏感性(四)突触传递的特征12(五)递质与受体1.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分类家族成员胆碱类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单胺类儿茶酚胺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吲哚胺

5-羟色氨(5-HT)氨基酸类谷氨酸、门冬氨酸、甘氨酸、GABA肽类下丘脑调节肽、ADH、催产素、阿片肽、脑-肠肽、心房钠尿肽等嘌呤类腺苷、ATP气体NO、CO脂类PG类(五)递质与受体13

递质的共存

神经调质

2.

受体(receptor)

阻断剂(blocker)激动剂(agonist)递质的共存14睡眠两时相的转换为:味觉代表区:中央后回头面部感觉投射⑥对行为和情绪反应的调节促进肾上腺髓质分泌功能特点:接受感觉接替核和其他皮层下中枢的纤维,换元后投射到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功能上与各种感觉在丘脑和皮层水平的联系协调有关。③参与反应的感受器点状分布密度(触压觉:指尖>四肢>躯干;每晚可重复4~5次的周期性过程。基底神经节病变的临床表现:①传入丘脑前沿特定途径结构基础:器、光感受器、声感受器等。③运动时离开指定的路线:指鼻不准(指鼻阳性);⑴当某外周感觉单位频繁使用/或废用时,感觉皮层的相应代表区会扩大/或被邻近的其他代表区占据的现象。病症如舞蹈病和手足徐动症等阻断乙酰胆碱药物(阿托品等)

主要的递质、受体系统

递质受体拮抗剂Ach六烃季铵十烃季铵阿托品

M2(心)N1N2M1α1酚妥拉明α2(突触前膜)β1(心)β2心得安NE苯苄胺育亨宾碱筒箭毒睡眠两时相的转换为:主要的递质、受体系统15三、反射活动的规律1.反射

在CNS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应答反应。2.反射弧感受器、传入N、

N中枢、传出N、效应器。三、反射活动的规律2.反射弧16

3.反射活动的基本特征

1.中枢兴奋过程的特征⑴单向传递⑵中枢延搁⑶总和:时间总和和空间总和。⑷后放:⑸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对缺氧、CO2↑、药物敏感(如pH↑→N元兴奋性↑;士的宁→递质释放↓;咖啡因→递质释放↑)。⑹易疲劳性3.反射活动的基本特征17阻断剂(blocker)(4区)(6区)——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开放——Cl-通透性↑(与抑制区构成抑制系统)持续时间短,定位准确,不伴有情绪反应小脑后叶损伤出现小脑性共济失调症状:黑质内多巴胺能N元功能相对亢进☆病理研究:纹状体病变,脑内多巴胺含量正常。对侧伸肌反射(crossedextensorreflex)(三)突触部位信息的传递(由于顺行性遗忘)节前∶节后=1∶11~17节前∶节后=1∶2(1)突触后抑制①传入侧支性抑制②回返性抑制

2.中枢抑制过程的特征兴奋冲动抑制性中间N元释放抑制性递质突触后N元产生IPSP突触后N元发生抑制特征:是超极化抑制。阻断剂(blocker)(1)突触后抑制2.中枢抑制过程的18兴奋冲动传入侧支兴奋抑制性中间N元抑制性中间N元释放抑制性递质抑制另一N元突触后膜产生IPSP交互抑制①传入侧支性抑制:

意义:调控其它N元,以便活动协调同步。兴奋一N元突触后膜产生EPSP兴奋冲动传入侧支兴奋抑制性中间N元释放抑制性递质抑19功能特点:接受感觉接替核和其他皮层下中枢的纤维,换元后投射到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功能上与各种感觉在丘脑和皮层水平的联系协调有关。第八节脑的高级机能持续时间短,定位准确,不伴有情绪反应(inhibitorypostsynapticpotential,IPSP)。(3)新小脑=皮层小脑(后叶的外侧部)咖啡因→递质释放↑)。胆碱能N元和GABA能N元功能↓②回返性抑制肾上腺髓质只有交感神经支配)代谢促进糖元分解,促进胰岛素分泌断六烃季胺(N1)育亨宾(α2)氨酰心安(β1)(其特异性不如其他类感受器,刺激阈比其他类感受器高)回返性抑制②回返性抑制:

意义:调控N元本身,使其活动及时终止。N元兴奋冲动沿轴突传出侧支兴奋抑制性中间N元抑制性中间N元释放抑制性递质原兴奋的N元抑制突触后膜产生IPSP兴奋效应细胞突触后膜产生EPSP功能特点:接受感觉接替核和其他皮层下中枢的纤维,换元后投射到20⑷机制:先刺激轴2轴2兴奋释放递质(GABA)轴1部分去极化(Cl-电导↑)在此基础上再刺激轴1轴1产生AP幅度↓轴1Ca2+内流量↓轴1释放递质量↓胞3EPSP幅度↓胞3不易总和达到阈电位而兴奋=胞3抑制特征:是去极化抑制。⑷机制:先刺激轴2轴2兴奋释放递质(GABA)轴1部分去极化21(六)反射活动的协调

1.诱导交互抑制

2.扩散

3.最后公路原则

4.优势原则

5.大脑皮层的协调作用

6.反馈(六)反射活动的协调22

内外环境的各种变化感受器换能作用神经冲动传导路大脑皮层分析综合产生主观感觉感觉: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感觉产生过程:第五节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内外环境的各种变化感受器换能作用神经冲动传导路大脑皮层分析23一、感受器(一)感受器、感觉器官的概念及分类1.形态学不同可分为:特殊感觉、表面或皮肤感觉、深部感觉、内脏感觉2.

生理功能不同可分为:外感受器、距离感受器、本体感受器、内感受器(压力、化学、机械感受器等)3.

刺激性质不同:压力感受器、化学感受器、机械感受器、温度感受器、光感受器、声感受器等。一、感受器24(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1.适宜刺激

2.感受器的阈值

3.感受器电位

4.感觉的编码

5.感受器的适应

6.感受器的反馈调节(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25二、感觉传入通路(一)外周感觉神经(二)脊髓的感觉传入通路

(三)头面部的感觉传导途径二、感觉传入通路26(四)感觉投射系统1.特异性投射系统由丘脑(第一、二类细胞群)沿特定的途径点对点的投射至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的N纤维。

2.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由丘脑(第三类细胞群)弥散地投射到皮层广泛区域的N纤维。(四)感觉投射系统1.特异性投射系统27特异性投射系统组成功能①引起特定的感觉②激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①不引起特定的感觉②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上行激醒作用)非特异性投射系统①传入丘脑前沿特定途径②经丘脑第一、二类细胞群③丘脑-皮层的点对点投射纤维①传入丘脑前经脑干网状结构多次换N元②经丘脑第三类细胞群③丘脑-皮层的弥散投射纤维④网状结构内有上行激动系统特点①多次更换N元②投射区广泛(非点对点关系)③易受药物影响(巴比妥类催眠药物的作用原理)①三次更换N元②投射区窄小(点对点关系)③功能依赖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上行激醒作用两种感觉投射系统的比较特异性投射系统组成功能①引起特定的感觉①不引起特定的感觉28逆行性遗忘症:往事遗忘。☆病理研究:纹状体病变,脑内多巴胺含量正常。锥体外系(extrapyramidalsystem)循环心跳加强加快心跳减弱减慢化学性、电突触。①传入侧支性抑制(一)感受器、感觉器官的概念及分类由丘脑(第三类细胞群)弥散地投射到皮层广泛区域的N纤维。肌肉血管可收缩(NE能)或舒张(Ach能)(三)感觉皮层的可塑性兴奋性、抑制性突触①意向性震颤:运动过程中的震颤;★上行激动系统:

指脑干网状结构向丘脑的上传系统。如果该系统功能↓

如:应用催眠药、麻醉药→皮层由兴奋状态→抑制状态。逆行性遗忘症:往事遗忘。★上行激动系统:如:应用催眠药、29(五)丘脑的感觉机能

1.第一类细胞群=感觉接替核:腹后核,内、外膝状体。

2.第二类细胞群=联络核:丘脑枕、丘脑前核、外侧腹核。

3.第三类细胞群=髓板内核群:束旁核、中央中核、中央外侧核。

功能特点:接受第二级感觉投射纤维,换元后投射到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构成特异投射系统),功能上具有点对点空间定位关系,引起特定感觉。功能特点:接受感觉接替核和其他皮层下中枢的纤维,换元后投射到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功能上与各种感觉在丘脑和皮层水平的联系协调有关。功能特点:接受脑干网状结构的上行纤维,换元后弥散地投射到皮层广泛区域(构成非特异投射系统),功能上与维持和改变皮层兴奋状态有关。(五)丘脑的感觉机能1.第一类细胞群=感觉接替核:腹后核30三、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

外侧面体表感觉区=3-1-2区(第一感觉区)+

岛叶(第二感觉区)本体感觉区=4区(又是运动区)内脏感觉区=第二感觉区+运动辅助区听觉区=41区+42区视觉区=17区(一)感觉皮层结构特点

N元分布呈柱状排列构成感觉皮层的最基本功能单位-感觉柱。①对同一感受野的同一类感觉刺激起反应;②是一个传入-传出信息整合处理单位;③细胞柱N元兴奋时,其相邻的细胞柱就受抑制,形成兴奋和抑制镶嵌模式。三、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外侧面体表感觉区=3-1-31(二)皮层感觉代表区1.体表感觉代表区⑴第一感觉区①位置中央后回②投射特点

Ⅰ.左右交叉

Ⅱ.倒置分布

Ⅲ.精细正比(3-1-2区)(二)皮层感觉代表区(3-1-2区)32

⑵第二感觉区①位置:中央前回与岛叶之间。②功能:定位较差、感觉分析粗糙

(麻木感);可能与痛觉有关。③投射特点:

Ⅰ.双侧性投射;

Ⅱ.分布正立而不倒置,有较大的重叠区。

2.本体感觉代表区:与运动区重叠在一起。

3.内脏感觉代表区:第二感觉区+运动辅助区。⑵第二感觉区2.本体感觉代表区:与运动区重叠在一起。334.视觉代表区:

⑴位置:枕叶距状裂的上下缘(17区)。⑵投射特点:①视网膜的鼻侧交叉投射到对侧枕叶,颞侧不交叉投射到同侧枕叶。②视网膜的上(下)半部投射到距状裂的上(下)缘;黄斑区(周边区)投射到距状裂的后(前)部。4.视觉代表区:345.听觉代表区:⑴位置:颞横回和颞上回(41区、42区)。⑵投射特点:双侧投射,但以对侧为主。区下侧。7.味觉代表区:中央后回头面部感觉投射6.嗅觉代表区:边缘叶的前底部。5.听觉代表区:区下侧。7.味觉代表区:中央后回头面部感觉投35(三)感觉皮层的可塑性

1.概念:皮层N元间的广泛联系可发生较快改变的特性。

2.现象:

⑴当某外周感觉单位频繁使用/或废用时,感觉皮层的相应代表区会扩大/或被邻近的其他代表区占据的现象。⑵当切除皮层某感觉代表区时,该外周感觉单位的皮层投射移向周围代表区。

3.机制:感觉单位与皮层的联系具有广泛的聚合和辐散联系,这些联系在废用时减弱/或频繁使用时增强。(三)感觉皮层的可塑性36四、躯体感觉和内脏感觉

(一).躯体感觉:⑴躯体感觉包括:浅感觉(触、压、痛、温觉)和深感觉(本体感觉=运动觉+位置觉等)。⑵感觉的感知取决于:皮层兴奋的特定部位。⑶感觉的强度取决于:①感觉N冲动传入的频率;②参与反应的感受器数目;③参与反应的感受器点状分布密度(触压觉:指尖>四肢>躯干;温觉:冷觉>热觉)。⑷传导路脊髓交叉不同:浅感觉先交叉后上行;深感觉先上行后交叉。四、躯体感觉和内脏感觉(一).躯体感觉:⑷传导路脊371.压觉美克尔氏小盘2.触觉麦斯纳氏小体3.振动觉帕西尼氏小体4.温度感觉冷觉温觉5.痛觉、1.压觉385.痛觉

皮肤痛躯体痛内脏痛深部痛快痛慢痛痛觉体腔痛牵涉痛刺激后0.5-1.0s出现烧灼痛(难以忍受)持续时间长,定位不准确,常伴有情绪反应刺激后立即出现刺痛持续时间短,定位准确,不伴有情绪反应这种痛与慢痛相类似内脏疾患引起体表某部位的疼痛或痛觉过敏内脏疾患累及邻近的体腔壁所致这种痛与躯体痛相类似痛觉分类:(二)内脏感觉(自学)5.痛觉皮肤痛躯体痛内脏痛深部痛快痛慢痛痛体腔痛牵涉39皮肤(快、慢)痛内脏痛(包括躯体深部痛)传导纤维疼痛特点①产生和消失迅速②定位明确、分辫能力强躯体传入纤维(快痛Aδ,慢痛C)感受器①产生缓慢、持续久②定位不清、分辫能力差③慢痛情绪反应明显③情绪反应明显④无牵涉痛④有牵涉痛敏感刺激钝性刺激(牵拉、痉挛、炎症、缺血等)锐性刺激(切割、烧灼等)自主N传入纤维游离N末梢(其特异性不如其他类感受器,刺激阈比其他类感受器高)⑤能产生初级痛觉过敏和次级痛觉过敏⑤能产生初级痛觉过敏和次级痛觉过敏致痛物质皮肤痛与内脏痛的比较电、机械、化学物质(如K+、H+、组胺、5-HT、PG等)皮肤(快、慢)痛内脏痛(包括躯体深部痛)传导纤维疼痛特点①产40嘌呤能或肽能纤维:胃肠道的壁内神经丛。肾上腺素能纤维:绝大部交感节后纤维。②功能:定位较差、感觉分析粗糙(二)脑干对某些姿势的调节③细胞柱N元兴奋时,其相邻的细胞柱就受抑制,形成兴奋和抑制镶嵌模式。化学性、电突触。黑质受损时↓三、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下丘脑腹内侧核=饱中枢功能特点:接受第二级感觉投射纤维,换元后投射到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构成特异投射系统),功能上具有点对点空间定位关系,引起特定感觉。NE:α、β第六节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一)脊髓运动神经元与运动单位脊髓运动神经元α、γ运动单位一个α运动N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功能单位称为运动单位。嘌呤能或肽能纤维:胃肠道的壁内神经丛。第六节神经系统对41(二)脊髓动物与脊休克现象脊髓动物脊休克(spinalshock)(三)骨骼肌的牵张反射1.牵张反射

(stretchreflex)1)腱反射

(位相性牵张反射)2)肌紧张(紧张性牵张反射)(二)脊髓动物与脊休克现象1.牵张反射42第四节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般规律优质讲课课件43第四节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般规律优质讲课课件44腱反射和肌紧张比较内容 腱反射肌紧张相同点牵张反射不同点牵拉方式快速缓慢持续传入神经IaIa、II收缩特点同步快速持续交替中枢联系单突触多突触生理意义协助诊断疾病维持姿势腱反射和肌紧张比较内容 腱反射肌紧张相同点牵张反射不同点牵拉452.牵张反射的反射弧

感受器—肌梭梭外肌:肌梭:内有二种感受器:梭内肌:与肌梭呈并联关系。与肌梭呈串联关系。螺旋末梢:αN元支配,γN元支配,花枝末梢:是牵张反射的感受装置,兴奋由Ia类N纤维传入。可能与本体感觉有关,兴奋由Ⅱ类N纤维传入。①结构特点:2.牵张反射的反射弧梭外肌:肌梭:内有二种感受器:梭46②机能特点:传入冲动↑肌梭兴奋性↑肌梭张力↑梭外肌拉长传入冲动↓肌梭兴奋性↓肌梭张力↓梭外肌收缩传入冲动↑肌梭敏感性、兴奋性↑牵拉肌梭螺旋末梢梭内肌收缩γαN元兴奋γN元兴奋叩击肌腱★γN元兴奋→梭内肌收缩→维持和增加肌梭的传入冲动→使梭外肌维持于持续缩短的状态,以保证牵张反射的强度。★αN元兴奋→梭外肌收缩→对抗牵拉刺激。②机能特点:传入冲动↑肌梭兴奋性↑肌梭张力↑梭外肌拉长传入冲47

γ环路及其活动通过γ传出纤维决定肌肉收缩长度的反射活动γ环路及其活动48

肌紧张机制:梭外肌收缩α运动N元兴奋肌梭的敏感性↑兴奋性↑持续轻微牵拉伸肌梭内肌收缩γ运动N元兴奋高位中枢下传冲动重力作用骨骼肌处于持续地轻微的收缩状态γ环●γ环?●γ环的意义:使肌肉维持于缩短状态。●脑干某些中枢调节肌紧张是通过兴奋γ环实现的。肌紧张机制:梭外肌收缩α运动N元兴奋肌49(四)反牵张反射腱器官(四)反牵张反射50(五)屈肌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

屈肌反射(flexorreflex)

交互抑制(reciprocalinhibition

对侧伸肌反射(crossedextensorreflex)(五)屈肌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51

二、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一)脑干网状结构对肌紧张的调节1.脑干网状结构①抑制肌紧张和肌运动的区域,称为抑制区(范围较小);②加强肌紧张和肌运动的区域,称为易化区。二、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节1.脑干网状结构52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和易化区对肌紧张的调节抑制区易化区网状结构背外侧部(包括中脑背盖)网状结构内侧尾部部位前庭核、小脑前叶两侧(与易化区构成易化系统)大脑皮层运动区、纹状体、小脑前叶引部(与抑制区构成抑制系统)上级中枢下传通路作用特点正常情况下活动较强,在肌紧张的平衡调节中占优势正常情况下活动较弱网状脊髓束↓抑制γN元兴奋性↓肌梭敏感性↓↓肌紧张和肌运动↓网状脊髓束↓加强γN元兴奋性↓肌梭敏感性↑↓肌紧张和肌运动↑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和易化区对肌紧张的调节抑制区易532.去大脑僵直(decerebraterigidity)

2.去大脑僵直(decerebraterigidit54第四节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般规律优质讲课课件55(二)脑干对某些姿势的调节姿势反射(posturalreflex)状态反射翻正反射(二)脑干对某些姿势的调节56特点:

①交叉支配

(除上面部肌受双侧皮层支配外)②倒置分布

(除头面部是正立的外)③区域大小与精细程度呈正比④功能定位精确(一)大脑皮层运动区主要运动区其他运动区辅助运动区(纵裂内缘及扣带回)(中央前回与岛叶之间)设计运动动作部位:中央前回和运动前区(4区)(6区)功能:执行随意运动指令肢体远端肌肢体近端肌双侧支配第二运动区等协调随意运动

三、大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特点:①交叉支配(一)大脑皮层运动区主要运动区其他57第四节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般规律优质讲课课件58

皮层运动柱:柱→控制几块肌肉肌肉←几个柱控制。基本功能单位皮层运动柱:柱→控制几块肌肉基本功能单位59(二)锥体系及其功能皮质脑干束皮层运动区↓内囊↓脑神经核运动神经元(二)锥体系及其功能60皮质脊髓束皮质脊髓束61皮层脊髓前束姿势维持、粗大运动躯干、四肢近端肌肉皮层脊髓前束姿势维持、粗大运动躯干、四肢近端肌肉62皮层脊髓侧束精细、技巧性运动四肢远端肌肉皮层脊髓侧束精细、技巧性运动四肢远端肌肉63(三)锥体外系及其功能锥体外系(extrapyramidalsystem)(三)锥体外系及其功能64

锥体系1.对侧支配;有单突触联系(占10~20%);

激活α、γN元;对皮层无反馈环路。2.加强肌紧张;执行随意运动指令。

锥体外系

1.

双侧支配皆多单突触联系激活γN元;对皮层有反馈环路2.调节肌紧张;协调随意运动。锥体系与锥体外系功能特点锥体系锥体外系651.基底神经核1.基底神经核662.基底神经核的功能及病变有重要的运动调节功能,与控制肌紧张、稳定随意运动、处理本体感觉的传入信息等有关。当纹状体内的胆碱能N元兴奋↓释放ACh↓肌张力↑当黑质内的多巴胺能N元兴奋↓释放多巴胺↓抑制纹状体内的胆碱能N元兴奋性

基底神经核内存在纹状体——黑质——纹状体环路,对肌紧张的控制和随意运动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2.基底神经核的功能及病变当纹状体内的当黑质内的67基底神经节病变的临床表现:①肌紧张增强而运动过少综合症

☆临床病症:如震颤麻痹(帕金森氏病)。☆主要表现:全身肌紧张增高、肌肉僵硬、随意运动过少、动作缓慢、面部表情呆板。静止性震颤是本病的重要特征,震颤多见于上肢,尤其是手部,静止时出现,情绪激动时增强,随意运动时减少,入睡后停止。☆病理研究:黑质病变,且脑内多巴胺含量明显↓。☆发病机制:尚不很清楚,目前认为:基底神经节病变的临床表现:68☆发病机制:

黑质受损时↓多巴胺递质↓↓对纹状体胆碱能递质系统抑制作用↓↓纹状体胆碱能递质系统功能↑↓肌张力↑

☆治疗方案:促进多巴胺合成的药物(如左旋多巴)或阻断乙酰胆碱的药物(如阿托品等),可缓解上述症状。☆发病机制:69②肌紧张过低而运动过多综合征☆临床病症:如舞蹈病和手足徐动症等。☆病理研究:纹状体病变,脑内多巴胺含量正常。☆主要表现:肌紧张减低,头部和上肢不自主的舞蹈样动作。☆发病机制:

纹状体病变↓胆碱能N元和GABA能N元功能↓↓黑质内多巴胺能N元功能相对亢进

↓随意运动↑☆治疗方案:用耗竭多巴胺递质的药物(如利血平),可缓解其症状。②肌紧张过低而运动过多综合征70

肌紧张过少而运动过多综合征肌紧张过少而运动过多综合征病症如舞蹈病和手足徐动症等表现肌紧张减低,头部和上肢不自主的舞蹈样动作病变纹状体机制↓胆碱能N元功能↓↓黑质内多巴胺能N元功能相对亢进

↓随意运动↑治疗耗竭多巴胺递质的药物(如利血平)抑制纹状体胆碱能递质系统作用↓肌张力↑多巴胺递质↓促进多巴胺合成药物(左旋多巴)阻断乙酰胆碱药物(阿托品等)黑质静止性震颤随意运动↓,肌紧张↑如震颤麻痹(帕金森氏病)肌紧张过少而运动过多综合征肌紧张过少而运动过多712)小脑

(1)古小脑=前庭小脑(绒球小结叶)●反射:前庭器官→前庭核→古小脑→前庭核→脊髓运动N元→肌肉。●功能:参与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肌群活动。●临床:平衡失调综合症小脑的功能分区示意图2)小脑●反射:前庭器官→前庭核→古小脑→前庭72(2)旧小脑=脊髓小脑(小脑前叶及后叶的中间带)

●功能:调节抗重力肌群的活动,提供站立和运动时维持平衡的肌张力强度。

●临床:肌张力降低,四肢无力,共济失调症状。小脑后叶损伤出现小脑性共济失调症状:

①意向性震颤:运动过程中的震颤;②动作分解:把一个动作分解为三四个动作才完成;③运动时离开指定的路线:指鼻不准(指鼻阳性);④不能快速变换运动(轮替运动障碍)。(2)旧小脑=脊髓小脑(小脑前叶及后叶的中间带)●功73(3)新小脑=皮层小脑(后叶的外侧部)●功能:与感觉皮层、运动皮层、联络区之间的联合活动和运动计划的形成及运动程序的编制有关。如精巧运动的学习、熟悉过程:学习初期:动作不协调学习中期:动作渐协调学习后期:动作渐熟练●临床:

精巧运动受损。(四)锥体系与锥体外系的关系(3)新小脑=皮层小脑(后叶的外侧部)74第七节神经系统对内脏运动机能的调节一、内脏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一)内脏运动神经

1.内脏运动神经的组成和分布特点第七节神经系统对内脏运动机能的调节75

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分布特点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分布特点76第四节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般规律优质讲课课件77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分布的区别脊髓骶段(2~4节)侧角(皮肤和肌肉的血管、汗腺、竖毛肌、肾上腺髓质只有交感神经支配)

(几乎所有脏器)N纤维长度节前<节后节前>节后节前∶节后=1∶11~17节前∶节后=1∶2

纤维数量比支配的效应器较广泛较局限

神经节位置离效应器远离效应器近或在效应器壁内T1~L3灰质侧角脑干(Ⅲ、Ⅶ、Ⅸ、Ⅹ对脑神经)中枢部位(中间)(两端)特征交感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

释放递质节前纤维为ACh节前、节后纤维皆为ACh少部分节后纤维为ACh大部分节后纤维为NE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分布的区别脊髓骶段(2~4节)侧角(782.内脏运动神经的机能特点

1)双重支配、相互拮抗

2)紧张性活动

3)兴奋性和抑制性作用

4)相对独立性

5)维持内环境稳定

6)递质和受体

ACh:M、NNE:α、β2.内脏运动神经的机能特点79

胆碱能纤维:自主神经纤维分类肾上腺素能纤维:绝大部交感节后纤维。全部副交感节后纤维;全部自主N节前纤维;躯体运动N;少部交感节后纤维嘌呤能或肽能纤维:胃肠道的壁内神经丛。胆碱能纤维:自主神经纤维分类肾上腺素能纤维80自主神经系统的受体──────────────────────────────────分胆碱能受体

肾上腺素能受体类MN(N1、N2)α(α1、α2)β(β1、β2)─────────────────────────────

M1

神经组织N1N节内α1交感节后效应器β1

心脏传导系统分M2

心脏、平滑肌突触后膜

M3

外分泌腺、平滑肌N2N-Mα2

突触前膜β2

平滑肌布接头后膜

─────────────────────────────

心跳↓骨骼肌缩以兴奋为主以抑制为主逼尿肌缩节后N元兴奋(小肠平滑肌舒)(心脏兴奋)作支气管平滑肌缩消化腺汗腺分泌用瞳孔括约肌缩骨骼肌血管舒─────────────────────────────阻阿托品箭毒(N2)酚妥拉明(α1α2)心得安(β1β2)

断六烃季胺(N1)育亨宾(α2)氨酰心安(β1)

剂丁氧胺(β2)自主神经系统的受体81

自主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

代谢促进糖元分解,促进胰岛素分泌促进肾上腺髓质分泌

器官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循环心跳加强加快心跳减弱减慢大部血管缩部分血管舒

(腹腔内脏、皮肤、外生殖器等)

(软脑膜、外生殖器血管等)肌肉血管可收缩(NE能)或舒张(Ach能)

消化分泌粘稠唾液,抑制胃肠运动分泌稀薄唾液,促进胃肠运动

抑制胆囊收缩,促进括约肌收缩促进胆囊收缩,使括约肌舒张呼吸支气管平滑肌舒支气管平滑肌缩,粘液分泌促进胃液及胰液分泌泌尿逼尿肌舒,括约肌缩,逼尿肌缩,括约肌舒生殖怀孕子宫缩,未孕子宫舒

眼瞳孔扩大,睫状肌松弛瞳孔缩小,睫状肌缩,促进泪腺分泌皮肤竖毛肌收缩,汗腺分泌自主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代谢82

(二)内脏感觉神经二、中枢神经系统对内脏运动技能的调节

1.脊髓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初级中枢:

2.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基本中枢延髓有基本生命中枢之称。

83

三、脑干以上高位中枢对内脏运动机能的调节小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通过交感或副交感神经纤维的活动,影响内脏机能。

三、脑干以上高位中枢84

边缘系统

与自主性神经系统的功能密切相关。

边缘系统851)下丘脑调节内脏活动的高级中枢:①对体温的调节②对水平衡的调节③对腺垂体功能的调节④对摄食活动的调节下丘脑腹内侧核=饱中枢下丘脑外侧区=摄食中枢⑤对生物节律的调节⑥对行为和情绪反应的调节1)下丘脑862)大脑皮层对内脏活动的调节2)大脑皮层对内脏活动的调节87第八节脑的高级机能一、学习和记忆学习经验(或训练)引起行为适应性变化的过程。为适应环境而获得新行为或习惯(或经验)的过程。记忆保持和回忆过去经验(或思维)的能力。学习后行为变化的保持和贮存。第八节脑的高级机能88(一)非联合型学习习惯化:当反复多次给予新异刺激时,机体产生行为反应的强度逐渐减弱,甚至最后不出现的反应。敏感化:一种反射性反应因为另一个强刺激或伤害性刺激而加强。(二)联合型学习(一)非联合型学习891.经典条件反射唾液分泌食物中枢兴奋听觉中枢兴奋

当仅给①→唾液分泌。此时,无关刺激则变成条件刺激。②非条件刺激(食物)①无关刺激(铃声)先①后②二者反复结合暂时联系

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多次结合的过程称条件反射的强化。1.经典条件反射唾液分泌食物中枢兴奋听觉中枢兴奋90第四节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般规律优质讲课课件91第四节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般规律优质讲课课件92有单突触联系(占10~20%);②定位不清、分辫能力差功能特点:接受第二级感觉投射纤维,换元后投射到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构成特异投射系统),功能上具有点对点空间定位关系,引起特定感觉。③参与反应的感受器点状分布密度(触压觉:指尖>四肢>躯干;——局部去极化——兴奋性突触后电位顺行性遗忘症:近事遗忘。味觉代表区:中央后回头面部感觉投射NE:α、β受体、离子通道、水解酶第一类细胞群=感觉接替核:腹后核,内、外膝状体。咖啡因→递质释放↑)。节前∶节后=1∶11~17节前∶节后=1∶22.操作式条件反射(三)记忆

1.

记忆的分类(1)感觉性记忆(2)短期记忆(第一级记忆)(3)近期记忆(第二级记忆)(4)长期记忆(第三级记忆)有单突触联系(占10~20%);2.操作式条件反射93

记忆的形式与过程刺激持续时间:∧1秒感觉性记忆持续时间:数秒第一级记忆持续时间:数分至数年第二级记忆持续时间:永久(?)第三级记忆运用“信息流”的中断(由于顺行性遗忘)遗忘(消退和息灭)遗忘(新信息的代替)遗忘(前活动性和后活动性干扰)可能不遗忘长时性记忆短时性记忆记忆的形式与过程持续时间:∧1秒持续时间:数秒持续时间:942.记忆的机制

“暂时性联系接通”→脑的不同部位建立了新的功能联系是学习和记忆的神经基础。突触的可塑性变化是学习和记忆的神经基础。结构可塑性传递可塑性目前认为短时性记忆和长时性记忆的神经机制不同。2.记忆的机制95短时性记忆可能与神经元生理活动、神经元之间的环路联系、神经递质传递有关。长时性记忆可能与新的突触关系建立有关,有赖于脑内RNA和新蛋白质的合成。

短时性记忆96记忆障碍

1.顺行性遗忘症:近事遗忘。即不能保留新近获得的信息。

2.逆行性遗忘症:往事遗忘。即不能回忆脑功能障碍发生之前的记忆。记忆障碍97学习初期:动作不协调激活α、γN元;本体感觉区=4区(又是运动区)随意运动↑☆临床病症:如舞蹈病和手足徐动症等。3)兴奋性和抑制性作用③区域大小与精细程度呈正比抑制性信息的传递过程与原理肌梭:内有二种感受器:皮层运动柱:①对同一感受野的同一类感觉刺激起反应;(纵裂内缘及扣带回)(中央前回与岛叶之间)二、大脑皮层的生物电活动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1.自发脑电波的波形学习初期:动作不协调二、大脑皮层的生物电活动98

自发脑电波的波形αβδθ频率/Hz8~1314~300.5~34~7波幅/μV20~1005~2020~200100~150特征安静闭眼时,枕叶、顶叶活动时,额叶深睡睡眠、困倦α波在人清醒、安静并闭眼时出现,常具有α波的“梭形”波群变化。当睁开眼睛或受到其他刺激时,α波立即消失,这一现象称α波阻断。2.

自发脑电波形成的机制自发脑电波的波形α频率/Hz波幅/μV特征99三、觉醒与睡眠(一)觉醒觉醒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活动有关。脑电觉醒蓝斑核NEs行为觉醒中脑黑质纹状体DAs三、觉醒与睡眠100(二)睡眠

1.睡眠的时相及其生理机能的变化慢波睡眠脑电波呈现同步化慢波异相睡眠快波睡眠=脑电波呈现去同步化快波睡眠两时相的转换为:由浅睡(慢波睡眠)→深睡(快波睡眠)→浅睡。每晚可重复4~5次的周期性过程。(二)睡眠101睡眠的两种时相正相睡眠(慢波睡眠)异相睡眠(快波睡眠)睡眠特点①EEG为高振幅快波;②感觉、呼吸、Bp、心率、代谢率↓,肌紧张减退;③不出现眼球快速运动;④唤醒阈低,且主诉做梦者少。①EEG为低振幅快波;②感觉和肌紧张,阵发性呼吸不规则和肢体抽动;③出现眼球快速运动;④唤醒阈高,且主诉做梦者多。睡眠的两种时相正相睡眠(慢波睡眠)异相睡眠(快波睡眠)睡眠特102第四节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般规律第四节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般规律103优选第四节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般规律优选第四节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般规律104⑷传导路脊髓交叉不同:浅感觉先交叉后上行;自发脑电波形成的机制☆发病机制:尚不很清楚,目前认为:生殖怀孕子宫缩,未孕子宫舒③丘脑-皮层的点对点投射纤维消化腺汗腺分泌静止性震颤是本病的重要特征,震颤多见于上肢,尤其是手部,静止时出现,情绪激动时增强,随意运动时减少,入睡后停止。功能特点:接受感觉接替核和其他皮层下中枢的纤维,换元后投射到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功能上与各种感觉在丘脑和皮层水平的联系协调有关。激活α、γN元;①感觉N冲动传入的频率;持续时间长,定位不准确,常伴有情绪反应功能特点:接受感觉接替核和其他皮层下中枢的纤维,换元后投射到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功能上与各种感觉在丘脑和皮层水平的联系协调有关。(由于顺行性遗忘)③丘脑-皮层的点对点投射纤维眼瞳孔扩大,睫状肌松弛瞳孔缩小,睫状肌缩,连锁状与环状联系⑷传导路脊髓交叉不同:浅感觉先交叉后上行;连锁状与环状联系105二、突触的活动规律(一)突触的分类

1.根据突触形成的部位轴-胞、轴-树、轴-轴、树-树突触。

2.根据机能影响兴奋性、抑制性突触

3.根据传递信息的方式化学性、电突触。

4.根据结合形式包围式、依傍式突触。二、突触的活动规律106第四节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般规律优质讲课课件107(二)突触的结构

1.

化学性突触①突触前成分递质、受体②突触间隙③突触后成分受体、离子通道、水解酶(二)突触的结构108第四节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般规律优质讲课课件109

2.电突触结构基础:缝隙连接2.电突触结构基础:110(三)突触部位信息的传递

1.兴奋性信息的传递过程与原理

突触前末梢释放兴奋性递质

——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开放

——Na+通透性↑——Na+内流

——局部去极化——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postsynapticpotential,EPSP)

。(三)突触部位信息的传递1112.抑制性信息的传递过程与原理1)突触后抑制

突触前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

——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开放——Cl-

通透性↑

——局部超极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nhibitorypostsynapticpotential,IPSP)。2.抑制性信息的传递过程与原理1122)突触前抑制(presynapticinhibition)意义:减少或排除干扰信息的传入,使感觉功能更为精细。2)突触前抑制意义:113(四)突触传递的特征(1)单向传递(2)突触延搁(3)总和作用(4)易疲劳性(5)敏感性(四)突触传递的特征114(五)递质与受体1.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分类家族成员胆碱类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单胺类儿茶酚胺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吲哚胺

5-羟色氨(5-HT)氨基酸类谷氨酸、门冬氨酸、甘氨酸、GABA肽类下丘脑调节肽、ADH、催产素、阿片肽、脑-肠肽、心房钠尿肽等嘌呤类腺苷、ATP气体NO、CO脂类PG类(五)递质与受体115

递质的共存

神经调质

2.

受体(receptor)

阻断剂(blocker)激动剂(agonist)递质的共存116睡眠两时相的转换为:味觉代表区:中央后回头面部感觉投射⑥对行为和情绪反应的调节促进肾上腺髓质分泌功能特点:接受感觉接替核和其他皮层下中枢的纤维,换元后投射到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功能上与各种感觉在丘脑和皮层水平的联系协调有关。③参与反应的感受器点状分布密度(触压觉:指尖>四肢>躯干;每晚可重复4~5次的周期性过程。基底神经节病变的临床表现:①传入丘脑前沿特定途径结构基础:器、光感受器、声感受器等。③运动时离开指定的路线:指鼻不准(指鼻阳性);⑴当某外周感觉单位频繁使用/或废用时,感觉皮层的相应代表区会扩大/或被邻近的其他代表区占据的现象。病症如舞蹈病和手足徐动症等阻断乙酰胆碱药物(阿托品等)

主要的递质、受体系统

递质受体拮抗剂Ach六烃季铵十烃季铵阿托品

M2(心)N1N2M1α1酚妥拉明α2(突触前膜)β1(心)β2心得安NE苯苄胺育亨宾碱筒箭毒睡眠两时相的转换为:主要的递质、受体系统117三、反射活动的规律1.反射

在CNS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应答反应。2.反射弧感受器、传入N、

N中枢、传出N、效应器。三、反射活动的规律2.反射弧118

3.反射活动的基本特征

1.中枢兴奋过程的特征⑴单向传递⑵中枢延搁⑶总和:时间总和和空间总和。⑷后放:⑸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对缺氧、CO2↑、药物敏感(如pH↑→N元兴奋性↑;士的宁→递质释放↓;咖啡因→递质释放↑)。⑹易疲劳性3.反射活动的基本特征119阻断剂(blocker)(4区)(6区)——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开放——Cl-通透性↑(与抑制区构成抑制系统)持续时间短,定位准确,不伴有情绪反应小脑后叶损伤出现小脑性共济失调症状:黑质内多巴胺能N元功能相对亢进☆病理研究:纹状体病变,脑内多巴胺含量正常。对侧伸肌反射(crossedextensorreflex)(三)突触部位信息的传递(由于顺行性遗忘)节前∶节后=1∶11~17节前∶节后=1∶2(1)突触后抑制①传入侧支性抑制②回返性抑制

2.中枢抑制过程的特征兴奋冲动抑制性中间N元释放抑制性递质突触后N元产生IPSP突触后N元发生抑制特征:是超极化抑制。阻断剂(blocker)(1)突触后抑制2.中枢抑制过程的120兴奋冲动传入侧支兴奋抑制性中间N元抑制性中间N元释放抑制性递质抑制另一N元突触后膜产生IPSP交互抑制①传入侧支性抑制:

意义:调控其它N元,以便活动协调同步。兴奋一N元突触后膜产生EPSP兴奋冲动传入侧支兴奋抑制性中间N元释放抑制性递质抑121功能特点:接受感觉接替核和其他皮层下中枢的纤维,换元后投射到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功能上与各种感觉在丘脑和皮层水平的联系协调有关。第八节脑的高级机能持续时间短,定位准确,不伴有情绪反应(inhibitorypostsynapticpotential,IPSP)。(3)新小脑=皮层小脑(后叶的外侧部)咖啡因→递质释放↑)。胆碱能N元和GABA能N元功能↓②回返性抑制肾上腺髓质只有交感神经支配)代谢促进糖元分解,促进胰岛素分泌断六烃季胺(N1)育亨宾(α2)氨酰心安(β1)(其特异性不如其他类感受器,刺激阈比其他类感受器高)回返性抑制②回返性抑制:

意义:调控N元本身,使其活动及时终止。N元兴奋冲动沿轴突传出侧支兴奋抑制性中间N元抑制性中间N元释放抑制性递质原兴奋的N元抑制突触后膜产生IPSP兴奋效应细胞突触后膜产生EPSP功能特点:接受感觉接替核和其他皮层下中枢的纤维,换元后投射到122⑷机制:先刺激轴2轴2兴奋释放递质(GABA)轴1部分去极化(Cl-电导↑)在此基础上再刺激轴1轴1产生AP幅度↓轴1Ca2+内流量↓轴1释放递质量↓胞3EPSP幅度↓胞3不易总和达到阈电位而兴奋=胞3抑制特征:是去极化抑制。⑷机制:先刺激轴2轴2兴奋释放递质(GABA)轴1部分去极化123(六)反射活动的协调

1.诱导交互抑制

2.扩散

3.最后公路原则

4.优势原则

5.大脑皮层的协调作用

6.反馈(六)反射活动的协调124

内外环境的各种变化感受器换能作用神经冲动传导路大脑皮层分析综合产生主观感觉感觉: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感觉产生过程:第五节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内外环境的各种变化感受器换能作用神经冲动传导路大脑皮层分析125一、感受器(一)感受器、感觉器官的概念及分类1.形态学不同可分为:特殊感觉、表面或皮肤感觉、深部感觉、内脏感觉2.

生理功能不同可分为:外感受器、距离感受器、本体感受器、内感受器(压力、化学、机械感受器等)3.

刺激性质不同:压力感受器、化学感受器、机械感受器、温度感受器、光感受器、声感受器等。一、感受器126(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1.适宜刺激

2.感受器的阈值

3.感受器电位

4.感觉的编码

5.感受器的适应

6.感受器的反馈调节(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127二、感觉传入通路(一)外周感觉神经(二)脊髓的感觉传入通路

(三)头面部的感觉传导途径二、感觉传入通路128(四)感觉投射系统1.特异性投射系统由丘脑(第一、二类细胞群)沿特定的途径点对点的投射至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的N纤维。

2.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由丘脑(第三类细胞群)弥散地投射到皮层广泛区域的N纤维。(四)感觉投射系统1.特异性投射系统129特异性投射系统组成功能①引起特定的感觉②激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①不引起特定的感觉②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上行激醒作用)非特异性投射系统①传入丘脑前沿特定途径②经丘脑第一、二类细胞群③丘脑-皮层的点对点投射纤维①传入丘脑前经脑干网状结构多次换N元②经丘脑第三类细胞群③丘脑-皮层的弥散投射纤维④网状结构内有上行激动系统特点①多次更换N元②投射区广泛(非点对点关系)③易受药物影响(巴比妥类催眠药物的作用原理)①三次更换N元②投射区窄小(点对点关系)③功能依赖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上行激醒作用两种感觉投射系统的比较特异性投射系统组成功能①引起特定的感觉①不引起特定的感觉130逆行性遗忘症:往事遗忘。☆病理研究:纹状体病变,脑内多巴胺含量正常。锥体外系(extrapyramidalsystem)循环心跳加强加快心跳减弱减慢化学性、电突触。①传入侧支性抑制(一)感受器、感觉器官的概念及分类由丘脑(第三类细胞群)弥散地投射到皮层广泛区域的N纤维。肌肉血管可收缩(NE能)或舒张(Ach能)(三)感觉皮层的可塑性兴奋性、抑制性突触①意向性震颤:运动过程中的震颤;★上行激动系统:

指脑干网状结构向丘脑的上传系统。如果该系统功能↓

如:应用催眠药、麻醉药→皮层由兴奋状态→抑制状态。逆行性遗忘症:往事遗忘。★上行激动系统:如:应用催眠药、131(五)丘脑的感觉机能

1.第一类细胞群=感觉接替核:腹后核,内、外膝状体。

2.第二类细胞群=联络核:丘脑枕、丘脑前核、外侧腹核。

3.第三类细胞群=髓板内核群:束旁核、中央中核、中央外侧核。

功能特点:接受第二级感觉投射纤维,换元后投射到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构成特异投射系统),功能上具有点对点空间定位关系,引起特定感觉。功能特点:接受感觉接替核和其他皮层下中枢的纤维,换元后投射到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功能上与各种感觉在丘脑和皮层水平的联系协调有关。功能特点:接受脑干网状结构的上行纤维,换元后弥散地投射到皮层广泛区域(构成非特异投射系统),功能上与维持和改变皮层兴奋状态有关。(五)丘脑的感觉机能1.第一类细胞群=感觉接替核:腹后核132三、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

外侧面体表感觉区=3-1-2区(第一感觉区)+

岛叶(第二感觉区)本体感觉区=4区(又是运动区)内脏感觉区=第二感觉区+运动辅助区听觉区=41区+42区视觉区=17区(一)感觉皮层结构特点

N元分布呈柱状排列构成感觉皮层的最基本功能单位-感觉柱。①对同一感受野的同一类感觉刺激起反应;②是一个传入-传出信息整合处理单位;③细胞柱N元兴奋时,其相邻的细胞柱就受抑制,形成兴奋和抑制镶嵌模式。三、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外侧面体表感觉区=3-1-133(二)皮层感觉代表区1.体表感觉代表区⑴第一感觉区①位置中央后回②投射特点

Ⅰ.左右交叉

Ⅱ.倒置分布

Ⅲ.精细正比(3-1-2区)(二)皮层感觉代表区(3-1-2区)134

⑵第二感觉区①位置:中央前回与岛叶之间。②功能:定位较差、感觉分析粗糙

(麻木感);可能与痛觉有关。③投射特点:

Ⅰ.双侧性投射;

Ⅱ.分布正立而不倒置,有较大的重叠区。

2.本体感觉代表区:与运动区重叠在一起。

3.内脏感觉代表区:第二感觉区+运动辅助区。⑵第二感觉区2.本体感觉代表区:与运动区重叠在一起。1354.视觉代表区:

⑴位置:枕叶距状裂的上下缘(17区)。⑵投射特点:①视网膜的鼻侧交叉投射到对侧枕叶,颞侧不交叉投射到同侧枕叶。②视网膜的上(下)半部投射到距状裂的上(下)缘;黄斑区(周边区)投射到距状裂的后(前)部。4.视觉代表区:1365.听觉代表区:⑴位置:颞横回和颞上回(41区、42区)。⑵投射特点:双侧投射,但以对侧为主。区下侧。7.味觉代表区:中央后回头面部感觉投射6.嗅觉代表区:边缘叶的前底部。5.听觉代表区:区下侧。7.味觉代表区:中央后回头面部感觉投137(三)感觉皮层的可塑性

1.概念:皮层N元间的广泛联系可发生较快改变的特性。

2.现象:

⑴当某外周感觉单位频繁使用/或废用时,感觉皮层的相应代表区会扩大/或被邻近的其他代表区占据的现象。⑵当切除皮层某感觉代表区时,该外周感觉单位的皮层投射移向周围代表区。

3.机制:感觉单位与皮层的联系具有广泛的聚合和辐散联系,这些联系在废用时减弱/或频繁使用时增强。(三)感觉皮层的可塑性138四、躯体感觉和内脏感觉

(一).躯体感觉:⑴躯体感觉包括:浅感觉(触、压、痛、温觉)和深感觉(本体感觉=运动觉+位置觉等)。⑵感觉的感知取决于:皮层兴奋的特定部位。⑶感觉的强度取决于:①感觉N冲动传入的频率;②参与反应的感受器数目;③参与反应的感受器点状分布密度(触压觉:指尖>四肢>躯干;温觉:冷觉>热觉)。⑷传导路脊髓交叉不同:浅感觉先交叉后上行;深感觉先上行后交叉。四、躯体感觉和内脏感觉(一).躯体感觉:⑷传导路脊1391.压觉美克尔氏小盘2.触觉麦斯纳氏小体3.振动觉帕西尼氏小体4.温度感觉冷觉温觉5.痛觉、1.压觉1405.痛觉

皮肤痛躯体痛内脏痛深部痛快痛慢痛痛觉体腔痛牵涉痛刺激后0.5-1.0s出现烧灼痛(难以忍受)持续时间长,定位不准确,常伴有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