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备考: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古代诗歌阅读命题路径建构_第1页
高考语文备考: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古代诗歌阅读命题路径建构_第2页
高考语文备考: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古代诗歌阅读命题路径建构_第3页
高考语文备考: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古代诗歌阅读命题路径建构_第4页
高考语文备考: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古代诗歌阅读命题路径建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备考: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古代诗歌阅读命题路径建构高考古代诗歌阅读命题综合考查理解、分析、综合、鉴赏和评价能力,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语言表达水平。以一道客观题和一道主观题的形式,通过“内容”“形象”“语言”“技巧”和“主题”等命题路径,显性上着重对学生理解、分析综合、探究等能力的考查,隐性则是“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下面结合2017年至2021年全国卷高考古代诗歌阅读的设题情况,梳理古代诗歌阅读试题的考查途径:近五年高考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着重考查学生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等能力。客观题以“内容+”的形式,即以诗句的内容为基础,重在考查对诗歌内容要点、表达技巧与语言特色的理解能力;主观题抓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表现手法”“思想情感”和“后人评价”等方面,考查学生对诗歌作品的观点态度和审美取向进行鉴赏评价,以及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的意蕴进行探究的能力。一、命题路径:“内容”古代诗歌阅读的选择题命题形式如下:下列对这首诗(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这是从选择的角度考查学生的鉴赏评析能力,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对诗句、诗歌主旨和表达技巧等进行赏析的能力。选择题选项共性特点一般是以诗联句词的“内容”或整体“内容”为基础而展开的,四个选项表述特点由两个部分组成:显性表述和隐性表述。“显性表述”是对诗歌“内容”或“情感”的概括——“写了什么”,“隐性表述”则是对诗歌表达技巧的判断,即“怎样写的”——“运用什么手法”。“显性表述”大多是诗歌联句或整体内容的概括,指向学生整合诗歌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而“隐性表述”则大多是关于诗歌艺术特色与思想情感、评价态度的理解分析。命题常在隐性表达方面设置错误,如2020年全国卷Ⅰ: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命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内容、形象(意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每个选项各有侧重:A项是对诗歌“写什么”的总体理解,B项是对诗歌标题的理解分析,C项是对诗歌主旨把握与分析,D项是对诗歌表达技巧与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命题立足于诗歌的“内容”,从不同视角“+”产生“题点”,涵盖了诗歌意象的理解与分析、诗句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以及诗歌的语言风格、诗句炼字等赏析。错误的选项一般是对诗歌内容的曲解,或是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偏颇,或对“手法”“技巧”判断的失误等。如本题A项“与外界不通音讯”的错误是对诗歌标题理解错误而导致的。总之,诗歌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选择题命题路径具有以下特点:1.考查对诗歌“内容”和“+”点的把握,凸显诗句的关联性与整体性把握。2.选项表述涉及的诗歌意象、手法、语言、情感、构思等,常以曲解文意的方式进行设置。二、命题路径:“形象”古代诗歌阅读中的形象包括客观形象和主观形象。客观形象是指作者在作品中着力描绘的客观对象,即“意象”,是作者主观情感的寄托物,包括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两大类别。诗歌的主观形象一般是“他”人形象或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我”(作者自己)。理解诗歌塑造的形象有助于对诗歌的情感主旨的把握。为此,对诗歌形象的理解一直以来都是高考诗歌命题考查的重点。1.“物象+作用/手法”古代诗歌阅读中,一般通过考查诗句内容理解和情感赏析来考查意象的作用,要求学生立足于对诗歌形象的把握,理解这一形象的特殊含义和深刻内涵,进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领会作者赋予所塑造的形象的情感意义、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如2018年全国卷Ⅱ: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道题指向性非常明确,就是要考生答出“酒”在所在诗句中内容上和表达上的作用,试题强调的是内容上的作用,与结构无关。“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精神特征。在本诗中,也是作为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情感的重要物象。要准确理解“酒”在诗歌中的深刻意蕴,就必须要结合作者的相关情况,理解“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和“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所包含的作者在书法创作之前借酒壮势的心境,以及作品完成后的意气风发的豪情。一般而言,分析诗歌物象作用的试题侧重以下几点:①诗中物象的特点及其内在的精神品格。②将“物”与“人/事”联系起来考查。③考查对理解作者寄托在物象上的思想感情。2.“形象+特征/手法”高考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考查,其中一个角度是对人物形象特征的分析。如2017年全国卷Ⅱ: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需要注意的是题干规定的分析区域是“首联”,问题指向是“人物形象”。“形象特征”类命题常关注的角度有:①关注标题与注释。一般而言,诗歌的标题往往会交代一些重要信息,对于点明人物形象和思想情感起到重要作用。苏轼的《送子由使契丹》,标题“送”字,表明了诗歌的类型和主题与“离别”有关。“使”暗示了这首诗非传统的离别诗,后面的注释也为理解、分析作者的形象特征提供了重要线索。②关注诗歌的景物和形象。诗中的景物一般能衬托人物心理,或哀景哀情,或乐景哀情,抑或是乐景乐情,哀景乐情。如本诗首联“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中“云海相望”写兄弟聚少离多的现状,表达了作者乐观、豁达的胸襟。③抓住人物描写,分析形象。赏析诗歌人物形象,可以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来分析。如“那因远适更沾巾”,表面是作者的“反问”之语,实际上却是诗人洒脱胸襟的体现。④抓典故,分析形象。鉴赏人物形象时,要掌握作品中运用典故或化用前人词句的手法。比如“那因远适更沾巾”一句化用了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之句,表现了作者的乐观旷达、洒脱豪放。高考对人物形象考查的另一个角度是对诗歌塑造人物形象方法的把握。如2020年全国卷Ⅲ: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此题命制从对两者形象的把握入手:历史上的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其言行常常令人难以接受,好比“藜藿盘中”的苦笋并不适口;苦笋“耿介”“苦节”,与魏征刚正不阿的人格相似。命制此类试题,一般可以从两方面入手:①关注诗句运用的描写手法,包括正面描写(肖像、心理、行动、语言等)和侧面描写(自然环境的烘托和次要人物的衬托等)。②考查学生结合相关诗句分析这种描写手法在诗文中具体表现及其效果,即此手法突出了人物形象的某种特点。3.“景象+特征/作用”高考试题对诗歌景物的设题角度一般在于考查对景物形象特点的整体把握,进而把握作者的情感,即对诗歌某种意境的把握。如2019年全国卷Ⅱ: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我们细做分析,颈联“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属于景物描写,作者融情于景,“垂纶”即“作者垂钓之事”,“渔乡思”表达的是作者热爱田园生活的情感,后半句写大雁夜半乘风归来是作者所见所闻之景,却暗含作者对取得功名的渴望。从情感表达角度来看,这两句写作者虽有求仕之心,但依然追求田园生活的雅趣和正直的情怀。从结构安排来看,颈联起到过渡作用,首联、颔联表达了求仕的情感,尾联表达接受恩惠也要有自己的原则。“一切景语皆情语。”对赏析诗歌中景物形象这类试题,一般可以通过抓住景物的形象特征及其表现手法作答,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谋篇布局的作用。三、命题路径:“语言”诗歌的一词一句讲究“推敲”,作者追求既能形象地表现事物的外在特征,又能鲜明地表现出自己情感的词句。诗歌语言精练、含蓄,是理解的难点,也是高考试题命制的重要角度,综合考查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以及审美鉴赏与创造等核心素养。1.“语言+含义+(作用)”诗歌“语言”含义方向试题的命制往往立足“一语双关”角度,即要准确理解字词或语句在诗歌中的表层意义,也要挖掘其深层意蕴。如2019年全国卷Ⅰ: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此类试题结合诗歌标题、注释、诗句以及作者的相关介绍和写作背景,考查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重点分析题干指向的诗句或关键性词语,组织答案。另外,修辞手法也是诗歌试题命制的重要方向,可以结合诗句分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如2017年全国卷Ⅰ: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2.“语言+炼字”古代诗歌阅读中,“炼字”这一题型侧重考查理解作者炼字的技巧与用意。解答此类试题,通常要根据语境来推断出诗句中该词的含义,然后联系全篇,从遣词、造句、修辞、表情达意等角度进行赏析。如2016年全国卷Ⅲ: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首先需要解释字、词在句中的含义。然后代入原诗,阐释诗句所描述对象的具体特征。最后分析表达效果,或突出诗歌意象的特点,或渲染某种意境,或蕴含了作者的某种感情。3.“语言+风格”语言风格是作家作品固有的创作特性,每位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因其“独特”,也成了高考语文试题常考查的对象。如2021年全国乙卷: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2019年全国卷Ⅲ: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题干直接明确了试题的指向,即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试题意在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对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清新自然、古朴平实、绚丽多彩、雄浑悲壮、哀婉凄凉等)有清晰的把握。答题时要先明确诗歌的语言风格,再结合诗句和诗歌整体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又如2018年北京卷: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试题设置了情境,联系陈廷焯对本诗艺术特色的评论,抓住“龙吟虎啸”“和缓”两个关键词,要求学生回到原词中寻找相关词句并加以阐释。总之,分析诗歌整体的语言风格,需关注诗歌语言在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等方面的艺术效果。四、命题路径:“技巧”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三个方面:表现手法(对比、象征、虚实、动静等)、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等)。1.修辞手法类如2019年江苏卷:本诗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本题要求简要分析诗歌前六句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在明确手法是对比手法之后,只需要找出使用对比手法的句子,并且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对比手法怎样勾勒精卫形象即可。2.表达方式类如2018浙江卷: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点”即点明主旨,“染”即铺陈渲染,据此结合《雨霖铃》具体分析点染手法的运用效果。又如2015年全国卷Ⅰ: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本题指向“描写角度”考查,“描写”一般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直接描写又叫“正面描写”,包括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角度的描绘,而间接描写一般是侧面描写。最后要结合相关诗句进行具体分析。3.表现手法类如2017年天津卷: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试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艺术手法的能力。答题时需要注意两点:一是题干限制的范围——“尾联”;二是试题涉及的关键词“艺术手法”,这就要综合以上不同角度回答问题。综上,解答有关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的试题,可以找出诗歌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并结合诗句界定手法的运用以及其在内容与情感主旨上的效果和作用。五、命题路径:“主旨”“诗缘情”“诗言志”说的是诗歌的核心任务是抒发作者内心的思想情感和对客观世界的评价,这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1.思想情感作者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和时代的把握无不是情感式的。不同题材的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同。诸如思乡怀人类的诗歌表达的是思念故乡、亲人之情,送别类的诗歌写离愁别绪,怀古咏史类的诗歌则借古人之事抒发作者的真情等。具体来讲,命题一般有以下几个角度:①关涉标题。标题一般会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或提示写作线索,或者奠定某种情感基调。②考查意象。意象是作者情感的寄托物,特别是托物言志一类的诗歌。诗歌意象有特定的含义,如“月”“菊”“梅”“竹”“水”等,命题者往往考查诗词中出现的表达特定情感意义的意象,结合相关诗句理解其在诗歌中的深层含义,从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③注意诗歌中炼字技巧,所炼的“字”往往倾注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与态度。如2021年全国甲卷: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2020年全国卷Ⅰ: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017年全国卷Ⅲ: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2.观点评价作者一般通过写景或叙事含蓄地表达自己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现实的情感态度,或褒或贬,或赞美或嘲讽。一般会从以下几点设题:①理解诗歌的意象,把握诗歌的意境,从而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作者往往把自己的情感态度寄托在诗歌意象中,诗歌的主旨往往是通过意象或由意象构成的意境来表现的。②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作者的情感态度的表现方式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古讽今等,命题者往往要求学生结合具体的诗句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