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燃气改装厂综合应急救援预案_第1页
汽车燃气改装厂综合应急救援预案_第2页
汽车燃气改装厂综合应急救援预案_第3页
汽车燃气改装厂综合应急救援预案_第4页
汽车燃气改装厂综合应急救援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第一章总则1.1编制目的按照“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为了做好我厂安全生产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保障职工和从业人员的生命健康及财产安全,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全生产条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办法》等规定,结合我厂生产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汽车燃气改装厂汽车改装应急救援预案》(以下简称《预案》)。1.2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全生产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新安监调查字〔2007〕201号】《关于加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和AQ/T9002-2006《生产生产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结合本厂汽车改装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1.3适用范围本预案是************汽车燃气改装厂处理和救援************汽车燃气改装厂安全事故的基本程序和依据,适用于************汽车燃气改装厂汽车改装范围内发生的机械伤害、噪声伤害、火灾爆炸伤害、电气伤害、振动伤害、灼烫伤害、物体打击等安全事故的抢险救援和处理工作。1.4应急预案体系由于************汽车燃气改装厂规模小、危险因素少,故根据《生产生产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的要求,本厂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合并编写。本厂应急预案体系由综合应急预案和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构成。本厂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根据改装厂生产经营的特点,主要规定了企业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应急响应原则、应急管理程序等内容。1.5应急工作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组织、统一管理、分工负责、自救为主”的原则,在事故发生后,按照“科学组织,快速有效”的原则,协调各方面救援力量,快速开展各项救援工作,及时抢救和疏散人员,控制事故发展,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消除险情,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第二章危险性分析2.1单位概况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该项目所涉及到的物料有涂漆工艺使用的油漆(其有机溶剂为苯、甲苯和二甲苯),机械设备使用的润滑油,焊接使用的二氧化碳(瓶装)和乙炔(瓶装)。2.2.1物质(1)二甲苯标

识中文名:1,2-二甲苯;邻二甲苯

分子式:C8H10

CAS号:95-47-6

UN编号:1307

危险货物编号:33535

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甲苯的气味。

主要用途:主要用作溶剂和用于合成油漆涂料。

熔点:-25.5沸点:144.4相对密度(水=1):0.88

相对密度(空气=1):3.66

饱和蒸汽压(kPa):1.33/32℃

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

燃烧性:易燃

建规火险分级:甲

闪点(℃):30

自燃温度(℃):463

爆炸下限(V%):1.0

爆炸上限(V%):7.0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禁忌物:强氧化剂。

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包装与储运危险性类别:第3.3类

高闪点易燃液体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7

包装类别:Ⅲ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露天贮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毒性危害接触限值:中国MAC:100mg/m3

美国TWA:OSHA100ppm,434mg/m3;ACGIH100ppm,434mg/m3

美国STEL:ACGIH150ppm,651mg/m3

侵入途径: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毒性:属低毒类LD50:1364mg/kg(小鼠静注)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长期作用可影响肝、肾功能。急性中毒:病人有咳嗽、流沮、结膜充血等重症者有幻觉、谵妄、神志不清等,有的有癔病样发作。慢性中毒:病人有神经衰弱综合征的表现,女工有月经异常,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及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术。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充分漱口、饮水,尽快洗胃。就医。

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高浓度蒸气接触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也可使用皮肤防护膜。

其他: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泄漏处置: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会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2)甲苯标

识中文名:甲苯;甲炝;甲基苯

英文名:Methylbenzene;Toluene

分子式:C7H8

分子量:92.14

CAS号:108-88-3

危险货物编号:32052

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苯的芳香气味。

主要用途:用于掺合汽油组成及作为生产甲苯衍生物、炸药、染料中间体、药物等的主要原料。

熔点:-94.9沸点:110.6相对密度(水=1):0.87

相对密度(空气=1):3.14

饱和蒸汽压(kPa):4.89/30℃

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苯、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性避免接触的条件:

燃烧性:易燃

建规火险分级:甲

闪点(℃):4.4℃闭杯;13℃开杯

自燃温度(℃):353

爆炸下限(V%):1.2

爆炸上限(V%):7.0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禁忌物:强氧化剂。

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如果该物质或被污染的流体进入水路,通知有潜在水体污染的下游用户,通知地方卫生、消防官员和污染控制部门。在安全防爆距离以外,使用雾状水冷却暴露的容器。若冷却水流不起作用(排放音量、音调升高,罐体变色或有任何变形的迹象),立即撤离到安全区域。

包装与储运危险性类别:第3.2类

中闪点易燃液体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7

包装类别:Ⅱ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桶装堆垛不可过大,应留墙距、顶距、柱距及必要的防火检查走道。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毒性危害接触限值:中国MAC:100mg/m3

美国TWA:OSHA200ppm,754mg/m3;ACGIH100ppm,377mg/m3,美国STEL:ACGIH150ppm,565mg/m3

侵入途径: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毒性:属低毒类

LD50:1000mg/kg(大鼠经口);12124mg/kg(兔经皮)

LC50:5320ppm8小时(小鼠吸入)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长期作用可影响肝、肾功能。

急性中毒:病人有咳嗽、流泪、结膜充血等;重症者有幻觉、谵妄、神志不清等,有的有癔病样发作。

慢性中毒:病人有神经衰弱综合征的表现,女工有月经异常,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吸入、食入或皮肤接触该物质可引起迟发反应。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及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术。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充分漱口、饮水,尽快洗胃。就医。

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NIOSH

500ppm:装药剂盒防有机蒸气的全面罩呼吸器、动力驱动装有机蒸气滤毒盒的空气净化呼吸器、装有机蒸气滤毒盒的空气净化式全面罩呼吸器(防毒面具)、供气式呼吸器、自携式呼吸器。

高于NIOSHREL浓度或尚未建立REL,任何可检测浓度下:自携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供气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辅之以辅助自携式正压呼吸器。

逃生:装有机蒸气滤毒盒的空气净化式全面罩呼吸器(防毒面具)、自携式逃生呼吸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也可使用皮肤防护膜。

其他: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泄漏处置: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会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不然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3)苯标

识中文名:苯;安息油

分子式:C6H6

分子量:78.11

CAS号:71-43-2

UN编号:1114

危险货物编号:32050

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芳香味。冰点为6℃

主要用途:用作溶剂及合成苯的衍生物、香料、染料、塑料、医药、炸药、橡胶等。

熔点:5.5沸点:80.1相对密度(水=1):0.88

相对密度(空气=1):2.77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醇、醚、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

燃烧性:易燃

建规火险分级:甲

闪点(℃):-11

自燃温度(℃):560℃

爆炸下限(V%):1.2

爆炸上限(V%):8.0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吹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禁忌物:强氧化剂。

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如果该物质或其被污染的流体进入水路,通知有潜在水体污染的下游用户,通知地方卫生、消防官员和污染控制部门。在安全防爆距离以外,使用雾状水冷却暴露的容器。若冷却水流不起作用(排放音量、音调升高,罐体变色或有任何变形的迹象),立即撤离到安全区域。

包装与储运危险性类别:第3.2类

中闪点易燃液体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7

包装类别:Ⅱ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

ERG指南:130

ERG指南分类:易燃液体(非极性/不溶于水/有毒)

毒性危害接触限值:中国MAC:40mg/m3[皮]

苏联MAC:5mg/m3[皮]

美国TWA:OSHAlppm,3.2mg/m3;ACGIH10ppm,32mg/m3

美国STEL:未制定标准

侵入途径: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毒性:属中等毒类

LD50:3306mg/kg(大鼠经口);48mg/kg(小鼠经皮)

LC50:10000ppm7小时(大鼠吸入)

IARC评价:致癌物;1组;人类证据充分;动物证据充分

IDLH:500ppm;潜在人类致癌物

嗅阈:8.65ppm

OSHA:表Z—1空气污染物

OSHA:表Z—2空气污染物

OSHA特别管理的物质:(29CFR1910.1001~1048)(液态的或气态的)

健康危害:高浓度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引起急性中毒;长期接触高浓度苯对造血系统的损害,引起慢性中毒。对皮肤、粘膜有刺激、致敏作用。可引起白血病。

急性中毒:轻者有头痛、头晕、轻度兴奋、步态蹒跚等酒醉状态;重者出现明显头痛、恶心、呕吐、神志模糊、知觉丧失、昏迷、抽搐等,可因呼吸中枢麻痹死亡。

慢性中毒:病人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造血系统改变: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减少,重者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皮肤损害及月经障碍。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及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术。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充分漱口、饮水,尽快洗胃。就医。吸入、食入或皮肤接触该物质可引起迟发反应。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应该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高于NIOSHREL浓度或尚未建立REL,任何可检测浓度下:自携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供气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辅之以辅助自携式正压呼吸器。逃生:装有机蒸气滤毒盒的空气净化式全面罩呼吸器(防毒面具)、自携式逃生呼吸器。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也可使用皮肤防护膜。

其他: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泄漏处置: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会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4)乙炔标

识中文名:乙炔;电石气

CAS号:74-86-2

UN编号:1001

危险货物编号:21024

IMDG规则页码:2101

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纯品的气味类似于醚,工业品有使人不愉快的大蒜气味。

主要用途: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之一。是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和塑料的单体,也用于氧炔焊割。

熔点:-81.8/119kPa沸点:-83.8相对密度(水=1):0.62

相对密度(空气=1):0.91

溶解性:微溶于水、乙醇,溶于丙酮、氯仿、苯。

性避免接触的条件:受热。

燃烧性:易燃

建规火险分级:甲

闪点(℃):<-50

自燃温度(℃):305

爆炸下限(V%):2.1

爆炸上限(V%):80.0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能与Cu、Ag、Hg等化合物生成爆炸性化合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能发生。

禁忌物:强氧化剂、强酸、卤素。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如果该物质或被污染的流体进入水路,通知有潜在水体污染的下游用户,通知地方卫生、消防官员和污染控制部门。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受过特殊培训的人员可以利用喷雾水流冷却周围暴露物,让火自行烧尽。在安全防爆距离以外,使用雾状水冷却暴露的容器。若冷却水流不起作用(排放音量、音调升高,罐体变色或有任何变形的迹象),立即撤离到安全区域。

包装与储运危险性类别:第2.1类

易燃气体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4

包装类别:Ⅱ

储运注意事项:乙炔的包装法通常是溶解在溶剂及多孔物中,装入钢瓶内。充装要控制流速,注意防止静电积聚。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氟、氯、溴)、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毒性危害接触限值:中国MAC:未制定标准

美国TWA:ACGIH窒息性气体

美国STEL:未制定标准

NIOSH标准文件:NIOSH76—195

侵入途径:吸入

毒性:属微毒类,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动物长期吸入非致死性浓度本品,出现血红蛋白、网织细胞、淋巴细胞增加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尸检有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肝充血和脂肪浸润。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健康危害:具有弱麻醉作用。急性中毒:接触10~20%乙炔,工人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缺氧症状;吸入高浓度乙炔,初期兴奋、多语、哭笑不安,后眩晕、头痛、恶心和呕吐,共济失调、嗜睡;严重者昏迷、紫绀、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脉弱而不齐。停止吸入,症状可迅速消失。目前未见有慢性中毒报告。有时可能有混合气体中毒的问题,如磷化氢,应予注意。急救皮肤接触: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接触液化气体,接触部位用温水浸泡复温。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眼睛接触: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佩带供气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

手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防护手套。

其他: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泄漏处置: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切断气源,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5)二氧化碳标

识中文名:二氧化碳;碳酸酐;碳酸气;碳酐

CAS号:124-38-9

UN编号:1013(气体或压缩气体)

危险货物编号:22019

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无警示特性。低温时为压缩液化气体,或白色固体(干冰,薄片或立方体)

主要用途:用于制糖工业、制碱工业、制铅白等,也用于冷饮、灭火及有机合成。

UN1845(固体,干冰)

UN2187(冷冻液化气体)

熔点:-56.6/527kPa沸点:-78.5(升华)相对密度(水=1):1.56/-79℃

相对密度(空气=1):1.53

饱和蒸汽压(kPa):1013.25/-39℃

溶解性:溶于水、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固体在水中沉底并发生沸腾,产生可见蒸气云团。

燃烧性:不燃

建规火险分级:戊

危险特性:窒息性气体,在密闭容器内可将人窒息死亡。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与水接触生成碳酸。多种金属粉末、如镁、锆、钛、铝、铬及锰悬浮在二氧化碳气体中时,能被点燃,并能引发爆炸。干冰与钠、钾、或钠钾合金能形成对震动敏感的混合物。液体或固体二氧化碳能腐蚀某些塑料、橡胶和涂料。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禁忌物:丙烯醛、胺类、无水氨、氧化铯、锂、金属粉尘、钾、钠、碳化钠、钠钾合金、过氧化钠和钛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气体比空气重,易在低处聚集。储存容器及其部件可能向四面八方飞射很远。如果该物质或被污染的流体进人水路,通知有潜在水体污染的下游用户,通知地方卫生、消防官员和污染控制部门。

包装与储运危险性类别:第2.2类

不燃气体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5

包装类别:Ⅲ

储运注意事项:不燃性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易燃、可燃物分开存放。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ERG指南:120

毒性危害接触限值:中国MAC:未制定标准

美国TWA:OSHA5000ppm,9000mg/m3;ACGIH5000ppm,9000mg/m3侵入途径:吸入

毒性:IDLH:40000ppm(大气中二氧化碳在12%以上可引起人昏迷或死亡)

OSHA:表Z—1空气污染物健康危害: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高浓度时则引起抑制作用,更高浓度时还有麻醉作用。中毒机制中还兼有缺氧的因素。急性中毒:人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在几秒钟内迅速昏迷倒下,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等,更严重者出现呼吸停止及休克,甚至死亡。慢性中毒,在生产中是否存在,目前无定论。固态(干冰)和液态二氧化碳在常压下迅速汽化,造成局部低温,可引起皮肤和眼腈严重的低温灼伤。

急救皮肤接触:若有皮肤冻伤,先用温水洗浴,再涂抹冻伤软膏,用消毒沙布包扎。就医。冻结在皮肤上的衣服,要在解冻后才可脱去。接触液化气体,接触部位用温水浸泡复温。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注意:可发生酸中毒。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如有条件给高压氧治疗。

施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建议佩带供气式呼吸器。NIOSH/OSHA

40000ppm:供气式呼吸器。应急或有计划进入浓度未知区域,或处于立即危及生命或健康的状况:自携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供气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辅助自携式正压呼吸器。逃生:自携式逃生呼吸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防护服:穿工作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其他: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泄漏处置: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建议庳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相应的工作服。切断气源,然后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6)润滑油机械设备的传动系统要使用润滑油。滑油的火灾危险性为丙类。2.2.2生产过程中我厂在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机械伤害、噪声伤害、火灾爆炸伤害、电气伤害、振动伤害、灼烫伤害、物体打击等。2.2.2.1机械伤害危险性分析机械伤害主要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伤害。我厂中各类电机、机加工设备等转动机械的外露传动部分、往复运动部分和剪切冲压部分都有可能对人体造成机械伤害。因此,在生产、组装等工艺过程中都存在着较大的机械伤害危险性。发生机械伤害的原因很多,但违规操作机械设备和工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是主要原因。(1)机械伤害危险性分析公司生产工艺中涉及到的机械加工设备主要有切割机、剪板机等,此类机械造成的机械伤害的主要方式包括夹击、碰撞、剪切等。另外,空压机也有造成机械伤害的可能性。(2)造成机械伤害事故的原因主要是操作人员未按操作规程操作机械设备和工人未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造成的。操作人员不遵守安全规程,头发或服装卷进或夹入旋转部件及直线运动部件。例如,留长发的操作者未戴护发帽,而使长发卷入丝杠或线盘;未穿工作服使得领带、袖口或头巾等卷进机械传动部位,使手、臂或身体的其它部位绞伤。如果发生机械伤害将会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健康,影响生产的正常运行,严重者还可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另外,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可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引起物体打击伤害。2.2.2.2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1)物料的火灾、爆炸危险性我厂在生产过程中,要对产品进行喷漆,所使用的涂料的稀释剂主要为二甲苯,这种物料都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另外其蒸气能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或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此外机械设备的传动系统要使用润滑油。润滑油的火灾危险性为丙类。(2)气体钢瓶的爆炸危险该公司在作业时需要使用气焊,若管理或使用不当会引起气瓶的爆炸,造成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1)钢瓶爆炸能量造成的破坏作用钢瓶破裂形成的空气冲击波可以破坏爆炸中心附近的建筑物、设备管道等,也能造成体伤害。钢瓶破裂时气体高速喷出产生的反作用力将壳体向开裂的反方向推出,有些壳体会裂成大小不等的碎块向四周分散,这些有较高速度或质量较大的碎片,能造成较大的伤害。2)钢瓶事故造成的火灾危害乙炔属于易燃气体,极易着火,遇热、明火和氧化剂有着火、爆炸的危险。(3)电缆火灾危险性电缆本身是一种易燃物,特别是塑料电缆,更易着火蔓延。电缆着火时产生大量烟气,CO、CO2含量很高,特别是普通塑料形成的稀盐酸附着在电气装置上会形成导电膜,严重影响设备和接线回路的绝缘。任何电气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往往会引发火灾事故,对人员和企业造成重大的伤害和损失。由于在生产工艺中电缆本身受潮,终端、接头爆炸及过负荷,或者由于电缆短路等都是导致电缆火灾的主要原因。2.2.2.3噪声危害该公司的噪声污染主要为各种电动工具、空压机、焊机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其声级值最高可达100dB(A)。噪声对人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噪声使人耳聋,还可能引起其它疾病。如果长期在强噪声环境下工作,日积月累,内耳器官易发生器质性病变,成为永久性听阈偏移,变成噪声性耳聋。噪声性耳聋与噪声的强度、频率有关,还与噪声的作用时间长短有关。噪声的强度越大、频率越高、作业时间越长,它的发病率越高。2.2.2.4电气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有两种类型:即电击和电伤。建设项目中设有一定量的电气设备,电气伤害主要是生产用电造成的伤害。如果与生产设施配套的各类电气设备、电气开关、电缆敷设的接地或接零及屏蔽措施不完善、耐压强度低、耐腐蚀性差等都会造成漏电,如果工作人员违章用电、防火措施和电气安全保护设施不完善、电缆敷设不合理、绝缘损坏等造成电气设备、电缆外壳意外带电,人体如果与之接触就会发生触电伤害事故。人体触电轻则受伤致残,丧失劳动能力,重则造成死亡,影响生产系统的安全运行。对生产企业来说,触电伤害主要对象以操作运行人员和维修人员为主。2.2.2.5振动危害在机械加工过程中,按振动作用于人体的方式,可分为局部振动和全身振动。(1)局部振动。如在以手接触振动工具的方式进行机械加工时,振动通过振动工具、振动机械或振动工件传向操作者的手和臂,从而给操作者造成振动危害。(2)全身振动。由振动源通过身体的支持部分将振动传布全身而引起的振动危害。2.2.2.6灼烫伤害灼烫是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物理灼伤等。我厂生产过程中有很多焊接作业,焊接后的焊缝温度很高,不小心有可能发生灼烫伤害,另外,气焊过程中还可能被火焰烧伤。第三章组织结构与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由于本单位规模较小,因此************汽车燃气改装厂建立一级事故应急处理组织体系,设立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应急救援指挥部)进行应急救援指挥,并设立事故抢险、医疗小组和综合保障组进行现场救护。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应急救援指挥部)事故抢险、医疗救护小组综合保障组3.2指挥机构及职责3.2.1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指挥):******(本厂主要负责人)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的主要职责1、组织指挥本企业各方面力量对事故进行救护,指挥对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控制事故的蔓延和扩大;2、组织有关部门启动应急预案,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3、紧急调用各类物资、设备、人员投入抢险救灾。负责组织现场的抢险救灾、后勤保障、和善后处理等工作,及时处理突发灾变;4、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维护、通信联络、核实现场人员伤亡和损失情况,及时向安全管理部门汇报抢险救援工作及事故应急处理的进展情况;5、及时向安监部门报告有关情况;6、协助安监部门做好现场的抢险救灾工作;按安监部门的安排做好视察事故现场的有关事宜;7、检查督促做好抢险救灾、事故调查、后勤保障、善后处理以及恢复生产秩序的工作,做好稳定生产、生活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8、认真做好各项突发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理准备工作,定期组织本企业进行应急处理演练,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对预案进行调整、修订和补充。9、适时发布公告,将事故的原因、责任及处理意见公布于众;10、负责事故上报及事故处理工作,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3.2.2组长(指挥)******(本厂主要负责人)事故抢险、医疗救护小组主要职责1、负责事故现场抢救工作,实施制定的抢险救援方案,对遇险人员进行抢救,对遇险受伤人员进行医疗救护;2、定期组织进行应急处理救援演练;3、宣传救灾、避灾知识,培训自救、互救知识。4、24小时应急值守,确保应急状态下及时进行救援工作;5、备足应急救援所需的救护器材和医疗器材。3.2.3综合组长(指挥)******(本厂主要负责人)综合保障组主要职责负责及时提供、运输所需的救灾物资,及时传递各种信息;负责事故的现场调查,组织事故分析和事故的上报;负责人员的安抚工作,事故现场的环境及设施的恢复工作。第四章预防与预警4.1危险源监控预防与控制针对本企业的危险源,对危险源进行监控,并根据危险程度不同,执行分级控制管理,制定相应措施,对危险源进行控制,并及时向上级和安全部门反馈。4.1.1监控预防与控制1、焊接过程中的措施1)为了防止作业人员或邻近区域的其他人员受到焊接及切割电弧的辐射及飞溅伤害,应用不可燃或耐火屏板(或屏罩)加以隔离保护。2)在准许操作的地方、焊接场所,必要时可用不可燃屏板或屏罩隔开形成焊接隔间。3)在使用、检验电焊机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焊接设备应安放在通风、干燥、无碰撞或无剧烈震动、无高温、无易燃品存在的地方。(2)设备外露的带电部分必须设置完好的保护,以防人员或金属物体(如:货车、起重机吊钩等)与之相接触。(3)焊机必须以正确的方法接地(或接零)。接地(或接零)装置必须连接良好,永久性的接地(或接零)应做定期检查。(4)焊机的电缆应使用整根导线,尽量不带连接接头。需要接长导线时,接头处要连接牢固、绝缘良好。(5)当焊接工作中止时(如:工间休息),必须关闭设备或焊机的输出端或者切断电源。需要移动焊机时,必须首先切断其输入端的电源。(6)金属焊条和碳极在不用时必须从焊钳上取下以消除人员或导电物体的触电危险。焊钳在不使用时必须置于与人员、导电体、易燃物体或压缩空气瓶接触不到的地方。半自动焊机的焊枪在不使用时亦必须妥善放置以免使枪体开关意外启动。(7)工业机械手是实现焊接过程全自动化的重要途径,它在焊接操作中的广泛应用,将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尘毒对焊工的直接危害。(8)采用无毒或毒性小的焊接材料(如低尘低毒焊条等)代替毒性大的焊接材料。4)焊接灼烫安全对策措施(1)焊机作业结束后,禁止立即使用手触摸焊枪导电嘴,避免烫伤。(2)在封闭容器、罐、桶、舱室中焊接、应先打开施焊工作物的孔、洞,使内部空气流通,以防止焊工中毒、烫伤。(3)为防止焊接弧光和火花烫伤,应根据有关标准的要求选用符合作业条件的遮光镜片。(4)焊工用面罩和头盔的壳体应选用难燃或不燃的、且无刺激皮肤的绝缘材料制成。(5)应根据作业环境、焊接工作量,焊条种类等情况,采取不同的通风排烟措施。2、气瓶危害预防措施(1)所有用于焊接的气瓶都必须按有关标准及规程制造、管理、维护并使用。(2)为了便于识别气瓶内的气体成分,气瓶必须按规定做明显标志。其标识必须清晰、不易去除。标识模糊不清的气瓶禁止使用。(3)气瓶必须储存在不会遭受物理损坏或使气瓶内储存物的温度超过40℃的地方。气瓶必须储放在远离电梯、楼梯或过道,不会被经过或倾倒的物体碰翻或损坏的指定地点。在储存时,气瓶必须稳固以免翻倒。气瓶在储存时必须与可燃物、易燃液体隔离,并且远离容易引燃的材料至少6m以上,或用至少1.6m高的不可燃隔板隔离。(4)气瓶在使用时必须稳固竖立或装在专用车(架)或固定装置上。(5)气瓶不得置于受阳光暴晒、热源辐射及可能受到电击的地方。气瓶必须距离实际焊接或切割作业点足够远(一般为5m以上),以免接触火花、热渣或火焰,否则必须提供耐火屏障。(6)气瓶不得置于可能使其本身成为电路一部分的区域。气瓶必须远离散热器、管路系统、电路排线等,及可能供接地(如电焊机)的物体。禁止用电极敲击气瓶,在气瓶上引弧。(7)搬运气瓶时,应注意:a:关紧气瓶阀,而且不得提拉气瓶上的阀门保护帽;b:用吊车、起重机运送气瓶时,应使用吊架或合适的台架,不得使用吊钩、钢索或电磁吸盘。c:避免可能损伤瓶体、瓶阀或安全装置的剧烈碰撞。(8)气瓶不得作为滚动支架或支撑重物的托架。(9)气瓶应配置手轮或专用搬手启闭瓶阀。气瓶在使用后不得放空,必须留有不小于98~196kPa表压的余气。当气瓶冻住时,不得在阀门或阀门保护帽下面用撬杠撬动气瓶松动。应使用40℃以下的温水解冻。3、喷漆工艺安全对策措施(1)喷漆作业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为甲类。涂装作业生产的火灾危险分类涂料种类火灾危险性分类闪点<28℃的涂料及有机溶剂甲闪点≥28℃至<60℃的涂料及有机溶剂、粉末涂料乙闪点≥60℃的涂料丙喷漆作业所使用的油漆、溶剂、稀释剂等在涂漆过程中会散发出大量可燃气体,设备、工具的防火防爆安全要求以及防止静电等措施,应严格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等规定要求。(2)喷漆区内一般不设置电气设备。如必需设置时,应符合GB-50058的规定。(3)在上述场所中尽可能不设配电柜,动力柜等可能产生火花的电气开关设备。如必须设置开关设备须选用防爆型,所有电气线路均采用金属管线敷设,且不允许有中间接头,以避免产生火花。(4)采用有机溶剂作业的前处理区,区内爆炸性气体环境划分为1区危险区域。其通向露天的门、窗以外,垂直和水平距离3m以内的空间划为2区。(5)用有机溶剂清洗并有良好通风的封闭或半封闭的喷漆前处理工艺装置内为1区,其开敞面以外垂直和水平距离3m以内的空间划为2区;3m以外的场所降低一级。(6)用有门的隔墙与喷漆区隔开的相邻场所危险区域:只有一道幽门隔墙,门外水平距离7.5m以内为2区。(7)进入爆炸危险房间的电缆通过墙壁时不仅加套管,且要作好隔离密封。并符合下列要求:①当电气设备本身的接头部件中无隔离密封时,导体引向电气设备接头部件前的管段处,应作好隔离密封。②直径50mm以上钢管距引入的接线箱450mm以内处:直径50mm以上钢管每距15m处。③相邻的爆炸性气体环境1区、2区之间;爆炸性气体环境1区、2区与相邻的其他危险环境或正常环境之间,均应作隔离密封。进行密封时,密封内部应用纤维作填充层的底层或隔层,以防止密封混合物流出,填充层的有效厚度必须大于钢管直径。④供隔离密封的连接部件,不应作为导线的连接或分线用。(8)爆炸性气体环境电气线路的设计和安装,应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的要求。①电气线路应在爆炸危险性较小的环境或远离释放源的地方敷设。②爆炸性气体环境内,低压电力、照明线路用的绝缘导线和电缆的额定电压,必须不低于工作电压,且不应低于500V。工作中性线的绝缘的额定电压应与相线电压相等,并应在同一护套或管子内敷设。在1区内应采用铜芯电缆,在2区内宜采用铜芯电缆,当采用铝芯电缆时,与电气设备的连接应有可靠的铜—铝过渡接头等措施。③敷设电气线路的沟道、电缆或钢管,所穿过的不同区域之间的孔洞,应采用非燃性材料严密封堵。(9)喷漆室的防火防爆喷漆室的布置应保证生产不占用安全疏散通道,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生产,车间内严禁烟火。①符合《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GB14444-93)第4章通风排毒的喷漆室的内部及其配套的排风系统均为1区爆炸危险场所;与喷漆室开敞面以外垂直和水平距离3m以内的空间为2区爆炸危险场所。②凡属布置在以上区域的电动机、电器和其他电气装置(包括风机)的防爆结构、防爆级别和组别不应低于dⅡBT1。移动式空气压缩机在工作状态时不得将其推入喷漆室。③喷漆室内应采用固定灯具照明,并用透光板将固定灯具与外界隔开。透光板应采用难燃材料制备。喷漆室内严禁使用行灯。④喷漆室内所有金属制件:排风管道、送风管道和输送可燃液体的管道,必须具有可靠的电气接地。⑤喷漆室内所有金属制件:排风管道、送风管道和输送可燃液体的管道,必须具有可靠的电气接地。(10)喷漆室等易燃易爆场所应设置泄压面积,关于泄压设施,应采用轻质屋盖作为泄压面积,易于泄压的门、窗、轻质墙体也可作为泄压面积。作为泄压面积的轻质屋盖和轻质墙体,其每平米重量不宜超过120kg,泄压面积的设置应避开人员集中的场所和主要的通道,并靠近容易发生爆炸的部位。4.2预警行动4.2.1预报应急处理救援指挥部接到可能导致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的信息后,按照应急预案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并通知有关部门、单位采取相应行动预防事故发生。4.2.2预测应急处理救援指挥部应对改装厂汽车改装出现的异常情况或事故隐患迅速做出是否符合应急救援预案启动的条件及启动级别的准确判断。4.2.3预警接到改装厂事故报告后,应急处理救援指挥部应当根据对事故的判断结果,对符合应急救援预案启动的条件的事件立即做好启动预案的准备。4.2.4预警解除事故现场进行了有效控制,应急处理救援完成结束,由本厂应急处理救援总指挥宣布解除事故警报,并负责通知安全部门和相关救援部门。4.3信息报告与处置4.3.1信息报告与通知1、************汽车燃气改装厂联系电话:******。2、值班员或负责人将事故通知应急处理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应急处理救援指挥部成员应迅速在指定位置集合,听从统一安排部署。3、事故现场人员将事故通知应急处理救援现场指挥部总指挥,事故抢险、医疗救护小组和综合保障组应迅速在指定位置集合,听从统一安排部署。4、各组成员由本组负责人通知,按部署迅速展开行动。5、所有应急人员接到通知后要立即赶到现场。参与抢救的人员要勇敢、机智、沉着,做到紧张有序,一切行动听指挥,有问题要及时上报指挥部。4.3.2信息上报及信息传递依据国务院令第493号《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本改装厂事故发生后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内容和时限为: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以电话方式立即向本厂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以电话方式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2、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3)事故的简要经过;(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5)已经采取的措施;(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3、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第五章应急响应5.1响应分级依据《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生产生产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本厂的应急响应级别。5.1.1事故分级=1\*ROMANI级:大面积的环境污染事故、《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的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一般事故和以上的较大、重大事故。=3\*ROMANII级:不符合=1\*ROMANI级或=3\*ROMAN=2\*ROMANIII级,且上级主管单位能处理的事故:如小面积的泄漏、小范围的环境污染、急性、亚急性中毒事故、发生人体皮肤、身体重大损伤的腐蚀性伤害事故、火灾事故。=3\*ROMAN=2\*ROMANIII级:************汽车燃气改装厂能自行处理的事故,如轻度中毒(慢性中毒)事故、未发生身体重大损伤的腐蚀性伤害事故。5.1.2应急响应级别事故发生后,按事故的级别启动预案,组织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本厂I-II级事故启动本应急救援预案,=3\*ROMAN=2\*ROMANIII级事故,不需启动本预案。5.2响应程序应急处理救援指挥部应急响应程序1、接到事故报告后,及本厂的主要领导要迅速过问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成员应当立即停止其他一切活动,立即进入响应工作程序的实施,同时立即向事故发生地派出现场应急处理救援小组,按各自分工和应急救援预案,或制定临时应急处理措施,进行有效控制,防止事故的蔓延、扩大;2、根据事故的性质,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人应迅速负责统一指挥现场抢险救援处理工作。应急响应程序图:地方应急救援改装厂救援队伍应急救援指挥部相关保障系统I-II级安全事故现场5.3应急结束1、确认现场危机已经解除,确认现场的环境不会再次发生危险,由事故现场指挥机构向上级领导汇报,得到同意后终止应急处置程序。2、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负责对事故进行总结,对值班记录等资料进行汇总、归档,并起草上报材料。第六章信息发布由现场事故调查组将事故的进展情况报告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协同有关部门做好信息对外发布。第七章后期处置事故应急处理和抢险基本结束后,应急指挥部应立即做好受伤人员的救治、慰问和善后处理工作,并配合相关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指导所属员工及时清理现场,尽快恢复生产工作。事后对事故进行彻底清查,责任到人。1、按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受伤人员的家属,做好理赔工作;2、对事故救援过程进行评估和总结,指出应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下一步应急预案应完善的对策措施;3、按照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分析事故原因,吸取教训,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第八章保障措施8.1通信与信息保障火警电话:119派出所电话:110医院电话:120应急救援工作相关联系的单位或人员通信联系方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0997-******************汽车燃气改装厂联系电话:******8.2应急队伍保障本应急队伍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指挥部)、事故抢险、医疗救护小组和综合保障组构成,配置应急救援器材、药品等实施应急救援。抢险救援各组要加强训练,针对模拟事故进行应急演练,并加强救援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定期演练制度,确保救援队伍能适应紧急抢险救援的需要。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结合本厂情况,配置一定数量的应急装备和物资(详见附表):1、防护用具:如防护服、防护手套等;2、通讯器材:固定电话、移动电话。3、医药器材:医药箱、消毒药品、急救物品。8.4经费保障应急处理救援队伍的人员、装备、办公经费,处理危险化学品事故工作和平常演练所需要的有关经费,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指挥部)对应急工作的日常费用进行预算,由财务审核,经理审定后,列入年度预算提取,根据适应事故应急预案措施的需要,配备必要的训练、急救、抢险的设备、设施,应急抢救、急救药品。费用由************汽车燃气改装厂自行承担,由经理审核批准使用。第九章培训与演练9.1培训1、由************汽车燃气改装厂制定安全培训计划,负责组织实施。2、每年对所有职工进行1次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熟悉事故应急预案和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3、让所有员工都知道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在事故发生时知道如何采取应急措施,并有针对性地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进行演练。4、应急救援小组培训:对各应急救援小组进行培训,熟知自己的岗位责任、抢险任务,以及小组之间的紧密配合。5、培训的其他内容:鉴别异常情况并及时上报的能力与意识;如何正确处理各种事故;自救与互救能力;各种救援器材和工具使用知识;与上下级联系的方法和各种信号的含义;工作岗位存在哪些危险隐患;防护用具的使用和自制简单防护用具;紧急状态下如何行动等。9.2演练各应急救援组织要组织训练,熟练掌握应急抢险任务。每年进行一次模拟演习,通过演习找出不足,及时修改预案。第十章奖惩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分析,吸取事故教训,及时进行整改,依据《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有关规定并按照下列条款对有关人员进行奖惩:1、对在突发事故的抢救、指挥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职工,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有关规定给予奖励;2、对在发生突发事故时造成重大损失的人员,或在处理突发事故中玩忽职守、不服从指挥、不认真负责、或临阵逃脱的人员,以及危害抢险救灾工作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报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3、按照《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对有关人员追究法律责任。第十一章附则11.1术语与定义1、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2、应急响应: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3、应急准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4、应急救援: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11.2应急预案备案本预案已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审核通过并由************汽车燃气改装厂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11.3维护和更新1、为了能把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到应急救援中去,以及对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保持一致,预案应进行及时更新,必要时重新编写。2、对危险源和人员变化进行定期检查,对预案及时更新。3、在实践和演习中提高水平,对预案进一步合理化。11.4制定与解释本预案由************汽车燃气改装厂负责制订与解释。11.5应急预案实施本预案自2012年*月*日起实施。第十二章附件1.改装厂周边情况图2、应急物资装备明细表3、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目录第一章总则 -1-1.1编制目的 -1-1.2编制依据 -1-1.3适用范围 -1-1.4应急预案体系 -1-1.5应急工作原则 PAGERE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