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_第1页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_第2页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_第3页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_第4页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资料仅供参考文件编号:2022年4月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版本号:A修改号:1页次:1.0审核:批准:发布日期:第一章:绪论1、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可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和经济地理学三个阶段。2、国内最古老的经济地理文献是:《山海经》和《禹贡》。3、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三个变化):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十分迅速,成果大量增加,研究领域不断拓宽,分析所依据的文献并不局限于经济地理学家的成果。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经济活动区位论的引入,兼顾内部经济效果何如企业的外部经济问题,更多的关注经济活动的全球化。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经济地理学研究加速向着多部门、多区域、跨国经营和全球性经营发展。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当今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多为各种研究尺度、各种类型的企业组织研究方法、各种研究思维方法兼蓄并存。4、★学科体系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经济地理学具有如下分支学科。通论经济地理学通论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的一个分支。它把经济活动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环境关系的一般原理。如关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分析,经济活动的区位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技术方法,经济地理学发展趋势,等等。(二)区域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历史最悠久的分支。记述阶段的经济地理,多以区域经济地理的形式出现。区域经济地理学以地域范畴明确的区域为单位,研究其经济发展条件、经济结构、地域生产综合体与经济中心的形成与发展、生产地域分工以及与其它区域的关系等。(三)部门经济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以经济活动的某一部门为单位,研究其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环境的关系。部门经济地理的研究,在20世纪得到迅速发展。在总结各部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部门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并用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包括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信息业经济地理学。(四)公司(企业)地理学公司地理学是研究公司空间结构、空间行为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的学科。公司地理学一词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其研究领域包括公司增长的空间研究,公司的空间结构,公司与环境的关系,公司活动与区域发展等。5、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1)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2)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全球化可使每个局部充分发挥在国际分工中的优势,每个区域在全球话中做出可以做的贡献,同时可以获取回报份额。(3)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4)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5)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一方面,企业本身的增长状况,直接影响区域的发展;另一方面,企业的技术、管理、产业关联也对区域发展产生间接的影响。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1、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由于区位理论限定于研究人类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诸类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区位是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2、区位条件: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区位条件是相对于区位主体而言的。区位主体不同,区位条件随之不同。区位条件随时间而变化。就某一区位主体而言,对其局部场所(区位)的要求随时间而变,因而要求的区位条件也随之变化。3、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1)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市场特性一般包括市场意识、需求特点、竞争环境、管理秩序等等。(2)市场需求特点往往取决于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偏好。不同区域的不同消费习惯,可带来与区间需求结构的不同。(3)市场竞争环境和管理秩序也直接影响企业的区位选择。充分的市场竞争能够从方面对企业产生激励;竞争不足会出现垄断;竞争过度,也会使市场处于缩减状态。政府的管理调控作用不可忽视。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1、★杜能农业区位理论意义:(1)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这种空间分异源于生产区位与消费区位之间的距离,各种农业生产方式在空间上呈现出同心圆结构。提出了农业地理学的两个原理:(1)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而言的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即农业生产方式的相对优越性。(2)距市场越近、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布局是合理的,由此而形成的农业生产方式布局,从农业地域总体上看收益最大。(2)

经济区位研究上的意义创立了孤立化的研究思维方法。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成为土地利用一般理论的基础。理论的局限性:(1)杜能对其理论的修订杜能放宽了“孤立国”的假设条件,首先考察了河流的影响,其次考察了其它小城市的影响,进而考察了谷物价格和土质的影响。(2)杜能理论的其它缺陷

没有考虑自给性农业经营的空间问题;追求最大地租收入的行为动机与现实不完全符合;技术与交通的发展使得杜能理论中的距离因素决定性作用制约变小;没有考虑到城市周围地区的土地利用。2、区位因子:即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从工业区位论角度讲,也即在某特点地点生产某产品比在别的地点生产能够降低费用的可能性。区位因子一般非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3、韦伯区位理论(★书68):韦伯理论的中心思想,就是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场所,将企业吸引到生产费用最小、节约费用最大的地点。理论前提:分三个阶段逐步构筑其工业区位理论运费指向论、运费指向基础上的劳动力成本指向论、运费指向和劳动力指向基础上的集聚指向论。4、工业原料的性质和重量:按原料的空间分布状况课氛围遍在原料和局地原料。遍在原料即为任何地方都存在的原料,如普通的砂石等;而那些只有在登顶场所才存在的原料,如铁矿石、煤炭、石油等则为局地原料。根据局地原料在生产时发生的重量转换状况,可进一步分为纯原料和损重原料。运费指向论中设定了两个与原料运费相关的工业生产区位决定因子,即原料指数和区位重量。原料指数:产品重量与局地原料重量之比。原料指数(Mi)=局地原料重量(Wm)/产品重量(Wp)区位重量为整个工业生产和分配过程中需要运送的总重量,等于生产每单位产品需要运送的最终产品和局地原料的重量之和。区位重量=(局地原料重量+产品重量)/产品重量=局地原料重量/产品重量+1=原料指数+1

5、廖什需求圆锥体:单个企业的市场区域围绕市场中心呈圆形区域,需求曲线围绕价格变化轴旋转而成的需求圆锥体为需求总量6、经济人:传统经济区位理论的观点认为,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是经济人,即完全掌握了环境的一切信息,并且具有以稳定的选择水平正确地选择所有事物的能力即“经济人”。满意人:在现实中,无论是经济活动的经营者还是参与者,更多的是在某种满足目标下行动的“人”,即“满意人”,并非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或费用最小化为目标而行动的“经济人”。第四章:商业和服务业1、中心地: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可以指城市、居民点、商业或服务业中心。2、货物的供给范围:由中心地供给的货物能够达到多么大的范围,即货物的供给范围。克里斯泰勒将货物供给范围的最大极限称为货物共给范围的上限或外侧界限,供给货物的商店能够获得正常利润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消费者的范围称为货物的供给下限或内侧界限。3、门槛人口:指某种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的人口,也就是说某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成立的最低限度人口。4、中心地的等级:中心地的等级取决于其能够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水平,一般能够提供高级货物和服务的花着那个心底等级相对较高,反之则较低。5、中心地三原则:克氏认为中心地的空间分布形态,受市场因素、交通因素和行政因素的制约,形成不同的中心地系统空间模型。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在市场原则基础上的克氏中心地系统具有如下特点:一是中心地具有等级性,且其各级的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二是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三是各等级间的中心数量、距离和市场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二)交通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的特点是: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三)行政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不同于市场原则和交通原则作用下的中心地系统,前者的特点是低级中心地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其来由是在行政区域划分时,尽量不把低级行政区域分割开,使它完整地属于一个高级行政区域。6、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意义:第一,克氏的中心地理论是地理学由传统的区域个性描述走向对空间规律和法则探讨的直接推动原因,是现代地理学发展的基础。第二,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城市等级划分的研究;二是关于都市与农村区域相互作用的研究;三是关于城市内和城市间的社会和经济空间模型的研究;四是关于城市区位和规模,以及职能为媒介的城市时空分布的研究;五是关于零售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布局、规模和空间模型的研究。第三,中心地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存在的问题:第一,克里斯塔勒只重视商品供给范围的上限分析,即中心地的布局是按照上限大小来决定。虽然他也提出了商品的供给下限,但缺乏详细分析。对各种商品得到怎样程度的超额利润论述也不明确。第二,在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系统中,K值在一个系统中是固定不变的。事实上,由于区域的各种条件作用,所形成的区域模型各等级的变化用一个固定的K值无法概括。第三,克里斯塔勒把消费者看作为“经济人”,认为消费者首先是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但在现实中,消费者的行为是多目标的。因此,消费者更倾向于在高级中心地进行经济或社会行为活动。这样会导致高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范围扩大,使中心地系统结构发生变形。第四,克里斯塔勒忽视了集聚利益,事实上,同一等级或不同等级的设施集中布局会产生出集聚利益。而克氏只重视各等级中心设施的出现,对出现的数量不感兴趣。第五,克氏的中心地理论对需求的增加、交通的发展和人口的移动带来的中心地系统的变化没有进行论述。7、服务业的类型和区域特征第一类是以个人和家庭为对象,提供日常服务活动的,近消费者布局;第二类是以企业或行政机关为对象,提供其运行服务需求的,近城市中心区布局;第三类是具有办公机构性质的服务业。可分为三大类:1.发挥管理职能的业务中心与办公机构,布局城市中心。2.企业子公司和部门中心,布局城市次中心。3.从外部支援企业活动的服务业,布局市中心。第五章多部门企业(公司)区位1、企业增长动因:规模经济、内部交易、技术优势和竞争激励。2、企业增长的战略和方法:企业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一体化扩张又可分为横向一体化(水平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垂直一体化)。横向一体化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实现这些扩张的方法包括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合并和合资等)。内部发展是现有企业(公司)通过新股票发放或自身资金积累,而扩大现有生产规模,或建立新厂、新的部门、新的子公司等;合并是指一企业获取另一企业的资源且无人抗争的过程。如果被合并的企业进行抗争,则称此过程为兼并。第六章跨国公司区位1、折衷理论:1977年,英国著名跨国公司学者邓宁将企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相结合,提出了折衷理论。(1).企业的所有权优势。相对于其它国家的企业来说,跨国投资企业应该拥有服务特定市场的净所有权优势。这些优势主要表现为拥有无形资产、协调或减低风险优势。(2).内部化优势。假若已经满足条件1,那么拥有以上优势的企业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即比起把它们出售或租借给外国企业来说,自己利用这些优势更加有利。这些利益的实现可通过现有的价值链或者建立新的生产经营机构(新的价值链环节)。这种通过公司内部交易而获取的优势,被称为内部化优势。(3).区位优势。假若已经满足以上两个条件,那么拥有这两项优势的企业必须从全球利益考虑,将这些优势的利用与国外生产要素投入(包括自然资源)相结合,即充分利用世界其它国家的要素优势。实际上,世界各国生产要素(劳动力、自然资源、土地等)差别显著。各国的政治环境、政策、社会因素、市场等与公司经营有关的条件有很大不同。这些均构成国家的区位优势。综上所述,当一企业仅仅拥有所有权优势时,它可将其优势转让给其它企业以获取收益;当一企业拥有所有权优势并在企业内部利用这种优势时,它可通过产品出口获取收益;只有当企业内部利用所拥有所有权优势,并充分利用世界各国的区位优势时,对外直接投资才会发生。2、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跨国公司在区位选择时受区域政策影响明显。外国直接投资区位,有三个显著特征:趋于经济中心区、邻国边界区和文化社会关系密切地区。3、跨国公司总部的区位要求:1.便利的交通运输。包括与公司内其它分部、子公司之间,与其它主要市场之间,应有方便的交通联系。以便主要决策者与相关人员之间有良好接触,掌握公司运营脉膊,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及时的信息获取。具有丰富信息的区位对总部决策制定起重要作用。这些信息包括市场变化信息、竞争对手信息、相关国家主要政治决策信息等。3.便于与关键人员随时接触。这些关键人员包括国家立法机构和政府有关机构的主要人员、其它大型公司首脑、金融机构(包括证券市场)的决策人员等。通过当面交谈、交流,不仅可获取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建立人际联系,可行游说之便。4、R&D(公司研究与开发)的区位要求:1.接近于科研机构(如大学、科研院所等)和贸易组织,以获取市场需求信息和科技支持;2.接近数量充足、高素质的劳动力(科学家、工程师、技工)供应地,以满足研究、开发和试制生产等对劳动力的需求;3.接近新产品的使用者,以便及时对样本及新产品的性能、消费者编好提供反馈意见,并引导消费。5、★R&D区位但对不同类型跨国公司,公司的R&D区位应该趋于大都市区和大科研集中区。但对不同类型跨国公司,其R&D区位分布也有不同。据贝尔曼和费希尔的研究,母国市场型公司、东道国市场型公司和世界市场型公司的R&D趋于不同的格局。母国市场型公司很少在海外建立R&D。即使少量公司在海外建立R&D,也限于低层次的支持型实验室。东道国市场型公司,在公司母国建立有R&D机构的同时,也趋于在海外市场建立较高层次的R&D机构(综合性R&D实验室)。世界市场型公司(全球运营)具全球取向,而不限于某一国家市场。这类公司趋于在适宜区位建立国际性和相对独立特定研究实验室。第七章区域的结构与组织1、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就结构的属性而言,区域经济结构包括了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结构、技术结构、要素结构等。2、区域产业分类:(一)三次产业分类三次产业分类也称为克拉克(C.G.Clark)产业分类,即把全部的经济活动分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其中,第一产业包括农业、畜牧业、林业和狩猎业等;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等工业部门;第三产业包括商业、金融及保险业、运输业、服务业及其它各项事业(如科学、文化、教育、卫生、公务等)(二)★产业功能分类产业功能分类是根据各个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联系,将其分成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性产业三大类。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关联产业是指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基础性产业则是指为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产业。(三)要素集约度产业分类要素是进行生产活动必须使用的各种物质资料和劳动力,包括资本、劳动力、技术、自然与人文资源等。根据产业对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可以划分为资源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3、配第-克拉克定律:佩蒂-克拉克定理是科林·克拉克(C.G.Clark)于1940年在威廉·佩蒂(WilliamPetty)关于国民收入与劳动力流动之间关系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该理论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原因在于,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4、霍夫曼定理:霍夫曼定理是霍夫曼(W.G.Hoffmann)在1931年提出的。它揭示了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演变的规律。霍夫曼使用了近20个国家的工业结构方面的时间序列资料,重点分析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被称之为“霍夫曼比例”或“霍夫曼系数”。即,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霍夫曼定理的核心思想就是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呈下降趋势: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资本资料工业的生产不发达,此时,霍夫曼比例为5(±1);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发展速度比消费资料工业快,但在规模上仍比消费资料工业小得多,这时,霍夫曼比例为2.5(±1);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大体相当,霍夫曼比例是1(±0.5);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超过了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5、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1)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的资源结构相对应性,即能否有效地发挥本区域在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2)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系统功能。(3)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内部关联程度。(4)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6)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7)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6、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空间结构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7、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一般地,区域空间结构由点、线、网络和域面四个基本要素所组成。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点是指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点状分布形态。一般地,工业、商业、服务业等部门的组织在空间上因有集聚的要求往往呈现出点状,于是就形成了相应的工业点、商业网点、服务网点等。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线是指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所呈现出的线状分布形态。根据经济活动的性质,线包括了交通线(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组成),通讯线(由各种通讯设施组成),能源供给线(由各种能源设施组成),给排水线(由各种水利设施组成),还有由一定数量的城镇作线状分布所形成的线。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网络是由相关的点和线相互连接所形成的。区域空间结构中的域面是由区域内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所表现出的面状分布状态。最常见的有,农业空间分布所呈现的域面,各种市场所形成的域面,城市经济辐射力所形成的域面。点、线、域面之间的组合方式有7种组合模式。“点一点”构成节点系统,表现为条状城镇带和块状城镇群。“点一线”构成交通、工业等经济枢纽系统。“点—面”构成城市—区域系统,表现为城镇聚集区,城市经济区。“线—线”构成交通、通讯、电力、供排水等网络设施系统。“线—面”组成产业区域系统。“面—面”组成宏观经济地域系统,如经济区、经济地带。“点—线—面”就构成了空间经济一体化系统。“具体表现为节点相互依存,域面协调发展,通道配套运行,各种空间经济实体的联系交错密集,呈现网络化系统。”8、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1.极核式空间结构2.点轴式空间结构3.网络式空间结构4.区域城市对称分布。9、集聚与扩散机制:1.集聚机制。集聚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集聚机制的形成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二是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三是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集聚能够产生集聚引力。在集聚引力的作用下,区域经济在空间上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首先,集聚导致区域的极化现象。在集聚过程中,区域内的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等将不断地向优区位移动,于是就促成了区域经济增长极或增长中心的形成和发展。其次,集聚将加剧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与不平衡。在集聚引力的作用下,区域内部会产生中心与边缘的分化过程,产生经济活动在空间分布上的密集与稀疏现象,区域内部因此而出现空间差异和不平衡。第三,集聚是促进发达地区、城市、城市密集区、专业化地区、产业密集带等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力量。第四,集聚还能够引发和加剧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城市与农村、专业化地区与一般地区等之间形成发展关系上的“马态效应”,即强者恒强,弱者恒弱。>2.扩散机制。扩散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扩散机制的形成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避免集聚不经济。第二,寻求新的发展机会。第三,部分经济活动区位指向的作用。3.集聚与扩散的关系。集聚与扩散是相互对立和并存的,是制约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机制。它们之间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不同阶段,集聚与扩散机制发生作用的强度不一样。其次,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的作用都存在一定的惯性。10、空间近邻效应:空间近邻效应是指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11、农村工业化:农村工业化是位于农区的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并推动整个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过程。(农村工业化的主导力量不仅限于农村工业,还有农村的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服务业等,也就是说农村工业化其实是由发育于农村的各种非农产业共同推动的。农村工业化的导因可分为3种,其一,农民自发、自主地发展非农产业;其二,外来投资者(包括政府、企业及其它社会组织)在农村投资,雇佣当地农民发展非农产业;其三、农民与外来投资者均以投资人的身份联合发展非农产业。)12、农村工业化对区域发展产生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在,第一,农村工业化促进了农业工业化。带来了农业劳动手段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和集约化。第二,农村工业缓解了农村人口多、耕地少的尖锐矛盾,同时,也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增加了农民从事非农产业和自我发展的机会。第三,农村工业化使农村居民受到了商业经济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影响,促进了他们文化水平、思想意识、乃至人格等素质的全面提高。总之,农村工业化推动了我国传统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化,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并对区域和国家的市场经济转轨做出了积极贡献。13、技术创新:就是技术发展中的突破,是技术领域发生的根本性的、对技术本身和经济活动有着广泛而深刻影响的重大变化。14、区域创新网络:从空间组织的角度考虑,技术创新在较大的程度上得益于企业、技术研发机构等各种创新主体在地理上的接近或者集聚,以及各种相关的地方联系的综合作用。这种创新主体在地理上的集聚及相互联系的加强,便产生了一种新的技术创新空间组织形式——区域创新网络。第八章区域经济发展1、区域增长极理论:区域增长极理论是在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佩鲁认为,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和集中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而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的部门。这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常常聚集于经济空间的某些点上,于是就形成了增长极。所谓增长极就是具有推动性的经济单位,或是具有空间聚集特点的推动性单位的集合体。经济的增长率先发生在增长极上,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区域经济学者把佩鲁的增长极概念和思想引入到区域经济研究之中,并且与地理空间概念融合起来,就形成了解释区域经济增长过程和机制的区域增长极理论。2、循环积累因果原理:循环积累因果原理是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G.Mydral)于1944年在其《美国的两难处境》中首次提出的。他把社会经济制度看成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认为导致这种演进的技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互为因果的。如果这些因素中的某一个发生了变化,就会引起另一个相关因素也发生变化,后者的变化反过来又推动最初的那个因素继续变化,从而使社会经济沿着最初的那个变化所确定的轨迹的方向发展。可见,社会经济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不守衡或者趋于均衡,是以循环的方式在运动,而且不是简单的循环,这种循环具有积累的效果。循环积累因果原理重点强调了社会经济过程中存在三个环节,即最初的变化,接着是一系列的传递式相关变化,最后又作用于最初的变化,并产生使其上升或下降的进一步变化,从而构成循环。3、经济地域综合体:经济地域综合体看成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的。4、产业集群:在特点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提供商基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如大学、标准代理机构和贸易协会等)的地理集中或所形成的地理集聚体,即为产业集群。5、产业集群的植根性:指产业集群内部的各种网络关系和企业的活动是构建在地方社会结构之上的。根植性表明了产业集群与地方经济社会各方面的一种紧密关系。产业集群是在“地方”上生长起来的,其发展又有深深的“地方”烙印,其生命力根源于“地方”特殊的环境。6、产业集群对区域空间结构变迁的影响:产业集群在一个区域一经形成,就会对该区域的空间结构变迁产生持续的影响。首先,产业集群形成后,必然引发该产业的企业向集群所在的区位集聚,同时,与该产业相关的资源也会流向这个集群所在的区位,于是,在区域内,由于产业集群的形成而引起该产业空间组织的重新调整,往往形成某种极化空间分布格局。产业集群的发展则会进一步强化这种格局。其次,产业集群的发展会带来所在地的经济快速发展,其结果是导致区域内出现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化,形成或者强化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第三,在现代城市发展中,产业集群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些开发区的成败,进而也对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的重心转换,对城市经济的整体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7、区域管制:通过多种集团的对话、协调、合作以达到最大程度动员资源的统治方式,以补充市场交换和政府自上而下调控之不足,最终达到“双赢”的综合的社会治理方式。第九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1、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核心理论(了解)赫希曼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先在某个区域发生,那么它就会对其它区域产生作用。为了解释方便,他把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称为“北方”,欠发达区域称为“南方”。北方的增长对南方将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之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极化效应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随着北方的发展,南方的要素向北方流动,从而削弱了南方的经济发展能力,导致其经济发展恶化。由于北方的经济增长对劳动力需求上升,特别是对技术性劳动力的需求增加较快,同时,北方的劳动力收入水平高于南方,这样,就导致南方的劳动力在就业机会和高收入的诱导下向北方迁移。结果,北方因劳动力和人口的流入而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南方则因劳动力外流特别是技术人员和富于进取心的年轻人的外流,经济增长的劳动力贡献(实际上也包括了智力的贡献)减小。再就是资金的流动。显然,北方的投资机会多,投资的收益率高于南方,南方有限的资金也流入北方。而且,资金与劳动力的流动还会相互强化。从而使南方的经济发展能力被削弱。二是,在国内贸易中,北方由于经济水平相对高,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特别是,如果北方生产进口替代性产品,南方原来可以按较低价格进口的这些产品,现在不得不在高额关税保护下向北方购买。在出口方面,南方由于生产效率相对较低,无法与北方竞争,导致出口的衰退。三是,南方本来可以向北方输出初级产品,但是,如果南方的初级产品性能差或价格有所上涨,那么,北方就有可能寻求进口。这样,就使南方的生产受到压制。涓滴效应体现在,北方吸收南方的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南方的就业压力,有利于南方解决失业问题。在互补情况下,北方向南方购买商品和投资的增加,会给南方带来发展的机会,刺激南方的经济增长。特别是,北方的先进技术、管理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经济和社会方面的进步因素向南方的涓滴,将对南方的经济和社会进步产生多方面的推动作用。赫希曼认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涓滴效应最终会大于极化效应而占据优势,原因是北方的发展长期来看将带动南方的经济增长。尤其是,北方的发展会出现城市拥挤等环境问题,南方的落后则从国内市场需求方面限制了北方的经济扩张,国家经济发展也将因南方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受到损害,于是国家将出面来干预经济发展,加强北方的涓滴效应,促进南方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北方的经济继续增长。2、梯度推移学说核心理论(了解)梯度推移说的基本观点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兴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与产品周期相对应,可以把经济部门分为三类,即产品处于创新到成长阶段的是兴旺部门;产品处于成长到成熟阶段的是停滞部门;产品处于成熟到衰退阶段的是衰退部门。因此,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部门是兴旺部门,则被认为是高梯度区域;反之,如果主导部门是衰退部门则属于低梯度区域。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动(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产业、新制度和管理方法等)主要发生在高梯度区域,然后,依据产品周期循环的顺序由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推移。梯度推移主要是通过城市系统来进行的。这是因为创新往往集中在城市,而且城市从环境条件和经济能力看比其它地方更适于接受创新成果。具体的梯度推移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创新从发源地向周围相邻的城市推移;另一种方式是从发源地向距离较远的第二级城市推移,再向第三级城市推移,依次类推。这样,创新就从发源地推移到所有的区域。3、中心-外围理论核心理论(了解)弗里德曼认为,在若干区域之间会因多种原因个别区域率先发展起来而成为“中心”,其它区域则因发展缓慢而成为“外围”。中心与外围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总体上,中心居于统治地位,而外围则在发展上依赖于中心。中心对外围之所以能够产生统治作用,原因在于中心与外围之间的贸易不平等,经济权力因素集中在中心,同时,技术进步、高效的生产活动,以及生产的创新等也都集中在中心。中心依靠这些方面的优势而从外围获取剩余价值。对于外围而言,中心对它们的发展产生压力和压抑。如中心工资水平的提高,就会使外围面临相应地提高工资水平的压力,或者是被迫增加出口来弥补进口增长所造成的资金压力。因此,外围的自发性发展过程往往困难重重。更重要的是,中心与外围的这种关系还会因为推行有利于中心的经济和贸易政策,使外围的资金、人口和劳动力向中心流动的趋势得以强化。可见,中心与外围之间构成了不平等的发展格局。4、空间相互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第一,区域之间的互补性。即相关区域之间必须存在对某种商品、技术、资金、信息或劳动力等方面的供求关系。从根本上讲,只有区域之间具有了互补性,才有建立经济联系的必要。空间相互作用的大小与互补性成正比。第二,区域之间的可达性。即区域之间进行商品、资金、人口、技术、信息等传输的可能性。第三,干扰机会。这是指两个区域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受到了来自其它区域的干扰。5、钻石理论:一个国家某产业的竞争优势由生产要素、支撑产业和相关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这四个方面的因素所决定。6、区域经济差异: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7、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根据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需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促进区域之间经济体制环境的统一。第二,促成区域之间要素市场的统一。第三,推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第四,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第五,鼓励企业跨区域发展。第六,中央政府应在继续发展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的同时,注重采取措施加快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第十章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1、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动,生产过程和服务所涉及的地域不断向全世界扩展,从而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的过程。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因素:一、科学技术进步(1)科学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器(2)交通运输和通讯信息奠定了经济全球化的技术基础(3)信息高速公路改变了企业内外的交易方式二、跨国公司对促进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第一,跨国公司加速了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跨国公司促进了技术进步和国际技术交流。第三,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扩大了国际贸易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第四,跨国公司的国际金融活动给国际金融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第五,跨国公司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与融合。三、国家的经济调节及干预作用四、国际经济协调3、经济活动全球化趋势(1)、随着科技发展,世界各国经济合作条件进一步改善,有利于全球化发展(2)、国际间人员、文化的交流将为经济全球化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3)、国际资源交流参与各方可获利性将克服国家间利益分配上的争执,使经济全球化具有波状推进的特点(4)、国家间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将阻碍经济全球化进程第十一章经济活动全球的产业分析1、★汽车工业影响因素:(1)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汽车工业发展受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制约,汽车工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工业部门,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社会投资能力的高低,进而影响到汽车工业的发展(供给)。汽车工业的发展有赖于适度规模的汽车市场的支持,这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的多寡和居民购买能力的高低,也与人、车、路综合系统的状况有直接的关系(需求)。(2)区域综合工业水平。汽车工业要求所在区域具备广泛的专业化协作条件。汽车工业的效率与与之配套的企业效率有密切的关系(产业的技术特点)(3)区域科技与管理水平。汽车工业受区域新汽车产品开发能力、企业管理体系创新、高质量劳动力状况的影响十分明显。历史上,汽车生产和管理技术的每一次突破都使世界汽车工业的总体规模和产业布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产业的关联效应)。(4)关说等国家政策。汽车工业空间的全球变化:汽车生产、贸易的全球化。2、★纺织服装业纺织服装业的空间布局:纺织服装业是最早在全球广泛分布的产业。近年来,发达国家的纺织和服务业生产明显下降,纺织和服务业转移到某些发展中国家,这样的转移趋势在劳动力密集度较高的服务也比在资本密集度较高的纺织业更为明显。服务业具有与纺织工业不同的空间布局特点:(1)服装业的出口地区集聚程度远比纺织业低。(2)我国在服装生产方面出口优势更为明显。(3)墨西哥正迅速成为全球第四大服装出口国。(4)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在全球服装业出口中的比例正在迅速下降,印度和泰国正在不断提高。(5)除美国外,包括意大利在内,各主要发达国家在服装出口中的比重都在下降。影响全球纺织服装业布局变化的主要因素:(1)需求是纺织服装业在发展规模、组织结构和区位选择等方面表现出地域差异的基础性因素。(2)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个性化纺织服装产品懂得需求明显增长,这也促进了纺织服装产品销营方式的变革。(3)各国纺织服装业发展的技术环境也存在巨大的差异。(4)跨国公司占主导。(5)政府对纺织服装业进行的政策扶持。第十二章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区域影响1、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动,生产过程和服务所涉及的地域不断向全世界扩展,从而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的过程。2、经济区域化:经济区域化是地理上相近的国家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而实行某种形式的经济联合,或组成区域性经济组织,其具体机制是宏观上的国家对自己经济利益的保护。3、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的关系一、经济区域化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具有两重性。一方面,由于各地区内部实行更高的自由化和更密切的合作,区域内贸易和资本流动可能更快发展,这对促进全球经济贸易自由化是一种推动。但另一方面,随着区域性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一体化程度提高,其保护性和排他性趋势也会相应的增强,从而对技能攻击全球化的进程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二、经济全球化对经济区域化的影响也具有两重性。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经济区域化有促进作用,这是因为全球化意味着全球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激烈的竞争,对任何国家都是一个巨大的外部压力,它迫使同一地区各个国家加强合作以及增强经济实力和竞争力,这就导致区域化的产生和发展。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各区域组织又不可避免地收到全球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目前,全球经济尚缺乏有效地统一管理和调控,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起伏、贸易保护、金融动荡在全球范围内相互传递,潜在的风险和危急时刻一直存在。这种风险和危机对各地区都会产生一定影响,甚至带来灾难,从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造成重大的破坏。第十四章经济地理学理论的新发展1、经济地理学的文化与制度转向的主要内容:(1)强调经济与文化的密切联系。(2)经济的社会文化根植性。(3)制度转向的主要学派:弹性专业化和产业区学派、新产业空间学派、学习型区域学派、创新环境学派、区域创新系统学派、管制与治理理论。(4)制度厚度与区域发展。2、文化与制度转向对经济地理学的影响:(1)对思维方式的影响。(2)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进一步拓展经济地理学研究范围和视角,将传统经济地理学所忽视或认为属于其它分支学科的文化因素融入到经济新是空的研究中是经济地理学从抽象的一般化走向关注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3)对学科定位的影响,将进一步强化经济地理学的社会科学特点,弱化其自然科学的特性,从而拉大与其他地理科学分支的分异。一、名词解释题区位: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区位理论: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场所的理论,研究人类活动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主要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区位因子: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内部规模经济: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产生的平均生产成本的降低。外部规模经济:属于空间集聚经济,指若干工厂、企业在同一空间地域内的集聚与联系,产生平均生产成本的降低和经济效益的产生。通达指数: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它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遍在原料:任何地方都存在的原料。局地原料:只有在特定地方才存在的原料。原料指数:产品重量与局地原料重量之比。区位重量:单位产品所产生的运送总重量。需求圆锥体:廖什认为如果一个区域只存在一个企业,随着距离生产地距离的增加,运费增加,销售价格增加,需求量随之减少,到市场边界需求量为零,将需求曲线围绕生产地的销售量轴线旋转一周,所得到的圆锥体就是需求圆锥体。中心商品:在少数的地点生产、供给,而在多数的地点消费的商品。基础聚落:廖什中心地理论中等级最低的消费者居住地和企业的分布地。门槛值:维持一个中心职能单元存在所需的最起码的人口或最起码的购买力被称之为中心地的门槛值。跨国公司:在两个以上国家(包括公司母国)具有生产或实际性经营活动的公司。产品周期理论:由弗农提出的用于解释国际投资空间变化的理论,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在产品的不同阶段,因为产品的研发、销售等方面的要求、情况不一样,生产布局地也应进行相应地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企业结构、技术结构、要素结构等。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产业: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的总称。支柱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主导产业: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主导产业具有两个重要功能,一是产品输出率高,二是与区域内其他产业的关联效应强。关联产业:指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潜导产业:当前规模小,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有限,但是代表了未来产业进步的方向,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的产业。极核式空间结构:区域发展早期的空间结构模式,指区域中个别地点因为某种发展机遇而率先发展起来,成为增长极,然后通过极化作用,不断吸取周围区域的资源和要素,导致两者的差异越来越大,存在着上述明显极核的区域空间结构就被称为极核式空间结构。区位指向: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特定区位的趋向。空间近邻效应: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种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农村工业化:指农村地区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的过程。增长级: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支配效应:增长极具有技术、经济方面的先进性,能够通过与周围地区的要素流动关系和商品供求关系对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产生支配作用。极化效应:增长极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从而加快增长极自身的成长。扩散效应: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进行要素和经济活动输出,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乘数原理:经济增长中投资对于收入有扩大作用,总投资量的增加可以带来若干倍于投资量的总收入的增加。加速原理:在工业生产能力趋于完全利用时,消费品需求的微小增加会导致投资的大幅度增长。经济地域综合体: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的。经济区:即经济区域,是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合而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是一种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实体。经济区划:经济区划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按照既定的原则、指标,识别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并把它们的空间界限划分出来;二是对各种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条件和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依据全国或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对经济区未来发展方向、目标、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调整等进行战略性规划,提出相应的对策。极化-涓滴效应学说:用于解释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先在某个地区发生,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将领先于其它地区,该发达地区被称为北方,欠发达地区则被称为南方,北方的增长对南方将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不利作用称为极化效应,有利作用称为涓滴效应。梯度推移理论:一个地区的经济兴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部门是兴旺部门,则被认为是高梯度区域,反之则是低梯度区域,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动主要发生在高梯度区域,然后,依据产品周期循环的顺序由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推进。中心-外围理论:上世纪研究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等经济关系时所形成的相关理论观点的总称。若个别区域率先发展起来,则成为“中心”,其它区域因发展缓慢而成为“外围”,中心和外围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总体上,中心居于统治地位,而外围则在发展上依赖于中心。绝对成本学说:由斯密提出,他认为每个国家都有适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个国家都根据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就可以使成本绝对降低,然后,彼此进行产品交换,则对有关国家都有利。相对成本学说:由李嘉图提出,他认为如果有两生产率水平不相等的国家,其中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大有利的程度不同;另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大不利的程度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个国家仍然可以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相互获得利益。经济地理学的特性: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本身所固有的特殊性质。它包括:地域性;系统性;综合性。区域经济结构: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区际联系:相关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行为。回波效应:表现为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受收益差异吸引而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造成落后地区的衰退,区域差距扩大。货物的供给范围(商品服务范围):由中心地供给的货物能够到达多么大的范围即为货物的供给范围。货物供给范围上限:由对中心商品的需求所限定的,为中心地的某种中心商品能够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空间边界。货物供给范围下限是:供给货物的商店能够获得的正常利润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消费者的范围。内部范围经济:价值链的内部整合使垂直整合或多元化企业得以在企业内部实现不同价值创造环节的分工协作,提高效率,同时还可以使企业资源在不同价值链的相同环节上实现共享,带来成本的节约。范围经济:由于企业经济范围的扩大而获得的效益或基于价值活动的可分割性,价值链的不同环节之间的实行分工与协作,价值链各环节在企业内部或不同企业间实现整合带来的成本节约。规模经济: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增加或基于产品或设备的整体性及价值活动的不可分割性,成本在产品或不同企业间的分摊,从而获得的效益。经济协作区:是行政区向经济区的一种过渡形式,以横向经济联合为主要目的。由各级政府建立的跨地区经济技术合作的一种空间组织形式。增长极: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集合体。中心性:中心性是指就中心地的周围地区而言,中心地的相对重要性。也可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中心地:为周围居民提供中心商品和服务的场所,通常为城市、城镇。区域创新网络:集聚在某个区域内的企业、科研机构、市场中介组织、行业组织、地方政府以及有关个人等创新主体,经过相互之间多渠道、多方式、多层面的长期交流与合作而形成的促进创新发生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需求收入弹性: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产业产品的需求增加率与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率之比。一般用收入弹性系数来表示,某产业的收入弹性系数=该产业产品需求增加率/人均GDP增加率。一般,某产业产品的收入弹性系数<1,则意味人们在增加的收入中,用于购买该产业产品的比重在下降,该产业产品的市场处于相对萎缩状态,该产业在经济发展总量中的比重也会下降。反之,产业产品的收入弹性高,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比重提高的速度也越快。战略外包:是企业将价值链活动的一个或几个环节(职能)交给一家或多家在技能和知识上只专注于某一项活动的独立的专业化企业,而外包企业只保留其核心职能的一种公司层战略。问答题1.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2.跨世纪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3.古典区位论和现代区位论的区别与联系4.区位因子的演变5.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6.市场对经济区位的一般影响.7.政府行为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8.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9.运费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10.杜能农业区位论产生背景、理论前提、形成机制、12.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及评价13.胡佛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14.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15.廖什市场区位论的重要内容16.集市的特征17.斯坦集市理论的重要内容18.企业成长动因19.企业空间扩张规律20.企业的空间增长过程有何阶段性特征

21.各种企业空间演变模式的共同点22.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区位要求23.跨国公司发展与经济全球化深入之间的相互关系?24.如何选择主导产业.25.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机制26.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27.如何评价区域产业结构28.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29.弗里德曼的空间结构演变理论30.集聚机制及其成因31.扩散机制及其成因32.集聚与扩散机制的相互关系33.空间近邻关系对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34.城市对区域发展的作用35.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36.胡佛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37.罗斯托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38.经济区划的原则39.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40.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意义及途径41.比较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差异?42.胡佛的工业区位论的主要理论贡献是什么?

43.中心地等级结构的普遍性特点44.一般经济轴线主要有哪几种?试举例说明。

45.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46.影响零售业区位决策的基本因素?

47.简述双核结构模式的内涵,并列举出我国至少5个包含该模式的区域(用城市模式)

48.简述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49.简述区域专业化生产的发展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

50.简述外包价值活动的主要类型并举例说明?

51.跨国公司总部或其区域总部在全球化区位特征是什么?52.公司总部对区位条件的要求

53.论述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

54.论述跨国公司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及其原理

55.论述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周期划分与各阶段区位的国家选择

56.中国产业集群的特点

57.空间相互作用发生的前提条件

58.区域分工的经济性?

59.要素禀赋学说的基本思想

60.比较成本优势理论的核心思想?

61.试论述现代经济区位理论的主要学派、研究特征及其新进展

62.简述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63.简述城市对区域发展的作用。1.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很多学者,由于所从事的研究领域不同,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有分歧。2.跨世纪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人地关系的理论研究;二是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和效率研究;四是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3.古典区位论和现代区位论的区别与联系主要从生产地的数量、企业生产、经营的组成及过程、利润目标的是否唯一性、目标是否具体、是否考虑了风险及不确定性;、产品性质、市场、与生产资料是事先给定或固定还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是否考虑了资金、地域文化、决策人的行为7个方面进行比较。4.区位因子的演变参考教材的区位因子分类表5.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要素投入是生产活动得以存在的基础。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土地因子:任何经济活动都以一定的空间作为依托。土地的自身特性以及所处的经济区位都对经济活动区位有重要的影响。原材料因子:它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主要通过运费大小、可运性、可替代性,以及价值尤其是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以影响。能源因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大量、稳定的能源供给尤其是二次能源中的电力供应对产业活动的发展尤其重要,其次能源还影响了产业经营成本、效率、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公众对企业发展的态度等。资本因子:包括金融资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沉淀的地区对企业形成巨大的吸引力。而有充分的资本供应,对于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来说也是区位选择的关键。劳动力因子:是经济活动中重要的区位因子之一。劳动力在质和量上的空间分布差异以及劳动力移动上的摩擦等因素导致劳动成本存在着空间差异,从而影响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智力密集型产业的不同空间分布6.市场对经济区位的一般影响答题要点:主要从市场规模、市场战略、市场特性等方面分析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7.政府行为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1)尽管我国是市场经济国家,但政府干预是很明显也是不可缺少的;(2)政府行为和政策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包括政府的购买力、基础设施投入、规范市场、税收和财政补贴等政策8.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1)随着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环境问题的凸显,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越来越大;(2)因为环境问题会影响到某些经济活动的存在;(3)因为环境问题会增加某些经济活动的生产经营成本。(4)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9.运费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1)运费构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运费主要由线路运行费和站场费两部分组成,前者是运输距离的线性函数,后者一般与运输距离无关,所以,胡佛提出著名的端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的原理。(2)不同运输方式适宜的运输距离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3)运费定价制度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10.杜能农业区位论产生背景、理论前提、形成机制、主要内容和意义A产生背景:主要是批驳当时德国社会流行的轮作式农业经营方式的观点,认为应有地域差异,因地制宜确定农业生产方式。19世纪,德国的农业制度改革;杜能本人是农业资本家;1826,他发表了《孤立国》,认为当时流行的泰尔轮作式农业生产方式并非是合理农业经营的一般地域配置原则。A理论前提: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2、不存在通航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惟一的交通工具;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其他自然条件也是匀质的);4、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5、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于周围平原;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7、运费是运量和距离的函数,且由生产者承担。此外,追求利益最大化也是其重要的前提条件A形成机制:考虑到当时德国社会的需求,最大限度地节约吨公里数A主要内容: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的同心园结构。(1)自由式农业—距市场最近,生产易腐、难运的产品,集约化程度高,如花卉、草莓、蔬菜、鲜奶等。(2)林业区—内层生产供城市用的薪炭木材;外层生产建筑用材。(3)轮作式农业——六年一轮回,没有休闲地(4)谷草式农业——七年一轮回,有休闲地,生产较粗放(5)三圃式农业——三年一轮回,休闲地增加,生产更粗放(6)畜牧业圈——距城市远,运费高,生产不易腐烂或直接养活畜,谷物只能自给。以外则为无人荒地。12.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及评价(1)韦伯在对区位因子进行深入研究之后,选取了三个主要因子即原料燃料费、劳动成本、运费;(2)韦伯通过原料指数、区位重量,首先探讨了运费对工业区位的影响;(3)然后通过综合等费线,探讨了劳动费对工业区位的影响(4)最后同时考虑原料燃料费、劳动成本、运费,探讨了对工业区位的影响。13.胡佛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1)胡佛把运费分成场站作业费和线路运输费,认为在中转场站布局可以节约运费;(2)不同运输方式适宜的运输距离不同,按照原料和产品的运输距离可以通过选择运输方式降低运费;(3)送达价格是采掘费和运费之和,送达价格相等之处是相临两企业的边界。边界线与运费倾斜线相切的点是市场的最佳规模。(4)企业一般应布局于区位三角形的顶点。14.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1)理论前提:中心地分布的区域为自然条件和资源相同且均质分布的平原;具有统一的交通系统;消费者都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即就近购买,以减小交通费;相同的中心商品的职能,尽量布局于少数的中心地、并且满足供给所有的空间(所有居民)的配置形式;中心地职能在统一的中心地集聚。(2)市场原则:中心地是具有等级的,且各等级的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各等级间的中心地数量、距离和市场间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服从于K=3原则。交通原则: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服从于K=4原则。行政原则:低级中心地完全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服从于K=7原则。市场区的从属关系和中心地数量的从属关系;(3)三原则的适用条件(4)意义:第一,克氏的中心地理论是地理学由传统的区域个性描述走向对空间规律和法则探讨的直接推动原因,是现代地理学发展的基础。第二,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城市等级划分的研究;二是关于都市与农村区域相互作用的研究;三是关于城市内和城市间的社会和经济空间模型的研究;四是关于城市区位和规模,以及职能为媒介的城市时空分布的研究;五是关于零售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布局、规模和空间模型的研究。第三,中心地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15.廖什市场区位论的重要内容(1)由基础聚落形成的蜂窝状六边行(2)门槛值不同的商品,需求相应数量的基础聚落作为其市场区;(3)在大城市的周围地区,形成疏密相间的中心地分布格局的经济景观。16.集市的特征周期性、巡回性、交易的地区性、集散性、等级性和社会职能性17.斯坦集市理论的重要内容斯坦将商品到达范围的下限和上限的组合分为四种类型,当下限远大于上限时,必须巡回销售,当两者的差异减少时,巡回的次数回减少,当上限超过下限时,便停止巡回销售。18.企业成长动因(1)实现规模效益(2)实现交易内部化(3)技术优势的发挥(4)来自竞争的压力(5)管理者的成就感(6)政府重视大企业19.企业空间扩张规律(1)接触扩散(2)等级扩散(3)中国特色的通道扩散20.企业的空间增长过程有何阶段性特征?

(1)第一阶段:企业形式十分简单,产品单一,具有一个工厂。组织功能较少,仅管理一个工厂的生产。没有战略、管理和日常运作的决策等级划分。(2)第二阶段:随着企业生产规模和空间分布范围的扩展,引起组织的劳动地域分工。一些承担特殊功能的专业化部门出现,这些功能的专门化以及不同区位上工厂的建立,需要更大程度的中央控制。由此,分离出公司总部。其功能是进行总体规划,并协调其它组织单元的活动。该阶段的企业空间格局特点是不同功能部分在空间上的分工。(3)第三阶段:随着企业的增大,企业生产活动多样化。这时组织结构也发生相应变化,形成多分部结构。每一分部负责一种产品生产,存在于特定的市场、技术和政策环境条件之中。与此相应,公司组织结构上产生了三个等级:高层管理、战略决策,控制、协调和管理决策以及企业日常运作管理。在地理分布上,由于各分部自成生产和销售系统,这种类型的组织结构变得更加扩散。21.各种企业空间演变模式的共同点答案:要点1、均展示了公司从单厂到多厂、单区位到多区位的扩张过程;2、在公司扩张中,销售起先导作用,其次为生产机构的建立;3、市场占领促进公司的扩张。22.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区位要求要点(1)接近科研机构和贸易组织;(2)接近数量充足、高素质的劳动力供应地;(3)接近新产品的使用者。23.跨国公司发展与经济全球化深入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跨国公司起着关键性作用(5分):1)跨国公司加速了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2)跨国公司促进了技术进步和国际技术交流3)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扩大了国际贸易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4)跨国公司的国际金融活动给国际金融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5)跨国公司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与融合同时,全球化的深入也使各国经济更加开放,国际间经济政策协调机制更为完善,从而为要素自由流动和跨国公司全球经营战略的实施创造了有利的环境(3分)。24.如何选择主导产业主要通过高比较优势系数、高产业关联度、高需求收入弹性、高生产率上升率、高产业创新能力等指标选择主导产业。上述指标各有价值,有的用于反映主导产业的区际意义、又的用于反映主导产业的关联度或创新能力等。25.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机制两个机制,一是市场机制,二是政府干预,以市场机制为主,政府干预为辅26.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四种学说:佩蒂-克拉克定理、库兹涅茨法则、霍夫曼定理、雁行形态说27.如何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一)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的资源相对应性,即能否有效地发挥本区域在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二)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系统功能。(三)评价区域产业的内部关联程度。(四)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五)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六)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28.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区域空间结构由点、线、网络和域面四个基本要素组成。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点是指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点状分布形态。区域空间结构中的先是指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所呈现出的线状分布形态。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网络是指由相关的点和线相互连接所形成的。区域空间结构中的域面是由区域内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所表现出的面状分布形态。点、线、网络、域面不是简单的空间形态,它们具有特定的经济内涵和相应的功能,区域中点、线、网络、域面之间的组合方式有7种组合模式。“点一点”构成节点系统,表现为条状城镇带和块状城镇群。“点一线”构成交通、工业等经济枢纽系统。“点—面”构成城市—区域系统,表现为城镇聚集区,城市经济区。“线—线”构成交通、通讯、电力、供排水等网络设施系统。“线—面”组成产业区域系统。“面—面”组成宏观经济地域系统,如经济区、经济地带。“点—线—面”就构成了空间经济一体化系统。“具体表现为节点相互依存,域面协调发展,通道配套运行,各种空间经济实体的联系交错密集,呈现网络化系统。”29.弗里德曼的空间结构演变理论1)前工业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代表了工业化之前的时期,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区域空间均质无序,其中有若干地方中心存在,但是它们之间没有等级结构分异。2)过渡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这个阶段是工业化的初期,区域性的经济中心产生,整个区域的空间结构由单个相对强大的经济中心与落后的外围地区所组成。3)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区域出现新的经济中心,形成若干规模不等的中心—外围结构,区域空间结构趋于复杂化和有序化。4)后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在这个时期,区域的经济发展达到了较高水平,区域内各地之间的经济交往日益紧密和广泛。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在缩小,随着中心与外围地区界线的逐渐消失,区域将最终走向空间一体化。30.集聚机制及其成因集聚机制的形成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二是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三是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在集聚引力的作用下,区域经济在空间上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首先,集聚导致区域的极化现象。其次,集聚将加剧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与不平衡。第三,集聚是促进发达地区、城市、城市密集区、专业化地区、产业密集等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力量,第四,集聚还能够引发和加剧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城市与农村、专业化地区与一般地区等之间形成发展关系上的“马态效应”,即强者恒强,弱者恒弱。31.扩散机制及其成因扩散机制的形成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避免集聚不经济。第二,需求新的发展机会。第三,部分经济活动区位指向的作用。第四、政府的政策作用。32.集聚与扩散机制的相互关系首先,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不同阶段,集聚与扩散机制发生作用的强度不一样。在区域空间结构发展时期,集聚机制起着主导作用,当区域空间结构进入成熟期,一般情况下是扩散机制的作用强于集聚机制。其次,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的作用都存在一定的惯性。某一种机制发育过度,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机制必将转为以另一种机制为主,但原有的主导机制仍然会继续发挥作用,但其在内容、规模、层次、速度等方面会发生不断的变化。33.空间近邻关系对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空间近邻关系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促进区域经济活动就近扩张。二,影响各种经济活动的竞争。三,影响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促进。34.城市对区域发展的作用要点1、组织和带动区域发展;2、构造区域空间结构;3、城市化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演进。一、聚集、扩散作用二、辐射作用和带动作用三、创新功能四、龙头作用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1)资源禀赋区域经济增长所需的资源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资源。自然资源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劳动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之一。资金是区域经济增长中完成各种资源配置的重要因素。技术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始终保持上升趋势。社会环境因素是区域发展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资源配置能力资源配置能力主要由经济体制、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企业的组织水平和产业结构等构成。经济体制决定了制约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进而影响到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和效率。政府代表着区域的整体利益。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直接影响了区域资源的配置效率。企业是区域经济的基本活动单位。企业的制度创新、技术水平、规模结构、数量结构等决定了企业本身的发展状况,进而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经济结构包括了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区域资源的配置实际上就是在由经济结构所规定的框架内进行的。经济结构的先进性或优劣影响到区域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3)区位条件首先,区位条件决定了一个区域与其它区域的空间关系,这种空间关系通过它们相互之间的交通联系所决定的距离成本而对其经济增长产生作用。其次,区位条件大体上决定了一个区域所处的大的自然环境。再次,区位条件也左右着一个区域在全国就发展大格局中所处的位置。区位条件只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外在条件之一。(4)外部环境区域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包括全国的经济发展格局、区际经济关系、国际就背景三个方面。35.胡佛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第一,自己自足阶段;第二,乡村工业崛起阶段;第三,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第四,工业化阶段;第五,服务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