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2024-2025学年九年级3月份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2024-2025学年九年级3月份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2024-2025学年九年级3月份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2024-2025学年九年级3月份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2024-2025学年九年级3月份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九年级历史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道试题,每题2分,计24分。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图是陕西西安出土的唐代何家村遗址中发现的各国钱币,这一发现可用于说明唐朝()A.丝绸之路开通 B.民族交融深化 C.货币制度混乱 D.对外交往活跃2.中国古代社会以农业经济为基础。以下图片反映了宋代农业生产景象的是()A. B.C. D.3.梳理时间轴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式。下图时间轴反映了()A.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B.选官制度的持续发展C.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D.对外交往的深入推进近代,列强的侵略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巨大危害。同时,各派别救亡图存的活动也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请回答小题。4.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选项战争签署条约影响A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化的开端B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C甲午中日战争《北京条约》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马关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A B.B C.C D.D5.如图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搜集的材料。他们学习的主题是()照片:《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漫画:《慈禧与光绪》地图:《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图》书籍:《狂人日记》A.侵略与抗争 B.近代化探索 C.国民大革命 D.实业与救国6.央视《百战经典·伟大的会议》描述到:“1935年,这座城市,因为一次重要会议与红色结缘;一座小楼,记录着中国革命的里程碑;一次会议,从此改变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这次会议()A.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确立C.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7.如图反映了某时段我国工业总产值中部分经济成分所占比重统计图。与此现象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新中国的建立 B.土地改革的开展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8.下图是1949-2008年新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观察该曲线图,分析建交最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1949-2008年新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逐渐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外交布局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国国际地位提高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程度加深9.九年级某同学梳理世界古代史中的帝国,它们出现在时间轴上的先后顺序是()①阿拉伯帝国(疆域最大时)②罗马帝国③查理曼帝国④拜占庭帝国A.②④①③ B.②①③④ C.②④③① D.④①②③10.《后美国世纪》: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历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导致三次权力转变的因素分别是A.新航路开辟——第二次科技革命——东欧剧变、苏联解体B.两次工业革命——美国南北战争——美日欧三足鼎立C.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D.英国、荷兰的殖民扩张——美国南北战争——两极格局彻底瓦解11.下图的雕像生动地展现了一位美国人全神贯注地聆听“炉边谈话”的情景。“炉边谈话”是罗斯福总统向全国百姓解读政府政策的重要节目。“炉边谈话”的内容可能有()A.解读《全国工业复兴法》 B.宣传自由放任经济理念C.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D.号召农民加入集体农庄12.下图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程。对相关史事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①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④共产主义从空想到科学B.②共产主义从理论到实践③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C.①第一部资产阶级政治纲领③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D.②社会主义阵营空前强大④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二、非选择题(共3道试题,计36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A秦朝形势图图B亚历山大东征示意图材料二图C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中原政权覆灭,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基本上会出现混乱局面。第二种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于是各民族政权之间呈现相互并立之势,形成割据分裂局面。第三种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呈现统一局面下的民族大融合状况。——刘宗绪主编《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1)如图A所示,秦始皇北击匈奴,修筑长城,①处为长城西部起点______。清朝设置______,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如图B所示,亚历山大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②处是帝国都城______。(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用史实说明与图C中③政权相对应的“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结合所学知识,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视角”分析元朝治边措施的重要意义。(3)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各民族情感相亲,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坚强纽带。”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推动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因素。并谈一谈你从中国古代边疆治理和民族交融中得到的启示。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随着美洲和通往东印度的航线的发现,交往扩大了,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运动有了巨大的发展。进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完全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日益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一个历史发展的新阶段……——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图A18世纪描绘黑奴加工烟草的版画图B材料二大事年表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8年-1922年埃及华夫脱运动1920年甘地发动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60年“非洲年”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1999年巴拿马收回运河全部主权(1)依据材料一图A,指出版画中黑奴问题产生的相关史事。依据材料一图B,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洲和通往东印度的航线的发现”对欧洲和世界的影响。(2)请从材料二大事年表中找出“削弱了帝国主义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觉醒”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将“民族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历史事件。(3)请从下列两个观点中任选一个(用序号表示),并从材料二大事年表中选择相互关联的史事对所选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规范)观点:①民族解放斗争具有进步性和艰巨性②民族解放运动与国际形势相互影响我选择的观点:选择史事:阐述或说明:15.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理论体系在实践中不断与时俱进,发展完善。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一场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开天辟地新道路】材料一图A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立即创办了工人周刊《劳动界》,李汉俊指出“我们印这个报,就是要教我们中国工人晓得他们应该晓得的事情。”10月,小组还发起成立了上海机器工会。1920年底,邓中夏等人受组织委托到长辛店创办劳动补习学校,该校以“增进劳动者和劳动者子弟高尚人格为宗旨”,分日夜两班分别教授工人及工人子弟。——摘编自成丽萍《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同我国早期工人运动结合的方式问题》【结合国情新理论】材料二图B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3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发表《论持久战》演讲。他科学预见了战争将经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中国既不会速胜也不会亡国。同时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主张动员全民族力量,开展游击战与运动战相结合的人民战争。……《论持久战》发表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国,要求将这一理论应用于抗战实践。海外媒体评价:“毛泽东的战略思想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提供了东方智慧。”——新华网《中国共产党抗日持久战的战略与实践》【探索改革新发展】材料三图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艰难抉择。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入总结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极大焕发了社会主义生机活力,使中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摘编自石仲泉《中国道路的百年探索及其现实启示》【实现复兴新征程】材料四马克思主义不排斥一切真理,不管它来自何时、来自哪里,只要是真理性认识,都可以作为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养分。我们要拓宽理论视野,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人类知识的总和”中汲取优秀思想文化资源来创新和发展党的理论,形成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理论大格局大气象。——摘自习近平《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1)写出与图A相关历史事件的开始时间。依据材料一,归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结合的方式,并分析其影响。(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八七会议与材料二图B之间的关系。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论持久战》中的核心观点,并分析其意义。(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C所示会议在思想方面的主要内容。“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哪次会议上提出来的?依据材料三,结合改革开放后的史实说明“这条道路极大焕发了社会主义生机活力”。(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能够不断推动中国新发展的原因。请用一句话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名称。(要求:主题鲜明,逻辑严密,语言凝练)

2025届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九年级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道试题,每题2分,计24分。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题答案】【答案】D【2题答案】【答案】B【3题答案】【答案】C【4~5题答案】【答案】4.B5.B【6题答案】【答案】A【7题答案】【答案】D【8题答案】【答案】C【9题答案】【答案】A【10题答案】【答案】A【11题答案】【答案】A【12题答案】【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3道试题,计36分)【13题答案】【答案】(1)①.临洮②.伊犁将军③.巴比伦(2)发展模式:和亲: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等;设立机构管理:如设立安西都护府管辖今新疆地区;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唐玄宗册封南召首领为云南王等。重要意义:元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促进民族融合、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等方面的作用。(3)因素:国家的统一、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间的贸易往来、经济交流等;启示:重视边疆治理,不断完善边疆治理体系,促进边疆地区发展。【14题答案】【答案】(1)史事: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大种植园中大规模贩卖和使用非洲黑人奴隶,形成“三角贸易”。影响:对欧洲:加速资本原始积累,促进工场手工业发展,冲击了封建制度。对世界:世界市场扩大,地区间联系加强,促成近代世界日益联成整体。(2)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8年)”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5年)”。“民族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指导事件: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把“民族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历史事件是辛亥革命(三民主义)。(3)选择观点:②民族解放运动与国际形势相互影响。选择史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5年)和“非洲年”(1960年)阐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结束严重削弱了老牌殖民国家的实力,为民族独立运动创造了有利环境。战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促进了非洲国家在1960年出现大规模独立(“非洲年”),表明国际形势的演变与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相互影响、相互推动。【15题答案】【答案】(1)时间:1915年;方式: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创办工人刊物;成立工会;创办工人学校;在工人中开展马克思主义宣讲;开展罢工斗争。影响:促进工人觉醒;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为中国共产党创立提供条件;推动中国革命进程。(2)关系:八七会议为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指明了方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八七会议精神的落实和发展。核心观点:中国既不会速胜也不会亡国,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意义: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指明了方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提供了东方智慧。(3)主要内容: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会议: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说明:对内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在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