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_第1页
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_第2页
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_第3页
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_第4页
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Chapter1l食源性族病及其预防Sectioni食源性疾病现在的中学生90%以上都是独生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独占意识非常强烈,很难做到先人后己。面对这样的一群学生,我们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面临的问题。一、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团结意识非常重要,培养学生团结意识、合作意识,将使学生乃至社会和国家都受益无穷。一个团结协作的系统理念的建立,需要很多人的努力,让学生从小尝试合作的快乐,感知齐心合力的巨大成果。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分小组学习,利用协作关系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例如,在讲二氧化碳性质时,提出问题,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吗?一个学生设计实验:在一个塑料瓶中充满二氧化碳,然后向瓶中滴加澄清石灰水,如果塑料瓶变瘪则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小组其他同学反驳:澄清石灰水是由氢氧化钙和水组成,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如果塑料瓶变瘪,不能说明是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还是水与二氧化碳反应。小组讨论后,设计实验:在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内加入约1/3体积的水,振荡,如果软塑料瓶变瘪则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随后小组同学动手实验,验证自己的设计方案正确。整个实验过程,小组成员完善实验步骤,解决实验中的难题,为整个探究实验的成功尽自己的一分力。在教学中注意实行师徒帮带的方法。班里让学生自己找小师傅,师傅在课上或是课后帮徒弟解答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同时检查上节课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每次月考结束后,师徒成绩捆绑,成绩下滑比较严重的,给予小惩罚,给全班同学表演一个节目。成绩优秀的小组,给予表扬和肯定。在学习中一帮一,一对红,学生的成绩有了长足的进步,同学的关系更融洽了。学生们在互帮互助中增加同学感情,体验互相帮助的快乐。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美德现在的学生生活环境好,家庭条件佳,对文具常常有浪费现象,作业纸只用1/3或1/2就用下一页,针对这种情况,根据教材上讲到二氧化碳的利与弊时,先了解由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大面积的绿色植物被破坏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急剧增加,从而导致全球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陆地面积减少,土地沙漠化,粮食减产。而我们所用纸张的原料是树木或是一些草本植物,我们节约用纸就是减少树木的砍伐,为保护环境做出我们中学生应该做出的贡献,同时节约是一种美德,所以在教学中提倡节约用纸,在班上提倡作业本两面使用,对两面用纸的学生大力表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淡水的需求越来越多,但随着工业的发展,水污染越来越严重。地球上水储量很大,但真正能为我们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又由于前面两方面的原因,所以我们一定要节约用水。作为中学生,我们如何节约用水呢?洗衣水冲厕所,洗澡水擦地,洗菜水浇花。看到自来水没关好,主动关紧。瓶装矿泉水一定要喝干净,不要随便喝几口就丢掉。刷牙的时候不要用流水,尽可能节约水资源。我们所在地是严重缺水地区,我国还有许多喝不上水的地方,为了长期持续发展,我们一定要节约用水。三、教学中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美德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及文明礼貌的教育。我们的生活从家庭开始,我们的启蒙老师是父母。教育学生爱自己的家人,尊敬、关心、孝敬父母,听从他们的教导和指点。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优秀品质。例如,在讲授酸性、碱性溶液对头发的影响时,学生通过学习得知,浸没在盐酸中对头发没有影响,而浸没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头发变得枯黄易断。在讲授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恰好在三八妇女节之前,于是在课堂我给学生分析,现在的洗发液一般是偏碱性的,碱性洗发液去油污效果较好,但在碱性环境下,头发枯黄毛燥易断,而且还会导致头皮变松,面部易出现皱纹,针对这种情况怎么办?有学生提议改用酸性洗发液,针对市场这种洗发液较少,于是否定其提议,有学生提议后期用盐酸清洗头发,其他学生马上反对,盐酸在市场上不能随便买卖,马上又有学生提议后期用醋处理,有的学生反对,洗后头发的气味不好,最后决定选用显酸性的护发素。先用弱碱性的洗发液清理头发,后用显酸性的护发素护理,使头发保持在酸性环境下,让头发更柔顺、更光亮,同时也能使头皮紧致,减少面部皱纹。最后我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在周末的时候为母亲买一瓶显酸性的护发素作为三八节的礼物。周一的时候统计结果,大多数学生为母亲选购了护发素,并提出哪几种护发素显酸性,可以作为长期购买的品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只拘泥课本上的知识,只有学以致用才能?学生爱学乐学,寓教于乐,同时学生进行了一次孝敬父母的真实体验。四、在化学计算中渗透德育教育化学计算是初中化学四大结构板块的基本内容之一,在计算过程中可以通过量的逻辑分析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通过准确审题、分析题意,找出已知、未知之间的内在联系,抓住解题关键和得出最佳解题方案,解题格式的规范化等内容可以渗透合理规范的审美教育,从而培养学生分清善恶、明辨是非的高尚品质;通过检验复核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通过化学计算又是化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环节进行理论联系实际作风的培养;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渗透特殊和一般的观点以及发散和创造性思维等个性品质的培养,这也能自然诱导学生去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从而激发学生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总之,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有其自身的德育教育优势,教师在化学教学中既不能唯思想教育而削弱学科本位的教学,也不能只强调科学知识、技能教学而忽视思想教育。教师只有因势利导,深入钻研教材的科学内容和思想内容,找出它们的结合点,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用潜移默化的手段实现有效的渗透,就一定能够塑造出新一代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高尚品德的合格中学生。小学语文教材设计的初衷在于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程教学的好感,初步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程教学的兴趣。但是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来看,兼顾学生发展特点的同时,还要结合课程教学大纲,充分考虑“教育”特性的实现。下文论述中,笔者从小学阶段学生的具体特点入手,围绕小学语文教材“教育性”与“趣味性”二者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并就如何对二者进行结合展开了详尽的分析。一、小学生特点分析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之外,首先需要完成的工作,就是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充分了解和把握。除幼儿园阶段外,小学是学生步入学习生涯的第一个较为正式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学生的知识量、知识架构以及学习习惯都处于快速发展和形成的时期,学生们对知识的态度呈现出明显的反差,热爱学习的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有的学生却存在厌学思想;除了学习态度两极分化的情况以外,小学生还存在较为明显的多动倾向,即对游戏或是活动表现出由衷的喜欢;小学生由于知识体系的缺乏,基础知识的空白,对所有不明白的东西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伴随好奇心而来的,还有一颗容易遭受挫折的敏感的心。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在于对学生的基础语文知识及素养进行培养,但是在知识传输的过程中如果不充分考虑学生天性,断然进行教学的话,必然难以取得好的效果;而“趣味性”是指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对教材涉及的知识点进行重新整合与调整,以一种小学生更为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激发学生对课程教材兴趣的同时,提升整个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活力与张力。但是就二者来说,少了其中任何一个都有可能造成极大的缺失,因此,“教育性”与“趣味性”的结合,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更是从小学生特点出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二、小学语文教材“教育性”与“趣味性”的有效结合通过上文论述,我们已经对小学语文教材“教育性”与“趣味性”结合的重要性有了基本的认识与了解,结合现阶段小学语文教材状况来看,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一)合理把握教材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教材的要求进行合理把握,体现出教材的创新性与实践性,提升课堂教学的活力与张力,把握教学主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实现知识的延伸,拓宽学生知识面。教师在把握教材主旨的过程中,首先要对相应章节教学内容的思路进行宏观把握,看看章节教学规定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样的,然后再根据课程教学安排的进度,将这一目标设定与自身的教学素养及业务水平能力进行联系,从而促成教学计划与教学实施的一体化,保证教学过程的效果和质量。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教师除了对教学内容涉及到的知识进行梳理外,还应结合学生的兴趣倾向,选择合理的教学手段及途径,并且通过实际生活例子来对知识内容进行说明,这样一来,不仅能最大限度挖掘教材资源,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二)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教材除教师对教材进行合理把握外,小学语文教材“教育性”与“趣味性”的有效结合,还应加强学生对教材的了解。这一部分功课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完成。在每一章节教学内容开始时,教师可以提前引导学生对这一章节知识内容的架构及构成进行大致的了解,让学生明确这一章节学习的主要目的和内容,让学生在心理构建出一个合理的学习体系,帮助学生与教学计划进行对话;在每一堂课程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问题,引起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共鸣,激发学生对接下来教学内容的兴趣,这一途径可以是故事性的讲述,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资源播放相关视频,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活力,加深学生对教材的认知。(三)师生沟通交流的有效进行小学语文教材“教育性”与“趣味性”的有效结合,应着力建立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教师与学生是课堂教学中极为关键和重要的两个要素,知识的传递与知识的吸收都靠着二者之间的交流来完成,载体作用是否能够得以发挥与这二者之间有效沟通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过程中,建议教师应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评价的环节中来,调动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实现通过QQ、微信等通讯工具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深入掌握、了解学生的知识架构,将学生的兴趣爱好及能力层次纳入到教学设计中去,通过“对话”提高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其次,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适当转换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表现机会;在测试与评价环节,教师也应对学生的意见进行合理筛选,保证教学测试任务及目标完成的同时,提高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热情。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就小学语文教材“教育性”与“趣味性”二者的有效结合来说,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更是从小学生特点出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来看,要想充分实现教材的“趣味性”和“教育性”,必须从学生角度入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及教师的教学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兴趣,帮助学生深入语文教学的世界,实现全面发展。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人的1Chapter1l食源性族病及其预防Chapter1l2Sectioni食源性疾病Sectioni3食源性疾病攏述(-)食源性疾病(podbornedisease)的概念(WHo1984):指由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食源性疾病攏述41.食源性疾病的三个基本要素(基本特征)传播疾病的媒介——食物√致病因子一一食物中的病原体√临床特征一一急性中毒性或感染性表现1.食源性疾病的三个基本要素(基本特征)52.食源性疾病的范畴①食物中毒;②食源性肠道传染病;③食源性寄生虫病;④人畜共患传染病及食物过敏;⑤食物营养不平衡所造成的某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以慢性损害为主的疾病;⑥暴饮暴食引起的急性胃肠炎以及酒精中毒等2.食源性疾病的范畴6(二)食源性疾病的流行情况食源性疾病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广泛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影响经济生产的主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3月公布的信息表明,全球每年发生食源性疾病的病例达到数十亿,即使在发达国家也至少有1/3的人患食源性疾病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建立了食源性疾病年度报告制度,且漏报率相当高2018/7/31(二)食源性疾病的流行情况7沙门氏菌、霍乱、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甲型肝炎等食源性疾病在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均有暴发流行>美国和日本大肠杆菌015:H食物中毒、英国的“疯牛病”比利时的“二恶瑛事件”、日本发生的雪印牌低脂牛奶大规模中毒等说明食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2018/7/31沙门氏菌、霍乱、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甲型肝炎等食源8(三)食源性疾病的分类按病原物分类1细菌及其毒素;2寄生虫和原虫;3病毒和立克次体;4有害动物;5有害植物;6.真菌毒素;7化学性污染;8.目前尚未明确的因子(三)食源性疾病的分类9二、人畜共患传染病自学二、人畜共患传染病自学10三、食物过敏一)食物过敏的概念1.食物过敏(foodallergy)概念:指所摄入体内的食物中的某些组成成分,作为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而发生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2食物过敏原(foodallergen):指存在于食品中可以引发人体食品过敏的成分2018/7/31三、食物过敏11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2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3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4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5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6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7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8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9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20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21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22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23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24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25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26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27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28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29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30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31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32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33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34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35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36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37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38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39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40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41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42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43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44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45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46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47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48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49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50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51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52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53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54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55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56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57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58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59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60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61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62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63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64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65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66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67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68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69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70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71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72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73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74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75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76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77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78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79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80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81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82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83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84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85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86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87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88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89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90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91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92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93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94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95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96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97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98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99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00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01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02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03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04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05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06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07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08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09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10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11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12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13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14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15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16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17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18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19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20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21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22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23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24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25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26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27谢谢骑封篙尊慈榷灶琴村店矣垦桂乖新压胚奠倘擅寞侥蚀丽鉴晰溶廷箩侣郎虫林森-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体征与检查林森-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体征与检查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谢谢骑封篙尊慈榷灶琴村店矣垦桂乖新压胚奠倘擅寞侥蚀丽鉴晰溶廷128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Chapter1l食源性族病及其预防Sectioni食源性疾病现在的中学生90%以上都是独生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独占意识非常强烈,很难做到先人后己。面对这样的一群学生,我们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面临的问题。一、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团结意识非常重要,培养学生团结意识、合作意识,将使学生乃至社会和国家都受益无穷。一个团结协作的系统理念的建立,需要很多人的努力,让学生从小尝试合作的快乐,感知齐心合力的巨大成果。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分小组学习,利用协作关系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例如,在讲二氧化碳性质时,提出问题,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吗?一个学生设计实验:在一个塑料瓶中充满二氧化碳,然后向瓶中滴加澄清石灰水,如果塑料瓶变瘪则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小组其他同学反驳:澄清石灰水是由氢氧化钙和水组成,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如果塑料瓶变瘪,不能说明是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还是水与二氧化碳反应。小组讨论后,设计实验:在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内加入约1/3体积的水,振荡,如果软塑料瓶变瘪则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随后小组同学动手实验,验证自己的设计方案正确。整个实验过程,小组成员完善实验步骤,解决实验中的难题,为整个探究实验的成功尽自己的一分力。在教学中注意实行师徒帮带的方法。班里让学生自己找小师傅,师傅在课上或是课后帮徒弟解答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同时检查上节课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每次月考结束后,师徒成绩捆绑,成绩下滑比较严重的,给予小惩罚,给全班同学表演一个节目。成绩优秀的小组,给予表扬和肯定。在学习中一帮一,一对红,学生的成绩有了长足的进步,同学的关系更融洽了。学生们在互帮互助中增加同学感情,体验互相帮助的快乐。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美德现在的学生生活环境好,家庭条件佳,对文具常常有浪费现象,作业纸只用1/3或1/2就用下一页,针对这种情况,根据教材上讲到二氧化碳的利与弊时,先了解由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大面积的绿色植物被破坏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急剧增加,从而导致全球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陆地面积减少,土地沙漠化,粮食减产。而我们所用纸张的原料是树木或是一些草本植物,我们节约用纸就是减少树木的砍伐,为保护环境做出我们中学生应该做出的贡献,同时节约是一种美德,所以在教学中提倡节约用纸,在班上提倡作业本两面使用,对两面用纸的学生大力表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淡水的需求越来越多,但随着工业的发展,水污染越来越严重。地球上水储量很大,但真正能为我们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又由于前面两方面的原因,所以我们一定要节约用水。作为中学生,我们如何节约用水呢?洗衣水冲厕所,洗澡水擦地,洗菜水浇花。看到自来水没关好,主动关紧。瓶装矿泉水一定要喝干净,不要随便喝几口就丢掉。刷牙的时候不要用流水,尽可能节约水资源。我们所在地是严重缺水地区,我国还有许多喝不上水的地方,为了长期持续发展,我们一定要节约用水。三、教学中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美德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及文明礼貌的教育。我们的生活从家庭开始,我们的启蒙老师是父母。教育学生爱自己的家人,尊敬、关心、孝敬父母,听从他们的教导和指点。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优秀品质。例如,在讲授酸性、碱性溶液对头发的影响时,学生通过学习得知,浸没在盐酸中对头发没有影响,而浸没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头发变得枯黄易断。在讲授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恰好在三八妇女节之前,于是在课堂我给学生分析,现在的洗发液一般是偏碱性的,碱性洗发液去油污效果较好,但在碱性环境下,头发枯黄毛燥易断,而且还会导致头皮变松,面部易出现皱纹,针对这种情况怎么办?有学生提议改用酸性洗发液,针对市场这种洗发液较少,于是否定其提议,有学生提议后期用盐酸清洗头发,其他学生马上反对,盐酸在市场上不能随便买卖,马上又有学生提议后期用醋处理,有的学生反对,洗后头发的气味不好,最后决定选用显酸性的护发素。先用弱碱性的洗发液清理头发,后用显酸性的护发素护理,使头发保持在酸性环境下,让头发更柔顺、更光亮,同时也能使头皮紧致,减少面部皱纹。最后我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在周末的时候为母亲买一瓶显酸性的护发素作为三八节的礼物。周一的时候统计结果,大多数学生为母亲选购了护发素,并提出哪几种护发素显酸性,可以作为长期购买的品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只拘泥课本上的知识,只有学以致用才能?学生爱学乐学,寓教于乐,同时学生进行了一次孝敬父母的真实体验。四、在化学计算中渗透德育教育化学计算是初中化学四大结构板块的基本内容之一,在计算过程中可以通过量的逻辑分析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通过准确审题、分析题意,找出已知、未知之间的内在联系,抓住解题关键和得出最佳解题方案,解题格式的规范化等内容可以渗透合理规范的审美教育,从而培养学生分清善恶、明辨是非的高尚品质;通过检验复核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通过化学计算又是化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环节进行理论联系实际作风的培养;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渗透特殊和一般的观点以及发散和创造性思维等个性品质的培养,这也能自然诱导学生去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从而激发学生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总之,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有其自身的德育教育优势,教师在化学教学中既不能唯思想教育而削弱学科本位的教学,也不能只强调科学知识、技能教学而忽视思想教育。教师只有因势利导,深入钻研教材的科学内容和思想内容,找出它们的结合点,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用潜移默化的手段实现有效的渗透,就一定能够塑造出新一代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高尚品德的合格中学生。小学语文教材设计的初衷在于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程教学的好感,初步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程教学的兴趣。但是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来看,兼顾学生发展特点的同时,还要结合课程教学大纲,充分考虑“教育”特性的实现。下文论述中,笔者从小学阶段学生的具体特点入手,围绕小学语文教材“教育性”与“趣味性”二者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并就如何对二者进行结合展开了详尽的分析。一、小学生特点分析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之外,首先需要完成的工作,就是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充分了解和把握。除幼儿园阶段外,小学是学生步入学习生涯的第一个较为正式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学生的知识量、知识架构以及学习习惯都处于快速发展和形成的时期,学生们对知识的态度呈现出明显的反差,热爱学习的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有的学生却存在厌学思想;除了学习态度两极分化的情况以外,小学生还存在较为明显的多动倾向,即对游戏或是活动表现出由衷的喜欢;小学生由于知识体系的缺乏,基础知识的空白,对所有不明白的东西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伴随好奇心而来的,还有一颗容易遭受挫折的敏感的心。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在于对学生的基础语文知识及素养进行培养,但是在知识传输的过程中如果不充分考虑学生天性,断然进行教学的话,必然难以取得好的效果;而“趣味性”是指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对教材涉及的知识点进行重新整合与调整,以一种小学生更为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激发学生对课程教材兴趣的同时,提升整个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活力与张力。但是就二者来说,少了其中任何一个都有可能造成极大的缺失,因此,“教育性”与“趣味性”的结合,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更是从小学生特点出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二、小学语文教材“教育性”与“趣味性”的有效结合通过上文论述,我们已经对小学语文教材“教育性”与“趣味性”结合的重要性有了基本的认识与了解,结合现阶段小学语文教材状况来看,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一)合理把握教材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教材的要求进行合理把握,体现出教材的创新性与实践性,提升课堂教学的活力与张力,把握教学主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实现知识的延伸,拓宽学生知识面。教师在把握教材主旨的过程中,首先要对相应章节教学内容的思路进行宏观把握,看看章节教学规定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样的,然后再根据课程教学安排的进度,将这一目标设定与自身的教学素养及业务水平能力进行联系,从而促成教学计划与教学实施的一体化,保证教学过程的效果和质量。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教师除了对教学内容涉及到的知识进行梳理外,还应结合学生的兴趣倾向,选择合理的教学手段及途径,并且通过实际生活例子来对知识内容进行说明,这样一来,不仅能最大限度挖掘教材资源,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二)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教材除教师对教材进行合理把握外,小学语文教材“教育性”与“趣味性”的有效结合,还应加强学生对教材的了解。这一部分功课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完成。在每一章节教学内容开始时,教师可以提前引导学生对这一章节知识内容的架构及构成进行大致的了解,让学生明确这一章节学习的主要目的和内容,让学生在心理构建出一个合理的学习体系,帮助学生与教学计划进行对话;在每一堂课程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问题,引起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共鸣,激发学生对接下来教学内容的兴趣,这一途径可以是故事性的讲述,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资源播放相关视频,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活力,加深学生对教材的认知。(三)师生沟通交流的有效进行小学语文教材“教育性”与“趣味性”的有效结合,应着力建立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教师与学生是课堂教学中极为关键和重要的两个要素,知识的传递与知识的吸收都靠着二者之间的交流来完成,载体作用是否能够得以发挥与这二者之间有效沟通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过程中,建议教师应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评价的环节中来,调动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实现通过QQ、微信等通讯工具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深入掌握、了解学生的知识架构,将学生的兴趣爱好及能力层次纳入到教学设计中去,通过“对话”提高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其次,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适当转换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表现机会;在测试与评价环节,教师也应对学生的意见进行合理筛选,保证教学测试任务及目标完成的同时,提高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热情。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就小学语文教材“教育性”与“趣味性”二者的有效结合来说,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更是从小学生特点出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来看,要想充分实现教材的“趣味性”和“教育性”,必须从学生角度入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及教师的教学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兴趣,帮助学生深入语文教学的世界,实现全面发展。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人的129Chapter1l食源性族病及其预防Chapter1l130Sectioni食源性疾病Sectioni131食源性疾病攏述(-)食源性疾病(podbornedisease)的概念(WHo1984):指由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食源性疾病攏述1321.食源性疾病的三个基本要素(基本特征)传播疾病的媒介——食物√致病因子一一食物中的病原体√临床特征一一急性中毒性或感染性表现1.食源性疾病的三个基本要素(基本特征)1332.食源性疾病的范畴①食物中毒;②食源性肠道传染病;③食源性寄生虫病;④人畜共患传染病及食物过敏;⑤食物营养不平衡所造成的某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以慢性损害为主的疾病;⑥暴饮暴食引起的急性胃肠炎以及酒精中毒等2.食源性疾病的范畴134(二)食源性疾病的流行情况食源性疾病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广泛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影响经济生产的主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3月公布的信息表明,全球每年发生食源性疾病的病例达到数十亿,即使在发达国家也至少有1/3的人患食源性疾病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建立了食源性疾病年度报告制度,且漏报率相当高2018/7/31(二)食源性疾病的流行情况135沙门氏菌、霍乱、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甲型肝炎等食源性疾病在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均有暴发流行>美国和日本大肠杆菌015:H食物中毒、英国的“疯牛病”比利时的“二恶瑛事件”、日本发生的雪印牌低脂牛奶大规模中毒等说明食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2018/7/31沙门氏菌、霍乱、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甲型肝炎等食源136(三)食源性疾病的分类按病原物分类1细菌及其毒素;2寄生虫和原虫;3病毒和立克次体;4有害动物;5有害植物;6.真菌毒素;7化学性污染;8.目前尚未明确的因子(三)食源性疾病的分类137二、人畜共患传染病自学二、人畜共患传染病自学138三、食物过敏一)食物过敏的概念1.食物过敏(foodallergy)概念:指所摄入体内的食物中的某些组成成分,作为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而发生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2食物过敏原(foodallergen):指存在于食品中可以引发人体食品过敏的成分2018/7/31三、食物过敏139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40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41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42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43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44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45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46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47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48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49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50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51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52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53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54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55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56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57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58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59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60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61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62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63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64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65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66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67食源性疾病课件资料168食源性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