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堤防达标设计标准_第1页
江海堤防达标设计标准_第2页
江海堤防达标设计标准_第3页
江海堤防达标设计标准_第4页
江海堤防达标设计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海堤防达标设计标准江海堤防达标设计标准江海堤防达标设计标准资料仅供参考文件编号:2022年4月江海堤防达标设计标准版本号:A修改号:1页次:1.0审核:批准:发布日期:江苏省江海堤防达标建设修订设计标准(苏水管(1997)80号)一、长江堤防设计标准(包括主江堤、港堤、洲堤及海塘)1、江堤堤顶高程按设计洪水位加堤顶超高确定。设计洪水位:按原水利电力部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提出的沿江堤防防洪设计水位(简称“长流规”,吴淞零点,不考虑台风影响情况),作为设计洪水位,部分代表站设计水位系我省内插所得并经参办认可的水位。主江堤堤顶超高:十级风风浪爬高加风壅高加安全加高;左岸(北岸)南通九圩港以上超高米,以下超高米;右岸(南岸)常熟福山港以上超高米,以下超高米。长江各代表站设计水位、设计堤顶高程见表1所列:长江各代表站设计水位、设计堤顶高程见表(高程以吴淞基面计) 单位:米站名设计洪水位堤顶超高设计堤顶高程芜湖2南京2泗源沟2镇江2三江营2过船港2小河闸2江阴2天生港浒浦闸下浏河闸下青龙港三条港吴淞临江大中城市段超高米。由于历史最高潮位超过表1所列设计洪水位的河段,可按历史最高洪水位加堤顶超高(同上值)确定堤顶高程。港堤、洲堤堤顶高程,可以低于主江堤米。2、设计断面:主江堤堤顶宽度不小于6米,背水坡坡度1:,迎水坡坡度1:3。港堤和洲堤堤顶宽度不小于5-6米,边坡参照主江堤标准。土质较差的地段应通过计算后确定,以保证堤身的稳定。堤身渗径长度不足的需加做戗台,堤后紧临深塘的需填塘固基。取土确有困难或现有堤顶已建有较高标准交通路面的可建防浪墙,防浪墙顶高程即为主江堤设计顶高程。但是土堤堤顶高程应高于设计洪水位米以上,防浪墙净高不得超过米。3、梅子洲、八卦洲、太平洲三洲洲堤,可参照主江堤标准建设。二、海堤设计标准1、海堤堤顶高程按设计高潮位加堤顶超高确定。设计潮位:按重现期50年一遇(P=2%)高潮位,作为海堤的设计潮位,沿海各代表站设计潮位、设计堤顶高程见表2。对于历史最高潮位超过表2所列设计潮位的岸段,可取历史最高潮位作为设计潮位。堤顶超高:十级风风浪爬高加安全加高;2、海堤设计断面堤顶宽度不小于6-8米。土堤迎水坡坡度一般为1:5,有护坡的海堤迎水坡坡度应根据堤防高度、堤身结构、土质、潮水位、风浪等情况经稳定计算确定。背水坡坡度一般为1:3。风浪较大的地段的海堤及海塘临水侧宜设置消浪平台,其宽度2-3米,其高程可等于设计潮位或略低于设计潮位。沿海各代表站设计潮位、设计堤顶高程表 (高程以废黄河基面计) 单位:米站名设计潮位(P=2%)十级风风浪爬高安全加高设计堤顶高程绣针河口九里兴庄闸大浦燕尾港滨海闸翻身河闸六垛闸射阳河闸新洋港闸斗龙港闸王港闸东台河闸新港闸小洋口闸遥望港闸大洋港闸七门闸协兴港闸连兴港闸注:风壅水面高在设计潮位中已考虑,不另作计算。在取土确有困难或风浪较大的地方可建防浪墙,防浪墙顶高程即为海堤堤顶高程,防浪墙净高不得超过米。三、防护工程标准和要求1、护坡工程:主江堤及海堤护坡均上护至堤顶,下护至滩面;无滩面的护坡下限护至低潮位,侵蚀性海岸的护砌底脚应经技术论证后确定。护坡结构可根据计算及多年的防护工程经验,采用灌(浆)砌块石,干砌块石,混凝土及草皮护坡。砌石护坡厚度(不包括垫层)不小于30厘米,混凝土护坡(不包括垫层)厚度不小于12厘米(风浪较大地段的护砌厚度应通过计算确定)。砌石及混凝土护坡必须设置垫层和冒水孔,垫层可采用砂、石料或土工布。护坡顶部应结合堤顶道路路面封顶。在风浪较大的或侵蚀性岸段,堤防护坡应采用灌(浆)砌块石护坡。草皮护坡只用于土质好,风浪小,滩面宽,堤坡缓的堤段。防浪墙结构可采用灌(浆)砌块石或混凝土等,基础埋置深度不小于米。并要求稳定、坚固。风浪大的江堤、海堤防浪墙临水侧做成反弧曲面。护坡底部设基脚,最小深度不小于60厘米。2、护岸工程:对于长江米等深线(吴淞高程)以下江岸,水下坡度小于1:3-1:2的严重坍江地段需做护岸工程,护岸工程原则上采用平顺抛石结构形式,抛面长度视坍江长度而定,抛宽原则上从米等深线到深泓边缘,抛石厚度-米,有防崩层的一般防崩层宽20米,厚-米。四、穿堤建筑物的工程要求穿堤建筑物的设计防洪标准应不低于堤防的防洪标准。应根据设计洪(潮)水位重新对穿堤建筑物进行稳定、强度、防渗验算,不足的应进行接长、加固或重建;闸门高度、强度不能保证安全运行的要进行加固或更新改造,启闭机启闭力不足或陈旧老化影响安全运行的要进行更新改造。大中型病险涵闸要进行除险加固。五、堤顶道路和堤身要求江堤和海堤均要修筑交通路和必要的上堤坡道,一般采用泥结碎石路面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