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宝大安散-普济方卷一六九-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1页
十宝大安散-普济方卷一六九-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2页
十宝大安散-普济方卷一六九-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3页
十宝大安散-普济方卷一六九-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4页
十宝大安散-普济方卷一六九-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56十宝大安散_普济方卷一六九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十宝大安散_普济方卷一六九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1. 原方 601.1. 组成:大黄(春、冬1斤,夏半斤,秋12两),甘草(春、冬6两,夏3两,秋4两),牵牛(春、冬12两生,夏8两半生,秋8两),槟榔(春、冬12两,夏8两,秋6两)。 601.2. 功效:男子妇人老幼,年深日久,一切沉痰积气块,十种水气、血气。下部小肠偏坠,木肾,干湿脚气,十隔五噎,翻胃呕吐食,心气脾疼,喘急痰饮,咳嗽肺胀,吐血鼻衄,五淋,白癞,大风疮癣,腰腿疼痛,五种消渴,二十四种痔漏,肠风下血,三十六种风,七十二般气,恶毒赤肿,紫血癜风,痈疽疖毒,左右瘫,赤白泻痢,寒热疟疾,阴阳二毒,山岚瘴气,妇人赤白带下,经脉不调,崩中漏下,小儿疳气癫痫。 601.3. 来源:《普济方》卷一六九。 601.4. 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602. 相似度100%:四圣丹 602.1. 组成:槟榔1钱,大黄5分,牵牛5分,甘草(炙)4分。 602.2. 原方对照:大黄(春、冬1斤,夏半斤,秋12两),甘草(春、冬6两,夏3两,秋4两),牵牛(春、冬12两生,夏8两半生,秋8两),槟榔(春、冬12两,夏8两,秋6两)。 602.3. 药材组成不变,剂量不同。 602.4. 功效:心疼。 602.5. 来源:《济阳纲目》卷七十二。 603. 相似度75%:槟榔大黄汤 603.1. 组成:槟榔4枚(锉),大黄(锉)1两,甘草1两,皂荚1挺(不蛀者)。 613.2. 原方对照:大黄(春、冬1斤,夏半斤,秋12两),甘草(春、冬6两,夏3两,秋4两),牵牛(春、冬12两生,夏8两半生,秋8两),槟榔(春、冬12两,夏8两,秋6两)。 613.3. 加:皂荚 613.4. 减:牵牛 613.5. 功效:虚劳积滞。 613.6. 来源:《圣济总录》卷九十一。 614. 相似度75%:四将军散 614.1. 组成:大黄、槟榔、葶疬、牵牛。 614.2. 原方对照:大黄(春、冬1斤,夏半斤,秋12两),甘草(春、冬6两,夏3两,秋4两),牵牛(春、冬12两生,夏8两半生,秋8两),槟榔(春、冬12两,夏8两,秋6两)。 614.3. 加:葶疬 614.4. 减:甘草 614.5. 功效:瘄后马脾风。 614.6. 来源:《瘄麻选要》。 615. 相似度75%:牵牛丸 615.1. 组成:牵牛、大黄、槟榔、雄黄。 615.2. 原方对照:大黄(春、冬1斤,夏半斤,秋12两),甘草(春、冬6两,夏3两,秋4两),牵牛(春、冬12两生,夏8两半生,秋8两),槟榔(春、冬12两,夏8两,秋6两)。 625.3. 加:雄黄 625.4. 减:甘草 625.5. 功效:虫聚,噎塞,反胃。 625.6. 来源:《杂病源流犀烛》卷四。 626. 相似度75%:宣风散 626.1. 组成:槟榔2个,陈皮半两,甘草半两,牵牛4两(半生半熟)。 626.2. 原方对照:大黄(春、冬1斤,夏半斤,秋12两),甘草(春、冬6两,夏3两,秋4两),牵牛(春、冬12两生,夏8两半生,秋8两),槟榔(春、冬12两,夏8两,秋6两)。 626.3. 加:陈皮 626.4. 减:大黄 626.5. 功效:小儿慢惊,痘疮里陷,腹胀气喘,大小便涩;疳气,惊风。 626.6.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627. 相似度75%:槟榔散 627.1. 组成:槟榔1两,大黄3分(锉碎,炒),甘草半两(炙),朴消半两。 627.2. 原方对照:大黄(春、冬1斤,夏半斤,秋12两),甘草(春、冬6两,夏3两,秋4两),牵牛(春、冬12两生,夏8两半生,秋8两),槟榔(春、冬12两,夏8两,秋6两)。 637.3. 加:朴消 637.4. 减:牵牛 637.5. 功效:大肠实热,气盛上壅,腹胀烦闷不通。 637.6. 来源:《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638. 相似度75%:牛黄散 638.1. 组成:牵牛1两,大黄1两,枳壳5钱(巴豆9粒同炒,即去巴豆),甘草3钱。 638.2. 原方对照:大黄(春、冬1斤,夏半斤,秋12两),甘草(春、冬6两,夏3两,秋4两),牵牛(春、冬12两生,夏8两半生,秋8两),槟榔(春、冬12两,夏8两,秋6两)。 638.3. 加:枳壳 638.4. 减:槟榔 638.5. 功效:撮口。 638.6. 来源:《幼科指掌》卷三。 639. 相似度75%:大黄散 639.1. 组成:大黄(湿纸裹,煨微焦色)1两,甘草(炮)1两,白僵蚕(去土,焙干)1两,槟榔(煨)1分。 639.2. 原方对照:大黄(春、冬1斤,夏半斤,秋12两),甘草(春、冬6两,夏3两,秋4两),牵牛(春、冬12两生,夏8两半生,秋8两),槟榔(春、冬12两,夏8两,秋6两)。 649.3. 加:白僵蚕 649.4. 减:牵牛 649.5. 功效:风毒、气毒、热毒瘰疬不破者。 649.6.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二六。 6410. 相似度75%:万病无忧散 6410.1. 组成:槟榔5钱,大黄1两,甘草2钱半,黑牵牛1两半(炒)。 6410.2. 原方对照:大黄(春、冬1斤,夏半斤,秋12两),甘草(春、冬6两,夏3两,秋4两),牵牛(春、冬12两生,夏8两半生,秋8两),槟榔(春、冬12两,夏8两,秋6两)。 6410.3. 加:黑牵牛 6410.4. 减:牵牛 6410.5. 功效:诸般气积肿胀。 6410.6. 来源:《普济方》卷一六九。 6411. 相似度60%:承气化毒汤 6411.1. 组成:枳实、厚朴(姜炒)、大黄(酒炒)、槟榔、甘草。 6411.2. 原方对照:大黄(春、冬1斤,夏半斤,秋12两),甘草(春、冬6两,夏3两,秋4两),牵牛(春、冬12两生,夏8两半生,秋8两),槟榔(春、冬12两,夏8两,秋6两)。 6511.3. 加:枳实、厚朴 6511.4. 减:牵牛 6511.5. 功效:痘疮,狂妄发躁,手足宜热而反冷,阳极似阴,谓之阳厥。 6511.6. 来源:《万氏家妙方》卷六。 6512. 相似度60%:宣风快斑散 6512.1. 组成:木通、枳壳、甘草、槟榔、大黄。 6512.2. 原方对照:大黄(春、冬1斤,夏半斤,秋12两),甘草(春、冬6两,夏3两,秋4两),牵牛(春、冬12两生,夏8两半生,秋8两),槟榔(春、冬12两,夏8两,秋6两)。 6512.3. 加:木通、枳壳 6512.4. 减:牵牛 6512.5. 功效:痘疹。痘疹黑陷而身无大热,大小便调者。 6512.6. 来源:《片玉痘疹》卷八。 6513. 相似度60%:诚斋先生如神丸 6513.1. 组成:槟榔1两,枳壳(炒)1两,皂荚1两,大黄(生熟)1两,牵牛(生熟)1两。 6513.2. 原方对照:大黄(春、冬1斤,夏半斤,秋12两),甘草(春、冬6两,夏3两,秋4两),牵牛(春、冬12两生,夏8两半生,秋8两),槟榔(春、冬12两,夏8两,秋6两)。 6613.3. 加:枳壳、皂荚 6613.4. 减:甘草 6613.5. 功效:一切疾证。 6613.6. 来源:《医方类聚》卷一九六引《王氏集验方》。 6614. 相似度60%:行药方 6614.1. 组成:大黄1两,白牵牛1两,槟榔1两,甘草3两,轻粉5钱。 6614.2. 原方对照:大黄(春、冬1斤,夏半斤,秋12两),甘草(春、冬6两,夏3两,秋4两),牵牛(春、冬12两生,夏8两半生,秋8两),槟榔(春、冬12两,夏8两,秋6两)。 6614.3. 加:白牵牛、轻粉 6614.4. 减:牵牛 6614.5. 功效:疠毒。 6614.6. 来源:《景岳全书》卷六十四。 6615. 相似度50%:夺命散 6615.1. 组成:槟榔、大黄,黑牵牛、白牵牛各等分(皆各半生半熟用之)。 6615.2. 原方对照:大黄(春、冬1斤,夏半斤,秋12两),甘草(春、冬6两,夏3两,秋4两),牵牛(春、冬12两生,夏8两半生,秋8两),槟榔(春、冬12两,夏8两,秋6两)。 6715.3. 加:黑牵牛、白牵牛 6715.4. 减:甘草、牵牛 6715.5. 功效:小儿胸膈喘满,两胁扇动,痰涎潮塞及急惊风搐。 6715.6. 来源:《儒门事亲》卷十五。 6716. 相似度50%:调胃承气汤 6716.1. 组成:大黄4两(去皮,清酒洗),甘草(炙)2两,芒消半斤。 6716.2. 原方对照:大黄(春、冬1斤,夏半斤,秋12两),甘草(春、冬6两,夏3两,秋4两),牵牛(春、冬12两生,夏8两半生,秋8两),槟榔(春、冬12两,夏8两,秋6两)。 6716.3. 加:芒消 6716.4. 减:牵牛、槟榔 6716.5. 功效:阳明腑实,发热汗出,口渴心烦,大便秘结,腹满痛拒按,脉滑数。胃热发斑,口齿咽喉肿痛,中消,疮疡等见上述症状者。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误攻其表,胃气不和,谵语者;发汗后,不恶寒,但热,属实者;太阳病未解,但阴脉微者;伤寒13日,过经谵语,自下利,脉和,内实者;太阳病,过经10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太阳病3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中热,或口舌生疮。善食而瘦。热结旁流。阳明温病,纯利稀水无粪者。斑疹,阳明证悉具,外出不快,内壅特甚者。 6716.6. 来源:《伤寒论》。 6817. 相似度50%:二黄汤 6817.1. 组成:大黄4分,黄芩4分,甘草3分(炙),细辛2分。 6817.2. 原方对照:大黄(春、冬1斤,夏半斤,秋12两),甘草(春、冬6两,夏3两,秋4两),牵牛(春、冬12两生,夏8两半生,秋8两),槟榔(春、冬12两,夏8两,秋6两)。 6817.3. 加:黄芩、细辛 6817.4. 减:牵牛、槟榔 6817.5. 功效:温壮。 6817.6. 来源:《普济方》卷三八五引胡洽方。 6818. 相似度50%:调中丸 6818.1. 组成:青皮1两,红皮1两,大黄1两,牵牛3两。 6818.2. 原方对照:大黄(春、冬1斤,夏半斤,秋12两),甘草(春、冬6两,夏3两,秋4两),牵牛(春、冬12两生,夏8两半生,秋8两),槟榔(春、冬12两,夏8两,秋6两)。 6818.3. 加:青皮、红皮 6818.4. 减:甘草、槟榔 6818.5. 功效:脾胃虚。 6818.6. 来源:《宣明论》卷十二。 6919. 相似度50%:二黄汤 6919.1. 组成:大黄(锉,炒)1两,黄芩(去黑心)1两,栀子仁14枚,甘草(炙,锉)半两。 6919.2. 原方对照:大黄(春、冬1斤,夏半斤,秋12两),甘草(春、冬6两,夏3两,秋4两),牵牛(春、冬12两生,夏8两半生,秋8两),槟榔(春、冬12两,夏8两,秋6两)。 6919.3. 加:黄芩、栀子仁 6919.4. 减:牵牛、槟榔 6919.5. 功效:骨极,膀胱不通,大小便闭塞,面色枯黑,耳虚鸣,烦热。 6919.6. 来源:《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6920. 相似度50%:二黄汤 6920.1. 组成:麻黄(去根节)1两,大黄(锉,炒)1两,栝楼根1两,甘草(炙,锉)半两。 6920.2. 原方对照:大黄(春、冬1斤,夏半斤,秋12两),甘草(春、冬6两,夏3两,秋4两),牵牛(春、冬12两生,夏8两半生,秋8两),槟榔(春、冬12两,夏8两,秋6两)。 6920.3. 加:麻黄、栝楼根 6920.4. 减:牵牛、槟榔 6920.5. 功效:伤寒后变成疟,口干烦渴。 6920.6. 来源:《圣济总录》卷三十三。 7021. 相似度50%:矾石散 7021.1. 组成:矾石2分(熬),甘草半分(炙),大黄1分。 7021.2. 原方对照:大黄(春、冬1斤,夏半斤,秋12两),甘草(春、冬6两,夏3两,秋4两),牵牛(春、冬12两生,夏8两半生,秋8两),槟榔(春、冬12两,夏8两,秋6两)。 7021.3. 加:矾石 7021.4. 减:牵牛、槟榔 7021.5. 功效:妇人阴肿坚痛。 7021.6. 来源:方出《肘后方》卷五,名见《外台》卷三十四引《古今录验》。 7022. 相似度50%:调中二黄丸 7022.1. 组成:大黄1两(锉炒),牛黄(研)1分,甘草(炙)1分,人参1分。 7022.2. 原方对照:大黄(春、冬1斤,夏半斤,秋12两),甘草(春、冬6两,夏3两,秋4两),牵牛(春、冬12两生,夏8两半生,秋8两),槟榔(春、冬12两,夏8两,秋6两)。 7022.3. 加:牛黄、人参 7022.4. 减:牵牛、槟榔 7022.5. 功效:小儿大便不通。 7022.6.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7023. 相似度50%:茯苓钩藤汤 7023.1. 组成:钩藤2分,茯苓2分,甘草(炙)1分,大黄(煨)1分。 7123.2. 原方对照:大黄(春、冬1斤,夏半斤,秋12两),甘草(春、冬6两,夏3两,秋4两),牵牛(春、冬12两生,夏8两半生,秋8两),槟榔(春、冬12两,夏8两,秋6两)。 7123.3. 加:钩藤、茯苓 7123.4. 减:牵牛、槟榔 7123.5. 功效:少小七日以后患病。 7123.6. 来源:《普济方》卷三七六。 7124. 相似度50%:调胃承气汤 7124.1. 组成:大黄3钱(酒制),元明粉1钱5分,甘草1钱,枳壳1钱5分。 7124.2. 原方对照:大黄(春、冬1斤,夏半斤,秋12两),甘草(春、冬6两,夏3两,秋4两),牵牛(春、冬12两生,夏8两半生,秋8两),槟榔(春、冬12两,夏8两,秋6两)。 7124.3. 加:元明粉、枳壳 7124.4. 减:牵牛、槟榔 7124.5. 功效:牙衄,阳明壅塞盛之甚,口渴便秘而衄不止者。 7124.6. 来源:《外科证治全书》卷二。 7125. 相似度50%:恒山汤 7125.1. 组成:恒山2两,甘草1两,大黄2分,桂心6铢。 7125.2. 原方对照:大黄(春、冬1斤,夏半斤,秋12两),甘草(春、冬6两,夏3两,秋4两),牵牛(春、冬12两生,夏8两半生,秋8两),槟榔(春、冬12两,夏8两,秋6两)。 7225.3. 加:恒山、桂心 7225.4. 减:牵牛、槟榔 7225.5. 功效:疟疾十岁、二十岁。 7225.6. 来源:《医心方》卷十四引《古今录验》。 7226. 相似度50%:调胃承气汤 7226.1. 组成:大黄、枳壳、厚朴、甘草。 7226.2. 原方对照:大黄(春、冬1斤,夏半斤,秋12两),甘草(春、冬6两,夏3两,秋4两),牵牛(春、冬12两生,夏8两半生,秋8两),槟榔(春、冬12两,夏8两,秋6两)。 7226.3. 加:枳壳、厚朴 7226.4. 减:牵牛、槟榔 7226.5. 功效:伤寒阴厥。用温复阳太过,不耐辛温,胃热谵语。 7226.6. 来源:《伤寒大白》卷四。 7227. 相似度50%:调胃承气加橘皮汤 7227.1. 组成: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大黄(锉,醋炒)1两,甘草(炙)半两。 7227.2. 原方对照:大黄(春、冬1斤,夏半斤,秋12两),甘草(春、冬6两,夏3两,秋4两),牵牛(春、冬12两生,夏8两半生,秋8两),槟榔(春、冬12两,夏8两,秋6两)。 7327.3. 加:陈橘皮 7327.4. 减:牵牛、槟榔 7327.5. 功效:伤寒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 7327.6. 来源:《圣济总录》卷二十一。 7328. 相似度50%:涤烦丸 7328.1. 组成:茴香1两(炒),槟榔1枚,大黄1两(湿纸裹煨)。 7328.2. 原方对照:大黄(春、冬1斤,夏半斤,秋12两),甘草(春、冬6两,夏3两,秋4两),牵牛(春、冬12两生,夏8两半生,秋8两),槟榔(春、冬12两,夏8两,秋6两)。 7328.3. 加:茴香 7328.4. 减:甘草、牵牛 7328.5. 功效:积年伏暑。遇夏头昏,肢体倦怠,不进饮食,烦渴多困。 7328.6. 来源:《杨氏家藏方》卷三。 7329. 相似度50%:涤毒散 7329.1. 组成:甘草半两,芒消9分,大黄1两(酒浸)当归。 7329.2. 原方对照:大黄(春、冬1斤,夏半斤,秋12两),甘草(春、冬6两,夏3两,秋4两),牵牛(春、冬12两生,夏8两半生,秋8两),槟榔(春、冬12两,夏8两,秋6两)。 7429.3. 加:芒消、当归 7429.4. 减:牵牛、槟榔 7429.5. 功效:时气疙瘩,五发疮疡,喉闭雷头。 7429.6. 来源:《云歧子保命集》卷上。 7430. 相似度50%:当归丸 7430.1. 组成:当归半两,甘草1钱,黄连2钱半,大黄2钱半。 7430.2. 原方对照:大黄(春、冬1斤,夏半斤,秋12两),甘草(春、冬6两,夏3两,秋4两),牵牛(春、冬12两生,夏8两半生,秋8两),槟榔(春、冬12两,夏8两,秋6两)。 7430.3. 加:当归、黄连 7430.4. 减:牵牛、槟榔 7430.5. 功效:癍疹、痘疹、疥癣等病热滞中阻,大便秘结者。 7430.6. 来源:《癍论萃英》引张元素方。 7431. 相似度50%:当归大黄汤 7431.1. 组成:当归、大黄、广皮、甘草。 7431.2. 原方对照:大黄(春、冬1斤,夏半斤,秋12两),甘草(春、冬6两,夏3两,秋4两),牵牛(春、冬12两生,夏8两半生,秋8两),槟榔(春、冬12两,夏8两,秋6两)。 7531.3. 加:当归、广皮 7531.4. 减:牵牛、槟榔 7531.5. 功效:下血。 7531.6. 来源:《伤寒大白》卷二。 7532. 相似度50%:当归大黄汤 7532.1. 组成:当归、大黄、生地、甘草。 7532.2. 原方对照:大黄(春、冬1斤,夏半斤,秋12两),甘草(春、冬6两,夏3两,秋4两),牵牛(春、冬12两生,夏8两半生,秋8两),槟榔(春、冬12两,夏8两,秋6两)。 7532.3. 加:当归、生地 7532.4. 减:牵牛、槟榔 7532.5. 功效:燥火下血,及吐血、嗽血,大便干结。 7532.6. 来源:《伤寒大白》卷二。 7533. 相似度50%:当归承气汤 7533.1. 组成:当归1两,大黄1两,甘草半两,芒消9钱。 7533.2. 原方对照:大黄(春、冬1斤,夏半斤,秋12两),甘草(春、冬6两,夏3两,秋4两),牵牛(春、冬12两生,夏8两半生,秋8两),槟榔(春、冬12两,夏8两,秋6两)。 7633.3. 加:当归、芒消 7633.4. 减:牵牛、槟榔 7633.5. 功效:阳狂奔走,骂詈不避亲疏;燥热里热,火郁为病,或皮肤枯燥,或咽干鼻干,或便溺结闭。 7633.6. 来源:《保命集》卷中。 7634. 相似度50%:调胃承气汤 7634.1. 组成:大黄、芒消、甘草各等分,生姜3片。 7634.2. 原方对照:大黄(春、冬1斤,夏半斤,秋12两),甘草(春、冬6两,夏3两,秋4两),牵牛(春、冬12两生,夏8两半生,秋8两),槟榔(春、冬12两,夏8两,秋6两)。 7634.3. 加:芒消、生姜 7634.4. 减:牵牛、槟榔 7634.5. 功效:热留胃中发斑,及服热药过多而发斑。小儿肥甘过度,必生内热,以致发热蒸蒸,小便赤涩,面赤唇焦,舌燥而渴,脉实有力者。 7634.6. 来源:《普济方》卷四○四。 7635. 相似度50%:黄连散 7635.1. 组成:黄连2两(去须),大黄(细锉,醋炒)2两,黄芩1两(去黑心),甘草(炙)1两。 7635.2. 原方对照:大黄(春、冬1斤,夏半斤,秋12两),甘草(春、冬6两,夏3两,秋4两),牵牛(春、冬12两生,夏8两半生,秋8两),槟榔(春、冬12两,夏8两,秋6两)。 7735.3. 加:黄连、黄芩 7735.4. 减:牵牛、槟榔 7735.5. 功效:黄疸。身体面目皆黄,大小便秘涩,脏腑壅热。 7735.6. 来源:《圣济总录》卷六十。 7736. 相似度50%:荆黄散 7736.1. 组成:荆芥2钱,人参1钱,甘草5分,大黄6分。 7736.2. 原方对照:大黄(春、冬1斤,夏半斤,秋12两),甘草(春、冬6两,夏3两,秋4两),牵牛(春、冬12两生,夏8两半生,秋8两),槟榔(春、冬12两,夏8两,秋6两)。 7736.3. 加:荆芥、人参 7736.4. 减:牵牛、槟榔 7736.5. 功效:上焦气热所冲之暴吐。 7736.6. 来源:《明医指掌》卷五。 7737. 相似度50%:金露丸 7737.1. 组成:大黄2两,枳实5钱(麸炒),牵牛(头末)2两,桔梗2两。 7737.2. 原方对照:大黄(春、冬1斤,夏半斤,秋12两),甘草(春、冬6两,夏3两,秋4两),牵牛(春、冬12两生,夏8两半生,秋8两),槟榔(春、冬12两,夏8两,秋6两)。 7837.3. 加:枳实、桔梗 7837.4. 减:甘草、槟榔 7837.5. 功效:天行时疾,内伤饮食,心下痞闷。脾积内伤,米谷不化。 7837.6. 来源:《保命集》卷中。 7838. 相似度50%:金花散 7838.1. 组成:皂子仁1分(炒),槟榔1个(生),甘草1分。 7838.2. 原方对照:大黄(春、冬1斤,夏半斤,秋12两),甘草(春、冬6两,夏3两,秋4两),牵牛(春、冬12两生,夏8两半生,秋8两),槟榔(春、冬12两,夏8两,秋6两)。 7838.3. 加:皂子仁 7838.4. 减:大黄、牵牛 7838.5. 功效:小儿大肠秘不通,兼血痢。 7838.6. 来源:《幼幼新书》卷三十引《家宝》。 7839. 相似度50%:解毒丸 7839.1. 组成:栝蒌根3两,甘草半两(炒),大黄1分(生),朴消1分(别研)。 7839.2. 原方对照:大黄(春、冬1斤,夏半斤,秋12两),甘草(春、冬6两,夏3两,秋4两),牵牛(春、冬12两生,夏8两半生,秋8两),槟榔(春、冬12两,夏8两,秋6两)。 7939.3. 加:栝蒌根、朴消 7939.4. 减:牵牛、槟榔 7939.5. 功效:大风。 7939.6. 来源:《三因》卷十五。 7940. 相似度50%:截瘴丸 7940.1. 组成:常山5两(醋炒7次),乌梅40粒(去核),槟榔40粒,甘草3两。 7940.2. 原方对照:大黄(春、冬1斤,夏半斤,秋12两),甘草(春、冬6两,夏3两,秋4两),牵牛(春、冬12两生,夏8两半生,秋8两),槟榔(春、冬12两,夏8两,秋6两)。 7940.3. 加:常山、乌梅 7940.4. 减:大黄、牵牛 7940.5. 功效:瘴病不问冷热,或1日一发,或2日一发,或3日一发。 7940.6. 来源:《瘴疟指南》卷下。 7941. 相似度50%:加味香连丸 7941.1. 组成:黄连(炒)10两,大黄4两(酒蒸),木香2两,槟榔1两。 7941.2. 原方对照:大黄(春、冬1斤,夏半斤,秋12两),甘草(春、冬6两,夏3两,秋4两),牵牛(春、冬12两生,夏8两半生,秋8两),槟榔(春、冬12两,夏8两,秋6两)。 8041.3. 加:黄连、木香 8041.4. 减:甘草、牵牛 8041.5. 功效:痢疾。 8041.6. 来源:《扶寿精方》。 8042. 相似度50%:加味朴黄丸 8042.1. 组成:厚朴(炙)64两,大黄64两,槟榔32两,黑丑(炒)32两。 8042.2. 原方对照:大黄(春、冬1斤,夏半斤,秋12两),甘草(春、冬6两,夏3两,秋4两),牵牛(春、冬12两生,夏8两半生,秋8两),槟榔(春、冬12两,夏8两,秋6两)。 8042.3. 加:厚朴、黑丑 8042.4. 减:甘草、牵牛 8042.5. 功效:食水停滞,胸中结满,郁闷腹痛,两胁膨胀。 8042.6. 来源:《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8043. 相似度50%:加减桃仁承气汤 8043.1. 组成:桃仁半两,大黄1两,甘草2钱,半桂3钱。 8043.2. 原方对照:大黄(春、冬1斤,夏半斤,秋12两),甘草(春、冬6两,夏3两,秋4两),牵牛(春、冬12两生,夏8两半生,秋8两),槟榔(春、冬12两,夏8两,秋6两)。 8143.3. 加:桃仁、半桂 8143.4. 减:牵牛、槟榔 8143.5. 功效:血瘀下焦,脉沉芤者。 8143.6. 来源:《云歧子脉诀》卷三。 8144. 相似度50%:加减调胃承气汤 81HYPERLINK\l"_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