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检验员培训之十二电梯设备知识培训课件_第1页
电梯检验员培训之十二电梯设备知识培训课件_第2页
电梯检验员培训之十二电梯设备知识培训课件_第3页
电梯检验员培训之十二电梯设备知识培训课件_第4页
电梯检验员培训之十二电梯设备知识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梯检验员培训之十二电梯设备知识培训电梯检验员培训之十二电梯设备知识培训电梯检验员培训之十二电梯设备知识培训主要内容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机器设备间)综合知识2(电梯的主要参数、常用名词术语)综合知识1(电梯设计安全理念、电梯分类方法)电梯检验员培训之十二电梯设备知识培训电梯检验员培训之十二电梯1主要内容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机器设备间)综合知识2(电梯的主要参数、常用名词术语)综合知识1(电梯设计安全理念、电梯分类方法)主要内容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机器设备间)综合知识2(电梯设计安全理念概述:经济发展,生活提高,电梯已成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电梯设计安全理念概述:电梯设计安全理念2014年的相关数据:拥有量359.85万台,比

2013年300.93万台,增加了58.92万台。增长率19.6%。电梯设计安全理念2014年的相关数据:电梯设计安全理念电梯事故。按照事故发生形态分,坠落56起,挤压、剪切33起,困人3起,跌倒3起。按照发生环节分,使用环节76起,安装改造环节8起,维保修理环节11起。事故原因中,安全附件或保护装置失灵事故73起;违章作业或操作不当事故19起;管理不善事故3起。电梯设计安全理念电梯事故。按照事故发生形态分,坠落56起,挤电梯设计安全理念电梯安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电梯设计安全理念电梯安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电梯的分类方法电梯设计安全理念关于“安全”——几个基本概念什么是“安全”?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操作ㄧ~地带ㄧ注意交通~具有特定功能或属性的事物,在外部因素及自身行为的相互作用下,足以保持正常的、完好的状态,免遭非期望的损害的现象机械安全:在风险已经被充分减少的机器的寿命周期内,机器执行其预定功能的能力。安全:是指消除了不可接受的风险。电梯的分类方法电梯设计安全理念关于“安全”——几个基本概念电梯的分类方法电梯设计安全理念不可能有绝对安全:使用者的利益;适用性;成本效率;社会惯例……某些风险是会残留的,这些风险被定义为遗留风险。产品或过程(如:操作、使用、检查、测试或维护)只能是相对安全的。安全是通过充分降低风险来实现的。电梯的分类方法电梯设计安全理念不可能有绝对安全:使用者的利益电梯的分类方法电梯设计安全理念•安全是通过风险评价和风险降低的迭代过程来实现的。•风险评价=风险分析+风险评定•通过采取保护措施来降低风险。

目前我国电梯行业使用的大部分电梯安全规范都采用欧标的翻译版本,引言部分介绍了制定标准的观点,对电梯风险的考虑及处理等安全理念,对其后所制定标准的具体条款内容起到原则性和指导性作用,也是保证标准合理性的基础。电梯的分类方法电梯设计安全理念•安全是通过风险评价和风险降电梯的分类方法电梯设计安全理念GB24803.1—2009《电梯安全要求第1部分:电梯基本安全要求》它规定了电梯、电梯部件和功能的电梯基本安全要求;建立了一个系统并提供了方法以降低电梯使用或作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为制定电梯的基本安全要求,电梯被广义地定义为:将载荷从一层运送到另一层的一种“设备”,因此,本部分中电梯的运载装置不必是由运载装置底、完全封闭的轿壁和轿顶组成的“轿厢”;运载装置的运行空间也不必是国家标准中定义的完全封闭的“井道”。通过采取这一途径并且根据ISO/TC14798(GB/T20900-2007),利用系统的风险分析和评价程序,可在不强制限制电梯设计、材料和技术应用的情况下,制定出电梯的基本安全要求。电梯的分类方法电梯设计安全理念GB24803.1—2009为了让世界各地的专家参与,组成了由各地电梯专家广泛参加的三个区域性的研究组(北美洲、欧洲和亚太地区)。按照ISO/IEC指南51规定的风险分析和评价的程序和ISO/TSl4798(GB/T20900-2007)中规定的方法,每个研究组:a)识别在所有阶段及所有电梯操作和使用情况下可能出现的所有风险情节,包括:危险状况、伤害事件(原因)、影响和导致的伤害;b)判断并评定风险;且当需要降低风险时,制定电梯基本安全要求。电梯的分类方法电梯设计安全理念为了让世界各地的专家参与,组成了由各地电梯专家广泛参加的三个电梯应满足电梯基本安全要求的规定,一项电梯基本安全要求只规定安全目标,或应做或完成“什么”,但没有规定“如何”实现。因此,为了达到一项电梯基本安全要求的安全目标,应选择适当的电梯部件和功能的设计,并应证实它们符合该电梯基本安全要求的要求。即所选择电梯部件或功能应证明能够消除或足以降低安全风险。电梯的分类方法电梯设计安全理念电梯应满足电梯基本安全要求的规定,一项电梯基本安全要求只规定电梯的分类方法电梯设计安全理念本质安全设计措施:通过设计来减小风险,达到电梯的安全性能要求。即在设备的功能设计中采用的、不需要额外的安全防护装置等而直接把安全问题解决的措施,因此也称为直接安全技术措施。主要包括:通过选用适当的设计结构以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危险,通过减少对操作者涉危险区的需要而限制其面临危险,以及二者的联合使用。本质安全措施示例:足够的强度、刚度、安全系数;去除锐边、尖角、凸出;增大或减少运动部件间距(顶层、底坑空间,轿厢与井道壁的间隙等);遵循人类工效学,如紧急操作力、检修空间、照度;采取冗余措施(如制动器制动元件、切断制动器电流的电气装置、悬挂钢丝绳的根数);轿厢面积限制;双稳态检修装置;……电梯的分类方法电梯设计安全理念本质安全设计措施:通过设电梯的分类方法电梯设计安全理念电梯的分类方法电梯设计安全理念电梯的分类方法电梯设计安全理念安全防护和补充保护措施:本质安全措施不能避免或充分限制危险时,则应在电梯总体设计阶段设计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装置,如护栏、护罩、隔障等;安全装置,如限速器、安全钳等),制造、安装、使用阶段按照设计要求正确制造、安装、检查维护这些安全防护装置,来保证安全。(又称间接安全措施)电梯的分类方法电梯设计安全理念安全防护和补充保护措施:本质安电梯的分类方法电梯设计安全理念电梯的分类方法电梯设计安全理念电梯的分类方法电梯设计安全理念电梯的分类方法电梯设计安全理念有时还需采用补充保护措施(既非本质安全、又非安全防护和使用信息措施):如设置一个或多个急停装置;被困人员逃生和救援的措施;断开动力源的措施;便捷安全搬运机器的附属装置;安全进入机器空间的措施。电梯的分类方法电梯设计安全理念有时还需采用补充保护措施(既非本质安全、又非安全防护和使用信电梯的分类方法电梯设计安全理念使用信息(提示性安全措施):通过使用文字、标记、信号、符号或图表等信息,向人们作出说明,提出警告,将遗留风险通知用户。使用信息不能取本质设计安全措施和安全防护或补充保护措施。电梯的分类方法电梯设计安全理念使用信息(提示性安全措施):通由于GB7588-2003来源于EN81-1:1998,因此本章同样是GB7588-2003的总纲,使用和学B7588-2003必须充分了解本章。EN81-1的前言说明了本标准的一些原则:1.事故依据原则标准的0.1.1和0.1.2叙述了标准制订的原始依据是在分析了电梯可能出现的事故,如剪切、挤压、坠落被困、火灾、电击等的基础上,制订了相应的预防规范。电梯的分类方法电梯设计安全理念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由于GB7588-2003来源于EN81-1:1998,因2.通用设计原则标准的0.2条认定电梯整机及零部件是基于正确的设计、合格的制造质量以及良好的维修状态的状况。在此基础上本标准规定的仅是针对电梯的特定要求。本标准认为电梯在设计制造、材料选择、工艺使用方面已经遵守了通用的标准和规范,即默认这些方面是符合要求的且可靠的。所以说若电梯零部件因设计或制造质量造成人身伤害或设备事故及设备损坏也应认为是违反了本标准的安全要求。电梯的分类方法电梯设计安全理念2.通用设计原则电梯的分类方法电梯设计安全理念3.同等效果原则本标准在制订时仅提出了安全要求,而不规定具体结构型式,这主要是防止标准的条文成为技术应用多样性的阻碍,标准上有时为了说明问题而举出的某些具体设计范例,不能认为是唯一可行的设计,只要效果相同都可以采用。凡是标准中已经申明必须采用唯一途径或方法而实现的目的或功能,采用其他途径或方法也难以做到“同等安全”。例如有关钢丝绳或链条的使用,标准中9.1.3规定:“钢丝绳或链条最少应有两根,每根钢丝绳或链条应是独立的”。此处已经申明使用两根以上的钢丝绳或链条作为电梯的悬挂部件是唯一可行的方式,无论使用何种手段(如增加钢丝绳的安全系数等),均不能违反此原则,此处除了使用标准中所规定的方法,其他手段都无法做到“同等安全”。电梯的分类方法电梯设计安全理念3.同等效果原则电梯的分类方法电梯设计安全理念4.全方面保护原则标准的0.1.2.2、0.1.2.3条说明了本标准的规定既保护人员又保护设备,同时也保护建筑物以及使用电梯运送的货物。人员方面包括了使用者、维修检查人员、电梯井道以及机房和滑轮间外的人员。5.意外事件保护原则标准的0.3.7、0.3.8指出了本标准考虑了使用者的疏忽和意外的不小心及鲁莽轻率动作的保护,但没有考虑两个以上非正常动作同时发生的情况。同时也不考虑违反使用说明的情况,因此应重视使用说明。电梯的分类方法电梯设计安全理念4.全方面保护原则电梯的分类方法电梯设计安全理念6.采用软件和硬件共同保证安全EN81-1所制订的所有要求,都是根据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全方面的保护。但仅有硬件的保护是不够的,必须就事故发生的情况预先制订预案,硬件的配备是以预案为基础、并为事故预案作配套使用的。必要的软件的规定还在于补充硬件保护的不足。因为不是所有行为都可以用硬件进行保护,单纯依赖硬件设施来进行全面的安全防护,不但会造成产品成本的无限增加,也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电梯的分类方法电梯设计安全理念6.采用软件和硬件共同保证安全电梯的分类方法电梯设计安全理电梯设计安全理念0.1.1本标准从保护人员和货物的观点制定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的安全规范,防止发生与使用人员、电梯维护或紧急操作相关的事故的危险。在以下三种状态下,电梯均应是安全的:a)正常使用、b)电梯维护、c)紧急操作。研究了电梯在下列方面的多种事故的可能性:可能因下列事故造成危险:剪切;挤压;坠落;撞击;被困;火灾;电击;由下列原因引起的材料失效:机械损伤;磨损;锈蚀。电梯设计安全理念0.1.1本标准从保护人员和货物的观点制定电梯设计安全理念0.1.2.2保护的人员:a)使用人员;b)维护和检查人员;c)电梯井道、机房和滑轮间(如有)外面的人员。电梯设计安全理念0.1.2.2保护的人员:a)使用人员;b电梯设计安全理念电梯设计安全理念电梯设计安全理念电梯设计安全理念电梯的分类方法电梯设计安全理念0.1.2.3保护的物体:a)轿厢中的装载物;b)电梯的零部件;c)安装电梯的建筑。0.1.2.3条表明,EN81-1在保护物体方面的目的是保证上述物体免受损失。应注意的是,不但要保护电梯所运送的货物的安全、电梯设备本身的安全,同时也考虑到了建筑物的安全。由此可见,5.3等都可视作对本条要求的具体化。电梯的分类方法电梯设计安全理念0.1.2.3保护的物体:a电梯设计安全理念0.2原则制定本标准时,采用了下列原则。0.2.1本标准未重复列入适用于任何电气、机械及包括建筑构件防火保护在内的建筑结构的通用技术规范。然而,有必要去制定某些为保证有良好制造质量的要求。或许它们对电梯的制造者而言是特有的要求,也或许因为在电梯使用中,可能是有较其他场合更为严格的要求。执行EN81-1的前提是首先要保证这些机械、电气以及建筑方面的通用技术要求已经被正确的执行了电梯设计安全理念0.2原则电梯设计安全理念0.2.2本标准不仅表达了电梯指令的基本安全要求,而且另外叙述了电梯安装在建筑物或构筑物中的最低限度的规范要求。某些国家的建筑结构等法规也不可忽视。受此影响的典型条款是,机房、滑轮间高度及它们入口门尺寸的最小值的规定。0.2.3当部件因质量、尺寸和(或)形状原因用手不能移动时,则这些部件应:a)设置可供提升装置吊运的附件;或b)设计可以与上述吊运附件相连接的件(如:采用螺纹孔方式);或c)具有容易被标准型的提升设备缚系吊运的外形。电梯设计安全理念0.2.2本标准不仅表达了电梯指令的基本安电梯设计安全理念0.2.4本标准尽可能只提出所用材料和部件必须满足电梯安全运行的要求。0.2.5买主和供应商之间所作的协商内容为:a)电梯的预定用途;b)环境条件;c)土建工程问题;d)安装地点的其他方面的问题。0.3假设考虑到包含在一部完整电梯内的每一零部件的可能危险。制定了相应规范。电梯设计安全理念0.2.4本标准尽可能只提出所用材料和部件电梯设计安全理念EN81-1在制订时,假定使用者已经考虑到电梯的每个零件可能出现的危险,同时针对这些危险已制定了相关规范。这要求我们在设计制造电梯时,为达到本标准所要求的安全保护的目的,应全面考虑电梯每一零件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决不能不加分析地草率认定某个零部件不存在任何危险。本标准能够保证安全的基本原则是:设计、制造、安装过程经过合理、全面的风险分析,并制订了相应规范。本节的“假设”是EN81-1能够对人员和设备安全进行有效保护的前提,同时也可以看作是对设备制造商、电梯管理者和使用者的要求,只有满足了这些“假设”条件EN81-1才能有效保护人员和电梯设备的安全。电梯设计安全理念EN81-1在制订时,假定使用者已经考虑到电梯设计安全理念0.3.1零部件是:a)按照通常工程实践和计算规范设计,并考虑到所有失效形式;b)可靠的机械和电气结构;c)由足够强度和良好质量的材料制成;d)无缺陷。有害材料如石棉等不准使用。0.3.2零部件应有良好的维护和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尽管有磨损,仍应满足所要求的尺寸。0.3.3选择和配置的零部件在预期的环境影响和特定的工作条件下,不应影响电梯的安全运行。0.3.4承载支撑件的设计,应保证在0~100%额定载荷下电梯均能安全运行。0.3.5本标准对于电气安全装置的要求是,若电气安全装置完全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则其失效的可能性不必考虑。电梯设计安全理念0.3.1零部件是:a)按照通常工程实践和电梯设计安全理念0.3.6当使用人员按预定方法使用电梯时,对因其自身疏忽和非故意的不小心而造成的问题应予以保护。0.3.7在某些情况下,使用人员可能做出某种鲁莽动作,本标准没有考虑同时发生的两种鲁莽动作的可能性和(或)违反电梯使用说明的情况。0.3.8如果在维修期间,一个使用人员通常不易接近的安全装置被有意置为无效状态,此时电梯的安全运行无保障,则应遵照维修规程采取补充措施去保证使用人员的安全。0.3.9所用的水平力:a)静力:300N;b)撞击所产生的力:1000N;这是一个人可能施加的作用力。电梯设计安全理念0.3.6当使用人员按预定方法使用电梯时,电梯设计安全理念0.3.10除了下列各项以外,根据良好实例和标准要求制造的机械装置,在无法检查情况下,将不会损坏至濒临危险状态。下列机械故障应考虑:a)悬挂装置的破断;b)曳引轮上曳引绳失控滑移;c)辅助绳、链和带的所有连接的破断和松驰;d)参与对制动轮或盘制动的机电制动器机械零部件之一失效;e)与主驱动机组和曳引轮有关零部件的失效。Eg:9.5.3条要求的用于验证“钢丝绳或链条发生异常相对伸长”的开关和9.8、9.9条要求的限速器-安全钳系统都是为了防止当“c)辅助绳、链和带的所有连接的破断和松驰”时发生危险;12.4.2条所要求的制动系统机械部件必须采用两组独立部件是在d)故障发生时,保证电梯依然是安全的;9.10条要求的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和能够保护“e)参与驱动主机组和曳引轮有关的零部件”失效使电梯使用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电梯设计安全理念0.3.10除了下列各项以外,根据良好实例电梯设计安全理念0.3.11轿厢从最低层站坠落,在撞击缓冲器之前,允许安全钳有不动作的可能性。0.3.12当轿厢速度在达到机械制动瞬间仍与主电源频率相关时,则此时的速度假定不超过115%额定速度或相应的分级速度。0.3.13装有电梯的大楼管理机构,应能有效地响应应急召唤,而没有不恰当的延时。0.3.14通常应提供用于提升笨重设备的设施(见0.2.5)0.3.15为了保证机房中设备的正常运行,如考虑设备散发的热量,机房中的环境温度应保持在(5—40)℃之间。电梯设计安全理念0.3.11轿厢从最低层站坠落,在撞击缓冲电梯设计安全理念GB16899—2011《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有关风险的考虑示例:扶梯和人行道上的危险机械危险:•与通常情况下公众不能接触到的机械部件(例如:驱动装置、扶手驱动)相接触•扶手带和扶手装置以及扶手装置之间挤压、剪切手指•相邻盖板部件导致的割破危险•与建筑结构(墙、顶、交叉布置)或相邻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上的人员碰撞导致的人体撞击电梯设计安全理念GB16899—2011《自动扶梯和自动人电梯设计安全理念机械危险:在扶手带进入扶手装置处被拖入;围裙板和梯级之间、梳齿板和梯级或踏板之间被夹住;地板和扶手带之间被夹住;梯级间或踏板间被夹住。电梯设计安全理念机械危险:电梯设计安全理念设计时忽视人类工效学原则产生的危险:忽视使用者的人类工效学尺寸,例如:扶手装置的高度、扶手带的宽度;工作场所和进入这些场所通道的照明不足;工作场所空间不足;……电梯设计安全理念设计时忽视人类工效学原则产生的危险:电梯设计安全理念滑倒、绊倒和跌倒的危险:在梯级、踏板或胶带上以及在梳齿支撑板和楼层板上滑倒;扶手带的速度偏差(包括扶手带的停顿)导致的跌倒;运行方向改变导致的跌倒;由于加速或减速导致的跌倒;由于机器意外的启动或超速导致的跌倒;由于出入口的照明不足导致的跌倒。电梯设计安全理念滑倒、绊倒和跌倒的危险:电梯设计安全理念该类机器特有的危险:梯级或踏板缺失;运送除人员外的其他物品,例如:购物车、行李车等;爬上扶手装置的外侧;在扶手装置间滑行;翻越扶手装置;在扶手带上玩耍;在扶手转向端被扶手带提起,从邻近的固定栅栏或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扶手装置处跌落;…………电梯设计安全理念该类机器特有的危险:电梯设计安全理念小结:电梯安全设计理念•安全:消除了不可接受的风险。•通过风险评价和风险降低的迭代过程来实现安全。•风险评价=风险分析+风险评定•通过采取保护措施(“三步法”)来降低风险。“三步法”•本质安全设计措施;•安全防护和补充保护措施;•遗留风险的使用信息。电梯设计安全理念小结:《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液压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21240-2007)、《杂物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25194-2010)、《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16899-2011)、《消防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26465-2011)等标准均体现了上述理念。电梯设计安全理念《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电梯设计安全理念电梯分类方法电梯,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非公共场所安装且仅供单一家庭使用的电梯除外。

按《质检总局关于修订〈特种设备目录〉的公告》(2014年第114号)分类电梯分类方法电梯,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电梯分类方法代码种类类别品种3100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3110曳引驱动乘客电梯3120曳引驱动载货电梯3130强制驱动载货电梯3200液压驱动电梯3210液压乘客电梯3220液压载货电梯3300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3310自动扶梯3320自动人行道3400其它类型电梯3410防爆电梯3420消防员电梯3430杂物电梯电梯分类方法代码种类类别品种3100曳引与强制驱电梯分类方法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曳引驱动乘客电梯曳引式客梯无机房客梯观光电梯病床电梯

曳引驱动载货电梯曳引式货梯无机房货梯汽车电梯

强制驱动载货电梯强制式货梯强制式客梯液压驱动电梯液压乘客电梯液压客梯

液压载货电梯液压货梯其它类型电梯防爆电梯防爆客梯防爆货梯防爆液压客梯防爆液压货梯

消防员电梯消防电梯新目录原目录类别品种品种新目录与原目录涉及分类方式调整及类别、品种名称变化的对应关系表电梯分类方法曳引与强制曳引驱动乘客电梯曳引式客梯曳引驱动载电梯分类方法按电梯设计类型分类按GB/T7025《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的电梯设计类型分类1.I类classI为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2.II类classII主要为运送乘客,同时也运送货物而设计的电梯。3.III类classIII为运送病床(包括病人)及医疗设备而设计的电梯。4.IV类classIV主要为运输通常由人伴随的货物而设计的电梯。5.V类classV杂物电梯。6.VI类classVI为适应大交通流量和频繁使用而特别设计的电梯,如速度为2.5m/s以上及更高速度的电梯。电梯分类方法按电梯设计类型分类电梯分类方法按电梯用途分类乘客电梯:为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2.载货电梯:主要运送货物的电梯,同时允许有人员伴随。3.客货电梯:以运送乘客为主,可同时兼顾运送非集中载荷货物的电梯。4.病床电梯:运送病床(包括病人)及相关医疗设备的电梯。5.住宅电梯:服务于住宅楼供公众使用的电梯。6.杂物电梯:服务于规定层站固定式提升装置。轿箱内不允许人员进入。7.船用电梯:船舶上使用的电梯。8.防爆电梯:采取适当措施,可以应用于有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梯。9.消防员电梯:乘客使用,其附加的保护、控制和信号使其能在消防服务的直接控制下使用。10.观光电梯:11.非商用汽车电梯:其轿厢适用于运载小型乘客汽车的电梯。12.家用电梯:13.无机房电梯:电梯分类方法按电梯用途分类电梯分类方法按运行速度分类1.低速电梯:V≤1m/s及以下电梯;2.中速电梯:1m/s<V≤2.5m/s的电梯;3.高速电梯:2.5m/s<V≤6m/s的电梯;4.超高速电梯:V>6m/s或更高的电梯。按控制方式分类手柄开关操纵:2.按钮控制:3.信号控制4.集选控制5.下集选控制6.并联控制7.群控电梯分类方法按运行速度分类按控制方式分类电梯分类方法按机械驱动方式分类1.曳引驱动电梯:依靠摩擦力驱动的电梯。2.强制驱动电梯:用链或钢丝绳悬吊的非摩擦方式驱动的电梯。3.液压电梯:依靠液压驱动的电梯。4.施工升降梯:齿轮齿条电梯导轨加工成齿条,轿厢装上与齿条啮合的齿轮,电动机带动齿轮旋转使轿厢升降的电梯。5.其他驱动方式电梯:由于这些电梯数量较少,如螺杆式电梯等等。电梯分类方法按机械驱动方式分类电梯分类方法按电梯机房方式分类1.有机房电梯:由建筑物内提供封闭的专门机房用于安装电梯曳引主机、控制柜、限速器等设备的电梯。2.无机房电梯:不需要建筑物内提供封闭的专门机房用于安装电梯曳引主机、控制柜、限速器等设备的电梯。按曳引机减速箱方式分类1.有齿电梯:电梯的曳引机采用由电动机通过减速齿轮箱驱动曳引轮的曳引机。2.无齿电梯:电梯的曳引机采用由电动机直接驱动曳引轮的曳引机。电梯分类方法按电梯机房方式分类按曳引机减速箱方式分类电梯分类方法按电梯调速方式分类1.交流单速电梯:使用单速小功率电动机,电梯直接起动和制动。2.交流双速电梯:采用交流双速电动机,制动时实行高速向慢速转换的电梯。3.直流调速电梯:采用直流电供电并对直流电动机进行调速,从而达到对电梯运行速度实现无级调速的电梯。4.交流调压调速电梯:采用交流电动机,实行降压起动和能耗或者涡流制动,使电梯得到较好的起制动性能和舒适感的电梯。5.交流变频变压调速电梯:通过分别改变供电电源频率和电压的方式对交流电动机进行调速,从而达到对电梯运行速度实现无级调速的电梯。即当前广泛使用的VVVF电梯。电梯分类方法按电梯调速方式分类电梯分类方法液压电梯的分类6.1.2.1按液压电梯驱动方式分类1.直接驱动:直顶式驱动,液压缸直接与轿厢架连接,同步驱动轿厢运行的方式。2.间接驱动:液压缸通过钢丝绳或链条,间接地与轿厢架连接,驱动轿厢运行的方式。6.1.2.2按液压电梯调速方式分类1.电液比例调速系统:利用电液比例流量控制阀对电梯运行速度进行无级调节的节流调速系统。2.容积调速系统:利用变量泵对进入液压缸的流量进行控制,从而达到对电梯运行速度进行无级调速的系统。3.变频调速系统:利用改变电动机的供电频率从而改变进人液压缸流量,即对电梯运行速度进行无级调速的系统电梯分类方法液压电梯的分类电梯分类方法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分类1.普通型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2.公共交通型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是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出口和入口的组成部分;或适用于高强度的使用,即每周运行时间约140h,且在任何3h的间隔内,其载荷达100%制动载荷的持续时间不少于0.5h。支撑结构设计上,普通型的最大挠度为1/750,而公共交通型为1/1000;所有公共交通型都应加装附加制动器。驱动装置位置分类1.端部驱动自动扶梯(或称链条式)2.中间驱动自动扶梯(或称齿条式)电梯分类方法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分类电梯分类方法按倾斜角度分类1.水平式自动人行道:倾斜角为0°。2.倾斜式自动人行道:自动人行道的倾斜角不应大于12°。3.倾斜角为30°、35°的自动扶梯:自动扶梯的倾斜角α不应大于30°,当提升高度不大于6m且名义速度不大于0.50m/s时,倾斜角α允许增至35°。按踏面结构分类1.踏板式自动人行道:乘客站立的踏面为金属或其他材料制作的表面带齿槽的板状部件。2.胶带式自动人行道:乘客站立的踏面为胶带状部件。3.踏板面为梯级的自动扶梯:乘客站立的踏面带有与运行方向相同齿槽的梯级水平部分。按自动扶梯梯路线型分类1.直线线型自动扶梯2.螺旋型自动扶梯返回电梯分类方法按倾斜角度分类返回电梯的主要参数和技术条件GB/T7024—2008《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中关于电梯主要参数的术语:电梯1.额定载重量:电梯设计所规定的轿厢载重量。2.额定速度:电梯设计所规定的轿厢运行速度。3.提升高度:从底层端站上表面至顶层端站地坎上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4.平层准确度:轿厢依控制系统指令到达目的层站停靠后,门完全打开,在没有负载变化的情况下,轿厢地坎上平面与层门地坎上平面之间铅垂方向的最大差值。电梯的主要参数和技术条件GB/T7024—2008《电梯、电梯的主要参数和技术条件液压电梯1.运行速度:轿厢上行额定速度与下行额定速度二者中的较高值。2.上行额定速度:轿厢空载上行时的设计速度。3.下行额定速度:轿厢载以额定载重量下行时的设计速度。4.直接驱动:直顶式驱动,液压缸直接与轿厢架连接,同步驱动轿厢运行的方式。5.间接驱动:非直顶式驱动,液压缸通过钢丝绳或链条,间接地与轿厢架连接,驱动轿厢运行的方式。电梯的主要参数和技术条件液压电梯电梯的主要参数和技术条件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1.倾斜角:梯级、踏板或胶带运行方向与水平面构成的最大角度。自动扶梯:30°、35°。自动人行道不得超过12°。2.提升高度:~进出口两楼层板之间的垂直距离。3.额定速度:~设计所规定的的速度。自动扶梯(m/s):0.45、0.5、0.65、0.75。自动人行道(m/s):0.5、0.65、0.75、0.90.4.理论输送能力:~在每小时内理论上能够输送的人数。5.名义宽度:对于~设定的一个理论上的宽度值,一般指自动扶梯梯级或自动人行道踏板安装后横向测量的踏面长度。6.使用区段长度:只针对自动人行道,是指设备踏面的总长度,包括上、下端站盖板,倾斜式自动人行道是计算乘客从踏入设备到走出设备整个路径的折线长度,也就是自动人行道两端与建筑物的两条交界线之间的折线距离。7.名义宽度:对于~设定的一个理论上的宽度值,一般指~踏板安装后横向测量的踏面长度电梯的主要参数和技术条件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电梯的主要参数和技术条件电梯技术条件GB10058—2009《电梯技术条件》列出的电梯技术要求:正常使用条件1.安装地点的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2.机房内的空气温度应保持在+5~+40℃之间;3.运行地点的空气相对湿度在最高温度为+40℃时不超过50%,在较低温度下可有较高的相对湿度,最湿月的月平均最低温度不超过+25℃,该月的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不超过90%。若可能在电气设备上产生凝露,应采取相应措施;4.供电电压相对于额定电压的波动应在±7%的范围内;5.环境空气中不应含有腐蚀性和易燃性气体,污染等级不应大于GB14048.1-2006规定的3级。电梯的主要参数和技术条件电梯技术条件GB10058—200电梯的主要参数和技术条件整机性能1.当电源为额定频率和额定电压时,载有50%额定载重量的轿厢向下运行至行程中段(除去加速和减速段)时的速度,不应大于额定速度的105%,宜不小于额定速度的92%。2.乘客电梯起动加速度和制动减速度最大值均不应大于1.5m/s2。3.当乘客电梯额定速度为1.0m/s<v≤2.0m/s时,按GB/T24474-2009测量,A95加、减速度不应小于0.50m/s2;当乘客电梯额定速度为2.0m/s<v≤6.0m/s时,A95加、减速度不应小于0.70m/s2电梯的主要参数和技术条件整机性能电梯的主要参数和技术条件4.乘客电梯的中分自动门和旁开自动门的开关门时间宜不大于表6.2规定的值。注:开门时间是指从开门启动至达到开门宽度的时间;关门时间是指从关门启动至GB7588-20037.7.3.1、7.7.4、8.9证实层门锁紧装置、轿门锁紧装置(如果有)以及层门、轿门关闭状态的电气安全装置的触点全部接通的时间。电梯的主要参数和技术条件4.乘客电梯的中分自动门和旁开自动电梯的主要参数和技术条件5.乘客电梯轿厢运行在恒加速度区域内的垂直(Z轴)振动的最大峰峰值不应大于0.30m/s2,A95峰峰值不应大于0.20m/s2。乘客电梯轿厢运行期间水平(X轴和Y轴)振动的最大峰峰值不应大于0.20m/s2,A95峰峰值不应大于0.15m/s2。6.电梯的各机构和电气设备在工作时不应有异常振动或撞击声响。7.电梯轿厢的平层准确度宜在±10mm范围内。平层保持精度宜在±20mm范围内。8.曳引式电梯的平衡系数应在0.4~0.5范围内。电梯的主要参数和技术条件5.乘客电梯轿厢运行在恒加速度区域电梯的主要参数和技术条件9.电梯应具有以下安全装置或保护功能,并应能正常工作:a)供电系统断相、错相保护装置或保护功能。电梯运行与相序无关时,可不设置错相保护装置。b)限速器-安全钳系统联动超速保护装置,监测限速器或安全钳动作的电气安全装置以及监测限速器绳断裂或松弛的电气安全装置。c)终端缓冲装置(对于耗能型缓冲器还包括检查复位的电气安全装置)。d)超越上下极限工作位置时的保护装置。e)层门门锁装置及电气联锁装置:1)电梯正常运行时,应不能打开层门;如果一个层门开着,电梯应不能起动或继续运行(在开锁区域的平层和再平层除外);2)验证层门锁紧的电气安全装置;证实层门关闭状态的电气安全装置;紧急开锁与层门的自动关闭装置。电梯的主要参数和技术条件9.电梯应具有以下安全装置或保护功电梯的主要参数和技术条件f)动力操纵的自动门在关闭过程中,当人员通过入口被撞击或即将被撞击时,应有一个自动使门重新开启的保护装置。g)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h)紧急操作装置。i)滑轮间、轿顶、底坑、检修控制装置、驱动主机和无机房电梯设置在井道外的紧急和测试操作装置上应设置双稳态的红色停止装置。如果距驱动主机1m以内或距无机房电梯设置在井道外的紧急和测试操作装置1m以内设有主开关或其他停止装置,则可不在驱动主机或紧急和测试操作装置上设置停止装置。j)不应设置两个以上的检修控制装置。若设置两个检修控制装置,则它们之间的互锁系统应保证:1)如果仅其中一个检修控制装置被置于“检修”位置,通过按压该检修控制装置上的按钮能使电梯运行;2)如果两个检修控制装置均被置于“检修”位置:Ⅰ)在两者中任一个检修控制装置上操作均不能使电梯运行;或Ⅱ)同时按压两个检修控制装置上相同功能的按钮才能使电梯运行电梯的主要参数和技术条件f)动力操纵的自动门在关闭过程中,当电梯的主要参数和技术条件k)轿厢内以及在井道中工作的人员存在被困危险处应设置紧急报警装置。当电梯行程大于30m或轿厢内与紧急操作地点之间不能直接对话时,轿厢内与紧急操作地点之间也应设置紧急报警装置。m)停电时,应有慢速移动轿厢的措施。n)若采用减行程缓冲器,则应符合GB7588-200312.8的要求。电梯的主要参数和技术条件k)轿厢内以及在井道中工作的人员存在常用名词术语1.电梯: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2.杂物电梯:服务于规定层站固定式提升装置。不允许人员进入。3.防爆电梯:采取适当措施,可以应用于有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梯。4.消防员电梯:略。5.非商用汽车电梯:其轿厢适用于运载小型乘客汽车的电梯。6.曳引驱动电梯:依靠摩擦力驱动的电梯。7.强制驱动电梯:用链或钢丝绳悬吊的非摩擦方式驱动的电梯。8.船用电梯:船舶上使用的电梯。9.液压电梯:依靠液压驱动的电梯。10.自动扶梯:带有循环运行梯级,用于向上或向下倾斜输送乘客的固定电力驱动设备。11.自动人行道:带有循环运行(板式或带式)走道,用于水平或倾斜角不大于12°输送乘客的固定电力驱动设备。返回常用名词术语1.电梯: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电梯是在建筑物内提供垂直运输服务的机器设备,它通常安装在为其设计的井道和机房(机器设备间)内,井道和机房(机器设备间)为电梯的部件和组件提供安装位置、固定支撑、运行和维护空间,借助于井道和机房(机器设备间)的围壁可以将电梯与外部分隔开来,防止人员遭受电梯运动部件危害或用手持物体触及井道中电梯设备而干扰电梯的安全运行。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电梯是在建筑物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1.电梯基本组成部分:机械部分电气部分2.从空间上划分:机房部分――电源开关、控制柜、曳引机、导向轮、限速器。井道部分――导轨、导轨支架、对重、缓冲器、限速器张紧装置、补偿链、随行电缆、底坑、井道照明。层站部分--层门(厅门)、呼梯装置(召唤盒)、门锁装置、层站开关门装置、层楼显示装置。轿厢部分――轿厢、轿厢门、安全钳装置、平层装置、安全窗、导靴、开门机、轿内操纵箱、指层灯、通讯报警装置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1.电梯基本组成部分: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电梯机房(控制间):一般设置在电梯井道顶部(机房上置式)。机房内设备:曳引机、导向轮、控制柜、限速器、总电源控制盒等。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电梯机房(控制间):一般设置在电梯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2.1曳引机1.曳引系统和曳引机的组成曳引系统组成:曳引机、曳引绳、导向轮、反绳轮等。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2.1曳引机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曳引机作用:是电梯轿厢升降的主拖动机械。曳引钢丝绳的两端分别连接轿厢和对重(或者两端固定在机房上),依靠钢丝绳与曳引轮绳槽之间的摩擦力来驱动轿厢升降。导向轮的作用:分开轿厢和对重的间距,采用复绕型时还可增加曳引能力。导向轮安装在曳引机架上或承重梁上。电梯曳引机分类:齿轮曳引机-用于低、快速电梯(<2.0m/s),有减速箱、常用蜗轮蜗杆传动、传动比大、运行平稳、噪音较低、体积较小。无齿轮曳引机-用于高速和超高速电梯(>2.0m/s),传动效率高、噪音小、传动平稳、但能耗大、造价高、维修不便。

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曳引机作用:是电梯轿厢升降的主拖动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曳引机结构组成:电动机制动联轴器制动器减速器(无齿轮曳引机没有减速箱)曳引轮底座光电码盘(调速电梯装有)

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曳引机结构组成: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电动机电梯使用电动机的特征:断续周期工作、频繁启动、正反转、较大的起动力矩、较硬的机械特性、较小的起动电流、良好的调速性能(对调速电机)。制动器是安全装置。在正常断电或异常情况下均可实现停车。电磁制动器安装在电动机轴与蜗杆轴的连接处电梯一般采用常闭式双瓦块型直流电磁制动器,其性能稳定,噪声小,制动可靠。结构组成:制动电磁铁、制动臂、制动瓦块、制动弹簧。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电动机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工作原理:电梯准备通电启动时,制动器上电松闸;当电梯停止运行,或电动机掉电时,制动器立即断电并靠弹簧力使制动器制动,曳引机停止运行并制停轿厢运行。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工作原理:电梯准备通电启动时,制动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减速器对于有齿轮曳引机,在曳引电动机转轴和曳引轮转轴之间安装减速器(箱)。目的:将电动机轴输出的较高转速降低到曳引轮所需的较低转速,同时得到较大的曳引转矩,以适应电梯运行的要求。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减速器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曳引轮嵌挂钢丝绳,绳两端分别与轿厢和对重装置连接。安装位置:有齿轮曳引机――安装在减速器中的蜗轮轴上;无齿轮曳引机――装在制动器的旁侧,与电动机轴、制动器轴在同一轴线上。

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曳引轮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曳引机底盘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曳引机底盘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控制柜电梯控制柜安装在曳引机旁边,是电梯的电气装置和信号控制中心。早期的电梯控制柜中有接触器、继电器、电容、电阻器、信号继电器、供电变压器及整流器等。目前,电梯控制柜大多由PLC和变频器组成或由全电脑板控制。控制柜的电源由机房的总电源开关引入,电梯控制信号线由电线管或线槽引出,进入井道再由扁型或圆型随行电缆传输。由控制柜接触器引出的驱动电力线,用电线管送至曳引机的电动机接线端子。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控制柜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限速器-安全钳“专和轿厢下坠时的速度过不去,矫厢下降速度越高,它拉住矫厢的劲就越大。”电梯中限速器与安全钳成对出现和使用,是电梯中最重要的一道安全保护装置。作用:超载、打滑、断绳、控制失控等时,电梯轿厢超速向下坠落,限速器—安全钳动作,将矫厢紧紧地卡在导轨之间。电梯一般只在轿厢侧设置限速器与安全钳。组成:限速器、限速钢丝绳、安全钳、底坑张紧装置。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限速器-安全钳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限速器:安装在电梯机房的地面上;安全钳:安装在轿厢两侧,贴近电梯导轨,它的联动装置设在轿顶;张紧装置:位于井道底坑内,固定在矫厢导轨背面,作用是张紧限速器钢丝绳;该绳两端分别绕过限速器轮和底坑张紧轮,两个接头固定在轿厢侧面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限速器:安装在电梯机房的地面上;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工作原理:当轿厢运行时,通过限速钢丝绳带动限速轮旋转,当轿厢向下运行速度超过电梯额定速度的115%以上时,限速器上的电气开关先动作,切断电梯安全回路,曳引电动机和制动器的电源失电,制动器动作并抱闸;甩块或飞球所产生的离心力相应增大.使限速器机械动作,楔块便卡住限速钢丝绳。由于矫厢仍会继续向下运行,将安全钳连动装置向上提起,将矫厢紧紧地卡在导轨之间。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工作原理:当轿厢运行时,通过限速钢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机房的结构组成机房应有实体的墙壁、房顶、门和(或)活板门,只有经过批准的人员(维修、检查和营救人员)才能接近。机房内不得设置与电梯无关的设备或作为电梯以外的其他用途,不得安装热水或蒸汽采暖设备。在机房顶板或横梁的适当位置上,应装备一个或多个适用的具有安全工作载荷标示的金属支架或吊钩,以便起吊重载设备。当电梯曳引机的承重梁需要埋入承重墙内时,则支承长度应超过墙厚中心20mm,且不应小于75mm。通往机房的通道和楼梯应有充分的照明,当需要使用楼梯运送主机时,楼梯应能承受主机的重量,并能方便地通过。此时楼梯宽度应不小于1200mm,坡度应不大于45度。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机房的结构组成机房内尺寸机房一般要有足够的空间,除能安装下电梯的全部设备外,还应提供供人员活动、维修和救援所必须的空间。通向机房的通道和机房门的高度不应小于1.8m,机房内供活动的净高度不应小1.80m。工作区域的净高度不应小于2m。为了方便检查、维修和安装,电梯驱动主机旋转部件的上方应有不小于0.30m的垂直净空距离。为了方便检查、维修,控制柜前应有一块深度不小于0.70m;宽度为不小于0.50m的检修操作净空面积。在需要人工紧急操作和对设备进行维修检查的地方要有一块不小于0.50m×0.60m的水平净空面积;通往检修场所的通道宽度应不小于0.50m,在没有运动部件的地方,可减少到0.40m。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机房内尺寸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防护要求机房内的地面高度不一当高度差大于0.5m时,应设置楼梯或台阶并设置护栏。机房地面有任何深度大于0.5m,宽度小于0.5m的凹坑或任何槽坑时,均应盖住通向机房通道的地面存在高度差时也应设置楼梯,若不是固定的楼梯,当梯子高度超过1.50m时,其与水平方向夹角应在65°~75°之间,梯子应不易滑动或翻转,梯子顶端应设置一个把手。机房内钢丝绳与楼板孔洞每边间隙应为20~40mm,通向井道孔洞四周应筑一高50mm以上,宽度适当的台阶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防护要求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通风和温度机房必须通风良好,同时必须考虑到井道通过机房的通风,从建筑物其他部分抽出的陈腐空气不得排入机房内。应保护诸如电机、设备以及电缆等,使它们尽可能不受灰尘、有害气体和湿气的损害。机房内温度应保持在+5℃-40℃之间,如有霜冻和结露的危险,应采取预防措施以保护设备。照明和电源插座机房应设有永久性的电气照明,地面上的照度不应小于200lx。在机房内靠近人口(或多个入口)处的适当高度应设有一个开关,控制机房照明。机房内应至少设有一个2P+PE的电源插座。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通风和温度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井道是电梯轿厢、对重(平衡重)和(或)液压缸柱塞安全运行所需的建筑空间。由井道顶、井道壁和底坑底围成,井道应为电梯专用,不得装设与电梯无关的设备和电缆,采暖设备不能用热水或蒸汽作热源。井道的顶一般就是机房的地板,曳引机的承重梁一般支承在井道壁上端。井道壁上还要安装导轨和层门,底坑底上要安装缓冲装置和支承导轨。所以井道结构应至少能承受电梯运行时驱动主机和轿厢、对重施加的载荷和安全钳动作时通过导轨施加的载荷和缓冲器动作时施加的载荷。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井道是电梯轿厢、对重(平衡重)和(或)液压缸柱塞安全运行所需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

导轨导轨和导靴是电梯轿厢和对重的导向部分。导轨种类:T型、L型(低速)、槽行、其他导轨长度一般为3~5m,不允许采用焊接和螺栓直接连接,需用专门的连接板连接。对导轨的材料、表面粗糙度、安装精度都有要求。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导轨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导靴导靴的凹形槽与导轨的凸形工作面配合,使轿厢或对重沿着导轨上下移动实现导向功能。通常,导靴与导轨间存在摩擦。导靴的安装位置电梯轿厢导靴被安装在轿厢上梁和底部安全钳座的下面与导轨接触处,每台电梯的轿厢共安装4套。对重导靴安装在上、下横梁两侧端部、每台电梯的对重侧安装4套导靴。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导靴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缓冲器缓冲器的作用是电梯最后一道保护装置。将运动着的轿厢和对重在一定的缓冲行程或时间内减速停止。“轿厢或对重谁掉下来都不是它的责任,但它却是电梯中最倒霉的一个倒霉蛋,因为谁掉下未都要砸到它”缓冲器安装在底坑内,2吨以上贷梯轿厢下装两个缓冲器,2吨以下电梯轿厢下装1个缓冲器。对重侧一般只配1个缓冲器。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缓冲器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缓冲器的类型弹簧缓冲器--是一种蓄能型缓冲器,常用于低速电梯(<=1.0m/s)中,由缓冲胶垫、缓冲座、圆柱螺旋型弹簧座组成。特点:有回弹。在任何情况下缓冲器的行程不得小于65mm,要能承受轿厢质量和载重之和(或对重质量)的2.5~3倍的静载荷在115%额定速度下的重力制停距离。即缓冲行程S=0.0674V2。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缓冲器的类型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液压缓冲器—是耗能型缓冲器,常用于快速与高速电梯中(>1.0m/s),由缓冲垫、复位弹簧、柱塞、环形节流孔、变量棒、缸体组成。特点:缓冲平稳。基本原理是小孔节流作用将冲击动能转化为热能。辅助弹簧可吸收第一次冲击,也可使缓冲器复位。在任何情况下,缓冲行程不小于420mm,缓冲行程在梯速<4m/s时,S=0.5×0.0674V2;在梯速>4m/s时,S=0.33×0.0674V2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液压缓冲器—是耗能型缓冲器,常用于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随行电缆“电梯中的大动脉,一旦有断裂现象,必将产生大失血,后果不堪设想”轿厢内外所有电气开关、照明、信号控制线等都要与机房控制柜连接,轿内按钮也要与机房控制柜连接,所有这些信号的信息传输都需要通过电梯随行电缆。随行电缆在轿厢底部固定牢靠并接入轿厢。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随行电缆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补偿装置原因:当电梯提升高度超过30m以上时,悬挂在曳引轮两侧的曳引钢丝绳的重量不能再忽略不计了。为了减小曳引机的输出功率,就要抵消曳引钢丝绳的重量对电梯运行的影响。采取在轿厢底部和对重底部加装补偿装置。“补偿装置是一个不管轿厢还是对重,谁受到提升就紧跟谁屁股后边跑的家伙。“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补偿装置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对重作用:减小电梯曳引机的输出功率;减小曳引轮与钢丝绳之间的摩擦曳引力,延长钢丝绳寿命;如果电梯在“冲顶”和“蹲底”时,使电梯失去曳引条件。对重装置的重量计算公式:P=G+KQP-对重侧总重量;G-轿厢自重;Q-电梯额定载重。K-0.45~0.55(轻载取小值,重载取大值);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对重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为防“冲顶”、“蹲底现象,在井道中常设置减速开关、限位开关和极限开关。种类:减速开关(强迫减速开关)――安装在电梯井道内顶层和底层附近,第1道防线。限位开关(端站限位开关)――电梯同样有上、下限位开关各1个,安装在上下减速开关的后面。上限位开关动作后,如下面层楼有召唤,电梯能下行;下限位开关动作后,如上面楼召唤,电梯也能上行。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为防“冲顶”、“蹲底现象,在井道中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极限开关(终端极限开关)――是电梯安全保护装置中最后一道电气安全保护装置。有机械式和电气式两种。机械式常用于慢速载货电梯,是非自动复位的;电气式常用于载客电梯中(该开关动作后电梯不能再启动,排除故障后在电梯机房将此开关短路,慢车离开此位置之后才能使电梯恢复运行)。国标规定:极限开关必须在轿厢或对重末触及缓冲器之前动作。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极限开关(终端极限开关)――是电梯井道壁的结构和开口要求井道应用坚固的、非易燃和不易产生灰尘的材料制造,为了承受各种载荷力应有足够的强度。一般有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灌和钢筋混凝土框架加砖填充,也有用钢结构的。由于现在井道内结构的安装大都用膨胀螺栓,所以对井道壁的质量要求比较高。为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井道壁应具有这样的机械强度,即用一个300N的力,均匀分布在5cm2的圆形或方形面积上,垂直作用在井道壁的任一点上,应无永久变形;而且弹性变形不大于15mm。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井道壁的结构和开口要求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在建筑物中,由于要求井道有助于防止火焰蔓延,因此井道应由无孔的墙、底板和顶板完全封闭起来。只允许在井道、机房或与滑轮间之间有必要的功能性开口,如层门开口、通向机房的运动部件的开口和必要时设置的检修门和通风孔,以及当相邻两层站间距离大于11m时,设置的井道安全门。安全门的高度不得小于1.8m,宽度不得小于0.35m,检修门的高度不得小于1.4m,宽度不得小于0.6m,且它们均不得朝里开启。安全门和检修门必须装有带钥匙操纵的锁,当安全门与检修门开启后不用钥匙亦能将其关闭和锁住。检修门和安全门均应即使在锁住的情况下,也应能不用钥匙从井道内部将门打开。检修门和安全门均应是无孔的,并应具有与层门一样的机械强度。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在建筑物中,由于要求井道有助于防止火焰蔓延,因此井道应由无孔只有在不要求井道在火灾情况下用于防止火焰蔓延的场合,如与瞭望台、竖井、塔式建筑物联结的观光电梯等,井道不需要全封闭,可以部分封闭。但要提供围壁:在人员可正常接近电梯处,围壁的高度应足以防止人员:遭受电梯运动部件危害;直接或用手持物体触及井道中电梯设备而干扰电梯的安全运行。若符合图6.1和图6.2要求,则围壁高度足够,即:在层门侧的高度不小于3.50m;其余侧,当围壁与电梯运动部件的水平距离为最小允许值0.50m时,高度不应小于2.50m;若该水平距离大于0.50m时,高度可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当距离等于2.0m时,高度可减至最小值1.10m。围壁应是无孔的;围壁距地板、楼梯或平台边缘最大距离为0.15m(见图6.2);应采取措施防止由于其他设备干扰电梯的运行;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只有在不要求井道在火灾情况下用于防止火焰蔓延的场合,如与瞭望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层门侧的井道壁应与层门组合,应在整个轿厢宽度上形成一个无孔表面(门的动作间隙除外)。而且井道壁从层门地坎向下应是连续的坚硬的光滑表面与下一个层门的门楣连接。或是向下延伸到地坎下1/2的开锁区域加上50mm距离,即250~400mm,但此时光滑表面应向井道外倾斜,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小于60°,斜面的水平面上的投影不应小于20mm。上述表面可以由井道壁的材料构成,也可以另外用金属薄板构成。层门地坎的常见结构如图6.3所示。层门地坎应结实、稳固,一旦坍塌易造成重大安全事故。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层门侧的井道壁应与层门组合,应在整个轿厢宽度上形成一个无孔表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井道的顶层高度和轿厢顶部间距顶层高度指顶层端站地坎上平面到井道天花板(不包括任何超过轿厢轮廓线的滑轮)之间的垂直距离,轿厢顶部间距指轿厢停在最高层时,轿厢上梁顶面至井道顶面之间的高度。这两个值都是与电梯额度速度有关。它们要保证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轿厢顶仍有一定的安全高度,即顶层高度应同时满足下面四个条件:①轿厢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1+0.035υ2(m)的进一步的制导行程;②轿顶可以站人的不小于0.12m2的平面与井道顶位于轿厢投影部分的最低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1.0+0.035υ2(m);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井道的顶层高度和轿厢顶部间距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③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轿顶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包括导靴、钢丝绳附件等)不小于0.3+0.035υ2(m),与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0.1+0.035υ2(m);④轿顶上方应当有至少内放进一个.5m×0.6m×0.8m的矩形立方体空间,在放置时可以任何一面朝下。当轿厢蹲底并且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对重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1+0.035υ2(m)的进一步的制导行程。上式中0.035υ2

表示对应于115%额定速度υ时的重力制停距离的一半。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③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轿顶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当采用减行程缓冲器并对电梯驱动主机正常减速进行有效监控时,对额定速度≦4m/s的电梯,0.035υ2的值可减为一半,且不得小于0.25m;对额定速度大于4m/s的电梯可以减到三分之一,但无论哪种情况,此值不得小于0.28m。底坑底坑是井道位于最底层站地坎以下的部分。底坑的底部应光滑平整,不得漏水或渗水。由于导轨和缓冲器都支承在底坑的地面,当安全钳和缓冲器动作时,地面将受到很大的垂直作用力。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当采用减行程缓冲器并对电梯驱动主机正常减速进行有效监控时,对当底坑下有人可以进入的空间如地下室、车库、通道等,底坑地板的强度除应能承受不小于5000N/m2的负荷外,还要采取其他措施例如将对重缓冲器安装于(或平衡重运行区域下面是)一直延伸到坚固地面上的实心桩墩;或者对重(或平衡重)上装设安全钳。底坑内也应有只够的安全间距和安全空间。当轿厢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为了给正在底坑中工作的人员必要的空间保护,轿厢底下应当至少内放进一个0.5m×0.6m×1.0m的矩形立方体空间,在放置时可以任何一面朝下;而且轿厢最低部件与底坑底表面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00mm。底坑底表面与导靴或滚轮、安全钳、护脚板等部件的距离不得小于0.1m。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当底坑下有人可以进入的空间如地下室、车库、通道等,底坑地板的当多台电梯共用井道时,为了防止在底坑工作的人员在对一台电梯进行安装、维保等操作时进入另一台电梯的运行空间而发生危险,要求不同电梯的运动部件之间应设置隔障。为了防止从一台电梯的最底层层门进入底坑时触及到另一台电梯的运动部件,或无意中进入到另一台电梯的运行空间,要求隔障至少延伸到最低层站楼面以上2.5m的高度。如果相邻电梯的运动部件的水平距离小于0.50m,这种隔障应该贯穿整个井道高度。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当多台电梯共用井道时,为了防止在底坑工作的人员在对一台电梯进井道的通风与照明井道应有适当的通风,一般在井道的顶部设置通风口,通风口的面积不小于井道截面积的1%。通风一般是采取自然通风,可以与机房联通但不能用作非电梯用房的通风。井道应设置永久的照明,在距井道最高和最低点0.50m以内各装设一盏灯,再设中间灯,主要供电梯检修和维护时使用。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井道的通风与照明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井道尺寸井道尺寸一般按照各个品牌电梯厂家提供的土建图决定。也可以参照GB/T7025—2008标准中给出的设计尺寸。由于电梯必须在建筑物内垂直运行,轿厢和层门装置之间必须互相关联,所以井道的垂直度和层门开口之间的直线度极其重要。对于电梯企业而言,减小井道的尺寸是不能接受的。建筑设计师、建筑施工单位或结构工程师应该就如何实现需要的垂直度确定偏差。否则,将导致返工和严重的工期延误。买方应和建筑施工单位一起确保井道尺寸的垂直偏差及层门开口的偏差符合相关要求。井道壁应是垂直的,用铅锤测的最小净空尺寸的允许偏差值为:井道高度≤30m的井道;(0~+25)mm;井道高度≤60m的井道;(0~+35)mm;井道高度≤90m的井道;(0~+50)mm。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井道尺寸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ThankyouThankyou 谢谢大家! 谢谢大家!115电梯检验员培训之十二电梯设备知识培训电梯检验员培训之十二电梯设备知识培训电梯检验员培训之十二电梯设备知识培训主要内容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机器设备间)综合知识2(电梯的主要参数、常用名词术语)综合知识1(电梯设计安全理念、电梯分类方法)电梯检验员培训之十二电梯设备知识培训电梯检验员培训之十二电梯116主要内容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机器设备间)综合知识2(电梯的主要参数、常用名词术语)综合知识1(电梯设计安全理念、电梯分类方法)主要内容载人(货)电梯的井道和机房(机器设备间)综合知识2(电梯设计安全理念概述:经济发展,生活提高,电梯已成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电梯设计安全理念概述:电梯设计安全理念2014年的相关数据:拥有量359.85万台,比

2013年300.93万台,增加了58.92万台。增长率19.6%。电梯设计安全理念2014年的相关数据:电梯设计安全理念电梯事故。按照事故发生形态分,坠落56起,挤压、剪切33起,困人3起,跌倒3起。按照发生环节分,使用环节76起,安装改造环节8起,维保修理环节11起。事故原因中,安全附件或保护装置失灵事故73起;违章作业或操作不当事故19起;管理不善事故3起。电梯设计安全理念电梯事故。按照事故发生形态分,坠落56起,挤电梯设计安全理念电梯安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电梯设计安全理念电梯安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电梯的分类方法电梯设计安全理念关于“安全”——几个基本概念什么是“安全”?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操作ㄧ~地带ㄧ注意交通~具有特定功能或属性的事物,在外部因素及自身行为的相互作用下,足以保持正常的、完好的状态,免遭非期望的损害的现象机械安全:在风险已经被充分减少的机器的寿命周期内,机器执行其预定功能的能力。安全:是指消除了不可接受的风险。电梯的分类方法电梯设计安全理念关于“安全”——几个基本概念电梯的分类方法电梯设计安全理念不可能有绝对安全:使用者的利益;适用性;成本效率;社会惯例……某些风险是会残留的,这些风险被定义为遗留风险。产品或过程(如:操作、使用、检查、测试或维护)只能是相对安全的。安全是通过充分降低风险来实现的。电梯的分类方法电梯设计安全理念不可能有绝对安全:使用者的利益电梯的分类方法电梯设计安全理念•安全是通过风险评价和风险降低的迭代过程来实现的。•风险评价=风险分析+风险评定•通过采取保护措施来降低风险。

目前我国电梯行业使用的大部分电梯安全规范都采用欧标的翻译版本,引言部分介绍了制定标准的观点,对电梯风险的考虑及处理等安全理念,对其后所制定标准的具体条款内容起到原则性和指导性作用,也是保证标准合理性的基础。电梯的分类方法电梯设计安全理念•安全是通过风险评价和风险降电梯的分类方法电梯设计安全理念GB24803.1—2009《电梯安全要求第1部分:电梯基本安全要求》它规定了电梯、电梯部件和功能的电梯基本安全要求;建立了一个系统并提供了方法以降低电梯使用或作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为制定电梯的基本安全要求,电梯被广义地定义为:将载荷从一层运送到另一层的一种“设备”,因此,本部分中电梯的运载装置不必是由运载装置底、完全封闭的轿壁和轿顶组成的“轿厢”;运载装置的运行空间也不必是国家标准中定义的完全封闭的“井道”。通过采取这一途径并且根据ISO/TC14798(GB/T20900-2007),利用系统的风险分析和评价程序,可在不强制限制电梯设计、材料和技术应用的情况下,制定出电梯的基本安全要求。电梯的分类方法电梯设计安全理念GB24803.1—2009为了让世界各地的专家参与,组成了由各地电梯专家广泛参加的三个区域性的研究组(北美洲、欧洲和亚太地区)。按照ISO/IEC指南51规定的风险分析和评价的程序和ISO/TSl4798(GB/T20900-2007)中规定的方法,每个研究组:a)识别在所有阶段及所有电梯操作和使用情况下可能出现的所有风险情节,包括:危险状况、伤害事件(原因)、影响和导致的伤害;b)判断并评定风险;且当需要降低风险时,制定电梯基本安全要求。电梯的分类方法电梯设计安全理念为了让世界各地的专家参与,组成了由各地电梯专家广泛参加的三个电梯应满足电梯基本安全要求的规定,一项电梯基本安全要求只规定安全目标,或应做或完成“什么”,但没有规定“如何”实现。因此,为了达到一项电梯基本安全要求的安全目标,应选择适当的电梯部件和功能的设计,并应证实它们符合该电梯基本安全要求的要求。即所选择电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