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积累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川航机长万米高空突遇紧急情况确保旅客安全的事情成了人们炙手可热的话题。B.《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家喻户晓的歌曲时常在我耳边响起。C.科学家面对困难不以为然,而是知难而进,孜孜进取。D.我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到了虚怀若谷。2.下面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每当看到松树那美丽的倩影,总会产生许多联想。B.接待大厅里有礼仪小姐,她们的丰姿楚楚动人。C.炊烟袅袅,树影斑驳,偶或传来一两声鸡鸣,过去文人常用这些来表现农村的宁静。D.在这碧绿的大草原上,点缀着黄色、白色的野花,虽然是星星点点,但却引人注目。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最近我市发生的几起重大交通事故,原因都是行人不遵守交通法规、闯红灯引发的。B.经过事实的教育,使全体医务人员对继承祖国医学遗产的问题有了正确认识。C.在适当的阶段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及时的总结,是陈晨同学取得优异成绩的经验。D.在著名物理学家霍金首条中国微博中表示,希望与中国网友分享生活趣事和工作心得。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不管是学生,还是上班族,零碎的时间,每天都在我们的生命里迅速流失。除了在手机上打游戏,刷微信、微博,我们似乎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和这些时间相处。B.真话要出自真心,合乎客观实际,对于前者,似乎并无异议;对于后者,却是众说不一。大概是因为“客观实际”这个概念,不但包括客观事实,而且包括客观规律。C.故事本身已经足够美好了:给他人造成损失后留言留钱,是诚信;被诚信感动而不索赔,是仁义;不仅不索赔,还给万元资助,是良善。D.读书讲究一个“博”字,而评书讲究一个“透”字。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点之透,便有一孔之得、一己之见,足以为己、为人镜鉴,也不枉了这个“评”字。5.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①勿以恶小而为之,_______________。②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③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鸡犬相闻。⑤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勾勒出英雄驭马挽弓、冲锋陷阵的场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显示出英雄仗剑杀敌、报效朝廷的气概。6.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但一两天后我知道,坦普尔小姐在拂晓回房时,发现我躺在小床上,我的脸蛋紧贴着(A)的肩膀,我的胳膊搂着她的脖子,我睡着了,而(A)——死了。选文中的“A”是谁?“A”的死因是什么?请简要回答。二、阅读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下》,《孟子》是_______家经典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关于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方面问题的论争。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傅说举于版筑之间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而后喻3.请简要分析文章首段提到“舜”等大人物的用意。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里的“是人”指怎样的人?5.请谈谈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8.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方山子①,光、黄②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③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④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①方山子:苏轼的好友。原名陈慥。②光、黄:即光州和黄州。光州和黄州邻接,宋时同属淮南西路。③朱家、郭解:二人都是西汉时的游侠,喜替人排忧解难。④矍:惊奇地注视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的词。方山子亦矍然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2.翻译下面的句子。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3.从文章第①段中_______________一词可见方舟子归隐的原因。4.比较《桃花源记》与本篇文言文,试分析陶渊明笔下桃源中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和苏轼的朋友陈慥一家居于山中,“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的原因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堂谿公谓昭侯曰:“今有千金之玉卮①,通而无当②,可以盛水乎?”昭侯曰:“不可。”“有瓦器而不漏,可以盛酒乎?”昭侯曰:“可。”对曰:“夫瓦器,至贱也,不漏,可以盛酒。虽有乎千金之玉卮,至贵而无当,漏,不可盛水,则人孰注浆哉?今为人之主而漏其群臣之语,是犹无当之玉卮也。虽有圣智莫尽其术为其漏也”昭侯曰:“然。”昭侯闻堂谿公之言,自此之后,欲发天下之大事,未尝不独寝,恐梦言而使人知其谋也。[注]①卮:酒杯②当(dàng):底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________(2)臣之妻私臣私:________堂谿公谓昭侯曰谓:________(4)则人孰注浆哉孰:________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虽有圣/智莫尽其术/为其漏也B.虽有圣智/莫尽其术/为其漏也C.虽有圣智/莫尽/其术为其漏也D.虽有圣/智莫尽/其术为其漏也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恐梦言而使人知其谋也。4.甲文齐王因何曰“善”,乙文昭侯因何曰“然”?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10.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①一般来说,我国历史上的烽火台是在西周时期出现的。据史料记载,在周朝时,中央与各诸侯国都在边疆或通往边疆的道路上每隔一定距离就修筑一座烽火台。烽火台上堆满了柴草,哨兵一旦发现有外族入侵,便点燃柴草以烽火报警。各路诸侯见到后,就会派兵前来接应,同御外敌。②说到这里,很多人都会想起《东周列国志》中一个很有名的故事——烽火戏诸侯。故事说的是荒淫无度的周幽王为博得美人褒姒开心一笑,夜举烽火,戏弄诸侯援兵。其下场我们也都知道了,周幽王命丧西戎刀下,褒姒也在劫难逃。西周从此走向了灭亡之路。③西周的灭亡并不意味着以烽火通报军情的历史就此终结。相反,到了汉代,烽火台的建设规模更大了。用土木筑成的被称为“烽燧”的烽火台,在边陲重镇和交通要道上随处可见。今天,在新疆库车县境内,还留存着一座汉代烽燧,其雄伟的气势可使我们约略窥见当时烽火通信的盛状。那时,烽火台的使用也有了较为完备的规则。白天发现有外敌入侵时,哨兵就在烽燧上燃起柴草或狼粪,其烟直上不散,远远地就能被人看见,人们称之为“狼烟”或“烽烟”;夜间则点燃柴草,以火光报警。点燃的烽火还可以悄悄告诉你一些简单的信息:放一道烽火,表示入侵者在500人以下;放两道烽火,则表示入侵者在500人以上。④在古代,烽火总是与战争联系在一起,烽火出现,便意味着战争来临。南朝吴均有诗句“羽檄起边庭,烽火乱如萤”,大意是说军情文书从边疆传来,报警的烽火像萤火虫一样乱飞;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春望》中也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名句。这些都是当时紧张气氛的生动写照。⑤用烽火报警的通信方式一直延续了多个朝代,直至清朝末年。随着电报、电话等现代通信方式的出现,古老的烽火通信终于销声匿迹,退出了历史舞台。1.结合全文,简要说说我国“烽火通信”方式从出现到消亡的过程。西周时期,__________;汉代,________________;清朝末年,________________。2.从说明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点燃的烽火还可以悄悄告诉你一些简单的信息3.作者在说明过程中或讲述故事,或引用诗句,任选一个方面,举例分析其作用。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音乐能使我们更加聪明吗①音乐能让人变得更聪明?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的!音乐对大脑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的多。②如果把大脑比作一座工厂,那么听音乐和演奏乐器就是一项大工程,许多个重要的车间都会被调动起来。科学家们曾用核磁共振技术扫描乐手,发现各个重要的大脑区域都对音乐产生了强烈反应。比如,弹钢琴之类的乐器演奏就刺激大脑的胼胝体,这个部分连接大脑左右两侧半球,如果长期受到刺激,人的协调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改善。还有负责记忆功能的海马体、负责情绪控制的杏仁核、负责视觉感受和反应的视觉皮层等,这些重要部位在音乐声中共同运作,产生了和谐的脑电波,会使脑功能达到最优化状态。在乐器的演奏中,双手互相配合的运动,对提高整个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极有益处,工作效率也得到提高。③科学家通过比较音乐家们的大脑成像发现,早学乐器的人比晚学乐器的人胼胝体的白质含量明显更多。白质区域相当于汇聚大脑中的“电线”部分,起着帮助位于不同大脑区域的神经元相互沟通、共同合作的作用。可以说,白质更多,则大脑不同区域的链接就更多,沟通更有效,高级的感知认知功能就会更好。④当然,如果你对学习乐器演奏望而生畏,常常听听音乐,大脑也是获益匪浅。音乐,尤其是复杂的古典音乐,对大脑各种功能也能产生良性刺激,增强我们的空间分析能力和听觉处理能力。普通人如果提高了这些能力,对考试、记住重要的信息、改善语言回忆能力都有很大帮助。⑤科学家早就发现,音乐可对人的情绪和行为产生微妙影响。英国的专家们通过一项研究发现,不同种类的背景音乐对孩子学习能力的影响竟有天壤之别。专家们将受试儿童分成B、C三个组。A组儿童欣赏轻柔优美的《慢板》,B组儿童聆听爵士乐《三位一体》,C组儿童什么也不听。此后,三组儿童又都接受了文化测试,测试内容完全是刚学的知识。结果显示,平均成绩最优的是A组,其次是C组,最差的是B组。专家们的解释是:过分活跃或带有攻击性的背景音乐,不能像轻柔优美的背景音乐那样,对孩子的大脑认知机构起积极作用,相反只会起消极作用。1.关于“音乐对大脑的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听音乐和演奏乐器时,大脑的许多重要区域都会被调动起来。B.在音乐声中,大脑中的胼胝体、海马体、杏仁核、视觉皮层等部位能产生和谐的脑电波。C.演奏乐器有益于提高整个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从而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D.经常听复杂的古典音乐,能良性刺激大脑的各种功能,增强人脑的空间分析能力。2.对于“胼胝体”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胼胝体”连接大脑左右两侧半球,能影响人的协调能力。B.“胼胝体”中白质的含量受人学习乐器早晚的影响。C.“胼胝体”中的白质增多,有利于人们之间的相互沟通、共同合作。D.“胼胝体”中的白质越多,大脑的高级感知认知功能就会更好。3.关于“音乐能使我们更加聪明”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音乐让大脑重要的部位得到刺激,从而优化脑功能。B.音乐能帮助我们记住重要的信息并改善语言回忆能力。C.流行音乐对孩子的大脑认知机构起消极的作用D.轻柔优美的音乐,对人的情绪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三、应用12.[权威发布]“世界读书日”刚刚过去。日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报告数据显示,11116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1.3%,较11113年的2.9%有所提升。报告数据还显示,11116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均有所上升。我国成年国民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年份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平板电脑阅读11113年3.3%4.1%16.18%13.13%11116年7.16%161.0%9.3%10.18%数字化阅读方式越来越普及,人们通过数字化媒介阅读的时间也在增长。报告发现,虽然11116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期刊的阅读时长有所增加,但纸质媒介的阅读时间整体较短,人均每天读书、读报和读期刊的时间总和不及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的一半。我国成年国民各类媒介人均阅读时长(单位:分钟/每天)年份纸质媒介数字化媒介图书报纸期刊互联网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11113年11.212.213.131616.2164.412.916.1611116年11.410.013.9130.161.410.1318.1在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中,23周岁以下中青年群体是主要人群,其中,118-29周岁人群占19.13%,30-39周岁人群占213.1%,40-23周岁人群占21.2%。117-7周岁人群仅占13.13%。[广州调查]《广州全民阅读指数调查研究报告(11118)》数据显示:11116年度广州市民综合阅读率达90%,广州市民日均综合阅读时长达到916.11分钟,远超11113年度全国成年国民161.416分钟的阅读时长。未成年人以纸质阅读为主,日均纸质阅读时长为23.418分钟,日均数字阅读时长为318.1分钟。而成年人在数字阅读上花费了更多时间,日均数字阅读时长为1613.216分钟,日均纸质阅读时长为26.132分钟。广州市民的数字阅读率达到27.11%,其中成年人达到916.163%,未成年人相对较低(1813%),而市民日均数字阅读时长达到163.41分钟。另一方面,尽管广州市民的数字阅读已经相当普遍,但数据显示,部分广州市民仍然偏好纸质阅读,如就广州成年人的纸质报纸(130.2%)、杂志(1618.18%)的阅读率而言,这一数字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各抒己见]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陈力:有人说,数字阅读是“碎片化阅读”,因而对此忧心忡忡。我以为,“碎片化阅读”也是一种有益的阅读方式。倘若人们能够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获取知识与信息,我们应该为此感到高兴,更何况,有谁听说《诗经》三百篇、《唐诗三百首》是一口气读完的?我们在读一首诗、一首词、一篇文章的时候难道不是在进行“碎片化阅读”?重要的不是阅读的形式和工具,而是阅读与否和阅读的内容。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数字阅读基本以浅阅读、碎片化阅读为主体,阅读的主要内容并不是电子图书,而是一些相对轻松娱乐、篇幅较短的文章等。这跟数字阅读主要载体——手机自身限制有关,屏幕小,相对而言很难进行深度、长篇的阅读。综合起来看,纸质书能提供系统的、体系化深度阅读,目前并没有好的数字阅读载体可以实现替代。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数字阅读时代后,所有过去阅读不能发生的地点和时间,现在都被阅读抢占过来,所以整体来看,人的阅读的时间是增加的,只是媒介变了。电子阅读不仅在量上迅速扩展,在质上同样是提高的,它走出了过去传统、封闭的阅读空间,人更容易接触到关于书的推荐信息,专家荐书、社交媒体荐书也都开始成为日常。电子阅读使得人在不同阅读材料、对象间穿梭跳跃,完全打破了书的物理形态的局限。人民大学新授郭英剑:我想表述的一个观点是,以电子阅读、手机阅读为特征的数字化阅读,更多改变的是人们的阅读方式而不是阅读内容,所以,我认为以“深阅读”和“浅阅读”来划分传统阅读方式与数化阅读方式是不准确的;而且,我也并不认为数字化阅读一定会导致肤浅化。阅读是否肤浅化,既取决于阅读者是否(愿意)思考以及思考的深度,也取决于作品本身是否能够引人深思,即作品本身是否肤浅。换句话说,不能用媒介载体的不同而只能根据作品的内容去界定阅读的“深”和“浅”。16.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11116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各种媒介综合阅读率在上年基础上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也在提升。B.11116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调查显示:手机阅读占比最大,电子阅读器阅读占比提升幅度最大。C.11116年成年国民各类纸质媒介的人均每天阅读时长都有所提升,但其总时长远远低于人均手机阅读时长。D.11116年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的调查数据显示:年龄越大的人群占比越小,年龄越小的人群占比越大。13.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力对碎片化阅读持肯定态度,他认为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也是合理的,人们大可不必对数字阅读忧心忡忡。B.徐升国认为数字阅读的内容受到载体的限制,因此深度、长篇阅读很难进行,目前数字化阅读还无法替代纸质书阅读。C.《广州全民阅读指数调查研究报告(11118)》数据显示部分广州市民在数字阅读相当普遍的今天仍偏好纸质阅读。D.郭英剑认为数字化阅读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数字化阅读不会导致阅读的肤浅化。阅读的深和浅应由作品内容界定。16.你对数字化阅读与纸质阅读的发展趋势有怎样的预测?请根据文本内容和自身阅读经历谈谈你的看法。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1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从小到大,你一定听到过很多种呼唤。妈妈的呼喚,蕴藏真情;老师的呼喚,饱含期待;自然的呼唤,充滿神奇;时代的呼唤,彰显责任……请以“记忆里的呼唤”为题,写一篇作文。(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4)为了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小于600字。
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积累1、B【答案解析】
A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用错对象。C不以为然:意思是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D.虚怀若谷:谦虚的胸怀像山谷一样宽广。形容非常谦虚,能容纳很多意见。一般用作敬语和赞颂,不称呼自己。2、A【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A.倩影:俏丽的身影。后也用为青年女子照片的美称。适用对象错误。故答案为A。3、C【答案解析】
A句式杂糅。去掉“引发的”或“原因”。B残缺主语。去掉“经过”或“使”。D残缺主语。去掉“在、中”即可。4、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掌握和运用情况。这是学习语文的基础知识,平时要善于归纳整理各种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此题解题时要细读语句,了解标点的正确使用方法。B项的标点使用不正确,应该把“客观实际”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5、①勿以善小而不为②留取丹心照汗青③引无数英雄竞折腰④阡陌交通⑤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答案解析】
本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本题中需要注意的易写错的字是:霹,携。6、海伦·彭斯(海伦)得了肺病后感染斑疹伤寒(感染瘟疫)【答案解析】
这是一道考查名著阅读的题型。名著阅读着重考查考生对中外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和阅读状态。因此,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从“我的胳膊搂着她的脖子”“死了”等关键语句可知,A指的是海伦。海伦是个受尽欺压但依然宽容善良的女孩,她帮助过简爱,和她是朋友,但她最终在孤儿院染上肺病死了。二、阅读7、1.儒2.(1)被选拔(2)增加(3)犯过错(4)知晓,明白3.开头列举六个人的事例,目的是说明担负重任的人,事先必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炼,为下文将要说到的观点提供了事实根据。4.“是人”指上文所述六人(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和与此相似的心中有志向、奋发有为的其他人。5.客观环境的困难,和自身判断的失误,造成人在改造客观的过程中,常常犯错误,正是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人们积累了经验教训,从而达到“能改”的境界,不仅体现了人的愿望、决心,也体现了人的能力。【答案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下》,《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孟子(约前372-前4),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皱国(今山东皱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这些都需要识记。2.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词语的意思。做题时要疏通文意,先把句子翻译正确,再解释字词意思,所要注意的是,在字词本义与句中意思有所差别时,最好本义和句中意都要写出来。“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翻译为“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举”意思是“被选拔,被任用”,“曾益其所不能”翻译为“增加其人原本没有的能力”“益”意思是“增加”,“人恒过”翻译为“人常常犯错”“过”意思是“犯过错”,“而后喻”翻译为“然后才能被人了解”,“喻”意思是“明白,了解”。3.此题考查的是文章中事实论据的作用。这是一篇议论文,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的事例,运用了举例论证。他们的共同点是:都经历了磨难,都有巨大的成就。用在这里是为了证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据此理解作答。4.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意思是所以上天将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些人身上。“这些人”在文中首先指开头列举的六个人,同时还有象他们一样的人。据此理解作答。5.此题考查的是对文中句子的理解和感悟。“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意思是“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心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这是运用道理论证,告诉我们对于错误我们应该持有的态度,要在不断改正中积累经验和教训,这样才能有进步。据此理解作答。译文: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磨练其人心志,以饥饿和困乏考验其人身形,扰乱其人业已开始的行动,目的就是要用上述这些艰难困苦来触动其人之心灵,坚韧其人之性格,增加其人原本没有的能力。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心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8、1.……的样子年轻2.(1)(方山子)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在山里来往,没有人认识他(2)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奴仆都显出怡然自得的样子3.(然)终不遇4.桃花源中自然环境优美,社会环境安定,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民和平劳动幸福生活,所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陈季常一家徒步往来山中,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这表明了他们一家人安贫乐道的美好品德。【答案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点词语意义的能力。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这里要注意“少”解释为“年轻”。2.本题考查学生翻译重点句子的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常考题。文言翻译一般都是文中的名句,翻译时既讲究字字落实,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又要注意句子中关键词和重点句式。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这里要注意:弃:放弃。妻子:妻子和儿女。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由第①段内容可知,方山子年少时具有豪侠之气,终因驰骋当世之志未酬,晚年隐居山野。所以由“终不遇”一词可见方子舟归隐的原因。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主旨的理解能力。根据内容理解,“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见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是和平、安定、幸福的,没有压迫剥削;而陈慥一家四壁萧条,家境贫寒,然而他的妻儿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这表明了他们一家人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高尚品格。【答案点睛】参考译文: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为人,乡里的游侠之士都尊奉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到了晚年才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来往于山里,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啊哟,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住在这里的呢?”方山子也惊讶地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语,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儿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例应有官做,假如他能厕身官场,到现在已得高官荣名了。他原有家在洛阳,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比。在河北地方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丝帛收入,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然而他都抛开了,偏要来到穷僻的山沟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9、1.(I)确实(2)偏爱(3)对---说(4)谁2.B3.(1)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太严重了。(2)(昭候)害怕说梦话让别人知道了自己的预谋。4.邹忌以自己的经历做类比,委婉地让齐王明白自己受蒙蔽,齐王乐于接受:堂谿公以无底的玉卮和不漏的瓦制容器为喻,委婉告诉昭候不可将群臣的言论告诉他人,这样臣子才能献出自己的谋略,得到昭候认可。【答案解析】1.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诚”:实在。“私”:偏爱。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为B。即:虽有圣智/莫尽其术/为其漏也。译为:即使有绝顶的智慧,也不能充分显出自己的谋略,(因为)(怕)被泄露(出去)。此题要注意把相关的几个意思之间划开。注意四字句的特点。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蔽”:受蒙蔽。“甚”:严重。“梦言”:说梦话。“谋”:预谋。还有“王之蔽甚矣”被动句的翻译。4.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如齐王因何曰“善”可从甲文第一段寻找答案。即邹忌用家庭生活中的小事,打比方劝说齐威王除弊纳谏。在方式上采用设喻论证,在逻辑上采用类比推理。由于设喻巧妙、推理自然、入情入理加之态度诚恳、一片赤诚,所以齐威王欣然接受他的意见。而昭侯因何曰“然”可分析“今为人之主而漏其群臣之语,是犹无当之玉卮也。虽有圣智,莫尽其术,为其漏也”等句,即可分析出堂谿公的劝谏方法:以无底的玉卮和不漏的瓦制容器为喻,委婉告诉昭候不可将群臣的言论告诉他人,这样臣子才能献出自己的谋略。由于劝谏方法巧妙而得到昭候认可。【答案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一)译文:在这种情况下,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全国范围内的百姓没有一个不有事想求助于大王。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齐威王说:“你说的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二)译文:堂谿公对昭候说:“(如果)有价值千金的玉杯。上下相通没有底,可以用来装水吗?”昭侯说:“不可以。”“有瓦制容器,不漏水。可以用来装酒吗?”昭侯说:“可以。”(堂谿公)回答说:“那瓦器是最不值钱的东西,(因为)不漏就可以用来装酒。虽然有价值干金的玉杯,最值钱,却没有底,(因为)漏。不能装水,那么谁还会往里面倒酒呢?现在,作为国君却泄露群臣的言论,这就好比没有底的玉杯一样。(臣子)即使有绝顶的智慧,也不能充分显出自己的谋略,(因为)(怕)被泄露(出去)。”昭侯说:“对。”昭候听了堂谿公的话,从此以后,想对天下采取大的行动。没有不是单独睡觉的,害怕说梦话让别人知道了他的预谋。10、1.西周时期,烽火台出现;汉代,烽火台建设规模更大,使用规则进一步完善;清朝末年,延续使用多个朝代的烽火通信方式消失。2.“悄悄告诉”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烽火台”拟人化,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3.示例1:文中讲述烽火戏诸侯的历史故事,(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烽火台在古代战争中的报警作用。这亲写使文章内容更加生动,增加文章的可读性,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答案示例2:文中引用吴均的诗句“羽檄起边庭,烽火乱如萤”(杜甫的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运用引用的说明方法,)具体真实地说明在古代烽火是与战争密切相连的。这样写增加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可读性),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答案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题干中已给出朝代提示,到文中筛选出“我国历史上的烽火台是在西周时期出现的”“到了汉代,烽火台的建设规模更大了。”“那时,烽火台的使用也有了较为完备的规则”“用烽火报警的通信方式一直延续了多个朝代,直至清朝末年。随着电报、电话等现代通信方式的出现,古老的烽火通信终于销声匿迹”概括即可。2.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这类试题需要首先分析语句的手法,然后根据其所在的句子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主要体现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加点字“悄悄告诉你”将“烽火台”拟人化,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解读能力。说明文引用故事、名言、寓言、谜语、时代新闻等,作用有:①引出说明对象;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描写性语言)生动形象地引出将要说明的事物事理;④结合说明方法分析。做题时还要结合文章作出准确判断。如文中讲述烽火戏诸侯的历史故事,这是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烽火台在古代战争中的报警作用。这亲写使文章内容更加生动,增加文章的可读性,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引用诗句则从引用的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11、1.B2.C3.C【答案解析】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B根据“还有负责记忆功能的海马体、负责情绪控制的杏仁核、负责视觉感受和反应的视觉皮层等,这些重要部位在音乐声中共同运作”这句话可知“这些重要部位”不包括“胼胝体”。故答案为B。2.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C依据“白质区域相当于汇聚大脑中的‘电线’部分,起着帮助位于不同大脑区域的神经元相互沟通、共同合作的作用”可知,影响的是“大脑神经元的沟通与合作”,不是“人际沟通和合作”。据此,答案为C。3.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C对孩子的大脑认知机构起消极的作用的是“过分活跃或带有攻击性的背景音乐”,不是“流行音乐”。据此,答案为C。三、应用12、16.C13.D16.【
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我认为纸质阅读目前并不会被数字化阅读完全替代,纸质阅读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现在学校教材、合同、公文等都不能脱离纸质阅读。其次部分人对纸质阅读的偏爱也将稳定纸质阅读在人群中的占比,纸质书更便于做笔记和保存,很多书籍也具有宝贵的收藏价值,这些都是数字化阅读所不具备的特点。【
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二】我认为纸质阅读运渐会被数字化阅读替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如KINDLE等电子阅读器,以及各类阅读app,数字化阅读变得越来越普遍,各个年龄层接触数字化阅读的人也在逐渐增多,数字化阅读的时间也在随之增加。而且数字化阅读的信息容量也在逐渐增大,获取信息越来越方便,人们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自己需要的阅读内容。【答案解析】16.A正确,由第①段可知。B正确,由表1对比数据可知。C错误,由表2“我国成年国民各类媒介人均阅读时长”可知,“报纸”的阅读时长116年较113年比有所下降。D正确,由第③段对比数据可知。13.A正确,由原文【各抒己见】第①段可知。B正确,由原文【各抒己见】第②段可知。C正确,由原文【各抒己见】第③段可知。D不正确,由原文【各抒己见】第④段“我也并不认为数字化阅读一定会导致肤浅化”可知原观点并没有肯定“数字化阅读不会导致阅读的肤浅化”。16.科技与传统的对比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