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鹤新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河南省安鹤新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河南省安鹤新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河南省安鹤新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河南省安鹤新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高二考试历史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3前10课。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图1、图2所示是考古工作者在距今约7300年的安徽双墩遗址中发现的文物。这可用于证明当时A.原始农牧经济已产生B.先民摆脱了自然束缚C.先民食物来源较丰富D.小农经济稳定性较强2.周公认为天的意志是可以从民情中反映出来的,只有“怀保小民”才能做到敬天,“上天”仅将统治人间的“天命”赋予有“德”之人,统治者一旦“失德”,便会失去上天的庇佑,此时新的“有德”者就会顺势而起,取而代之。周公的这一思想A.旨在维护封建社会秩序B.具有一定民本主义色彩C.反映了儒学地位的提升D.强化了王权的宗教色彩3.史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据此可知,秦朝A.交通体系已经非常完备B.驰道是主要的交通方式C.注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D.政治影响远及海外地区4.史载,汉王朝开辟丝绸之路后,“(汉)元帝之世,莎车王延尝为侍子京师,慕乐中国。及王莽之乱,匈奴略有西域,唯延不肯附属,常敕诸子:“当世奉汉家,不可负也'”。这表明丝绸之路的开通A.保证了汉对西域的管辖B.推动了边疆与内地一体化C.遏制了匈奴势力的扩张D.利于增强西域的华夏认同5.宋代景德镇的窑工多来自北方移民。明代形成“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的格局。至清代,景德镇人口逾十万,居民主要依赖300余座窑场生存。由此可知,景德镇兴起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抑商政策的废弛B.北方人地矛盾突出C.手工业得到发展D.水陆交通条件优越6.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将大约7000种西文图书带到了北京,他们与中国学者合译出了大约380种著作,这些合作著作中有关于神学的著作,也有一些涉及天文、数学、地理以及欧洲政治和教育制度等方面的论文和专著。这些做法A.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B.直接引发了明清社会转型C.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融合D.动摇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7.20世纪20年代,“盖天津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这说明当时A.城市化进程受制于交通运输B.天津交通发展水平领先全国C.电车成为城市主要交通工具D.交通进步深刻改变城市发展8.1975年,韩国渔民在朝鲜半岛西南部新安外方海域发现一艘沉船。考古工作者在该船上发掘出了两万多件青瓷和白瓷,两千多件金属制品、石制品和紫檀木,以及共重达28吨的800万枚中国铜钱。船上还有刻着“庆元(宁波)”铭文的铜权和墨书“至治三年(1323年)”的木简。该船及其遗物可印证A.宋朝与高丽之间存在朝贡贸易B.铜钱是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商品C.元代宁波是海上丝绸之路港口D.商帮主导了中外大宗瓷器贸易9.2023年,我国攻克超大直径盾构机核心技术,研制出当前世界上最大直径的土压平衡盾构机和硬岩盾构机,并将它们应用于深中通道、川藏铁路等超级工程。如今,此类设备国产化率超90%,较研制成功前成本降低40%。这体现出我国A.交通成为科技发展的重心B.自主创新推动交通现代化C.基础设施建设具有超前性D.国际竞争力全面领先世界10.梵蒂冈某博物馆馆藏的丝质编绦,经鉴定制作于公元2世纪,其材质是中国产的丝绸,而其工艺则源自西亚叙利亚的作坊。这可以佐证A.丝绸之路推动罗马丝织业繁荣B.罗马帝国与汉朝存在贸易往来C.叙利亚商人主导丝绸之路贸易D.汉朝的商人大量定居于叙利亚11.375年,匈奴人制服东哥特人后,立即进攻西哥特人。西哥特人不顾一切地、势如怒潮般地涌向罗马境内,经亚德里亚堡之战,大败罗马军队,这被视为日耳曼民族大迁徙的开端。匈奴人占领西哥特故地后,仍不断越过多瑙河,于是其他日耳曼部族也踏上了大迁徙的征途。由此可知,日耳曼人大迁徙A.由南向北快速地推进B.使亚欧文明充分交融C.导致东罗马帝国灭亡D.具有一定被动性特点12.东南亚的许多古代寺庙借鉴了印度的建筑风格,如塔楼、柱廊和圣殿。在柬埔寨的吴哥窟、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等寺庙中,可以看到大量印度教和佛教的雕塑,雕塑描绘了印度神话中的神祇和故事。这表明A.古代印度对周边地区产生重要影响B.印度教和佛教成为东南亚主流宗教C.印度文化改变了东南亚的社会结构D.印度文化主导东南亚地区文化发展13.988年,基辅罗斯大公弗拉基米尔,要求全国民众都要接受东正教神父的洗礼,并将东正教正式奉为国教。997年,基辅罗斯设立东正教大主教区,接受君士坦丁堡主教区的管辖,这一系列事件称为“罗斯受洗”。材料可用于印证A.东正教在欧洲广泛传播源于政治改革B.基辅罗斯是政教合一的中央集权国家C.宗教对基辅罗斯具有重要的整合作用D.君士坦丁堡成为欧洲的宗教文化中心14.有学者指出: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征服带来了伊比利亚的文化,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认为伊比利亚文化比原住民的文化更加优越,印第安社会得以生存下来,并且在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互动的同时,维持着相对的自治性。对该学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美洲A.基本保持了自身文化的独立性B.印第安文化阻滞西方殖民扩张C.文化传统深刻影响了社会发展D.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发生碰撞15.伏尔泰以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为蓝本,改编创作了《中国孤儿》,将原作以复仇为主题转化成以儒家文化与野蛮文化的冲突为主题。该剧在巴黎上演后轰动一时,很快被译成多种语言。这可用于说明A.西方文化逐渐丧失自身特色B.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启蒙运动C.伏尔泰推崇儒家伦理价值观D.民族之间的文化存在矛盾性16.表1所示为近年来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农作物生产概况。由此可知表1国家或地区概况拉美国家因极端干旱导致咖啡、大豆减产,如阿根廷经济损失达GDP的3%澳大利亚利用精准灌溉技术种植小麦,使粮食产量增长,巩固了其南半球主要出口国地位非洲之角(索马里等)遭遇近40年来最严重干旱,2000万人面临饥荒,传统农业完全依赖自然降雨美国中西部经历严重干旱,但通过转基因抗旱作物和卫星监测系统,产量下降大大少于预期A.调整作物的结构关乎本国粮食安全B.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体系加剧粮食危机C.市场化是解决粮食危机的根本之途D.农业科技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明中叶至清前期,珠江三角洲逐渐成为蚕桑业的又一中心。桑剪、桑锯、切叶刀、桑钓等的蚕桑工具需求旺盛,缫丝时煮茧的锅,也离不开铜铁二物。康熙年间,广东官府又造各种河船682艘,铁钉需求又大大增加。此外,铁链、铁锚、铁线等船用物品,皆取给于佛山冶铁业。周边“广州、南雄、韶州、惠州、罗定、连州、怀集之铁均输于佛山”。史载,“铁镬行,向为本乡特有工业,官准专利”。“两广铁货所都,七省需焉。每岁浙直湖湘客人腰缠过梅岭者数十万,皆置铁货而北”。材料二当时佛山有石头霍氏、李氏、金鱼堂陈氏、石湾霍氏、黄氏等家族从事冶铁业。佛山冶铁炉一般傍涌而建,星罗棋布。大的炉户有自己的码头。“计炒铁之肆有数十,人有数千。”仅铁锅一项,“大者有糖围、深七、深六、牛一、牛二;小者有牛三、牛四、牛五”。又有三口、五口锅和无耳锅牛魁、清古等。佛山工匠创造了独特的“红模铸造法”,使铁锅表面光洁度极高,而成品率常达百分之百,他们还掌握了“脱腊铸造”法,铸造的美术重器纹彩精巧。明朝天启二年(1622年),佛山就有“炒铸七行”的记载,即锅行、铁灶行、炒铁行、铁线行、铁锁行、农具杂品行和钉行。到乾隆年间仅锅行就分为大镬头庄行、大镬车下行、大锅搭炭行等。清初佛山生铁消耗量约5000万斤,产值约100万两。-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罗红星《明至清前期佛山冶铁业初探》(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明中叶至清前期佛山冶铁业发展的表现。(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中叶至清前期佛山冶铁业发展的原因。(8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近代以来,西医因其诊疗技术(特别是眼科与外科等手术治疗技术)表现出的显著疗效与传统医学的经验性疗法形成鲜明对比,被称为“科学医学”,而中医药学遭到怀疑和否定。民国时期,医政制度基本仿照西方,传统中医被斥为“落后、迷信、不科学”,由此引发了废止中医之争。在新文化运动中,中医阴阳五行等医理基础被批判为伪科学、玄学。中医在中国医学界逐渐丧失了主流地位,最终形成了“西医在朝,中医在野”的格局。材料二1940年,在纪念白求恩逝世一周年大会上,毛泽东强调必须团结中医,发挥中医的作用。1944年5月,在延安大学开学典礼上,毛泽东进一步强调中西医要讲统一战线:“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作用都是要治好病。”“我们提出这样的口号:这两种医生要合作。”1945年3月,陕甘宁边区成立了中西医药研究会等,对中西医结合做了可贵的探索。中医中药在革命战争年代担负医疗救护、控制传染病等任务,为保证军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欧阳雪梅《中国共产党对中医药的保护传承与发展》(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医在中国近代医学界丧失主流地位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40年代前期中国共产党对中西医的政策的意义。(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19世纪初期,德意志存在货币种类最高的时候超过了6000种,从德意志到瑞士要经过10个邦国,换10次货币,缴纳10次关税。直到1834年全德关税同盟成立,德国才有了国家的雏形。到了1852年,德意志主要邦国废除内地关税,承诺各邦之间的贸易免税,并且以普鲁士为标准统一外贸税率,统一货币和度量衡。19世纪末,德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三,仅次于英国和法国,经济上的统一基本完成。-摘编自[德]乌尔夫·迪尔迈尔等《德意志史》材料二从1951年到1961年,西德的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增长8%,是同期英国和美国的两倍,也远超法国同期的增速。尽管国民生产总值偶尔出现波动,但西德的经济总体上仍呈上升趋势。当东德和西德于1990年重新统一时,西德的经济正经历着从20世纪80年代初一直持续到1992年的商业扩张周期。到1992年,德国已成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并且在世界贸易中处于领先地位。在1992年之后的十年间,德国经济以年均1.4%的速度增长,沦为西欧经济增长最低的经济体。许多经济学家将经济增长放缓归因于僵化的劳动政策、高税收、对投资的边际激励以及对工人退休、错过工作或失业的慷慨激励。经济增速放缓还与统一有关,统一暴露了东德的经济缺陷-技术落后、生产力低下、制造业工厂严重老化。-摘编自[德]维尔纳·阿贝尔斯豪塞《德国战后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世纪德国(德意志)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到统一前夕西德经济发展的条件,综合上述材料,总结德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10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文化的力量相对于军事、经济、政治等硬性力量而言是柔性的,被人们称作“文化软实力”。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及其在历史上形成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正是中华文化软实力及其价值和魅力的典型体现。因此,以道德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摘编自张晓昀《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传承及其当代价值》根据材料,围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与国家文化软实力”自拟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清晰。)河南省高二考试历史参考答案1.A2.B3.C4.D5.C6.C7.D8.C9.B10.B11.D12.A13.C14.D15.B16.D17.(1)表现:炉户和铁工大量增加;产品种类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行业门类齐全,分工细化;产量大,产值高;市场覆盖广阔。(6分,答出三点即可)(2)原因:农业的发展(蚕桑业的进步);缫丝业、造船业的进步;商业贸易的发展;交通条件便利;人口的增长和跨区域流动;周边地区原料资源丰富;官府的保护与扶持;工匠的创新精神。(8分,答出四点即可)18.(1)原因:近代西方国家侵华,西学影响不断扩大,国人文化自信遭受打击;西医的显著疗效,扩大了西医的影响;民国医政制度的弊端;废止中医之争的影响;受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批判的影响。(6分,答出三点即可)(2)意义:提升了整体医疗水平,保障了人民的健康;这一政策有助于中西医共同发展,促进了中西医优势互补;促进了医学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中医和西医的理性认知;这一政策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发扬优秀的中医文化;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也推动了社会的团结进步。(6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19.(1)积极影响:推动德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促成并巩固了国家统一;提升了德国在欧洲乃至世界的经济影响力。(4分,答出两点即可)(2)条件:美国的援助(马歇尔计划);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科技革命的推动;政府推行合理的政策;良好的工业基础。(6分,答出三点即可)经验:合理的政策引导、一定的外部援助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教训:经济政策需保持灵活性,避免僵化的劳动政策、高税收对经济的抑制;国家统一后需重视区域经济差异,促进经济均衡发展。(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