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梁模板支撑架施工安全技术标准_第1页
现浇梁模板支撑架施工安全技术标准_第2页
现浇梁模板支撑架施工安全技术标准_第3页
现浇梁模板支撑架施工安全技术标准_第4页
现浇梁模板支撑架施工安全技术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浇梁模板支撑架施工安全技术标准现浇梁模板支撑架施工安全技术标准现浇梁模板支撑架施工安全技术标准V:1.0精细整理,仅供参考现浇梁模板支撑架施工安全技术标准日期:20xx年X月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现浇梁模板支撑架施工安全技术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393号国务院令、以及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2009]87号文的指示精神,结合【JGJ166-2008】《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TB10110-2011/J1325-2011】《铁路混凝土梁支架法现浇施工技术规程》的相关要求,在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要求的基础上、兼顾成本节约的经营宗旨,规范和统一我局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模板支撑架施工安全技术标准。本标准自公布之日起执行。1、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支撑架系指悬浇梁的O号梁段模板支撑架、边跨梁段模板支撑架,以及整孔现浇梁支撑架、多跨连续梁现浇模板支撑架。2、支撑架方案设计、审查、论证以及现场检查验收,都必须满足整体几何不变体系和压杆承载能力的要求。3、现浇梁支撑架专项施工方案应多方案比选。满堂支撑架用钢量一般不得超过被支撑梁段重量的8%,型钢膺架用钢量一般不超过被支撑梁段重量的12%。若超过此标准应进行方案优化设计以及组织专家论证,并附具论证报告报批。支撑架用钢量包括立柱、纵横主梁、桁撑及预埋件,不包括梁底模板结构;被支撑梁段重量系指墩顶支撑以外部分梁段。4、对满堂钢管脚手架综合以上四本规范的基本精神,强化支撑架整体稳定性和局部稳定性的要求,以获得最大承载能力需要:①、满堂支撑架架体高宽比≤3时,属于稳定支撑架,一般可不必进行横向稳定性验算;高宽比在3~5之间的支撑架,必须进行横向抗倾覆稳定性检算;高宽比>5的支撑架属于比例悬殊的窄支架,除应进行整体稳定性验算外,还应采用相应的构造拉结措施(如连墙件、连墩件、斜拉杆、揽风绳等有效稳定措施),必要时应改用型钢膺架结构。②、纵横横杆步距一律按1.2m设置,所有扣件连接牢固、约束有效可靠;③、立杆应按轴心受压构件设置,应采用对接接头;对接接头不得设在相邻同一层横杆步距内;垂直安装,安装垂直度不得超过1‰;立杆杆件不得使用弯曲、凹陷、锈蚀、开焊、扣件脱落的杆件。④、支撑架纵横立面斜拉杆或剪刀撑应封闭成环,剪刀撑杆与水平横杆仰角宜为45º~60º,剪刀撑封闭的跨度不宜大于5m,相邻两排剪刀撑之布置间距不宜大于5m。每层横杆至少有两根与邻近墩台身(或墙柱)连接、或顶紧。⑤、水平剪刀撑至架体底平面距离不宜超过8m;超过8m高的支架,至少设两层水平剪刀撑,相邻水平剪刀撑之高度不宜大于5m。水平剪刀撑应封闭成环,剪刀撑与横杆夹角应为45º~60º。⑥、扫地杆设置(最下层纵横杆)距离地面高度不宜大于30cm。⑦、顶托杆的设置:可调托撑螺杆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cm,顶托伸出最上层横杆高度不宜超过60cm⑧、纵横横杆接头不宜设在同一相邻立杆跨距内,错开率不小于50%。⑨、地基土壤应夯实碾压到达承载力要求,基础应高于周边地面至少20cm,防止基础积水、水侵降低承载力;⑩、地势高低差较大的支撑架,应对高低差别方向格外加强桁撑,并在高支撑架外侧增设斜撑,在地势高处增设斜拉杆或揽风绳;5、对杆件的刚度要求:立柱杆件以承载力需要计算为准,纵横横杆长细比不应大于200,斜支撑长细比不应大于250,明确受拉的剪刀撑长细比不得大于350。6、木脚手支撑架除应满足相关木脚手架施工规范、以及上述第4条要求外,每行每列都应进行剪刀撑约束,多根接长立柱应捆扎牢固、严防出现活动铰接现象。7、型钢支撑架(膺架)应参照上述第4条相关要求施工,并满足相关钢结构设计规范要求。与墩台身内预埋件的连接结构应优先采用铰接结构、其次栓接,焊接或群栓接结构应避免较大的附加破坏内力。8、型钢支撑架支撑柱受压力学模型应优先采用两端铰接结构,强化自由受压端点的约束作用,以提高支撑架承载能力和降低用钢量。9、型钢膺架结构应减少临时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