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用药安全考点1:基本类型和发生机制(一)中药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基本类型病因学分类分类区别不良反应(1)与药物剂量有关的中药不良反应由药物本身或其代谢物引起;该类型具有剂量依赖性和可预测性。副作用、毒性作用、继发反应、首剂效应、后遗作用。(2)与药物剂量无关的中药不良反应与药物固有的正常药理作用无关,而与药物变性和人体特异体质有关;难以预测。(1)特异质反应(2)变态反应(过敏反应)(二)中药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机制中药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机制既与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有关,也与机体的生理功能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有关。不良反应/事件既可能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不良反应发生机制举例1、副作用副作用是药物的固有反应,其发生机制往往是因为一种药物具有多种功效,治病时通常只利用其中一二种作用,而其他的作用就会成为副作用。大黄(逐瘀通经一一腹泻)麻黄(哮喘一一血压波动)2、毒性作用药物毒性作用的发生机制可能由于用药剂量过大或时间过长引起,也可能由患者对该种药物的敏感性较高导致。乌头、附子,朱砂、雄黄3、变态反应药物的过敏反应本质上是一种病理性免疫反应,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往往与药物的药理作用和剂量大小无关,因而往往难以预料。五味子、白芍、当归、丹参等可引起荨麻疹;虎杖、两面针等可引起药疹;蟾酥、苍耳子、蓖麻子可引起剥脱性皮炎;槐花、南沙参可引起丘状皮疹;黄柏、天花粉、大黄等可引起湿疹样药疹。4、后遗作用药物的后遗作用指停止用药后遗留下来的生物学效应。关木通(肾损害),小金丸、西黄丸等引起的皮肤红肿、瘙痒等过敏反应,停药后即可逐渐消失。5、特异质反应药物的特异质反应指少数患者服用某些药物后出现的一些与一般人群不同的反应。药物特异质反应发生的机制往往和药物的剂量大小和药理作用无关,而与患者的特殊体质和先天遗传有关。某些患者在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的情况下,食用新鲜蚕豆后可突然发生急性血管内溶血。6、药物依赖性药物依赖性的发生机制可分为精神依赖性和生理依赖性。部分患者长期服用番泻叶可产生生理依赖性,主要症状包括焦虑不安、全身疼痛、失眠、面热潮红、厌食、体温上升、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快、呕吐、腹痛等。连续服用罂粟壳及含有罂粟壳的中成药易致成瘾,出现的症状兼有生理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7、致癌作用部分中药具有致癌作用的发生机制与其含有的成分有关。细辛、土槿皮、桂皮、八角茴香中含有黄樟醚和细辛醚等致癌物质;槟榔中含有槟榔碱和水解槟榔碱;巴豆(巴豆油)。8、致畸作用药物的致畸作用主要指某些药物可影响胚胎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胎儿畸形。含砷和砷化合物的药物可致动物畸胎及增加死胎率。9、致突变作用药物的致突变作用的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药物引起人体细胞内染色体及脱氧核糖核酸的构成和排列顺序发生变化,进而使某些器官在形态、功能上发生病变。中药雄黄、千里光等诱发雄性小鼠的微核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显示其具有潜在致突变作用。考点2: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一)皮肤症状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在临床可表现为各种皮肤症状,如荨麻疹与血管性水肿、麻疹样、猩红热样与斑丘疹型药疹等。(二)全身症状1、各系统常见的中毒表现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造血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其他毒性反应有眼、耳等五官功能障碍。2、肝、肾损害的中毒表现(1)中药引起肝损害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全身症状和急性肝损害。①全身症状为纳差、乏力、恶心、厌油腻、尿黄等消化道症状及皮肤、巩膜黄染等体征,也可有肝区疼痛、肝脏压痛、肝肿大;②肝功能的改变,可有血清总胆红素升高、转氨酶异常升高,甲、乙、丙、丁、戊肝炎病毒检验全阴性,可有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脂肪变性而致的中毒性肝炎、急性亚急性黄色肝萎缩的表现。及时停药并对症治疗,多数患者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损害可于短期内恢复,预后良好。(2)中药引起的肾毒性临床表现肾毒性临床表现各异,严重的可引起肾功能衰竭。肾内表现:可出现少尿或无尿,或非少尿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可演变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可见神昏、头痛、嗜睡、发热、全身浮肿、心慌气急等)。肾外表现: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肝功能损害等表现,以及贫血、血小板减少等骨髓造血抑制等。考点3:不良反应相关因素(一)药物相关因素1、基原与品种中药品种繁多,来源复杂,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等基原混杂现象较为普遍。五加皮,大戟。2、药材产地产自不同地方的中药材,由于其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差别,其所含成分差异较大,从而导致其疗效和毒副作用也各有不同。例如四大怀药、八大浙药、东北的人参、云南的三七、甘肃的当归、宁夏的枸杞子等道地药材。3、采集时间:中药的采集时间与药材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槐米中芦丁含量高达23.5%,而开花后芦丁含量降至13%。4、炮制工艺炮制是指药物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之前,需要根据临床用药需求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的过程。炮制不仅可以增强药效、改变药性,还能够消除或降低药物的峻烈之性和毒副作用。部分毒性药材如乌头、附子、马钱子、半夏、天南星等,都必须经过炮制降低毒性。5、贮存条件药物的贮存是否得当,对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影响很大。《药典》收载的桃仁、陈皮、胖大海、酸枣仁、白僵蚕、柏子仁、莲子、使君子、槟榔、麦芽、肉豆蔻、决明子、远志、薏苡仁、大枣、地龙、蜈蚣、水蛭、全蝎等项下均增加了“黄曲霉毒素”检查项目。6、药物的成分:部分药材中含有毒性成分和重金属成分等,是造成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如马钱子中的番木鳖碱、乌头中的乌头碱、斑螯中的斑螯素、巴豆中的巴豆油,都具有一定的毒性;而朱砂、雄黄等含重金属的药材,长期大量使用可导致蓄积中毒;关木通、青木香、朱砂莲等药材中的马兜铃酸可导致药物性肾损害等。7、药品质量由于药材价格、资源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药材市场存在一些制假、掺伪、以次充好、不按规范炮制等问题,药材质量参差不齐。《药典》也在相应的饮片品种项下增加了“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检测项目和“农药残留量”检查项目。由于药材质量存在的问题,也严重影响着中药的用药安全性,导致了不良反应的发生。记忆:不良反应与药物相关7因素一一原品产地质量佳,成分炮制时间存。(二)患者机体因素1、生理因素(1)特殊人群性别、年龄差异病人的性别与年龄差异对同一药物的反应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中医学认为老年人体虚,对药物的耐受力较弱,故用攻病祛邪药物时宜减量使用;幼儿稚阳之体不能峻补,故小儿不宜用参、茸骤补。(2)性别性别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主要为性激素的作用,妇女一方面因体重差异,一方面由于激素的影响,对某些药物的敏感性颇有不同。如定坤丹、调经丸、乌鸡白凤丸适用于妇科;而催吐药、峻泻药则禁用于孕妇。2、遗传因素(1)个体差异不同的个体对同一剂量的同一药物有不同的反应,这种个体差异是由于人体的生物学差异造成的。(2)种族不同种族对同一剂量相同药物的敏感度不同,产生的作用与反应也不同。3、病理因素人体病理状态下,药物代谢、排泄会受到影响,如肝、肾功能减退时会延长中药在体内的停留时间,容易引起中药不良反应或蓄积中毒。(三)临床使用因素(量大证错长配伍)1、剂量过大肉桂过量会发生血尿,麻黄过量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2、疗程过长中药与化学药一样,具有疗效和毒性的双重性。3、辨证不准中药有寒热温凉等药性特点,是治疗作用的基础。热者用热药,火上加油;寒者用寒药,雪上加霜,易引发不良反应。4、配伍失度中成药组方不合理、中药汤剂配伍不合理及中西药不合理联用等,常引发中药不良反应或药源性疾病。考点4:中药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1.重点药物监测主要是对新药和进口药品进行上市后的监测。2.进口药品自首次获准进口之日起5年内,报告该进口药品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满5年的,报告该进口药品发生的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3.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实行逐级、定期报告制度。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最迟不超过15个工作日。考点5:常见中药品种不良反应案例介绍(一)中药饮片的不良反应1.香加皮不良反应表现①消化系统主要为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②心血管系统主要为心律失常,如心率减慢、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动物毒性实验表明香加皮中毒后多表现为血压先升而后下降、心肌收缩力增强、每分钟心输出量增加,继而心输出量减弱、心律失常,乃至心肌纤颤而死亡。2.蓖麻子不良反应表现①消化系统口麻、咽部烧灼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出血性胃肠炎,黄疸以及中毒性肝病等。②呼吸循环系统呼吸、循环衰竭。③网状内皮系统严重脱水、低蛋白血症、水肿、毒血症、高热。④血液、泌尿系统溶血;血便、血尿、少尿、尿闭等中毒性肾病。⑤神经系统四肢麻木、步态不稳、烦躁不安、精神错乱、手舞足蹈、昏迷、幻觉、癫痫样发作。⑥有时过敏反应如口唇青紫、荨麻疹。3.雷公藤不良反应表现①消化系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肝损害,少数可致伪膜性肠炎,严重者可致消化道出血。②血液系统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减少,严重者可发生急性粒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③生殖系统对男性患者雷公藤可抑制精细胞中酶的活性,导致精子产生和成熟发生障碍,表现为精子数量显著减少,长期用药还会导致性欲减退、睾丸萎缩;对女性患者雷公藤可抑制其卵巢功能,表现为月经紊乱,经量减少、卵巢早衰。④神经系统头晕、乏力、失眠、听力减退、嗜睡、复视,还可引起周围神经炎。⑤泌尿系统主要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服药后迅速出现或逐渐发生少尿、水肿、血尿、蛋白尿、管型尿、腰痛或伴肾区叩击痛,常常发生于过量中毒时。⑥心血管系统心悸、胸闷、心动过缓、气短、心律失常、心电图改变(STT改变),严重者可见血压急剧下降,个别出现室颤、心源性休克而死亡。⑦皮肤黏膜损害皮肤糜烂、溃疡、斑丘疹、荨麻疹、瘙痒等。4.黄药子一般常见症状为乏力、纳差,尿黄、头晕、厌油腻,有的伴有巩膜、皮肤黄染,瘙痒、大便灰白等,严重者表现为急性肝炎等,有的患者伴有胆囊炎。大剂量服用可引起恶心、呕吐、脱发等症状。文献报道黄药子亦可引起肾损害和甲状腺损害,临床应用过程中应注意加强监测。5.吴茱萸腹痛、腹泻、视力障碍、错觉、脱发、胸闷、头痛、眩晕或皮疹、孕妇易流产等症状。尽管临床尚无报道,但动物试验证实吴茱萸存在肝脏毒性,临床应用仍需警惕。6.鸦胆子不良反应表现①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便血,胃肠道充血等。②神经系统头昏、乏力,体温增高,四肢麻木或瘫痪,昏迷、抽搐等。③泌尿系统尿量减少,双肾刺痛。④心血管系统心率增快,严重者可心律失常致死。⑤其他眼结膜充血;外用可引起过敏反应。7.白矶(十二水硫酸铝钾)急性中毒的症状:大剂量内服可引起口腔、喉头烧伤,呕吐腹泻,虚脱,甚至死亡。慢性中毒的症状:慢性中毒主要为明矶中的铝离子长期摄入导致的蓄积反应。①神经毒性阿尔茨海默病、痴呆和认知功能障碍②骨骼骨软化和骨营养不良③肝肾功能损伤动物实验证实铝蓄积可导致肝肾功能损伤④血液系统非缺铁性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8.胆矶(五水硫酸铜)不良反应表现①消化系统流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呕血、便血等,口涎、呕吐物、粪便多呈蓝绿色,口中金属色涩味;黄疸、中毒性肝炎等症状。②血液系统溶血性贫血。③泌尿系统蛋白尿、血尿、少尿、无尿、氮质血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尿毒症等。④循环系统血管麻痹、血压下降。铜离子对心脏损害可引起中毒性心肌炎,表现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⑤神经系统头痛头晕、全身乏力,严重者出现脑水肿、痉挛、神经麻痹、檐妄、意识障碍等中毒性脑炎症状。9.蜈蚣不良反应表现①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十二指肠溃疡,黄疸、急性肝损害等。②循环系统心悸、胸闷、气短,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等。③泌尿系统急性肾功能损害,尿量减少等。④血液系统溶血性贫血,酱油尿、黑便等。⑤神经系统抽搐、面神经损害等。⑥过敏反应过敏性皮疹、口唇肿胀、鼻黏性分泌物大量流出、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致过敏性休克。10.细辛细辛中毒时,常可出现头痛、呕吐、烦躁、出汗、口渴、烦躁不安、面赤、呼吸急促、脉数、瞳孔散大、体温血压均升高,个别出现心慌、气短、胸闷,动则加重,窦性心动过速,及双下肢水肿等急性心力衰竭症状,或精神紧张,失眠,胆小易惊,心悸、濒死感,面色萎黄灰暗,经常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伴自主神经紊乱等。严重者可出现牙关紧闭、角弓反张、意识不清、四肢抽搐、尿闭,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11.苍耳子不良反应表现①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者可见黄疸、肝肿大、消化道出血等。②神经系统头痛、头晕等。③循环系统胸闷、心慌气短、血压下降、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等。④呼吸系统呼吸困难、呼吸节律不整、肺水肿等。⑤泌尿系统水肿、少尿、尿闭、血尿、尿失禁、肾功能异常、急性肾功能衰竭等。⑥其他见于报道的还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神经性水肿、声哑、喉头水肿、喉梗塞等。12.苦杏仁苦杏仁的主要成分苦杏仁苷是其有效成分也是中毒成分,误服过量苦杏仁可产生氢氰酸中毒,使延髓等生命中枢先抑制后麻痹,并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而引起组织窒息。临床表现为眩晕、心悸、恶心、呕吐等中毒反应,重者出现昏迷、惊厥、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13.罂粟壳罂粟壳中含有的主要成分是吗啡、可待因、罂粟碱等,罂粟壳中毒与其所含的主要成分吗啡有关。其临床表现为昏睡或昏迷,抽搐,呼吸浅表而不规则,恶心、呕吐、腹泻,面色苍白,发绀、瞳孔极度缩小呈针尖样,血压下降等。目前文献报道的病例报告中,罂粟碱中毒均体现在婴幼儿中,可能因为婴儿中枢神经系统、肝、肾、酶系统等发育未成熟,对中药较敏感,易引起中毒。14、何首乌不良反应表现:全身乏力、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厌油等)、黄疸表现(尿黄、目黄、皮肤黄染等)、实验室检查异常(胆红素及转氨酶升高等)。总体来看所致肝损伤病例一般属轻、中度,多呈可逆性。停药、对症治疗后,预后多较好,但也有严重肝损伤的个案病例报告,未见有迟发型肝毒性的文献报道。中药饮片不良反应/可能的机制1.香加皮(强心苷)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2.蓖麻子抑制蛋白合成;消化、呼吸、内皮、血液3.雷公藤肝肾损害,生殖系统4.黄药子肝肾损害5.吴茱萸肝毒性6.鸦胆子肝肾损害7.蜈蚣肝肾损害8.苍耳子肝肾损害9.白矶(十二水硫酸铝钾)口腔、喉咙烧伤;铝离子蓄积;肝肾损害10.胆矶(五水硫酸铜)粪便多呈蓝绿色;口中金属涩味;肝肾损害;主要死因:急性肾功衰11.细辛:瞳孔散大,胆小易惊,濒死感,严重出现牙关紧闭、角弓反张、意识不清、四肢抽搐死因:呼吸麻痹12.苦杏仁13.罂粟壳14.何首乌肝损伤(二)中成药不良反应中成药不良反应用药指导1.雷公藤制剂肝肾损害、生殖系统一般连续用药不宜超过3个月2.维C银翘片肝肾损害、过敏(1)含对、马、维C,过敏者禁用。(2)服用本品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3)服药期间不得驾驶机、车、船,不得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3.珍菊降压片肝肾损害(1)与含有盐酸可乐定、氢氯噻嗪、芦丁成分的药品联合使用时,注意相同组分的用量;(2)停用本品时应在2~4天缓慢减量,以避免本品组分盐酸可乐定的撤药反应。4.仙灵骨葆胶囊主要包括胃肠系统损害(占55.6%)、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23.2%)、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占5.5%)等,不良反应表现包括恶心、呕吐、皮疹、瘙痒、腹痛、腹泻、腹胀、心悸、胸闷、肝功能异常、肝细胞损害等。大多数(约60.7%)肝损伤不良反应报告中的用药时间在30天以上。①医务人员在使用仙灵骨葆口服制剂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疾病史及用药史,避免同时使用其他可导致肝损伤的药品,对有肝病史或肝生化指标异常的患者,应避免使用仙灵骨葆口服制剂。②患者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肝生化指标;若出现肝生化指标异常或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上腹胀痛、尿黄、目黄、皮肤黄染等可能与肝损伤有关的临床表现时,应立即停药并到医院就诊。③应当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并以有效的方式将仙灵骨葆口服制剂的用药风险告知医务人员和患者,加大合理用药宣传,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5.感冒通片主要有上消化道出血、鼻衄、血尿、全身皮肤出现散在瘀斑、过敏反应等。①建议感冒通的临床应用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大剂量、长疗程服用。②老年人、儿童、肝肾功能下降者、有出血倾向及对非甾体抗炎药及抗组胺药过敏的患者尤应谨慎。(三)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1.清开灵注射液过敏(过敏性休克、急性喉头水肿、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间质性肾炎)2.双黄连注射液过敏、肝肾损害、呼吸系统3.参麦注射液过敏,注:人参-藜芦、五灵脂4.红花注射液过敏、呼吸系统;对本品或含红花的制剂有过敏或严重不良反应病史者禁用,凝血功能不正常及有眼底出血的糖尿病患者禁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老人、肝肾功能异常患者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慎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5.鱼腥草注射液头晕、心悸、恶心、呕吐、视物不清、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呼吸困难、面色青紫,面部出现皮疹,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6.葛根素注射液皮疹、过敏(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寒战、发热、腰痛、腹痛、黄疸和尿色改变(严重者呈酱油色),该药所导致的急性血管内溶血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危重,如不及时发现、治疗,会危及生命。7.莪术油注射液过敏样反应、皮疹、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8.细辛脑注射液主要为全身性损害,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等;呼吸系统损害,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喉头水肿等;心血管系统损害,表现为心悸、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发绀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表现为面部水肿。考点5:中药用药错误案例分析案列分析与点评1、某男,38岁,因“感冒”到当地诊所就诊,予维C银翘片口服4次/日,每次4片。3天后,患者全身泛发红斑,自觉轻微瘙痒。前往医院就诊。查体:体温6.8°C,脉搏88次/分,血压152/82mmHg,神志清楚;四肢躯干泛发红斑,部分融合,压之褪色,米粒至蚕豆大小,皮温不高。诊断:发疹型药疹。给本例用药错误属于E级(差错造成患者暂时性伤害,需要采取处置措施)。维C银翘片说明书提示,用于成人时每次2片,每日3次。本病例中患者使用维C银翘片每次4片,每日4次,未按照说明书推荐的用法用量使用,超过正常服用剂量和频次,导致出现发疹型药疹。维C银翘片属于中西药复方制剂,成分较复杂,不宜超剂量用药。予甲泼尼龙20mg静脉滴注,氯雷他定10mg口服等治疗,患者好转,症状消失。2、某男,18岁,因“会阴部及口唇皮肤黏膜损伤”就诊。患者因“感冒”自行服用多种药物:感冒清片、维:银翘片、扑尔敏片、麻杏止咳糖浆、清火栀麦片等。服药一周后会阴部感瘙痒,局部出现红斑及大小不等水疱、溃烂伴渗液;其后口唇处亦出现局部肿胀、水疱、糜烂,伴局部疼痛,入院就诊。问诊:患者自发病以来,无畏寒发热,无胸闷气促,二便、睡眠良好。查体:体温6.8C;脉搏8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mmHg。考虑药物过敏所致,给予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酮替芬、皿治林抗过敏治疗。患者好转出院。本例用药错误属于F级(差错对患者的伤害可导致患者住院或延长住院时间)。患者同时服用感冒清片(含马来酸氯苯那敏、对乙酰氨基酚、穿心莲叶)、维C银翘片(含马来酸氯苯那敏、对乙酰氨基酚)、扑尔敏片(含马来酸氯苯那敏)、清火栀麦片(含穿心莲),导致出现不良反应并住院治疗。患者合并使用多种含有相同成分或功效类似的药品,造成组方成分超剂量使用。同时感冒清片、维C银翘片均为含西药成分的中成药,其批准文号都按中成药管理,临床易忽视其中的西药成分。建议药师应加强对患者的合理用药宣教,提示含西药成分中成药的用药风险,同时应避免多种复方药物联合使用,以免导致用药错误。3、某患者开具的中药饮片处方中含肉豆蔻,药师调配成豆蔻,复核药师在查方时及时发现调配差错并予以纠正,从而避免了将错误的药品发给患者。本例用药错误属于B级,发生错误但未发给患者,因此未造成相应伤害。豆蔻和肉豆蔻属于听似药品,调配时易发生混淆,斗谱安排时应避免将两种药品放于相邻药斗中。在日常总结培训中应将此类听似、看似药品加以总结,重点强调,并尽量分开放置。同时提醒药师应仔细审核处方,认真核对。考点6:乌头类药物(一)乌头类药物和含乌头类药物的中成药1.中药材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等。2.中成药追风丸、活络丸、追风透骨丸、小活络丸、三七伤药片、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木瓜丸、小金丸、风湿骨痛胶囊、祛风止痛片、祛风舒筋丸、正天丸、右归丸等。(二)中毒机理主要有毒成分为乌头碱(Aconitine)。一般中毒量为0.2mg,致死量为2〜4mg。(三)中毒表现1.神经系统口舌、四肢及全身麻木、头痛、头晕、精神恍惚、语言不清或小便失禁,继而四肢抽搐、牙关紧闭、呼吸衰竭2.循环系统心悸气短、心律失常、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厥冷3.消化系统流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肠鸣音亢进(四)中毒原因.过量服用为主要原因。2.用法不当,如煎煮时间太短或生用。3.泡酒服用。4.个体差异引起蓄积性中毒。考点7:马钱子及含马钱子的中成药(一)含马钱子的中成药九分散、山药丸、舒筋丸、疏风定痛丸、伤科七味片等。(二)中毒机理马钱子含番木鳖碱即士的宁,毒性大。成人服用5〜10mg即可中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贵州省考试院2025年4月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第二外语三》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2024-2025学年五下数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玉林师范学院《中国现代文学名作与中学语文》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医药伦理与药事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现代舞基础训练》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预防医学进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艺术雕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工程学院《世界新能源战略与政策分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初级韩国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药理学考研历年真题汇总(重点题)
- DB32T 3904-2020 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消防技术规范
-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施工组织设计-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 质量目标管理表
- DBJ41T 074-2013 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 Q∕SY 05262-2019 机械清管器技术条件
- 《出纳员登记日记账》 课件
- DB32∕T 2518-2013 农田径流氮磷生态拦截沟渠塘构建技术规范
- 拳击单招考试评分标准
- DBJ51 014-2021 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