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横镇横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横镇横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横镇横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横镇横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横镇横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横镇横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其中“要术”是指A.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牧业生产经验

B.关中地区的农牧业生产经验C.齐国官营手工业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

D.长江流域食品的加工与贮藏技术参考答案:A2.史学界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思想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开始形成的:主要是因为这次会议(

)A.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B.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C.初步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D.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参考答案:D3.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

B.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C.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

D.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参考答案:C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清末新政B

解析:材料中的“公派”两个字,公派生按正常是应该支持政府的,毕竟是政府出钱给他们出国深造的。这与私人留学是有区别的。除非政府出了问题,才会转向反对的。从1872年到1875年,洋务运动时期留学生回来时,清朝正实行洋务运动,公派留学生自然拥护国家政权,为国效力。抓住关键时间信息“1905年前后”,之前清政府对内镇压戊戌变法,镇压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也不成功,对外屈膝投降,签署《辛丑条约》。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理解,并对清末新政的影响准确分析、理解。4.如果你和徐光启生活在同一时代,可以经历的是

)①阅读《梦溪笔谈》获知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②使用简仪和高表进行天文测量

③品读《三国演义》和《红楼梦》

④邀请传教士利玛窦来家品尝玉米饼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w参考答案:A5.若某人非法杀死另一个人的奴隶或牲畜,应当以去年奴隶与该牲畜的最高价格赔偿受损害人;若某人非法损坏了另一个人的物品,应以近三年该物品的最高价赔偿之。这说明罗马法A.内容丰富详实,应用性强

B.量刑有理有据,保障平民权益C.协调社会矛盾,巩固统治

D.涉及民事诉讼,保护私有财产参考答案:A3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D解析:料涉及到的奴隶或牲畜、物品属于私有财产,说明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而这种基于公民个人的纠纷又属于民事问题,很明显材料中所述事实属于民事诉讼,因此D项符合题意,答案为D。【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罗马法特点的理解。6.明太祖曾经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判断下列《孟子》一书中的哪一句话最可能触恼了明太祖()A.“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B.“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

C.“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

D.“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参考答案:A7.列宁说:“试问,中国人对欧洲人的进攻,这次遭到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俄国人和日本人等疯狂镇压的暴动,究竟是由什么引起的呢?……那些用传教的鬼话来掩盖掠夺政策的人,中国人难道不痛恨他们吗?”“英国人、法国人……等疯狂镇压”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参考答案:D8.“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引文出自A.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B.陈独秀:《文学革命论》C.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D.梁启超:《新史学》参考答案:C9.十二生肖,是先民借用自己熟识的动物称谓来命名、计时,标记出生年月的综合性民俗事项,是跟随每一个中国人一生不变的生命符号之一。俗语说:子鼠人丁旺、丑牛粮满仓;寅虎林中吼、卯兔草中慌;辰龙天上飞、巳蛇洞中藏……材料中透出的信息不包括A.折射出农业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B.反映了早期人们的动物崇拜意识,体现出和谐共处的自然观C.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及古代唯一的计时方法D.表达着美好的祝愿并传达着人们的精神寄托参考答案:C10.有学者写到“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作为基本起始点和归宿。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西方思想启蒙以宗教改革中个体的觉醒为基础B.五四运动在侧重救亡的同时忽略了个体的启蒙C.造成中西思想启蒙差异是由于工业化程度不同D.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思想界加强了对个体的重视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和分析材料的能力。西方思想启蒙不是以宗教改革中个体的觉醒为基础,排除A;启蒙运动时期西方国家还没有发生工业革命,排除C;题干的重点是后半句“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可知五四运动在侧重救亡的同时忽略了个体的启蒙,排除D,正确答案是B.思路点拨:近代中国启蒙思想家扔弃传统以儒学为代表的旧文化旧道德、打碎偶像孔子,主张民主启蒙,都是为了摆脱民族危机,追求民族独立,并不是为了争个人的“天赋权力”。它突出的是一切服从于反帝的革命斗争,任何个人的权利、个性的自由、个体的独立尊严等等,相形之下,都变得渺小而不切实际。11.《孟子·梁惠王下》中提到天子的巡狩制度,其目的之一是“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而如今国君出游却使“饥者弗食,劳者弗息”。这一记载反映了A.治国应秉承民惟邦本B.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C.农耕经济的地位重要D.中央集权体制的确立参考答案:A【详解】材料中“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的大意是:春天里巡视耕种情况,对粮食不够吃的给予补助;秋天里巡视收获情况,对歉收的给予补助。这表明“天子的巡狩制度”的目的是了解民生,解决民困。材料中“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的大意是:饥饿的人不吃饭,劳苦的人得不到休息。这是孟子揭示的战国时的民情。由此可见,孟子意在提醒统治者了解民情,重视民生,解决民困。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主旨与礼崩乐坏无关,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农耕经济的地位重要,排除;D项,中央集权体制是秦朝才确立的,孟子是战国时的思想家,不符,排除。【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或“说明”、“反映”、“旨在”、“体现”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一般解题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等价转换”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12.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A.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B.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C.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D.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中国古代经历了三次经济重心南移,即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安史之乱时以及两宋之际,南移的原因都是因为北方战乱导致人口大规模的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故答案为D项。ABC项不是共同原因,故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经济?经济重心南移13.学术界普遍认为:“邓小平继承和借鉴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并同时发展和提升了这一思想。”邓小平“继承和借鉴”主要表现在(

)A.引进外资并实行国家资本主义B.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C.引进固定的粮食税减轻农民负担D.废除平均主义,实行按劳分配参考答案:经济体制改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改革等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邓小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他的经济政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苏联的新经济政策的相通点在于都承认市场的作用,但国家占主导,A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B项是邓小平的专属,与苏联无关,排除。C项是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与邓小平无关,排除。D项符合二者的史实,但双方无“继承和借鉴”性,排除。故选A。14.查士丁尼在《法学总论》中称:“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法学是关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识;是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科学。”材料反映出罗马法(

)A.重视保护神学权威

B注重协调社会关系C.侧重保护个体权利

D.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参考答案:C根据“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可判断出C项正确,D项说法与材料不符。A、B两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15.“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将革命进行到底”,这些口号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

B.抗击外国侵略

C.工农武装割据

D.推翻国民政府统治参考答案:A16.近代西方某一画派在创作中主张:“将个人感情趣味以及艺术才能都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而不受任何形式与法制的限制。”下列作品中能够体现这一主张的是A.《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B.《日出·印象》C.《格尔尼卡》 D.《自由引导人民》参考答案:D本题考查近现代世界美术成就。分析材料信息可见,此画派在创作中主张突出人的感情世界,注重艺术才能的表现,反对传统理性的法则,即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描绘,此画派为浪漫主义美术画派。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属于此画派作品,故选D。A、B、C三项作品分别属于现实主义画派、印象画派、现代主义画派,故排除此三项。17.观察右侧疆域示意图,反映的时代是:A.汉初

B.唐初

C.宋初

D.清初参考答案:A18.战国时诸国的变法使基于血缘关系的贵族世袭制逐渐被基于君主意志的军功官僚制替代,权力的天平偏向了君主一方。据此可知,战国时期A.礼乐秩序逐渐崩溃B.士族阶层迅速崛起C.官僚政治最终确立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参考答案:D【详解】题干时间定位为战国时期,其主旨为此时权力天平向君主一方倾斜,贵族血缘政治逐渐被替代,这体现了地方分权体制逐渐向中央集权体制过渡,故D符合题意;A项礼乐秩序与材料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士阶层崛起的确是战国时期存在的现象,但是材料侧重的并非士阶层,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无法体现“最终确立”,C不符合题意。19.戴维·阿诺德所著《地理大发现》载:“像葡萄牙这样一个既狭小又贫穷的国家,在欧洲邻国的欺凌下根本不可能有机会在欧洲进行领土扩展……”在此情况下,统治者作出的决定是

A.发动了大规模对土耳其的战争

B.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参与和支持海外探险活动

D.刺激商品经济的发展参考答案:C20.《睡虎地秦墓竹简·金布律》第九条:百姓□(假)公器及有责(债)未赏(偿),其日□以收责之,而弗收责,其人死亡;及隶臣妾有亡公器、畜生者,以其日月□其衣食,毋过三分取一,其所亡众,计之,终岁衣食不□以稍赏(偿),令居之,其弗令居之,其人死亡,令其官啬夫及吏主者代赏(偿)之。这说明当时A.极力推行严刑峻法

B.百姓经济负担沉重C.官吏假公济私严重

D.注重强化官员责任参考答案:D材料反映了当时法律规定官吏必须及时收缴百姓所借公物或欠债,因不及时收缴而造成的损失,负责的官吏要承担赔偿责任,这实际上是为防止官吏“渎职”而强化官吏的责任意识,D项正确;A、B、C项不能说明材料主题信息,不符合题意。21.以下为某论文的摘要提纲。据此判断该论文的标题为A.论述两岸关系问题形成的原因B.浅谈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经验C.试述两岸关系的曲折发展历程D.探讨影响两岸关系的国际因素参考答案:A由题干中的“国共内战的残留问题”“美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台独分裂分子的煽动破环”可以看出这篇论文主要是分析两岸关系形成的原因,故本题答案选A项;题干中没有讲述两岸关系发展,B项不选;C项不选,题干没有体现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C项不选;D项是对题干的片面理解,除了国际因素还有国内因素。22.1927年召开的中共五大选举陈独秀为党的总书记,并作出决议:党的任务是“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土地问题的解决和乡村民主政权的建立,是深入革命,巩固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政策”。这表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A.已经摆脱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新的发展道路C.正确分析了国内的基本形势

D.对国民革命实践有所总结和反思参考答案:中共五大召开于1927年4月27日到5月9日,中共摆脱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是在八七会议,故A项错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标志着中国革命找到了新的发展道路,故B项错误;大会虽然强调争取无产阶级领导权、建立革命民主政权和实行土地革命的重要性,但对于无产阶级如何争取革命领导权,如何领导农民实行土地革命,如何对待武汉政府和武汉国民党,以及如何建立党领导的革命武装等问题,都没有提出任何切合当时实际情况的办法,故C项错误;大会强调争取无产阶级领导权、建立革命民主政权和实行土地革命的重要性,体现了对国民革命实践有所总结和反思,故D项正确。D23.有人把辛亥革命后和新中国成立初的两个时段称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两个春天”。这“两个春天”出现的共同原因是A.相对有利的国际市场环境B.政府政策的有力推动C.列强侵略瓦解了自然经济D.倡导国货运动的影响参考答案:B24.如图,根据人民币发行简表(见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下列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A.经济繁荣、商品经济活跃使第一套人民币面额较大B.第二、三套反映了五六十年代中国国民经济困难C.3种分币退出市场说明中国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D.几套人民币的发行演变见证了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参考答案:D25.“我们现在还没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怎么办呢?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段论述应出自毛泽东的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参考答案:C略26.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反意大利法西斯的重大事件不包括(

)A、发动阿拉曼战役B、召开德黑兰会议

C、发表《大西洋宪章》D、登陆西西里岛参考答案:B27.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中称:“西方现代化经几百年的发展,其优与弊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下列选项符合此处修补、修正的分别是(

)A.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欧盟

B.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世界银行C.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建立欧洲共同体

D.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建立世界银行参考答案:C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结合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回答。“修补资本主义”是指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建立“福利国家”。修正“民族国家”是指发展区域性经济合作,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故选:C28.魏源曾盛赞美国民主制度“一变古今官家之局,而人心翕然,可不谓公乎!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自下始;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三占从二,舍独同……可不谓周乎!”据此可知魏源A.对美国民主制度有了系统的认识 B.深入分析了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C.主张变革中国专制主义政治制度 D.看到了近代美国在制度上的长处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代思想解放潮流。魏源只是认识到美国民主制度的先进,作为早期关注世界形势的士大夫,并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鸦片战争失败原因的分析问题,故B项错误;魏源属于封建士大夫,维护封建专制制度,故C项错误;材料“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自下始;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三占从二,舍独同……可不谓周乎!”认为美国民主制度比中国的“管家之局”要好很多,故D项正确。29.俾斯麦考虑的德意志型制度:既能保持普鲁士王朝和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这种设想在1871年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最终促成了德意志新体制的形成。上述材料表明A.德意志政体融合了几大阶级之间的矛盾B.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C.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在德意志创建D.君主立宪制最适合德意志统一

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俾斯麦考虑的德意志型制度,使得两个阶级的利益相互融合,故A项排除;德意志新体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制度,并不是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的相互补充,故B项排除;据题干中“俾斯麦最终考虑的德意志宪法既保持了普鲁士王朝和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利益充分融合,成为了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可知适合德国国情的政治体制在德意志创建,故C项正确;君主立宪制最适合德意志统一,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排除。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30.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曾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现有如下名句:(

)①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②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③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④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⑤汉之西都,在于雍州,实曰长安。华实之毛,则九州之上腴焉请按照上述所体现的文学体裁出现之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④③①⑤②

B.③①④⑤②

C.④⑤①③②

D.①②③④⑤参考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以下材料下面是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杰弗逊的言论:材料一在美国,我认为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正直的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马隆:《杰弗逊及其时代》村料二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地公平对待,而不论他的社会地位、宗教信仰和政治信仰。--彼得森:《杰弗逊作品选》材料三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安全,知识就是幸福。

--梅奥:《杰弗逊自述》材料四(杰弗逊在连任两届总统期满时说)华盛顿将军在8年后树立了一个自愿退休的榜样。我将追随他。能够有更多的先例,就会形成一种惯例,从而使那些妄想延长任期的人无计可施。--邓博尔:《杰弗逊政治著作选》回答:上述言论反映了哪些重要观点?据此,对杰弗逊作个简短的评论。(11分)参考答案:答案要点:(11分)反映的观点:人民主权(或主权在民);(2分)天赋人权(或人权平等);(2分)提倡科学知识:(2分)反对终身制或长期当政(2分)

评价:杰弗逊是关心国家与社会、不贪恋权位的民主主义者。(3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祖宗承五代之乱……而又田制不立,田亩转易、丁口隐漏、兼并伪冒者未尝考按,故赋入之利视古为薄……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摘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田赋考》材料二应将王安石变法置入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北宋处在中古田制瓦解,契约租佃经济确立的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理念等都有所改变……改革的成败得失,绝非改革者的执拗性格使然,也不能单从集团斗争上去寻找原因,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摘自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1)材料一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哪项法令?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法实施的目的。(2)材料二中的“社会转型”在经济上有何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安石改革成败得失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参考答案:(1)法令:方田均税法。目的:均摊赋税;增加财政收入;抑制土地兼并。(答对其中2点即可)(2)表现:旧田制瓦解,租佃经济确立。简析:长期以来遗留的弊端延续到北宋中期,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王安石试图扭转积贫积弱局面,契合时代要求;应将王安石变法成败得失置于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答对其中2点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详解】(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并结合王安石变法内容可知是方田均税法。第二小问,根据材料“田制不立,田亩转易、丁口隐漏、兼并伪冒者未尝考按,故赋入之利视古为薄”并结合所学可以从增加财政收入,抑制土地兼并、均摊赋税等角度回答。(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北宋处在中古田制瓦解,契约租佃经济确立的社会转型时期”归纳为旧田制瓦解,租佃经济确立。第二小问,从王安石变法背景,即积贫积弱和社会矛盾等角度来回答。33.晚清重臣的思想张之洞,清末著名的地方重臣代表人物,曾主持筹办了三十多个工厂和五条铁路。光绪二十四年张之洞撰写了《劝学篇》一书,该书分为内外篇。内九外十五,共二十四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今日之世变,岂特春秋所未有,抑秦汉以至元明所未有也。……海内志士,发愤搤捥,於是图救时者言新学,虑害道者守旧学,莫衷於一。旧者因噎而食废,新者歧多而羊亡;旧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兹内篇所言,皆求仁之事也,外篇所言,皆求智求勇之事也。内篇:同心第一、教忠第二、明纲第三、知类第四、宗经第五、正权第六、循序第七、守约第八、去毒第九;外篇:益智第一、游学第二、设学第三、学制第四、广译第五、阅报第六、变法第七、变科举第八、农工商学第九、兵学第十、矿学第十一、铁路第十二、会通第十三、非弭兵第十四、非攻教第十五。二十四篇之义,括之以五知:一知耻,耻不如日本,耻不如土耳其,耻不如暹罗,耻不如古巴;二知惧,惧为印度,惧为越南缅甸朝鲜,惧为为埃及,惧波兰;三知变,不变其习不能变法,不变其法不能变器;四知要,中学考古非要,致用为要,西学亦有别,西艺非要,西政为要;五知本,在海外不忘国,见异俗不忘亲,多智巧不忘圣。——摘编自(清)张之洞《劝学篇》问题:(1)《劝学篇》成书的时代,中国面临怎样的形势?张之洞属于哪一派别?(2)与以往思想相比,张之洞思想有哪些新特点?(3)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晚清张之洞的思想?参考答案:(1)民族危机,救亡图存/甲午战败,维新变法运动。洋务派。(2)具有全球视野,重视教育变革,扩大了西学的内涵,“中体西用”思想系统化(其他言之有理皆可酌情赋分)。(3)评分项一:观点。水平1:能置于中国近代社会大背景中辩证考察近代“中体西用”思想的变迁。思想变化是社会现实变化的反映,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折射了19世纪末在救亡图存的忧患意识背景下,中国已开始有一定的世界视野,改革从坚船利炮向政治层面转变逐步成为洋务运动后期的社会新共识;然而面对维新变革等新思想,其实质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试图用比较保守的方式和政治方案来推进中国的变革实践,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最终成为时代的落伍者。水平2:仅强调某一方面。水平3:无观点或观点与情景无关。评分项二:史实与材料。水平1:能提取材料中所提供的信息,并能与所学知识建立联系;水平2:仅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或仅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水平3:没有使用信息和史实评分项三:论述。水平1:能够进行深刻的论证;水平2: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一致,逻辑完整;水平3: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不一致,逻辑混乱、跳跃;水平4:回避问题评分项四:组织。水平1:叙述成结构;水平2:叙述连贯通顺;水平3:仅罗列史实。【详解】(1)形势,据材料“光绪二十四年张之洞撰写了《劝学篇》一书”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危机、维新变法等方面回答《劝学篇》成书的时代中国面临怎样的形势。派别,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张之洞属于洋务派。(2)特点,据材料“不变其习不能变法,不变其法不能变器;四知要,中学考古非要,致用为要,西学亦有别,西艺非要,西政为要”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全球视野、教育变革、西学内涵、思想系统化等方面回答与以往思想相比张之洞思想有哪些新特点。(3)看待,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中体西用”、救亡图存、世界视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等方面回答如何看待晚清张之洞的思想。34.法治是政治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于中西方在历史传统、文明基础、思想观念、政治制度等方面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